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哲學的現代解說(7--9)

老子哲學的現代解說(7--9)

2011-10-30——11-03 曾飛老子哲學的現代解說(七) 2011-10-30 4.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歷史學家李泰棻教授認為,老子思想中最反動的方面:一是愚民之說,「恆使民無知無欲」,再就是想把人類社會、進步國家,重返到部落割據的荒古時代。

  《老子》三章確實說:「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則無不治矣。」

  《老子》六十五章也曰:「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郭店《老子甲》曰:「絕智棄辯,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絕為棄慮,民復季子。三言以為使不足,或命之或呼屬:視素保朴,少私寡慾。」

  從字面上看老子確實是主張使人們「愚之」,而不主張「智」。但奇怪的是老子的「愚」與「智」到底指什麼,何以就沒人願意細究之呢?單憑字面來理解,以主觀的臆想代替作者的本意來立論,實在不是嚴肅的學術態度。

  其實老子的所反對的「智」,是工於巧辯的智、自作聰明妄作條規的智,並非一切的智慧。老子稱「知天下然」,天下原本如此,人需要的是知其然,知道它原本是這樣,也就是知道它的規律性(道),並遵道行事。這樣的智慧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智慧。而自己製作出條規或宏論用以巧言潤色,用以強辯,用以欺世盜名,用以滋事,或「人多智,而奇物滋起」(郭店老子甲),用在奇異不利國計民生的方面,就算不上是真正的智慧。因此老子多稱「知」,譬如「知天下然」,「知常,明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表達真正的智慧,而這樣的智慧在世人看來好像是不太聰明善辯,似乎像是愚笨,所以老子自稱「我愚人之心也哉」。也就是常說的「大智若愚」的意思。既然老子十分明確地認為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聰明,知天下原本如此的人聰明又智慧。而表面上又若愚,所以老子的揚愚貶智就在情理之中。也就是老子提倡大智若愚之「愚」,消除狡詐狡辯之「智」就合情合理。跟愚民政策根本相反。連大思想家老子自己都說像是愚人了,而主張對人們將以愚之,教化得像老子那樣真正聰明但又很像是愚笨的人,也就是「大智若愚」又有何不好?需要我們的學者們群起而攻之?總之,愚民政策的帽子實在戴不到老子頭上。一些專家認定老子主張反動的愚民政策,不知是沒有讀懂老子的書,還是另有偏見,就不得而知了。

  5.小國寡民。

  老子的「小國寡民」思想,學界幾乎一致持批判態度。

  范文瀾先生在《中國通史》中介紹小國寡民的內容之後說:「老子想分解正在走向統一的社會為定型的和分離的無數小點,人們被拘禁在小點裡,永遠過著極低水平的生活,彼此孤立。……這種反動思想,正是沒落領主的思想。……老子小國寡民的政治思想是反歷史的。」

  白壽彝先生主編的《中國通史》也說:「道家的社會政治思想,是主張奴隸社會向原始社會的逆轉。小國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是對原始社會的嚮往。與鳥獸同居,與鹿豕並,則是要退回到草昧未開的洪荒之世。」[

  任繼愈先生在《中國哲學發展史》中說:「老子的社會歷史觀是不現實的,……老子為了反對當時的剝削制度,從而反對一切社會制度;為了反對剝削階級的文化,從而反對一切文化;為了反對欺詐和不信任,從而反對一切知識。這是老子的錯誤所在。老子提出的解決方案錯了,卻不能說老子對不合理現象的攻擊也錯了。」

  《老子》八十章曰:「小邦寡民。使有十百人之器而勿用。使民重死而遠徙。有舟車無所乘之,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注2]而郭店老子無此說。可見這是後來李耳等補入的章句。張舜徽先生認為這是「述古之辭」,「周秦諸子中類此者眾,不獨老子書中有之」。諸如《莊子?胠篋篇》云:「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伏羲氏、神農氏,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犬之音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文與《老子》相類,但明確標明指的是「昔者」、「當是時也」,即遠古軒轅氏、伏羲氏、神農氏時代居民安居樂業的情景。此外,《淮南子?齊俗篇》云:「鄰國相望,雞狗之音相聞,而足跡不接諸侯之境,車軌不結千里之外者,皆得其所。」《論衡?說日篇》也云:「古者質樸,鄰國接境,雞犬之聲相聞,終身不相往來。」同為稱述遠古之辭。

