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初級課程 (1-51)

第01 課筆記:三種體的意義很多人喜歡書法,學習書法,但是,不得概念,成功的比例不大,這是什麼原因?你看,通常是去買幾本貼,買枝筆,回家就開始練起來。但是這兒他少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先把書法的「法」搞清楚。你想,你連書法的的「法」的法都不懂,你怎麼可能成功呢?書法牽涉到很多方方面面的知識,比如說你買一枝毛筆,什麼毛筆是適合你需要的呢?你買一本字帖,哪一本字帖是入門貼呢?這些問題不解決,今後一起困擾著你,妨礙你的進步。所以,今天第一堂課,我先從最基本的概念給大家講。什麼是書法?以下我就初學者經常提的問題進行講解,這些問題呢,我用數字標明,然後,我解釋的要點,就標明為1.1、1.2、1.3等等。如果你對我解釋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在我黃簡藝術工作室的社交網站上提問。提問的時候,請你註明是哪一點有問題。好,那我們現在就開始。1.書法書法分為篆書、隸書、草書、行書、真書,又有歐體、褚體、顏體、柳體……初學者應該先學哪一種體好呢?中國漢字的體很多,初學者往往覺得很困惑。這裡重要的是把各種體的意思搞清楚。1.1 字體的分類要了解漢字的這些體,可以把它做一個分類。我這裡介紹一篇好文章,作者是著名學者郭紹虞教授。文章的題目是《從書法中窺測字體的演變》。發表於《學術月刊》1961 年9 月號。這篇文章把漢字各種體分得很清楚。郭先生說:就漢字而論字體,有三種不同的含義:一指文字的形體,二指書寫的字體,三指書法家的字體。下面我詳細的解釋一下兒這三種體的意思。1.2 文字的形體:第一種文字的形體,就是通常所稱的字體。字體是文字學上的概念,考察的標準是字形的結構特點。有相同特點的字就稱為一種字體。1.什麼是字體。指文字的形體,它考察字形的結構特點。有相同結構特點的字稱為一種字體。如篆字,隸字,草字。在中國漢字的演變史上,字體經歷了古文字和今文字兩個階段。秦以前用篆字,在文字學上篆字屬於古文字,漢轉用隸字,隸字稱為今文字。漢以後用正楷字一直到今天。(正楷字稱為今隸,因為正楷和隸字在結構上基本一致,所以那時唐朝正楷字也叫隸字)。篆字和隸字屬於官方正體字。與之對應的是手寫體中有嚴密的系統,有結構特點的就是草字,隨手亂寫不叫草字。

1.3 什麼是書體指文字書寫中產生不同的體勢,姿態。它考察的是書寫特點。觀察不同的書體,主要就是點劃形狀不一樣。

有文字就有書寫。書寫時間長了,因為用途不同,工具材料不同,書寫的人不同,就產生了不同的體勢。一種字體可以演變出幾種甚至幾十種書體。書體和普通的手寫體不同,普通手寫體沒有規則,書體是特意創作的。以小篆為例,史籍記錄小篆就有十幾種書體。一個小篆的「君」字,字體相同,就可以寫出好多種書體。常用的比如:粗壯的就叫「玉箸篆」,線條細的,就叫「鐵線篆」,下垂的筆畫,好象韭菜的葉子,就是「薤[xiè]葉篆」,它們書寫的特點,各有不同。這種情況在外國文字,比如英文裡邊,也是一樣的,英文也可以寫出各種書體,在電腦中我們稱為字型。觀察這些不同的書體,主要就是點畫的形狀不一樣。那麼書體有什麼用呢?書體的豐富一可以美化字型,二可以在不同的場合起著區分的作用。如:標題與正文的不同。中國古代很早就懂得利用書體,據《說文解字·敘》記錄,秦代政府用了八種書體,一曰,大篆(用莊重的場合)。二曰,小篆(秦代新創的官方文字)。三曰刻符(用於兵符,皇帝傳達用兵命令)。四曰蟲書(用於寫幡信,就是寫在大旗上,由於旗面不平,線條曲曲彎彎,所以叫蟲書)五曰摹[mó]印(用於刻印章,秦代印章往往畫出方格。)六曰署書(標籤)。七曰殳[shū]書(殳是八角兵器,寫在兵器上的書體,使用的姓名和裝飾)。八曰隸書(秦代公文多,叫有罪服刑的隸人幫助抄寫,隸書秦代用於公文抄寫,到了漢代稱為了正式文字)《說文解字敘·新莽六書》漢代也有六種書體。一曰古文,孔子壁中書也。二曰奇字,古文而異者也。三曰篆書,小篆也。四曰左書,秦隸書。五曰繆[miù]篆,摹印。六曰鳥蟲書,所以書幡信也。漢代除了這六種書體之外,還有兩種重要的手寫體草書,這是指有系統有規則的草書用於快速書寫,叫章草,草法很嚴整。寫的人要受過訓練的。還有一種叫行書,用於簽名和寫信,古代簽名又叫畫押所以行書最早稱為行押書,寫信也叫相聞書。真書又稱章程書,用於公文,奏章,抄經,因為它比隸書快捷,產生後很快的代替了隸書的正統地位。1.4.書法家字體書法家的字體不是考察字形結構,也不是書寫的特點,是指書法家的個人風格,書風。書法家的字體=書風。同一種字體或書體,可以有各種各樣的個人風格。如歐體就是歐陽詢的風格,褚體就是褚遂良的風格,顏體就是顏真卿的風格,等等。一種字體可以寫出很多書體,書體是字體的衍生,使字體形態多樣化,而一種書體由不同的人去寫,又有不同的面貌,這就是風格。書風是人性的表達,所謂「風格即人」,人人不同。

例如:行書是一種書體,王羲之寫的《蘭亭序》,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後來的書法家都很喜歡寫《蘭亭序》,但寫出來的風格跟原作就很不相同。我這裡以虞世南、褚遂良、趙孟頫[fǔ] 三個為例,可以看到他們寫的《蘭亭序》是人各一面,相差很大。漢隸中的「君」字在不同的碑帖中,也是風格個異,各不相同,這是因為作者的修改不一致。字體發展出很多書體,而每一種書體由不同的人去寫,又衍生出各種面貌,這就給書法創作提供了無限的可能。在歷史上有很多書法家的書體,我來舉幾個例子:虞世南是智永的學生,王羲之系統的重要人物,唐代張懷瓘[guàn]說:「虞則內含剛柔,歐則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為優。」照中國傳統的儒家觀點,內含好過外露,他的代表作《孔子廟堂碑》,寫得非常安靜。顛草,又稱狂草,唐代的張旭,行為和常人不同,有時表現的瘋瘋癲癲,人稱張癲。他的草書被稱為「顛草」,又稱為「狂草」。明代宋仲溫評價說:「奮思狂逸,更無凝滯」,狂草的風格就是「狂逸」。顏體,顏體指唐朝大書法家顏真卿的書風,準確點說,是顏真卿晚年的書風。顏真卿用篆書的筆法寫真書,平畫寬結,寫出一種端莊雄偉的風格,60 歲寫《麻姑仙壇記》。柳公權,最大的特點是骨力堅強,通常骨力多的,往往乾瘦,而柳體卻寫得遒勁豐潤,代表作《神策軍碑》。宋徽宗的瘦金體「橫豎猶如畫竹,撇捺好似蘭葉」,風格華麗富貴,代表作《穠[nóng]芳詩》。本節要點:漢字字體可以分為三類。文字的形體,書寫的字體和書法家的字體漢字字體有哪幾種?主要的書體有哪幾種?要點解讀:就漢字而論字體有三種不同的含義,一字體,二書體,三書風。漢字有篆隸楷行草5 種字體主要書體有大篆,小篆,刻符,蟲書,署書,殳書,摹印,隸書。思考題:1. 通常所見顏體,都是真書,顏真卿寫得草書隸書或者篆書,算不算顏體?2.買字帖時,該不該買書風和自己性格相近的字帖呢?雨兒答:1. 我認為算,因為書法家字體是展現個人風格特點的,書法家會有自己的思維模式和用筆,結字的習慣,無論他們寫哪一種字體都會體現出來個人的獨有的風格。因此顏體不應單指顏真卿的真書。2.哈。我是覺得應該的。如果買了要為下一步臨帖做準備,一定要買符合自己性格特點的和審美相近的字帖,書法藝術它的視覺美感是的通過線條的形態和空間分割等等一些因素來傳遞的,人的不同性格和審美取向會讓你對各貼有不同的喜好程度。選擇喜歡的鐘愛的,必然悅目悅心,心動,神動,才有手動的內在驅動力,那才會讓自己心之嚮往,愛不釋手,學習可以快樂,前提是你真的喜愛它。1.1字體的分類郭紹虞《從書法中竇測字體的演變》:就漢字而論字體,有三種不同的含義:一指文字的形體;二指書定的字體;三指書法家的的字體;1.2文字的形體文字的形體=字體指字形的結構特點。1.3書寫的字體書寫的字體=書體指書寫中產生的不同體式。各種原因產生各種不同的書體。書體是特意創作的。出現不同體書的作用:一美化字形;二它也在不同的場合起著區分的作用;草書漢興有草書。(漢草書又叫章草)用於快速書寫。行書又稱行押書,用於簽名、寫信。真書又稱章程書。用於公文、奏章、抄經等。(很快佔有正統地位,沿用至今)1.4書法家字體書法家字體=書風指書法家的個人風格。如歐體、褚體、顏體等。(一種字體可以寫出許多書體。書體是字體的衍生,使字體形態多樣化。而一種書體由不同的人去書寫,又有不同的面貌,這就是風格。)第02 課筆記:什麼是書法上節課講了三種體,介紹了字體、主要書體和書法家之體的意思,這些體今後課程中經常會提到,希望各位記得。比如說歐陽詢的「歐體」,你就應該知道「歐體」不是字體,也不是書體,是書法家之體,它是表現歐陽詢的個人風格。如果你能這樣理解,那就非常好了。但是,這三種體沒有講完,還要深入,因為這三種體跟書法有莫大的關係。今天我就講講這個關係。講完之後,你就知道什麼是書法了。2、字體、主要書體和書法家之體這三種體,跟書法有什麼關係呢?前面講過,字體發展出書體,書體衍生出書家之體。現在要研究它們跟書法之間的關係,我們可以從每種體的創作目的、創作手法和創作結果入手。2.1 字體和書法的關係創造文字的目的,是把人們的思想語言記錄下來,正如孫過庭所說:「書契之作,適以記言」。《說文解字·敘》這樣說:「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指出創造文字,就是為了溝通和保存。字體的創作手法,以篆字的造字方法為最基本,通常說就是六書: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這六個方法,前面四個字是造字,後面兩個是用字。有了這六個方法,就造出了成千上萬個漢字字形。隸字的字形,是從篆字而來,用隸定或隸變的方法得到。在六級課程「隸書」中會詳細解釋。草字的造字方法,在七級課程中介紹。字體創作的結果,規定了每一個字的字形結構,以供書寫。如:「天」就是「一」字下面加一個「大」字。「地」字的結構,就是左是「土」,右是「也」。字是有了,但寫成的字,未必好看。這算書法嗎?當然不是,只是寫字而已。從古到今,大多數人寫字只是寫一個字形,達不到美觀的標準。例如秦代詔版上的草篆,書寫者只是寫出篆字的字形結構而已。漢代使用竹簡木牘,這是寫在木牘上的隸字,是很草率的民間寫字的遺迹。新疆出土的東晉李柏文書,可以看出來,李柏只會寫字,不懂書法。簡言之:書寫是表達字義,所以最重要是字形結構對不對,至於形體美不美,是另外一個問題。所以,書寫某一個字體,並不是書法。書寫:結構對不對書法:形體美不美普通手寫體沒有法,只是寫字。來學書法的人,個個都會寫字,那麼,為什麼會寫字的人還要來學書法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都知道,「會寫字」和「會書法」是兩件事。2.2 書體和書法書寫的字體,就是書體,運用書體來書寫,是不是書法呢?書體創作的目的,有非常明顯的實用性、功利性。比如:大篆、小篆是統一文字;隸書、草書是提高抄寫速度;蟲書、刻符宣示身份、取信;摹印製作印章;署書包裝封檢、題榜;殳書兵器刻名;行書,簽名畫押、寫信。書體創作手法:加工字形點畫。字體是創作字形,書體是加工字形。造字是從無到有,加工是對既有的字形變動或美化。比如:隸書,改小篆圓轉筆畫為平直。摹印,點畫伸長縮短。蟲書,點畫屈曲蜿蜒。殳書,起筆加上鳥頭。行草,點畫連寫。到東漢未,因為漢靈帝的提倡,這種加工、美化點畫外形的方法,發展出很多書體。南齊蕭子良《古今篆隸文體》就記錄了52 種。我這裡舉幾種給大家看:雲書,點畫模仿雲的形狀。龜書,就是用烏龜的形狀,拼出文字的點畫。仙人書,用人體表示文字的變化。這種點畫裝飾的方法,並不是中國獨有,外國也有。這種作品,其實都是美術字。唐代大書法家孫過庭談過這個問題:「復有龍蛇雲露之流,龜鶴花英之類,乍圖真於率爾,或寫真於當年,巧涉丹青,功虧翰墨,異夫楷式,非所詳焉。」跟書法不是一回事兒,不承認這一些是書法。

書體創作的結果:是豐富了字體表現的形式。舉一個國字為例:它可以寫出篆書、古隸、漢隸、行書、魏碑、真書、章草、今草、狂草等等。

簡言之:書體沒有改變文字的基本結構,不影響字義,只是豐富了字體的表現形式。書體初創,目的是「助人倫,為教化」,是實用性、功利性的書寫,屬於工藝美術。後來書法淘汰了裝飾性的美術字(雲書、龜書、仙人書等),只留下自然書寫的書體。正如郭紹虞先生說:「就書寫的字體講,一般又分為正草隸篆四體,或真行草隸篆五體」。行書和真書相近,所以有時講四體,有時講五體。2.3 書法家的字體和書法。書法家的字體,這就不同了,它是指書法家的個人風格,是表現作者自己個性的。當字形顯示出個性的時候,字形就變成了一個「像」。書法家創作目的:表達個性。清·劉熙載《藝概》說得很清楚:「聖人作《易》,立象以盡意。意,先天,書之本也;象,後天,書之用也。」書法它也是一個「像」,表達心中之「意」。意在筆先,意是根本的,先於象;字像後於意,所以說是後天的,這就是書法這用。劉熙載又說:「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書法這個像,就是一個人各方面的表達。所以我們古代有一句話說:「字如其人」。什麼樣的人,寫什麼樣的字。形、像:中文裡經常講到「形、像」。仔細研究一下,「形、像」兩個字,涵義其實是不同的。形指外表,如相貌;如果把一個人的內涵,如氣質、學識、涵養、性格,寄託於形,那就是一個像了。外形重要還是內涵重要?我們不會說給一個人畫形、塑形、雕形,我們只說畫像、塑像、雕像。因為像是反映人的內涵。明白了形像,用到寫字上來,這道理也一樣。文字本來有一個字形,一個人的個性內涵寄託於這個字形,這就是字像了。人的外形,有些好看,有些不好看,但「像」是你自己的內涵。你的像好不好,取決於你自身的修養。漢字的字形,表達的意思很多。我來整理一下兒:舉「魚」字為例:首先,字形可以表示字的結構特點。從篆字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魚本來是一個象形字。其次,看見字形,也知道了它的字音,讀[yú]。字形也表達了字義,魚是一種水生動物。字碼:計算機編碼為9B5A。當字形表達出書寫者的個性,它就成為一個字像。正因為有字像,由此而產生了書法藝術。這樣一來,字像和字義就開始分離了。比如「丑」字,字義是不好看,不美,但書法家寫的「丑」字,可以很美。因為它們表達的內容是不一樣的。唐代張懷瓘guàn 說過一句著名的話:「深識書者,惟觀神采,不見字形」。個人的神采,使字形成為字像。真正懂書法的人,只看字像,反而不留意字形是什麼了。就純粹的書法而言,寫什麼文字內容都可以。因為它表達的不是字義,而是作者個性。所以張懷瓘又說:「文則數言乃成其意,書則一字已見其心,可謂得簡易之道」。寫文章至少要幾個字才能表達出意思,書法只要寫一個字就夠了,就看見作者的神采了,所以說是簡易之道。傳為唐代張旭寫的狂草《古詩四貼》,十個人有十個很喜歡這幅作品,但十個人里有九個讀不出寫了什麼。讀不出,能不能欣賞呢?當然可以。這個作者的個性癲狂,大家都可以感受到。我要補充一句,這裡說得是純書法藝術,但書法也可以結合其他藝術。如書法寫了一首詩,那就是書法和文學相結合;抄寫一篇佛經,那就是書法和佛學相結合;正如電影那樣,電影可以結合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等,成為一種綜合藝術。書法也可以綜合其他的藝術。上面張旭寫的就是瘐信和謝靈運的詩。所以欣賞書法,就是欣賞作者的神采,欣賞作者的人性之美。人性千變萬化,有些人個性有缺點,在書法中也會體現出來。中國第一篇評論書法家個性的文章,南梁袁昂的《古今書評》中:「王右軍(王羲之)如謝家子弟,縱復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種風氣。」王羲之的書法,它所表達的個性,就是這一種「帥哥」形象。又說「王子敬(王獻之,王羲之的小兒子)書如河洛間少年,雖皆充悅,而舉體沓拖,殊不可耐。」這就是說,王獻之的個性,是有缺點的。「羊欣(王獻之的外甥,書法專學王獻之)書如大家婢為夫人,雖處其位,而舉止羞澀,終不似真。」羊欣,他就是沒有自信,老是學人家的,他自己的個性表達不好。這裡給我們很重要的啟示:欣賞書法,就是看它反映的人性。書法家的創作手法:主要是運用技法。孫過庭《書譜》說:一是精於用筆:「翰不虛動,下必有由」。毛筆不能亂動,下筆一定要有理由,會寫的人,每一筆都到位;不會寫的,毛筆就亂動。二是講究筆勢。「數畫並施,其形各異」。幾個筆畫在一起,形狀都不相同,在書法中稱為筆勢不同。這個今後要詳細講。三是創造字像。「達其情性,形其哀樂」。一定要表達出作者的情性,喜怒哀樂。沒有個性色彩,這個字就是死字。簡言之:在書寫中,字形表達字義。字義供閱讀,文學作品就是用字義表達的。在書法中,字形轉化為字像。字像表達個人情性,以供欣賞和品味。2.4 什麼是書法?好,現在來想想這個重要問題:什麼是書法?第一個答案是「用毛筆寫字就是書法」。現在有很多人這樣想。這當然是不對,一百多年前,全中國人寫字都是用毛筆的,其中大多數人只會寫字,不會書法。拿鉛筆寫字,這是鉛筆字,拿鋼筆寫字,這是鋼筆字,拿毛筆寫字,就是毛筆字。寫毛筆字未必就是書法。書法並不是由工具所決定的。第二種答案是「真草隸篆任選一種,寫出來就是書法」。這個論點等於說書法由書體所決定,顯然也不是。秦朝人都寫小篆,漢朝人都寫隸書,晉唐之後都寫真書,難道都是書法?第三種「通過書寫,創造字像,以表達個性,這就是書法」。這是比較好的答案。如王羲之《喪亂貼》,表達了王羲之悲痛的心情。書法不是或者說不僅僅是寫出漂亮的字,而更重要的是寫出活的字,把你自己的生命,寄託於字像。照相能照出一個人的外形,書法能留下你的內心。本節要點:字體:規定了字形的結構。書體:增強了字形的表現形式。書法家之體:將字形變為個性字像。要點解讀:字體是講結構,解決對不對的問題;書體是講使(或實)用,解決表達的問題;書法是講人性,解決美不美的問題。欣賞書法,就是看它反映的人性,就是欣賞作者的神采,欣賞作者的人性之美。書法創作:主要是運用技法。一是精於用筆(後面講到的「九用」?);二是講究筆勢(???);三是創造字像。思考題:1、一首李白的詩,五個書法家用同樣的書體去寫,寫出來算一個作品,還是五個作品?答:當然是五個作品。因為表達了五個鮮活的人性。2、看毛澤東、蔣介石、周恩來這三個人的作品,試用一句話來形容每人的個性。不知道咋表達,說明俺不會欣賞書法。2.1字體與書法創作文字為交流、記錄、保存。字體創作手法:六書一曰指事 二曰象形(造字)三曰形聲 四曰會意(造字)五曰專注 六日假借(用字)字體創作結果:規定字形以供書寫。結論:書寫:結構對不對。書法:形體美不美。書寫不是書法。(會寫字和會書法是兩回畫。)2.2書體和書法書體創作目的:實用性、功利性書體創作手法:加工字形點畫錄書:改小篆圓轉筆畫為平直。摹印:點畫伸長縮短。蟲書:點畫屈曲蜿蜒。殳書:起筆加上鳥頭。行草:點畫連寫。書體創作的結果:豐富了表現形式結論:書體沒有改變文字的基本結構,不影響字義,只是豐富了字體的表現形式。書體初創,目的是「助人倫、為教化」,是實用性、功利性的書寫,屬於工藝美術。郭紹虞:就書寫的字體王府井 ,一般又分為正草錄篆四體,或真行草錄篆五體。2.3書法家的字體和書法書法家創作目的:表達個性文字本來有一個字形,一個人的個性內涵寄託於這個字形,這就是字像。人的外形有些好看,有些不好看。但「像」是你自己的內涵,你的「像」好不好,取決你內在的修養。字義:可以不好看,不美;字像:可以是美。(義與像分開)書法家創作手法:運用技法孫過庭《書譜》說:精於用筆:翰不虛動,下必有由。講究筆勢:數畫並施,其形各異。(創造字像,達其情性,形其哀樂。結論:在書寫中,字形表達字義。字義供閱讀,文學作品就是用字義表達的。在書法中,字形轉化為字像。字像表達個人情性,以供欣賞和品味。2.4什麼是書法用毛筆寫字就是書法?當然不對。書法不是由書寫工具決定的。真草隸篆任選一種,寫出來的就是書法?書法由書體決定也是不對的。通過書寫創造字像,以表達個性,這就是書法。書法不是或不僅僅是寫出漂亮的寫,而更重要的是寫出「活」的字,把把你自己的生命,寄託於字像。書法能留下你的內心。要點:字體:規定了字形的結構。書體:增加了字形的表現形式。書法家之體:將字形變為個性字像。初級課程03 學書法從筆法入手3.1表達個生的兩種方式自然表達:天性的自然露。(低層次的)藝術表達:掌握了技法,受過訓練,脫離了自然表達。(區別:寫字與書法的區別就在於有沒有掌握書法的技巧。即筆法)3.2古人學書法先求筆法顏真卿:向張旭學筆法。韓方明:著《授筆要說》。空海:向韓方明學筆法,在日本相當於中國的王羲之。黃庭堅:宋代四大家之一,著《山谷論書》。包世臣:清代書法理論家,著《藝舟雙楫》。徐謙:晚清著《筆法探微》:幾百年沒出大書法家,因不講筆法。結論:古人學書法,先求筆法。掌握筆法是最基本的第一步。1初學都應學哪種體好呢?學書法應該先學筆法。4書法的筆法是不是每個書法家各有一套?筆法有統一的規范嗎?4.1筆法有統一的筆法。趙孟頫《蘭亭十三跋》之七: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功;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用筆是一致的,結字是不一致的(因時代不同審美觀也不同。)一種工具不變,使用方法是一定的,長期總結使用的規范。個人用筆方法各有偏重,各有特點,但還是要符合規范。結論:筆法本身是講共性的。共性就是用筆規范,大家都要遵守。具體運用是講個性的。個生發揮不能脫離規范。(個性是在共性下發揮的。)4.2王羲之筆法是典範潘伯鷹:就中國文字和書法的發展看,隸書是一大變化階段。甚至說今日乃至將來一段的時期全是隸書的時代也不為過。草書和楷書為千餘年來流行的書法。它們在形體上,由隸書衍進,固是無待多言的事實,尤其在技法上,更是隸法的各種變化。(唐隸指楷書。)王羲之是精擅隸書、更以其中許多筆法變化移轉到楷書和草書上最有成就的大家。事實上,自從有了他,中國的書法才形成了由他而下的一條書法大河流的。我深覺王羲之不僅是一個精通隸書的大家,其更偉大的成就則在能以隸法來正確地、巧妙地、變化地移入楷行草書之中,成為新的體勢,傳為不朽的典範。篆隸轉為真行草法其中關鍵人物:王羲之。要點:筆法是書法的核心。學習書法,最重要的就是掌握筆法。王羲之筆法,是筆法典範。

幽幽答:先學筆法是抓到了關鍵。不懂毛筆,是寫不好書法的。初級課程04聚焦王羲之上5.1王羲之的時代A、個性的價值被肯定孔子:中心理論「仁」,克已復禮。魏晉「玄學」是反禮教的,強調個人自由,隨收所欲,一時成風氣。孔子所說的人,是社會的人。玄學所說的人,是個體的人。肯定「個性」,對於藝術發展有極大的意義。北大哲學教授、美學家:宗白華。在《論<世說新語>和晉人的美》一書中,對晉人的行草評價最高,王羲之就是個性時代的代表。B、藝術本的價值被肯定魏晉時就給出了肯定的回答:藝術培養人的品味、水準。不懂審美就是俗人,品味好就是雅人。藝術脫離了功利的層次,就達到了文藝的自覺。自覺藝術,為滿足自己的心。魏晉以前,功利藝術;魏晉以後,自覺藝術。也就是說,藝術必定符合一種社會的實用。5.2漢字書寫史的三個階段1、書寫字體,記錄語言。2、發展書體,以應實用。3、創造書風,表達個性。王羲之就是從書體向書風轉折點上的關鍵人物。

5.3王羲之的繼承和創造當時的兩位書法家:張芝(寫草書)鐘繇(曹魏時,章程書,真書代表人物)王羲之的書法老師:衛鑠:(衛夫人,書法世家,熟知張、鐘書法,創新體「藁草」)王廙(yi4):(東晉書畫第一人,傳鐘繇之法,王羲之之叔。)但此二人沒有脫離張、鐘,創自己新體。王羲之不是簡單學習前人,張、鐘書風古質,字形扁隸味重;王書風今妍,字形方正,風格透逸,書法史上最大的流派。6、王羲之的筆法傳下來了嗎?初級課程05聚焦王羲之 下6.1王羲之筆法的偉授以智永為樞紐:智永前,家族傳授;智永後,師徒傳授。第七代子孫兩人都出家。《蘭亭序》在智永手中,後落唐太宗。智永後筆法傳自己的學生。

7、誰做了記錄7.1唐韓方明《授筆要說》永錄張旭課程內容。《授筆要說》:清河公(崔邈)雖去傳筆法於張旭長史,世之所傳得長史法者,惟有得「永」字八法,次有五執筆,已下並未之有前聞者乎。

《授筆要說》:方明傳之於清河公(崔邈),問八法起於隸字之始,後漢崔子玉歷鐘、王以下,傳授至於永禪師,而至張旭始弘八法,次演五勢,更備九用,則萬字無不該於此,墨道之妙,無不由之以成也。張旭講授書法的內容:公開的內容:五執筆、永字八法不公開的內容:五勢、九用(智永傳下來的筆法關鍵)7.2唐張懷瓘《玉堂禁經》的內容「永」字八法五勢九用(王羲之筆法得以揭開。)兩篇文章。要點:王羲之的時代:兩個肯定。王羲之的繼承和創造:古質變今妍。智永、張旭所傳的王羲之筆法內容。初級課程06書法三要素《玉堂禁經》:夫書第一用筆,第二識勢,第三裹束。三者兼備,然後為書;敬官運亨通一途,即為未得。8.1什麼是「用筆」?就是毛筆的使用方法,通常包括兩個內容:一是毛筆怎樣執;二是筆鋒怎樣用。執筆:韓《授筆要說》詳述五執筆。用筆:張《玉堂禁經》記錄了用筆的內容,即「九用」張旭不公開的內容。1、五執筆執管:書法家所用管:cu2撮管:chuo1握管:搦管:ni42、九用一曰頓筆二曰挫筆三曰馭鋒四曰蹲鋒五曰 鋒六曰 鋒七曰趯鋒八曰按鋒九曰揭筆

結論:用筆=執筆+用鋒用筆調鋒習慣上稱為「小圈」。8.2什麼是「識勢」「永」字第一點的筆勢書法中哪怕是一個小點都有筆勢。結論:書法中的點畫是講姿態的,不能亂用。點畫的姿態取決於筆鋒的走勢。褚遂良《陰符經》例「沉」三點水,筆鋒走勢各不相同。不同書家的取勢各不相同。

結論:點畫的姿態,取決於筆鋒的走勢。變化姿態,只要改變走勢就可以了。1單一筆勢:永字八法八個單一筆勢復合筆勢由單一筆勢所組成2復合筆勢:五勢一曰鉤裹勢二曰鉤努勢三曰袞筆勢四曰儓筆勢五曰奮筆勢曲尺勢(橫+豎)

交爭勢(撇+捺)

飛帶勢(兩撇+捺)

顧盼勢(中豎+左右點 似小字)

結論:所謂「識勢」,就是懂得筆鋒的走勢。永字八法包括八個單一筆勢。五勢是復合筆勢的例子。筆鋒行走的路線,習慣上稱為大圈。8.3什麼是「裹束」?用筆調鋒是小圈,筆鋒走勢是大圈,裹束=小圈+大圈例:褚《陰符經》

智永的「寥」

王羲之《遠宦帖》「救」

筆勢的名稱以後二級課程講。「空書」學寫大圈。小圈是調鋒的位置。小圈是調鋒的動作。結論:在書法中,寫「字」實際上是寫「字」實際上是寫「筆勢」。大圈以行筆,小圈以調鋒。裹束就是大小圈大的綜合。張懷瓘《書斷》評王羲之:至研精體勢,則無所不工。(王羲之對體勢,及有心得,極有發揮。初學書法者小圈難,深入者大圈難。在掌握了筆法之後,就要下功夫研究筆勢。)舉例:

