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痛!嬰兒出生僅半月小腸被切除!「家長覺得你餓」,給孩子埋下了不少炸彈

請擴散周知!

只因沖泡奶粉時犯了這個錯誤!

出生僅半個月的女嬰小腸被切除!

女嬰朵朵(化名)是一名早產兒,待在媽媽肚子里28周就出生了。由於出生時體重只有1公斤,身體瘦弱,爸媽倍加憐惜,疼愛有加。可是,萬萬沒想到,出生僅半個月後,朵朵竟然患上了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面臨腸穿孔的危險!

35厘米小腸發黑、壞死

據了解,朵朵出生半個月,便出現腹脹、嘔吐、心率加快等癥狀。經檢查發現,朵朵患上了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可能腸穿孔。朵朵很快被推進了手術室。

打開腹腔,醫生髮現一段長約35厘米的小腸已經發黑、壞死。醫生切掉壞死的腸子,並給朵朵做了造瘺手術——在腹部打個洞,將壞死上段的腸子接到這裡,糞便只能通過這個瘺排出。

主刀的溫醫大附屬育英兒童醫院小兒外科副主任醫師朱利斌說,因為腸子剛剛被修補好,比較脆弱,需要一段時間的休養。如果糞便從受傷的腸管內通過,腸子會有繼續壞死和感染的可能。

本來從造瘺到關瘺,至少需要兩三個月時間,但朵朵壞死的腸子部位很不好,剛好是小腸中段,這使得營養進去之後,還沒來得及完全吸收,就排出去了。

朱利斌介紹,正是這個原因,手術後一個多月時間裡,朵朵營養狀況不是很好,會有感染風險。「再不給予正常進食,可能會堅持不下去。」此外,由於長期靜脈輸入營養,造成了朵朵體內的膽汁淤積,影響了肝功能,關閉造瘺手術必須提前進行。

或與沖泡奶粉過濃有關

據朱利斌醫師介紹,在早產兒中,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壞死的發生率非常高,100個早產兒中,有5—10個會患上此病。

早產兒發病率高的原因有幾個方面:早產兒腸道未發育成熟,黏膜屏障極其脆弱,不適當的餵養(如奶量增加過快,配方奶粉選擇不當、奶粉泡太濃)或者一些藥物極易造成腸壞死。

在臨床中,因餵養不當造成孩子腸壞死的病例,也有過多起。

爸爸沖奶粉太任性,致小baby腸壞死

廈門王先生喜得貴子,對寶寶百般寵愛。「每次給兒子沖奶粉時,都會特意多加幾勺,希望他吃得飽飽的,能長得胖一些。」可沒想到寶寶竟出現嘔吐、腹脹、肚子硬等癥狀。夫妻二人趕緊把孩子送到醫院治療,一檢查才發現,孩子竟然得了腸壞死!出現這個病症的主要原因就是寶寶喝的奶粉過濃!

醫師說道:「早產兒很多臟器還沒發育成熟,如果加奶太快或泡得過濃,腸道就可能無法耐受,並出現腸道滲透壓失衡,出現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此外,早產兒因為肺部發育不良,會有缺氧窒息的風險。缺氧時,身體內的血液會先流向心腦等重要臟器,這使得腸道容易缺血壞死。

新生兒胃有多大?到底應該喂多少奶?

權威資料顯示,正常足月新生兒(出生體重 2500 g 以上),胃容量大小是這樣變化的:

  • 在生後第 1 天約為 7~13 mL,像櫻桃那麼大
  • 在生後第 3 天,大約像核桃那麼大
  • 在生後第 5 天,大約像杏子那麼大
  • 在第 7 天以後,大約像雞蛋那麼大
  • 數字太枯燥無感?來看下面這張圖,一目了然。

    空腹狀態下新生兒的胃體積新生兒要吃多少奶?

    正常足月新生兒(出生體重 2500 g 以上)一天需要的奶量為每公斤體重 50 mL,每天增加的量也是每公斤體重 50 mL,並逐步增長達到每天 140~160 mL / Kg 體重。

    舉個例子,假如寶寶出生體重為 3 Kg:

  • 第 1 天餵奶總量為 150 mL,如果 2~3 小時喂一次奶,一天喂 10 次,那麼一次喂的量為 15 mL;
  • 第 2 天餵奶總量為(50 + 50)*3 = 300 mL,如果 2~3 小時喂一次奶,一天喂 10 次,那麼一次喂的量為 30 mL;
  • 第 3 天餵奶總量為(50 + 50*2)*3 = 450 mL,如果 2~3 小時喂一次奶,一天喂 10 次,那麼一次喂的量為 45 mL;
  • 此時,寶寶一天總奶量已經達到每公斤體重 150 mL,就不再考慮增加奶量了,之後喂的奶量就隨寶寶的體重增加而增加了。

    比如,在寶寶長到 4 Kg 的時候,一天餵奶總量在 560~640 mL(600 mL 左右)。

    如果還是一天喂 10 次,那麼每次餵奶量為 56~64 mL(60 mL 左右);

    如果一天喂 8 次,那麼每次餵奶量為 70~80 mL。

    以此類推,即可算出寶寶一天大概該喂多少奶,一次大概需要喂多少奶。

    實際上,在剛出生的幾天內,食量小的寶寶每次進奶量最低可能僅為 5 mL,數天(4~5 天)後進奶量才達到 30 mL 左右。

    個體差異挺大,有些看起來吃的少,其實是正常的現象,因為寶寶的胃就那麼大、吃不下啊,家長就別瞎操心了。

    如何判斷寶寶吃飽了沒?