  總之,老聃無此辭,而李耳說遠古的社會符合道,也無過失,無須上升為老子的「社會歷史觀」,並以「復古」論之。

  至於社會和組織的「小國寡民」,也就是分散的小組織構成,也並非不值得重視的見解。其一是,小組織靈活、效率高,由小組織構成的聯合群體具有很高的活力。在動物界由較少細胞組成的螞蟻和蜜蜂的成功(起碼比由大量細胞組成的恐龍成功)可以印證,在企業組織中有溫州企業集群的成功可以印證。其二是古代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純樸社會,在經過物質生產高度發達,人類對自然嚴重破壞之後,回歸到更高層次的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純樸社會具有極高的現實意義,它可以使人類社會處於「不盈」狀態而不致過早衰亡。因而《老子》在敘述遠古的社會符合道的情景時,使用「使」、「復」的字眼,其間蘊涵著深層次復歸的憧憬,也應是高瞻遠矚,而非復古的哲學思維了。其三,更加深層的意義還在於人類社會如果過度同一化,而不做「不相往來」的某些必要區隔,社會將迅速陷入死寂退化的陷阱,而毀滅人類自己。和動物群因為基因庫過小而日趨衰亡一樣,人類文化也會因為文化基因庫過小而日趨衰亡。因此保護文化多樣性的必要區隔就有深層次的重大意義。湖南大學教授張松輝博士在《重評老子的「小國寡民」思想》一文中就提出了這樣的觀點:受到一致批判的「小國寡民」思想有許多值得肯定之處。「小國寡民」不是原始社會,而是經過文明發展後對自然的自覺回歸。提出這一思想的主觀動機是為了恢復社會生活的和諧,從客觀效果上看,可以緩解人類對自然的破壞,也可以推遲人類衰敗的時間。因為科學技術無法為人們帶來預期的幸福,所以其反科技思想也有值得借鑒之處。

  6.功成身退。

  歷史上的許多著名到家人物都遵循老子功成身退的哲理,在大功告成之後急流勇退。

  《老子》九章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說的是:持著器皿使之滿溢,不如停止。捶打刀劍使之鋒利,不可能長期保持。積滿財寶,沒辦法保守。富貴而又嬌侈,反而給自己留下禍害。大功告成後自己就適時退出符合自然規律。

  老子從有生就有滅,有成就有敗,有進就有退的哲理,主張功成適時身退,才能免於敗滅。《史記》、《漢書》都記載張良因為「多病」,隱居深山老嶺里辟穀修鍊。張良固然有身體多病的原因,更為本質的原因卻來自政治方面。歷朝歷代君臣間「同患難易,共榮華難」的悲劇又將在新生的劉漢王朝內重演。於是張良以「功成身退」為上策,退避山林,其間消極因素居多。相反,身為儒將的諸葛孔明,則不信此道,堅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其晚年景象一樣不盡人意。因此使得道家的「功成身退」歷來含著許多辛酸和凄涼,與老子「功遂身退天之道」的豪壯相去甚遠。其實老子並沒有錯。錯的是歷代當權者多不肯遵從「功遂身退天」的規律,寧可背道而行,演出一出出歷史悲劇。因而,使本該領導者、治理者、學者等都共同遵守的「天道」讓道家的忠實門徒獨自去遵守,自然會含著避禍的消極因素而飽含凄涼。無如中外,政治家、企業家、科學家、文藝家等名人都身歷此坎,而身敗名裂者不計其數。這病因在於社會組織缺乏適應規律的體制,確保功遂身退,使組織順利發展,身退者又能夠確保繼續完成自己的總結、傳承、指導的重要任務,利己利人,利於組織。

  治理者慎時度勢,知進退,不居功自傲自取失敗。這個道理顯然於今仍然有效。組織建立相應的制度則更是當務之急。當今這方面的楷模要數鄧小平,當他完成撥亂反正,把中國引入健康發展的大道之後,急流勇退,扶持、指導新一代改革者擔負歷史重任,極好地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而行事,並且及時確立了相應的體制,這於中國於自身都堪稱成功和偉大。因此,對於治理者和研究者來說「功遂身退天之道」不是空言。身退不再是消極保生而已,還有總結、傳承和扶持教導一代的任務需要身處這一階段的人來完成——遵循道,於國於身有利。

