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學述微

《道學述微》前言: 茲值人大哲學院09級宗教學(道教)研究生班綴業,因時倉促,苟無所學。且聊效野人之獻曝,作此一文,未成體系,雖貽笑難免,唯一己心得。懇希昭鑒,諸師其諒之。 道學概論 夫道學者,乃吾國之固有學術,迄今綿延數千餘年,可謂惠澤百代,源遠流長。道學一詞,實有所指,亦為吾華夏文化獨有之稱,冠蓋之談,非它學可以一概而論之也。惟有學人稱之兩宋理學及明季心學等謂之「道學」,實則謬誤之論,籠統無稽矣。清初大儒王船山等皆力駁其弊,謂之曰:「偽道學」。儒學蓋亦儒學也,千古而後亦如是,勿論先秦諸子之儒學,兩漢之經學,魏晉之玄學,宋明之理學,清代之乾嘉樸學等,皆列屬洵儒,以聖學名世。奚以道而論之乎?雖然朱子《四書章句集注》屢次論及大學、中庸、明德之道,蓋斯道亦為儒家之道,非吾道家之所謂正統道學也。吾道學之始,當推上古三皇五帝,軒轅氏是為之宗祖。迨至春秋時期,老子乃遠溯上古三王及三代之學,而集道學思想之大成,作《老子》五千言,明道學體用本末。一時稱盛,為當時之顯學一派,與儒墨二家並稱而立。老子而外,又有玄元十子之稱,為老氏弟子,猶孔門七十二聖,皆為當時道學文化之中堅巨臂,至此中國道學正式奠定與成型。 道學與道家道教關係 若論吾國道學正宗,則其體系博大精微,非止於一家之言而已。若以空間而論,則先秦道家與秦漢以後之方仙黃老道教俱屬道學之列。若以時間而分,則(三)黃(五)帝之始以至於今,上下五千年歷史皆可以一言以蔽之,曰:「道」。然上古之事多屬傳記史載,實無經典考據及行文論證之可窺,蓋其浩渺遠洽,望而莫及。今可以見之典乘而首發道學之先聲者,唯託名軒轅氏之《黃帝四經》,《黃帝內經》,《祝由科》,《陰符經》等。不一而論,多是附名之屬云云。而後道家人物則有『伊尹』,『太公』,『辛甲』,『鬻子』間偶有名籍傳世,今亦不全其貌,或旁敲側擊而可見。真正明道學之大宗者,當推老子《道德經》為首。除《老子》而外,其餘《莊子》,《列子》,《關尹子》,《文子》,《亢倉子》等,皆為當時道家巨匠。先秦道家而後,又有方仙與黃老之稱,方仙道多務方術,鮮有典籍傳世。兩漢黃老道家,則為官方顯學,其大名者,有淮南劉安之《洪烈》,學界則有嚴遵《老子指歸》,民間則有于吉之《太平真經》,後為張角太平道所奉。然當時道教尚未成立,教團亦無組織,諸多著作皆可列屬於道家之列。後世道教亦在此基礎之上,遞延增進,推崇完善,承前啟後,諸經遂為道教之所宗,故先秦道家經典一躍而為後來道教之《四子真經》,備受歷代皇冠羽士及帝王將相之青睞。老子又稱太上老君之化身,其餘莊子關尹列子等,俱尊為仙真神人,列入祀典之中。已非當時意義之道家學者而已矣。道教自張天師創立以後,歷代名家學人輩出,故典籍經藏亦隨之而出,蜂擁而至,不可計數,遠非當時之道家著作,寥寥零星可比。因其俱為道家流裔,以道立教,以德行世,故其人物著作皆屬道學之列無疑。所以當代學者,胡孚琛先生曰:道學之三大主流者,道家,道教,丹道。此是道學之三大體系與成分,先生之言亦不虛設也。蓋道家為道教思想之端,丹道為道教修行之主。三者之間隙門戶,恰如玉帶之環山,眾星之拱月。儼然一脈相連,賓主互動,不可分割。 