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讀大學,究竟讀到了什麼

0 推薦

  大家好!非常榮幸能夠參加本次論壇,與各位一起探討創造性人才培養的話題。

讀大學,究竟讀什麼?讀大學,究竟讀到了什麼?這是我在大學入學後的第一天就必須考慮的問題,也是我從那以後這八年多來一直在考慮的問題。為什麼說讀大學的第一天就要考慮這個問題呢?因為我沒能如願以償地被錄取到法學專業,而是被調劑到了冷門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法學專業的畢業生可以做律師、法官、檢察官,師範類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畢業生可以去中學當政治老師,可是,我們非師範類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能夠學什麼呢?畢業後能夠幹什麼呢?

因為專業冷門,所以我們班上的同學成為了二等公民,不但那些熱門專業的同學看不起我們,就連我們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對前途一片茫然。在很多教育工作者以及大學生的意識中,大學是一個學習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地方,大學生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一個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就是要學好計算機程序開發方面的知識,一個英語專業的學生就是要全面提高英語聽、說、讀、寫、譯各方面的能力。可是,我們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同學並不能夠按照這樣一種思路來讀大學,因為我們的專業課程根本不能為我們傳授任何一種實用的技能。

既然如此,我們索性換成另外一個截然不同的思路來學習,不再拘泥於專業知識的實用性,而對一些看上去毫無意義的問題饒有興緻了。在別人看來,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倫理學、社會學、中外政治制度史這樣的課程註定是枯燥乏味的,可我們卻能夠把這種課上得非常一樣熱鬧。在一些老師的引導下,包括我在內的很多同學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敢於向教材上任何一個權威的觀點發難,並綜合運用各門學科的知識來做到自圓其說。用胡適先生的話來說,就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有一次我們在課堂上談到了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擁護的人和質疑的人兩軍對壘、針鋒相對、劍拔弩張。有人說這種小農經濟模式極大地束縛了農業生產力,阻礙了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與應用;有人說它導致農業產量嚴重不飽和,很多稻田都荒蕪了,很多能種兩季水稻的地方都只種一季了;還有些人索性對農民土地使用權的自由流轉進行了一番分析。大家在課堂上爭論得不過癮,回到宿舍以後還打了幾回「加時賽」。還有一次我們在課堂上不經意談到了死刑的廢除問題。我對這個問題思考已久,早已在圖書館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所以發言的時候從刑法理論的角度深入闡述了應該廢除死刑的觀點。我們同學也都不示弱,紛紛從倫理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各個角度來向我表示支持或反對。

很多人都會覺得我們當年在課堂上群情激昂地探討這些問題是毫無意義的,甚至是無聊透頂、荒謬可笑的。我承認,我們同學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個人從事了跟家庭聯產承包或者死刑相關的工作,我們為了論證自己的「奇談怪論」而去查閱的資料對我們現在的工作也沒有任何實際的、直接的指導作用。但是,正是大學期間這種看似毫無意義的學習,讓我們這些冷門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同學如今普遍地比那些工商管理、計算機等熱門專業的同學發展得更好。我們在大學期間沒有學會任何一門實用的技能,但是,我們得到了一種系統的、批判性、創造性的思維訓練。正是這種思維能力讓我們在工作中敢於創新、善於創新,進而有所成就。

我曾經在一家房地產公司擔任過策劃師,後來去了一家廣告公司做策劃,正好公司要給一個新樓盤策劃、拍攝一個電視廣告。當時的房地產還是一個非常健康的、典型的買方市場,不存在剛開盤就被搶購一空的現象,所以開發商不但捨得花廣告費,而且需要廣告能夠吸引人。可是,我們要推廣的那個樓盤實在讓人頭疼,戶型、交通、地理位置、周邊配套等各個方面都難以提煉出像樣的賣點。後來,我提議公司反其道而行之,既然所有的電視廣告都在不厭其煩地講述,我們乾脆三緘其口,用電視廣告的沉默來宣傳這個樓盤的寧靜,伴隨著池塘中的荷花在月色中緩緩綻放,畫面上浮現出這麼一行字:「我們沒有為您準備更多的聲音,只為了讓您聆聽到荷花綻放的腳步。」結果呢,這個看似有些無厘頭的「啞巴廣告」獲得了非常不錯的市場反應,開發商讚不絕口。