  [注釋]

  [注1]「使民不亂」句它本或作「使民心不亂」。帛書作「使民不亂」,據以寫正。「則無不治矣」之前,它本有「為無為」,但帛書乙本無,據刪,語氣才貫通,是句總結前言。

  [注2]「十百人之器」依帛書甲乙本寫正,它本或作「什伯之器」義難通。「十百人之器」,居民組織所用之器,即武器之謂。

老子哲學的現代解說(八) 2011-11-01 四.老子道德經解說

  《道經卷上》一章

  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恆無欲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噭。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大意】

  「道」可以道說,不是所謂的永恆的道。「名」可以指稱,不是所謂的永恆的名。無名的狀態,是眾名物的本源;有了名,才在觀念中生成眾名物。保持無慾望的心境,用以觀察無名狀態的精微之理;保持有慾望的心境,用以審察無名狀態的呼吼。道與名兩者的源出相同,不同的名稱都用來指稱相同的無名狀態。抽象了又抽象,正是形成眾多精妙之理的門徑。

  【解讀】

  《列子?楊朱篇》引老子曰:「名者實之賓。」道和名都是觀念性的所謂的「名」,而無名的狀態才是「實」,也就是實存的本源。「名」只是「實」的映像。因而也就不可以把道理、名物當成永恆不變的「絕對真理」、實體、本源來頂禮膜拜。根據老子的哲理,實踐活動才是「實」,一切理念都只是實之賓,必須「返本歸根」,返回到實存的實踐活動上來,不可脫離實際胡亂指點江山。

  同時,無慾望的心境,有利於觀察無名狀態的精妙之理,而不至於受主觀因素的干擾而受到扭曲;有慾望、有目的的心境,有利於選擇無名狀態傳出來的信息,強化我們的主觀能動性,更好地依照事物的規律性來完善治理 ,成就事業。

  【附註】

  《老子》經文據張舜徽《老子疏證》,中華書局,一九八二年版。有重新寫正之處,在附註中說明因由。本章「無名,萬物之始」句,河上公、王弼均作「無名,天地之始」。《史記?日者傳》引作「無名者,萬物之始也」。帛書《老子》甲、乙本(下文簡稱為帛書)並作「無名,萬物之始」。《莊子?齊物論》曰:「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一。」其用法與《老子》類,是以「天地」指稱我之外的實存,以「萬物」指稱我之中的觀念。萬物、天地對舉,是名實對舉。老子嚴格區分名實,故以帛書之句為優。「恆無欲也」句也依帛書,有虛詞「也」,故以「無欲」連讀,不以「恆無」斷句。「以觀其所噭」句,「兩者同出」後諸句也依帛書;刪去「同謂之玄」句,此句與上下文不貫通,帛書無此句,據刪。「妙」或作「眇」。妙、眇古人通用。張炳麟《小學?問答》:「妙有兩誼,一為美,……然凡杪、秒、眇、篎諸字,皆有小誼;故漢世多言微眇,也無失也。」筍悅《申鑒》:「理微為之妙。」是以《老子》中的妙、眇、小均有理微之誼。

  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之相生,難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形,高下之相盈,音聲之相和,先後之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為而不侍,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大意】

  天下的人都知道了美之所以是美的,就顯現了什麼是惡;都知道了善之所以是善的,就明確了了什麼是不善。有與無的互相生成,難與易的互相映襯,長與短的互相比較,高與低的互相充實,音與聲的互相協和,先與後的互相跟隨,這些相反相成的道理是永恆不變的。所以聖人做事情處於無為的狀態,實行無需說教的引導,聽任事物自己運行而不言語,作為而無需陪伴,大功告成而不據為己有。正是因為不據為己有,所以成功也就不會遠離自己而去。

  【解讀】

  老子認為諸如相反相成這樣的道理都是永恆不變的,因此治理者也就可以利用事物的這些永恆不變的規律,讓事物自己依照不變的規律發展,產生我們需要的結果。而不必強作胡為,胡亂指教,毫無意義地陪伴強迫事物按照個人的意願去運行。治理者有了這種順從事物的規律性來作為的「行不言之教」的治理方法,也就不會眼睜睜地讓成功遠離自己而去。