本節要點:書法三要素:用筆、識勢、裹束。用筆:五執筆+九用。(小圈)識勢:永字八法+五勢。(大圈)初級課程07書法分多少級學習書法需有「雙基」:基礎理論知道、熟悉基本書法技巧。9.1基礎課=專題課程基礎越扎實,專題課就可以更深入。9.2什麼是書法基礎課程?書法三大要素的訓練。用筆識勢裹束基礎課最為最要,任何體都離不開基礎課的知識。9.3什麼是書法專題課?針對某一專題的研究。書法的五大表現形式是篆、隸、草、行、真。這五個大類,也就是五大專題。三個基礎課加五個專題課是八級課程。需加作品格式和書法理論。9.4「格式」課程講些什麼?書法作品的規格。比如印章打什麼地方,打幾方印好,標題怎樣寫...格式課程就是要解決這些問題。如果不懂這些,作品可能會成為廢品。我們應該準備幾方印章?簽名用什麼書體好?什麼是上款?什麼是下款?扇面怎寫?計算字數冊頁分幾種?應該怎樣寫?裝裱進修要注意什和?9.5理論課程講什麼?讀點古人著作,等於有人把要決直接告訴你,對提高書法水平有極大幫助。推薦《歷代書法論文選》重點讀:導讀的重點篇章。晉衛恆《四體書勢》P11唐韓方明《授筆要說》P285唐張懷瓘《玉堂禁經》P217唐虞世南《筆髓論》P110唐孫過庭《書譜》P123(墨跡收在臺灣博物院)(書譜是專門寫給寫書法的人看,必讀)共十級課程:尋找古人怎麼學書法,王羲之體系的初級課程08認識毛筆《大瓢偶筆》清.楊賓:書之佳不佳,筆居其半。1筆頭是怎樣製作的?四大類1.1外紮式(戰國時有用)1.2夾紮式(戰國晚期)1.3插入式(先制筆頭工藝,是制筆工藝上重大進步。問題是沒稅利的尖鋒,秦時已用。)1.4心副式(加入筆心,硬毫做的,有彈性,加輔毫,保證有尖鋒。漢時已用。)寫書法必須使用有筆心的毛筆

2韋誕筆:有心三副二毫2.1韋誕:京兆人(西安)人。國魏書法家文學家,制筆祖師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韋誕說。2.2麼是「有心」?筆頭中最裡面的部份叫中心,第一層輔毫叫護心。這兩層加在一起叫筆心。張芝有「筆收」五篇。韋誕《筆方》:寧心小,不宜大,筆之大要也。2.3什麼是「三副」?二副叫筆柱、墨池、承墨;三副叫被(最外面的一層)。可以看到,二副(就是筆柱),特別短一點。與三副之間形成空位。這是儲墨的地方。2.4什麼是「二毫」?毫:健者為毫。毳(cui4):弱者為毳。魏韋誕《筆方》:制筆之法,桀者居前,毳者居後,強者為刃,愞nuo4者為輔。(桀:剛健的毛,毳:軟弱的毛。剛健的毛居前,放在前面。軟弱的毛放在後面,近筆根的地方。強者為刃,鍘強的就當作刀刃那樣使用。軟弱是輔助的。)硬毫指野兔背脊上的秋季換毛時的毛,紫毫最佳。軟毫指羊毛制筆。浙江湖州的羊毛,很透宜做毛筆的。結論:用一剛一柔兩種毛制筆叫兼毫。3宋代以後散卓筆3.1什麼是「散卓筆」?大筆心,沒墨池,簡言之,散卓筆的結構是一心一副,心大被薄。工工藝製作簡單,一直沿用到今天。3.2用毫范圍擴大狼毫:黃鼠狼(尾巴部份。)山馬:水鹿(日本比較普遍。)石獾:接近狼毫。

結論:硬毫筆:如純狼毫筆,剛性很強。軟毫筆:如純羊毫筆,雞毛筆,很軟。兼毫筆:剛柔適當,最為好用。要點:毛筆發展史上四種類型。韋誕:有心三副二毫筆。散卓筆。初級課程09--10認識毛筆 怎樣洗筆4現代制筆工藝知道毛筆制筆工藝對經後選擇毛筆有很大幫助。4.1備料--水盆作業工具:骨梳,牛肩胛骨製成,可以梳理毫毛拍齊毛根。采毛、熟毫、選毫三步。一隻羊身上能制筆的毛不超過四兩,而其中帶黑子的不超過一兩六錢。選毛師可將其分十個等級用於制筆的不同部分。

除絨毛。毛桿上的鱗片。要梳理掉一部份,也要留一部份用於阻止墨盡快流下來。排齊毛鋒切齊毫根梳理毛根4.2配料主毫:筆心副毫:被毛料配好,要充分混合均勻。制筆準備工作大致完成。4.3卷筆心、加被就散卓筆而言,筆頭只分兩個部分:一是筆心、二是被。加被:被的毛長比筆心短一些。4.4紮筆頭工具:酒精燈、敲筆尺、松香、蠟線。5筆管5.1材料有竹有木。蒙恬造筆也是用木桿。5.2粗細戰國秦漢,筆管細。可插入頭發當發髻。細小的筆並沒有可加套管。5.3長度筆管要直。6納管筆頭和筆管的結合。6.1入管深度入管深度占筆頭的三分之一、近一半。(漢筆)6.2起名6.3膠頭定形要點:初步了解毛筆製作的工藝過程。選料、配料、成形、納管的注意點。初級課程10怎樣洗毛筆用冷水洗筆,水流順筆沖洗,一兩分種後,下流水黑色變清,用容器內盛水來回搖擺。充分沖餘墨流盡。用紙將筆內水分吸干。初級課程11--12認識墨汁明.宋應星:凡墨,燒煙、凝質而為之。墨:膠質、碳、水三大主要成份。1碳黑:顏色:黑性質:穩定被覆力:強1.1天然碳墨--石墨魏晉用石墨,懂用膠。1.2松煙東漢至明代,松煙是制墨的主要原料。燒松取煙,先取松香(即流取松液)。將松木後放窖燒之。窯十幾丈,頂上設有幾個小孔。煙粒留在內壁上,余煙最後從小孔中飄出。窖要燒好幾天。以次取清煙、混煙、煙子、粗煙。

清煙:用上等墨原料。混煙:用在普通的墨。煙子:印木板書。粗煙:做油漆粉刷。1.3油煙明.沈繼孫:古法惟用松燒煙,近代始用桐油、麻子油燒煙。衢人用皂青油燒煙,蘇人用菜子油、豆油燒煙,以上諸油俱可燒煙製墨。但桐油得煙最多,為墨色黑而光,久則日黑一日。餘油得煙皆少,為墨色淡而昏,久則日淡一日。1.4工業碳黑用天然氣、乙炔、塔底油等為原料。可用分解法。現在大多墨汁用工業碳黑製造。《天工開物》明.寧應星:凡松煙造墨,入水久浸,以浮沉分精粗。(用水浸泡可以得到精細的碳粉。要點:魏晉以前:曾用石墨。明代以前:松煙佔九成,清代油煙漸多。現代:工業碳黑。(主要這四種,就專業性而言,松煙製作是一個里程碑,質量也非常好。油煙製作的工藝比較簡便。普遍使用的時代較晚,工業碳黑顏色較差。)2膠質通常用動物膠、如鹿角膠、牛皮膠、魚鰾膠等。性質:不穩定。《墨經》宋. Yao說之:凡墨,膠為大。有上等煤而膠不如法,墨亦不佳。如得膠法,雖次煤能成善墨。《墨藪》唐.韋續:凡書,先取墨,必廬山之松煙,代郡之鹿角膠,十年以上,強如石者妙。(鹿角膠是制墨最好的膠,將雄鹿的角距成一小段一小段,削去粗皮,漂去淤血,熬煉成膠。時間一長如石堅硬,性質清純和緩,凝聚力好。)牛皮膠:用水牛皮熬成常用油煙墨。魚膘膠:在廣東、和港又稱花膠。制墨時,牛皮膠還加一點魚膘膠,十分之一份量。否則易粘筆鋒。《墨經》:膠不可單用,或以牛膠、魚膠、阿膠參和之。(把幾種膠參和在一起取長補短。)新膠不如舊膠,但也不是越舊越好。要緊的是配搭得法,這在制墨業往往是有獨家秘方的。碳粉和膠的比例:《墨經》所言:煤一斤,用膠五兩,蓋亦為盡善也。這是松煙制墨,要注意以前的一斤是十六兩。就是十六兩煤,用膠五兩。如果是油煙,《墨法集要》說要根據天氣來加膠。大約冬天是桐油煙十兩,用牛膠四兩半。夏天就要加到六兩。結論:墨汗是膠狀液化,含膠量非常重要。膠重則黏筆鋒,膠輕則容易湮化。膠會腐敗,墨汁發臭。墨汁乾後,膠變成碎粒,失去膠性,不可再用。要點:墨汁成份:碳黑、膠質、水。碳黑:松煙、油煙、工業碳黑。膠質:鹿膠、牛膠、魚膠等。怎樣磨墨墨條用紙包著怕風吹,怕干。磨墨,重按輕推。速度慢,不要產生熱墨。熱墨有氣泡不可用。磨墨如病夫。3墨汁中的水墨汁中水的比例大小,造成墨汁的濃淡。市面上買來的墨汁很少有水的份量剛剛好的。怎樣處理呢?3.1墨汁減少水分的方法1把墨汁倒在敞口的瓷器中,讓它的水分蒸發掉一部分。(注意不能在太陽底下曬,只能放在乾燥而陰暗的地方。減少水分的方法2把墨汁倒在硯臺上。磨上一陣,把裡面多餘的水磨成墨汁。3.2墨汁太濃碗里墨汁用過一陣後,變得濃了,可以加點瓶子中的新墨汁,比加水更有把握。但要注意,不同牌子的墨汁不能摻合,有時候會產生塊狀物質。如果加水,只能加非常少的一點點。通常用水滴、水盂和小銅勺。3.3手磨墨汁手工磨墨所得到的墨汁最為好用,尤其是陳墨。墨色好,滲透性好,咬得住紙,裝裱的進修不會湮化。濃淡由自己調節。磨墨三件:墨條、硯臺、清水。買墨:明.沈繼孫《墨法集要》:凡墨不貴輕,舊語曰:煤貴輕,墨貴重,今世人擇墨貴輕,甚非。煤粗則輕,煤雜則輕,春膠則輕,膠傷水則輕,膠為濕所敗則輕。膠好方始有力,可以減斤兩,用墨因膠少煙多,故倍加黑,名為輕膠。墨色黑且清,利於速售,但年遠久藏,慮恐色退。一條墨因膠少碳多為輕膠墨,輕膠墨因為碳多,所以顏色較黑。因為膠少,所以容易麻。但膠少了,易斷,不易長期保存。膠多,粘合力大,力於長期保存。宋.晁說之《墨經》:膠多利入,膠少利新,匠者以其速售,故喜用膠少。觀易水奚氏、歙州李氏,皆用大膠,所以養墨。所以你買輕墨就是常用速用。在收藏就在買重的、大膠。斷墨:就是因為施膠不夠。古人制墨,為把膠和碳充分混合,要經過兩次杵搗。宋.晁說之《墨經》:凡搗不厭多,魏韋仲將《墨法》:「鐵臼中搗三萬杵,杵多益善。」唐王群德則用石臼搗三二千杵,蓋其搗無數。墨分成小塊後,還要經過反復鎚練,反復打過務求裡面沒有小氣孔。杵搗和捶打,是為了使碳黑和膠充分揉合。硯臺:平硯:用墨少用。上是平面。淌硯:取水容易,磨墨量多。(很早就有了)凹硯(湯硯):中間凹,墨丸置中方便磨。很多瓷硯就是湯硯。墨海:用墨量很大。有蓋子,可以舔墨。磨墨加水水一定要新水,不能用茶等。磨墨如病夫,因為你磨得快了以後,就會產生泡沫。有了泡沫,就是熱墨,不能用。墨磨好後應放在磨床上磨盒中。4墨光墨光指墨汁光澤。4.1顏色--黑度增加墨汁的–,是在松煙里邊加點麻油,燒出來的煙就比較黑。4.2光澤--有光好還是無光好?明.沈繼孫《墨法集要》:東坡云:世人論墨,多貴其黑,而不取其光。光而不黑固為棄物:若黑而不光,索然無神彩,亦復無用。要使其光清而不浮,湛湛如小兒目睛,乃佳也。古代碳黑分兩大類:松煙和油煙,照儀器測定,松煙黑度比較好。但照人的視覺來看,好像油煙比較黑。松煙的黑色深沉無光,油煙的黑色有光。用於國畫,松煙加水後層次清晰,表現力很強。可以說松煙、油煙各有好處。宋.晁說之《墨經》:凡墨色,紫光為上,黑光次之,青光又次之,白光為下。凡光與色不可廢一,以久而不渝者為貴,然忌膠光。(磨墨時,不能看到膠光,看到膠光則說明膠太重了。)宋.蘇易簡《文房四譜》:冀公墨法:入此草末色此,入秦皮末色碧,其色俱可愛。(墨光可以人為調出的。)明.沈繼孫《墨法集要》:然欲墨之黑,一須煙淳,二須膠好而減用,三須萬杵不厭。此不易之法,不可合藉科藥也。(靠藥來調墨光不是好辦法。)以紙試墨,在紙上等墨干後看墨色。本節要點:怎樣調節墨汁中的水份。怎樣麻墨:介紹墨條、硯臺、水。墨光以紫色為上,最好用紙試驗。

1什麼是墨法:書寫中的墨的方法。目的是使墨更好地表達用筆。國畫把墨當作一種顏色,書法只用線條,用一條線表達內心。唐.葉百豐《書說.用墨》:以濃淡燥潤取媚於書,乃子厚「柳宗元」之來習。(柳宗元最早提倡調色,元明之後就有人開始採用。這只能算是美術字,歷代對這種方法批評很多。)書法中墨色的濕潤枯燥,指用筆時的自然變化。而且是一次性的,不能回頭重復或修補。這樣才能真實地表達人的內心起伏變化。墨法好壞只有一個標準,就是能否清晰地表達用筆。要點:為更好表現筆法。在書法中,墨法是跟隨筆法變動的。如果墨法遮蓋筆法,就是錯的用墨方法。(也就是說,筆法為主,為要本,主次要搞清楚。)2掭墨和點墨2.1掭墨《莊子》:「舐筆和墨」。(舐shi4)舔筆、舔墨;掭筆、掭墨。(用筆舔墨,墨只是停在筆的表面。)2.2點墨把毛筆伸入墨汁中。清.周星蓮《臨池管見》:作書時須通開其筆,點入硯池,如篙之點水,使墨從筆尖入,則筆酣而墨飽。點墨進,只要把筆鋒部分點入墨汗就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這筆頭必須是濕潤的,點墨前浸過水。如果幹筆點墨,用過後就不容易洗越來越干凈。然後等墨汗慢慢地滲入筆腰,這是毛細現象。注意筆要最好不要有墨,筆根有墨,最為難洗。

筆腰是儲墨之處,一枝筆點墨以後,筆腰部份會變的大一點,但墨太多,筆腰就會很肥大。筆腰太肥會導致筆鋒綿軟無力。所以要吸去一部分,或者掭去一部分墨汁。3墨汁的流動墨汁是沿著筆毛向下流動的。這就有兩個結論:筆尖墨汁最多,最濕瀾;越往上墨汗最少、最容易乾。就內外而言,表面接觸空氣多,容易干,筆心含有的墨汗接觸的空氣少,不容易干。結論:(前面講過,書法中墨色的濕潤燥枯變化,不是用水調節出來的,而是用筆寫出來的。)墨汗的流向和乾燥的過程,形成了書寫時的墨色變化。4墨色變化。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運墨而五色具。(在古文中,「五色」通常泛指色彩豐富。如《老子》:「五色令人目盲」。在書法中,墨色變化雖多,但大致可分三類:4.1筆道和墨道一是筆鋒實際寫過的部分,我稱之為筆道。二是墨色顯示出來的部分,我稱之為墨道。筆鋒走過的部分有墨,筆道和墨道大小一樣。如有時墨會漲出來一點,稱之為漲墨,這時墨道大於筆道。如果有時一筆不但有漲墨,而且漲個不停,形成了墨暈,結果墨道就比筆道大很多。在書法中,墨道和筆道經常不相等。4.2濕墨(墨道=筆道+漲墨+墨暈)當三者俱備,墨道最寬。濕墨在國畫中常見。但書法中往往會看不清用筆,反而會掩蓋用筆的精妙。除偶然使用外,基本不用。4.3瀾墨(墨道=筆道+漲墨)就是你寫一筆,稍微有一點點洇化。瀾墨書寫比較流暢,但線條的感覺松。濕墨和瀾墨,也可能是紙張的問題。紙張比較松,會引起濕墨和瀾墨。

齊白石「兩石齋」橫匾,就是用潤墨寫的。44乾墨(墨道=筆道)乾墨寫在紙上,沒有漲墨,更沒有墨暈。一筆下去,墨道等於筆道,表最為精確。但是干墨也有缺點,就是不能持久。寫不了幾筆,筆鋒就乾枯了。

結論:沙筆表示筆鋒側面開始乾。燥鋒表示筆心開始乾了,筆尖毫毛分開。枯筆表示筆心很乾,筆鋒毫毛完全散開。在書法中,墨色的變化,基本情就是如此。濕墨、潤墨和乾墨。時常會出現在作品中。乾墨如果繼續寫,就會出現沙筆、燥筆和枯筆。

這是吳昌碩寫的「踏天一磨」,用李賀的詩意。吳昌碩喜歡用干墨,因為線條長。所以往往出現很多沙筆,看上去像百年古藤。干墨線條緊、濕墨、潤墨線條松。

從濕墨到枯筆,可以看成是一個循環。當你點墨後書寫時,墨色就會慢慢經過各個階段。如果你不需要某些墨色,就可以重新點墨來阻止它出現。比如說,你是寫篆書、隸書和真書。常用墨色是潤墨、乾墨、沙筆。就要重新點墨了。這樣一來,後面的燥鋒、枯筆。就不會出現。如果你寫行草書,墨色的變化幅度可以加大。但濕墨表現用筆效果最差。所以王羲之作品中,極少出現濕墨,也不會太枯。要點:書法墨色變化,是為了表現出用筆技法。濕墨、潤墨、乾墨、沙筆、燥鋒、枯筆。點墨的方法。

幽答:墨道不可能小於筆道。第一筆落紙,可以是乾墨。初級課程141.基本概念執筆有一些基本概念,先要搞清楚。比如:單鉤還是雙鉤?五個指頭怎樣分組?筆桿是傾斜好還是豎直好?什麼是執筆的「深淺長短」?什麼是虛掌?

1.1單鉤還是雙鉤第一個問題,這牽涉到兩個術語:單鉤和雙鉤。手指彎曲就成了一個鉤。單用一個食指鉤,稱為單鉤。如果用食指、中指一起鉤,就稱為雙鉤。1.2五個指頭怎樣分組要把毛筆抓住,不能只是鉤,鉤是拉過來,還要有一個推出去的力量來抵住,這麼一拉一抵,兩個一起,就是一組。人有五個手指,拇指和食指是一組,就是藍箭頭所指的地方,中指和無名指是第二組,就是紅箭頭所指的。小指通常就貼在無名指後面。

1.3筆桿是傾斜好,還是豎直好我們來看看毛筆的形狀。筆頭是一個圓錐形,筆心就是它的中軸,筆管是一個圓柱形,圓柱形也有一根中軸,當筆頭裝入筆管,本質上就是兩個中軸連在一起了。所以,抓住了筆管,也就是抓住了筆心。當筆管運動,其實就是運動筆心。這一點非常重要。唐代歐陽詢《付善奴(善奴一個人)傳授訣》這篇文章中說:「每秉筆(秉筆就是執筆)必在圓正。……當審字勢,四面停均,八邊具備」。一個字要好看,就要顧及它的四面八邊的安排。既然有四面八邊,那就必然有一個中心。所以執筆準備姿勢,就是把筆鋒放在這中心地位上。另一篇傳為顏真卿的《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以前給大家說過,張長史就是張旭,他說:「妙在執筆,令其圓暢,勿使拘攣」。剛才歐陽詢說圓正,張旭說圓暢,兩人都強調一個圓字。圓就是執筆的要求。什麼是圓呢?圓的特性,就是從任何方向看過去,都是一樣的。當我們執住筆管,要使前後左右,任何方向看過來都一樣,這就是圓了,從數學上講,也就是中軸線(或者說筆心)四面對稱。相對於紙張來說,就是要垂直於紙面。這樣一來,筆心向四面八邊任何方向運動,就都是一樣了。這個中心位置,就是正。這是第一個定義:正鋒。簡言之正鋒就是毛筆中軸垂直於紙面。正鋒時,筆心四面對稱。請各位注意,正鋒是筆鋒的中心位置,或者說是根本位置。執筆是用筆的準備姿勢,執筆就是要把筆心處於這一位置上。不管你紙張處於什麼位置,譬如紙張斜過來,那執筆也要跟著斜過來,以保持垂直。你看這張新疆七個星石窟壁畫《修行圖》,很多信徒在抄經,他們一手執筆,一手執紙(這個紙看起來有點像抄經用的貝葉),筆和紙還是垂直的。這是1958年長沙出土的西晉青瓷俑。反映古代校讎,就是校對書本。右邊這一個拿書冊在讀,左邊這一個拿筆寫,漢代劉向《別錄》說:「讎校,一人持本,一人讀書,若冤家相對」你可以看到他的執筆姿勢,還是垂直於紙面的。要注意,很多人習慣了拿鋼筆、鉛筆的姿勢,往往把筆尖向前伸出,造成四面不對稱,改正的方法,你可以請別人來看看。你的筆管是否垂直於紙面,做到四面對稱。1.4什麼是執筆「深淺長短」深淺願意指下水的幅度,是垂直方向的分寸,藍色箭頭下水較淺,紅色箭頭下水較深。長短是指橫向伸出的長度。藍色箭頭伸得短,紅箭頭伸出長。如果我們把手放在圓點的位置上,就懂得深淺長短

的意思了。或者通俗地說,執筆深淺就是高低,長短就是遠近。這句話是唐朝大書法家孫過庭講的。《書譜》中他說:「執,謂深淺長短之類是也」。就是說,執筆要講深淺長短。先說說深淺,執筆的深淺,就是抓住筆桿位置的高低。古代有一篇託名為衛夫人的著作,叫《筆陣圖》,這麼說:「其筆頭長一寸,管長五寸」,就是毛筆的總長是六寸。「凡學書字,先學執筆,若真書,去筆頭二寸一分,若行草書,去筆頭三寸一分,執之。」唐代虞世南也說過:「筆長不過六寸,捉管(執筆)不過三寸,真一、行二、草三,指實掌虛。」真書一寸,行書兩寸,草書三寸,但虞世南沒有說從哪裡開始,究竟從筆頭開始算,還是從筆管下端開始計?這就引起了後人解釋不同,其實相差並不很大。照虞世南的原文文章來看,他是從筆頭開始計的。簡言之寫真書,執筆要低一點,容易控制筆鋒。寫行草書,執筆要高一點,運動幅度較大。執筆最高不超過毛筆長度的一半。這是虞世南所說的。還有一個長短問題,這是指橫向的幅度,也就是遠近。有些人執筆,不指彎曲,全部伸直,毛筆離掌心遠。另外有些人執筆,手指都是彎曲的,毛筆離掌心近。這就是執筆的長短問題。其實太遠太近都不好,適當,舒服就可以。1.5什麼是虛掌就是掌心必須是空的,掌心空才能伸縮,如果你掌心是實的,那就抓死了,不能動了。以上五個問題,都是執筆的基本概念。

2.理論根據歷史上討論執筆的文章,非常之多,究竟哪一篇最重要呢?第在第四、第五、第六課中講到,王羲之的筆法,傳授給智永、虞世南、張旭、崔邈,最後由韓方明記錄下來了。這就是韓方明《授筆要說》中的五執筆。毫無疑問,《授筆要說》是最重要的理論文獻。韓方明說:「夫把筆有五種,大凡管長,不過五六寸,貴用易便也。」執筆最重要就是方便實用。違反這一原則的方法,都是錯的。好,第一種。「第一執管。夫書之妙在於執管,既以雙指苞管,亦當五指共執。」雙指苞管,就是用兩個手指包住筆管,也就是前面講的雙鉤。五指共執,那就是要用兩組手指。「其要,實指虛掌,鉤擫yè訐jié送(亦曰抵送),以備口傳手授之說也。」這句是講口訣,實指就是手指有力,虛掌剛才講過了,鉤擫yè訐jié送這個將來再說。照韓方明所言,執管法應該是這樣的。雙鉤,五個手指分成兩組,包住筆管。掌心是空的,是虛掌,手指要有力。這是執管從正面看。

