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勃·迪倫76歲生日快樂丨他的薯片詩集今天在便利店開撕啦!

攝影:Paul Natkin/Getty Images

在75歲生日前夕,鮑勃·迪倫出了一張全新專輯,名為《Fallen Angels》,作為給自己的禮物。而在他76歲生日到來之際,我們終於以出版一本書的方式,向這位諾獎獲得者、雙子座多面手致敬。

今天,是鮑勃·迪倫76歲的生日,也是我們廣西師大出版社出版的《鮑勃·迪倫詩歌集》線下首發的日子,我們在北京的一家全時便利店舉行了這套薯片詩集的首撕會。兩位詩人,臧棣和胡續冬被請進象徵現代城市消費文化的便利店,首次撕開一袋詩歌,介紹這位現代流行文化中最知名的諾獎詩人。

活動現場也非常熱烈,我們和新世相準備了迪倫卡片和迪倫氣球,邀請讀者現場朗誦和抄寫迪倫的詩歌,同時象徵著現代消費文化與傳統文學碰撞的詩歌販詩機首次亮相,現場引發圍觀拍照。在活動現場,許多書友紛紛和薯片詩集以及販詩機合影留念。

分享會現場,做為詩歌集的譯者之一,胡續冬說:每年諾獎頒獎他都會刷網站,去年得知是迪倫獲獎他非常高興,他直爽道:去年沒給阿多尼斯就對了。胡續冬覺得迪倫的影響力超出音樂影響力的範圍,凝聚當下人們對社會的思考,重新理解與他人相處的方式。不過他也提及說還是有些遺憾,另外一位行吟詩人科恩在諾獎發布後很快就去世了。

臧棣說很喜歡《在風中飄蕩》,他認為不管是節奏和音樂,還是這首歌的演出方式,都是一種詩歌的表達,與我們今天生命的覺醒有關,「世俗化的生命情景很遠,但這首歌的節奏很容易進入。」詩歌如果能傾聽演唱的話,有更大的生命空間,觸及我們的生命感受。迪倫的民謠和歌詞,對我們快節奏的生活來講更便捷,是偉大生命的主題。

胡續冬同樣喜歡這首歌,他說拉著孩子小手就想起這首歌,那些突如其來布魯斯口琴的聲音,奠定了他對音樂最初認識。胡續冬還回憶起青年時代,曾經賣打口磁帶,「進完貨鋪個布,把磁帶在地上賣,買的最好的是《重訪61號公路》。」他很早意識到迪倫的歌詞很不一樣,雖然那時候英文差,好多年以後發現記的歌詞都是錯的,「當時也覺得很不一樣」。隨著閱歷增多,慢慢覺得迪倫的東西很耐嚼。他說:「迪倫人比詩複雜。」

臧棣說:從中國人角度看,迪倫是有生命價值的。生命的覺醒有個過程,迪倫是個出發點,「他還是音樂的」。他認為,迪倫的詩代表古老的文學信念:詩言志,那是對生命的探究。迪倫代表了詩,「無論如何修辭,但古老的語言衝動要有,本身的生命要有」。迪倫獲獎的啟示是:通過詩歌語言的開放性表達,與自然更廣泛性存在發生關聯。

半個世紀來,鮑勃·迪倫曾獲格萊美終身成就獎(1991)、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2000)、金球獎最佳原創歌曲獎(2001)、普利策獎特別榮譽獎(2008)。

發行了超過四十張專輯,創作出傳唱數代人的經典歌曲,影響了遍布全球的音樂人,並首次將歌詞帶入經典文學殿堂。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發給這位歌者,同時也是詩人,以表彰其「在偉大的美國歌曲傳統中開創了新的詩性表達」。

迪倫歌詞中所運用的大量美國俚語、文化意象、民間故事與聖經典故,布魯斯之魂和神秘主義幻影,使得翻譯迪倫的歌詞首先必須具備打通兩種語言和兩個時代的能力。

「而如何將那些歌詞所獨具的美妙韻律,翻譯成另一種語言時,賦予它們新的形式,這更是一個難題。」

也許只有同為詩人的譯者才能完整地、不辜負地將這些美麗的句子翻譯成漢語了。

2016年11月,《鮑勃·迪倫詩歌集》的譯者逐一確定,西川,馬世芳,陳黎,奚密,胡續冬,包慧怡,李皖,羅池,冷霜,陳震,曹疏影,胡桑,周公度,厄土聯袂翻譯,華語詩界,樂界優秀譯者齊聚。由於多位詩人參與翻譯,這也像是一次中國詩人向鮑勃·迪倫的集體致敬。

