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散步 | 葉朗:孔子的天人之學
葉朗,北京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
196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86年9月起任教授。曾同時擔任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藝術學系三個系的系主任。後擔任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兼任教育部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北京市社科聯副主席,北京市哲學會會長。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常委。1990年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2001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現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名譽院長,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名譽主任,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
主要著作:《美在意象》(《美學原理》)、《中國美學史大綱》、《中國小說美學》、《意象照亮人生》、《胸中之竹》、《欲罷不能》等。
主要編著和合著:《中國歷代美學文庫》(總主編)、《中國文化讀本》(合著)、《文章選讀》(選編)。
孔子的天人之學
葉 朗
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他的言論和生平活動記錄在由他弟子或再傳弟子編成的《論語》一書中。
孔子是古代中國人心目中的聖人。
《論語》一書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經典著作。在孔子以後幾千年的中國歷史上,沒有哪一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不受《論語》這本書的影響。不研究《論語》,就不能真正把握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也不能深刻理解古代中國人的內在的心境。
在孔子關於「天」、「人」的學說中,有很多思想體現了人類的普遍價值。誠如美國當代學者赫伯特·芬格萊特所說,他在孔子《論語》中發現的是「人類兄弟之情以及公共之美」。這就是在21世紀的今天,孔子的學說不僅受到中國人的重視,而且受到整個國際社會重視的原因。
天:生命創造之源
在孔子之前,商代和周代,天命論是流行的觀念,也就是把「天」看成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孔子也受到這種天命論的影響。但孔子在多數時候是將天看作自然界。孔子有一句有名的話:「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意思是說,天是不會說話的,天以四時運行和萬物生長作為它的言說。這裡的「天」就是自然界。這個自然界不是機械的、沒有生命的、與人分離的,而是一個大生命世界,是一個生命創造的自然過程。人的生命是這個大生命世界的一部分,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
孔子以生命創造來解釋天,這在他那個時代是一種新的思想。孔子認為,天的言說就是生命創造的自然過程。天的根本意義是「生」。這就是「天道」。所以後來的《易傳》說:「生生之謂易。」《易傳》是發揮孔子的思想。
天,作為生命創造的自然過程,它是一切生命之源,因而也是一切價值之源。這就是「天德」。所以《易傳》說:「天地之大德曰生。」這也是發揮孔子的思想。
天,作為生命創造的自然過程,它包含有一種內在的目的,就是生長萬物,養育萬物,保護生命,完善生命。天降生了人,人有責任來實現這個目的,這是人的神聖使命,也就是「天命」。從這裡就產生了人生的意義,使人生具有一種使命感。
孔子說的「天」保存有某種神聖性,但是這種神聖性是與天作為生命創造之源聯繫在一起的。孔子要求人們對天保持一種敬畏的心理。他說君子應該「畏天命」,這種敬畏也是與天作為生命創造之源聯繫在一起的。君子應該傾聽天的言說,實踐天的言說。所以要珍惜生命,愛護生命,完善生命。
在孔子的影響下,古代中國人形成了對天的敬畏和信仰。在古代中國人心目中,天是最高的存在,天具有神聖性。人不能窮盡天的奧秘。但是這個天並不像基督教的上帝那樣是超自然的、有意志的人格神,而是生生不息的自然界,也就是一個大生命世界。天以生為「道」,生而又生,創造又創造,生生不息;天以生為「德」,以生命創造作為一切價值的源泉;天又以生為「命」,或者說以生為「心」,也就是把生長萬物、養育萬物作為神聖的目的。人是萬物之中最有靈性的,應該體天之心以為心,珍惜生命,愛護生命。如果相反,「不知天命而不畏」,虐殺生命,殘害生命,那就會受到天的懲罰。孔子說:「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就是說,得罪了天,禱告是沒有用的。這就是古代中國人對天的敬畏和信仰。這種對天的敬畏和信仰,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宗教精神。
在21世紀,在整個人類社會越來越重視建設生態文明的今天,孔子「畏天命」的警告顯示出新鮮的價值。人類應該傾聽自然界的聲音,人類應該以敬畏之心萬分珍惜和愛護自然界這個大生命世界。這是人的神聖使命,也是人的生命價值之所在。
仁:從愛父母到愛天地萬物
孔子關於人的學說有兩個核心的概念,一個是「仁」,一個是「禮」。
孔子的學生樊遲問什麼是「仁」,孔子回答說:「愛人。」這是孔子對「仁」的最重要的解釋。「愛人」,是一種普遍的愛。孔子又強調愛人作為一種普遍的道德原則,必須由愛自己的父母開始。孔子不相信一個不愛自己父母的人能去愛普天下的人。所以孔子說「孝悌」是「仁之本」。《中庸》引孔子的話:「仁者,人也,親親為大。」這裡的「親親」,也就是指愛父母。孔子多次提到子女對父母應該有愛心。例如他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就是說,父母活著的時候,子女不能遠走高飛,即使要跑出去,也要有限度。這句話的實質,並不是限制子女的活動,而是希望子女要懂得父母的心,不要使父母對自己過分思念和牽掛。因為子女如果遠走高飛、沒有音訊,父母就會思念和牽掛。子女應該以父母之心為心,這就是孝。孔子又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就是說,父母的年齡,做子女的不能不常常想到,一方面為父母健康長壽而慶幸,另一方面又為父母逐漸年老體衰而憂慮。
孔子這些話,在今天並沒有喪失它的價值。在今天,父母對子女的愛,「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依然如故,但是那些遠走高飛的子女,又有幾個會想到父母對自己的思念和牽掛?在今天,父母總是念念不忘子女的年齡,但是又有幾個子女常常想到「父母之年」,為父母的日漸年高又喜又懼?