這是執管從背面看。

韓方明又說:「世欲皆以單指苞之,則力不足而無神氣,」這是批評單鉤法,力量不足,「每作一點畫,雖有解法,亦當使用不成。」單鉤法雖然有解救的方法,但你不能老是去解救,所以說「使用不成」。他又說:「曰"平腕雙苞,虛掌實批』妙無所加也」。還是雙鉤法好。第二種叫「扌族」管,韓方明說:「第二扌族管,亦名拙管。謂五指共扌族其管末,吊筆急疾,無體之書,或起稿草用之。」就是說,這只是找草稿用的方法。沒有什麼體,當然不是書法家所用。既不是雙鉤,也不是單鉤,五個手指又不分組,執筆的位置顯然太高。這是缺點很多的執筆法。韓方明又說:「今世俗多用三指扌族管書,則全無筋骨,慎不可效也。」現在有些人還省事,只用三個手指吊筆,全無筋骨,警告大家千萬不要學。「第三撮管。謂以五指撮其管末,惟大草書或書圖幛用之,亦與拙管同也」。這和前面差不多,但不是吊管,而是抓住管末。第四個,韓方明說「第四握管。謂撚拳握管於掌中,懸腕以肘助力書之。」這個方法是一把抓,捏個拳頭,用那個手臂的力量,幫助寫字。「或雲自諸葛誕,倚柱書時,雷霹柱裂,書亦不輟。」他說握管法,是從諸葛誕開始,他是靠在一個柱子上寫字,這個時候一個雷打下來,那個柱子裂掉了,但是他書寫沒有停止。「當用壯氣,率以此握管書之,」假如你胸中氣勢很盛、很壯,你就可以用這方法來寫字。但韓方明給他一個評語:「非書家流所用也。」這不是書法家所用的方法,一句話就判了死刑。這握管法後來也有人用,韓方明說:「後王僧虔用此法,蓋以異於人故,非本為也」。王僧虔是王羲之的族孫,大書法家,當時孝武帝也喜歡書法,自認第一,老是想謀害王僧虔,王僧虔只好用握管法來寫字。這一來當然寫不好了。以此避禍。韓方明說:「近有張從申郎中拙然而為,實為世笑也。」如果你到韓國參觀樂安邑城民族村,可以看到這個場面,一個當官的口授,一個書記跪在地上記錄,他用的就是握管法。最後一個,第五個。「第五搦管。謂從頭指至小指,以管於第一、二指節中搦之,亦是效握管,小異所為。有好異之輩,竊為流俗書圖幛用之,或以示凡淺,時提轉,甚為怪異,此又非書家之事也。」這一段講得比較長,這方法也不好。首先你要注意,唐朝人對手指的稱法和現代人不同。我們現在叫拇指,當時叫大指,食指當時叫頭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和現在相同。但中指也可以稱拇指、將指。韓方明說這個搦管,和握管差不多,只是沒有握成拳頭,把毛筆放在後面四個手指的第一二節的中間,用拇指按住,所謂搦,《說文解字》說就是按。本節要點:執管,是最好的執筆方法。要點:雙鉤、五指兩組、實指虛掌。垂直紙面叫正鋒,是毛筆的中心位置。要點解讀:思考題:把韓方明所說的五種執筆方法,都試驗一次,以作比較。試做深淺長短不同執法,看看對正鋒有什麼影響。找出自己最舒適的位置。__(傳)歐陽詢《傳授訣》原文和譯文原文:每秉筆必在圓正,氣力縱橫重輕,凝神靜慮。當審字勢,四面停均,八邊具備;短長合度,粗細折中;心眼准程,疏密攲正。最不可忙,忙則失勢;次不可緩,緩則骨痴;又不可瘦,瘦當形枯;復不可肥,肥即質濁。細詳緩臨,自然備體,此是最要妙處。貞觀六年七月十二日,詢書付善奴授訣。譯文:每當要寫字的時候,所用的筆必須心圓管直,運筆或直或橫,或輕或重,要用力得當。精力要集中,思慮要平靜下來。應該審查字的間架結構及其所孕含的勢能,達到四面分布均勻,八邊齊備,短長合於法度,粗細適中;心和眼都得符合一定的程式,疏密恰當,斜正合適。最要注意的是不可匆忙,一忙就會使筆失去控制,因而失去力感剛性的勢能。其次是不可緩慢,緩慢就會使字失去骨力。一同時又不可過瘦,瘦就會使字形顯得枯搞;當然也不可過肥,肥就會使字體顯得俗氣。仔細地端詳原本的筆意,從容地進行臨摹,自然而然就會達到原本的體勢了。這是學習書法最緊要、最神妙的地方。(來源書法屋www.shufawu.com)。余罷秩醴泉,特詣京洛,訪金吾長史張公,請師筆法。長史於時在裴儆[jǐng]宅憩止,有群眾師張公求筆法,或存得者,皆曰神妙。仆頃在長安二年師事張公,皆不蒙傳授,人或問筆法者,皆大笑而已,即對以草書,或三紙、五紙,皆乘興而散,不復有得其言者。仆自再於洛下相見,眷然不替。仆因問裴儆:「足下師張史有何所得?」,曰:「但書得絹、屏、素數十軸,亦償請論筆法,惟言倍加功學臨寫,書法當自悟耳」。——在這一節里 ,顏真卿敘述了得到張旭筆法的不易:一是顏真卿兩次求師筆法。即「余罷秩醴泉」和「仆頃在長安二年師事張公」這兩次。二是「人或問筆法者,皆大笑而已」,包括裴儆在內,張旭只給作品,不作正面回答,更可以看出筆法的珍貴。本節有兩個字需加以注意:一是「仆頃在長安二年師事張公」的「頃」字,「頃」為頃刻之意,引申為不久以前。顏真卿在長安用二年的時間「師事張公」,結合顏真卿的年譜可以大略得知此次拜師是指顏真卿在天寶二年的罷官期間。二是在原文中「或存得者」,有將「存」字寫為「有」的,對比「或存得者」與「或有得者」之意,前者有僅得到隻言片語之意,後者則是似乎已經得到了張旭的論書的全部。當時李白、李陽冰、賀知章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張旭的影響,顏真卿和崔邈是寫在史書上張旭的嫡傳弟子,又「存」字為拓片所固有,故認為「存」字比較符合此節的文意,也符合情理。仆自停裴家,因與裴儆從長史月余。一夕前請,曰:「既承兄丈獎諭,日月滋深,夙夜工勤,溺於翰墨,倘得聞筆法要訣,則終為師學,以冀至於能妙,豈任感戴之誠也!」。長史良久不言,乃左右眄[miǎn]視,拂然而起。仆乃從行來至竹林院小堂,張公乃當堂踞床而坐,命仆居於小榻而曰:「筆法玄微,難妄傳授。非志士高人,詎可與言要妙也。書之求能,且攻真草,今以授之,可須思妙」。——此節敘述了顏真卿通過真誠的表白,終於打動了張旭。有兩點需加註意:一是「既承兄丈獎諭」的「兄丈」二字,「兄」字古有師長之意,故在古代非師徒關係的一方稱對方為兄時,對方一般不稱對方為弟;「丈「字有尊敬的長者之意。因此「兄丈」二字,可理解為前輩、老人家。由此可以推斷此刻的顏真卿還不是張旭的徒弟,否則顏真卿可直接稱呼張旭為「恩師」、「尊師」或「吾師」。二是張旭指出草書和真書雙修的學書主張,在《唐人書評》所列的十二位唐朝草書大家中,有著「唐朝第一妙腕」之稱的孫過庭(排名第二,位列張旭之後)在《書譜》中說:「草不兼真,殆於專謹;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真草一起學習的觀點在這裡得到了草聖張旭的再一次明確印證。乃曰:「夫平謂橫,子知之乎?」,仆思以對之曰:「嘗聞長史示令每為一平畫,皆須令縱橫有象,非此之謂乎?」,長史乃笑曰:「然」。—— 漢字中,橫豎筆畫最多。在張旭與顏真卿探討這個問題前已多有論述。主要就是橫劃的書寫要有起伏,不得拖筆,線條要有彈性,就像騎手的馬韁繩——徐放徐收;一幅作品中以看不到橫劃的突兀排列為美,忌「堆柴」之弊。「直謂縱,子知之乎?」,曰:「豈非直者從,不令邪曲之謂乎?」,曰:「然」。——豎劃必須「從」於橫劃,注意橫豎之間的呼應。在保證豎劃相對較直的同時,一字之中的兩豎不得等同「立柱」,否則極易生硬、僵死,狀如運算元;一字之中的豎劃主筆要盡量不與作品的總體橫勢相垂直,否則容易失去上下的連貫,出現「直則無力」的弊病。同時豎劃不宜過長,因為把握不好就會造成「割紙」的錯覺。「均謂間,子知乎?」,曰:「常蒙示以間不容光之謂乎?」。——一方面在筆墨散開時要取法自然,和諧統一,收攏後要計白當黑,不爭不犯。另一方面要處理好直與非直,密與非密等辯證關係,力爭在矛盾雙方由此及彼的橋樑上行走。曰:「密謂際,子知之乎?」,「豈不為築鋒下筆皆令宛成,不令其疏之意乎?」。—— 相關聯的下一筆要果敢有力,承接處就像蓋房子中柱子與檁柁之間的咬合。「築」,搗也,意為由上而下的擊打;「宛」,凹進去的意思。曰:「鋒謂末,子知之乎?」,曰:「豈非末已成畫,復使鋒健之謂乎?」,曰:「然」。——一方面末筆出鋒要意完神足,如「也」字楷書末筆要緩起輕收,形成的鈍勢小勾就像剛剛把弓拉滿,箭頭被一點點的縮到了弓背的挽手處的樣子;另一方面,在書寫過程中要注意筆鋒的調整,切不可因為是末筆就草率為之,造成筆鋒的「散包」和線條的「泄氣」。「力謂骨體,子知之乎?」,「豈非謂趯[tì]筆,則點畫皆有筋骨,字體自然雄媚之謂乎?」。——「趯」,意為跳躍,在永字八法中指「鉤」。書法中所謂的「力」,是指各種線條按著不同字形組合起來後,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張力和視覺上的衝擊,這種力不是蠻力,是以具象對抽象的審美表述。張旭對顏真卿的回答沒有表態,說明顏真卿的回答尚不夠準確。曰:「轉輕謂展折,子知之乎?」,曰:「豈非鉤筆轉角,折鋒輕過,亦謂轉角為暗過之謂乎?」,曰:「然」。——在書寫「橫折拐角處」時,由左而右,在拐點處稍右再回鋒於拐點,調鋒而下;在書寫「鉤」時,鋒至出鋒處依然暗過之,而後蹲鋒回返向上左出。「展」,轉也。「次謂牽掣,子知乎?」,曰:「豈非謂為牽為制,次意挫鋒,使不怯滯,令險峻而成之謂乎?」,曰:「然」。——兩個筆劃的連接處,常常會出現遊絲,這種遊絲起到了局部與整體,從筆與主筆的牽製作用。遊絲是挫鋒的產物,是毫不怯滯,間不容髮行筆的結果。「次」,非前也,在這裡可理解為書寫主要筆劃時所產生的衍生線條。有將「次」寫為「決」者,理解為「撇」法,詮釋尚通。然拓片為「次」字,結合此句所述筆法,故當以「次」為準。「補謂不足,子知乎?」,「豈非謂結構點畫或有失趣者,則以別點畫旁救應之謂乎?」,曰:「然」。「損謂有餘,子知之乎?」,曰:「豈長史所謂趣長筆短,雖點劃不足嘗使意氣有餘乎?」,曰:「然」。「巧謂布置,子知之乎?」,曰:「豈非欲書預想字形布置,令其平穩,或意外生體,令有異勢乎?」,曰:「然」。——這三節主要是講創作中的臨機把握問題。我們平時看一件作品,不是僅僅要看其中幾個字,重要的是要看它的整體效果。創作中的整體經營就好比農民在壘石頭大牆,牆體里外要平,牆頂也要平,因此農民壘牆的時候,常常把石頭拿在手裡打量一番,長的要削去一塊,短的要「補上」,而且要「壓好茬」,就是要彼此咬合起來,否則就不結實。書法創作畢竟不是「壘牆」,一是漢字可以隨意誇張;二是一旦出現了失趣的情況,善於補損就會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稱謂大小,子知之乎?」,曰:「豈非大字促之令小,小字展之為大,兼令茂密乎?」,曰:「然,子言頗皆近之矣。夫書道之妙,煥[huàn]乎其有旨焉。世之學者皆宗二王、元常,頗存逸跡,曾不睥睨[bìnì]八法之妙,遂爾雷同。獻之謂之古肥,張旭謂之今瘦。古今既殊,肥瘦頗反,如自省覽,有異眾說。張芝、鍾繇巧趣精細,殆同神機,肥瘦筋骨,豈易致意?真跡雖少,可得而推。逸少至於學鍾勢巧形容,及其獨運,意疏字緩。譬楚音習夏,不能無楚,過言不悒[yì],未為篤論。又,子敬之不及逸少,猶逸少不及元常,學子敬者畫虎也,學元常者畫龍也,倘著巧思,思過半矣,功若精勤,當為妙筆」。——此節論述了學書「同」與「不同」的問題,即大家都學二王和鍾繇,容易造成千人一面的「雷同」。但不同時代對「肥瘦」審美的不同要求,以及個體差異又造成了相同中的不同。也就是說,個性來源與共性,只有朔本求源,篤學精思,善於揚棄,才能夠在「有我」與「無我」中找到藝術的真諦,才能攀上書法藝術的高峰。曰:「幸蒙長史授用筆法,敢問攻書之妙,何以得齊古人?」,曰:「妙在執筆,令得圓轉,勿使拘攣;其次在識筆法,謂口傳授之訣,勿使無度,所謂筆法在也;其次在於布置,不慢不越,巧便合宜;其次紙筆精佳;其次變通適懷,縱舍掣奪,咸有規矩。五者備矣,然後齊於古人矣。」——張旭從五個方面論述了如何創作的問題。曰:「敢問執筆之道,可得聞乎?」,長史曰:「予傳筆法,得之於老舅陸彥遠,曰:吾昔日學書,雖功深,奈何跡不至於殊妙。後聞褚河南雲:"用筆當須知如錐畫沙,如印印泥』。始而不悟,後於江島見沙(平)地靜,令人意悅欲書。乃偶以利鋒畫其勁險之狀,明利媚好。始乃悟用筆如錐畫沙,使其藏鋒,畫乃沉著。當其用鋒,嘗欲使其透過紙背。真草字用筆,悉如畫沙、印泥則其道至矣。是乃其跡久之,自然齊古人矣。但思此理,務以專精工用,凡其點畫不得妄動,子其書紳」。予遂銘謝,再拜逡巡而退。自此得攻墨之術。於茲七載,真草自知可成矣。平直均密,鋒力轉次,補損巧稱為十二意。天寶五年丙戌九月顏真卿述。—— 張旭講述了「如錐畫沙」的產生和藝術效果。《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可以算作是顏真卿回憶整理出的一份張旭對書法藝術深入學習實踐後的總結性的「課後筆記」。在這份筆記中,張旭採取一問一答的方法,融合了以往的書學觀點,以鍾繇筆意為基礎逐條明確了書法美學創作實踐的不同要求。具體就是,以「平、直、均、密、鋒、力、轉、次、補、損、巧、稱」這十二個字,解決了學書中點劃、結字、布置等基本問題;針對執筆、守法、布置和選擇紙筆等要素,解答了「何以得齊古人」的問題;針對高質量線條的錘鍊和對十二筆意的把握運用,傳授了「老舅」陸彥遠「如錐畫沙」的用筆之法。這就是顏真卿兩次拜師草聖張旭所得到的書學真知的全部。如果說這是「言傳」,那麼「人或問筆法者,皆大笑而已,即對以草書,或三紙、五紙」—— 手不釋筆的不停揮灑則是「身教」。正是這些言傳身教點化了顏真卿,並最終使得顏真卿的書法藝術隨著他的千古英名而不朽。執筆1基本概念單鉤還是雙鉤?五個指頭怎樣分組?筆桿斜好還是豎直好?什麼是執筆「深淺長短」?什麼是「虛掌」?1.1單鉤還是雙鉤?單用一個食指鉤,稱為單鉤。如果用食指、中指一起鉤,就稱為雙鉤。1.2五個指頭怎樣分組?要把毛筆抓住,不能只是鉤。鉤是拉過來,還要有一個推出去的力量來抵住。這么一拉一抵,兩個一起,就是一組。人有五個手指,拇指和食指是一組。中指和無名指是第二組。小指通常就貼在無名指後面。1.3筆桿斜好還是豎直好?抓住了筆管,也就是抓住了筆心。當筆管運動,其實就是運動筆心,這一點非常重要。唐.歐陽詢《付善媽傳授訣》:每秉筆必在圓正。......當審字勢,四面停均,八邊具備。(一個字好看,要段估計它四面八方的安排。即然的四面八邊,就必然有一個中心。所以執筆準許備的姿勢,就是把筆鋒放在中心地位上。)傳為彥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張公曰:「錄在執筆,令其圓暢,勿使拘攣。」圓:是執筆的要求是。圓的特性就是在任何方向看過去,都是一樣的。正鋒:當我們執住筆管,要使前後左右任何方向看過來都一樣,就是是圓了,在數學上講,也就是中軸(或者說筆心)四面對稱。相對於紙張來說,就是要垂直於紙面。這樣一來,筆心向四面八邊任何方向運動,就都是一樣的了,這個位置就是「正」。結論:正鋒:毛筆中軕垂直於紙面。正鋒時,筆心四面對稱。1.4什麼是執筆「深淺長短」?深淺是指按筆垂直方向的分寸,長短是橫向伸出的長度。如果我們把手放在圓點的位置上,就懂得深淺長短的意思了。或者說,執筆深淺就是高低,長短就是遠近。唐.孫過庭《書譜》:執,謂深淺長短之類是也。(執筆要講深淺長短。)傳為衛夫人《筆陣圖》:其筆頭長一寸,管長五寸......凡學書字,先學執筆,若真書,去筆頭二寸一分,若行草書,去筆頭三寸一份,執之。唐.虞世南《筆髓論》:筆長不過六寸,捉管不過三寸,真一、行二、草三,指實掌虛。

結論:寫真書,執筆要低一點,容易控制筆鋒。寫行草書,執筆要高一點,運動由度較大。執筆最高不超過毛筆長度一半。(虞世南所說。)長短:手指執筆離掌心的距離。適當舒服就可以了。1.5什麼是「虛掌」?就是掌心必須是空的,掌心空才能伸縮。掌心實的就不能動了。以上五個問題,是執筆的基本概念。2理論根據韓方明的《授筆要說》五執筆夫把筆有五種,大凡筆長不過五六寸,貴用易便也。(執筆最重要的是方便使用,違反這一原則的方法,都是錯的。第一執管。夫書之錄在於執管,既以雙指苞管,亦當五指共執,其要「實指虛掌,鉤擫訐送(亦曰抵送)」,以備口傳手授之說也。世俗皆以單指苞之,則力不足而無神氣,每作一點書,雖有解法,亦當使用不成。曰:「平腕雙苞,虛掌實指」,錄無所加也。第二 管,亦名拙管。謂五指共 其管末,吊筆急疾,無體之書,或起稿草用之。今世俗多用三指 管書,則全無筋骨,慎不可學也。第三撮管。謂以一指撮其管末,惟大草書或書圖幛用之,變與拙管同也。第四握管。謂撚拳握管於掌中,懸腕以肘助力書之。或雲自諸葛誕,倚柱書時,雷霹柱裂,書亦不輟。當用壯氣,率以此握管書之,非書家流所用也。後王僧虔用此法,蓋以異於人故,非本為也。(王僧虔是王羲之的族孫)近有張從申郎中拙然而為,實為世笑也。第五搦管。謂從並沒有指至小指,以管於第一、二指節中搦之,亦是效握管,小異所為。有好異之輩,竊為流俗書圖幛用之,或以示凡淺,時提轉,甚為怪異,此又非書家之事也。要點:執管,是最好的執筆方法。要點:雙鉤、五指兩組、實指虛掌。垂直紙面叫正鋒,是毛筆的中心位置。

初級課程15用腕人身體上最靈活的就是腕關節。1手腕的功能上下左右旋轉1.1手腕上下可調節執筆的姿勢。執筆時手腕向上,掌心向前,稱為豎掌。豎掌可使毛筆更容易保持正鋒。正鋒就是四面對稱。需注意,正鋒時手背這一條線還是有一些傾斜的。如果紙是斜置的,毛筆也要斜過來,以保持垂直紙面。這時候,手腕也要跟著上下調節。以找出最舒適自然的角度。抓筆:平腕寫大家時特別有用,有一種大號毛筆,就稱為叫抓筆,或者叫京抓。用平腕揮寫,不宜豎掌。1.2手腕左右這是書寫最重要的動作,又稱為搖腕。幾乎所有點畫都可以用搖腕寫出來。所以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搖腕三個基本的位置:左中右。請記信,中心位置就是中,就是正鋒。沒有中,就沒有偏;沒有正,就沒有側。無論手腕怎樣搖動,左右是暫時的,正鋒是根本的。在你搖腕之後,都必須回到正鋒的位置。

沒有用腕就是平拖,線條要活,只要善於用腕,線條就活起來了。線條有優雅的彎曲,就好看了。假如我們不計頭尾,只看它中間一段,手腕一右一左,動了一次。一橫中如果手腕動了兩次,左右、左右,線條呈現出波浪形。

文徵明寫的這個「寺」字,每一筆都動了手腕,所以線條不斷地變。尤其是中間那根最長的一橫。手腕兩次來回,線條起伏,好像灌注了生命。如果我把這些線條改成直線,生命力立即消失。變成呆滯死板的線條。

1.3手腕旋轉寫圓弧線條時用的。手腕轉動有正反丙個方向,平時要多轉轉手腕,有關肌肉用多了,就會靈活。圓形寫起來比直線難,形態多。在書法中,圓形是左半圓弧和右半圓弧的合成。關於圓的寫法,以後詳細講。

2腕運書法中運筆,是靠手腕實現的。所以就有這一個名稱:腕運。2.1腕運注意看我的寫字動作,其實就是手腕來來回回。每一左一右,稱為一個來回。因為向左或者向右時,毛筆筆桿是傾倒的。回到中間又恢復垂直,所以歷史上又稱為叫「起倒」。「起倒」一起,就是「來回」一次。學會發揮手腕的作用:左右和起倒。宋.姜夔《續書譜》:大抵要執之谷緊,運之欲活;不可以指運筆,當以腕運筆。執之在手,手不主運;運之在腕,腕不主執。沈尹默《書法論》:我們明白,執筆是手指的職司,運筆是手腕的職司,兩者必須很好地互相結合起來,才能完成用筆的任務。2.2上腕和下腕明.豐坊《書訣》:腕者,肘內之彎。上,時掌切,謂由此而上至肩也;下,奚價切,謂由此而下至掌也。伯高、魯公皆言大字運上腕,謂徑尺以上也;小字運下腕,謂徑寸以內也。(伯高:張旭、魯公:顏真卿)

2.3懸腕手腕懸多高呢?只要懸就達到了手腕靈活的目的。沈尹默《書法論》:腕卻只要離案面一指高低就行,甚至於再低一些也無妨。......因之提筆不必過高,過高了徒然多費氣力,於用筆不會增加多少好處,或許因吃力而反有壞處。寫字和打太極拳有相通的地方,打拳時要松肩垂肘,運筆時要抬肘松肩,若不松肩,全臂就會受到牽制,不能靈活往來。提筆過高,全臂一定也要抬高,臂肘抬高,肩必聳起,關節緊接,運用起來,自然就不夠靈活了。2.4提腕就是寫小字時,小臂與桌子有一個接觸點。但手腕是懸在空中,離開紙面的。可用臂擱。擱手臂的。2.5枕腕左手枕於右手腕,可高可低,可前可後,右手有所依託,不至於振顫。本節要點:手腕上下、左右和旋轉的功能。小字動下腕,大字加入上腕。懸腕、提腕和枕腕。

初級課程16尖鋒的用法1筆鋒毛筆用筆鋒寫字。一枝毛筆兩個鋒。如一把寶劍,可用尖和兩刃。一隻筆筆尖可以寫字,當筆頭彎曲,那就是用筆頭的側面來寫字,我們稱為側鋒。尖鋒和側鋒寫也來的線條也不同,形成了書法的兩大線條:尖鋒線和側鋒線。結論:一支毛鋒可以用來書寫的部位有兩個;一是筆頭的尖端,二是筆頭側面。筆鋒=尖鋒+側鋒。

2筆心為帥筆頭可分三部分:筆頭是一個圓錐,有一根中軸,筆管是一個圓柱形,圓柱形也有一根中軸。當筆頭裝入筆管,本質上就是兩根中軸連在一起了。所以抓信了筆管,也就是抓住了筆心。當筆管運動,其實就是筆心在運動。唐.虞世南《筆髓論》:管為將帥,處運用之道,執生殺之權,......毫為士卒,隨管任使。清.劉熙載《藝概》:筆心,帥也;副毫,卒徒也。卒徒更番相代,帥則無代。(就是筆頭分筆心和副毫,筆管指揮著筆心。副毫只是小兵,可以輪換替代。而帥是不能替代的。寫字要會用筆心,外面副毫要比主毫短些。用來寫字的尖鋒,是筆心主毫的尖端。和被毛的關系不大。韋誕筆筆心接近中軸。散卓筆筆心與中軸相差比較大。我們用散卓筆時要注意筆尖的中軸。

3尖鋒的狀態3.1聚鋒所謂聚鋒:指筆心下端聚集為一個尖。或者說,筆心保持圓錐形(只說筆心)。尖鋒是筆心的下端點,聚鋒是筆心下端聚成尖。這是使用尖鋒時最理想的狀態。點墨後都會舔筆,就是希望聚鋒。

王羲之《聖教序》中字,可見他是用尖鋒的高手。有入木三分的感覺。3.2開鋒要想寫粗一點筆畫的毛筆字,除了用大一點的毛筆,另外可用的方法是開鋒,就是把尖鋒拉開一點。唐.虞世南《筆髓論》:(王羲之)又云:每作一點畫,皆懸管掉之,令其鋒開,自然勁健矣。3.3扁鋒筆根是圓的,筆尖是扁的。最長見於副毫一起鋪開。3.4破鋒就是筆心分叉,一是小筆寫大字開鋒力量較猛,另外可能是筆心中墨水不夠所致。如王羲之《蘭亭序》:歲。

3.5散鋒第五種情況是散鋒。這時尖鋒的毫毛不能粘合在一起,筆心就變成下面散亂的情況。這往往是用筆不當,或者墨太干而導致的。在王羲之系統中,散鋒是不正常的。現在有很多書法作品,有大量的飛白,很多觀眾,誤以為這就是豪放,其實是用筆、用墨都有毛病。3.6絞鋒一是筆心未絞,周圍副毫絞了。二是筆心毫毛也絞了,這時尖鋒呈螺旋狀散開,書寫時線條有大量的飛白。這是因為不懂八面鋒,硬拉著毛筆寫的,或者按住了尖鋒時轉手指,結果筆鋒就絞起來了。4簡單的尖鋒線唐.張懷瓘《玉堂禁經》:三曰馭鋒,直撞是也;有點連物,則名「暗築」「目、其」是也。(垂直下筆,撞擊紙面。目其中間兩小橫起筆用直撞下筆。)4.1細尖鋒線不開鋒瀾墨或乾墨。馭鋒直下,中軸垂直紙面,取得正鋒位置。手腕向右,用筆管帶動尖鋒運行。扶直中軸,離開紙面。4.2粗尖鋒線下筆行鑄開鋒動作 其他步驟和前面一樣。鐵線篆

書法中有三樣的東西別人看不見:第一筆心。筆心處於什麼狀態要心中有數。要點:一枝毛筆兩個鋒:尖鋒和側鋒。尖鋒可能出現的六種狀態。筆心(中軸)為帥。尖鋒細線:垂直,直撞。尖鋒粗線:畫十字開鋒起筆。

3月4日,練習尖鋒線、九用中馭鋒用筆、開鋒練習、練習小篆。(思考:柳體中切入寫橫,可以理解為一面換起筆,是不是也可以理解為斜切豎開筆呢?)初級課程17尖鋒線的本質1尖鋒線的本質一枝毛筆兩個鋒。筆心為帥。(尖鋒比側鋒重要。)尖鋒垂直下紙是一個圓點,那當尖鋒運行移動,紙面上會出現圓點鋒動尖鋒線是由一系列圓點組成。好像魚鱗一樣排列,一個圓點就是一個鱗片。所以古代又稱「鱗勒」。唐.張懷瓘《玉堂禁經》:一,此名「鱗勒」。.....(鱗勒在更早一點的文獻,如蔡邕《九勢》一文中已經見到。他說:「橫鱗,豎勒之規」。就是一橫的寫法,也可以用作寫一豎的規范。)

看這三條線,都是尖鋒線,圓點大小也一樣。唯一區別就是疏密不同,當我們寫尖鋒線的時候,圓形鱗片的排列,可松可緊,有時密有時疏。這樣就會形成不同的尖鋒線。請你注意此時每個圓點都畫出了輸廓線。但實際上寫出的尖鋒線圓點是沒有輪廓線的。去掉輪廓線,實際的尖鋒線見右圖。

大家都看到,鱗勒線條兩邊不是平滑的,而是輪形連續。上面線條鱗片排列疏,輪邊非常明顯,兩邊凹凸很大。中間線條排列較密,感覺是一條緣毛糙的線。下面這條,鱗片排列非常密集,這樣兩邊就接近於光滑了。古人說:好線條要「不光而毛」。鱗勒就是寫毛糙線條的方法之一。輪邊線條也是經常用到的,可以消除線條平板的感覺。參見近代沈尹默的作品。

圖畫白描出是尖鋒線條。有些線條粗看好像是光滑的,其實不是。線條流暢而飛動。這樣線的線條,用的就是尖鋒線。把線條放大一些看,就可以看到圓點。結論:尖鋒線的本質,是圓點移動形成的線條。線條兩邊是輪形連續,古稱「不光而毛」。尖鋒線又稱鱗勒。2趯鋒《玉堂禁經》九用(寫尖鋒線的用鋒技巧。也可以用來調節尖鋒線的形狀。)

唐.張懷瓘《玉堂禁經》:七曰趯鋒,緊御澀進,如錐畫石是也。(《說文解字》:躍也。《前漢書.李尋傳》顏師古註:「趯與躍同」。趯yue4,和ti4。《說文解字》:「御:使馬也。古人騎馬代步。緊御,就是緊緊地拉住馬,這就是勒。《說文解字》:澀:不滑,艱澀,不通暢。這句話的意思:並非要勒馬停下來,而是避免失控。不是放馬疾行,而是艱難地前進。在書法中,御鋒等於御馬。所以稱之為「澀進」。前人說好像在濕泥上行走。筆鋒要咬住紙,黏住紙。好像以鐵錐子在石頭上畫線那樣。這樣用鋒就對了。《述張表史筆法十二意》:吾昔日學書,雖功深,奈何跡不至殊妙。後問於褚檔南,曰:用筆當須如印印泥,思而不悟。後於江島,遇見沙平地靜,令人意悅欲書。乃偶以利鋒畫而書之,其勁險之狀,明利媚好。睡在茲乃悟用筆如錐畫沙,使其藏鋒,畫乃沉著。當其用筆,常欲使其透過紙背,此功成之極矣。書法用筆有兩種基本方式:一拖,拖是:筆管先行,筆鋒在後。拖的時候,手腕在右。拖,是最容易寫的,但筆鋒和紙面的摩擦力不大。很難做到力透紙背。二推,推是:筆鋒先行,筆管在後。推的時候,手腕向左。推的力量比拖大得多,但行進困難,這就是「澀進」。唐.李世民《筆法訣》:勒不得臥其筆,須筆鋒先行。(就是筆管不要睡倒,筆鋒要先走。這是筆管基本垂直的情況下推筆尖,稱之為勒。要點:尖鋒線是一連串的圓點,稱為鱗勒趯鋒是寫尖鋒線的技法。力透紙背是線條好壞的關鍵。

幽答:不需要排整整齊齊。 尖鋒線不僅能寫橫,也有寫豎、撇、捺。初級課程18毛筆側鋒的用法1什麼是側鋒今天講講側鋒。第一個基本問題,什麼是側鋒?我在第十三課「墨法」中講過筆頭外表的劃分。毛筆筆頭可以分成三等分:上面是筆根,中間是筆腰,下面是筆么是側鋒今天講講側鋒。第一個基本問題,什麼是側鋒?我在第十三課「墨法」中講過筆頭外表的劃分。毛筆筆頭可以分成三等分:上面是筆根,中間是筆腰,下面是筆鋒。筆鋒尖頂就是尖鋒,周圍一圈就是側鋒。從垂直高度說,側鋒大約是筆頭下面的三分之一左右。

書法所用的毛筆,是「心副式」,筆心的下端點是尖鋒,而側鋒用的是副毫。所以,尖鋒是一個點,側鋒是一個面。但是要注意,副毫比筆心要短一些,所以在筆心垂直的情況下,副毫是不接觸紙面的。要用副毫寫字,關鍵是筆心傾側或者彎曲。因為毛筆是軟的,傾側後一用力也會彎曲。所以,筆心彎曲是使用副毫的主要原因。這就是筆心為帥,筆心指揮副毫,副毫跟從筆心。

簡言之:側鋒使用副毫來書寫;側鋒受筆心指揮,筆心是關鍵;使用側鋒時,筆心經常是彎曲的。2.筆心彎多少?這樣一來就引來兩個問題:一是筆心可以彎多少,二是向什麼方向彎。我先講第一個問題:筆心可以彎多少?筆心彎曲,副毫才能接觸紙面,稍微彎一點,我們稱為一分筆,彎多一點,就是二分筆。更多一點,就是三分筆。很明顯,用三分筆寫字,線條比較粗。一分筆比較細。

從這張筆頭圖來看,一分筆在最下面,就是筆頭只彎一點點,到三分筆就把筆鋒部分全彎過來了。大約佔整個筆頭的三分之一。

為什麼通常不用筆腰寫字呢?因為筆心彎曲度越大,筆尖就越散,把筆腰部分都彎過來,勢必尖鋒散開,如果把筆根都按下去,那更是全部散開了。所以通常只彎到三分筆。如果你覺得三分筆還不夠粗,你應該換用大筆,而不是去彎筆腰。大筆的二分筆,可能已經粗過小筆的三分了。彎曲筆心的動作,稱之為「蹲」,是九用之一。《玉堂禁經》說:「四曰蹲鋒,緩毫蹲節,輕重有準是也,一、乙等用之」。這句話宋人《翰林密論》說是王羲之講的。我來一句句給大家解釋。第一句:「四曰蹲鋒」,這是彎曲筆心的動作。「蹲」有兩個意思,如果中軸原來是直的,現在蹲,就叫他彎一點;或者中軸原來已經彎曲,現在蹲,就叫它更彎一點。總之,蹲,就是增加中軸彎曲度的動作。《說文解字》說:蹲,踞也。什麼是踞呢?古人席地而坐,臀部坐在腳跟上,如果是兩腿伸前,這就是踞坐。如《史記》記載高陽酒徒酈食其去見劉邦,「沛公方踞床,使兩女子洗足」,就是這個姿勢。筆心彎曲,也會導致尖鋒叉開,所以說「蹲」。第二句話說:「緩毫蹲節,輕重有準是也。」節就是關節點,在關節點上,往往要用到蹲這個動作。但彎曲筆心會把筆鋒按開,所以提醒你做蹲的動作,要緩,就是慢。「輕重有準」,用力輕重要準確。第三句話說:一、乙等用之。這是舉例子,所舉兩個字都很簡單,正因為字形簡單,所以看節點容易。這些基本節點,今後會詳細分析。

譬如一,起筆、收筆都有一個節點。你看起筆很輕,線條尖細,後來怎麼變粗了呢?這就用到了蹲鋒。當然還要用其他動作,不止蹲鋒一種。線條粗細變化,跟蹲鋒這動作很有關係。又如乙,也會用到蹲鋒。你可以看到它有明顯的節點。

3.筆心向什麼方向彎?好,接下來要討論第二個問題:筆心向什麼方向彎?這就要說到非常重要的「八面鋒」了。尖鋒是一點,側鋒是一周。理論上筆心可以向一周的任何方向彎135曲。通常我們說「四面八方」,四面是前後左右,再加上前左、前右、後左、後右,就成了八方。古人說到四面八方,是用八卦來表示的。對於八卦的方位,現代人已經很陌生了。我給你來一段前人講書法,清代包世臣這樣說:「始艮群交乾者,非指全字,乃一筆中自備八方也。後人作書,皆仰筆尖鋒,鋒尖處巽也。筆仰則鋒在畫之陽,其陰不過副毫濡墨,以成畫形,故至坤則鋒止。」你懂不懂?用八卦表示方位,不是好辦法。普通人比較熟悉的方位,還有東南西北,但用到書法上,也不方便。譬如我把包世臣的意思轉一下:「在西北下筆,到東北收筆,如果筆尖在北方,則南方只有副毫」,你懂不懂,我都覺得暈。我想,現代表示方位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用一個數字盤。現在手機很普遍,手機撥號的數字盤,大家都很熟悉。這等於是一個九宮格,四面八方各有一個數字。每個數字各表示一個方向。中間的5,就表示不偏不側,那就是正鋒的位置。當我們執住筆管,使中軸垂直於紙面,這就是5 號位置。當我們運動筆管,簡略地說,有八個方向。這就是八面出鋒。筆鋒走6 號方向,往往是寫一橫,筆鋒走8 號方向,就可以寫一豎。筆鋒走7 號方向,寫出來就是寫一撇。筆鋒走9 號方向,不用多說,那就是一捺。我提醒大家,漢字四大筆畫橫豎撇捺,就是6789 四個方位。上面還有1234 四個方向,基本上都是鉤。這是王羲之《快雪時晴貼》的「力」字,那個鉤,方向就是1 號位。