道學之歷史發展階段 道學文化,始於軒轅黃帝定鼎,經太上老子集成,天師張陵衍承。自是而後,可謂洋洋盛行,教化嬗興,故為中國傳統文化三大砥柱之一,且為華夏炎黃文化之根源與大本,可謂三家文化之首要。所以先儒魯迅先生曰:「中國傳統文化根底全在於道教」,斯非一家之言,諸多學人亦贊同此說。若論道學之歷史,三皇五帝之初及先秦老莊諸子,前已言及多方端倪,今亦不加綴論。道教立教之初,稱五斗米道,當時尚無多少經典依據,唯行科教儀式及法術符籙而已。可以見之經傳者,有張魯所作之《老子想爾注》,略窺一斑。後來則迅速發展,教團之擴張與分立,經典高道之層出不窮,各自立教傳經,雄據一方說法,因而道經道學亦隨之定鼎成熟,瑞相紛呈。至東晉時期,有靈寶祖師葛玄之孫葛稚川,一時學究天人,精通儒道之術,功成事遂而深引岩谷,窮究道學菁華,而作《抱朴》之篇。南朝時,有劉宋王朝之陸修靜天師,亦為當時之高道及帝王之師,修行淵深,煉養非凡,畢生考校道學經典,為之刪定整理,遂成《三洞經書》之文,而為早期道藏之目。陸公可謂居功闕偉也。又有梁武帝時之茅山宗師陶弘景,號稱山中宰相,博通三教百家,尤為道學宗主,著述頗豐,連篇累牘,間亦旁通醫理,有《本草集注》行世,可謂洋洋大觀。此是道學之早期弘盛階段。嗣後則至唐朝,一時高道輩出,當時道家顯學為「重玄之學」,有成玄英,王玄覽,李榮及司馬承禎等高道,皆遺著述傳世。又有長安道士張萬福,為一代經籙大師,有《三洞眾誡文》等妙理闡述,奠定道門經籙儀範之根基。迨至唐末五代時期,有道學大師杜光庭出世,為蜀王所崇,尊為傳真天師,一時著述頗多,編撰成集,兼及道教各方面學問。如:教義,科儀,經典,修鍊,傳記,歷史地輿圖志等。主要有《道德真經廣聖義》,《道門科範大全集》,《太上黃籙齋儀》等,可謂一代道學宗師之稱無愧。宋朝開國,則有華山高道,陳摶老祖,為王朝出力甚多,但老祖之志在深居岩穴,不意仕途,窮究道儒根源,作《還丹歌》,《蟄龍訣》為玄門煉養之宗。述《無極圖》,《易龍圖》乃理學開山之師。而老祖之道門再傳弟子,張無夢,陳景元等,皆為一時道學大家,故其有「儒宗道祖」之稱。元朝則有石澗道人俞琰,深研道教易學及丹道煉養之學,有諸多著作傳世。以及空山先生雷思齊,探究老子與周易大義,一時門庭興盛,宗匠學子輩出。又有高道趙友欽,為當時之天文數學與金丹大家。所作《革象新書》、《金丹正理》等,是為代表之作。明清兩代,鮮有道學大家及名著傳世,多為沿襲前代規式。間亦偶有著述者,不乏其人。如明初之張三丰真人,開創武當一派,主張以武入道,內外雙修,而有諸多丹法著作,後人輯為《三豐真人全集》。清代亦有王常月之《戒律心法》與婁近垣之《黃籙科儀》。清中葉有劉一明之《道書十二種》與閔一得之《古書隱樓藏書》。清末民國以至於近代,道家之學,更顯式微與凋零。道門學者,唯有易心瑩大師一人,對道經道史則多有心得闡述,居士之中,則有大陸陳攖寧與台灣蕭天石二公,能夠為之呼籲,不使道學中徂淹沒。千年絕學,而得以星火薪傳,展現於世。而學界之中,亦有蜀人劉咸炘之《道教征略》及陳國符先生之《道藏研究》,其他則寥寥零星,無多建樹。今人之研究道學及道家道教學問者,亦是近年之事,多為循規蹈矩,旁敲側擊,作為考據訓詁及歷史文獻之作,而於道學之本質精神與學術思想之發引以及古今體用之融貫縱橫者,或有所欠缺。