而談及為什麼選擇以「薯片袋」這一有著強烈美式風格的創意包裝,這套書的策劃編輯提起設計師惡鳥的創作初衷:希望這一袋詩集能像薯片一樣,從書店走向街頭,從小眾走向人群,出現在地鐵、便利店、自動販售機,延伸進每一個生活場景中。我們將試圖打破快消品與經典讀物的疆域,在消費主義的時代里橫衝直撞,讓人與詩歌重新相遇。

「二十四小時便利店裡,失眠者通常買一瓶啤酒配一袋詩集;夜歸人站在自動販售機前,在最後一班地鐵抵達之前撕開一袋詩集。你可以撕開,咬開,拍開,剪開,你可以大聲朗讀,小聲哼唱,配樂食用。進入一首詩/歌的無數種方式,等著你來製造。」

至於是否擔心有人質疑薯片與詩歌距離太遠,在我們看來,是否獲諾獎意味著成為經典作家?鮑勃·迪倫永遠無法被定義。他是僭越者,他是反叛之王,他既經典又反正典,既暢銷又反流行,既是從時代土壤中長出又徹底超越時代。

也有人笑稱:「薯片包裝中的諾獎詩歌,是另一次致敬,來自對經典閱讀普及矢志不渝的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此次迪倫詩集出版,一反平常的出版方式,首發平台新世相發布了尋找五十個喜歡鮑勃·迪倫的人,同時聯合朝陽大悅城,打造迪倫展覽;擁有迪倫在國內音樂版權的QQ音樂製作多個迪倫相關專題,同步宣傳,摩登天空在2017超級草莓音樂節聯合新世相放飛一萬隻迪倫氣球,發送詩歌紙條,集合這麼多的合作方出版一套詩集,在出版史上還是第一次,同時,全時便利店做為薯片詩集首次進駐的便利店。

為了讓粉絲們更買賬,新世相還為這套書拍攝了一支視頻,聯合新民說邀請西川、郝舫、馬頔、李翔、李夢等各行各業的人士,聊聊他們心目中的鮑勃·迪倫。

我們希望「出版」更有趣,運用更多的形式來豐富傳說中「傳統行業」。經典閱讀與消費文化本就不是對立,不必互相排斥,而更多的接納,也是為了人與書更好的相遇。

▲薯片詩集首撕會活動現場

《鮑勃·迪倫詩歌集》薯片詩集首撕實錄視頻

下面 我們將透過這套書

回顧Bob Dylan的每一張專輯作品

《鮑勃·迪倫詩歌集:暴雨將至》

著者:【美】鮑勃·迪倫

譯者:奚密 陳黎 張芬齡

本書收錄鮑勃·迪倫初期創作的兩張經典專輯。

其中,發行於1962年的同名專輯《鮑勃·迪倫》(Bob Dylan),為初試啼聲的首張專輯,致敬美國音樂傳統。除原專輯的原創作品《說唱紐約》《獻給伍迪的歌》外,本書首次收錄日後重製版包含的其他早期作品,有的針砭時事,有的側寫人物,有的歌唱流浪。囊括藍調、鄉村、民謠和福音歌曲等各種美國傳統音樂類型。

發行於1963年的專輯《自由不羈的鮑勃·迪倫》(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則是迪倫一鳴驚人的成名作,也是他第一張真正意義上的原創專輯。其用迷人隱喻與強大的氣勢勾勒出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社會圖景,令迪倫被稱為「時代的代言人」。專輯第一首歌正是迪倫日後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在風中飄蕩》,被譽為20世紀60年代美國民權運動的聖歌。

噢,我藍眼睛的兒子,你看到了什麼?

噢,我鍾愛的少年郎,你看到了什麼?

我看到一個新生兒被狼群包圍

我看到一條鑽石公路空無一人

我看到一根黑樹枝不斷滴落血水

我看到一個房間滿是手持淌血榔頭的男人

我看到一道白色梯子被水淹沒

我看到一萬名空談者舌頭斷裂

我看到槍支和利劍在孩童的手裡

一場暴雨,暴雨,暴雨,暴雨

一場暴雨將至

——《暴雨將至》

《鮑勃·迪倫詩歌集:地下鄉愁藍調》

著者:【美】鮑勃·迪倫

譯者:陳黎 張芬齡 胡桑 胡續冬

本書收錄鮑勃·迪倫早期創作的三張經典專輯。

發行於1964年的專輯《時代正在改變》(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由迪倫包攬詞曲創作的專輯,成為當時最有力的時代之聲。專輯與同名歌曲《時代正在改變》皆為經典之作,其反映出20世紀60年代美國社會、政治急劇動蕩的特徵,亦是一代人的變革宣言。