孔子的「仁」,就是由「親親」出發,推廣為普遍的愛。實現的方法就是「忠恕之道」。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就是說,我自己有什麼欲求,要想著別人也有這樣的欲求,在滿足自己的欲求的時候,要想著使別人這樣的欲求也能被滿足。恕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是說,我自己不願意別人這樣對待我,我也不要這樣對待別人。這就是推己及人,由親及疏,由近及遠,由家庭到社會,從而達到「泛愛眾而親仁」、「博施於民而能濟眾」的普遍的愛。後來孟子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這是對孔子思想的一個很好的概括,就是從愛父母開始,一直推廣到愛天地萬物。這就是「仁」。
今天,孔子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被認為是人類應該共同遵守的「黃金規則」。
禮:維護社會安定與和諧
「禮」是社會生活中的禮儀、制度、規範。其中孔子最重視的是喪禮和祭禮。喪禮、祭禮的精神就是孔子一位學生說的「慎終」(慎重送別死去的父母)、「追遠」(追懷自己的祖先)。孔子認為這是從人的情感產生的。他說,「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子女生下來,要三年才能脫離父母的懷抱,因此子女對父母自然有一種愛慕之情,父母死了,這種愛慕之情和思念之情就表現為子女為父母服喪三年的禮。所以「禮」是出於人「親親」的真實情感。
孔子重視「禮」,首先是為了維護社會的秩序,保持社會的安定與和諧。《論語》說:「禮之用,和為貴。」這是孔子一位學生說的話,但它是孔子的思想。禮的作用就是為了在社會生活中,保持人與人的關係的和諧。
孔子重視「禮」,還有一種哲學的味道,那就是要使人的人生體現一種對生命的無限和永恆的追求。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大生命世界是無限的、永恆的。人通過父母與子女世代相續,生命得到綿延,個人有限的生命就和自然界無限的生命聯繫在一起,從而實現個體的人對於生命永恆的追求。喪禮、祭禮可以使人真切地體驗到人的生命的這種永恆延續的過程,使人在有限的人生中感受到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從而得到一種形而上的慰藉。
追求更有意義與更有價值的人生
在孔子之前,「學在官府」,受教育的權利為貴族階層所壟斷。孔子在中國歷史上首開私人講學之風氣。他長期從事教育工作,據史書記載,他有弟子三千,其中通六藝的有七十二人。孔子是偉大的教育家,被後人尊稱為「至聖先師」。
在孔子看來,教育的根本目標是把受教育者培養成有完美人格、有高尚精神境界的「君子」,從而能夠承擔重大社會責任,能夠對社會作出貢獻。孔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總綱。教育的目標是使受教育者以行「道」作為自己的理想,提升精神境界。這個精神境界的實質就是「仁」。這裡說的「藝」是指「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這是當時學習的具體科目,其中包括智育、體育、美育,但最重要的是德育。孔子的學生很多,他們從事多種多樣的職業,有的從政,有的從商,有的從教,有的從事外交,有的從事宗廟祭祀,有的從事文獻整理,但是不管從事什麼職業,孔子認為最重要的是要提高人文修養,培養高尚的品德。
孔子很重視美育。他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意思是說學習《詩》(《詩經》),可以感發人的精神,使人產生美感;學習《禮》(《周禮》),可以使人的行為得到規範,成為一個文明的人;學習樂(音樂),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升華,感受人生的樂趣,達到一種悅樂的境界。孔子又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對於崇高的道德目標(「仁」),僅僅有理論上的認識是不夠的,僅僅有追求的願望也是不夠的,必須達到一種悅樂的狀態,那才是一種最高的境界。
孔子有一次和幾位學生在一起,他要學生們談談各自的志向。子路、冉有希望有機會治理一個國家,公孫赤希望做一名禮儀官。曾點說:我的追求和他們三位講的不一樣。孔子說:那有什麼關係,不過各人談談自己的志向罷了。於是曾點就說出了自己的志向:「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意思是說,在暮春時節,穿著春天的服裝,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位少年,在沂水邊游泳,在舞雩台(古代祭天祈雨的地方)上吹吹風,然後唱著歌回家。孔子聽了,「喟然嘆曰:『吾與點也。』」就是說,我還是比較贊同曾點的追求啊!這是很有名的一場對話。孔子這四位學生所談的不同的志向,反映出他們不同的人生境界。孔子的話表明,儘管他十分重視一個人要為社會作貢獻,但是在他心目中,一個人應該追求的最高的精神境界,應該是一種人與人和諧、人與天(自然)和諧的境界,是一種審美的境界。
受孔子的影響,中國歷代思想家都強調,一個受教育者,一個學者,不僅要重視增加自己的知識和學問,更重要的是要拓寬自己的胸襟,涵養自己的氣象,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也就是要不斷追求一種更有意義和更有價值的人生。很多現代學者認為,人生境界的學說,乃是中國傳統哲學中最有價值的內容。這種人生境界的學說,就發端於孔子。
(選自葉朗、朱良志合著《中國文化讀本》)
掃一掃,關注「美學散步文化沙龍」
推薦閱讀:
※為什麼荀子的地位沒有孟子的地位高?
※如何評價孔子誅少正卯?
※孔子為何拜七歲小孩為師?
※孔子的五十知天命
※孔子的自傳——一篇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