  【附註】

  「為而不侍」句據帛書寫正。它本或作「為而不恃」,語義難明。帛書甲、乙本並無「生而不有」句,與敦煌本合,據刪。

  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則無不治矣。

  【大意】

  不特別推崇賢達,使老百姓不至於紛爭;不特別貴重難得的財物,使老百姓不至於盜竊;不特別顯現各種慾望,使老百姓不至於騷亂。這樣,聖人的治理天下,是凈化老百姓的心思,實惠他們的溫飽,減弱他們的欲求,強化他們的骨氣。經常使民眾處於無狡智無淫慾的狀態,使得那些自認為有智謀的人也不敢妄作非為,則沒有不大治的。

  【解讀】

  老子在後文明確主張棄智棄仁義,把仁義孝慈一類說教視為一些智者強迫民眾接受的一種「智慧」來加以反對。因而,這裡是主張放棄那些自作聰明,不肯順從道的所謂「智慧」,而主張保持順從道的「若愚」的狀態,扶助萬事依規律自自然然地運行,使老百姓自自然然地生活,天下自然而然大治,這也就是所謂的無為而治。老子爾後又主張「大智若愚」,自己不妄出主意,不妄作為,只求遵循規律辦事,因而似苯而大智。老子反對的是自作聰明的狡智,贊成的是能夠認識規律,能夠依照規律辦事的大智慧,這種大智慧時常因為不能被人們所理解,反而被認為是愚笨的表現。對治理者來說,用強調辦事要「實事求是」不要自作聰明來形容老子的這一思想就比較明了。同時,遵道,按規律辦事才能管理好企業 ,治理好社會,成就事業;依靠狡智,單純用權謀不可能管理好企業,治理好社會,成就事業。有如特別推崇所謂的賢達名流,期望依靠他們的「智慧」來管理好企業, 治理好社會,成就事業就只能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只有營造了讓企業的員工,讓民眾都有充分發揮積極作用的良好環境,讓他們能夠以順乎自然的方式來發揮作用,企業或社會才能夠真正治理好。

  【附註】

  「使民不亂」句它本或作「使民心不亂」。帛書作「使民不亂」,據以寫正。「則無不治矣」之前,它本有「為無為」,但帛書乙本無,據刪,語氣才貫通,是句總結前言。

  四章

  道沖,而用之有弗盈也。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大意】

  道好比器皿之中的虛空,但用起來卻有不會窮盡之妙。道是那麼地幽深,好像是萬物的宗源。挫去它們銳角,解除它們的紛繁,協和它們的光芒,混同它們塵微,如此抽象而得的「道」是那麼虛空縹緲,只是似乎存在。我不知道它到底與誰相像?其實,它像天地的祖先。

  【解讀】

  來自無名狀態的信息經去銳除繁,和光同塵的一番處理而得到「道」的觀念;老子的「道」於是有了「整體的規律性」的含義。而道這種觀念,像天帝的祖先即無名的狀態。這就否定了老子的「道」是所謂的「世界本源」的說法,也否定了「天帝」是始源的迷信。肯定了「道」是虛的抽象觀念,而它只需與無名的狀態相像、相符合就可以了。因此,理念這種抽象的觀念,並不是實踐行為的始源,反而是它的正確反映,它必須與實踐相符合,才具有理論的指導作用。切不可犯現今所說的「本本主義」,強要 人們的行為無條件服從權威理論。而應當明白治理之道,治理理論都必須與治理實踐相符合,經得起時間的檢驗才行。這樣的理論才有助於我們改善治理。而不是迷信權威理論,「削足適履」,以至於有害於我們的治理改善。

  【附註】

  《廣雅?釋言》:「子,似也。」誰之子,與誰相似之誼。

  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大意】

  天地無所謂仁愛之心,把名物當作與自己不相干的芻狗。聖人也無所謂仁愛之心,把老百姓當作與自己不相干的芻狗。天地好像是冶鑄用的吹風之器,其間雖然虛空,但不可窮盡,運行變化而不斷生成。以其多說話而一再窮盡困窘,還不如信守行事 切中於道的原則。