1964年,迪倫又發行了另一張專輯《鮑勃迪倫的另一面》(Another Side of Bob Dylan),以最私密的自我剖白,成就了一張去政治化的另類經典之作。這張專輯風格多變,減少了反抗性和批判性,轉而更多地描畫感情世界。正如迪倫自己所言,「我再也不想為別人寫歌了,我只想表達自己內心的東西。」歌詞以詩意和包容讓我們告別了昔日的憤怒青年,得見成熟的詩人迪倫。

1965年發行的專輯《全數帶回家》(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則是鮑勃·迪倫的首張搖滾專輯,音樂生涯的轉型力作。迪倫創作了許多個人化的詩意歌詞,運用了大量蘭波式的隱喻和通感,使得整張專輯具有極強的超現實主義風格。他將詩化歌詞與節奏藍調進行了巧妙的融合,創造了嶄新的民謠搖滾。

圍聚過來吧,人們

無論你浪跡何方

承認你周遭的

水位已然高漲

並且接受你即將

被浸透的事實

如果你的時間還值得節省

最好開始游泳,否則將像石頭一樣沉沒

因為時代正在改變

——《時代正在改變》

《鮑勃·迪倫詩歌集:像一塊滾石》

著者:【美】鮑勃·迪倫

譯者:包慧怡 馬世芳 李皖 胡續冬 奚密

本書收錄鮑勃·迪倫早期創作的四張經典專輯。

發行於1965年8月30日的《重訪61號公路》是迪倫的第六張專輯。如果之前《全數帶回家》中的幾首歌曲只是迪倫初涉搖滾的「小試牛刀」,那麼接下來的這張專輯以及《金髮疊金髮》則徹底為迪倫在搖滾史上奠定了不朽的地位。

在《重訪61號公路》中,迪倫將蘭波和凱魯亞克的影響疊加再造,融合西部片、公路片特有的狂放和戲謔,塑造了一幀幀超現實主義的詭譎夢境。在一連串光怪陸離的魔幻景象中,迪倫並未從現實關切中抽離,反而拓寬了抗議歌曲的意涵。專輯中的《像一塊滾石》廣為人知,道出無處可歸、滾動前行的迷茫,引起試圖掙脫主流文化束縛、按自己意志生活的一代人的深深共鳴。

相較於迪倫「搖滾三部曲」中的另外兩張專輯,1966年發行的《金髮疊金髮》其音樂不再能量外顯、氣場分明,「民謠」和「搖滾」兩種編曲方式更加圓融。專輯的歌詞,於充滿超現實的意象、奇幻的人物、警世的格言之外,更多了許多破碎扭曲的愛情風景,探往內觀的、私我的世界。1966年, 當搖滾正邁入第一個黃金時期,《金髮疊金髮》便是其中最早矗起的一尊豐碑。

發行於1967年12月27日的《約翰·韋斯利·哈丁》是迪倫經歷嚴重的摩托車禍後發行的第一張專輯,死裡逃生的經歷讓他開始叩問生與死這樣嚴肅的哲學命題,儘管編曲質樸純粹,回歸至最初的口琴與木吉他,但歌詞卻化用了大量來自聖經的宗教譬喻,並與美國幽暗秘史中的人物傳說結合在一起。儘管專輯流露出的清教徒色彩,讓嬉皮士擁躉大感錯愕,但這張意蘊深沉的獨特專輯卻頗受輿論讚賞。

1969年4月9日發行的《納什維爾天際線》是鮑勃·迪倫的第九張專輯。納什維爾是美國鄉村音樂的發源地,專輯名字便表明了這張專輯主打的鄉村音樂風格,一反迪倫過去的譏諷與苦澀,充滿了溫馨與包容。20 世紀60年代後期的美國正值多事之秋,然而專輯卻不觸及任何社會政治議題, 一方面是車禍之後他有了拒絕公司密集巡演安排的理由,得以靜享私人生活。另一方面,迪倫對於「叛逆一代代言人」和「社會抗議歌手」的標籤頗為厭煩。《納什維爾天際線》可以說是迪倫一份回歸自我、清新快樂的佐證。

感覺如何

感覺如何

孤苦伶仃

沒有回家的路

像個徹頭徹尾的陌生人

像一塊滾石?