且多為學者教授之功,執筆弄墨之士,道門諸君則不學無術,著述無幾,望他人之項背,坐井底之觀天,學且不問,道焉何得,哀哉吾道之零落如斯,實不怨它,唯是尤已而顧影自憐已矣。 道學與道藏 三教學問,百家言論,俱有其總集與名匯。儒有《四庫全書》,按經史子集而分。釋有《大藏經》,以經律論而別類。道家則《道藏》全書,咨三洞肆輔十二類以甄別。所謂道藏者,乃道家文化思想之總論經藏也。故研究道學之人,不可不知道藏,亦不可不讀之。猶儒者之不知四庫與釋子之不涉藏經,而作二家之宗師本師者,是屬無稽之談。然道藏一書,開篇即數千卷,不知何從入手,亦不知其言云何。初學者故多疑惑難免,今且為之略釋疑慮。道藏早期是為陸修靜天師,作三洞經書目錄,初為奠定規格。而後歷代,亦依此類而效仿之,唐宋元明之諸朝修藏,亦莫不如此。然因歷史及戰亂之原因,歷史諸版經藏,今多不存。迄今最早可見者,唯宋張君房等編輯之《大宋天宮寶藏》而撮其精要彙集之《雲笈七箋》已矣。若大型藏經之存本,則推明朝《正統道藏》與《萬曆續道藏》之底本可鑒,今人所編《中華道藏》亦以此為範本。除卻二藏以外,世傳有閔一得真人編輯之《道藏續編》,惜只見得一篇。又有清蜀中彭定求及賀龍驤等編輯之《道藏輯要》,以補藏經之缺,其中頗多孤本散本世不多見者。而今人編藏,因條件之具備,交通之便利,故大有一躍前人之勢。其成果除方才所提及之通行本《中華道藏》而外,又有藏經中未入之民間及散失版本,而輯為《藏外道書》。又有集道書道學之大成且內容超出藏經之《道書集成》,真可謂洋洋大觀,鬱郁斯文。既儒釋二家之經亦難企及其目。它則如《敦煌遺藏》及台人所編之《續道藏》等且不論。窮其一生經歷光陰,亦難以閱目覽觀。所以閱藏之人,學道之士,亦需要有所識別與取捨,而不至於誤入歧途,茫茫不知所云,一無所獲。故窺藏之要,亦有二點,今略述之:一則明三洞四輔十二類之義,所謂三洞即洞真、洞玄、洞神,是為經書各自歸類之目。所有號曰三洞真經,大抵有上清,靈寶,三皇之文。四輔即太清、太平、太玄、正一之稱,前類三以輔三洞之完璧,而正一則貫通於三洞之中。十二類則更繁複,本文類,神符類,玉訣類,靈圖類,譜錄類,戒律類,威儀類,方法類,眾術類,記傳類,讚頌類,章表類。各類分屬,皆有內在之含義,亦有相應之典籍以附錄之,學者當善於識別。二則明析閱藏之重點與取捨,學者窺藏,難以一一而觀,唯有因所需求而各趨其義而已。例如學道之士,全真門人則多窺金丹典籍,煉養之方,正一高人則取符籙齋醮,方術儀範而各有側重。或者道門經典,三洞真經,俱乃學道之士所必讀,功課修真,不二法門,勤修持誦,焉可懈怠。他若方內之學子,則取道學之著作,多涉獵思想教義文獻之手筆,而竊學問之一毫。亦有世間好養生延年之人,則道藏之中攝飬一類文章甚多,足供世人之需求,長生尤可以望之。還有喜好無為而治,齊家治國安天下者,則當求取黃老清凈之學,無為自然之道,則可以學究天人而經緯天地,胸中韜略,策仗乾坤尤有餘,功成事遂而身退。如子房之從赤松游,誠意之脫殼雁盪。此是道家之神髓,黃老之縝密。亦乃立身處世,出世入世之笩寶錦囊,得之其一二者,始知堯舜之在即,無希卧龍之淡然。若竟道家之全功,獨探玄門之奧妙,則千峰頂上更進一層,何羨它姑射之山,信步閑陟而可擬。 