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瓷器款識綜述
順治:順治官款少見,有「大清順治年制」六字兩行楷款,款外有雙圈。署「順治年制」四字的,一般無圈框,均為青花款識。民密器署干支紀年款多見,如「順治丁〓年」(1657年)「庚子年制」(1660年)等,堂名款、吉語款減少,見有「繼善堂」、「百花齋」、「西疇書院」「玉堂佳器」等等。
康熙:官窯瓷器的紀年款主要有兩類:一是「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或三行楷款;一是「康熙御制」四字料款,寫於琺琅器上。官窯器中也有寫干支紀年款的,如「康熙辛亥(1671年)中和堂制,」中和堂曾是康熙皇帝在圓明園中的居住之所,因此,署「中和堂制」款的器物是宮內御用之器。康熙朝瓷器款識種類繁多。按書體分有:楷書、篆書、行書,官款絕大部分是楷書,少有篆書款。按顏色分有:青花、釉里紅、金彩、紅彩、紫褐色款以及紫、黑、黃、藍等料款。按款外線框分有:雙圈、單圈、元圈、雙邊正方框等。按排列形式分有:六字兩行、三行款,四字兩行及四字環形款等。民窯一般無年款,但其它種類款很盛行。
雍正:官窯年款較多見的是「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兩行楷書款,也有六字三行的,款外有雙圈或方框。琺琅彩器款識有「雍正年制」與「雍正御制」四字,一般為兩行豎寫並圍有方框的楷書款。在茶葉末、爐均及仿鈞器上,則見「雍正年制」四字篆書刻款。「雍正年制」四字古錢形款,則主要見於花盆一類器物底足。雍正朝的堂名款不及康熙時期多,著名的有「朗吟閣制」楷書款,為雍正未登極之前燒制的,朗吟閣是當時雍正的讀書處。堂名款還有「養和堂」、「希范堂」、「致和堂」等;人名款則見有「江鳴〓制」、「馮宅」、「松年」等;吉語款少見;圖案款有一定數量,如靈芝、鼎、花押等等。
乾隆:乾隆朝的官窯年款,有楷、篆兩種書體,但以「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為主。多數不加圈框。以青花款為多,還有金彩、紅彩、藍料彩與刻款等。堂名款之多,較康熙朝有過之而無不及。人名款中,以「唐英」、「瑤華道人」等有名,唐英為督窯官,瑤華道人為乾隆的王子。
嘉慶:官款以篆書為主,少有楷書,大多為「大清嘉慶年制」六字三行篆款。民窯款識篆、楷均有,六字或四字,但字體草率。出現圖章式的篆書款。
道光:官款與嘉慶時體式大致相同,大多為「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款。以青花和紅彩寫款。
咸豐:咸豐朝又興起以楷書署款的風氣,官窯大多署「大清咸豐年制」六字二行或三行楷款。篆書款減少。除青花款外,還有紅彩款與刻款。民窯器中十分盛行圖章式篆書款,並影響後世。
同治:官款以楷書為主,大多為「大清同治年制」六字兩行和「同治年制」四字兩行楷款。以青花、紅彩或金彩書寫。民窯器大多用紅彩圖章式篆書款。
光緒:官窯款識楷、篆並用,以楷款為多,署「大清光緒年制」六字二行或三行款,也有四字兩行款,多數不飾圈框。有青花、金彩、紅彩及刻款等體式,大體同於前朝。民窯款識較草率。
宣統:官窯款誤解有青花、紅彩與墨彩款等,署「大清宣統年制」六字兩行楷款為多,一般無圈框。民窯款識與前朝類同。
推薦閱讀:
※瓷器發源於中國,中國現在的瓷器技術是不是落後於西方?如果是,原因是什麼?
※清代瓷器上的耕織圖(圖)
※蕉城東南端有一座美麗的濱海小城,她叫飛鸞!
※建盞| 我做一半,天賜一半,只可遇見,不可預見
※品鑒建盞之三,一方水土,千秋建盞
TAG: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