——《像一塊滾石》

《鮑勃·迪倫詩歌集:敲著天堂的大門》

著者:【美】鮑勃·迪倫

譯者:冷霜 胡桑 李皖 西川 周公度

本書收錄鮑勃·迪倫創作中期五張風格各異的專輯。

1970年6月8日發行的《自畫像》是鮑勃·迪倫的第十張錄音室專輯。這是迪倫繼《金髮疊金髮》之後的第二張雙唱片專輯,收錄的翻唱作品居多,也有少量器樂曲和原創作品,濃郁的鄉村流行風格與以往作品差異頗大,面世後頗受爭議,但頗受公眾熱捧,一度登上《公告牌》專輯榜第四名,在英國更是位列單曲排行榜榜首。迪倫在接受採訪時聲稱這張專輯是他開的一個玩笑,以此甩掉那些追隨在他身後的人群以及「一代人的代言人」這一標籤。本書收錄了此專輯中《憂傷地活著》《吟遊男孩》兩首原創作品。

《嶄新的清晨》是鮑勃·迪倫的第十一張專輯,1970 年 10 月由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發行。這時距離上一張專輯《自畫像》的面世僅僅四個月,事實上,裡面的許多歌曲完成於《自畫像》發行之前。歌迷與樂評人對這張專輯均給予了較高的評價,稱其為迪倫創作中期的代表作。歌詞疏離而寧靜,構築了一個個遠離塵世喧囂的別境。與美國詩人阿齊博爾德·麥克什利音樂劇《魔鬼》(Scratch)合作的幾首歌曲,亦使得專輯帶有一些別樣的宗教氣息。

《地下室錄音帶》是一張頗為特殊的專輯。其中歌曲寫於迪倫遭遇摩托車事故後的隱居時期。1967年夏天,在租來的鄉村居所地下室里,迪倫和「樂隊」(The Band)陸續於遊戲之間錄了大約一百首歌,有民歌,也有原創歌曲。曲目經友人翻唱不脛而走,逐步流傳至公眾。1975年6月 26日,二十四首歌曲第一次以專輯形式、以《地下室錄音帶》為名,正式發行。美國樂評家格雷爾·馬庫斯曾以《老美國誌異》(The Old, Weird America)為名,寫了整整一本書來評論這些歌曲。在他看來,它們奇異,「既富於歷史意義,同時又自成機杼」。假如把這些錄音標上 1881、1932、1954、1967、1992 諸如此類隨便一個年份,聽者同樣也會信服。

《帕特·加勒特與比利小子》發行於 1973 年 7 月 13 日,是同名電影的原聲專輯。迪倫不僅成是電影配樂的製作者,更出演了片中的一個俠客角色,迅速學會了投擲飛刀的絕技。層層遞進的打擊樂與原聲樂器、電子樂器的編排,烘托出非常獨特的冥思氛圍,有一種凱魯亞克式的禪宗意境。與迪倫的其他專輯比起來,這張西部片配樂反而可說是相當平和的作品。其中的經典歌曲《敲著天堂的大門》被眾多知名歌手翻唱,並被賦予反戰的意涵,但本身最初只是描述影片主人公之間的友情和背叛。

發行於 1974年1月17日的《行星波》是鮑勃·迪倫作品中少見的「溫柔與哀泣之作」,憶念是整張專輯的情感底色。在科學術語中,「行星波」意為由海底坡度形成的海底低頻長波 ;暗潮湧起的變化,迪倫顯然遙有感知,他與薩拉的婚姻危機乍現。從《堅強的媽媽》《輓歌》偏灰暗色調的自剖, 再到《婚禮之歌》那對妻子薩拉的表白示愛與懺悔告解,以上主題一一組合,構成了第十四張專輯,一部講述迪倫情感的電影。其中獻給幼子雅各布的《永遠年輕》傳唱甚廣,美國詩人艾倫·金斯伯格認為「這首歌充滿了希望,毫不玄奧,顯然鼓勵著人去找尋屬於自己的真理」。

