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023檔案揭秘:「肥沃新月」與哈里發的起源

當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四年一度的世界盃足球賽時,在伊拉克異軍突起的宗教極端組織「伊拉克和黎凡特(沙姆)伊斯蘭國」簡稱ISIS,6 月 29 日宣布,去掉「伊拉克和黎凡特」字樣,建立「伊斯蘭國」。而其頭目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為「哈里發」。這個「建國公告」復活了已經消亡達90年之久的「哈里發」頭銜,不禁令人回想起「肥沃新月」這片土地上的悠遠歷史。那麼,「肥沃新月」指的是哪一個地區?哈里發這一頭銜是怎麼來的?又經歷了怎樣的傳承?本期檔案揭秘,李涵為您講述:「肥沃新月」與哈里發的起源。

  其實,早在「恢復」塵封已久的哈里發頭銜之前,ISIS這個宗教極端組織已經在名稱上「復古」了一回,無論是「黎凡特」還是「沙姆」,都是早已湮沒在歷史中的古老地理概念,指的都是東地中海區域,大體包括敘利亞、黎巴嫩、約旦和巴勒斯坦,也就是大敘利亞地區。所謂「黎凡特」在中世紀法語中即太陽升起之地、「東方」的意思;而阿拉伯語則稱之為「沙姆」,意為左路,因阿拉伯人在聖城麥加面朝東方禮拜時,大敘利亞地區在左側,故而得名。

而在歷史上,伊拉克所在的兩河流域與地中海沿岸的大敘利亞地區因灌溉水源豐富或降水較多,有利於農、牧業與文化發展。與北面地形崎嶇的托羅斯山、扎格羅斯山,或與南面荒旱的阿拉伯高原相比,都顯得較為肥沃,兼之兩者在地圖上好像一彎新月;故而美國芝加哥大學的考古學家詹姆士·布雷斯特德稱之為「肥沃新月」。

  這片肥美的土地是人類最早的文明搖籃。早在公元前4000年,不知其起源的蘇美爾人已經在兩河流域建立了歷史上最早的城市、發明了車輪和歷史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簡稱閃族的閃米特語族的一支,於公元前3000年前結束游牧生活,定居於美索不達米亞南部,建立了名為阿卡德的城邦國家,並在公元前23世紀建立了史上最早的帝國。閃族的另外兩個分支巴比倫人和尚武的亞述人也先後在這片土地上建立了霸權,前者為人類留下了一部最早的法典《漢謨拉比法典》和令人嚮往的「空中花園」的傳說。後者則至今仍然頑強地生活在4000年前的祖先土地上,他們就是現今生活在伊拉克、信仰基督教的阿拉米人。

  公元前539年,閃族人的新巴比倫王國滅亡之後,發源於伊朗高原的波斯人在大流士一世統治時期完全征服「肥沃新月」,阿契美尼德王朝建立了史上第一個橫跨歐亞非的帝國——第一波斯帝國。從此,「肥沃新月」長久地被來自外部的民族統治: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後,先是曇花一現的馬其頓亞歷山大帝國,其瓦解後留下的帕提亞帝國及第二波斯帝國則與羅馬帝國分據「肥沃新月」的東西兩端。征服了整個地中海世界的羅馬軍團先是在公元1世紀從帕提亞帝國手中奪取了敘利亞地區,圖拉真皇帝則在公元116年繼續東征,沿底格里斯河南下,羅馬軍團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兵抵波斯灣。

當公元632年先知穆罕默德在麥地那病逝時,伊斯蘭教已成為阿拉伯半島統一國家的精神支柱。先知的繼承者被稱為「哈里發」,意為「代理人、繼承人」之意,成為伊斯蘭國家政治、宗教和軍事的最高統治者。穆罕默德的忠實助手艾卜·伯克爾成為歷史上首位哈里發。在四大「正統哈里發」時期,即公元632-661年間,屬於閃族的阿拉伯人開始向半島之外擴張,歷史上稱之為阿拉伯開拓時代。這也是閃族人歷史上的最後一次大規模遷徙。

  這是人類史冊上最具有戲劇色彩的章節之一。在先知去世後不久,阿拉伯半島彷彿著了魔一樣突然變成了英雄的沃土,而伊斯蘭勇士「聖戰」的結果,導致一個空前龐大的帝國屹立於世界。

  公元636年,在敘利亞雅爾穆克河畔的會戰中,5萬拜占庭大軍被「安拉之劍」哈立德麾下數量只有自己一半的阿拉伯人擊潰,拜占庭在大敘利亞的勢力從此一去不復返。希拉克略皇帝為之哀嘆,「敘利亞,永別了!在敵人看來,這是多麼優美的地方啊」。

更大的勝利發生在第二年的兩河流域,在卡迪西亞戰役中,6000阿拉伯軍隊竟大勝由33頭戰象為先導的12萬波斯大軍;士氣高昂的阿拉伯軍隊乘勝追擊,奪取波斯人的首都泰西封,統一了整個「肥沃新月」,並進而滅亡了薩珊王朝,將古老的波斯變成了阿拉伯帝國的一個行省;直到八百年後,波斯人才得以掙脫異族統治。