    又有家長要問,寶寶到底應該喂多少奶?

    一般還是寶寶自己說了算,即按需餵養。

    如果是母乳餵養,也沒必要用母乳擠出計量來估計寶寶的攝入量,可通過觀察寶寶的情緒或尿量來判斷母乳攝入是否充足:

  • 假如寶寶吃飽了,一般能夠堅持 3~4 個小時,如果寶寶吃完一頓,不到 2 個小時就哭鬧,小嘴到處吧唧,那很可能說明上一頓沒有吃飽。
  • 寶寶出生後 2~3 天,大便的顏色就應該從墨綠色的胎便,慢慢變成棕色或者黃色的軟便了。如果大便遲遲不變成棕黃軟便,說明寶寶奶量不夠。
  • 出生後最初 2 天,嬰兒每天至少排尿 1、2 次,可能會有粉紅色尿酸鹽結晶的尿,屬於正常現象;從第 3 天開始,每 24 小時排尿應達到 6~8 次,粉紅色尿應該消失,假如遲遲不消失,提示可能奶量不太夠。
  • 沖泡奶粉的七大誤區

    誤區1:礦泉水含比自來水乾淨安全,用礦泉水沖奶,寶寶喝了更安全。

      

    沖配方奶粉提倡使用自來水。礦泉水礦物質含量比較多,且複雜。嬰兒腸胃消化功能還不健全,磷酸鹽、磷酸鈣過多,會引發消化不良和便秘。

      

    誤區2:沖奶粉不能想放多少放多少,濃些更有營養。

      

    有些父母怕孩子營養跟不上,每次沖奶粉,都會多加上一大勺,把奶泡得濃濃的。誰想到,這卻大錯特錯了。奶粉中含有鈉離子,需要加足量開水稀釋。如果奶粉濃度過高,幼兒飲用後,會使血管壁壓力增加。嬰幼兒的毛細血管很嫩弱,因此容易引起幼兒腦部毛細血管破裂,導致出血。經常給幼兒喝過濃奶粉,出血多了會影響幼兒智力發育。

      

    當然,奶粉沖得太稀也不行,會導致蛋白質含量不足。建議父母給孩子沖泡奶粉時,一定要按照包裝上標明的配比,不能想放多少就放多少。

      

    誤區3:開水可以殺菌,越熱的水沖調奶粉越好。

      

    嬰幼兒配方奶粉中含有豐富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D以及鈣、鐵等微量元素。在餵給嬰幼兒前需要用水沖調,但父母應注意的是,沖奶粉的水一定不要用開水。

    開水水溫很高,沖調奶粉時,會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產生凝塊,影響孩子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某些對熱不穩定的維生素也會被破壞,特別是有的奶粉中添加的免疫活性物質,會被全部破壞。

    因此,沖調奶粉應用溫水,避免其中營養物質的損失。通常泡奶最適宜的溫度是40—50度,不能用較燙的水泡了之後,再等它冷卻。

      

    誤區4:聽說一種新奶粉不錯,給寶寶試試,一吃就拉肚子,趕緊換回原奶粉。

      

    有的媽媽一天內換了新奶粉,一天內又換回原奶粉,卻忽略了「轉奶」的過程。

    換奶粉初期,必須兩種奶粉混合吃,無論是由一種牌子換到另一種牌子,或是由一個階段換到另一個階段(即使牌子相同),這個過程必不可少。

      

    轉奶可以這樣轉:先在老奶粉里添加1/3新奶粉,這樣吃了兩三天沒什麼不適後,再新舊奶粉各1/2吃兩三天,再老的1/3、新的2/3吃兩三天,最後過渡到完全用新的奶粉取代老的奶粉。

      

    誤區5:沖調嬰兒奶粉時,先倒好奶粉,再加入水。

      

    這恐怕是很多媽媽常犯的錯誤吧!先加奶粉還是先加水有什麼不一樣嗎?其實,這是有區別的。沖調嬰兒奶粉濃度要精確,因嬰兒發育未成熟,包括消化、代謝與排泄功能都未完善,奶的濃度要儘可能接近母乳。

      

    如先加奶粉,後加水,仍加到原定刻度,奶就加濃了;而先加水,後加奶粉,會漲出一些,但濃度合宜。

      

    誤區6:沖好的奶粉感覺有點冷,煮沸一次正好可以殺菌。

      

    已經沖調好的奶粉若再煮沸,會使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結構發生變化,從而失去原有的營養價值。寶寶再喝這樣奶水,多獲得的營養也要大打折扣。

      

    誤區7:晚上把沖調好的奶粉放在溫奶器中,待寶寶吃奶時,再拿出來。

      

    有些媽媽這樣做主要是想晚上餵奶省力點,但這樣做不好。

    泡好的奶粉在未吃過的情況下,常溫存放不能超過2小時(暖奶器里的溫度一定是超過常溫的),若放在冰箱冷藏,則不能超過24小時。若吃過了,有剩的,則應丟棄,不能再吃。

    記住了嗎?新手爸媽必須zhuan! 


    本文為蘇州日報綜合發布

    來源:溫州都市報、丁香媽媽、楚天都市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推薦閱讀:

    辦公室生存不易 加國華人心痛口難言(多圖)
    切糕之痛,2017年初那永遠忘記不了的奢侈剁手
    想你一次,心痛一次
    稀罕 那些無法言說的心痛....
    如果你曾經深愛過,肯定會品嘗心痛的感覺

    TAG:孩子 | 嬰兒 | 炸彈 | 心痛 | 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