願上帝永遠賜福給你,保護你

願你實現一切願望

願你總是為他人付出

也讓他人給你幫忙

願你搭一架梯子直通星辰

逐級攀登

願你永遠保持年輕

永遠年輕,永遠年輕

願你永遠保持年輕

——《永遠年輕》

《鮑勃·迪倫詩歌集:慢車開來》

著者:【美】鮑勃·迪倫

譯者:冷霜 厄土 曹疏影 奚密 胡桑

本書收錄鮑勃·迪倫中後期的四張專輯,堪稱創作生涯的第二個高峰期。

《軌道上的血》是鮑勃·迪倫的第十五張錄音室專輯, 1975年1月20日由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發行,迪倫的傳記作者和很多樂評人都認為,這張專輯中的歌曲靈感多來自於與妻子薩拉(Sara Dylan) 感情失和的經歷。他和薩拉所生的幼子雅各布·迪倫(Jakob Dylan)便明確提到,這些歌曲就像「我父母的交談」。但迪倫始終對此否認,在自傳《編年史 :第一卷》(Chronicles: Volume One)里, 他聲稱創作靈感來自契訶夫的短篇小說。樂評界普遍認為,這張專輯是呈現迪倫演唱與作詞才華的傑出範例,體現出迪倫創造的勇氣,使其成為評價他日後作品的標尺。專輯亦得到美國唱片工業協會的雙白金唱片認證,並於 2015 年被收入「格萊美名人堂」。

《渴望》是鮑勃·迪倫的第十七張專輯,發行於 1976 年1月,從商業性角度而言,也是他最成功的專輯之一。此專輯風格明顯與前作不同,但在內容上並沒有與以往的作品完全斷裂。迪倫回歸到針砭時弊的舊路,對當時美國一些光怪陸離的社會現象與人物遭遇進行了大膽而直接的揭露。其中,關注因種族問題而遭受司法不公的黑人拳手的《「颶風」》及描寫黑幫人物的《喬伊》,均引起了不小爭議。有評論表示,迪倫在這張專輯中所塑造的「被壓迫的英雄」這一形象,或許是他當下內心感受的直觀反映。另外,創作此專輯時,迪倫剛與第一任妻子薩拉離婚, 其中不少歌曲瀰漫著苦楚失落之感。

《街道合法》是鮑勃·迪倫的第十八張專輯,1978年6月15日由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發行。1977 年,迪倫跟結合了十一年的妻子薩拉離婚,並爭取到子女撫養權,然會回到家鄉,準備巡演,籌備新作。不同於此前的專輯,他在伴奏樂隊里加入了薩克斯風和伴唱歌手,有意將表達模式做得時髦些。有人說他在模仿「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他甚至聘用了曾為「貓王」伴奏的樂手)。專輯上的新歌仍具備迪倫的深度和神秘,但似乎和大樂隊的配樂格格不入,因此評價褒貶不一,所幸在歐洲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街道合法》的一些歌曲也預示了迪倫的信仰轉向。

《慢車開來》是鮑勃·迪倫第十九張專輯,1979 年8月20日由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發行。就在這一年,出生於猶太家庭的迪倫宣布自己信仰基督教,作為其將信仰態度正式融入音樂的第一次嘗試,整張專輯帶有鮮明的宗教色彩。在這些歌曲中, 迪倫探尋著在墮落、衰敗的現代世界中獲得救贖的可能性與艱難,表達了自己對個人信仰和基督教義的思考。在歌詞里頻繁出現的《聖經》辭彙和典故,使他的大部分歌迷感到陌生而無所適從,同時又吸引了許多基督徒聽眾。《得服務於他人》更成為迪倫接下來三年里最熱門的單曲,並為他贏得了格萊美最佳搖滾男歌手獎。歌中所蘊含的宗教主題,在他發行於 20 世紀 80 年代的《得救》《來一針愛》專輯中均得到了延續。三張專輯被評論界合稱為「基督教三部曲」。

所以現在我重新回來

無論如何我得回到她身邊

我們曾經認識的所有人

如今對我都是一個幻象

他們有的是數學家

有的是木匠的老婆

我不知道這一切是如何開始的

不知道他們都是如何度過人生

然而我,我仍然在路上

前往另一個酒吧

我們總是有著同樣的感受

只是我們看待的角度不同

這糾結的憂傷

——《糾結的憂傷》

《鮑勃·迪倫詩歌集:帝國滑稽劇》

著者:【美】鮑勃·迪倫

譯者:厄土 李皖 陳震

本書收錄鮑勃·迪倫創作中後期的四張專輯。

發行於1980年6月的《得救》是迪倫的第二十張專輯,也是他「基督教三部曲」的第二部,共收錄了九首歌曲。那段時期,猶太裔的迪倫深受基督教教義的影響,他甚至在巡演前加入了祈禱儀式,在演出中也增加了不少福音歌曲的表演。這張專輯直觀地表現了迪倫彼時對信仰的狂熱,歌詞中充滿了大量直白的《聖經》引文以及顯而易見的宗教訓詞。其中諸如《得救》《預備好了嗎?》等歌曲,明顯反映出迪倫對《新約·啟示錄》中末世論的信奉。

