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寫作業磨蹭的原因與解決辦法(系列1~17) - Qzone日誌
請用Ctrl+C複製後貼給好友。
轉載自 鎧甲勇士 2010年10月22日 14:17 閱讀(5) 評論(0) 分類:個人日記
1、孩子磨蹭壞處多 談及孩子寫作業磨蹭,也許您更看重的是孩子自身形成的問題,但仔細分析一下我們會發現,孩子的磨蹭固然有其自身能力不足的原因,但外在的因素往往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所謂外在因素,主要是指社會、學校教師及父母等各方面因素對孩子的影響。 孩子們原本是生活在他們自由自在的心理世界的,他們對世間的萬事萬物地充滿著好奇的,他們的興趣所在是非常個性化的,與成人截然不同。但是有些教育者對孩子的過分期待、過分功利化的教育,像強加給孩子的一根指揮棒,似乎不圍繞著這個指揮棒轉,孩子的未來就沒有希望、沒有幸福。由此帶來的是,孩子缺少了想像力和創造能力,缺少了獨立意識和學習的主動性,就象馴服的考慮一樣,任人擺布。 「抓緊時間!抓緊時間!」是父母經常在孩子耳邊說的話,時間逐漸成了成人強加給孩子們的一個無形的怪物,它無時無刻不在追趕著、吞噬看孩子們那原本是快樂的心靈。他們往往用拖延時間來表示消極的反抗,因為他們知道,在「抓緊時間!」完成了作業之後,等待著他們的又是沒完沒了的新任務。經常有這種現象,父母以為孩子在他自己的房間里做作業,其實他的孩子正在背著父母做自己的事呢。 學校追求升學率,把學生的學習成績當成教學好壞的衡量尺度,為了提高成績,教師多留作業自然是順理成章。而學生父母也會經常向教師要求多留些作業,唯恐浪費了孩子們「寶貴的學習時間」。長此以往,孩子自然就會產生厭倦情緒,厭倦寫作業,甚至厭倦上學。2、父母的過分關心會造成孩子的磨蹭 孩子小的時候,很多父母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做,包括不讓孩子與夥伴玩耍交往,他們總是以為現在孩子還小,不會產生什麼大的不良影響,等長大了那些問題也就煙消雲散了。而父母們卻不知道,由於他們的過分關心、過分的包辦代替,剝奪了孩子自我學習、自我鍛煉的機會,造成孩子凡事都依靠父母,期待著父母的無私奉獻,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有安全感。而當孩子一旦失去這樣的關愛,一旦遇到了挫折,孩子便感到失落、恐懼,甚至產生怨恨心理。在生活學習上的具體表現就是對家長強烈的依賴性,離開父母就不能處理生活、學習中的任何問題,如做作業會經常把時間拖得很長才能結束,並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作業量的增加,寫作業的磨蹭問題會更加明顯。 所以建議家長在生活中給孩子一些自己做主的權利,讓孩子成為家庭生活的參與者而不是服從者。日常生活中應尊重、傾聽孩子的意見和建議,採納孩子的合理建議,大一點的孩子可以適當地給他一些權利,並注意培養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等,逐漸的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減少對父母的過分信賴。 在做作業時,要讓孩子獨立完成作業,遇到自己通過思考仍不能解決的問題,父母可以在搞清原因的基礎上給予適當的幫助,如提示、啟發,千萬不要直接告訴孩子答案。要知道保證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的前提是:給予孩子自己思考的空間,相信孩子的能力。3、父母的喜怒無常會造成孩子的磨蹭 有些父母在情緒高漲的時候,對孩子表現出異乎尋常的親切,而稍不遂意便勃然大怒,而後轉瞬又歸於平靜,孩子不知道父母為什麼發怒,也不知道父母為什麼一會兒又不怒了,孩子無法適應父母的喜怒無常,他們對此手足無措,無法應對。 要知道,父母的非理性的大怒,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不同的心理障礙,表現為做事心不在焉,總愛"走神兒",或表現為一驚一咋的,或總是用被動的拖延來應對父母的變化無常的態度。學習上的"磨蹭"現象就是一種明顯的表現。 你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最好結合自己的特點找到控制情緒的辦法,不要因為一點兒小事而失去理智。