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癮58:教育制度是青少年網癮重要原因
什麼人容易上網成癮?為什麼會網路成癮?如何干預網路成癮?——今天上午,「北京市青少年網路依賴戒除『虹』計劃項目科研成果新聞發布會」舉行,正式對外公布「虹」計劃科研成果以及推廣模式,揭秘網路成癮的基本原理。
網癮高危人群學習好期望高
經過一系列研究和臨床實踐,「虹」計劃項目組專家已描繪出「青少年網路問題譜系」。而在此次調查描述出一個在學生群體中存在的網癮「高危人群」畫像:他們往往學習成績好,自我感覺也較佳,老師和家長往往對這部分學生寄予厚望。但其中一部分在接觸網路後往往迅速陷入其中,出現一系列心理行為問題,甚至不乏惡性事件。
「最典型的就是,大一學生當中,一些人很快陷入網路問題。很多家長都在說,自己的孩子在沉迷網路之前多麼出色,而沉迷網路之後反差又如何之大。」中科院心理所高文斌博士說,不少「好學生」成了高危人群,而這裡的根源之一是家長、社會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評價標準。
網癮首要元兇「單一評價體系」
「從小到大只有一個衡量標準的『單一評價體系』,這是網路成癮的一個首要因素。」高文斌博士說,這個問題是造成我國青少年心理發展要素不能滿足的最主要原因,這比「應試教育」還要複雜。
「社會、家庭、學校等外部環境中,『單一評價體系』佔據主體思維模式,充斥青少年教育領域。」高文斌解釋說,大部分「好學生」在小學以及中學階段一直處於「學習成績單一評價體系」中。當這些好學生進入大學或進一步社會化時,遇到大量困難,心理發育需求不能滿足,很容易發展成為網癮青少年。
暴力遊戲刺激反社會傾向
「我陪著一名玩了8年電腦遊戲的孩子整整玩了2個月。」昨天的高峰論壇上,一名網癮臨床治療專家痛陳自己的「心得」:「我最後發現這名20歲的孩子已經無法分清真實世界和遊戲世界。對他來說,也許遊戲的世界更真實。」
「最糟糕的是,玩暴力遊戲可以增加攻擊性,降低對他人受苦的敏感性,模糊一個孩子把真實的與模擬情景區分開來的能力。」網癮調查綠皮書中這樣寫道。「反社會傾向」——此次公布的調查中有一個令成人擔憂的發現:青少年網路使用與反社會傾向之間存在聯繫,這種關係主要表現在玩遊戲上。越喜歡玩暴力遊戲的青少年,其反社會傾向越嚴重,在對抗法律法規、對抗父母以及衝動不計後果幾方面都有影響。
中國網癮網遊超過其他問題總和
中國網癮問題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這是此次報告中重點提及的一個話題:「國外網路問題人群集中在20至30歲之間,而中國則集中在15至20歲之間。」
同時,國外過度使用網路的主要問題在於信息下載、網路通信、網上聊天、網路購物、網路賭博、網上色情信息等多個領域。而中國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網路遊戲上,超過了其他問題的總和。
網癮治療藥物加心理療法
「真正的『網癮』只是少數,家長、社會不要隨便給孩子貼上網癮的標籤。」在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上,不少專家這樣呼籲。
全國第一個網癮治療基地——北京軍區總醫院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主任陶然在研討會上表示,根據對600多例收治的網路成癮青少年的臨床研究,網癮患者已經屬於病態行為,需要藥物和心理治療。「這部分人群的最主要特徵之一是喪失了學習、工作等的社會功能。」
「經過前期研究和『虹計劃』三期臨床研究,我們逐步探索、制定、完善了一套綜合心理干預方案——系統補償綜合心理治療。」
新聞追蹤8成少年主動復學
「86%的孩子具有暴力行為、注意力障礙、現實人際交往淡漠,抑鬱、強迫、焦慮、偏執及人格分裂性障礙。而現在,他們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改善。」中國青少年網路協會研究院執行院長應力教授在今天透露:2006年8月,國內首次舉辦的戒除網癮公益訓練營通過回訪調查,已經初見成效。
「截至目前,根據對56個網癮青少年的跟蹤調查,80%的網癮青少年開始復學,家庭親子關係顯著改善,並逐步建立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有益的人生規劃。」應力介紹說。
「這一結果同時也說明,戒除網癮根本沒有特效藥。」應力說,「家長那種寄望於在一兩次諮詢和診斷就能幫助孩子戒除網癮的念頭不僅不切實際,而且急功近利。」(記者丁文亞)
推薦閱讀:
※如何正確理解和認識三吉六秀,從而正確掌握並加以運用,這是一個值得重視和探討的重要問題。
※考多少分不重要,孩子記住這10句話才重要!
※5年同志情侶訪談(上):性比愛重要,還是愛比性重要?
※女人——外表不重要
※二胡的弓重要還是弦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