  公元661年,第四任哈里發阿里在去清真寺做禮拜的途中,被一名刺客用毒劍刺死。大貴族穆阿維葉在內亂中奪取政權,自稱「安拉的哈里發」,建立倭馬亞王朝。哈里發就此變成了阿拉伯帝國世襲君主的稱號。而伊斯蘭教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分裂也肇始於此,只承認阿里及其後裔才是先知的合法繼承者的少數派稱為「什葉派」,而認可四大正統哈里發的多數派則稱為「遜尼派」。今天,全世界10%的穆斯林屬於什葉派,其中近一半在伊朗。

  倭馬亞王朝與繼之而起的阿拔斯王朝先後建都「天堂之城」大馬士革與「天賜花園」巴格達,阿拉伯帝國臻於極盛,作為哈里發統治中心的「肥沃新月」也進入了歷史上的黃金時代。

哈里發曼蘇爾動用了10萬工匠,用四年時間和1800萬金幣,在公元766年建起了新都巴格達。在很短時間內,不同出身、不同信仰的人們紛紛入住巴格達,人口不久就達到了100萬,使巴格達成為當時可與唐朝長安齊名的國際大都市。崇尚學問的哈里發把巴格達變成了當時世界的學問中心,在長達百年的「譯經運動」中,古希臘的哲學和醫學著作、印度的天文學名著和數學論文,波斯的文學歷史巨著都被翻譯成了阿拉伯文……在中世紀的黑暗中,是「肥沃新月」的星光照亮了地中海世界的科技天空。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說:「阿拉伯留傳下十進位制、代數學的發端、現代數學和鍊金術,而基督教的中世紀什麼都沒留下」。

  在公元9世紀初,阿拔斯王朝的領土達到1260萬平方公里,集中在巴格達哈里發個人手中的權力,比集中在當時活著的任何別人手中的權力都要多些。但阿拉伯人的衰落和他們的興起同樣迅猛,僅僅過了一百年,哈里發手中的權力,已經縮小到令人吃驚的地步。先是大西洋到印度河之間的遼闊疆域內的各地總督擁兵自重,割據一方,帝國四分五裂,土崩瓦解;隨後跟昔日羅馬帝國類似的情況一樣,在病人已經氣息奄奄、命在旦夕的時候,強盜們才明火執仗地打進門來,把帝國的遺產搶得一乾二淨。公元1055年來自中亞的塞爾柱突厥人佔領巴格達,從此哈里發為突厥蘇丹所控制,失去世俗權力而只成為穆斯林團體的宗教領袖。

  最終,在1258年,蒙古人將已經名存實亡的阿拔斯王朝及其哈里發的殘骸送進了墳墓。「世界王子」旭烈兀率領的西征大軍攻克巴格達,按照那個時代蒙古人的習慣,在隨後的屠殺中遇難的人數估計達到80萬之多,而阿拔斯王朝的末代哈里發穆斯塔欣也依照蒙古人對尊貴者的處決方式,被裹在一張毛毯里用馬踐踏,「不見血而死」。他的一個親屬幸運地逃到了開羅,被那裡的馬木魯克王朝尊為「哈里發」。但他和他的後代只不過是個傀儡,像俘虜一樣被囚於堡壘之中,唯一的作用是每當新王上台時,被擁戴出來作為伊斯蘭教的領袖,為新王舉行隆重的即位典禮,史稱「影子」哈里發。

  與此同時,隨著阿拔斯王朝的滅亡,「肥沃新月」的大部分地區成為以波斯為中心的西方蒙古帝國,也就是伊利汗國的一個邊遠省份,失去了作為東西方商業要道的地位,經濟上受到了最嚴重的打擊。已經淪陷的哈里發首都,於是在此後數世紀中處於一蹶不振的停滯境地,到17世紀中葉,據法國旅行家塔維尼耶等所記錄,巴格達人口只有一萬五千人,與往日繁盛相比,不啻天淵之別。

  「影子」哈里發在開羅一直存在到1517年。當時,已經吞併整個「肥沃新月」地帶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蘇丹謝里姆一世揮師南下埃及,滅亡馬木魯克王朝,將末代「影子」哈里發穆塔瓦基勒三世擄往伊斯坦布爾。為了使其靠武力征服建立的軍事政權合法化,謝里姆一世迫使穆塔瓦基勒三世交出「哈里發」頭銜。從此,奧斯曼帝國蘇丹兼任哈里發,自稱「真主在塵世的影子」,以全世界穆斯林的監護人自居,但只偶爾會主動使用哈里發名銜。