  【解讀】

  天地並無所謂「仁愛」,而是把萬物都當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樣,莫不相關,任其自然。聖人也無所謂「仁愛」,而把百姓都當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樣,莫不相關,任他順從於道自然發展。事物依照自己的規律運行,與聖人的意願並不相干。所以老子認為「希言自然」,少說空話是本應如此的事。重要的是「從事於道者,同於道」,能夠得當地把握住中正之道,「允執其中」,順從於道,才能成大事。所以老子主張以其多說空話而一再窮盡困窘,還不如信守切中於道的原則而能夠真正辦實事, 成就事業。治理者如果偏信「有理走遍天下」的所謂道理,而企圖以講理來管好企業,管好社會,那麼就會一再窮盡困窘,因此還是以順從人性的規律來進行管理,信守「得道者多助」,依順事物的發展規律而獲得成功要來得實際可行。

  【附註】

  「芻」,《說文》:「割草也,像束草之形。」劉師培曰:「案芻狗者,古代祭祀所用之物也。」即古代祭祀,以芻狗為祈福之用,示意而已,實不相干。「中」,矢至的曰中。行事如矢中的,要在切中目標,並無窮盡之的必要。或釋中為沖,或釋中為中正之道,與文意反不合,是捨近求遠,不可取。

  六章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大意】

  幽深的思維不死滅,那就是所說的抽象的生殖器官。抽象的生殖器官的門戶,那就是所說的「天地」這個根源。思維綿綿不絕,好像存在,用起來又不會窮盡。

  【解讀】

  老子指明了觀念的產生不但依賴於活的思維器官,而且活的思維器官敞開門戶,從「天地」所指稱的無名狀態的實存那裡獲得思維的根源。思維好像存在,但不是實存本身,更不會是所謂的世界本原。但它又很派用場,使用起來得心應手,不會窮盡。對思維的作用作了很貼切的描述。因此思維和它的產品——理論的作用應當有恰如其分的評價:並非決定一切,成為一切行為的本原, 但又很派用場,使用起來得心應手,不會窮盡。因此治理者重視治理理論,但又不迷信,把治理理論作絕對權威來頂禮膜拜。按照老子的這種觀點,正確的態度也就應該是:治理理論來自治理實踐,又指導治理實踐,也需要經受治理實踐的檢驗。

  【附註】

  「穀神」,它本或作「浴神」。謙之案:「作"穀神』是也。」《列子?天瑞》篇引《黃帝書》曰:「穀神不死,是謂玄牝。」谷,傅弈云:「幽而通也」。高誘註:「勤,盡也。」老子哲學的現代解說(九)2011-11-03 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大意】

  天地能長久存在。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由於它並不自益其生,所以能夠長生。所以聖人不先顧自己反而能夠領先,把自身置之度外反而能夠使自身生存。這不正是因為他無私,所以才能成 全他的私嗎?

  【解讀】

  天地依照規律運行,並無自益其身的「作為」,但恰恰是由於它不可能做出自益其身的妄為,才能自自然然地依照規律運行,因此能夠長久。老子以此領悟到不可以私慾而妄為,不自私妄為 ,老老實實順從規律辦事,反而能夠成全自己的私利。因此治理者也不可因私慾而不顧規律妄為。排除私慾的干擾,老老實實依規律辦事,自己的私利反而能夠同時得到保障。

  【附註】

  奚侗曰:「天地生養萬物,不求自益其身,故超然於萬物之外,而能長生。」以天地生養萬物,不求自益其身,悟聖人也應生養萬物,不自益其私,而能「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大意】

  最完善的作為就像水那樣。水最善於有利萬物而不與之爭利,自處於眾人所厭惡的位置,所以最接近於道。居住善於選擇適宜的地點,思維能做到深刻,與人交往懂得待人的道理,說話有信 用,當政懂得如何能大治,辦事有才能,舉止合時宜。正因為不與人硬爭,所以才沒有憂患。

  【解讀】

  老子把最妥善的行為比喻成水,水不僅利它物不與之硬爭,同時還順從往低處流的自然規律,從而立於不敗之地。這是「無為」思想的具體化,由此得出「不爭」行為規範。治理者也應如是 ,利眾物而不與爭,順規律辦事而不強求。