褚遂良《陰符經》的「九」字,最後的鉤是向上的,2 號位。

智永《真草千字文》的「衣」字,中間這一豎筆有個鉤,三號位。

這是智永寫的「子」,最後有個鉤,這是平托鉤。先要向4 號位走一小段路,最後才收鋒。

清代王澍《論書賸語》說:「筆至八面出鋒,斯施無不當矣。」就是說你能八面出鋒,寫起來就沒有不適當的動作了。清代蔣和《書法正宗·筆法精解》說:「運筆之法,斜正上下,平側偃仰,八面出鋒,始筋肉內含,精神外露,風采煥發有神。」他這一段話,本來是讚揚唐宋碑刻用筆之精妙,唐宋書法家八面出鋒,所以風采煥發。簡言之側鋒有一分筆、二分筆、三分筆,取決於筆心的彎曲度。筆心可以向四面八方彎曲,這就是八面出鋒。4.臨貼注意當我們臨貼的時候,如果是側鋒線條,要注意兩點:一是注意粗細,幾分筆;二是注意方位,向什麼方向走。你看《陰符經》中的這個「之」字,一分筆、二分筆、三分筆,都用到了,線條變化自然,最後一捺雄鍵有力,也就是說,作者把一枝毛筆的性能,充分發揮出來了。

這個「天」字也是,你看一撇,開始是一分筆,然後轉為二分筆,最後一捺三分筆,毛筆起倒明顯,轉換自然。運腕熟練,腕力強大。

看貼的時候,先看他用筆的特徵。譬如趙孟頫《妙嚴寺記》,一望而知,線條粗細變化不大,有沒有用到三分筆呢?沒有。從頭到尾粗細差不多,基本上就是二分筆寫的。

這是乾隆皇帝抄經,大致只用了一分筆。看起來有點像鋼筆字,線條沒有變化。清代的館閣體往往如此。

王羲之就不同了,這是王羲之《喪亂貼》,現在日本,用筆乾淨利落,粗細變化極大,交替出現。但安排從容,節奏清楚。除了粗細,還要注意方向。像剛才《陰符經》這個「天」字,一共四筆,行筆的方向,就是6679

今天的練習,就是側鋒的用法。首先是一、二、三分筆的練習。你毛筆下筆以後,先蹲,然後向右走,最後收筆。看,毛筆側一點,下紙後蹲,然後向右拉過去,向左收筆。好,第二次,二分筆。二分筆側一點,下筆以後按重一點,手向右拉過去,手向左收鋒。好,三分筆,一樣!側一點,重重地按下去,把筆對重重地按下去,然後拉過去,好,手向左,收鋒。收鋒要收到毛筆仍然筆心是直的,就可以了。那麼我們來看看這線條,一根比一根粗,就是一分、二分、三分。第二個練習,先把毛筆放在正鋒的位置,然後向八面鋒練習一下。6 號回過來,這是8 號、7 號、9 號、4 號、1 號、2 號、3 號。練習向各個方向走,其中6、7、8、9 是最主要的。6、7、8、9 這是最主要的。

本節要點:側鋒輕重有一、二、三分筆。側鋒方向有八面,可以八面出鋒。蹲鋒是壓彎筆心(中軸)的動作。要點解讀:思考題:有時候一分筆和尖鋒線條粗細很接近,這兩種線條本質有什麼不同?用屏筆寫一、二、三分線,然後換一枝聯筆做同樣的動作,是否大筆好用?初級課程19初級課程03 學書法從筆法入手3.1表達個生的兩種方式自然表達:天性的自然露。(低層次的)藝術表達:掌握了技法,受過訓練,脫離了自然表達。(區別:寫字與書法的區別就在於有沒有掌握書法的技巧。即筆法)3.2古人學書法先求筆法顏真卿:向張旭學筆法。韓方明:著《授筆要說》。空海:向韓方明學筆法,在日本相當於中國的王羲之。黃庭堅:宋代四大家之一,著《山谷論書》。包世臣:清代書法理論家,著《藝舟雙楫》。徐謙:晚清著《筆法探微》:幾百年沒出大書法家,因不講筆法。結論:古人學書法,先求筆法。掌握筆法是最基本的第一步。1初學都應學哪種體好呢?學書法應該先學筆法。4書法的筆法是不是每個書法家各有一套?筆法有統一的規范嗎?4.1筆法有統一的筆法。趙孟頫《蘭亭十三跋》之七: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功;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用筆是一致的,結字是不一致的(因時代不同審美觀也不同。)一種工具不變,使用方法是一定的,長期總結使用的規范。個人用筆方法各有偏重,各有特點,但還是要符合規范。結論:筆法本身是講共性的。共性就是用筆規范,大家都要遵守。具體運用是講個性的。個生發揮不能脫離規范。(個性是在共性下發揮的。)4.2王羲之筆法是典範潘伯鷹:就中國文字和書法的發展看,隸書是一大變化階段。甚至說今日乃至將來一段的時期全是隸書的時代也不為過。草書和楷書為千餘年來流行的書法。它們在形體上,由隸書衍進,固是無待多言的事實,尤其在技法上,更是隸法的各種變化。(唐隸指楷書。)王羲之是精擅隸書、更以其中許多筆法變化移轉到楷書和草書上最有成就的大家。事實上,自從有了他,中國的書法才形成了由他而下的一條書法大河流的。我深覺王羲之不僅是一個精通隸書的大家,其更偉大的成就則在能以隸法來正確地、巧妙地、變化地移入楷行草書之中,成為新的體勢,傳為不朽的典範。篆隸轉為真行草法其中關鍵人物:王羲之。要點:筆法是書法的核心。學習書法,最重要的就是掌握筆法。王羲之筆法,是筆法典範。

幽幽答:先學筆法是抓到了關鍵。不懂毛筆,是寫不好書法的。第20 課筆記:什麼是換筆心1.換筆心你想一想,汽車是怎樣轉彎的?這個問題很簡單,人人都知道。當司機扭動方向盤,汽車就轉彎了。很好,請你記住這個簡單的結論。寫字也要轉彎吧,筆鋒怎樣轉彎呢?跟開汽車一樣。你看這一個筆畫,書法中叫做「勾努勢」,它幾個地方要轉彎呢?兩個。其實不止兩個,不過大家還沒有學過。我先說明顯的轉彎處,就是兩個。筆鋒到了要轉彎的地方,就要做點動作。這動作就等於司機轉方向盤。控制筆鋒的方向盤,就是筆心。只要把筆心扭過來,筆鋒就順了。這個扭筆心的動作,書法上稱為「換筆心」。

清代劉熙載《藝概》說:「文化書者每曰"換筆心』,實乃換向,非換質也。」這裡講的質,就是實質的東西。書法上請你「換筆心」,是指筆心換方向,不是叫你把筆頭拆開來,換一個新的筆心。2.衄(nǜ)鋒如果你給晉唐人講「換筆心」,他們可能聽不懂。這個名詞是後來才有的。那麼「九用」中有沒有講換筆心的技法呢?有的,就是這個衄(nǜ)鋒。上一課講了「九用」中的挫筆,那「九用」還剩五個。今天要講「九用」之六的衄(nǜ)鋒。《玉堂禁經》說:「六是衄(nǜ)鋒,住鋒暗挼(ruó)是也,烈火用之。」這三句話還真不大好懂。我來逐句解釋。第一句話說:「六曰衄鋒」。先要說說「衄」發什麼音,《說文》「女六切」,古音為nǜ,你照「女」字發第四聲就可以了。但這個音還是可以討論的,我這裡就不詳細講了。其次,「衄」這個字是什麼意思。《說文解字》說:「鼻出血也」,就是流鼻血。不用緊張,流鼻血跟書法沒有關係。跟書法有關的是「衄」的假借義。《說文解字》段玉裁注說:「按諸書用"挫衄』者,"縮朒(nǜ)』字之假借也;縮朒者,退卻之意也。」原來有這個字「朒」,發音和「衄」一樣。這「縮朒」是什麼意思呢?它是講月亮的變化。《說文·月部》:「朒,朔而月見東方,謂之縮朒」。農曆月初,月亮在東方出現。新月如鉤,好像月亮縮小了。古代稱為「縮朒」。而「縮朒」又可以寫為「挫衄」。很顯然,這是當時各地發音不同所引起的。「挫衄」就是「退卻」的意思。比如說:「挫衄」在古文裡邊經常說,就是形勢翻轉。你打仗的時候,先往前沖,但是打不過人家,那就要退卻,退卻就稱為叫「挫衄」。如《晉書》裡面說:「諸葛亮再出祁山,一攻陳倉,挫衄而反。」諸葛亮攻打陳倉,不成功,形勢反轉,回去了。簡言之:羅君惕先生說:「丑是扭的本字。」很多右旁是「丑」的字,都有「扭」的意思。扭紐鈕杻忸沑狃等,都有「扭」的意思。在書法中,「衄鋒」其實就是「扭鋒」。第二句話說:「住鋒暗挼是也。」「住鋒」就是駐鋒,暫時停止,停一停做什麼?「挼」,挼就是揉搓。韓愈詩:「瞻相北斗柄,兩手自相挼。」就是兩手來回搓一下。

《說文解字》說「挼,推也」。顏師古說「揉謂矯而正之也。」所以「暗挼」,就是暗中揉搓一下。把筆心後退調整一下。第三句話舉例,說:「烈火用之」。「烈火」就是烈火勢,常用的筆勢之一。你看這是王羲之寫的「華」字,烈火勢就是中間這一個。這是智永《真草千字文》的草書「笙」字。頭上就是烈火勢。

這是南宋張即之《書杜甫詩》中的「筵」字。也有一個烈火勢。

這是明文徵明《游虎丘詩》的「簿」字。起手就是烈火勢。

這個烈火勢,在二級課程「筆勢」中還要詳細講。現在簡單介紹一下,它就是兩個「人」字。第一個用撇捺,第二個變形為豎橫。如果你把它看成一條道路,它要轉換的地方真是很多。這些地方就要換筆心,也就是扭鋒。

好了,回過頭來看《玉堂禁經》九用之六:「六曰衄鋒,住鋒暗挼是也,烈火用之」。所謂衄鋒,就是扭動筆心,調整方向。唐代大書法家孫過庭《書譜》說:「一畫之間,變化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挫於毫芒。」就是說,一畫要有高低起伏,一點要有扭和挫不同的動作。一個點,不管你向左向右,通常就是兩個動作,一扭一挫,或者是一挫一扭。這是孫過庭《書譜》中的左側點。

這是他寫的右側點,裡面就是兩個動作。筆鋒行走到紅點,就要做衄鋒動作了。

這個東西,大家都看見過,打遊戲的操縱桿,當你抓住它前後左右搖動,就可以控制方向,毛筆也一樣,筆管是筆心的延長,當你執住筆管,那就等於握住了操縱桿。可以自由地操縱筆心的方向。今天的練習,就是寫烈火勢。可以先寫線條比較細的,容易掌握。寫的時候,要注意扭筆心。轉動手腕,來扭動筆心的方向。那我們來試一試,這個細的。這是細的,然後呢,寫熟了,就可以加粗。加粗下筆可以寫到三分。扭,再扭,然後橫,然後收筆,收筆我用兩次揉搓。我們來看一看。

本節要點:「換筆心」這個術語,指筆心換方向。九用之六為衄鋒,即扭動筆心方向。運用衄鋒的實例:烈火勢。要點解讀:思考題:「衄鋒」就是駐鋒「暗挼」,如果你會廣東話,試讀「衄」和「挼」,有什麼啟發?寫烈火勢時,在八面鋒中用了哪幾個方向,把這些方向的數字寫出來。第21 課筆記:中鋒和偏鋒1.複合線條的衄鋒上一課講了換筆心,就是扭動筆心改換方向,這跟開汽車一樣,世界上沒有永遠的直路,開車不會轉彎就不要上路,開出去很危險。換筆心等於扭方向盤,也就是衄鋒。只要會扭動筆心,方向就換過來了。第18 課中,我給大家介紹了什麼是八面鋒。八面鋒就是八個方向,等於八條道路。筆鋒向上走,是2 號方向,向下走,是8 號方向。向左4 號,向右6 號。上下左右這是四個主要方向。另外四個,左上是1 號,右上是3 號,左下是7 號,右下是9 號。這就是我們毛筆運動的八個方向。當我們臨貼時,最要緊是看它的走勢方向。看走勢只要畫出中線,中線就是行筆的路線。這就是為什麼我要大家先寫細線的原因。你看這「勾努勢」,我們用八面鋒這個數字盤來對照。第一筆向右走,那就是6 號方向。這根線條其中有些波動,我們暫時先不管它。第二筆向下走,那就是8 號方向。第三筆是個鉤,畫出中線發現它是向左上方行筆的。這是一號方向。這樣,我們就得到了行筆的路線圖。我用一個紅點來代表筆鋒,來行走6—8—1 這條路線。行筆的結果,就寫出勾努勢。

再來看看上次講的「烈火勢」,筆鋒走過了什麼道路。首先是一撇,向左下行筆,7 號位,然後換筆心,從原路回頭向右上,3 號方向。然後寫一捺筆,向右下行筆,9 號方向。然後換筆心向右上方向,3 號位。然後寫豎橫撇,向下是8 號位。橫筆向右是6 號位置,最後出鋒是左下,7 號。全部重來一次,7—3—9—3—8—6—7。換筆心6次,也就是手腕動了六次。你看得出行筆路線,你就能走這條路。反過來說,你看不出行筆路線,你還是不要下筆。簡言之當毛筆一下紙面,就有一條行筆路線。這條路線,可能是幾個方向所組成的。在轉接的地方,就要換筆心。換筆心等於開車扭方向盤,這是容易理解的。2.在單一線條中的衄鋒那麼,在單根線條中,有沒有必要衄鋒換筆心呢?我們來研究一下這個問題。我們在路面上經常可以見到這樣的大圓圈。這是幾條路的彙集處。像這張圖有八條路匯總,是一個交通樞紐點。汽車在其中選定一條路,就可以開出大圓圈。八面鋒就是八個方向,也等於八條道路,中間的五號位,就是交通樞紐點。當毛筆運行時,首先要確定行走的方向。方向一確定,就找到了道路。譬如說,我現在選擇6 號方向,就可以開始行筆寫一橫。無論你用尖鋒或者是側鋒,筆心都會向前進方向彎曲。尖鋒的彎曲度很小,側鋒的彎曲度較大。請你注意,當你選定了一個方向,也就等於說,你已經放棄了其他七個方向。筆心一彎曲,這時候你已經沒有八面鋒的選擇權了,你只有一個方向。毛筆的運行,等於一個人走路。他面對的方向就是前,與之相反就是後,兩邊就是一左一右,我們走路,通常就是向前走,沒有必要,不會像大閘蟹那樣向左向右橫走,當然,通常也不會倒著走。當你抓住筆管行筆的時候,筆心彎曲的方向就是前進方向。這是你選擇的方向,你已經放棄了其他方向。所以你不能向左右橫向走,也不能倒退走。因為筆毫只有向前走的時候是順的,向左右或者倒退,毫毛都會弄亂,這就是行筆的規則。行筆的規則就是三句,簡單的話簡言之當筆心彎曲時,它只能向彎曲的方向前進。這時候,你只享有一面鋒,一個方向。筆心彎曲時,不能向左右走,也不能倒退。其他七個方向、七個面,這時候你都用不到,也不能用。只有筆鋒垂直時,才有八面鋒的自由。這規則聽起來很簡單,但很多人經常會犯規。3.中鋒和偏鋒第三,中鋒和偏鋒。中鋒和偏鋒不是兩種技法,而是指行筆時的兩種情況。我拿寫一豎為例子,看這個圖比較清晰。行筆時,筆心左右對稱,稱為中鋒,請注意,寫一豎,毛筆是從外向自己這邊拉過來,就好像一個人對面向我走過來。所以他的前後左右和我是相反的。因為這個時候,筆心兩邊左右對稱,所以寫出來的線條,左右兩邊也是對稱的。假如行筆時筆心左右不對稱,這就是「偏鋒」。偏鋒線條,尖鋒偏在一邊,這一邊邊緣是光滑的,而另一邊呢,你看到是用筆腰擦出來的,造成這一邊凹凸不平,簡單地說,就是兩邊不對稱。

偏鋒會造成筆毫散亂,很早就引起古人的注意。漢代蔡邕《九勢》說:「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這是最早重視「中鋒」的著錄。到了明清以後,書法論著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強調中鋒,沈尹默先生在《書法論》裡邊說:「筆筆中鋒,點畫自然無不圓滿可觀。所以歷代書家的法書,結構短長疏密,筆畫肥瘦方圓,往往因人而異,而不能不相同的,就是"筆筆中鋒』。因此知道,"中鋒』乃是書法中的根本方法,必當遵守的筆法。」「中鋒」和「偏鋒」是相輔相成的,是一件事物的兩個方面,所以要辯證地看。並不是說只用「中鋒」,這個作品就是好作品了。關鍵是你怎麼控制它,調節它們的關係。舉例來說,蘇州博物館藏文徵明《游虎丘詩》,「劍」字的第一撇,線條兩邊對稱,就是用中鋒寫的。但是,你看中間的短橫,兩邊不對稱,是用偏鋒寫的。

上海博物館藏有傳為南宋張即之的《書杜甫詩》手卷,它的長撇,開始用中鋒,到結尾就轉為偏鋒。

比較一下,中鋒是主要的根本的,因為中鋒可以保持筆毫順。偏鋒會把筆毫弄亂,所以是暫時的,短時間出現的。中鋒線條圓滿穩定,偏鋒線條富有姿態。王羲之的作品,偶然也會出現偏鋒線。《蘭亭序》中這個「不」字,一撇下來就是偏鋒。

這也是一個例子。點畫寫到末尾,收筆時出現偏鋒並不罕見。

這裡把三個術語比較一下:正鋒是筆心四面對稱;中鋒是筆心左右對稱;偏鋒是筆心左右不對稱。這樣一來,就很容易得出結論:正鋒是八面鋒的中心位置。中鋒是行筆時保持筆毫順暢的基本位置。偏鋒是筆毫偏移引起線條變形的位置。4.筆鋒位置的調整「中鋒」和「偏鋒」,是可以調節的。是可以控制的,可以互相調整。沈尹默先生說:「柔軟的筆頭,使用時,很不容易把握住它,從頭到尾使尖鋒都在畫中行而一絲不走,那未,就得想一想,用什麼方法來使用這樣的工具,才可以使筆鋒隨時隨處都在點畫當中呢?在這裡,人們就來利用手臂的生理作用,用腕去把將要走出中線的筆鋒,運之使它回到當中的地位,所以向來書家都要講運腕。」簡單地說,只要手腕搖動,就要以調整尖鋒的位置。你看,當手腕向左,筆尖就會向右;反過來,當手腕向右,筆尖就向左。在行筆中,尖鋒偏離中線是常有的事情。怎樣使它回到中線呢?我說過,筆管是筆心的延長,握住筆管就等於握住了筆心,當你手腕向左,那就等於筆管向左,這時候尖鋒就會向右。筆管和尖鋒的運動方向總是相反的。你看這個文徵明寫的「王」字的中間一豎,是不是垂直的?不是,它中間是調整過的。開始走了7 號方向,走到一半,調整為8 號方向。

簡言之:擺動筆管可以控制筆心,調整尖鋒位置;行筆中有意連續搖動手腕,稱為振。手腕的擺動,不但可以調整尖鋒的位置,還可以造成線條的波動。所以有時候書家特地搖動手腕,以創造動的效果。你看這個「劍」字,右邊這一豎,就是用「振」這一技法。

唐代有一篇託名王羲之的文章,叫《題衛夫人"筆陣圖』後》。這是取早提出「振動」這一概念。他說寫字之前:「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前,然後作字。」宋代姜夔《續書譜》說:「余嘗歷觀古之名書,無不點畫振動,如見其揮運之時。」古代著名的書法作品,都有點畫振動的情況。這是宋代大書法家米芾的《多景樓》「泛」字,這最後一捺怎麼寫?它就是用振筆寫的,增加線條的靈動感。

開車在十字路口,要扭動駕駛盤轉彎,就算你開一條完全直的路,你還是要不斷地調節方向,是不是?書法,它的道理也是一樣的。本節要點:複合線條和單一線條的換筆心。中鋒和偏鋒,調節尖鋒的位置。「振」:有意連續搖動手腕。要點解讀:思考題:寫長橫、長豎,注意把尖鋒始終保持在中線上,體會用手腕擺動控制尖鋒位置。用純中鋒寫一長撇,第二次改為前半段用中鋒,後半段用偏鋒。第22 課筆記:運筆1.運筆和線條第一筆畫和線條。筆畫是相對於文字而言的,文字是由筆畫組成,到了書法中,這筆畫就是線條,第十五課中,我舉了文徵明寫的「寺」字為例。你看,手腕多次來回,線條起伏,富有生命力。右面這個字,我把線條改成了平板的直線,結果整個字變得呆板了。這兩個字,筆畫是一樣的,效果不一樣。在書法中,起作用的不是筆畫,而是線條。

這是真書初起時的寫經。你可以看到,它的線條十分單調。舉例來說,你注意看它的一橫,這一橫就是尖鋒起筆,寫完了一個重蹲,千篇一律,說明當時對線條的變化能力還比較差。

我來把寫經中的這個「一」字和王羲之《蘭亭序》「一」字作比較,不言而喻,王羲之的動作比較多,寫出來效果比較好看。

王羲之《蘭亭序》一共寫了七個「一」字,從文字筆畫的角度說,這七個字全部相同,但從書法線條角度說,這七根線條全都不一樣。再想深一層,這些線條之所以各有姿態,就是因為每次所用的技法動作不同。

簡言之語文老師教你識字,是教你寫筆畫。書法老師要你把筆畫變成藝術線條。一根線條,從頭寫到尾,稱這一次運筆。2.單一線條和複合線條第二、單一線條和複合線條。我在18 課中講到,橫豎撇捺是漢字的四大基本筆畫,六號方向橫,九號方向捺,八號方向豎,七號方向撇。還有一個點。出現頻率很高,但書法中的點,只是四大筆畫的縮短。換句話說,只要會寫橫豎撇捺,點的問題自然解決了。這些都是單一點畫,在書法中我們稱它為單一線條。複合筆畫。單一點畫合在一起,就產生了複合點畫,如這一個,橫豎鉤,這是從寫字的筆畫角度講的。書法中,我們把它看成一根長線條,另有名字:勾努勢。

又如這一個,從筆畫角度講,叫橫豎橫鉤,在書法上是一根複合線條,稱為背拋勢。

簡言之寫字,是以筆畫為單位的。書法,是以線條為單位的。複合線條,是單一線條的組合。這一個大家比較熟悉了,稱之為「烈火勢」。烈火勢原來是兩個人字的組合,後來右面這個「人」字作了變形,變成了豎橫,這樣一來,烈火勢就是撇捺豎橫四大筆畫的組合。但你注意,紅色部分原來沒有筆畫,僅僅因為連寫產生,書法中稱為牽帶,或者牽絲。牽帶不寫也不要緊,它可有可無,所以叫虛筆。但本來就有的筆畫,你不能省略,那是實筆。所以,書法中的長線條,有時候是由實筆和虛筆所組成的。它和筆畫未必是一一對應的。

書法中有些線條很長。在草書中更有一筆寫三四個字的情況,你看傳為張旭的《古詩四貼》。「青鳥向」三個字就是一次過寫的。

順便提醒大家,寫長線條未必證明這個人有本領,只證明他寫的時候,心情比較急促。簡言之:書法線條的背後,是文字的筆畫。反映文字筆畫的書法線條,這是實筆。反映筆畫聯繫的書法線條,這是虛筆。虛筆有時表現出來,有時不表露在紙上。3.運筆線條是運筆的結果。什麼是書法中的運筆呢?一次完整的運筆,包括三個部分:起筆、行筆和收筆。從起筆到收筆,就產生一根線條,反過來說,只要沒有收筆,這根線條就沒有結束。3.1 常見的線條我先來說說常見的線條。從起筆到收筆,這是一次運筆。結果就寫出了一根線條。這根線條可能很簡單,如一橫,這是單一線條。

一次運筆也可能很複雜,如勾努勢。它是由橫、豎和鉤三段線條組成的,但它是連續寫成的。像這樣的線條,稱之為複合線條。

3.2 特殊的線條有些線條比較特殊,舉例來說,有些點特別短,起筆之後,幾乎沒有行筆,馬上就收筆了。

有時候,起筆可以很長。你看王羲之《蘭亭序》這個「今」字。中間的一橫,我們把它移出來,可以看到,它的起筆就相當長。

臨貼的時候,要看清楚原貼的用筆。就拿這個字來說,右面是傳說唐朝虞世南臨摹的《蘭亭序》,你看中間這一橫,就沒有臨出原樣。

這是傳說褚遂良的臨本,「今」字中間這一橫,也不大對。連最後一豎筆也大走樣。清代乾隆皇帝把虞臨本、褚臨本當寶貝,《蘭亭》八柱就包括這兩種,現在你去北京還可以見到。

這是元朝趙孟頫臨本。「今」字的一橫他還寫了牽絲,原作是沒有的。

這個人是元未俞和,人稱臨貼好手。這個「今」字,好像跟原作相差很大。

這是現代沈尹默先生臨本。「今」字五筆,都對不起來。

但是不是古人都沒有水平呢?不是。臨貼前要看清楚,我們現在可以把一個字放大到一堵牆那麼大,但古人沒有這個條件,《蘭亭序》一個字原來只有手指甲那樣大。古人連放大鏡、眼鏡都沒有,條件完全不同。他們有些人連《蘭亭序》神龍本(就是左面這一本)也沒有看見過,臨貼是照拓本寫的。這些老祖宗有一本好拓本,已經不得了了。你看這是《蘭亭》定武本·拓本,箭頭所指的就是這個「今」字所在,你能看清楚嗎?

米芾說:「石刻不可學,但自書使人刻之,已非已書也,故必須真跡觀之,乃得趣。」就算你自己寫的字,叫人去刻,必定會走樣。所以米芾說學書法要研究真跡,這是對的。但古代哪裡有這條件呢?今天故宮中的真跡,已經大量印刷出版,你拿數碼相機一個字拍一張照片,也很容易。再要說看不清,就有點說不過去了。4 在線條中運用技法第四,在線條中運用技法。有簡單的線條,有複雜的線條,有呆板的線條,有生動的線條,線條千變萬化,有好有壞,關鍵是什麼呢?答案很簡單,就是技法用得好不好。4.1 最簡單的線條我從最簡單的線條開始講。最簡單的線條有兩種。一是尖鋒線,二是側鋒線。以前我們講過。尖鋒馭鋒直下,這是起筆動作,得到一個圓點。然後行筆,推動筆尖,產生跳躍,這個技法叫趯鋒。寫完時還要做收筆動作。把彎曲的筆心向後扭,這叫衄鋒,就可以回到正鋒狀態。請大家注意,回到正鋒時,筆尖應該在最後一個圓點。

這條尖鋒線是圓頭、圓尾。如果畫出中線,就是完全平的,欠缺一點姿態。好,我們來看看側鋒線。側鋒線起筆以側鋒下紙,得到一個燙斗形的點,如果是側鋒直下紙面,這也是馭鋒。有些人稱為「打」,意思是一樣的。以側鋒直下紙面,然後以側鋒運行,可以推也可以拖,這是行筆。寫到最後,也要扭直筆心。收筆時把彎曲的筆心扭直,注意看,側鋒線回到正鋒時,筆尖應該在最後一點的尖部。

寫側鋒線,尖鋒是不到尾端的。所以,這條側鋒線是尖頭、斷尾。如果畫出中線,同樣是完全平的,同樣是姿態不夠,表現力差了一點。

這裡,向大家介紹兩個常用的名詞術語。大家知道,毛筆有一個銳利的尖鋒,但尖鋒未必在寫成的線條上表現出來。譬如尖鋒垂直下紙得到圓點,圓頭的線條,看不見尖鋒,稱為藏鋒。有時候寫成的線條特意要表現尖鋒,稱為露鋒。在書法中,我們有時候會隱藏尖鋒,有時候特意要表現尖鋒。所以,藏鋒和露鋒是經常用的。簡言之圓頭的線條,看不見尖鋒,稱為藏鋒。尖頭的線條,看見尖鋒,稱為露鋒。4.2 變動中線線條太平直就沒有姿態,所以在書法中,我們經常要變動中線。我們來看看王羲之這個「一」字,它跟剛才那兩根線不同了。我把它的中線畫出來,然後移動到右面,可以看到,起筆、行筆和收筆三部分,不是放在一直線上。而是有兩個關節點,斜斜地向上。筆鋒一到關節點就扭動一次,他是動了兩次手腕。

在你動手臨寫之前,你心中要明白四個問題:第一,這條線是用尖鋒還是用側鋒呢?很明顯,尖頭斷尾,這是一根側鋒線。在寫的時候,筆管是傾斜的。第二,看走勢,走就是方向,這條中線畫出來,是6—3—9。第三,手腕怎麼動,是向左還是向右?它有兩個轉向的關節點,也就是手腕動兩次。請大家注意,在書法中,手腕的運動,總是一左一右,或者一右一左。不會出現左了之後還是左,右了以後還是右。這條線中間是側鋒向右,那頭尾必定是左。也就是說,寫這條錢,手腕是左—右—左。全部寫完後,還要扭直筆心。那手腕還要回過來,多一次右。這就變成了左—右—左—右。你可以先用手書空一次。

第四,分析用筆。起筆露鋒,很仔細地使用尖鋒,有銳利的尖,然後手腕轉向,用側鋒向上行筆,三號位。最後轉向挫筆,我前面講過,挫筆到尾就要推一下。而挫了之後還要扭回來,以回到正鋒收筆。所以你看這個收和很小一段,但是包括一挫一扭兩個動作。

我做一個示範,左右左。現在筆心有點彎,一收筆心就收直了。好,左右,挫、收。本節要點:運筆=起筆+行筆+收筆。實筆表現點畫,虛筆表現聯繫。藏鋒和露鋒,指是否看見尖鋒。要點解讀:思考題:寫王羲之「一」字:畫出中線,看清走向,搖動手腕,變動中線,最後收直筆心。我示範手腕用「左右左」,能不能反過來用「右左右」寫出這個「一」字?第23 課筆記:橫的寫法11、右橫左豎第一,右橫左豎,這是什麼意思?這是講手腕向右寫橫,手腕向左寫豎。一個筆畫的產生,不是臆想生造的,而是人手生理機能的自然反應。你看手腕向右,把手筆拖出去,越寫越遠,手腕向左,就是反過來了,越拉越近。這就產生了兩條線:橫線和豎線。向右寫橫,如果用推,這就是用反手。反手當然也可以寫,但是我相信,古人開始寫字的時候,一定是用拖的方法。理由很簡單,這比你反手舒服。簡言之像心電圖記錄心臟的跳動,書法線條就是反映手腕的運動。手腕向右,經常用於寫一橫,手腕向左,經常用於寫一豎,因為這是手腕最自然的姿勢。清代有些書法家,認為這麼拖摩擦力不夠大,他們主張每一筆都要推但是自己的寫字的時候,一不小心又是拖了。因為這是人的自然反應,手容易向右。那麼他們就尋找一個強迫自己只能推的情況,那怎麼辦呢?就是他們這樣執筆,這樣執筆,叫龍睛(法),龍的眼睛。手指尖頂住這毛筆,然後把手腕回過來,用這樣的方法去寫字,你看它就保證是推了。但是,這肯定不是王羲之的動作。2、橫的起筆第二,橫的起筆,上次講了王羲之這個「一」字的寫法,這使我們知道,一根線條,總有起筆、行筆和收筆三個部分。

我來歸納一下寫橫線條的普遍方法,先講起筆。2.1 露鋒一面起筆最簡單的當然是露鋒一面起筆。如早期寫經中的「一」字,起筆用6號方向,接著橫筆也是6 號方向,起筆、行筆只用了筆鋒的一個側面。從筆心角度說,起筆中線和行筆中線在一直線上。沒有做過任何換筆心的動作。這種簡單的線條,有挺拔的感覺,也會出現在其他書法作品中,但不能多用,多用就會感到單調。

你看褚遂良《陰符經》中的「行」字,這右面的一橫,也是一面鋒寫的。在整個字中,只有一筆。

2.2 兩面換較為常見的橫線條起筆,是用兩面換,所謂兩面換,就是起筆和行筆所走的方向不同,換筆心前後用了兩個側面。如這個上次講過的「一」字,起筆筆心走6 號方向,然後扭鋒向3 號方向走,它是用側鋒寫的,起筆、行筆用了側鋒的兩個側面。側鋒的面,我們眼睛是可以看見的。真正起作用的是筆心換方向。這也是王羲之《蘭亭序》中的「一」字,起筆9 號方向,行筆3號方向。你可以看到,入紙時線條很細,扭鋒之後,筆鋒就打開了,線條變得粗壯了。所以兩面換可以起到側鋒開鋒的作用。

兩面換,尤其是9—6 或者9—3,是寫橫最常用的起筆。這是智永《真草千字文》的「雨」字。你看上面第一筆這個橫,也是兩面換。順便說說,你看這個豎筆,也是兩面換,9—8。

簡言之以前書法上有個口訣:「橫畫直下,直畫橫下」,指的就是兩面換。橫畫直下,最常用的就是9—6;直畫橫下,就是9—8。不過這口訣是寫露鋒起筆的,藏鋒另有口訣,等下講。兩面換還可以起到側鋒的開鋒作用。以前我們講過尖鋒打開,就是開鋒,是來回摩擦,側鋒的開鋒,也就是從一分筆到二分筆,或者是到三分筆。那麼側鋒怎麼使它打開呢?當然你向下按也可以。但是,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是用兩面換。只要用手腕扭動一下中線,側鋒就可以由細變粗了。2.3 三面換再複雜一點,三面換。換筆心用三個面。比如說,你看這個王羲之《蘭亭序》中的「一」字,它的起筆就動了兩次手腕,用了三個面,7—6—3,那手腕的位置,就左—中—右。7 是左,入紙動作,6是中,手腕在中,筆管這時候是直的。然後換3 號方向行筆。

三面換也是常用方法。這是褚遂良《陰符經》的「天」字,你可以看到長橫的起筆,我畫出中線,是6—8—3,也是一個三面換。

這個長橫起筆是一個弧形,其實也是三面換,下紙3 號方向,換9號,然後再次換6 號方向行筆。

這個長橫起筆的弧形,跟剛剛那個恰恰相反,剛剛是弧形在上,這個弧形在下。我們看它的中線,三面換的方向,是6—3—6.

