千年菩提路——雲岡石窟佛教造像藝術欣賞

  對於佛教,我始終充滿敬畏之心。人往往對未知或不熟知的事物充滿偏見,加之主流文化教育導向所致,令宗教在中國始終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此行借山西大同旅行之機,得以對佛教文化歷史有了一次了解的機會。

  自公元紀年前後,北傳佛教於兩漢間從西域傳入中國。起源印度的佛教經歷兩千多年的發展傳播,不斷地與中國的傳統文化相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佛教藝術風格。

  雲岡石窟是「中國化」石窟藝術的開始。北魏時期佛教造像開全面漢化之先河,從孝文帝開始實行漢化政策。雲岡中期石窟出現了中國宮殿建築式樣雕刻,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的中國式佛像龕,在後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廣泛應用。雲岡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裝飾,更加突出地展現了濃郁的中國式建築裝飾風格,反映出佛教藝術「中國化」的不斷深入。

  雲岡石窟形象地記錄了印度及中亞佛教藝術向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歷史軌跡,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國逐漸民族化、世俗化的過程。多種佛教藝術造像風格在雲岡石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融匯貫通,造像融匯了印度犍陀羅藝術、波斯藝術及北魏藝術的精華。早期的「曇曜五窟」氣勢磅礴,具有渾厚、純樸的西域風情,造像面相豐圓,身體壯碩。中期石窟則以精雕細琢,裝飾華麗著稱於世,顯示出複雜多變、富麗堂皇的北魏時期藝術風格。晚期窟室規模雖小,但晚期眾多的佛、菩薩雕像更顯面相清瘦、眉目開朗、神采飄逸的特點,是中國北方石窟藝術的榜樣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樂舞和百戲雜技雕刻,也是當時佛教思想流行的體現及北魏社會生活的反映。

  據文獻記載,北魏和平年間(公元460年至471年)由著名和尚曇曜主持,在京城西郊武州塞,開鑿石窟五所,現編號第十六窟至第二十窟,就是當時開鑿最早的「曇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於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

  雲岡石窟佛教造像在石窟藝術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

  現整理此輯以分享學習,藉此了解佛教文化歷史,許多文字來源於網上——

     佛祖的觀想

     觀想,據說是佛主開示之法,目的是令眾生憶想此生,意識覺醒。

     佛的眼睛像晴空一樣澄美,據說觀想佛會帶來內心的平靜。

     手印,佛陀的每根手指做出最優雅、美妙和意味深長的動作。它們是身體反映內心存在狀態的外部表現,和曼陀羅一樣,在適當的場合使用它,就有助於達到禪定,能夠激發更高的意識。

施無畏印——

  意為「全然無懼的人」或是「令人安心,平靜者」。象徵布施無怖給眾生。右手前臂彎曲,略成直角,手旋向外,開掌,手指向上伸直。屈手上舉於胸前,手指自然舒展,手掌向外。這一手印表示了佛為救濟眾生的大慈心愿。據說能使眾生心安,無所畏懼,所以稱為施無畏。  手印,梵文稱Mudra,本意是密封或留下烙印,現常指密教在修法時,行者雙手與手指所結的各種姿勢。

     佛教造像藝術——佛之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是佛教將古印度人對人體美的鑒賞標準移用於佛陀而得出的佛陀身體的三十二種特徵。     較流行的有兩種說法,一種來自《三藏法教》,一種來自《無量經義》。

     一足下安平如奩底,二足下千輻輪相,三手足指長勝餘人,四手足柔軟勝余身分......二十九眼色如金精,三十眼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間白毫相如兜羅綿,三十二頂肉髻成。

     一千五百年的石窟藝術神話——

     從金屬與石頭的對話中走出佛尊的氏族、比丘的部落、天神的陣營、飛仙的群體,他們忽視時空,行走在宗教信仰與帝王象徵的縫隙間。一千五百年過去了。時光帶走了拓跋鮮卑的王朝,也帶走了西來僧侶的風塵,留存的是這座象徵北魏皇權的偉大藝術宮殿,也留下了宮殿中關於佛陀生命故事的不朽贊唱。

雲岡石窟面臨嚴重的風化問題——

  很多石窟在建造初期,為了支撐山體的重力,都留下了粗壯的石柱。然而,隨著風雨的侵蝕,很多立柱已經「消瘦」,呈現出下粗上細的形狀。風化損壞最嚴重的東部、西部洞窟,石窟外壁的雕像與題記幾乎風化殆盡,許多石窟內的窟頂雕刻已呈板狀剝落,局部窟頂岩石還有崩塌掉塊的危險。用手指觸摸雕刻著石像的砂岩,砂岩已經被風化,如同一張酥餅,手指輕輕一觸,岩石的表面就會脫落。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

     佛教提倡遁世隱修,因此僧侶們選擇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開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印度石窟的格局大抵是以一間方廳為核心,周圍是一圈柱子,三面鑿幾間方方的「修行」用的小禪室,窟外為柱廊。中國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開鑿的,多建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

     石窟藝術是一種宗教文化,取材於佛教故事,興於魏晉,盛於隋唐。它吸收了印度健陀羅藝術精華,融匯了中國繪畫和雕塑的傳統技法和審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漢化過程,是研究中國社會史、佛教史、藝術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貴資料。