1981年8月迪倫發行了《來一針愛》,這是他第二十一張錄音室專輯,被認為是他「基督教三部曲」的最後一部。與富有濃厚福音歌曲色彩的前兩部不同,此專輯宗教與世俗題材摻雜。這張專輯是對批評迪倫陳腐反動的尖銳回擊,迪倫揭露、挖苦論敵的虛偽、淺薄和愚蠢。他的轉向從未遠離現實,是基於對時代困境、社會動蕩、人生意義等問題的進一步思索。此專輯的價值正日益被重估。

1983年10月發行的《異教徒》是迪倫的第二十二張錄音室專輯。此時,他的宗教狂熱逐漸退潮,酒精、咖啡因和性躁動也重新走進了他的生活。這張專輯遂成為他擁抱世俗音樂的回歸之作。專輯裡除了有「愛情」和「失去」這樣的私人主題,還有他對環境和地緣政治的思考。不過,迪倫並未放棄他的信仰, 許多宗教意象被他巧妙地融進了歌詞。在《滾石》雜誌的克里斯托弗·康奈利(Christopher Connelly)等樂評人看來, 《異教徒》讓迪倫的音樂事業又煥發了生機,是繼《軌道上的血》後的又一張經典。除了創作和演唱備受評論界好評,這張專輯也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

《帝國滑稽劇》發行於 1985年 6月10日,是鮑勃·迪倫的第二十三張錄音室專輯。因其帶有明顯的20世紀80年代「流行風」,評價頗為兩極化,歌詞亦頗具爭議,卻引發了評論界的濃厚興趣,對其奇特乃至古怪的靈感來源, 多有挖掘和考據,尤其是眾多來自於好萊塢老電影的對白。歌詞中不乏傑作,感情真摯強烈,語言風格、美學面貌在詩史上亦屬少有,如《乾淨整潔的孩子》《信你自己》《黑暗的眼睛》等作品,各自獨立,風格鮮明,尤其後兩首,一首是迪倫的道德告誡書, 一首是語詞密集而凝練的意象短詩,具有與典型迪倫風格不同的樣貌。

哦,法蘭西女郎上了天堂,一個醉漢掌著方向盤

為速度與鋼鐵的墜落之神飢餓付出了沉重代價

哦,時間短促日子甜蜜激情統治著飛矢

一百萬張臉在我腳下我看見的全是黑暗的眼睛

——《黑暗的眼睛》

《鮑勃·迪倫詩歌集:紅色天空下》

著者:【美】鮑勃·迪倫

譯者:西川 李皖 厄土 陳震

本書收錄鮑勃·迪倫創作的五張在探索中前行的專輯。《哦,仁慈》被認為迪倫創作生涯的又一高峰。

發行於1986年7月14日的《爛醉如泥》是迪倫第二十四張錄音室專輯,這張專輯中有三首與其他創作者合作的歌曲,兩首獨自作曲的原創。整張專輯堪稱他歷來多種風格和特點的大雜燴 :《自由不羈的鮑勃·迪倫》中旁徵博引的詩意,《重訪 61 號公路》中的超現實景象和藍調搖滾風格,《軌道上的血》中的抒情主題以及「基督教三部曲」中的宗教色彩...... 這張專輯有包含一首長篇敘事傑作,即十一分鐘的《布朗斯維爾姑娘》,歌詞講述一個好萊塢西部愛情片式的美麗故事,頗受樂評人士青睞。

《妙境深處》是鮑勃·迪倫的第二十五張錄音室專輯,發行於1988年5月。此專輯收錄了迪倫的十首作品,在曲目選擇上幾經反覆, 製作時間跨度長達六年。專輯包含兩首迪倫原創、兩首迪倫參與合作的作品。其餘眾多的翻唱曲目,難免會給人倉促拼湊之感。但也有觀點認為,這些作品雖非迪倫所創,卻在一定程度上呈現了迪倫奇異、豐富的創作資源,並將他從可能正在固化的個人創作中拉出來,引向新的領域。雖然,這確實是不成熟的過渡,但對一位永不停息、一直在尋求自我超越的巨匠而言, 這種向後的徘徊是必要的,其結果也是積極的。書中收錄的三首原創作品講的是人人都能切的題、人人均可感的話,頗為通俗易懂,容易引起大眾的共鳴。