  【附註】

  高延第曰:「幾,近也。水柔而處下,又能滋養萬物,受天下之垢,故近於道。」嚴可均曰:「政善」,河上作「正善」。謙之案:「作政是也。《老子》書中政正兩字互用。」

  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大意】

  持著器皿使之滿溢,不如停止。捶打刀劍使之鋒利,不可能長期保持。積滿財寶,沒辦法保守。富貴而又嬌侈,反而給自己留下禍害。大功告成後自己就適時退出符合自然規律。

  【解讀】

  老子從諸實事中悟出有生就有滅,有成就有敗,有進就有退的哲理,主張功成適時身退,才能免於敗滅。治理者更應慎時度勢,知進退,不可居功自傲自取失敗。

  【附註】

  高延第曰:「揣,擊冶也。捶擊刀劒使之鋒利則易折缺。日中則移,月滿則虧,人事也然,故曰天之道。」

  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監,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為 玄德。

  【大意】

  按照「一」的法則將「朴」載於「神」,能不偏離嗎?練氣功恢復青春活力,能恢復到嬰兒那樣的狀態嗎?滌洗心靈之鏡,能沒有疵瑕嗎?愛護民眾治理國家,能堅持無為嗎?五官聰敏,能 保持柔弱靜默嗎?明察秋毫,能放棄智慧嗎?生成之益養之,生成卻不是實存,歸屬卻不是依賴,宗屬卻不是宰割,這就是所謂的抽象而得到的「德」。

  【解讀】

  老子列舉了諸如抱一、致柔、無為、玄監、為雌、棄智等哲理,這些「名」以映「實」,但永遠不可能做到絕對的相符合。充其量只是得之其一隅,反映了「實」的一部分特性。這樣的哲理 雖然不能夠整體地反映「實」的特性和規律,但仍然不失其有所得:於是老子引入了「德」的範疇,把心靈的一隅之得叫做「德」。這種「德」和「實」的關聯性老子形容為:它由「實」生 成之並益養之,生成了也僅僅是一種虛的「名」,並不是實存的實體,它歸屬於「實」卻不依賴於「實」,宗屬於「實」卻並不是從「實」宰割出來的一個部分實體。總之,老子很生動地描 述了作為一種觀念性的所謂「德」與無名狀態的所謂「實」的關係,「德」也是一種「名」,「名者實之賓」,名以映實。因此治理者對於治理理念的觀念屬性,以及它與治理實踐的關係, 應當有清晰的認識。不可陷入惟理是從的惟理主義,須注重實踐第一的原則。

  【附註】

  河上公曰:「營魄,魂魄也。」 載營魄就是將某種東西載入於魂魄之上的意思。「滌除玄監」句,「監」字它本作「覽」。依帛書寫正。高亨註:「監是古鑒字,鏡也。」管子曰:「德者, 得也。」神得自實也。玄,抽象。玄德,抽象而得的觀念就稱它為「德」。

  十一章

  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也。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也。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大意】

  三十條車輻共湊於一個輪軸,依持它的空無,構成車的功用。和土做成陶器,依持它的空無,構成器皿的功用。開鑿門窗建成房間,依持它的空無,構成房間的功用。所以實存雖是利器,空 無才產生功用。

  【解讀】

  實有和空無的相互關聯,見諸如車輪,實體構成功用的依託,而車輪中間的空洞承受車軸,才產生了能夠轉動的功用。按此哲理,治理者就不應當只看到實實在在的硬體,而看不到似乎是虛 空的軟體,只有有了軟體才能夠使硬體發揮它的巨大作用。

  【附註】

  「當其無有」句或以「當其無」斷句。河上公說:「無有謂空處。」《考工記》注也云:「利轉者,以無有為用也。」無有是空無的意思,應以「當其無有」斷句為妥。利,銛也。《說文》 段註:「銛者,臿也。」 臿,挖土的工具。用,《說文》解為:「可施行也。」由此,「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含義是指「有」只是工具,「無」才使工具能夠得以施行,產生功能。


推薦閱讀:

讀《在一個貧乏的時代里,詩人何為?》
理念 | 陳來:中國文明的哲學基礎
論儒家自然哲學的天道時序觀及其生態意義
生活哲學名言
哲學精神為主導的山水畫傳統

TAG:哲學 | 解說 | 現代 | 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