即便是批評孩子時也要注意,批評只在當時,以後不提。要知道父母良好的自我修養是對孩子心理健康、免遭學習障礙困擾的基本保障。4、父母的過高期待也會造成孩子的磨蹭 現代社會嚴酷的競爭環境使得許多父母在對待孩子教育的問題上,產生了諸多的誤區。父母之間不顧現實條件地相互攀比,唯恐自己的孩子落後於他人。他們對學校的正規教育已經不能滿足了,許多人在不考慮孩子舉愛好的前提下,為孩子大量投資"額外的教育",孩子除了周一至周五正常的學校學習外,還要在業餘時間參加各種輔導班,周末也沒有休息。從技能的提高、智力的早熟上看,許多孩子的確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成果",但也的確有更多的孩子因此而失去了本該屬於他們自己的快樂童年。 孩子過早地承擔了競爭的壓力。他們尚無法承受父母那份"望子成龍"的愛意。由此帶來的是孩子與父母之間的尖銳矛盾,形成逆反心理,對本來有興趣的學習也失去了興趣。無興趣地、被迫性地學習,是產生"磨蹭"現象的最直接原因。 建議父母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尋求解決辦法:(1)發現孩子的興趣與愛好,用興趣愛好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2)給孩子適當的娛時間,休息不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效果;(3)了解自己的孩子,不與別人攀比。5、孩子的:廁所現象」 經常聽到有些父母聊到孩子時說:「我的孩子進廁所從來不能很快出來,不知怎麼廁所和他那麼親?」 有一個叫欣欣孩子今年9歲,她母親經常和我們說起她,說欣欣有在廁所一待就是很長時間的情況,尤其是在寫作業或拉小提琴之前,經常不是說肚子疼就是說要上廁所,一進廁所,沒有20分鐘就出不來,而且媽媽發現她經常在廁所里看課外書,或手裡玩著玩具。 當我們仔細分析一下"廁所現象"時,我們或許會發現,孩子不一定真需要上廁所。對他們來說,在廁所里可以做一會兒他們想做而成人看見了又限制他們做的事情,這才是上廁所的真正原因。在孩子的心理世界中,廁所就好比是一個"安全島",它可以用讓他們有一會兒暫時的停留,他們是在自我緩解心理上的壓力,是對被迫性學習的一種抵觸方式。 如果您的孩子也有"廁所現象",就要及時反思一下自己對孩子的需求是否過高,學習任務是否安排過滿;您自己的心態是否過於緊張;你對孩子的態度(包括批評)是否過於嚴厲了。如果這樣,就請您參考我們的建議:和孩子商量一下,重新調整學習計劃,讓計劃中有玩和娛樂的時間。勞逸結合可以減少孩子的學習壓力,增強學習的效率。一張一弛不僅適用於孩子們的學習規律,而且將對人一生的身心健康起到不可估量的指導性作用。6、孩子為何思想不集中、愛走神 孩子寫作業時"開小差兒",或許是某個因素讓他"神遊"於自己的遊戲世界裡了,或是作業太枯燥,讓他沒興趣了。遇到這種情況,父母千萬不要大聲地訓斥他,以免驚嚇了孩子。因為這樣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造成孩子的恐懼心理,產生心理壓力,嚴重者還有可能形成導致精神殿堂的隱患。 (1)及時溝通。父母在平時多提醒孩子,在做作業時不要讓其他事情干擾,想起興奮的事兒,也要剋制自己,等寫完作業再講出來與大家分享。如果遇到難題,也不要看著發獃,要勇敢的面對,積極的思考,實在不會的要及時找老師或父母,或問同學,不要被動地消磨時間。 (2)做一些提高注意力的遊戲。孩子寫作業出現"走神現象",單從自身能力上看其實是注意力缺乏的一種表現,如果父母不能及時發現並給予孩子必要的幫助,必然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效率。而遊戲是解決孩子注意力問題的好方法,父母可以尋找或自己創作一些培養孩子注意力的遊戲進行訓練,但遊戲必須以柔和、感興趣而不是脅迫的文藝開展,只有這樣孩子的所得到的體驗才可以促進放鬆,提高注意力了。7、「催促」失效怎麼辦? 有些父母在孩子寫作業時常常催促孩子:快點兒,趕快把作業做完,我們要出去了,這些作業必須在一刻鐘內完成,等等。父母總是讓孩子適應他們的時間安排,其實這樣做是無法改變孩子的學習速度的,孩子往往會因此心裡著急,靜不下心來,時時處在焦慮之中,所謂"欲速則不達",正是這個道理。 