這就是照《陰符經》的用筆法寫的。長橫用三面換起筆,也可以調筆鋒位置。

2.4 四面換我所見過最複雜的起筆,要數《陰符經》中這一個。這兩橫的起筆,是四面換。我拿上面短的一橫為例,先畫出它的中線,然後移動出來,你可以看到,它是7—9—7—3。這當然是比較少見的,目的也是為了調鋒。

2.5 藏鋒起筆好,講講藏鋒起筆。如果你是用尖鋒,垂直下紙,當然看不到一個尖,這就是標準的藏鋒,但如果筆管是傾側下筆,尖鋒必然露出來。那麼,側鋒下紙能否藏鋒呢?通常採用的方法就是:側鋒下紙是倒方向,然後轉過來覆蓋掉這個尖,這樣就看不見尖鋒的痕迹了。這個方法,嚴格說不是正確的藏鋒,是模擬藏鋒的效果。

在篆書和隸書中,橫筆往往是藏鋒起筆。這是王福廠先生的篆書,注意看橫的起筆。就是用剛才講的方法寫出來的。簡言之藏鋒起筆口訣是:欲右先左,欲下先上。這就是倒過來一筆。要注意,這是對側鋒線而言。尖鋒線用不到這樣麻煩。還有一個方法,通常是轉兩圈。我在第16 課中示範過,各位可以再去看一下。

你看這是隸書,隸書橫的起筆,稱之為「蠶頭」。「蠶頭」就轉兩圈,這樣也就算是藏鋒起筆了。在真行草書中,譬如王羲之用不用這種藏鋒起筆呢?在他的代表作《蘭亭序》中,所有橫畫全部都是露鋒起筆的。你看這個「矣」字的兩橫,上面一筆是很漂亮的露鋒,下面一筆,沒有尖鋒的痕迹,好像就是藏鋒,但是請你注意,下面這根橫筆,不是獨立的線條,B 點只是承接上面帶筆的一個關節點。關節點表示線條還沒有完,還沒有收筆,這不是起筆。有關關節點的寫法,我在後面有專門一堂課講解。

3、橫的行筆第三,橫的行筆。書法中講到行筆,那就是兩類,一是尖鋒行筆,二是側鋒行筆。3.1 尖鋒行筆:趯鋒尖鋒在直管情況下,如果力量夠大,推動筆尖就是趯鋒。這是陰符經中的「在」字,箭頭所指的一橫,就是趯鋒寫的尖鋒線。

我在16 課「尖鋒的用法」,先介紹了用拖的方法使用尖鋒,這時手腕向右,這是不跳躍的寫法,筆力小。我在17 課「尖鋒線的本質」中,講解了趯鋒的寫法,趯鋒如錐劃石,力透紙背,當然是更好的技巧。這時筆管盡量保持垂直,推動筆尖,所以尖鋒也是可推可拖,而趯鋒是基本的技法。

3.2 側鋒毛筆:拖側鋒也是可拖可推,手腕向右是拖行,手腕向左是推行,王羲之《蘭亭序》中,可以明顯看到行筆時手腕向右,橫筆用拖是常見的。

拖的好處:拖的摩擦力雖然沒有推大,但也有好處:譬如寫很粗的線條,三分筆,拖就比較容易。如果用推去寫粗線條,尖鋒就容易散掉。你寫完以後,還要去收拾整理尖鋒。3.3 尖鋒、側鋒混合一根線條,如果從頭到尾只有一個動作,只用尖鋒或側鋒行筆,那寫出來的線條,往往還是平均的。有時候我們會混合運用尖鋒和側鋒兩種線條,使變化更多。你看這《陰符經》中的「有」字的長橫。前一半是尖鋒線,後一半是側鋒線。

智永的習慣正好反過來,他往往是起筆後用側鋒行筆,大約走到一半左右,轉換成尖鋒行筆。這有個好處,到最後收筆調鋒,往往要用到尖鋒,先轉化為尖鋒,對最後調鋒,比較方便。

在練習的時候,最要緊是手腕、筆心和中線,這三樣東西就保證你成功。我們先來寫一下兩面換的動作,是採用9—3,左邊,手向左側,左邊下紙,9—3,手腕扭動一次就可以,好粗一點,9……開鋒……3。這就是兩面換。好,三面換,是左中右三個動作。左……中……右。加粗一點,左……中……右。那麼三面換也可以這樣來。這樣一條線,我們加粗一點。這也是三面換。本節要點:右橫左豎:線條是手腕運動的記錄。橫的起筆:露鋒和藏鋒。橫的行筆:尖鋒和側鋒,推和拖。要點解讀:思考題:尖鋒的推,和側鋒的推有什麼不同?熟練這堂課所講的各種起筆和行筆動作,體會手腕、筆心和中線的重要性。第24 課筆記:橫的寫法24.橫的收筆第四,橫的收筆。怎樣算好的收筆呢?一是使這根寫好的線條更好看,可以通過變動中線,來增加姿態,二是收直筆心,聚集尖鋒,以便寫下一筆。無須再到硯台上掭筆理毫。變動中線先說說變動中線的問題,我們已經知道,一根線條有三段:起筆、行筆和收筆。我用顏色來標示這三部分。起筆黃色,行筆藍色,收筆白色。

4.1 一面鋒收筆一根線條,姿態最少,最簡單,當然是這種起筆、行筆和收筆三部分排成一直線了。這個我們叫一面鋒收筆。只有一個方向,不動手腕。從方向數字表示,就是6-6-6。我前面講過,在早期真書中,這種簡單線條很多,經常出現,你看這敦煌寫經,橫線基本上就是一直線。

這是泰山經石峪《金剛經》。橫筆也是直線條。後代有沒有人專寫直線條的呢?

當然有。比如這位清代張裕釗,就是一個。你看這「至」字,是不是平直到尺畫一樣?以前經常有人這麼說,「橫平豎直」,寫出來跟這個「其」字一樣,一點表情也沒有。中線是可以變動的,上一堂課我講了好幾種起筆。比如像這樣的兩面換,中線的姿態就不同了。這條線的方向,從6-6-6 就變為9-6-6 了。

這是起筆三面換7-9,但這裡行筆和收筆還沒有變。

再複雜點,起筆四面換。7—9—7,線條變化很大。

我們想,起筆可以這樣變化,那麼收筆呢?當然也可以。4.2 兩面鋒收筆我從簡單的說起,如果起筆、行筆不動,把收筆動一下,向右下角走9 號方向,這根線條就成了6-6-9。

6—6—9 也是經常用到的。你看智永《真草千字文》「生」字的最後一橫,就是6—6—9。

其實比較常用的是9—6—9,就是頭尾都變動一下,兩個關節點。從頭到尾手腕運動是左右左。

但是9—6—9 寫出來以後,你會發現上下的距離比較寬,如果我們改用9—3—9,就是行筆向右上方向,那麼,上下的距離就比較窄了。

9—6—9 和9—3—9 都是常用的,這裡還要講一個注意點,就是一橫收尾,有「尖鋒到尾」和「尖鋒不到尾」的不同。我以王羲之《蘭亭序》兩個「一」字為例,你仔細看收尾。比較一下,就知道二者是不同的。左邊這一個是側鋒挫筆收尾的,右面這一個不是挫。現在我把中線畫出來,看起來就比較明顯了。左邊這一根線條,最後轉9 號方向是挫筆,挫筆尖鋒落後於筆腰,也就是尖鋒不到尾。右邊這根線,不是挫筆,轉9 號位把尖鋒一直推到最後,我們稱為叫尖鋒到尾。這是兩種不同的效果。

怎樣可以使尖鋒到尾呢?我在21課講過,尖鋒的方向,和手腕的方向總是相反的,我們就可以利用這樣一個關係來使尖鋒到尾。當轉入9號位時,手腕盡量向左,迫使尖鋒向前行,如果你手腕向左的角度小,尖鋒就只會走一點點,這是左面這個圖。現在我實際示範一下,第一條線到9號位收筆的時候,它手腕向左的幅度並不大,所以筆尖沒有到達尾部。

第二條線,當它轉入9 號位收尾的時候,手腕盡量向左,幅度比較大,這個時候,筆尖就拉到尾巴了。

補尾巴我們已經知道,尖鋒線的尾巴是圓的,上面這個圖,側鋒線的尾巴是斷的,下面這個圖,尖鋒線很細,側鋒線用的機會比較多,這樣一來,就會出現很多斷尾的線條,斷筆線條太多,會有粗糙的感覺。所以,有時候我們就要去補上這個尾巴。

尖鋒線是不用補尾巴的,因為尖鋒線本身就是圓點,你不用做什麼動作。像這個褚遂良《陰符經》中的「拙」字,這一橫你可以看到它的尾巴上就是一個圓點。你最多只要扭直筆心就可以收筆了。

但是這個「三」字就不同了,它都是側鋒線。你看最後這個長橫,我把它中線畫出來,它是一個三面換起筆。然後是很長的行筆,大約是側鋒兩分筆,走完之後,應該就是一個斷筆,那麼我不想它斷筆,要補一個尾巴,應該怎麼做呢?就是把尖鋒向前移動,具體來說,只要手腕向左,尖鋒就會向右,這樣尾巴就補上了,不再是斷筆了。你看,補完尾巴就是這個樣子。

有沒有其他方法來補尾巴呢?有。你也可以寫了挫筆之後,先收直筆心。也就是回到5 號位,然後再次向前行。這就容易多了。這種先退回到5 號位,然後重新向前的方法,在書法中是常見的,你褚遂良《陰符經》這個「之」字,最後一捺的收筆,明顯不是一次寫的。他是先退回去,取五號位,然後寫最後這個尖。

王羲之有沒有用過這個技法?當然有。你看王羲之《蘭亭序》「丑」字,你不覺得中間一橫的收筆有點奇怪嗎?如果畫出中線,就知道這也是先回到5 號位,然後再向前補尾巴的方法,只不過這次動作做得在了點,這尾巴是最後裝上去的。從中線來看,這也是一個三面換。

這是《蘭亭序》中的「盡」字,請注意看上面長畫的收尾,這就是收筆後再向前出鋒的情況。

4.3 三面鋒收筆王羲之《蘭亭序》中有七個「一」字,比較明顯的三面換收筆,是這一個,這個「一」字兩頭都是三面換,三面換起,三面換收,畫出中線就可以看清楚。起筆是7—6—3,手腕是左中右,收筆是3—9—7,手腕是右中左。最後這個7,是一個帶筆。在行草書中,帶筆相當多。

這是王羲之《二謝貼》中的「謝」字,《二謝貼》現在日本,你看右旁這一橫筆的帶筆,手腕扭動筆心非常明顯。收筆三面換的走向,是3—9—4。

《蘭亭序》中這個「樂」字,一筆拉得很長,最後也是走4 號方向,等於掉頭寫了一筆。

現在,我把前面講的字,收筆三面換,它們的中線畫在這裡:第一種用方向數字表示就是3—9—7。第二種,用方向數字表示,就是3—9—4。

這最後收筆,黃顏色的這一段,如果扭鋒的角度再大點,取左上1號方向,那就是3—9—1。這種收筆也是大量使用的。你看《蘭亭序》這個「無」字長橫,它的尾巴好像一個扁圓形,其實就是一去一回,形成這個樣子。

這個「清」字長橫收筆更容易看清楚,收筆最後向1 號方向,而且還寫出橫線的界線,一直收到上面。

「年」字也是,收筆收得很高。

「畢」字和「年」字一樣。這種收筆,給我們看清楚尖鋒行走的方向。不但行草書中可能這樣寫,真書也可以用。

今天講的有五根線條,一個是9—6—9,這是第一根,寫的時候,先寫出中線,然後再把它加粗,左—右—左,尖鋒到尾,但是沒有收。這時候你看筆心還是彎的,因為沒有回去的動作。好,這一種也可以這樣寫,9—6—5—9,加一個5 號位,加粗,左—右—左—右。這就是中間加了一個5 號位的動作,就把筆心稍微收了一下。第三種就是9—6—9—7,還是三面換,寫的時候這是帶筆,不用太粗。9—6—9—換面7.第四種呢,就是9—6—9—4,4 號位,這個時候筆心收得就比較好了,因為它是反方向來收了一下。你看9—6—9—4,4 號。好,第五根線,是9—6—9—1,可以收得高一點,1 號位。左—右—左,收一號位,手向右,收1 號位,這是第五根線。

今天課堂上講的,主要就是這五根線。本節要點:收筆的要領:變動中線可以增強姿態。相反運動可以收直筆心。要點解讀:思考題:收直筆心,是否等於尖鋒聚集?如果不是,那怎麼做?熟練這堂課所講的各種收筆動作,尤其是三面換收筆的手腕動作。第25 課筆記:豎的寫法1.豎的寫法上兩課講了橫的寫法,那麼,一豎怎麼寫?我們來看看王羲之怎樣寫一豎。這是《蘭亭序》的「閑」字,起手就是一豎,我畫出它的中線,移到左面,現在可以看得很清楚。方向是9—8—9,手腕是右—左—右。

這個「固」字,它有一個很粗的豎筆,一畫出中線就看到,和剛才一模一樣。走向也是9—8—9,手腕動作也是右—左—右。

「俯」字,這兒也有一個豎筆。起筆很細,帶有弧形,露鋒入紙,而最後是一挫。方向還是9—8—9。

「興」字,這兩豎跟粗筆畫相比較,是用一分筆寫的,書法線條在有粗細變化,尤其筆劃多的字,細線條用得比較多。我們看筆鋒的走向,有前面幾個例子是一樣的。

現在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起筆、行筆和收筆的手腕動作,寫橫筆是左右左,常用的有9—3—9。寫豎筆正好倒過來,是右左右。常用的有9—8—9。這是最基本的豎筆寫法。

2.豎筆的起筆。2.1 一面鋒起筆最簡單是一面鋒起筆,我再講一下,所謂一面鋒起筆,就是從起筆到行筆,中線是一直線,方向都是8—8,無須動手腕。一面鋒起筆,因為簡單,所以寫起來速度快。常見於行草書中。這是王羲之《初月貼》的「陰」字,左邊耳朵旁的一豎,起筆就是一面鋒。

一面鋒寫豎筆,就是尖頭朝開,多了就不好看。所以在真書中,不追求速度的情況下,一面鋒起筆相當少見。如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兄」字。

2.2 兩面換起筆兩面換起筆,就是起筆和行筆的中線不在一直線上,你想寫8 號位,但起筆卻用9 號位,這樣的起筆,就是用了兩個側面。兩面換姿態好過一面鋒,還便於開鋒。就是拉開筆鋒,扭動手腕時,輕一點就是一分筆,重一點就是三分筆。所以,兩面換用得最多。

(王羲之《二謝貼》「所」字)

你看智永《真草千字文》這個「此」字,四個豎筆都是兩面換。2.3 三面換起筆三面換起筆,起筆用兩個面,行筆再換一次,這樣就分成了三段,第一段是入紙動作,第二段調整,第三段行筆。像這樣一個三面換,方向是7—9—8。

你看褚遂良《陰符經》中的「昌」字,上下兩個豎筆,都用了三面換。三面換在王羲之系統的書法家中,是常見的技巧。

褚遂良《陰符經》中的「潰」字,右旁上面有一個「口」,下面有一個「貝」,他們起筆第一豎,也是三面換。三面換往往用在一個字的左邊第一豎,或者一個筆勢的左邊第一豎。不過,這個規則也不是絕對的。

你看王羲之寫的這個「此」字,一連有四個豎的起筆。第一個用了三面換,後面三個都是兩面換。三面換太多,會有花巧的感覺。所以,一般來說,一個字裡邊最多出現一兩次。

拿剛才我們講過的智永的「此」字,和王羲之對照,是不是王羲之第一豎用了一個三面換,比較好看?

三面換有許多變化,你看這「陸」的左邊一豎,它的走向就是8—9—8,這個三面換的動作很少。

但有時候動作很大,大動作的三面換, 好像寫了一個英文字母「S」,起筆拉得很長,通常一豎都是直線,但這種寫法,用弧線替代了一豎的直線,顯得婀娜多姿。剛才講的三面換,都是直向入紙,還有橫向入紙的,就是6 號位入紙。

如王羲之這個「抱」字,提手旁一豎的入紙。就是橫向6 號位,再換到9 號位,最後走8 號方向行筆,形成了6—9—8 三面換起筆,也是經常見的技法。2.4 藏鋒起筆好,講講藏鋒起筆。如果你用尖鋒垂直下紙,就是一個圓點,這是標準的藏鋒,看不見鋒尖。如果側鋒線想要圓頭起筆,上次講過,通常採用的方法就是:側鋒下紙是倒方向,然後轉過來覆蓋掉這個尖。這樣就看不見尖鋒的痕迹了。轉的方向,順時針、逆時針都可以。

我再講一次,這個方法,嚴格說只是模擬藏鋒的效果。這種倒轉一圈的方法,又稱為「藏頭」。篆書中和隸書中就開始使用了,影響到後來的書體。

這是秦代李斯的《泰山刻石》,起筆都是圓頭的。

曹全碑隸書的豎筆,也往往是倒筆圓頭。

在真行草書中,露鋒起筆比較常見。倒筆圓頭就比較少了。褚遂良《陰符經》中有一例。你看這「神」字右旁最後一豎的起筆,就用了倒筆寫。2.5 四面換

前堂課我還介紹過橫的起筆。有轉兩圈的方法,來之於隸書「蠶頭」起筆法。寫起來次序是先下、再向上,然後向左,最後向右,簡單地說,就是「下上左右」。

豎筆也有這樣的方法,只是方向恰恰反過來。方向是「右左上下」,等於畫了一個十字。

這種轉兩圈的起筆,應用很廣泛,這是褚遂良《陰符經》,你看這「盡」字的中間一豎。是不是起筆有點特別?其實就是蠶頭。只不過豎起來了,寫起來還是轉兩圈。我把它放大點,就看清楚了。

「中」字的起筆,「時」字的起筆,都是蠶頭。3.豎的行筆第三,看看豎的行筆。3.1 尖鋒一豎

先說說用尖鋒一豎。尖鋒行筆,稱為趯鋒,這我已經講過了,這是褚遂良《陰符經》中的「修」字,你可以看到左邊兩豎就是趯鋒寫的。

通常豎筆往往寫得比橫筆粗,但在褚體中,一豎經常會用尖鋒去寫。這是褚體的一個特點。褚遂良是王羲之系統的重要人物,褚體是承前啟後的代表。學王羲之的筆法,研究褚體很有幫助。3.2 側鋒線

寫一豎也可以用側鋒線去寫。要記得側鋒線分一、二三分筆。像這個王羲之《蘭亭序》中的「閑」字第一豎,就是一個三分側鋒線。

一、二、三分線是在同一本貼中比較出來的。字帖不同,一、二、三分筆的粗細也會有差別。在王羲之《蘭亭序》中,這「內」字就是二分筆。

這「仰」字就是一分筆。

放在一起就可以看得很清楚。臨貼的時候,應該先把整本貼看一次。分出一、二、三分筆,下筆輕重就心中有數了。

這裡要講一講一豎行筆這個「左」,因為起筆是右,所以行筆手腕要扭向「左」。注意我講的是手腕,而且強調是手腕要向左。有些同學可能會奇怪,為什麼不說寫一豎手腕要保持「中」呢?「中」才是寫垂直一豎的位置呀!

你所說的垂直一豎的「中」,是對線條來說的。而我們的手放在桌子上,手腕的左中右是這樣的。這麼一來,手腕的左中右和線條的左中右,就有一點偏差,也就是說,你沿著手腕的「中」寫一豎,就黃色的這個中,那結果就會斜向右下方。糾正的方法就是手腕向左一點,沿著線條的「中」往下寫。這樣寫下來,就會垂直,得到線條的「中」。所以我說,寫一豎的時候,手腕要向左。有時候,我們看一本貼,譬如顏真卿《東方朔畫贊》,你看「東」字中間一豎很直,但旁邊的「中」字一豎卻有點斜。這種區別,其實是反映了當時手腕的位置。我們不認識王羲之、顏真卿,但千年前他們的手腕在什麼位置,我們是可以想到的。臨貼的時候,要動腦筋想一想。手腕有三個位置:左中右,當你取手腕的「中」,去寫線條的「中」,這個時候筆管的尾部,實際是在右面。而筆尖在左邊,這樣子一拉,實際上會造成偏鋒。那怎麼辦呢?只要你手腕向左,這樣子寫下來,就是中鋒了。3.3 尖鋒、側鋒混合行筆理豎,通常想到的樣子就是筆直的一條,其實在書法中,豎的形狀變化很多。它也可以混合用尖鋒、側鋒線來寫。至於先用尖鋒還是先用側鋒,這就不一定了。

你看褚遂良《陰符經》中的「能」字,右面的一豎,它是兩面換起筆,用側鋒兩分筆寫下來,到最後用了尖鋒。上次講這,這就是為了最後的收鋒做準備。有時候一豎寫到一半,還可以動手腕。你看文徵明這個「王」字的中間一豎,是不是垂直的?不是,它中間是調整過的。開始走了7 號方向,走到一半,調整為8 號方向。這一中豎,動了兩次手腕。

王羲之《行穰貼》草書「行」,只有兩根豎筆。如果你有興趣,試寫一下,難度很大。王羲之的手腕,是不斷地左右擺著。所以線條的中線,也不斷地變化著。這是不容易做到的。

4.豎的收筆。這個我們下一堂課再講。今天的練習,是一豎的起筆和行筆。最簡單就是一面鋒,寫的時候手腕要向左一些,這樣保持中鋒。

接下來是兩面換,用得取多的就是9—8。三面換,7—9—8。三面換也有橫向入紙的,那就是6—9—8那最後就是藏鋒,藏鋒它是倒起筆。倒起筆,然後轉過來,把剛才寫的那個尖蓋掉。這樣就看不見一個尖了,這就是藏鋒的寫法。希望大家多加練習。本節要點:豎的起筆和行筆各種寫法手腕「中」不等於豎筆「中」變動中線,增加姿態。要點解讀:思考題:如果以側鋒開始行筆寫一豎,寫到半途想轉為尖鋒行筆,這時手腕應該向左還是向右?練習各種起筆方法:一面鋒、兩面換、三面換(兩種入紙方式)、藏鋒等,務求熟練。第26 課筆記:豎的寫法24.豎的收筆前堂課講過收筆的作用,一是使這根寫好的線條更好看,可以通過變動中線,來增加姿態。二是收直筆心,聚集尖鋒,以便寫下一筆。4.1 尖鋒線:圓尾我從簡單收筆講起。一是使用尖鋒寫下來。也就是趯鋒,等於一連串圓點。這個情況沒什麼特別的收筆動作,因為最後也是一個圓點。唯一要做的,就是把行筆時彎曲的筆心收直。我在16 課中,演示過趯鋒到最後拉直筆心的動作。當時以尖鋒寫橫筆為例子。當尖鋒行筆,因為尖鋒和紙面產生摩擦,中軸就會彎曲,所以寫完之後,手腕要做一個向左的動作,使中軸回復垂直,就是收筆了。現在講豎筆的收筆,道理是一樣的。

注意,豎筆行筆時手腕向左,所以收筆是手腕向右。用尖鋒寫豎筆,最早出現於篆書中,這是秦石鼓文,尾部很圓,只要手腕向右,就很容易收筆了。

隸書也是這樣,這是漢代《乙瑛碑》的「朔」字。豎筆的收尾方法,和篆書是一樣的。

這是漢代的摩崖作品《石門頌》,尖鋒線條,豎筆收尾手腕向右,是圓形的尾巴。

真書也有尖鋒寫的豎筆,收筆的技法就是篆隸傳下來的。這是褚遂良《陰符經》的「修」字,你可以看到左邊兩豎就是趯鋒寫的,收筆也只要手腕向右就可以了。4.2 側鋒線:斷尾

第二種是側鋒寫下來,那就是以挫筆收。你看王羲之《蘭亭序》所寫一豎,它是兩面換起筆,側鋒三分行筆,以挫筆收。這挫筆乾脆利落,斷筆效果清清楚楚。

這是王羲之《蘭亭序》的「不」字,中間一豎兩面換起筆,側鋒二分筆行走,挫筆收。

豎筆以挫收很常見,這個「崇」字中間一豎,怎樣起筆看不見,和上面的筆畫重迭了,行筆寫足三分,看上去力量很大。

這是王羲之另外一個貼,《喪亂貼》「再」字,二分筆一豎,速度很快,挫筆收。

清代寫篆書,也往往出現一豎挫筆收的情況,這是吳昌碩《石鼓文》,可以看到一豎也是斷筆。

挫筆有急促粗放的感覺,對於有些表現這一風格的書法家來說,作品中的挫筆就相當多。這是清代蔣和寫的隸書,他也是經常用挫筆寫一豎。蔣和任四庫館篆隸總校,篆書和隸書寫得相當好。

真書中的豎筆也可以這樣收筆,褚遂良《陰符經》的「中」字,中間一豎,你看兩圈起筆,就是蠶頭寫法,然後側鋒行筆,慢慢加重到三分,最後以挫筆收。以前我講到一橫的側鋒線,曾經提醒大家注意,挫筆尖鋒不尾,斷筆效果是筆腰的痕迹。如果你要保留這斷筆效果,只要手腕向左,把筆心收直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這個時候墨水會聚集在尖鋒這一點上,在宣紙上會引起滲化,那怎麼辦呢?我們知道,墨水是跟著尖鋒走的,所以當筆心一回到正鋒,不能停留。要馬做一個拉的動作,使筆尖離開紙面。因為這時候手腕向左,可以沿著7 號方向劃一個弧形離開。這樣,就沒有一個墨水點在這個地方了。這最一個拉的動作,古人稱之為「空搶」。元·陳繹曾《翰林要訣》這樣說「則提起即空搶可也。」墨濕,就用空搶來避免滲化。對於豎筆來說,寫法也是一樣,只是方向和橫筆不同。寫豎筆側鋒下來,手腕向左,上一堂課講過了,所以收筆手腕就要向右,推直筆心後,馬上向3 號方向做一個空搶動作,就沒有一個墨跡了。簡言之挫筆收尾,只要手腕做相反運動,就可以收直筆心。加一個搶,就可以避免墨汁積聚一點。4.3 兩面鋒收尾:變動中線。接下來講講變動中線的問題。豎筆跟橫筆一樣,在行筆這後,把收筆部份變動一個角度就可以增加姿態。你看如果起筆和行是9—8,收筆再換用9 這個側面,就形成了9—8—9,手腕是右左右,兩面鋒收尾。尖鋒不到尾

9—8—9 是最常見的一豎中線。這是王羲之《蘭亭序》中的「俯」字。黃色圈中的一豎就是9—8—9。但要注意,這一筆最後的9是挫筆,換句話說,尖鋒不到尾。兩面鋒:尖鋒到尾

如果要尖鋒到尾,收筆時手腕向右的幅度就要大一些。這樣就可以把尖鋒拉到尾部。智永《真草千字文》這個「位」字,同樣是單人旁,同樣是這位置的一豎,也同樣是9—8—9,但這一筆,最後尖鋒到尾,也就是補了一個尖尾巴。

遂良《陰符經》的「化」字,也是這單人旁同樣的一豎,這也是補了尾巴的。

手腕向右,尖鋒到尾,是不是寫出來都一模一樣呢?不是。你看像王羲之《喪亂貼》的「號」(號),這兩豎,一個收筆尖鋒在右,一個尖鋒在左。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兩筆的收鋒動作是一樣的,都是右左右,它們的不同,是中線曲折的幅度不同。當右左右的動作減小,中線就逐漸接近於直線。這時候你手腕向右,等於把尖鋒逼到左面。

這個「號」字,我用紅色標示出來的兩個豎筆,A 這一豎,收筆手腕動作大,尖鋒到尾,是拉到右面來的。B 這一豎,中線接近於直線,結果把尖鋒逼到左面了。在王羲之系統的書法家中,這種尖鋒到尾經常可以見到。這是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例子。

有些人誤會這樣的一豎收筆,是把毛筆往上提,其實不是,一豎也是有三折:起筆、行筆和收筆。這種豎筆尖鋒收,還是因為手腕左右運動而產生的。

這是褚遂良《陰符經》中的「命」字,你可以看到,一豎收筆的尖鋒偏向左面。

這是顏真卿《麻姑仙壇記》「中」字豎筆的收尾,方法是一樣的。4.4 三面換收尾:一來一回剛才所說的右左右,只有一個半來回,前面起筆和行筆右左是一來一回,後面收筆這個右,沒有反方向的左,我們知道,筆心要一來一回才會直,少了一個動作,筆心還是彎的,那怎麼辦?

