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肝病的中醫藏象理論基礎
中醫藏象理論中的臟腑概念已不是簡單的臟器,包含了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內涵。從解剖的角度看,古代醫家對中醫脾臟的認識與現代醫學對脾臟的描述很接近,在功能上,現代醫家認為中醫脾與現代醫學的胰腺、肝臟比較相似,這說明古代醫家對臟腑的解剖與功能認識發生了部分錯位。因此用中醫理論對現代醫學描述下疾病進行定位時,不能以現代醫學的解剖知識為依據,而應從古人通過思辨歸納出來的臟腑生理功能、病理現象作為疾病定位的依據。
現代醫學對肝臟在消化、代謝、排泄等方而的生理功能認識與中醫學概括脾運化水谷的生理功能非常相似。分析如下:①肝門靜脈回收來自腸系膜上靜脈、脾靜脈、腸系膜下靜脈、胃左靜脈、胃右靜脈、膽囊靜脈等消化道的靜脈血進入肝臟。也就是說,胃腸道吸收物質均進入肝臟,在肝內進行合成、分解、轉化、貯存,而後通過各級血管匯合成2 -3支靜脈,出肝匯入下腔靜脈,最後將血液運送到全身這與「脾為胃行其津液者」,「飲入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膚,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四肢皆享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享也。」「脾為孤臟,中央土以灌四傍。」是相一致的。②肝細胞分泌的膽汁存於膽囊,當需要消化食物時,膽囊收縮,膽汁排入消化道,起到助消化的作用,與「脾氣轉輸,推動以助食物消化」的作用又是一致的。另外,慢性肝病臨床見腹脹、便溏、食欲不振以及倦怠,消瘦等癥狀,顯然與中醫脾病的臨床癥狀相同。特別是當肝病出現肝細胞破壞,釋放人量膽紅素入於血中出現黃疸時,恰是定位在中醫脾臟的標誌。聯想到肝病後期見肝硬化腹水症時,相當於中醫的「鼓脹」等病證。不難看出,中醫的脾臟運化水谷的功能與現代醫學對肝臟的消化、代謝、排泄等功能是相一致的。脾的另一功能為運化水液,然而運化水谷與運化水液的功能是同時進行的,只是它們的過程及其途徑有所不同罷了。可以說,脾臟運化水液的功能與肝臟的淋巴系統及肝內某些激素的調節有關。脾統血的功能又與現代醫學之肝臟的凝血因子合成器防治出血的功能不謀而合。但是,如果單從防血溢出脈外的功能看,中醫的脾又不完全與現代醫學的肝臟有關,所以,兩者既有聯繫又有區別。
脾臟的病理特點有兩個方面。運化功能障礙:脾以升為健,胃以降為順,運化失職則水谷不化,水液停留。臨床多見食欲不振、脘腹脹滿、食後脹甚、人便稀溏、腸鳴腹瀉、肢腫形瘦、舌淡苔自、脈細弱等。脾統血功能障礙:主要見於一些出血證,多伴有而色萎黃、瘦弱、乏力、腹滿痛、脈細等症。在脾臟的病理層次上還可以根據病位的淺深而分為在氣分、血分、精分。在氣分,病位較淺的表現:食欲不振、骯腹脹滿、食後脹甚、人便稀溏等。在血分,病位較深,病機要點為脾臟的化生氣血、濡養的功能減弱;《金匱·黃疸病》篇雲:「脾色必黃,疲熱以行。」概括了脾之血分病,脾色外露則發為黃疸,多表現為面色萎黃、消瘦乏力、多疑善慮、黃疸、出血、積聚、臌脹等。脾精為臟腑之精,是由先天之精與水谷精微物質,藏於脾臟而成,是脾臟的物質基礎,乃脾臟之本,可以化生脾氣、脾血以維持脾臟的正常生理功能。《素問·五運行人論》概括脾精的作用為「其性靜兼,其德為濡,其用為化」。病理上,脾精被傷,則傷脾臟之本,精傷則痿,臨床表現為脾色外現之黃疸、乏力、腹脹、便溏、出血等症。需要指出的是,脾臟的病理表現與病人的體質、正邪的相互作用,以及疾病發生髮展的演變階段的不同相關,其病機非常複雜。然而脾臟的病理特點與現代醫學肝臟的病理表現基本一致。
因此從中醫理論發生學對中醫脾的認識,是堅守中醫藏象理論的內涵,提出對中醫脾臟的認識:在解剖形態學上,中醫學的脾臟與現代正常人體解剖學的脾臟相一致;在病理生理上,中醫學的脾臟更接近於現代醫學的肝臟;臨床診斷和治療時,應以其生理和病理學認識為基礎。對現代醫學診斷為肝病的中醫藥治療,應從中醫學的脾臟論治,使其理論與臨床實踐統一。
推薦閱讀:
※佛教修行基礎知識
※命理基礎:《子平真詮》是如何取用神的?
※《中庸》的君子觀:以《中庸章句》為基礎
※有「禮」走遍天下 無「禮」寸步難行——禮儀基礎知識與基本技巧 .: NOVOTS KMS
※陳斌老師《零基礎學太極》教學連載之雙手後擄纏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