父母首先應認識到硬性地安排孩子的學習時間會產生問題,同時還應該了解自己孩子的特點,根據他的能力,在完成作業前與他共同制定時間安排計劃,減輕孩子焦慮的心情,這樣孩子應付主動地按照安排去做。 其次,父母要防止自己進入情緒化的無序狀態,比如一會兒要孩子安心寫作業,一會兒又弄來食品讓孩子馬上吃,一會兒又要孩子拉琴讓孩子不假思索地跟著他們的想法"忙活",孩子只有手忙腳亂的份兒,使得孩子經常做事虎頭蛇尾,時間沒少花,但事情卻沒做好。所以父母要心中有數,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不能想起一件覺得重要的事就往其他事情里加。再者就是對於那些行動緩慢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分清是因為主觀上的懶惰,消極因素引起的怠慢情緒,還是因為自身的慢性子,不能一味地要求孩子做保持快的節奏。8、「陪讀」有用嗎? 所謂"陪讀",就是孩子在學習時需要父母的陪伴。 孩子在幼兒時期的學習更多地需要父母的陪伴,而且有利於孩子的學習,一方面孩子可以通過父母的講解學習知識,一方面父母的陪伴可以給孩子一個安全感,能讓孩子安下心來學習。但父母在陪讀的同時不能忽略了孩子自立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各種表現,及時改變"不良傾向",調整教育方法,"陪讀"不等於"依賴"。 如果不注意獨立性的培養,孩子的學習應付越來越吃力,到了小學高年級應付更顯得笨拙,學習"磨蹭"現象就必然會出現。這樣的"陪讀"將失去積極的意義。 (1)讓孩子自己安排寫作業的程序。因為孩子對自己的安排選擇往往更容易堅持。 (2)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要有意識地讓孩子獨立完成一些事情,讓孩子經常說"我自己來做"、"我自己來想",養成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人都有一種"以自己說出的話來要求自己"的心理傾向,小孩也不例外。 (3)培養孩子舉一反三的能力。特別要注意父母在孩子做作業思考問題時,千萬不能急於告訴孩子答案,這樣你們就剝奪了孩子學習的自主性,剝奪了孩子表達自己意見和想法的權利,長此以往孩子對出現的學習問題就會沒有主意,產生對父母的依賴。9、寫作業遇到困難時表現出退縮情緒怎麼辦? 人們在遇到困難時,總會表現出不安和失望,有時甚至還會失去信心。在這時,一個人的毅力和恆心往往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 父母的過分關愛和過度的保護,使孩子們只體驗到了家庭給予的幸福與享受,而體驗不到現實性的困難與磨鍊。在困難面前,孩子們往往不知所措,因為他們缺少獨立思考能力和意志力。所以,父母要正確看待孩子在寫作業時遇到的困難,把這些困難當成培養孩子的意志力的資源和手段。 當然,在做作業的時候,要讓孩子從容易的科目做起。如果經常性的要求孩子多練習自己的弱項科目,可能性會使孩子產生困難情緒,從而挫傷孩子做作業的積極性。 其次,要注意對孩子進行意志力的培養。在生活上可適當地分配給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自己的事情盡量自己完成。做作業時,應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遇到困難時,父母可以給予提示啟發,逐漸過渡到讓兒子獨立解決問題,還要注意培養孩子堅強的毅力和戰勝一切困難的勇氣。 就寫作業而言,真正對孩子有意義的是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尤其是使孩子感受到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地解決了難題的那種喜悅的成就感。如果孩子能經常性地體驗到這種喜悅,那麼你就可以確信,你的孩子已經踏上了成功之路了。10、如何對待過於認真的孩子? 在學習中,有的孩子對自己過於認真,從現象上看這類孩子學習很努力,對自己要求很高,很容易被人們讚譽。但是仔細分析會發現,他們過分認真,追求完美,並不是件好事。他們在做作業時,會經常對自己剛剛寫的字或題產生疑慮,反覆地用橡皮塗改,仍然不能讓自己滿意,其結果是寫作業磨磨蹭蹭。有人把這類孩子的行為叫"橡皮綜合症",其實也就是心理學所說的"強迫症"。 