我在24 課講橫筆收尾時,講過這個問題。你只要加多一個反方向的動作,那就形成了兩個來回。對橫筆來說,就是左右左右。對豎筆來說右左右最後一個動作是右,加多一個左,那就是右左右左,筆心就可以收直了。看起來多用了一個面,但這三面換收尾,有它的好處。收筆一來一回,古人稱之為「頓筆」。這是「九用」的一種。《玉堂禁經》說:「一曰頓筆,摧鋒驟衄是也,則努法下腳用之。」我來一句一句給大家解釋。第一句話:「一曰頓筆」。要注意,現在很多書說「頓」是「重按」,這是錯的,在「九用」中,往下按是「蹲」不是「頓」。「蹲」是壓彎中軸,而「頓」是收筆動作。《說文解字》說:「頓,下首也」,就是叩頭。古人跪在地上,頭一下一上,這就是「頓」。頓筆也是這樣,往下又往上,稱這為「頓」,真是很有道理。第二句話定義:「摧鋒驟衄是也」。你看,這句話包括兩個動作:一是「摧鋒」,就是推鋒向前,「摧」就是推;二是「驟衄」,迅速扭鋒轉向後。衄鋒我們已經知道是扭動中軸,改換方向。這一推一衄,一下一上,就達到收筆之目的。有人想,這不是現在流行的術語叫「回鋒」嗎?是,但晉唐沒有「回鋒」這個術語,晉唐用的是「頓筆」。第三句話舉例:「則努法下腳用之」。「努法」就是豎筆的一種,永字八法中的一豎就是努。豎筆寫到下腳,一推一回,就收筆了。其實不止於豎筆,你寫一橫到尾,一去一回收鋒,都是「頓筆」。《玉堂禁經》只是舉豎筆為一個例子。我這個課程已經26 堂,現在講到哪裡了?我希望各位心中有數:現在講書法第一個要素「用筆」。「用筆」包括執和用鋒。「五執筆」已經講過了,「九用」講了六個。包括今天講的頓筆。很快「九用」都會講完,你就知道王羲之系統的用筆了。這些內容,請大家不要忘記!現在我把今天講的一豎收筆,作一個示範。第一種,尖鋒線,下筆用尖鋒頂住紙,趯鋒行筆,手在左面,寫完了手向右,就是收筆。第二個側鋒,你可以兩面換起筆,用9—8,9—8 挫筆下去,手向右收筆,加一個3 號位搶。第三種是尖鋒到尾,9—8—9。向右拉,這尖鋒在右面。第四種,動作是一樣的,中線是直線,9—8,手向右,直線走,尖鋒在左面。第五種頓筆,一來一回。9—8—9—1,一號面,回過去就收住了。本節要點:豎的收筆:圓尾、斷尾、尖尾豎的行筆手向左,收筆就要向右所謂頓筆,就是一下一上,一推一衄要點解讀:思考題:一豎收筆尖鋒到尾,我舉了尖鋒在右和尖鋒在左,如果要尖鋒在中,應該怎樣寫?如果頓筆動作很小,會出現怎樣結果?這是尾巴是圓尾,還是是斷尾或者尖尾?第27 課筆記:撇的寫法1.撇的中線橫豎怎樣寫,我已經講過了。今天開始講撇捺。第一,撇的中線。1.1 什麼是撇橫豎是平和直兩個方向的線條,撇捺是斜線。一撇是從3 號位寫到7 號位。凡是這一方向的行筆,結果都是撇,這個方向特別容易引起偏鋒。為什麼呢?因為大多數人是右手執筆。手腕不夠左,走7 號位就會偏鋒。7號位中鋒行筆,手腕要特別偏左才可以。這大幅度的反手,姿勢不大舒服。因為不舒服,所以就會本能地縮短反手的距離,先寫一段右,慢慢回到左。這樣一來,撇就包括兩個動作,先右後左,成為一根曲線。於是,撇就有兩種了。兩種撇,都是從3 號位開始寫向7 號位。一種是直的,行筆的時候手腕向左,一左到底。只有一個動作,書法中稱之為啄。另一種是曲的,行筆中要扭動手腕一次,先右後左,兩個動作,這一種撇書法中稱之為掠。1.2 掠大多數的人,心中的一撇,都是掠,就是曲線。因為掠有兩個動作,所以通常都比較長,有些人稱它為長撇。不過,長撇不是書法的專用名稱。

這是王羲之《蘭亭序》中的「天」字,你看這一掠,猶如彎月,弧度很漂亮。要注意,我現在講撇的中線,只是行筆部分。它還有一個起筆,一個收筆,這等下再講。

這是《蘭亭序》「大」字,掠筆和剛才一樣。是換手腕寫出來的弧線。此外,另有一個明顯的起筆,一個鋒利的收筆。1.3 啄啄的用處也很多,有些人把它叫做短撇、平撇。我建議大家用書法術語,啄。

這是王羲之《蘭亭序》的「永」字,右上角那一筆就是啄。

王羲之《喪亂貼》「之」的啄,跟剛才那個「永」字的啄,是同一個類型。

有時候,一啄很細很瘦,但粗細並不影響它的歸類。這是《陰符經》的「之」字,這一啄是用一分筆寫的。

文徵明寫的「公」字,啄筆很挺拔,「蟠」,蟲字古寫起手有一啄。

「丘」字,起手第一筆,也是啄。行筆中間沒有換手腕。2.撇的起筆第二,講講撇的起筆。前面講橫豎的時候,我已經把主要起筆歸納為五種:露鋒一面鋒起筆、露鋒兩面換起筆、露鋒三面換起筆、藏鋒一圈起筆、藏鋒兩圈起筆。2.1 一面鋒起筆一面鋒起筆就是看得見一個尖,起筆中線和行筆中線之間無須扭手腕。這是最簡單的起筆。

王羲之偶然也有一面鋒起筆,這是王羲之《蘭亭序》中的「能」字,起手一撇就是用一面鋒的。

這個「外」字第一撇也是一面鋒。2.2 兩面換起筆兩面鋒起筆,起筆和行筆所用的側面不同。要扭動一次手腕來調整中軸。兩面鋒起筆,可以從左起,也可以從右起,它會影響到行筆時手腕在左還是在右。

右起筆,行筆手腕在左,近於寫一豎。左起筆,行筆手腕在右,近於寫英文的S。

這一撇是兩面換,右起筆。這也是右起筆的兩面換。

2.3 露鋒三面換起筆

露鋒三面換起筆,有豎起筆和橫起筆之分。橫起筆的頭,有點像一個天鵝的樣子。王羲之作品中經常有這樣的起筆。

這個「今」字,是三面換豎起筆。

這個「謝」字,是三面換橫起筆。你看是不是有點像天鵝頭的影子?我們臨貼的時候,要看清楚他是用什麼方法起筆的。

這個《蘭亭序》中的「九」字。一撇,這不是兩面換,是三面換,是天鵝頭。

「隨」字中間這一撇的起筆,也是三面換天鵝頭。

2.4 藏鋒起筆藏鋒起筆,前面講過了,是反向起筆,繞一圈把尖鋒痕迹抹掉。轉圈順時針,反時針都可以。

王羲之《蘭亭序》中的「故」字這一撇,就是藏鋒起筆。2.5 藏鋒兩圈起筆

藏鋒兩圈起筆,其實是用了四個面。這裡是右左上下,寫了兩個圈。

你看這個王羲之《蘭亭序》「和」字,起手第一筆,究竟是一撇還是一橫?這短短的一橫,其實是一個放大的起筆。也就是右左上下兩圈起筆法。

這是智永寫的「秋」字,第一撇兩圈起,他稍微露了一點尖鋒。像這樣的形狀,我建議都歸入蠶並沒有。3.撇的收筆第三,撇的收筆。我們已經知道,線條的尾巴通常有三種:斷尾,是用挫筆的結果,圓尾可以用頓筆寫出來,還有一種尖尾,把尖鋒拉到線條的最後。你這個動作叫什麼呢?這是揭筆。

你看,智永這一撇是斷尾,用挫筆寫的。《真草千字文》「磐」。這是圓尾,可以用頓筆寫出來。王羲之《喪亂貼》

這是尖尾,但有點問題,你看這個「矣」字的一撇。尾巴雖然是尖的,但是筆鋒有點散了。王羲之《蘭亭序》

這個「左」字的一撇,尾巴也是這樣。在行草書中,為了提高速度,有時候用側鋒直接拖出這個尾巴。這是側鋒寫的,不是尖鋒寫的。我們知道,行筆時因為中軸彎曲,尖鋒總是落在後面。當寫到一根線尾巴的時候,整個筆鋒往上而離開紙面。結果收尾實際上是側鋒滑過。尖鋒沒有寫到尾部,造成尾巴鬆散。如果要用尖鋒寫出尾部,就要用到揭筆這個動作了。《玉堂禁經》說:「九曰揭筆,側鋒平發。"人』、"天』腳是也,如鳥爪形。」也是三句話,我來給大家解釋。第一句話:「九曰提筆」。這裡講到的「揭」,是指揭腕。古代書法論著中經常提到「揭」,都是指手腕動作。《玉堂禁經》有六次提到「揭」。在:「結裹法」這一章中,又講了「揭腕」這個術語的意思:「夫言左右揭腕之勢者,「令」、「人」、「入」等字是也。跟「九用"比較,都是指寫撇捺的收筆動作。而且有「左揭腕」和「右揭腕」之分。再舉個例子,傳為元人所著《書法三昧》這樣說:「左為左揭腕,右為右揭腕,皆不可無力。」所謂左右揭腕,講得淺折點,就是翻手掌。左揭腕就是掌心向左,右揭腕就是掌心向右。第二句話定義:「側鋒平發」。請大家注意,這裡「側鋒」和「平發」是兩個動作,不是「以側鋒平發」,這樣變成只有一個動作了。唐人講的「側鋒」,是把筆鋒傾側過來,這個「側」是動詞,傾側筆鋒就是扭動手腕。這樣一來,就改變了原來的中線,你看行筆時筆心是彎曲的,6 號側面在紙上,如果這樣結束,就是斷筆。當你傾側筆鋒,將筆心扭向新的9 號方向,這一下原來的6 號側面就離開了紙面,斷筆不會出現了。然後你把尖鋒沿著新的9 號方向中線拉到尾,「平發」收筆,這樣線條尾巴就會十分尖利。第三句話舉例:「人」、「天」腳是也,如鳥爪形。「人」、「天」兩個字的腳,就是撇和捺的腳。「鳥爪形」,形容尖利。

智永《真草千字文》中有一個「菜」字,很多人不理解這最後兩筆撇捺的寫法。以前是看不清楚,現在放大了也不容易理解。這兩筆就是用揭筆寫的,只不過寫得明顯了一點。但給我們看清楚了他手腕的搖動的方向。

王羲之《蘭亭序》中,寫尖尾時有時用側鋒,有時用尖鋒。這個「不」字的一撇,就是尖鋒尾巴。

這是《蘭亭序》中的「今」字,看清楚了,這一撇行筆是7 號位,收筆是4 號位。他是換了方向的,而且是尖鋒到尾。這就是用了揭筆的結果。

王羲之《得示貼》的「故」字有一個短撇,看有點像一豎,問題是為什麼尾巴左邊似乎缺了一塊?其實就是揭筆時,筆鋒向右傾側的結果。

揭筆也可以用在其他地方,如橫的收筆。如果你想收出一個尖利的尾巴,就可以用揭筆這個技法。兩面鋒:尖鋒到尾。

上一堂課講到智永《真草千字文》這個「位」字,收9 號位,一豎補了一個尖尾巴,所謂尖鋒到尾,其實就是揭筆收尾。今天,講了揭筆,「九」還剩兩個。已經講過的這七個用法,希望大家多加練習。撇的起筆,跟一豎是差不多的。一面鋒起筆。兩面換起筆,三面換豎起筆,三面換橫起筆,藏鋒倒起筆,兩圈起筆,右左前後。這樣幾(6)種。今天另外一個練習,就是揭筆。你可以選擇簡單的兩面換起筆,拉下來,寫完的時候毛筆側,然後用尖鋒出。這樣呢,這尾巴就比較實。而你側的方向呢,是可以控制的。比如說,兩面換拉下來,你側,然後拉,那麼這個尖到了右面。你也可以平出,兩面換拉下來,側,然後平出。那麼你可以看到,這個尖鋒的方向,都不一樣。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做的練習。本節要點:豎撇分兩種:啄走直線,掠走曲線。撇的起筆、行筆、收筆的各種寫法。揭筆是改變中線、尖鋒收尾的方法。要點解讀:思考題:「揭筆」和「衄鋒」都要扭動中軸,那麼這二者有什麼不同?試寫啄或掠,分別用側鋒和尖鋒收尾,比較二者的不同。第28 課筆記:捺的寫法1.捺的中線橫豎撇捺是書法四大線條。橫豎撇都講過了,今天講捺的寫法。第一,講講捺的中線。捺的中線跟一個人有關係,這個人生活在建初年間,建初是漢章帝的年號,從公元76 年用到84 年。漢章帝本人對書法也很感興趣,我在今後還會講到。這個人叫王次仲,多種古籍都提到他,王次仲做了什麼事呢?據衛恆《四體書勢》說:「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上谷是地名,那裡有個王次仲,他創造了楷法。什麼是楷法呢?唐朝張懷瓘《書斷》引北朝王愔的話說:「王愔去:(王)次仲始以古書方廣,少波勢,建初中以隸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模楷。」這一段話詳細多了,王次仲之前的隸書,四四方方,沒有波勢,他用草書的方法,給隸字加了波勢。

第在第一課就講到,秦以前用古文字,篆字多圓轉的線條,書寫起來速度慢,後來改為隸字,把圓轉的線條變為直線,你看這個「木」字,跟篆字想比較,就可以知道撇捺來之於篆字的弧線。最早的撇捺,就是這樣直挺挺的線條。

到西漢時期,隸書中還可以見到這樣直線捺。這是新莽時期的《萊子候刻石》。天鳳三年(也就是公元16 年)刻于山東。我們來看它的幾個字,這是「人」字。石頭有些破損,但可以看到一捺基本上是直的。

「支」字和「使」字,一捺也是直的。

「建」字和「後」字,捺筆中線還是直的。什麼是捺早期隸字中的捺,是從1 號位開始走向9 號位的斜線。往往是筆直地行筆,無須動手腕。

再舉一個例子,東漢明帝時期的《開通褒斜道刻石》,永平九年(公元66 年),比《萊子候刻石》晚五十年。這是「級」字,可以看到一捺也很直。

這是「道」字,注意一捺的收筆彎曲了一下。不過這是刻在凹凸不平的山崖上,未必是作者有意的動作。

這個「以」字的一捺,用了弧線。說明當時有些人寫字,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開始運用手腕。

所以,同樣是從1號位走向9 號位,有直線運動,也有弧線運動。寫弧線要動手腕,手腕運動是左、右。只要手腕運動,你看這個直線的「木」字,就變成了右面這個「木」,撇捺帶有弧形。當然就比較好看了。從公元16 年《萊子候刻石》,直線較多,到公元66 年《開通褒斜刻石》,弧線產生,可以看到當時書寫的習慣。要注意,這些都是寫字,用腕不用腕只是個人習慣。1.1 波

王次仲不滿意這種情況,他要把用腕作為有意識的動作,也就是說,王次仲要在寫字中加入藝術成分。他的創作之一,就是把長筆畫變成「波勢」。注意,我這裡只講行筆中線,沒有包括起筆和收筆。「波勢」通常用來寫最長的一橫或者一捺。你看《萊子候刻石》的「三」字,直線為多,而後來的《曹全碑》「三」字,形狀就大不相同了。最長的一橫,出現顯著的波勢。好像波浪翻滾,一高一低。

捺筆也開始使用波勢。如《禮品碑》、《西狹頌》,捺筆的波勢都非常明顯。衛恆《四體書勢》還說:「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至靈帝好書,時多能者。」也就是說,王次仲的楷法,影響很大。在八九十年間,流布全國,產生了很多好手。你看,後來真書、行書中寫一捺,還是使用波勢。這是王羲之《蘭亭序》,你可以看到這一捺的中線,就是一個波浪形。

唐代褚遂良《陰符經》中的「人」字,捺筆也是用波勢寫的。

橫筆的長畫,也往往用波形來完成。你看明代文徵明《游虎丘詩》的「一」字,就是兩個來回,上下兩次。

一般來講,兩個來回的波勢也就可以了,「寺」字的長磺,也是兩個來回。

現在市面上文徵明《游虎丘詩》這本貼有兩種,左邊這一個「年」字,是蘇州博物館所藏文徵明的真跡。右邊這一本,你看「年」字中間的長畫,手腕動得不大好。這上作假的人,功夫還相差很遠。買字帖的時候可要小心,不要買錯一本。

我在21 課中講到「點畫振動」,曾舉米芾《多景樓》「泛」字為例。米芾人稱「米癲」,容易激動。這最後一捺的波勢,他狠狠地來回了幾下。不過波浪太多,只是表現心情激動,未必好看。

1.2 磔zhé捺有平捺,有斜捺。大家都知道,在書法中,捺筆收尾往往粗重,這稱為叫磔。俗稱「雁尾」,就是好像大雁的尾巴。

大約晚唐到北宋時的《永字八法詳說》,記錄了一個筆訣:「筆訣云:始入筆,緊築而微抑,」「築」是筆鋒直下,「抑」就是下壓,「便下徐行,勢足而後磔之。」慢慢行筆寫波勢,看差不多了,就要加上「磔」。從這句話知道,當時「磔」就是寫波勢的最後動作。唐太宗李世民《筆法訣》有一句話:「為波必磔,貴三折而遣毫。」這什麼意思呢?就是寫一波,從頭到尾上下三折。而收尾必定要「磔」一下。

在王次仲時代,這個雁尾加在波勢上,會有什麼結果呢?你一望而知,這就產生了我們現在的捺筆。

從隸書過度到真書,一橫的雁尾逐漸消失了。但一捺還經常保留著「磔」。後來張旭的永字八法中,把斜捺直接稱為「磔」。簡言之王次仲不是創造一種字體,只是美化書體。所謂波勢的本質,就是運動手腕。有波的筆畫收筆為磔,後來永字八法中稱斜捺為磔。2.捺的起筆現在你知道了,常用起筆就是我反覆講的五種。2.1 一面鋒起筆最簡單一面鋒起筆,露鋒。

好像《蘭亭序》中的這個人,這一捺,中線是一直線,一面鋒起筆,一面鋒行筆。順便講講,收尾看起來也是在這個直線上。那麼收尾是不是就不要動手腕了呢?不是,收尾要收尖,還是要用上一堂課講的揭筆。

這個「夫」字,也是露鋒一面起。2.2 兩面換起筆第二個兩面換起筆,起筆和行筆所用的側面不同,要扭動一次手腕來調整中軸。上次講過,兩面換起筆有橫起和豎起兩種。

王羲之這個「人」字,捺筆就是兩面換橫向起筆。這種起筆用得非常廣泛,遂良《陰符經》中的「道」字,最後一捺,豎向兩面換起筆。

王羲之這個「及」字,有點像橫起筆。其實起筆時手腕在工,不是右。所以應該屬於豎起筆。

2.3 三面換起筆第三,露鋒三面換起筆,同樣有豎起筆和橫起筆之分。

《陰符經》中這個「反」字,最後一捺看不大清楚,原由紙張有點損傷,我把它去掉背景,放大,現在可以看清楚了,是橫向三面換起筆。

傳為張即之寫的「收」字,是豎向三面換起筆。

這個「送」字,也是豎向三面換起筆。2.4 藏鋒起筆第四,藏鋒起筆。是反向入紙,繞一個圈把尖鋒的痕迹抹掉。轉圈順時針、反時針都可以。

傳為張即之寫的「更」字,他用的毛筆有點禿,這一捺的起筆,是轉圈的,藏鋒。2.5 藏鋒兩圈起筆藏鋒兩圈起筆,通常用在平捺上。四個面,左右上下,跟隸書一橫的蠶頭寫法完全一樣。

張即之《杜甫詩》中的「趨」字,最後一捺就是蠶頭兩圈。

「追」字,走之旁一捺,也是蠶頭藏鋒起筆。

一捺雙稱「波磔」,我們今天要解決「波」,下一次我們解決「磔」。這個波,可以先從橫筆開始,先寫一個波峰的,就是一上一下。這是一個波峰。然後可以寫兩個波峰,一上一下,一上一下,這是兩個波,但是你寫的時候,不要這麼平均,你可以前面寫得長一點,後面寫得短一點。前面的長一點,後面的短一點。那麼像文徵明那個「一」字,就是用這樣的波寫出來的。那麼來試一下,起筆,一上一下,再一下,再一下,收筆。這樣用波形寫出橫筆。那麼橫筆有了以後,你寫平捺,實際上是一樣的,平捺有兩個波勢的話,就是一上一下。再一上,再一下。這就是平捺。第二個練習是斜線,斜線你可以沿著九號位寫下來,這個是沒有波形的,比較簡單有波形的,就是左右,一個波形。如果你把它加粗一點,實際上已經是一個捺了。一左一右。最後怎麼收,這是下一堂課。現在這個不是正式的收。兩個波形的,一左一右,一左一右,你把它處理,也是長短不一樣。一左一右,一左一右。實際上這已經是捺了。到下一堂課講了怎麼收筆,這個捺就出來了。請大家多加練習。本節要點:王次仲對隸字筆畫的改造。捺的中線:波和磔。捺的常用起筆法。要點解讀:思考題:古稱捺筆為「波磔」,這名詞的意義,在張旭前後有什麼不同?除了我講的五種常用起筆法,你是否見過其他的起筆方法?第29 課筆記:捺的寫法23 捺的收筆第三,捺的收筆。收筆有各種各樣的收法,大家知道大致有三種;斷尾是用挫筆的結果;圓尾可以用頓筆寫出來;尖尾使用揭筆。一捺的收筆,基本上也是如此。3.1 斷尾:挫筆收尾第一種,斷尾。挫筆是側鋒快速平推,這顯然很適合行草書。因為尖鋒不到尾,離開紙面可以加一個衄鋒回搶。

挫筆收尾並不罕見。王羲之《蘭亭序》用挫筆收尾相當多。好像這個「舍」字的一樣,就是一個例子。

「合」字也是。你可以看到捺筆的中線是有波勢的。從頭到尾,一波三折很完整,但最後沒有磔。所以挫筆收尾,是有波無磔。

智永《真草千字文》里也有很多是用挫筆收尾的。這個「聲」字,它的一捺的收尾,就是挫筆。3.2 圓尾頓筆收尾第二,圓尾,如果用尖鋒寫一捺,線條尾巴自然是圓的。在較早期的隸書如《石門頌》中就可以看到這樣的捺筆。但尖鋒線太細,真書中很少有用尖鋒寫捺的。就算是宋徽宗的瘦金書,一捺也不是用尖鋒寫的。所以我下面討論的都是側鋒線的捺。

捺筆收圓尾並不多見,圓尾用頓筆收,筆鋒一去一回,好像這個傳為張即之《杜甫詩》「賢」字就是一例。他的捺筆是圓尾,用頓筆收。

有時把平捺當一橫來寫,如王羲之這個「之」字,捺筆收尾線條變得粗壯,這不是下壓筆鋒造成的,而是衄鋒回走,其實是當橫筆來寫了。

這個「足」字的最後一捺,也是用頓筆收的。一推一回的動作很明顯。

有些斜線捺筆所處的位置,不適合出鋒寫磔,如這個「女」字起手一折,是撇和捺的組合,這捺就是不出鋒的,習慣上都用圓尾。3.3 偏鋒橫掃

第三,講講尖尾巴。尖尾的寫法有好幾種,最差是偏鋒橫掃,你看這一捺的中線,是6-9-6。第一次扭動中軸6 換9,這是比較容易的。但第二次9 換6,這在書法中是個難點。往往換得不到位,沒有真正取得6 號方向。就急著出鋒,一出鋒就是偏鋒橫掃。結果第三折的下面就是犬牙交錯。

如這個「合」字的捺筆收尾,就是偏鋒橫掃。臨寫的時候,沒辦法把它寫得一模一樣。

這個「趨」字的平捺收尾稍微好一點。這位作者的捺筆,經常是偏鋒橫掃。成為他個人的用筆特點,也可以作為我們鑒定上的根據。寫大字,講氣勢,有時忽略細節,寫小字講精雅,偏鋒橫掃就不行了。3.4 尖尾:揭筆第四,用揭筆寫尖尾。偏鋒就是行筆時左右不對稱,不平均。往往是心急,筆鋒沒放好就開始行筆了。古人說「鋒不正不行」,筆鋒位置不正,就不要行筆。怎樣可以把筆鋒放正呢?你可以用我們講過的揭筆。揭筆是「側鋒平發」,兩個動作。在前一堂課講揭筆時,我製作了這個寫橫線的動畫。筆鋒先走6 號方向,然後傾側筆鋒,扭向9 號方向。現在我把中線畫出來,看起來就比較清楚。開始是在6 號線上行筆,傾側以後要看一看。有沒有取得9 號線的左右平衡,這就是「平」的意思。如果放正了位置,那沿著9 號線出鋒就會很順利。我時候,我們會把捺當作橫筆寫,然後以揭筆收。王羲之《喪亂貼》中的「追」字,就是用這樣的方法。

回過頭來,講斜捺,道理也一樣。這一捺中線是6-9-6,換筆心兩次,手腕是右左右。後面這一次9 換6,手腕從左向右傾側,改變中線。這時要看看6號線上你有沒有取得左右平衡。如果有,就可以順利出鋒了。新的方向未必一定是向右,也有向左、向中。各種可能都有。關鍵就是手腕傾側,離開舊的中線到新的方向。通常是向右傾側6 號位最為常見。

紅顏色這一段表示傾側,然後取6 號中線平發。揭筆傾側這個動作很短,但用力要大。務求一下子把中軸改換方向。

如果一下子9換6 換不過來,可以把6 號位這一段紅線部分拉長。只要中軸向6 號方向,筆鋒就會跟著走。這就是「筆心為帥」的作用。

有些捺筆下方會出現一個缺口。在顏真卿早期作品《多寶塔碑》中就可以看到這種現象。這是因為最後做揭筆時,傾側方向是向上。如這一捺傾側,紅線向3 號位。這一下把最後6 號位的中線提高了。平發出鋒後,尖角也向上調整了。結果下面看起來好像有缺口。

智永《真草千字文》中也有這樣的例子。這都是提高出鋒中線的結果。

如果行筆時手腕在右,揭筆時傾側筆鋒就是手腕向左。這就變成了往下側,如王羲之這個「殊」字一捺就是這樣。

至於「平發」,未必是直線。「平」只是中線左右兩邊平衡,中線也可以是弧線。褚遂良《陰符經》中的捺筆,出鋒處特別厚實。你看「道」字一捺收尾,上面成為一個圓弧形。這就是他的「平發」,是沿著弧線出鋒的。3.5 尖尾;按揭第五,用按揭收尾,這比單用揭筆收尾進了一步。因為用揭筆收尾,它只能用在比較細的捺筆上。你看這兩個捺筆,左面這一捺很細,右面很肥很粗。這表示什麼呢?如果用同一枝毛筆寫右面這個捺,筆鋒一定鋪得很開,成為扁平的形狀,

捺筆一波三折,第三折往往很短,要把鋪得很開的筆鋒,在這麼短的距離內收尖,當然難度很大,單用揭筆對於這種情況往往還是收不好。那怎麼辦?解決的方法就是再加收鋒的動作。《玉堂禁經》介紹一個收鋒動作叫「按鋒」,他說:「八曰按鋒,囊鋒虛闊,章草磔法用之。」第一句話:「八曰按鋒」。這句話關鍵是「按」,「按」是什麼意思呢?《說文解字·手部》說:「按,下也」。往下就是按。但《說文解字·印部》又說「抑者,按也」。按就是「抑」。那「抑」又是什麼意思呢?「抑」字來之於「印」字。把「印」字反過來寫,就是中間這個字,這就是「抑」。《說文解字》說:「抑,按也,從反印,抑,俗從手。」原來我們現在寫的「抑」,是一個俗字。從「抑」最早的古字,我們知道本義是反轉。你想,列印章,當然首先要把印章反轉過來。所以講到「按」,重點不是「往下」,而在「反轉」。唐朝人寫「抑」是提手旁加一個「印」字,這已經是後來的字了。手拿著印章,看上去已經沒有反轉的意思了。後來更糟糕,把「印」字中間一橫也省掉了。變成了現在的民間俗字「抑」,原來反轉的意思完全看不出了。「按」和「揭」是相對的術語,手腕向右,看起來是向上了,這是「揭」,手腕反轉向左,看起來是向下了,這就是「按」。前一堂課講到「左右揭腕」,用來寫「令、人、入」等字,「人」字的一撇和一捺收筆,正好相反。一個是左揭腕,一個是右揭腕。所以在書寫動作中,按揭不是指上下提按,而是左右翻手掌。簡言之要注意,單說「揭」,指左揭腕,只有一個動作。而「揭筆」有兩個動作,「側鋒」和「平發」。單說「按」,指右揭腕,沒有說往下壓,在「九用」中,下壓是蹲,不是按。《玉堂禁經》第二句話定義:「囊鋒虛闊」。筆鋒「虛闊」,就是鋪得太開,不緊密。這時候的筆鋒,往往是扁平狀的。「囊」的本義是口袋,現在背包還稱叫「背囊」,「囊」當動詞用的時候,就是裝東西。現在還有一個詞「囊括」。「囊鋒虛闊」的意思,就是把鋪開的筆鋒收起來。我用手來做一個演示。當毛筆成為扁平形狀,你只要一右一左,毛筆就聚尖了。所以,當你寫一捺,不管它鋪得怎麼開,你只要向右揭腕做「按」的動作,然後就揭筆動作,就可以順利地收鋒了。

第三句話舉例:「章草磔法用之」。章草最權威就是《急就章》,這裡舉皇象寫的「夏」字為例。你看一磔,它的中線是9-3,這個3 要出得好,關鍵在寫9 的時候,手腕下來要向左,到最後翻手掌做按的動作,來聚集筆鋒。然後揭筆側鋒,向3 號位平發就可以了。顏真卿晚年的捺筆,看起來有兩個尖角。其實左邊第一個尖是反轉手腕按鋒,按鋒後還拖了一下,務求收出尖鋒。然後揭筆出右面第二個尖。

不要忘記,顏真卿是張旭的大弟子,他的筆法是張旭直接傳下來的。在譜系表上,顏真卿是王羲之第十二代傳人。今天講了按鋒,「九用」只剩一個了。我們正在走近終點,大家努力。今天那個捺的收筆,重點是按、揭。先來「揭」的意思,是這樣的,6-9,側,平出。這就是揭筆。但這個平出,它是用側鋒出的。如果你要尖鋒出,你還要加一個揭腕。那麼我們把它加粗一些。6-9,側。好,側鋒平出。那麼,按是什麼意思呢?按的意思,是6-9 下來,假如這個地方筆鋪得很開的話,你手先向左,然後再向右,再平出。有這麼一個過程,這個一左一右,就把那個很扁的鋒給它聚攏了。好,我們加粗點。6-9,鋪開,鋪開、鋪開、鋪開,先向左,再向右,好,重新按一下。拉出,這就是加了「按」的。本節要點:捺筆收尾的各種方法。揭筆:用於捺筆收尾的方法和局限。按鋒:可以收回扁鋒。要點解讀:思考題:「按」在九用中稱為「按鋒」,為什麼「揭」不叫「揭鋒」,叫「揭筆」?對付鋪得很開的扁鋒,想一想還有什麼好方法?第30 課筆記:筆畫的連接1.點畫連接前面講的都是單一點畫國,如果兩個點畫連接起來應該怎麼寫的呢?這就是我今天要講的內容。我們已經講了橫豎撇捺四大筆畫,如果你一直跟著課程練習,現在可以寫出不少字了。橫豎組成的字,有「一二三十」等等,撇捺組成的字,最簡單,最常見就人「人」和「入」兩個字。橫豎撇捺一起組成的字,如「大丈天夫」等等。寫這些字,最好找一些字帖來研究,選貼要注意三點:第一是王羲之譜系表上代表性的書法家寫的。如王羲之、智永、褚遂良,他們的筆法前後有繼承性。第二是墨跡本,不是黑底白字的拓本。第三,如果有放大本,當然更好,看起來更清楚。

看貼要注意怎樣起筆,怎樣收筆。橫豎是平直兩個方向的線條,但你也不能真的寫得又平又直。你看這個三字最後一橫,其實就是畫波勢。秘訣就是要動手腕。

《陰符經》中的上字,只有三筆,但每筆怎樣起筆,怎樣收筆,要看得很清楚。

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士」字,和褚遂良《陰符經》的「上」字,同樣只有三筆,但他們的用筆是不同的。

「工」字,中間一豎改成了斜線撇。避免橫豎平直的線條太多,這種手法可以留心。

「臣」字,注意筆順和現在的寫法不同。

「川」字用了三個豎筆。

撇捺是斜線,這是《陰符經》中的「人」字,左右對比非常強烈,從一分開始,寫足三分收筆,注意,捺筆收尾用了按鋒和揭筆。相比之下,智永《真草千字文》是小字,跟《陰符經》大字不同,小字的動作比較少。

你看《陰符經》中的「入」字,用筆動作多,非常漂亮。注意,一撇一捺都是兩個波形,看清楚了才下筆。

《陰符經》中這個「大」字,一捺出鋒用揭筆,所以尖尾向下,和智永的大字一捺相比,收毛的方法是不同的。《陰符經》的作者用筆粗細變化大,對比強烈,有骨有肉。

而有些作品,如智永《真草千字文》的「任」字,用筆比較笑意,初學者難度不大。

「本」字,也是橫豎撇捺基本線條組成的,

不過上面一筆一筆寫的,還不算書法,書法要講筆勢,點畫之間彼此有呼應。你看王羲之寫的《平安貼》中的「十」字,一橫和一豎之間,有很明顯的帶筆,給我們看清楚大圈是怎樣組成的。

簡言之一筆寫完,從空中飛過去聯繫第二筆,稱為「飛度」。飛度是虛筆,可寫出來,也可以不寫出來,一個筆勢中的飛度,是大圈的一部分。

飛度也可以聯繫兩個筆勢,你看《陰符經》的這個「天」字,上面兩橫是一個筆勢,下面撇捺是第二個筆勢。飛度把兩個筆勢聯繫起來。這些,我們後面講大圈的時候,還要詳細地解釋。

但這個「又」字,看起來是橫撇捺三筆。但橫和撇兩筆是連在一起的,有一個連接點。這就不是飛度了。這個關節點應該怎麼寫呢?要做什麼動作呢?