道學與儒佛二學之關係 中國文化學術,歷代三家並稱,通稱曰:儒道釋。然三家之關係複雜,彼此起伏,歷來高下先後,難以定論。漢初立國,是以黃老為宗,而至董仲舒始尊儒術於廟堂,自此儒家成為官方顯學。北朝魏武帝好道,尊道教為國教,南朝梁武帝好佛,而稱菩薩皇帝。隋唐佛道並行,唐朝道教又立為國教,道為儒釋之先。宋代道學為官家科舉仕途之學,道學與儒學並稱,道教亦為兩宋之國教。元朝立國,初期崇全真教,因彰其功德,懼其勢力,後期扶持喇嘛教以爭持全真教,則雙雙對立,彼此崢嶸。明朝皇帝好方術,道教又得以復興,且武當為皇家之廟堂,道士之作尚書者屢不乏其人,可謂泛濫。清朝滿人立喇嘛教為國教,自此道教衰微,深入民間。但在此期間,儒學一直作為官學以及科舉之學,並無廢弛,所謂崇道崇佛,多是皇室個人信仰以及文化政治鬥爭之傾向。道佛二家縱使興盛一時,畢竟是宗教之屬,難以作為官學而昭示天下,學術與宗教之別亦在於此。宗教可以包含學術,然純粹之儒學卻難以以宗教而稱。若稱儒學為儒教者,實在是腐儒之談,荒謬之甚。但三教文化,歷代皆是不可分割,甚至彼此交融之初甚多。所以歷代學者,多言三教一家,三學並究。即使各據一家之言者,亦對二家有所涉獵,以不至於偏枯。大儒之參究佛道者,朱子,陽明皆是之。釋子之深明道儒者,明代四大高僧皆是之。至於道人之博通儒佛者,甚是比比皆是,難以計數。其中尤以全真道為得力,首倡三教合一。而集中華文化之大成,一歸道家為本。故中國歷代學人,皆受其影響者甚多。以外儒之仁義禮智而行內道之清靜無為,再輔以佛教之慈悲喜舍,利樂有情。而形成三足鼎力,互為取捨兼濟之勢。勿論士人讀書之輩,習儒宗而通佛道。以及林泉方外之客,雖處世而明人倫。乃至朝中宰政之人,九五至尊之君,行無為而治之內,推禮教四書之外,以及崇佛導善之誘,歸三教於一流,開道化於一統,古今莫不如斯。此是言其外在形式之彼此。而三教之內在功用,相同互補之處,今亦為之略說。道家崇尚無為之道,天人之學,先修身養性而得道成真,內修性命而外積功行。而儒家聖學,亦大有相通之處,蓋吾師曰:昔日孔子問道於老聃,亦得道家之神髓。故儒道實有相通之處。縱觀儒家四書五經,五經之易,即是上古道家之遺留,夫子學易,述而不作,自得其精,以通神明。而四書之大學與中庸者,多言修身養性之學,天人一貫之道,出世入世並舉,與道家之學相合處甚多。至於魏晉竹林七賢,則儒道雙修,不拘一格,貌似癲狂放蕩,內里不失綱常,亦為一時之士人。而唐代宰相魏徵,本為道人出生,頗通儒道之學,《貞觀政要》即是其得力之作。宋朝理學開山之祖周敦頤,其《太極圖說》即源於華山高道陳希夷之《無極圖》,而希夷之先天象數之學,又傳至北宋五大儒之邵雍。故宋明理學源出於道家,乃不虛之史實。而明儒王陽明先生,多半參究佛道學術,其學生王畿等人,更是好道如狂,喜涉丹法,儼然一方士之舉。又有三一先生林兆恩,倡導三教合一,與三教之士交往甚多,中國文化儒道佛自此亦融入無間矣。而道家與佛教之關係,尤為密切,二者同為宗教,倡導修行,出家舍俗,離塵飬真,實屬難得。而在上古之時,春秋戰國,與佛祖釋迦牟尼出生前後時期,吾國之傳統方仙道即與當時之西域諸國神人修行之士,頗多往來,交流方術。故後來印度佛法衰微,而達摩大師有中土大成氣象之嘆。佛教遂東渡而來,在中國得以興盛且融合中國之道儒文化而為中國化之佛教。