其實,這些情況基本上都是由於父母的要求非常嚴厲,強迫孩子無條件地服從他們的思想意識的教育方式,對孩子苛求完美,使得孩子形成了以服從父母、實現父母期待為目標的意識,採取以父母滿意而不是自己滿意的方式獲取成功。如果做事情一旦出現了不完美,就會深感內疚,就恐懼焦慮,不能坦然接受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最終導致消極、被動、自卑、懦弱等不良個性的形成。 所以家長對待孩子應該做到:(1)尊重孩子,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圖做事;(2)教育孩子凡事只求儘力,不求完美;(3)注意孩子的獨立人格;(4)經常及時的與孩子進行溝通。11、如何對待孩子產生的逆反情緒? 孩子對寫作業的逆反情緒是比較普遍的,父母要根據孩子的特點加以分析,產生逆反情緒的原因的複雜的,不能哈蟆單純地責備孩子。 (1)多鼓勵。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都需要父母的支持與鼓勵,鼓勵的方法很多,但最有效的就是對孩子所做的每一點努力父母都要有反應。這種敏感的反應能夠表示出父母對孩子的關愛,事情可以很小,反應也可以很簡單,但效果卻非常明顯。反之,孩子就可能會養成懶散、不愛動腦筋思考的習慣,到了高年級就會使他們不喜歡做作業,特別是不喜歡做需要動腦筋的作業,再加上父母對孩子寫作業的"嘮叨"態度,會讓孩子煩上加煩。 (2)少攀比。有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他們經常埋怨自己的孩子進步太慢,還經常拿孩子的缺點和別的孩子的優點比,越比心裡越不能平衡,總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夠努力,總以為通過提醒孩子"別人有多麼出色的成績",可以激發孩子的上進心。事實上,這樣不僅不能促進孩子的進步,反而使他們產生逆反心理,讓孩子失去自信,停留在原地甚至退步。 (3)不絮叨。教育孩子時,父母要具備足夠的耐心和教育智慧,要在尊重和理解的前提下和孩子共同商討,聽取孩子的意見,盡量避免那令孩子都厭煩的苦口婆心的"絮叨"。12、以遊戲式的競爭方法取代強迫性的命令 如果孩子能夠主動的學習是父母們最喜歡看到的,但在看不到孩子在學習上有"主動性"時,大多是用"強迫命令"來解決問題。而在這種情況下,孩子自然就會產生逆反心理,不情願地"奉命行事",形成了父母"操心",孩子"煩心"的局面。 很多聰明的父母會經常採用遊戲式的競爭代替強迫性的命令,他們知道遊戲會給人們帶來興奮和快樂,而且孩子都喜歡做遊戲,遊戲是孩子學習的有效手段,"玩中學""寓教於樂"講的就是這個道理。這種方法在改善孩子不主動、拖拉(即磨蹭)的不良習慣是卓有成效的。 當然,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不同,需要父母仔細觀察,找出適合你孩子的遊戲。13、用特長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人的智能結構是不一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智能優勢,也就是說孩子的智能潛力是不一樣的,適合不同孩子的學習方法當然不會相同。然而,目前學校的教育卻缺乏靈活性和針對性,相同的教學方法、統一的學習要求、相同的作業等等,忽視孩子的特長潛能和個性特點,造成大多數孩子在學習上表現不甚理想,使培養學習興趣的前提條件被破壞,學習對孩子成了一件煩燥無聊的事情。 父母應該了解自己的孩子,善於發現他身上的優勢潛能,利用他的天賦特長重塑他的自尊和自信,充分藉助他原有的興趣和愛好進行遷移,以此來帶動其他方面的學習,激發出他新的學習興趣來。生活中這種典型事例非常多。14、「寫得好」與「玩得好」 這個題目的意思就是讓孩子能夠根據具體情況合理安排學習時間,有秩序地、快捷地寫作業,又有輕鬆的玩的時間。如果沒有安排,孩子就可能一會兒想做這一會兒想做那,讓孩子感到沒有頭緒,心情煩燥,就會表現出明顯的"磨蹭"來。 父母應從小教育自己的孩子:(1)一心專用。即事要一件一件的做,專心完成一件事情,再去想另一件事,要用心一處,這樣做事情才比較有效率;2)想一想先做什麼,後做什麼。也就是讓孩子做一個小計劃。有了一個合理的時間安排,孩子就可能會一步一步按照自己定的計劃完成學習,然後輕鬆地去玩。 