書法中,兩個筆畫的連接,是經常遇到的問題。你看這個王羲之《蘭亭序》中的「將」字,左右有兩個鉤。右面這個鉤。比較簡單,這一豎是圓弧形,這一鉤只是圓弧形的收筆。一筆下來就可以連豎連鉤都寫出來了。但左面這一個問題就來了,這個鉤跟一豎屬於兩個筆畫。是兩個筆畫連接在一起,獨立的鉤書法中稱為趯。這個趯怎麼連到上一筆呢?2 踆鋒「九用」中有解決筆畫連接的技法,這就是踆鋒。「踆」這個字,有時候寫為「足」字旁一個「存」字(??)。其實本字應該是踆。我這裡講個小故事,春秋時晉靈公想殺大臣趙盾。放出不獒犬追咬趙盾。趙盾的車右勇士叫祁彌明。迎頭上來給獒犬一腳,把這大狗踏死了。《公羊傳·宣公六年》記載:「祁彌明逆而踆之,絕其頷。」「頷」這裡指狗的下巴,祁彌明一腳把獒犬的下巴都踏斷了。「踆」就是往下踏,因為這個字發音是「音存」。後來有人改寫為足字旁加一個存字,這種現象在漢字中很多。有關的考證這裡不詳細講了,我建議大家用本字「踆」。為了保持原本的原貌,原來的用字我不變。240《玉堂禁經》第五,踆鋒。這樣說:「五曰踆鋒,駐筆下衄是也,夫有趯者,必先踆之,"刀』、"乛』是也。」最後這個「橫鉤乛」,發音[yǐ],等於乙。我來逐句解釋一下。

第一句「五曰踆鋒」,剛才已經講過了。第二句,定義:「駐筆下衄是也。」「駐筆」,就是小小的一個停頓,好像樂曲中的休止符。清代蔣驥《續書法論》說:「運筆時,而意有所顧,因用遲澀出之者,為駐。」意思是運筆時停一停,想一想,出筆慢了一下,這就是駐。「駐」了以後,繼之而來的動作就是「下衄」。往下做一個扭筆心的動作,等於加一個下踏的動作。這個「下衄」,不是寫什麼筆畫,只是引導你去下一筆的起筆位置。第三句話,舉例:「夫有趯者,必先踆之,"刀』、"乛』是也。」以前在第十七課中我講過,「趯」有兩個讀音:一指尖鋒行筆,讀「躍」,趯鋒。另外一個指分筆獨立寫的鉤,讀[tì]。這裡說,你要寫一個趯,你就要先做踆的動作。好像寫刀』、"乛』中間的鉤,踆鋒是不可少的。《玉堂禁經》講永字八法的時候,也講過踆鋒的作用:趯須踆其鋒,還加了一個批註:得勢而出。這樣一來,我們就知道了,踆鋒是取勢的。在沒有取得勢之前,不要踢出。寫趯,等於一踢,你來想想踢球的動作,當你起腳時,必定是先向後再向前的。這向後的動作,就是一個取勢的動作。3.踆鋒寫法第三,踆鋒寫法。你看,這是一個豎,挫筆收尾,這是一個鉤,怎麼把它們連接起來呢?重要的是看它們的中線。

豎筆的中線很簡單,兩面換起筆,一直拉下來,一鉤的中線,注意也需要起筆的。根據書法口訣「欲左先右」,應該是反方向起筆。但這兩筆現在拉不上,如果我們在一豎行筆後往下衄鋒。那就等於加了一個圈,這一下就很地無縫接軌了。

這個往下衄鋒,就是踆鋒動作。褚遂良《陰符經》中這個「有」字的趯,就是挫筆後加踆鋒,然後趯出。

顏真卿《告身貼》這個「方」字,你可以看到下面一趯是三個部份的連接。首先一彎下來。然後踆鋒向下扭,看起來好像一個人的腳跟,最後踢出。

下衄的方式有多種多樣,這個「將」字,豎筆下來,是轉了一個小圈,然後寫趯。

242橫鉤"乛』的寫法也一樣,我們來看它們的中線。橫筆的中線兩面換起筆,從左到右,然後踆鋒,寫那一個腳跟,最後接上這個趯。

王羲之《蘭亭序》「察」字這一筆,你可以看見它有一個腳跟,這就是用踆鋒寫出來的。

這是《陰符經》「定」字。凡是有這腳跟的,都是踆鋒的結果。這個課程現在講到哪裡了?用筆包括執筆和用鋒。王羲之系統最核心的五執筆和九用,今天都講完了。下一堂課,我做一次九用小結,深入討論九用的本質。踆鋒練習。踆鋒它是連接兩個筆畫的動作,所以你要有兩個筆畫。我們練習,一個是一豎加一鉤,另一個是一橫加一鉤。我們還是先寫中線,一豎,右—左,這時候你手在左邊,駐鋒時候,你手可以稍微右一點點,這樣比較舒服點。好踆鋒,往下扭,這樣加了一個腳後跟。然後是一右一左,這樣就寫完了一個趯。好,我加粗點,現在是連續寫。兩面換起筆,右—左。駐鋒,踆鋒,一右,一左,這樣就寫完了,寫完一趯。一橫,它的道理一樣的。兩面換起筆,駐鋒,踆鋒,一右,一左,加粗一點,兩面換起筆。拉過來,駐鋒,踆鋒,一右,一左,這就寫完了今天的練習,謝謝大家。243本節要點:踆,有些字書上說就是蹲,又有些說就是踢,為什麼不可能?飛度是不是可以歸入踆鋒?你認為二者分開好,還是合併好?要點解讀:思考題:「按」在九用中稱為「按鋒」,為什麼「揭」不叫「揭鋒」,叫「揭筆」?對付鋪得很開的扁鋒,想一想還有什麼好方法?第31 課筆記:九用小結「九用」已經講完了,在韓方明《授筆要說》和張懷瓘《玉堂禁經》中,只有九種用筆方法,數量很少。那在實際書寫中,究竟夠不夠用呢?我們來深入研究一下這個問題。1、筆心的狀態我們知道:「筆心為帥」,所有用筆動作,歸根到底都是使用筆心。筆頭是一個圓錐形,如果筆心很小,就等於圓錐形的中軸,現在的毛筆,筆心太大,你用筆時要想像中軸的狀態,為了圖片清楚起見,我這裡用一個中等筆心做例子。你看,筆心的狀態只有三種:垂直、傾側和彎曲。其中傾側這一種,只有在空中才可能。因為毛筆是軟的,一下到紙面,就會彎曲。所以真正起作用的,只是垂直和彎曲。

筆心一彎一直,稱為一個來回,或者一次起倒。書法上的動作,其實都在不斷地做著起倒。2、起筆的動作先來看看起筆時筆心可以做什麼動作。起筆就是筆鋒怎樣下到紙面。從筆心的角度看,只有兩個可能。一是筆心直下,二是筆心側下。有沒有第三種情況呢?沒有。2.1 筆心直下:馭鋒筆心直下紙面,就是使尖鋒接觸紙張。「九用」中稱之為馭鋒。九用之三說:三曰馭鋒,直撞是也;有點連物,則名暗築,目、其是也。馭鋒就是直撞,如果連住其他筆畫,又稱暗築。

《玉堂禁經》以「目」、「其」這兩個字為例子。這兩個字中間兩橫的起筆,連住了左邊的一豎。所以你無須做什麼動作,你做了也看不見。下筆時,可以簡單地用「直撞」下筆。下筆後,如果想粗一點,可以來回摩擦一下,這樣就可以把筆毫拉開一點,稱為開鋒。開鋒時手腕來回搖動,用的技法是衄鋒。2.2 側鋒下紙,先取分數第二種情況,是側鋒下紙,筆鋒側下紙面,目的是使用副毫,這時候就要決定使用一分筆、二分筆還是三分筆。選擇分數用什麼動作呢?當然是下蹲。彎曲筆心的動作,稱為蹲。《玉堂禁經》說:四曰蹲鋒,緩毫蹲節,輕重有準是也。「一」、「乙」等用之。

你看王羲之《蘭亭序》這個「一」字,在起筆階段逐漸下壓筆心,取得側鋒二分筆,然後開始行筆。2.3 改變方向:衄鋒如果起筆用兩面換、三面換,或者是藏鋒蠶頭等等,這就要變換方向。

變換方向用衄鋒,習慣上稱為換筆心。只要把筆心(或者說把筆管尾部)扭向你要的方向,行筆方向就改過來了。《玉堂禁經》說:六曰衄鋒,住鋒暗挼是也,烈火用之。簡言之筆心直撞紙面起筆,是馭鋒。筆心側下起筆,可用蹲鋒取分數。筆心的彎曲度決定線條的粗細。衄鋒改變筆心的方向,起筆時兩面換、三面換、藏鋒蠶頭等,都可以用衄鋒。3、行筆動作起筆後就是行筆,筆心在行筆時有幾種情況呢?也是兩種:一是用尖鋒行筆,二是用側鋒行筆。有沒有第三種情況呢?也沒有。3.1 尖鋒行筆:趯鋒尖鋒行筆,古人稱為「豎管直鋒」。由一連串的圓點組成線條,古代稱之為鱗勒。這種線條邊緣理念上是毛的,鱗片排列的疏密是可以控制的。只要下壓的力量很大,尖鋒就會發生跳躍,所以又稱為趯鋒。《玉堂禁經》說:「七日趯鋒,緊御澀進,如錐畫石是也。」「緊御」原來的意思就是緊緊地控制住馬,「澀進」不是疾行。最要緊是下壓力量大,好像有錐子畫石頭。

在書法中,尖鋒線是純骨線,經常和側鋒線交叉使用。《陰符經》這本貼使用很多尖鋒線,造成堅強挺拔的效果。3.2 側鋒行筆:挫側鋒行筆,是一連串類似燙斗的點所組成,根據你下蹲的力度大小,筆心彎曲度就不同。從一分筆到三分筆,側鋒線有不同的粗細。側鋒行筆稱為挫,可以拖,也可以推。因為尾巴是筆腰的痕迹,好像折斷的木頭,所以叫斷筆。

虞世南《筆髓論》說「橫毫側管則鈍慢而肉多」,側鋒線是肉線。因為粗細變化大,形態多,所以書法作品中大量使用。3.3 尖鋒線和側鋒線的互用初學書法,往往一根線只用一種鋒。到後來,就會注意尖鋒線和側鋒線互出,骨肉相濟。而熟練的書法家,在一根線中都會變換用鋒。

你看褚遂良《陰符經》中「靜」字這兩橫,或者「道」字的一豎,都是尖鋒、側鋒並用的。簡言之:行筆只有兩種情況,尖鋒行和側鋒行。尖鋒行筆稱為趯,豎管直鋒,寫出來的線條又稱鱗勒。側鋒行筆稱為挫,橫毫側管,寫出來的線條稱為斷筆。4、收筆的動作《玉堂禁經》有三個收筆動作。這就是斷尾用挫筆,圓尾用頓筆,尖尾用揭筆。這裡要先講講《玉堂禁經》的用字。「九用」的名稱,有六是「鋒」,三個叫「筆」。凡是稱為「鋒」的,都是指某一個使用筆鋒的動作,凡是稱之為「筆」的,指完成一個筆畫的動作。就像我們平時說「我寫完一筆了」,意思是整個筆畫完成了。4.1 斷尾:挫筆第一種斷尾,用挫筆收。「挫」比較特殊,當它作為側鋒的行筆動作,是可拖可推的,但用來收尾時,就只用推。

《玉堂禁經》說:二曰挫筆,挨鋒捷進是也,下三點皆用之。「挨鋒捷進」就是快速推進。唯有這樣,才有漂亮的斷筆效果。從理論上說,側鋒行筆本身就是挫。但收尾斷筆效果好不好,靠得是最後一下快速推進。所以「九用」稱「挫筆」不稱「挫鋒」,是強調最後收尾的作用。

《玉堂禁經》舉例所說的「下三點」,也是這個意思。你看這個「經」字的下三點,一下筆就開始收筆。這種點我們稱為挫點,幾乎沒有行筆階段。下筆立即一挫結束,凸顯挫筆的收尾作用。

要注意,挫筆可以用在任何筆畫的收尾。橫豎撇捺都可以。

4.2 圓尾:頓筆

第二種收筆動作,是頓筆,收圓尾。他的效果,就像王羲之「懷」字一豎的尾巴。《玉堂禁經》說:一曰頓筆,摧鋒驟衄是也,則努法下腳用之。這種收筆,是用尖鋒一去一回,推前又扭回。

你看王羲之這個「引」字,左右兩豎的收尾都是圓形的。右這一豎行筆用挫,有很明顯的痕迹。這時候,側鋒在紙面上,沒法轉圈,一轉筆鋒立即絞起來了。「摧鋒」就是要把尖鋒推到前面,然後「驟衄」,快速扭回,就成功了。我在26 課提出一個思考題問各位。如果把頓筆動作做得很小,會有什麼結果呢?

答案很簡單,頓筆動作越小,圓尾當然也跟著縮小。小到跟行筆粗細一樣,這時候尖鋒幾乎是沿著直線往前又回縮。結果尾巴好像掛著半滴水珠,書法上叫「垂露」。4.3 尖尾:揭筆最後一種,揭筆,尖尾巴。揭筆有兩個動作:先結束行筆中線,換向,以尖鋒收尾。《玉堂禁經》說:九曰揭筆,側鋒平發,「人」、「天」腳是也,如鳥爪形。

以王羲之「天」字一捺為例,我們看到尾部的尖鋒是向下的,為什麼會這樣呢?整條線手腕是右左右左。第一個右左,是起筆和行筆,第二個右左是收筆,包括側鋒和平發。

類似於這樣的捺筆,如智永這個「念」了一磔,尖鋒不在上而在下,都是用揭筆收尾的。知道了揭筆,智永這個「菜」字撇捺的寫法。

尖鋒到尾揭筆也可以用於橫豎收尾,收完後就有一個尖尾巴。

如果揭筆的幅度非常小,沿著行筆中線下來,這樣的收尾,稱之為「懸針」。收尾時如果筆毫鋪得太開太扁,揭筆可以和按鋒一起用。

《玉堂禁經》說:八曰按鋒,囊鋒虛闊,章草磔法用之。這裡囊鋒虛闊,就是收鋪開的筆毫。

王羲之《蘭亭序》中的「不」字的一磔(即:「捺」),形狀很奇怪。我們現在知道,這就是先按後揭的。後世運用這種方法最出名的當屬顏真卿,他晚年的捺筆又稱燕尾,確實是王羲之的傳人。請大家注意,「按揭」是以掌心左右為標準,左揭腕就是手腕向右,掌心向左,右揭腕就是手腕向左,使掌心向右。

《玉堂禁經·結裹法》說:夫言左右揭腕之勢者,「令」、「人」、「入」等字是也。他所舉的這些字,就是撇捺的收尾要用到揭腕。拿「人」字來說,左邊是一撇,寫到尾巴就是「左揭腕」。右旁是一捺,一波三折,收尾是「右揭腕」。這裡有個問題:「右揭腕」掌心翻向右方,為什麼不叫「按」呢?因為這時候是整個筆鋒正在向上離開紙面。凡是向上方習慣稱為「揭」,所以叫它「右揭腕」。如果掌心翻向右方是向下,那才稱為叫「按鋒」。

我們以前講過一個動作,叫搶,譬如挫筆收尾後,橫筆是掌心向右七號位搶出,豎筆是掌心向左,三號位搶出。因為都是往上方離開紙面,甩以豎筆的搶,就是左揭腕,橫筆的搶,就是右揭腕,而不說「按」。5、九用總結現在可以總結了。一根線條,我們知道有三個部分:起筆、行筆和收筆。

起筆有尖鋒直下,有側鋒蹲下取分數。行筆可以用尖鋒趯,也可以用側鋒挫。收筆有用尖鋒的頓筆圓尾,有用側鋒的挫筆斷尾。還有揭筆尖尾,揭筆可以和按鋒一起用,如果要線條姿態多變,那就可以多用衄鋒。衄鋒是改變筆心方向的技法,在任何時候都可以用。如果要連接其他筆畫,踆鋒是有效的辦法。讓我們重新回憶一下「九用」的故事。一千二百多年前,唐德宗貞元十七年,就是公元801 年,韓方明投入張旭弟子崔邈門下,學習書法。崔邈說:「而至張旭始弘八法,次演五勢,更備九用,則萬字無不該於此,墨道之妙,無不由之以成也。」確實如此,「九用」是完整、有效的用筆技法。本節要點:回顧「九用」的內容。垂露和懸針的寫法。左右揭腕和按鋒的關係。要點解讀:思考題:使用側鋒稱「挫筆」不稱「挫鋒」,為什麼使用尖鋒反而稱「趯鋒」不稱「趯筆」?既然「揭腕」有左右之分,那麼「按鋒」可以分為左按鋒和右按鋒嗎?第32 課筆記:永字八法1張旭所演繹的王羲之書法系統內容大綱,我們知道,是由崔邈老師告訴韓方明,韓方明記錄下來的。我在第五課中講到,崔邈透露,張旭有公開內容和不公開內容。公開內容是五執筆和永字八法,不公開內容就是五執和九用。「永」字八法名氣很大,很多人都聽到過。但詳細內容就不大清楚。歷來書法著作中有不少解釋,最早、最權威的紀錄,就是《玉堂禁經》。韓方明所記錄的崔邈老師的重要講話,是「永」字八法,加上五勢和九用,三樣東西加起來,就可以寫出所有的字,是書法的根本。所以,「永」字八法,是學書法不可缺少的一環。我們學過了「九用」,理解「永」字八法就容易了。1.什麼是「永」字八法什麼是「永」字八法呢?它是一個範例,八個基本點畫的寫法。會用筆就會寫出好的線條,用於文字,就可以寫出各種筆畫,其中有八種是基本的寫字:五筆但這裡有個問題,我們查字典,這個「永」字只有五筆,一、二、三、四,最後一捺五。

那為什麼說這個「永」字有八法呢?原來書法中的計算方法,和寫字不同。中間的「橫豎鉤」要分開來,算三筆,左邊的「挑撇」也要分開,算兩筆。這樣一拆開,數一數,就是八筆了。這八筆有一個特點,就是全不相同,沒有重複。而且每一筆有特定的寫法要求,所以叫「八法」。正因為是講「法」,所以每一個法都用了特定的名稱。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專業術語。寫點的方法稱之為「側」,寫橫的方法叫「勒」,寫「永」字這一豎的方法叫「努」,寫鉤的方法叫「趯」,寫挑的方法叫「策」,寫長撇的方法叫「掠」,寫短撇的方法叫「啄」,寫捺的方法叫「磔」。

簡言之這種方法,包含著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書法以單一筆畫為計算單位。複雜筆畫在書寫時都要分割為單一筆畫。這個原則,叫「筆筆斷而後起」。斷就是分開的意思,也是收筆的意思。前一筆收了筆,就表示寫完了,然後再起筆寫下一筆。想想也是,一件複雜的事情,如果把它變為幾件簡單的事情,就容易成功。反過來,如果把簡單的事情攪和在一起,那就變得複雜,容易失敗。至少是提高了難度,不是聰明的方法。清代安徽人包世臣,當年四齣拜師,尋求筆法,他在《藝舟雙輯》中寫道:丙子秋(就是嘉慶二十一年,1816 年,包世臣四十二歲了),晤武進朱昂之青立(這個人姓朱名昂之,字青立,比包世臣大十一歲),其言曰(看了包世臣的作品對他說):「作書須筆筆斷而後起,吾子書環轉處頗無斷勢。就是書法要筆筆斷,然後重新起筆。你的書法,毛病在環轉地方沒有做收筆動作,斷不開。這麼一講我們知道了,包世臣四十歲還不懂「永」字八法。前人非常重視這一點,清代另一位書法家朱和羮說:作書須筆筆斷而後起,言筆筆有起訖耳。然行書筆斷而後起者易會,草書筆斷而後起者難悟。(行書大家都知道每一筆收筆以後再寫下一筆,這個容易知道,但是寫草書是不是應該連綿不斷地寫下去呢?不是,草書也是要收筆的,所以他說)倘從草書會其用筆,則探驪得珠矣。探驪得珠,就是抓住關鍵,得到書法的要領。「筆筆斷而後起」,是書法的普遍規則,對草書也是適用的。將來講到草書的時候,會詳細講解,現在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先去讀一讀孫過庭的《書譜》,就是講這個道理。簡言之:初學書法的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下筆不用力,不能力透紙背,這是「飄」。不收筆就寫下一筆,連綿不斷,這是「滑」。「飄」和「滑」都書法大病。現在的人性急,下筆要龍飛鳳舞,快如閃電。寫起來呼吸停頓,血壓升高,這觀念是錯的。正確的方法,是有起必有收。筆筆交代清楚,不慌不忙。2.點的來源我從八法第一法說起。先講講點的來源。拿永字來說,在古文字如金文、小篆中,並沒有點。當時是使用比較長的弧線,後來,到了漢代的隸書,弧線變成了直線,到漢代末年,上面的一橫開始縮短,出現了一點。

又如「然」字,小篆下面原來是個「火」,到隸書弧線開始縮短,來到真書就變成了四點。

在書法中,所謂點,往往是橫豎撇捺的縮短。換句話說,寫點和寫橫豎撇捺沒有什麼不同。只縮短,縮小而已。你看王羲之《蘭亭序》中的「俯」字。右旁上面的點其實就是一個橫。

這個「領」字,左邊下面「令」的一點,完全照足一豎來寫,兩面鋒起筆,最後挫筆收。

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這個「為」字,起手一筆,也就是短短的一豎。

《杜甫詩》這個點很多人覺得疑惑,其實是兩圈起筆的一個短豎。

智永這個「官」字和「字」字,寶蓋頭起手一點,其實就是一撇。

智永這個「雕」字,右旁三撇,縮小了就是三點。每一點都是兩圈起筆的。

王羲之《蘭亭序》這兩個字的點,寫法就是一捺,一波三折很完整。這個「暎」字最後一筆,9 號位,有時我們稱為反捺,用揭筆收尾。

這個「之」字的一點也是9 號位的捺筆縮短。用頓筆收,也是反捺的一種。

這個點比較複雜了,是豎鉤,組合筆畫。

這個「室」字的上面的一點,是橫豎一折。

簡言之點是橫豎撇捺的縮短,有時是複合筆畫。把點的行筆加長,就可以看出對應的筆劃。王羲之、智永等寫很小的點,也非常仔細。馬馬虎虎,隨隨便便,做什麼事情都不行。書法,尤其是真書,就是培養一種寧靜的心情,仔細的習慣。3.點為側好,現在來講講「永」字八法中的點。在「永」字八法中,它有一個特定的名稱,叫做「側」。這是一個具體的點,就是用在「永」字頭頂上的。剛才講過許多點,「側」這一點的寫法,並不能包括所有的點。《玉堂禁經》說:側不得平其筆。我以前講過,「平」就是中線兩邊平均、平衡。這裡說,寫側點,筆鋒不能平衡使用。那怎麼寫呢?要右重左輕。不平均、不平衡就對了。平均和不平均

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中線兩邊平均的點。你看這一點。我畫一條中線,是不是兩邊對稱?這就是兩邊平均,書法中稱之為平勢。現在斜過來,九號位,再畫出中線,可以看到,中線兩邊還是平均的。要怎樣才是不平均呢?你看第三點,它整個點都在九號線的右方。如果你畫出它的中線,左右是不對稱的。反過來,我們也可以寫出一個偏重於左面的點。宋代有一篇《「永」字八法詳說》,不知道作者是誰。這篇文章有一些地方可以參考,他說:「側不得平其筆,當側筆就右為之。」前一句話是《玉堂禁經》的原文,後一句是他的解釋。把毛筆側向右面來寫這個點。再深一層說,毛筆怎麼會側呢?其實就是手腕側向右面。《「永」字八法詳說》中也有學生和老師的對話,學生問曰:側不言點而言側,何也?老師回答說:止言點,則不明顧右。顧,就是照顧、照看。老師說,寫這一點要著重右旁,各種各樣的點很多,但「永」字頭上這一點,手腕側右。4.側的寫法第四,側的具體寫法:起筆後加衄鋒。

我們知道,一個筆畫,都有起筆、行筆和收筆三個部分。剛才講的這一點要側,究竟是哪一個部分要側呢?側是指起筆,下紙時手腕就要側。但是要注意,如果你手腕側在右方,一行筆很容易偏鋒。所以起筆之後,就要有一個衄鋒。把筆心一點點扭正。注意,如果你扭得太快的話,中間就會變成直線了。我這裡放大一點給大家看,它的要求是右重左輕。好在寫點的時候,幾乎不用行筆。點很短小,往往一起筆馬上收筆。所以中間這一段問題不大。

《玉堂禁經》沒有說點怎樣收尾,通常就是三種:斷尾用挫筆,尖鋒不到尾。注意,你要挫的時候,筆心先要扭到平衡的中線位置,然後一推就可以了。尖尾用揭筆,先傾側筆管,然後把尖鋒拉到最後,圓尾用頓筆,先把落後的尖鋒拉到前面,然後扭回。

這三種收尾法都可以用在「永」字上,王羲之《蘭亭序》中的永字第一點,就是挫筆收尾。他做了很明顯的衄鋒動作。

挫筆收尾的點,經常出現在王羲之作品中,譬如這個「之」字的一點,就是一個例子。

有時候王羲之還會用左側的挫點。你看「視」字起手的點,手腕是在左面下紙的。大家想想,這一點用在「永」字頭上好看不好看?