故後世佛教各宗,如禪宗打坐,乃與道教之丹道甚為相近。天台止觀,又與上清派之存思觀想類似之。密宗持咒,乃與全真教及神霄靈寶諸派頗有淵源。蓋因當初文成公主入藏,帶去數十道人有關,今藏密人亦有唐時道教文化之遺存。凈土念佛一門,非止佛家獨有,道家亦有太乙金光凈土法門。又有佛教道教鬥法之殊異,摩利攴天菩薩與道家之斗姆元君等同為一人。其餘諸神,道佛二家,共同祀奉者多,只是不同名稱而已,世人熟知其乃一人而已。種種淵源,不枚而舉,要在學人識三教之淵源同異以及內外影響之關係而已,別無它意。道學之現代意義道家文化至今,已數千餘年,乃是集中國文化精華與大成之寶藏。故其潛力與價值猶存,以待開發弘揚。但如今傳統文化之式微,人才與宗師,輩顯凋零,難以繼裁。佛家之弘法者,僧人與居士等出力甚多,故佛教普被人心,亦非關大運,乃是人為之作而已。儒學亦漸漸復興,以國學之名目行世,各地師家亦多發心,傳播聖學,繼往開來,為之吶喊。余亦頗感慰藉。獨吾道家文化,影響苶弱,少人問津,間偶有發心欲研究與弘揚者,亦苦於無師之指教,不得其門而入。或有高道大德,學問修養俱深者,多棲居岩谷之間,無心再問塵世,亦無心於弘道傳教之業。唯有寥寥學者教授,尚能繼踵投入於道學之研究,使世人能一窺中華道學之一斑。亦是難能可貴之舉,無量功德之事。吾輩門人後生,若再不加以努力,則吾道學文化,幾被淹沒無聞,實有愧於先祖。故吾人當儘力以發揚傳統道學文化於今日,契機契理,貢獻於眾生,利於於世人,亦有俾於家國。然而道學之博大精神,亦不知從何而學,因何而用。今略析其梗概,而分章別類以論述。第一是道教之教義修行,《太上靈寶無量度人經》曰:仙道貴生,無量度人。道教之教義宗旨亦在於此,修長死不死,延年益壽之道,即便不期望白日飛升,跨鶴騰雲,亦能夠駐世延壽,身心康健。道教修行之法,乃是性命雙修,內功外行。所謂性命者何也?性即是心性道德與精神境界,命即是身體氣脈四肢百骸。所以修行當非止是單純之性或命,需稽性命雙修而得大成就。又重內功外行,所謂內功,即是性命之功,外行即是功德行持。吾人修行,非但成就自己,既要利益他人,造福眾生,度己度人,方是大道之所在與體現。第二則是道學文化,道家文化以黃老為宗,其餘莊子列子關尹亦附其後。黃老之道,講究無為而治,道法自然,清靜無為,無為而無不為,非是單一之無為而有。上迨乎治國安天下,中能夠齊家開其業,下亦能修身養性益於身心,亦與儒家修齊治平一貫之準繩相符,並行而不悖。外儒而內道,是為真正之修養與內涵,所以道學之價值亦非可以等閑視頻之。第三則武當內家武術以強身健體,世人身體多病,精氣神亦不足以持身立命,追逐功名聲色,一朝命墮豐都。蓋因吾身之羸弱故也。三豐祖師慈悲濟世,創立內家太極,要人個個強生健體。非但強身可矣,用之技擊亦可以也。然強身與技擊,皆是大道之末,以武入道,乃是丈夫之志。故祖師曰:希天下英雄豪傑皆延年益壽,非徒作技藝之末也,如此方不負祖師度人之心。四則道教醫學之發揚,古人云,十道九醫之說,是言不誣。為道不知醫,不可以為道者。醫者,濟世之手段也,既醫已又醫人也。然而道家中醫,古稱祝由之術,黃帝內經亦在道醫之內。祝由亦符籙而施行,再合以草藥以療之。內經則講陰陽五行與人體身心五臟六腑之相應調理與防禦處理。