     精彩的壁畫藝術,歷經千年菩提路

     北魏時期所創作的繪畫多為佛本生故事和僧尼故事。

     石窟壁畫的主要內容——     佛像畫:包括佛、菩薩、弟子、羅漢及護法眾部等。

     佛傳故事畫:主要宣傳釋迦摩尼的故事,包括佛本生故事和佛傳故事。

     經變畫:即把經文圖像化,是佛教宣傳畫的一個重大發展。

     供養人像:一些虔誠的信徒及僧人,為表示對佛的時刻禮奉,特將自己的形象繪在石窟中,以表示時刻都在向佛供養。

     禮佛圖,出行圖:這是帝王、藩鎮首領等以禮佛、敬佛的形式把他們自己的形象繪在石窟之中。

     天宮使樂:為歌舞演奏的場面,表現了天宮的歡樂熱鬧情景。

     傳統神話:道教的神仙靈異故事以及儒家思想的忠孝故事等。

     裝飾圖案:植物花紋和幾何花紋。

     雲岡露天大佛——

     石窟中最大的佛像是第五窟三世佛的中央坐像,俗稱雲岡大佛,高達17米。佛像形態端莊,是中原文化傳統的表現手法;但其臉部形象:額寬、鼻高、眼大而唇薄,卻具有外域佛教文化的某些特徵。雲岡大佛,大耳垂肩,祥和地屹立風雨中一千多年。窟的四壁滿雕佛龕、佛像。拱門兩側,刻有二佛對坐在菩提樹,頂部浮雕飛天,線條優美。

雲岡石窟早期造像——

  開鑿時間為460—470年,由曇曜主持開鑿,故稱為曇曜五窟,曇曜五窟特徵十分明顯,平面為馬蹄形,穹窿頂,仿印度草廬形式,一門一窗,外壁滿雕千佛,從北魏佛教源流特點來說,主要來源於涼州佛教。造像題材以三世佛(即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為主要題材。  早期造像特點:佛像高大,面相豐圓,鼻高,眉眼細長,主像釋迦牟尼蓄八字鬍須,這是印度造像的特點。雙肩齊挺,身體粗壯,所著服裝有兩種:一種是袒右肩,一種是通肩衣。雕刻技法方面,衣紋雕刻比較淺,在凸起的衣紋上刻陰線。雕刻比較細膩、勻稱、輕薄、貼體。

  曇曜五窟有以下幾個較為明顯的特點:A、草廬式的窟形;B、大像後壁開隧道;C、以三世佛為主要的造像題材;D、肩寬體壯,深目高鼻,短粗身材,八字須,火焰紋的背光,佛光上雕飛天及淺、密、貼體的服裝。這些特點都顯示出一種挺秀、勁健、渾厚、樸實的作風,既不同於涼州,也不完全同於犍陀羅造像,形成一種新的造像風格。

佛在微笑——這尊佛笑得好可愛。

佛的表情生動細膩——這尊佛有點木訥。

     相視而坐的佛,像是兩個久未見面的朋友在打招呼。

     細處的佛教造像,反映了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寄予以及當時的社會形態。

飛天造像

     雲岡石窟雕塑藝術——

     雲岡石窟歷史久遠,規模宏大,內容豐富,雕刻精細,被譽為中國美術史上的奇蹟。

     石窟群中,有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的各種人物形象,如佛、菩薩、弟子和護法諸天等;有風格古樸,形制多樣的仿木構建築物;有主題突出,刀法嫻熟的佛傳浮雕;有構圖繁富,優美精緻的裝飾紋樣;還有我國古代樂器雕刻如箜篌、排蕭、篳篥和琵琶等,豐富多彩,琳琅滿目。

     在雕造技藝上,繼承和發展了我國秦漢時代雕刻藝術的優秀傳統,又吸取和融合了印度犍陀羅藝術的有益成份,創造出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品,在我國雕塑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頁。

     雲岡石窟中期造像,造像內容方面,大像的數量銳減,題材多樣化,突出了釋迦、彌勒佛的地位,流行釋迦、多寶佛,佛裝交腳彌勒,維摩詰、文殊,出現了佛傳故事龕,供養人行列,伎樂天行列以及佛本生、本行故事,門拱兩側雕護法天神;佛像面相豐圓適中,較清秀。中期則穿上了寬博的南朝漢式服裝。這時雕刻衣紋的技法,同一期比相對簡化了,採用雕刻較深的直平階梯式手法。這種衣紋就造型藝術來說,增強了造像的立體感和現實感。北方石窟真正的中國化是從雲岡中期開始的,這有多方面的表現,如方形洞窟形制、龕像布局上下重層、造像組合等。

     千年菩提路,文化遺產保護路漫漫——

     雲岡石窟歷經1500年血雨風霜,如今大部分佛像遭遇嚴重風化危機及嚴重的破壞。

學者普遍觀點認為,工業粉塵和二氧化硫是對雲岡石窟進行侵害的主要因素。有害氣體與石雕一起形成飄塵,凝結在石雕表面形成偏酸性環境,從而造成對石雕的風化。


推薦閱讀:

戒色吧提倡准守弟子規和佛教,哪些教規和佛法你們怎麼看,90後是否應當準守?
佛教網址 有緣人可隨時點擊
如果釋永信下台,哪方最受益?

TAG:藝術 | 佛教 | 藝術欣賞 | 雲岡石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