再後來,我誤打誤撞進入了IT業。公司是做移動通信增值服務的,隨著整個行業江河日下,公司推廣產品的投入產出比從一比十驟減到了一比三、一比二甚至更低。為了「救亡圖存」,公司號召大家群策群力,想一些更有效的推廣方式。我在公司是出了名的「怪才」,向來喜歡做別人想不到的事情,或者是別人想到了卻不願意去做的事情。這次自然也不例外。我提出了這麼一個方案:去工業區大規模地派發傳單或者卡片。我的方案做得非常詳盡,PPT也做得非常漂亮,可是,所有的同事都對此不屑一顧。他們想當然地認為這是一個費力不討好的餿主意,不但成本很大,而且很難管理,也不利於全國範圍推廣。最後,我還是說服了老闆讓我做一次試點。不試不知道,一試嚇一跳,這種當時在整個行業還沒人看得上眼的推廣方式竟然能夠帶來800%的利潤率!

我不知道這算不算得上是今天我們所談論的「創新」,但是,至少一點應該承認:它能夠為企業創造價值。而這種能力究竟是怎麼得來的呢?我想,這不能不歸因於大學時期那種批判性思維的訓練。工作的時間越長,我就越明確地認識到這麼一點:一個大學畢業生的價值最主要的並不是取決於他在大學期間學到了多少實用的專業技能,而是取決於他是否具備了一種批判性、創造性的思維能力。人的素質差異,本質地不在於他們所掌握的知識信息量的差異,而在於他們思維能力的差異。敢不敢創新、能不能創新,這才是大學畢業生從茫茫人海中脫穎而出的根本所在。

在大學裡,不同專業的學生所學習的課程是截然不同的,但是,他們最終學來的思維能力卻是相通的。比如,一個法學院的學生在上刑法課的時候,對《刑法》第二十條第三款規定的無過當防衛制度提出了質疑;與此同時,一個歷史系的學生在課堂上就中國進入「兩半社會」以後的社會主要矛盾發表了一番奇談怪論。這兩個學生基於自己的專業考慮著兩個截然不同的問題,但是,他們通過這種思考,最終殊途同歸,培養出來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思維能力是相通的。術業有專攻,思維能力卻放之四海而皆準。

正因為如此,我這個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畢業生無法找到與專業對口的工作,卻可以迅速溶入到與專業完全不對口房地產、廣告、IT、新聞出版等多個行業領域。其實,一個畢業生能不能勝任某個行業的工作,他是否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往往是次要的,而我所強調的這種批判性思維能力才是關鍵。因為,專業知識往往很快就可以學會,而思維能力的訓練卻需要相當長時間的積累。我在武漢大學做講座的時候,對編輯出版學專業的學生說:如果你們滿足於編輯出版方面的專業知識,或者說,你們單純把編輯出版作為一種技能來培養,那麼,你們永遠也成為不了一名優秀的圖書編輯。對於一名出版社的編輯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懂不懂勒口、印張之類的專業術語,而是能不能創新,能不能策划出一本市場上還沒有的圖書,能不能用別人還沒有用過的推廣方式去營銷一本圖書。專業術語可以一天之內全部學會,而這種創新能力卻需要積累很多年。

當然,有一些大學生如果把大學當成一所技校,滿足於學習專業知識和實用技能,畢業後或許也能有立足之地,但是,他們的發展空間卻極為有限。在IT公司任職的時候,我的月薪上萬,而我手下的那些高級程序員們,月薪高則六七千,低則三四千。我連一行程序都看不懂,為什麼老闆反而願意給我更高的工資?因為,在老闆看來,知道做什麼比知道怎麼做更重要,開發的程序要實現一個什麼樣的功能,這比如何去開發這個程序更加重要。一個大學生如果把讀大學理解為學技術,而忽視了思維能力的訓練,不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那麼,他畢業以後就永遠只能是一個高級打工仔,說得更難聽一點的話,就是別人手中的一個工具。孟子說:「勞心者役人,勞力者役於人。」如果一個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只知道如何編寫程序實現某個功能,而不知道為什麼要實現那個功能,他就註定只能是「勞心者」手中一個「役於人」的工具了。