另外,父母要注意不要給孩子的學習計劃安排得太滿,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合理地安排學校作業外的學習任務,而且計劃要和孩子共同制定,不可以強迫,更不能在孩子按照計劃完成學習任務時,臨時改變計劃,額外增加任務。要給孩子玩和休息的時間,否則孩子會對你產生不信任,以致造成孩子寧願"磨蹭"也不會按計劃做的逆反心理。15、什麼時間寫作業效率高? 很多父母可能更看重結果而不顧及過程,表現在孩子寫作業方面為經常性的提醒孩子"抓緊時間"寫作業,儘快的完成作業,對於寫作業中產生的不良影響和不佳效果等都不太在意。這裡分析一下寫作業在時間選擇上要注意的問題,以提高寫作業的效率,預防磨蹭現象的發生。 (1)上課時不能偷偷寫作業,也不能利用課間休息時間寫作業。前者會影響上課聽講,後者既會影響休息還會影響下一節課的學習質量。也許很多人會認為自己提高了學習的效率,不磨蹭了,但又形成了一個不好的學習習慣,不能集中精力聽老師講課,新的學習內容不能很好掌握,影響了學習的效果,新的磨蹭又產生了。 (2)飯前和飯後不宜催促孩子急著寫作業。飯前由於孩子飢腸轆轆,肯定很難集中精力寫作業;飯後人的全身活動能量都集中在消化器官上,大腦的活動相對遲緩階段。因此,飯前飯後的一段時間學習效率最低,不適宜寫作業。 (3)與其他的學習活動進行統一計劃,合理的安排寫作業的時間。在學校可以利用自習時間、教師講完課的剩餘時間寫作業,如果寫不完就回家寫,要讓孩子明白老師留的作業多半是要求在家完成的。16、及時複習法 及時複習的方法是根據人的記憶規律總結出來的,它有利於提高學習效率,減少孩子因遺忘或記憶不清而導致的在做作業時的"磨蹭"現象。 在小學低年級的時候,由於學習科目和內容比較簡單,學生只要課上能認真聽講即可基本掌握。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的內容逐漸複雜,這時如果沒有消化好老師課堂講的知識,又沒有養成良好的複習習慣,做起作業就會顯得磨蹭了,他們會邊寫作業邊翻看書中內容,總是處在一種被動狀態。如果孩子在做作業前先複習,則可以在做作業時做到心中有數,既鞏固了學習的內容,又可以提高寫作業的速度,這樣,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下面介紹一下培養孩子養成複習好習慣的要點: (1)及時複習,最好當天的功課當天複習; (2)指導孩子進行階段複習,包括章節複習和科目總複習; (3)學會通過看課本的目錄,回憶已經學過的知識; (4)教孩子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知識; (5)教孩子一些科學的記憶方法:眼、耳、手並用,即自己看,與別人討論,用手寫等多種方式交換使用;要長時間地總複習同一個內容;讀背相結合等等。17、面對寫作業磨蹭的孩子,父母要有信心 至此,我們都知道了孩子寫作業磨蹭的現象不是單一性的問題,它是由綜合性因素導致的。父母教育觀念的轉變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重要環節。 首先,我們要給孩子一個過程。要知道好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過程,壞習慣的轉變同樣需要一個過程,也就是說幫助孩子克服磨蹭也需要一個過程。 其次,作為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期望強加給孩子,更不能不顧現實,硬逼著孩子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父母應該通過耐心細緻地觀察,了解你的孩子,傾聽孩子的意見,發現他的特點,了解他的渴望,並與孩子共同努力,達到共同期待的理想目標。 最後,父母們應該深信:每一個有自尊心的孩子,都希望父母因自己的某種成功而自豪;在所有的挫折中,幾乎沒有比令父母失望而更令孩子感到痛苦不堪的事情了 |
推薦閱讀:
※老師布置作業過三八婦女節給媽媽洗腳 學生:怕傳腳氣
※學員作品 | 詩詞世界詩詞曲聯長期班五絕《詠秋》作業
※智慧的父母都這樣輔導孩子作業!8大技巧,點醒了98﹪的家長!
※第五十三套四柱作業競賽題點評
※平台薦稿|群友作業2期——10期律絕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