故道醫者,三分醫而七分養也。若養得當,亦無須再施以醫技之末也,醫藥亦乃不得已而用之。故後世道醫大家,多重養生功用,其自身亦為修鍊之高人,如:葛稚川,陶弘景,董杏林,孫思邈,李時珍等,皆是有名之養生大家無疑。五則是陰陽術數易學之道,易雖為儒家經典,然早期實為道家所用。故後世易學分家,曰易理派與象數派,易理則專務休咎得失之理,象數則唯窮吉凶災異之居。前者用於當前日常,後者決於未來查祥。二學分庭,彼此爭持,實則不得大易之精髓。經曰:大易者不卜,是何意也?非是不卜,乃是明白易理深邃天機,天人相感,響應如斯,亦無須再卜而自然恪通於神明,時至神知。故易者,理亦須通,卜亦當明。理通則有益於卜筮之精,卜亦有俾於易理之神。至終則卜理俱望,感恪天心,以應人心,則是大易之至理,亦乃大道之體用也。故學易者不可不知於斯。如此則如劉一明真人所云:易道即丹道,聖道即仙道,斯言其涉誣乎。第六乃攝飬養生之方,如此一類,道學之中甚多可鑒,道藏經書十之七八,亦言及於此,可見道教教義之關注眾生之殷切。《中華道藏》及《雲笈七箋》之中,皆有攝飬一類之經典。可供一觀,若覺其繁複,則其餘祖師著作及經典之中,亦不少此,可以閱之而予以融貫之。例如陶弘景之《養性延命錄》,孫思邈之《攝養枕中方》,丘真人之《四時養生論》,諸如此類甚多,難以一一列悉。總之無外乎,飲食起居,四時攝飬,陰陽五行,身心氣脈,寒暑冷暖,等等條列,皆完備之。內容亦有吐納,導引,守一,存思,辟穀,心齋,坐忘,房中,採氣,等諸法。養生與方術之結合,出世與入世之共享。人人能行,各個得益,非止於出家方外之人而可行。大道人人有份,修之即得,不修即無。道不遠人,而人自遠於道。然法有三乘,仙有五等,但看個人因緣造化與取捨精進而論。猶《靈寶畢法》所云:小乘安樂延年法,中乘長生不死法,大乘超凡入聖法。若欲在世延年無疾,抑或長死不死而駐世,則修攝飬內家之功足以臻之。若欲超凡入聖,得道升仙,逍遙三界,脫離六道,則非最上一乘金丹大道而不可。故紫陽真人曰:學仙須是學天仙,唯有金丹最地端。以上所論六類,乃道學之主流砥柱與精華之處。除此而外,其餘之道教文化藝術,齋醮祭祀,琴棋書畫,宮觀建築等,皆是中國傳統之瑰寶。亦當善以繼承而發揚之,對人類社會眾生,亦大有裨益之處。因為真正意義之國學,乃傳統三教百家之學,若止限於儒家文化之定義為國學,則未免有失偏枯,貽笑大方,難成體系。須知中華道學,乃吾國文化之本。結語《道學述微》一文,草草促成。本人才疏學淺,未能行句成章,實有抱愧之感。望諸君能夠予以斧正指教,以期同修共證,進道體德,衍續道統之一脈。弘揚國學,傳承宗風,殆非一人之力量所能及,還須同仁之共襄盛舉,垂成其事。如此則普天世界,道化興行。萬民同樂,共慶堯舜之天,均沾道德之益,豈非美事善舉乎?諸君苟其勉之,余亦夙願足以,何奚他求之歟! 桂理恆 2010年11月27日 於北京朝陽龍門書院
推薦閱讀:

孝道學人紫微斗數~星曜
王重陽《四得頌》註解(胡孚琛) - 【大家論道】 - 人龍論壇~老子道學文化論壇 - Po...
衛道學精要 3 唐崇榮
淺析儒家對「我」的展開—讀杜維明《道學政——論儒家...

TAG: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