一個沒有創造性思維的畢業生只能是別人手中的工具,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國家也只能成為其他國家剝削的對象。我認識好一些珠江三角洲的工廠老闆,他們雖然有錢,但無一例外地感到很吃力。他們辛辛苦苦做一集裝箱的鞋子賣到美國市場去,賺來的錢還比不上人家賣幾台精密儀器。富士康的機器夜以繼日地開動,大部分諾基亞、摩托羅拉的手機除了最核心的晶元之外,其餘配件的生產和組裝都是在那裡完成的。可是,利潤的大頭卻被人家芬蘭人、美國人拿走了。如果中國的大學生不注重思維能力的訓練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這種狀況不知道還要持續多少年。

為了讓大學生能夠得到系統的思維能力的訓練,進而成為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我們的高等教育又該為他們做些什麼呢?我覺得主要有這麼幾個方面:

第一,徹底摒棄傳統的填鴨式、灌輸式教學方式。大學不等於技校,知識不等於能力。大學教育與其說是老師給學生傳授知識,不如說是老師引導學生去培養一種獨立思考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進而讓學生運用這種能力主動探索知識。現在很多大學老師還是習慣於在課堂上將講義朗讀一遍,告訴學生哪些是重點,哪些是應該記筆記的,而學生根本沒有發言的機會,也就談不上討論、交流和論辯了。要改變這一現狀,一方面需要老師改變教學方式,;另一方面需要學校控制招生規模、增加教師數量,盡量避免上課時幾百學生濟濟一堂的壯觀場面。

第二,要讓學生在課堂之外有培養創造性思維的客觀條件。我在《讀大學,究竟讀什麼》一書中,把圖書館比喻成大學的心臟,說讀大學就是讀圖書館。可是,很多讀者向我反映,他們學校的圖書館壓根兒就不向學生開放,裡面根本沒有什麼像樣的書,只有在迎接教學評估的時候才裝模作樣的開放幾天。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要指望大學生培養出創新思維、創新能力,那絕對是不現實的。

第三,不要盲目開設熱門專業,不要一味地根據市場需求來決定教育資源在不同專業之間的分配。現在,有不少學校都熱衷於開設電子商務、高爾夫管理之類的時髦專業,可是,這些專業除了能讓學生過早地局限於狹窄的知識範圍之內,還能幹什麼呢?如果我要招聘一名電子商務方面的員工,基本上是不會考慮電子商務專業的畢業生的,因為在他們把電子商務作為一門實用的技能來學習的過程中,完全忽視了創新能力的培養。

最後,不妨分享大家談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在一所國際學校里,教師給各國學生出了一道題:「有誰思考過世界上其他國家糧食緊缺的問題?」學生們都說「不知道」。非洲學生不知道什麼叫「糧食」,歐洲學生不知道什麼叫「緊缺」,美國學生不知道什麼叫「其他國家」,中國學生不知道什麼叫「思考」。無論是在寫書的時候還是在高校作講座的時候,我都不厭其煩地勸告大學生要做到三點:第一,多讀書,大學是用來讀的,不是用來玩的;第二,不要過於功利地讀書;第三,要用一種思考的姿態去讀書。對於培養人才的教育機構與教育體制而言,也只有為學生提供思考的空間,讓他們培養一種創造性的思維能力,祖國的下一代建設者才能真正具備創新的自覺,創新的魄力,以及創新的能力,我們的國家也才不至於繼續做一個低級的、低附加值的世界工廠,不再依賴廉價的勞動力和可憐的利潤率來創造GDP,而是以無限的創造力為基礎,做全球經濟的發動機。謝謝大家!深圳鴻儒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 覃彪喜


推薦閱讀:

孩子,為什麼你要讀書?一個父親給孩子的一封信
讀大學有什麼用

TAG:大學 | 讀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