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溪:重建斯文主要是重建當代文化價值
中國藝術研究院終身研究員、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劉夢溪
由鳳凰網、鳳凰衛視聯合嶽麓書院主辦的「致敬國學:2016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於2016年5月19日在北京故宮舉行啟動儀式。活動現場,鳳凰網獨家對話現場嘉賓、中國藝術研究院終身研究員、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劉夢溪。劉夢溪認為當代文化存在價值混亂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當代文化價值體系需要重構,而重建斯文就是重建當代文化系統,更主要是重建當代文化價值。劉夢溪指出國學最重要傳播方式是教育,現階段國學傳播存在教材不足和附加過多的問題。他認為國學研究也好,國學傳播也好,都要避免走虛。
以下是對話實錄:
鳳凰網:歡迎您來參加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本次活動主旨是「重建斯文:國學普及的使命與挑戰」,您認為何為斯文?如何重建?怎麼看待當下國學發展前景?
劉夢溪:實際上斯文在古代是孔子原話,斯文是文化的意思,孔子說斯文不要喪失,是講文化不要喪失。這個題目很好,當代文化存在價值混亂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當代文化價值體系需要重構,重建斯文就是重建當代文化系統,更主要是重建當代文化價值,這個主題我很喜歡。
而且它下面有個解釋,涉及到國學古籍問題,這是我關注的,國學如果是完全架空的、完全專業局限的學問,那會跟老百姓沒關係,使得國學在社會上發揮作用相對減少很多,但實際上不是這樣,實際上在我看來,國學是中國文化最高的文本積澱,我認為國學主要意涵是經學,是詩、書、禮、易、樂、春秋,「六經」的經典意義可以看作是中國文化的經典源頭,也是中國學術思想最高經典。
六經的價值主要是,它不僅是學問體系,更重要的是,「六經」里所承載、傳承的,是中國文化基本價值問題,比如誠信、知恥,比如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等,這些基本價值論理都在「六經」里。所以如果把國學看作是以經學為主要意涵的價值系統,它跟當代生活是直接相關的,因為這些價值論理是永恆的,與當代人道德建構、當代社會道德建構直接相關聯。
鳳凰網:如您所言的經學精髓,您認為在當下該如何傳播?
劉夢溪:當然通過教育,國學最主要的傳播方式就是要通過教育,所以我多年提出要在小學、中學、大學一二年級開設國學課,國學課主要以「六經」作為基本文本。雖然六經比較難讀,但沒關係,我們有六經最簡要的文本——《論語》和《孟子》,孔子講的道理就是六經裡面的道理,而《論語》是好讀的,把很高深的義理淺顯易懂地講出來,所以我一再講,學國學從念《論語》開始。
鳳凰網:通過教育進行傳播是國學傳播比較可行的方式,但是在您看來,現在國學的具體傳播過程中有哪些問題?
劉夢溪:很重要的問題是沒有好的教材,教育需要編好的教材,要適合於青少年,適於傳播國學、傳播經學義理真精神。現在最大問題是教材缺少。
還有一個問題,我們了解國學這幾年有一點熱,但是常常在我們國家是這樣的,什麼事情一有一點熱,一鼓腦都上來了,就會有一些我們不太喜歡的事情,比如跪拜禮,學生向老師跪拜,很多學校實行,這個我不太贊成;再比如小孩子穿上古代長衫,搖頭晃腦在那裡讀經,這都不是國學正統。真正國學傳統方法不是這樣的,很本分地一字一句在那裡誦讀是對的,但是採取附加的很多東西的這種方式就比較偏僻了,我們不一定按這個傳統來。
鳳凰網:就是國學熱它本身是好事,最重要是傳承內在精神,像您說的用本分的教育方式去傳承就好了,而外在那些比較刻意而為之的沒有必要。
劉夢溪:對,你說的很好。一個是國學要把真精神傳播下來,必須要有好的教材,而且在傳播方式上要採取正確方式,好好學習,扎紮實實地學,很本分地學,不必添加很多附加東西。我個人是不太贊成跪拜禮,這個在民國初年就廢除了,明確廢除跪拜禮。
鳳凰網:您對本次國學大典有怎樣的建議?
劉夢溪:你們是第二次(舉辦全球華人國學大典),第一次時也請了我,但是由於當時我正在忙別的事情沒有來參加。我覺得鳳凰網、鳳凰衛視跟嶽麓書院合作,是個創舉。因為在當代社會,一些思想重構,包括國學的學習,雖然是一個很安穩的學習過程,但也需要叫廣大民眾參與進來,你們這種方式我想它有相當的意義,使國學傳播有一種集中的規模效應,我想當然有正面意義。
我的建議是,國學是經典學問,一個扎紮實實的學問,做國學研究也好、國學傳播也好,都要避免走虛,要走實實在在的路,這就是我的看法。
原標題:劉夢溪先生在啟動儀式上的演講
劉夢溪:國學與民眾相關才有生命力
推薦閱讀: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真精神
※我們的上流文化哪去了?
※關於吃飯吧唧嘴你如何看?
※如何評價簡淺?我不在意多數人的評論
※北宋的「大內侍衛」武功到底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