  19世紀60年代以後,奧斯曼統治者開始大力重申自己的哈里發地位,希望利用超國家、超民族、超地域的泛伊斯蘭主義來增強自己的地位,以對抗咄咄逼人的歐洲列強,並以此作為壓制人民革命的工具。但古代哈里發們的幽靈未能挽救奧斯曼政權的覆滅,而泛伊斯蘭主義也遭到各民族的唾棄。當投身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奧斯曼帝國以哈里發名義號召對協約國發動伊斯蘭聖戰時,伊斯蘭世界應者寥寥;相反,當奧斯曼軍隊在它的「肥沃新月」領土橫徵暴斂,將當年糧食收穫量的90%充做軍糧時,卻激起了不可遏制的阿拉伯民族大起義。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土耳其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勝利,為封建的哈里發制徹底敲響了喪鐘。為清除世俗化改革的障礙,1924年3月3日,土耳其共和國大國民議會投票廢除哈里發制度。第二天一早,神色慌張沮喪的哈里發麥吉德被驅逐出境,踏上了流亡的道路。這一早已名存實亡的古老制度終於壽終正寢了。

在戰後的巴黎和會上,協約國背棄了建立統一阿拉伯獨立國家的諾言,瓜分了奧斯曼帝國的「肥沃新月」領地。法國於1920年4月被協約國最高會議授予對敘利亞和黎巴嫩的「委任統治權」,而英國獲得了統治伊拉克和巴勒斯坦與約旦的「委任統治權」。「肥沃新月」地區再次陷於政治分裂,伊拉克與敘利亞在1932年與1947年先後成為獨立國家,而地圖上將人文環境與自然地理完全相同的地區一分為二的敘利亞與伊拉克間筆直的邊界線,至今仍昭示著帝國主義者留下的罪惡「遺產」。

  這是阿拉伯人無法接受的。1941年,敘利亞人米歇爾·阿弗拉克創立了政治組織「阿拉伯復興運動」,1947年4月,在原來「阿拉伯復興運動」的基礎上,正式成立了「阿拉伯社會復興黨」,主張復興黨致力於阿拉伯民族的統一,致力於使阿拉伯民族擺脫內外壓迫獲得自由。作為一個泛阿拉伯民族主義政黨,復興社會黨在「肥沃新月」各地紛紛成立支部。20世紀60年代,復興黨先後奪取了敘利亞和伊拉克的政權,加上卡扎菲的利比亞與納賽爾時代的埃及,世俗的阿拉伯民族主義國家儼然與親西方世俗國家(如突尼西亞)與君主制國家(如沙烏地阿拉伯)三分阿拉伯世界。

  作為同是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執政的國家,儘管彼此對立,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各方面都幾近孿生。他們的國旗很相似;敘利亞以「阿拉伯民族主義跳動的心臟」自詡,而伊拉克則大肆宣揚崇拜古代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和中世紀抗擊十字軍的阿拉伯英雄薩拉丁。

敘利亞念念不忘「恢復」大敘利亞的「統一」, 80年代初出版的一本供敘利亞學校使用的教科書中,「敘利亞國土」一詞成了一個歷史地理概念,根據這本教科書,敘利亞的國土被劃分為4個「小國」,即敘利亞、黎巴嫩、約旦和巴勒斯坦,其中,敘利亞和約旦是「一個人民、一片土地」,敘利亞和黎巴嫩更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敘利亞出兵黎巴嫩確立兩國的「特殊關係」,恰與伊拉克強調科威特曾經是巴士拉省的一部分並出兵吞併為「第19個省」如出一轍。

作為復興黨的核心政策之一,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復興黨政府都反對以色列對阿拉伯國家的擴張,對以色列的態度都很強硬。敘利亞至今仍然是唯一拒絕與以色列簽訂和平條約的阿拉伯「前線國家」,以致出現了「有了埃及就有了戰爭,沒有敘利亞就沒有和平」的說法;而伊拉克薩達姆政府則始終拒絕和以色列談判,主張「消滅猶太復國主義」,海灣戰爭中伊拉克發射飛毛腿導彈,襲擊了根本沒有對其開戰的以色列,躺著中槍的猶太人卻迫於各方壓力不能還手,也算戰爭史上奇景。

  冷戰結束之後,阿拉伯民族主義再也不為西方所容。早在薩達特時代,埃及就已改弦更張投入西方懷抱,行為乖戾的卡扎菲政權也在2003年向英美全面投降,而兩個復興黨政權更是成為西方國家的眼中釘,在小布希發明的「邪惡軸心」里雙雙榜上有名。

2003年,英美不顧全世界的反對發動伊拉克戰爭,只用20天就摧毀了薩達姆政權,並取締了伊拉克阿拉伯社會復興黨;在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中,西方支持下的敘利亞反對派由示威遊行升級成武力反抗,遂令敘利亞陷入至今未止的血腥內戰,僅有的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政權仍在大馬士革苦苦支撐。結果,失去復興黨威權統治的伊拉克與敘利亞都迅速從表面上的現代國家退化成了以教派、部落為基礎彼此爭鬥的中世紀狀態。


推薦閱讀:

四大哈里發與阿拉伯帝國

TAG:檔案 | 起源 | 哈里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