《哦,仁慈》是鮑勃·迪倫的第二十六張專輯,發行於 1989 年 9 月,面世不久後便受到了廣泛的讚譽——被認為是迪倫在推出了一系列反響不佳的作品後的一次「回歸」與「勝利」。在此專輯中, 迪倫不但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語言天賦,而且在題材的廣度和思考的深度上,均取得了明顯的突破。無論是《政治世界》《尊嚴》里對時代頗具諷刺意味的關注與反思,《穿黑大衣的男人》里良知與背叛相互交織的愛情,還是《我有什麼好?》里對自我的道德審視與追問,又或是《把鍾都敲響吧》里對信仰深刻微妙的思考與暗示,都體現了他豐富而複雜的個人

《紅色天空下》發行於 1990 年9月10日,部分創作起因或可歸於他的女兒。專輯題獻給「蓋比咕咕」(Gabby Goo Goo),後來迪倫解釋,「蓋比咕咕」是他時年四歲女兒的昵稱。這導致了一種猜測,這些童謠形式的、時而孩子氣十足的作品是迪倫寫給他女兒的遊戲歌謠。對此,迪倫不置可否。與他以前的作品比起來,迪倫的文字變得頗為簡靜。整張專輯歌曲之間存在著內在的幽微聯繫,一以貫之,似是對人類命運的關切與憂慮,有著預言和啟示錄色彩。

1997 年時,迪倫已經五十六歲了,年歲漸長的他開始面臨衰老之苦。所以誰都沒有料到,睽違七年的專輯《被遺忘的時光》會成為迪倫的強勢復出之作,讓他東山再起,踏上不可思議的重返巔峰之路。除了一舉拿下包括1998 年度最佳專輯在內的三項格萊美獎,《被遺忘的時光》還入選《滾石》雜誌評出的史上最佳五百張專輯。這張專輯重新奠定了他在樂壇的地位,也讓新一代樂迷認識了他的價值。

《被遺忘的時光》根植於藍調的土壤中,是迪倫的一次心靈之旅,睿智、內省而平和,個中亦夾雜著心碎和苦楚。他退回到了充滿悔恨和憂傷的私人世界中,我們能在裡面聽到錯失愛情的懊悔、對情愛的不滅渴望和「夜幕將垂」式的感慨。尖銳的鼻音吶喊經常被緩慢而深沉的吟唱取代。《被遺忘的時光》為迪倫的後期作品定下了一個基調,其後期作品的高水準一直保持至今。

遠離微風輕拂

遠離一切

你動身前往的地方

那就是淚落之地

遠離,在暴風雨的夜晚

遠離,越過圍牆

你在燈火闌珊處

那就是淚落之地

——《淚落之地》

《鮑勃·迪倫詩歌集:「愛與偷」》

著者:【美】鮑勃·迪倫

譯者:羅池 陳震 李皖

本書收錄作為搖滾老炮的鮑勃·迪倫在千禧年後推出的四張口碑力作,好評連連,可謂寶刀不老。

發行於2001年9月11日的《愛與偷》是鮑勃·迪倫的第三十一張專輯,恰逢「9·11」恐襲。部分歌詞在收入本書時有改動,《走過青山綠嶺》《等著你》二首為本書追加。專輯名出自美國文化史家埃里克·洛特(Eric Lott)1993 年的著作《愛與偷 :黑面歌舞團和美國工人階級》(Love & Theft: Blackface Minstrelsy and the American Working Class),指美國主流文化一面歧視黑人,一面又通過戲仿和挪用來「偷竊」黑人的歌舞和文化,實際上是迷戀黑人的健康肉體,表明了一種深愛。這個專輯大量引用、「偷竊」了美國傳統民謠(尤其是密西西比三角洲藍調)的元素,向前輩們致敬 : 歌名都出自傳統民謠的經典主題,曲子則用另一首老歌的旋律重新編配,歌詞里充滿美國民謠史上的金句妙語。

2006 年 8 月底,六十五歲的鮑勃·迪倫發表了五年來的首張錄音室專輯《摩登時代》。老而彌堅的迪倫,繼續為我們各種驚奇。一舉登上多國專輯榜的冠軍寶座,也讓迪倫以六十五歲高齡,成為最年長的《公告牌》專輯榜冠軍得主。《摩登時代》由迪倫親自擔綱製作,裡面既有躁動熱烈的電聲藍調,又有舒緩溫柔的抒情歌謠。不同以往的是,專輯中幾乎每一首歌,都有旋律借鑒自前人的經典名曲。生與死、愛與恨依然在他的歌聲中纏繞。從對愛人的渴望, 到想要報復的仇恨,再到對死亡的思索,迪倫滿腦子的奇思妙想在他機智的戲謔、預言式的比喻中得以舒張。此外,亦不乏與這個時代切膚相關的主題,以及對這個世界糟糕現況的影射。

《共度此生》是鮑勃·迪倫的第三十三張錄音室專輯,發行於 2009 年 4 月 28 日,面世一周便「空降」為包括美、英在內多個國家的排行榜冠軍。此專輯中的歌曲以異常蒼老的聲音演唱,歌詞也透著滄桑之感,聽起來像是至少半個世紀以前的作品。作為歌手,迪倫彷彿一出生即老去, 閱盡世事,他所歷經的一個個非凡的年代,都構成了他晚年寫作的幽深背景。哪怕只是一首短歌,也由此具有了非同一般的長度、厚度、複雜性與重量。在這些歌詞里,迪倫重新採用了民歌史上那些老歌的樣式,訴說著既像包圍著他現在、又像纏繞著他一生的感受。從中,你能聽到這位老人的失望與悲哀,他好像歷經了劫難,已精疲力竭。但在這黑暗的聲音中仍有著一絲溫存,裡面的情歌,仍然是火熱的。

2012 年初, 迪倫把與自己相伴二十四載的巡演樂隊原班人馬拉進錄音棚,錄製了新專輯《暴風雨》。這是迪倫迄今最後一張原創專輯,距他發表處女專輯整整過去了半個世紀。迪倫用他愈發粗礪的破鑼嗓唱著拿手的長篇敘事詩。他絮叨著、嘟囔著、低吼著一個個宏大沉重的故事。這些故事大多駭人,涉及壞女人、性、復仇、謀殺、強盜、死亡、死亡,還是死亡......其中一首沉悶冗長卻又聽不厭的安魂曲,用三個和弦、十四分鐘、四十五段歌詞重現了泰坦尼克號沉沒的百年悲劇, 也貢獻了專輯裡最多的死亡人數。西方樂評界普遍認為《暴風雨》是迪倫最黑暗的一張專輯。

迪倫把結尾曲《前進吧,約翰》(Roll on, John)獻給約翰·列儂,向這位已故搖滾巨人致敬。這首歌依然與死亡有關, 但又帶有奮進的情緒。迪倫在剛出道時,翻唱過一首同名的傳統民謠。那時,二十齣頭的迪倫如饑似渴地從傳統中汲取營養, 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五十年過去了,迪倫就像一塊滾動的石頭,從未停止向前滾動,也從未停止向傳統致敬。這首《前進吧,約翰》也許是隔空唱給另一位搖滾標杆,又也許是唱給他自己。他還在向前滾動。前進吧,鮑勃。

當死神的任務完成

一千六百人已經安息

好人、壞人、富人和窮人

最可愛的和最優秀的

……

守夜人躺在睡夢中

夢著一切可能

他夢到泰坦尼克號正在下沉

沉入深藍色的海底

——《暴風雨》

今年,鮑勃·迪倫七十六歲

他的演唱會巡演之旅

仍在繼續

他仍在路上

他的歌寫給這塵世上所有不安的靈魂

他的歌總在路上與你相遇

《鮑勃·迪倫詩歌集》宣傳視頻

《鮑勃·迪倫詩歌集》

音頻徵集活動

你可以是唱一首你喜歡的鮑勃·迪倫的歌,可以是由你來朗讀鮑勃·迪倫的詩(英文原版和中文翻譯版皆可),還可以是說出你的心聲——為什麼喜歡鮑勃·迪倫、他曾給你帶來過哪些感動。形式不限,你可以天馬行空自由發揮。

活動截止時間

6月11日晚22:00截止

獎品與頒獎方式

我們會先從音頻中選出二十條,在微信平台發起投票,最終將為得票數最高的前十位送上《鮑勃·迪倫詩歌集》中一冊,其中,得票最高的一位還將獲得全套《鮑勃·迪倫詩歌集》。


推薦閱讀:

《快樂大本營》或被勒令退出黃金檔!播了20年難道被要求整改?
突然好想你,你會在哪裡,過得快樂或委屈
嘎瑪仁波切《快樂之源》精彩文章選段
母親節 | 520朵康乃馨送給媽媽, 願天下母親節日快樂, 健康長壽!
心態陽光,人生快樂!

TAG:便利店 | 快樂 | 生日 | 薯片 | 生日快樂 | 詩集 | 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