所以孫過庭《書譜》說:一點之內,殊衄挫於毫芒。「毫芒」就是筆鋒,「殊」就是不同。他說,寫一點裡面有衄有挫,對於王羲之的用筆,觀察非常細緻。這是智永的永字,他是用了頓筆收尾。所以,尾巴是圓的。

頓筆,王羲之也經常用,這個點就是頓筆收。今天的練習,是側點的三種收尾方法。你下筆的時候,毛筆不要放在中間,應該手腕向右,那先寫以挫筆收尾的,我寫中線。下筆以後,扭過來一挫。這就是挫筆收尾。現在加粗點,下筆以後,扭過來一挫,然後搶。這就是挫筆收尾。第二種是揭筆收尾,尖尾巴。它跟挫筆不同,就是尖鋒是要到尾的,尖鋒到尾。我加粗點。扭過來,就是毛筆側。然後把尖鋒送到尾,送到尾。這是尖尾巴。第三種,是頓筆,頓筆圓尾巴,它的特點呢,就是尖鋒到尾以後要回過去。那麼也是加粗點,尖鋒下筆以後,尖鋒到尾以後要回過去,造成一個圓尾巴。要注意這一條線最好就是比較平直。心目中可以沿著九號線下來。我再寫一次,沿著九號線的。下筆以後,沿著九號線。尖鋒到尾了以後收尾。那麼這條線就非常平直。請各位多加練習。本節要點:什麼是「永」字八法。「筆筆斷而後起」是書法的規則。「點為側」的意思和寫法。要點解讀:思考題:寫一個最小的挫點,寫出來是什麼樣子的,有幾個動作呢?請把「側點」三種收尾法都反覆練習,務求熟練。第33 課筆記:永字八法21.永字中的橫筆好,繼續講解「永」字八法。今天講「永」字中的橫筆。永字中有幾個橫筆呢?這要看看它是怎樣演變而來的。篆書中的永字是沒有橫筆的。演變成隸書就有三個橫,第一橫後來縮成了點,隸書的一橫變成一點很常見。在真書產生以前,草書中早就有這樣的例子了。譬如「夏」字的第一橫變成草書,那就是一點。「示」字邊第一橫到了草書也用一點。「永」字三橫,去掉第一橫用點,還剩下兩橫,直到今天,標準體(就是印刷體),「永」字還保持這兩橫。這樣一來就出現了重複筆畫,「永」字八法變成「永」字七法了。

好在書法是手寫體,不是印刷體,在書法中這兩橫是做了藝術處理的。舉例來說,從王羲之《蘭亭序》中的「永」字來看,上面一個橫,基本上是平放的,六號位,下面一個橫,是斜置的,三號位,欲稱一挑。

但這樣的講法還是不大好,為什麼呢?你看智永《千字文》中的「永」字,他寫這兩橫的方向,就是差不多的,都是三號位。

而且講筆畫姿態,屬於筆勢,不屬於筆法。你看智永的弟子虞世南,寫這兩筆的走勢就和老師不同。很顯然,當時沒有什麼規定。到張旭訓練學生,「始弘八法」,這兩筆才做了規定。

「永」字八法是講授筆法,所以這兩橫主要是從筆法上區分的。從筆法上怎麼分呢?很簡單,一枝毛筆兩個鋒,一根用尖鋒去寫,另一橫用側鋒去寫,區分尖鋒、側鋒是用筆的根本技法。「永」字八法正是從這一角度來區分兩個橫的。2.勒和策我們來看看《玉堂禁經》怎樣規定這兩橫的寫法。第一個橫是「永」字八法第二筆,用尖鋒寫,叫「勒」。《玉堂禁經》這樣說:「勒不得卧其筆。」什麼叫「卧」?就是躺下、伏倒。毛筆一卧倒,當然就是用側鋒了。這裡說「勒不得卧其筆」,那就是「豎管直鋒」。《玉堂禁經》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寫勒用尖鋒不用側鋒。用尖鋒寫,就是趯鋒,又稱鱗勒。所以這一個叫「勒」,就是指鱗勒。第十七課已經講過了。根據韓方明等人的記錄,「永」字八法不是張旭的發明,它在漢末已經有了。張旭只是重新解釋了「永」字八法,你看唐初李世民《筆法訣》,關於「勒」有三句話:「為畫必勒,貴澀而遲。」「勒不得卧其筆,須筆鋒先行。」這兩句的意思,17 課(尖鋒線的本質:趯鋒)中解釋過了,下面還有一句,「合勒處勒,"士』字是也。」這是說應該用鱗勒的地方就要勒。好像「士」字有兩橫,其中一橫就可以用勒。「永」字八法第二個橫,是第五筆。用側鋒寫,名叫「策」。《玉堂禁經》這樣說:「策須背筆」。(還有一個註:仰而策之。)前一句是講用筆技法,後一句是講走勢,向上走,稱為仰。什麼叫「背筆」?你看得見的筆鋒是「面」,你看不見的,就是筆鋒的「背」。當你寫「策」的時候,是向三號位走,行筆「仰而策之」,用的就是筆鋒之背。這句話一講,意思也說明確了,策是用側鋒寫的。唐太宗《筆法訣》,關於「策」,也有兩句話:第一句是「策須仰策而收」,沒有說「背筆」,只說向上。也就是只說了筆勢,沒有說筆法。第二句「合策處策,"年』字是也」。這「年」字有三橫,究竟是哪一橫應該策,沒有說清楚。張旭刪繁就簡,補充了「背筆」,也講了筆勢,意思就比較完整了。簡言之:永字八法中有兩個橫,勒和策,勒指鱗勒,用尖鋒寫,也就是趯鋒。策指向上,仰而策之,用側鋒背面寫。3.勒的寫法我們現在來具體討論一下,勒是怎樣寫的。3.1 勒的起筆

勒用尖鋒線,以前說過。下筆可以直下,稱為馭鋒(第17 課)。直下理論上得到一個圓點,然後把這個圓點移動,那就是鱗勒了。但是講到具體寫「永」字,第一點寫完後,尖鋒移動到第二筆,手腕在空中做的是平移動作。這時候下紙很難垂直,像這樣的情況,就要有個變通。先用側鋒入紙,然後扶直筆心趯鋒(第17 課)。從理論上說,入紙起筆可以用兩面換、三面換、藏鋒、蠶頭,但經常見於寫「永」字的,是兩面換。王羲之《蘭亭序》中的「永」字,以及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永」字,都是兩面換起筆,這是最常見的。不過請注意,他們這兩個橫,行筆都是用側鋒。下面的策,也是用側鋒的。

到了唐代,有些書法家寫的「永」字,用尖鋒就多起來了。你看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等等。他們「永」字第二筆這一勒,就是用尖鋒的。至於行筆的方向,向六號位還是向三號位,反而次要。張旭和他們的年代比較相近,「永」字八法的改進可能就是受他們的影響。

《「永」字八法詳說》有這樣一段對話,學生問:「勒不言畫而言勒,何也?」就是說:「為什麼不叫橫畫,要改成叫勒?」老師回答說:「今止言畫者,慮在不趯,一出便畫,則鋒拳而怯薄也。」就是怕你一行筆沒有趯鋒,「鋒拳」就是筆鋒彎曲起來,結果線條變成了扁平的側鋒線。容易產生「怯薄」的毛病。老師又說:「夫勒者藉於豎趯,趯則筆勁澀,無其流滑,微可稱工矣」。這是說「勒」用豎管趯鋒,趯鋒可以避免流滑。可見「永」字八法這一筆意在訓練用尖鋒。3.3 勒的收筆尖鋒線收筆,在17 課中已經講過了,大家可以去溫習一下。因為尖鋒和紙面有摩擦力,趯鋒時筆心會有一些彎曲,收尾時,只要做一個扭直筆心的動作就可以了。4.策的寫法第四講,講講策的具體寫法。4.1 策的起筆

王羲之《蘭亭序》中的「永」字一策,三面換起筆,智永《真草千字文》「永」字的策,是兩面換起筆。兩面換和三面換,實際上是差不多的。三面換隻是入紙早一點,所以多一段。兩面換比三面換慢一點入紙,少了一段,僅此而已。4.2 策的行筆

策的行筆,是用側鋒。而且剛才講過,是用側鋒背後的一面寫出來的。從王羲之和智永這兩個字來看,用側鋒是拖不是推,有些書認為是推,我不贊成。4.3 策的收筆「策」的收尾,很多人心目中的「策」,就是尖尾巴的一挑,其實我前面講了,「永」字八法中的「策」,只是向三號位的橫筆,尾巴未必是尖的。尖尾巴只是一種情況,也可能是圓尾巴。王羲之和智永寫這一筆「策」,收尾都有一個很大的節點,用來連接下一筆長撇。有關怎樣連接的問題,這個我今後會講解。

5.練習現在布置一個練習。為今後寫「永」字做準備。一橫有各種各樣的寫法,以《陰符經》中這兩個「三」字為例,一共六個橫,六橫全部不相同。通常短橫比較粗一點,用側鋒寫,長橫比較細一點,用側鋒一分筆或者尖鋒寫。

張旭寫橫也是這樣,注意他的長畫用尖鋒寫。非常結實,絕無怯薄的毛病。

我們也來試一試,請你寫一個「二」字。第一筆短畫,兩面換起筆,用側鋒拖,頓筆收圓尾。第二筆長畫,兩面換起筆,扶直筆心趯鋒行筆,最後收直筆心。好,先來寫中線。第一筆,左—右—左—右,等下這一筆用側鋒寫。第二筆,左,豎直筆,好,趯鋒,扭回來。好,現在加粗點。左—右—左—右,頓筆寫圓尾。第二筆,左,豎直筆管,趯鋒,到最後扭回筆心,筆心直了,就可以了。

看看這是剛才寫的。反面可以看到鱗勒的情況。本節要點:張旭的「永」字八法兩橫為勒和策。勒用尖鋒線,豎管趯鋒。策用側鋒線,用側鋒背面拖。要點解讀:思考題:「勒」的方向,是不是一定要向六號位?尖鋒收尾可不可以加其他動作?「策」的方向,是不是一定要向三號位?它可以用挫筆收尾嗎?第34 課筆記:永字八法31.豎為努這堂課講講「永」字八法第三筆,一豎。一豎怎樣寫,我在25、26 課中講解過了。「永」字八法中,豎筆稱為「努」,這裡講講對「努」的認識。《玉堂禁經》這樣說:「弩不得直」。還有一個註:「直則無力」。這裡有兩個關鍵字,一是「直」,二是「力」。上次講到,張旭的「永」字八法只是改造前人所言,張旭之前,唐太宗《筆法訣》就有這兩句話:「為豎必努,貴戰而雄。努不宜直,直則失力。」前一句話,《玉堂禁經》沒有採用,只保留了後一句。仔細讀一下,這話有點問題。2.關鍵字:直問題一,就是這個關鍵字:直。《玉堂禁經》說「直則無力」。唐太宗說:「直則失力」。初看之下,好像一豎寫直了,就是沒有力的,不好的。但歷代書法作品中,一豎寫直的例子比比皆是。你看虞世南《孔子廟堂碑》和歐陽詢《化度寺碑》的「永」,中間一豎都很直。那這兩位大書法家都是「無力」了?

再早一點,南齊王僧虔《筆意贊》一文這樣說:「努如植槊,勒若橫釘。」「槊」,《說文解字》說「矛也」。長柄的矛就是槊,槊當然是筆直的,王僧虔是王羲之四世族孫,他說寫「努」要像直立的槊,難道他也不懂?讀古書要注意,「永」字八法是跟你講寫點畫的技法,就拿我們已經講過的三個筆畫來說,《玉堂禁經》是這樣說的:「側不得平其筆,勒不得卧其筆,策須背筆。」這三句話都有一個「筆」字,都是在講用筆。並非說寫出來的點畫形狀。所以,講到一豎「弩不得直」,應該是「弩不得直(其筆),(直則無力)」。宋人《「永」字八法詳說》正是這樣的。它的引文是:「努不宜直其筆,筆直則無力」,立筆左偃而下,最須有力。「偃」就是倒下,伏倒。「左偃」就是手腕向左寫下來。各位還記得嗎?我在25 課中講過,線條的左中右是這樣的,而手放在桌子上,手腕的左中右是這樣的。二者方向不同,所以,只有手腕偏向左,才能寫出線條的「中」。

當你手腕偏左時候,筆管必然傾側,明代豐坊說這時候筆管好像指向自己的鼻子。這就是寫一豎的姿勢。《玉堂禁經》原文的幾句話,意思是連續的:「側不得平其筆」,這是講手腕在右;「勒不得卧其筆」,這是手腕在中,「弩不得直(其筆)。」手腕在左。這樣手腕三個位置左、中、右都有了。

簡言之:努不得直,是指手腕向左時筆管不要直,不是說寫出來的一豎形狀不要直。3 關鍵字:力第二個關鍵字:力。《玉堂禁經》說「直則無力」。唐太宗說「直則失力」,筆管垂直為什麼沒有力呢?這和人手腕的生理有關係。在15 課「用腕」中我講過,手腕有三個基本位置,這就是左中右,筆管垂直,只有手腕在中才可能、才自然,這就是正鋒位置。手腕向左、向右時,筆管必然是傾側的。

自古以來,有些人追求筆管永遠垂直於紙面,一是搖腕,二是用古怪的方法。比如有人把手腕迴繞過來,用指尖頂住筆管,稱為叫龍睛回腕法。他們說,這樣子筆管就能永遠垂直於紙面。但是,這樣一來,搖腕就不行了。

又如康有為在《廣藝舟雙輯》中,記述了他老師朱九江先生的方法:「先生曰"腕平,當使杯水置上而不傾。』」就是拿一杯水放在手腕的背上不能倒下來,「豎鋒,當使大指橫撐而出」要做到豎鋒,那就要筆管垂直。他們的方法是「使大指橫撐而出」。這些方法都是不科學的,違反人體生理的。簡言之:手腕向左寫一豎,筆管自然是傾側的,「永」字八法一豎,是用側鋒寫的,手腕向左時求筆管垂直,反而無法用力。4.努還是弩?第三個關鍵字,「永」字八法這一豎,究竟是「努」還是「弩」?這一豎,有人寫為「努」,有人寫為「弩」,從現在古籍中看,唐宋時候已經是這樣了。宋代《墨池編》用「弩」,《書苑菁華》用「努」,《書苑菁華》還有兩個口訣:一個用「努」,一個用「弩」,不統一。在宋代《「永」字八法》這一篇中,開始是定義,第三筆「豎為努」,講得很肯定。但後面兩個口訣就不一樣,仔細看一下,口訣一是講筆勢的,「弩彎環而勢曲」,描寫筆畫的形狀,筆勢中有很多這樣講形狀的例子,如杏仁勢、馬核樁勢、飛帶勢、雞頭勢,等等。口訣二是講筆法的,「努過直而力敗」。用了「努力」的「努」,意在用筆的方法。「努」是一個動詞,基本義就是用力,漢代有一首很著名的樂府詩:「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努力就是用力、勉力。「永」字八法八個點畫的名稱,全部都是動詞,因為是講筆法,筆法當然都是動作。我以前跟各位講過,書法線條,有動手腕和不動手腕之分,譬如一橫手腕向右,一個動作寫到底,這是最簡單的橫,就是王羲之批評的平拖。隨著書法的發展,曲線越來越多,也就是說,手腕的搖動逐漸成為主要的方法,那就有先右後左的橫,稱為覆,或者先左後右的橫,稱為仰。

在真行草書中,長筆畫都會動腕,在「永」字八法中,有五筆都是短筆畫,包括已經講過的側、勒、策三筆,還有沒有講過的趯和啄。這五個短筆畫,行筆可以用一個動作,但剩下的三筆,都是長筆畫,一個豎、長撇、長捺。這三筆都是要動手腕的。一豎跟剛才講的橫筆一樣,也有三種情況,最簡單就是手腕向左,一個動作寫到底。如果你能豎得很直,那也不簡單了。但這線條只是平拖線條,用來寫短筆畫還可以,長線條就要動手腕,否則就很單調。動手腕的豎筆,先左後右,稱為努。後右後左稱為裹。你看王羲之《蘭亭序》中的「永」字,中間一豎主是努。

智永《真草千字文》的「永」字,中間這一豎,也是彎曲的,「努」。

至於另外一個「弩」,這是名詞。它是古代射箭的武器,跟弓的功能一樣,只中間多一個臂,臂上放箭就比較平穩,《說文解字》說:「弓有臂者」就是弩。「永」字中間的長豎,因為動手腕而彎曲,有些人就寫為「弩」。剛才提到宋代《永字八法》口訣一中的「弩彎環而勢曲」,這句話就是形容筆畫的形狀。我想就是因為筆法稱為「努」,所以筆勢用了同音字「弩」。那為什麼不叫弓呢?弩多了一個臂,不是有點畫蛇添足嗎?所以「永」字八法第三筆,應該是「努」,不是「弩」。其實「努」本身就有向外鼓出的意思。如「金剛努目」,就是瞪眼睛,眼珠子凸出來。又如努嘴,就是撅嘴,嘴唇鼓起來,如《水滸傳》:「卻才見押司(宋江的官職)努嘴過來。」總之,什麼東西鼓出來就是「努」,一豎也是如此。

要注意,26 課中我講到,當手腕動作做得很小,這豎筆就近於直線。

虞世南和歐陽詢的「永」字中間一豎,看起來很直,其實和王羲之一樣,只是手腕來回很小而已。元代有一篇《書法三昧歌》,裡面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夫作字之要,下筆須沉著,雖一點一畫之間,皆須三過其筆,方為法書。」任何點畫,都有一波三折,都要動手腕,否則這個線條就不好看。至於你動手腕的幅度有多大,這沒什麼規定。簡言之:「永」字八法講述寫筆畫的技法動作,其他七法「側勒趯策掠啄磔」都用動詞,所以「永」字一豎還是用「努」比較好。今天再寫一下一豎,以前寫過的。那麼現在我的手是正鋒位置,這是向右,這是中,這是左,我們寫一豎的時候,手向左一點,這個就可以取得一豎的中鋒。我們先寫最簡單的,就是平拖的,平拖的一豎。然後寫努,先左後右,然後寫裹,先右後左。那麼當你動作做得小的時候,這個努就會趨向於直線。先左後右,動作小它就接近於直線。本節要點:「永」字八法中間一豎,稱為努。寫努時手腕在左,筆管傾側。長筆畫手腕要來回,不能平拖。要點解讀:思考題:《玉堂禁經》為什麼沒有採用《筆法訣》「為豎必努,貴占而雄」這一句話?假如一豎筆法稱為「努」,筆勢另稱為「弩」,你認為好不好?第35 課筆記:永字八法41.在轉和折今天這堂課講「永」字八法第四筆:趯。以前講過,趯有兩個讀音。一個音yuè,如尖鋒行筆稱之為趯鋒。另外一個音tì,就是「永」字八法第四筆。這個「趯」究竟是什麼?跟鉤有什麼不同?這要從什麼是「轉」,什麼是「折」講起。1.1 什麼是轉?「轉折」是我們生活中經常用的詞,「轉」和「折」都是改變方向,它們究竟有什麼不同呢?你看這個藍色的點,它做了一個圓周運動,轉了一圈,但是要問,它在什麼時候改變方向呢?事實上它每時每刻、每一點上都在改變方向,但每一點改變的程度非常小,幾乎感覺不到。所以說「轉」是逐漸地改變方向。1.2 什麼是折?現在換一個運動方式,你看這個藍點在運動中經常突然改變方向,同樣是走了一周回到原點。我們說,這次是沿著一條折線運動的,換句話說,「折」是運動中突然改變方向,所以「折」有明顯的折角。1.3 書法中的轉

上一堂課我講到橫豎各有三種形態,橫筆的覆和仰這兩條弧線,就屬於轉。豎筆的豎和裹也是轉,都是圓周的一部分。

書法中當然也用折線,折線可以看作是兩條線的組合,這是王羲之《蘭亭序》中的「閑」字,箭頭所指,是橫筆和豎筆的結合,也就是右上角,兩筆交接的地方,我們稱為一個節點。

如果是豎筆接合橫筆,那就是左下角,這是王羲之寫的「妄」字,箭頭所指,可以清楚地看到節點。2.鉤明白了轉折,理解書法上的鉤趯就很容易了。簡單地說,鉤為轉,趯為折。

《說文解字》解釋「鉤」,說「曲也」。段玉裁註:「曲物曰鉤」,彎曲的形狀,就是一個鉤。最早寫為「句」,後來改為「勾」。以免和「句子」的「句」相混。金屬制者為「鉤」,後來也改為「鉤」了。有沒有想過,歷史上什麼時候寫字有了鉤?拿永字為例,在篆書和隸書中沒有鉤,草書連筆也沒有鉤,到行書一豎下面才現出了鉤。這種鉤,實際上就是一個帶筆。連筆是把飛度的大圈寫出來,這時候看不見鉤,只看見圈,帶筆只是一筆結束時拖帶的痕迹,它指出飛度的方向,但大圈沒有寫出來。這個時候我們看見了一個鉤。

鉤在行草書中非常多,我這裡舉王羲之《蘭亭序》中的幾個字,箭頭所指就是鉤。

「情」字下面的「丹」也有一個鉤。

「暢」字,你可以看到,它們都是在圓弧線上。

這個「宇」最後一豎,收筆算不算一個鉤呢?雖然彎曲的幅度不大,但也可以歸入鉤。

後來學這一筆的不少,褚遂良《陰符經》裡邊就有這樣的鉤。

這個「也」字的一橫的最後收筆,也是一個鉤。我們稱為橫鉤。

智永《真草千字文》的「為」字,一個漂亮的轉,也是鉤。

類似的如文徵明《游虎丘詩》「高」字,這個鉤跟智永是一樣的。

簡言之:鉤為轉,來自於筆鋒作弧線運動時的收尾帶筆。鉤屬於原來的弧線,不是獨立的筆畫。3.趯明白了什麼是鉤,再理解趯就很容易了。如果要下一個定義:趯就是分拆的鉤。剛才講過,鉤原是弧線的收尾帶筆,這就有很大的隨意性,我稱之為虛筆,有時帶一筆,有時又不帶,有人帶一筆,有人卻沒有。如果要把鉤寫成有確定性的筆畫,那該怎麼做呢?古人把鉤和原來的主筆分拆開來,拆下來的鉤,算做一個實筆,這就是趯。實筆都是要認真寫好的,不能隨便處理。這就保證了把鉤寫實、寫好。

比較一下就可以知道,前面兩個行書的鉤,實際上是虛的,只是寫得快帶出來的,後面智永這個趯,是精心寫的,實在的,有用筆的。

再看這個隸書「光」字,最後的雁尾,就是一種拖帶,但在真書中,變成向上的一趯。這可不是拖帶出來的。

要注意,趯產生後,並不是說廢除了鉤,而增加了鉤的表現形式。你看第30 課中我講到王羲之這個「將」字,左面一豎下面是趯,右面豎筆下來是鉤。二者並用,就有富於變化的效果。鉤是轉,而趯是兩個筆畫的結合,那就是折。簡言之:趯是分拆的鉤,為筆畫之一,不是拖帶;趯必須連接主要筆畫,不能單獨表現。趯和主筆連接後,兩根線條形成一個折。4.踆鋒鉤為轉,趯為折,趯當作單獨一筆後,就產生了怎樣把它連接到主筆上的問題,橫豎撇捺四大筆畫,都可以加上趯,我這裡先以豎筆為例。把趯和主筆連接起來的動作,那就是30 課中講過的「踆鋒」。踆鋒是一種小圈,它本身不是筆劃,它只起到連接的作用。如寫完豎筆,踆鋒轉圈,過渡到下一筆趯。

踆鋒怎樣轉法,各家習慣不同,有大有小,有高有低,但踆鋒的圈,往往形成了明顯的「足跟」,好像一個人的腳。(兩字為顏真卿《告身貼》)

你看同一個,同一個作品中,踆鋒的大小也會不一樣的。剛才那個踆鋒圈比較大,這一個就小點了。

踆鋒這個動作,甚至保持在印刷體字型中,沒有這個足跟就不好看。

踆鋒也有反方向轉運的,褚遂良《陰符經》中的「推」字,提手旁就是一個例子。橫筆的趯,《陰符經》中也有反方向轉動的。

以前我講過,王羲之這個「將」字,左面豎筆下來,轉了一個很小的圈,然後寫趯,這些,大家在臨貼時,都要小心地體會。

5.趯的位置和長短現在我們知道了,一個趯由三樣東西組成:一是主筆,如《告身貼》這個「外」字,主筆就是一豎;二是踆鋒,一個小圈,或者說就是那個足跟;三是趯,三者缺一不可。

5.1 趯的高低趯的高低,是踆鋒所決定的。趯通常的位置,就是放置在主筆的尾部,但有時候踆鋒的圈比較大,趯就會移到上面,你看《陰符經》中這個「出」字,中間一豎的趯,就寫得很高,這跟「出」字的大圈有關。將來講筆勢的時候再加以解釋。

這個「私」字,豎筆下面,是一個反趯,位置也相當高。

有些書家的趯相當低。你看《告身貼》這個「於」字,一豎下來,踆鋒的圈比豎筆更低,然後趯出。看起來這個趯幾乎要掉下來了。古人稱之為「力士脫靴」。

5.2 趯的左右

剛才講的是趯的高低,受踆鋒影響,趯的左右位置也有變化。通常是老老實實放在豎筆的中間,但未必每個書法家都是這樣的,有些靠左,有些靠右。就拿《告身貼》這個「於」來說,這個字是偏於左的,結果右下角好像少了一塊。我有個學生,她以為這是印刷問題,拿到貼就用筆把這缺口給補上了。

後世書法家中,元朝趙孟頫的作品,也可以看到這樣趯偏在左方的例子。

至於趯偏在右方,其實是踆鋒多了一圈,你看《陰符經》這兩個字豎筆下面的趯,右面凸了出來,這因為是轉多了一圈。5.3 趯的長短趯,究竟是長一點好,還是短一點好?其實長點短點都不要緊,最要緊是寫得結實,不要飄。

智永《真草千字文》中,長趯、短趯都有。

初唐書法家認為,趯不宜長,長則鋒芒畢露,虞世南、歐陽詢都喜歡用短趯。尤其是虞世南,有時候趯非常小,小到好像被蚊子叮一口,稍微有點腫就算趯了。《玉堂禁經》說:「夫言欲挑還置之勢者,元、行、乙、寸等字是也。」這四個字(元、行、乙、寸)都有趯,這裡說「欲挑還置」,就是指寫趯不宜長。張旭《郎官石柱記》的趯,也是這樣很小的。但是寫得很結實。

唐代書法家強調把趯寫厚實,力量送到底,如果寫長了,就會有薄的感覺。

你比較一下,是不是這樣呢?寧可厚實,不要細薄,這是唐代立下的規矩。踆鋒和趯以前我們寫過,有一個問題,就是以前寫的時候,是一左到底,在這個地方,手在左面,那麼你再要左,變成左左,就不行。那麼在這個地方我們要駐鋒,就是稍微回一下,然後是左—右。寫的時候就這樣子。來到這兒左,回一回,左—右,左,豎起來,右。中間你換一次手腕,對於下面的踆鋒就會順得多。而「永」字八法中間,就是換手腕的,這是努。所以你寫的時候,你看來到這兒,左—右,好,手在右面了,這就方便了,下面是左—右,左右,剛剛好。三個來回。那麼,我可以把它加粗點。這樣你看,左—右,左—右,左—右,好。在這個地方趯出去。這兒呢,看起來好像少了一塊,實際上是因為手向左,所帶出來的。大家可以試一下。本節要點:鉤為轉,趯為折三部分結合:主筆+踆鋒+趯。趯的高低、左右、長短。要點解讀:思考題:永字的趯,最後究竟是側鋒拖出,還是側鋒推出,還是尖鋒趯出,哪一個好?反方向的趯比較方便快速,你是否認為應該多用反趯?第36 課筆記:永字八法5 橫豎撇捺加趯上一堂課我講到,四大主要筆畫橫豎撇捺都可以有趯。今天就講講這個問題。記住,寫趯的原則是不變的,那就是主筆+踆鋒+趯。6.橫筆加趯先說說橫筆尾部加趯。橫筆加趯有兩種情況:一是向下趯,二是向上趯。

上次講到,鉤為轉,趯為折,你看王羲之這個「壽」字,第三筆是一個鉤,因為它是轉出來的,而松公權《玄秘塔》中的這個「壽」字,第三筆是一個趯,因為它是一個折。我現在要講的不是鉤,是趯。

6.1 向下趯向下的趯,以前講過,如寶蓋頭右面收尾,你看王羲之《蘭亭序》中這個「察」字,寶蓋收尾就是一個趯,還有很明顯的「足跟」。那就是用踆鋒寫出來的。

踆鋒是一個小圈,通常用一左一右兩個動作,然後寫趯,就可以完成了。

我們看到,真正一個折,是主筆和趯形成的,但這個折沒法直接寫出來,因為主筆寫完,尖鋒是落在後面的,通過踆鋒轉圈,才能調整尖鋒的位置和方向。這就是小圈的作用,又稱為換筆心。

在智永《真草千字文》中,向下趯有些小,有些很大,給我們提供了趯的樣板。6.2 向上趯橫筆收尾向上趯,也要分清楚。有一種是鉤,如左面這個,有一種是趯,如右面這個。

向上趯,主筆和趯中線所形成的這個折,也是通過踆鋒來連接的。這是很標準的向上趯。

踆鋒這個小圈,通常在橫畫的尾部,有時候移向左方,這時看起來足跟特別大。如果踆鋒移向右方,超出橫畫,這時候右下角會出現缺口。

這種情況,在許多作品中都可以見到。王羲之《蘭亭序》中也有。

這個「池」字,傳為南宋張即之寫的,右下角有缺口時,足跟就不見了。其實是踆鋒向右移動了。7.豎筆加趯在臨貼時,同樣要首先分清楚鉤和趯。左面「事」字中間一豎下來,結尾是一個鉤,右面是一個趯。鉤只要轉就可以了,趯需要先加踆鋒。

豎筆收尾處加向左的趯,這在前面講過了。就是「永」字中間的一豎加趯。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向右方加趯。7.1 向左趯豎筆向左趯,大家已經很熟悉了,這裡不重複了。今天我講一個比較特殊的趯。看起來有腳跟,有腳掌,還有一個向上翹起的腳趾。這種趯,見於王羲之《蘭亭序》的「殊」字。平常的趯只有一個動作,這個趯卻有兩個動作,它踆鋒以後先向四號位橫出,然後向一號位收鋒。因為它下面是一條橫線,可稱為平托趯。

王羲之有很多追隨者,跟今天的歌迷差不多,凡是王羲之的動作,尤其是特別的動作,王迷都會學習,加以發揚光大。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經常可以看到這種兩個動作的趯。

這個也是。

平托趯有兩個好處:

一是趯出實際上是一橫,所以不會纖細無力,也不會飄忽。二是因為他比較長,可以起到補空的作用。你看這個「子」字,左下有個很大的空間,用了平托趯以後,這個白位就不大顯眼了。

這個「羽」字,左右都用了這一招。兩個白位都補了空,要見是特意所為。

智永《真草千字文》不但在豎筆上用這種寫法,橫筆向上趯也用了。

宋代米芾也精於這種方法。拿米芾代表作《蜀素貼》為例。平托趯出現了好幾次。

放大點看,這些字都是使用了平托趯。這是清代康熙皇帝寫的,他這個向左趯,沒有做踆鋒的劫獄,只是蹲了一下,就用偏鋒掃出。所以實際上只是一個偏鋒鉤,不是趯。

6.2 向右趯現在講講豎筆加向右趯。方法和向左趯是一樣的,僅僅是改變了踆鋒的方向而已。

王羲之這個「懷」字,箭頭所指處,可以看到明顯的踆鋒足跟。

在褚遂良《陰符經》中,如這個「根」字,這個踆鋒有些特別,豎筆採用了大幅度的弧線,這是隸書的寫法,在結尾處踆鋒用順時針的小圈。然後反時針趯出。

這個「能」字,也是同一方法。所不同處是踆鋒轉小圈之前,已經改為尖鋒行筆。用尖鋒順時針轉小圈,當然容易多了。8.撇加趯所謂撇,就是向左下方的斜線。我們先來看看,哪一個是鉤,哪一個是趯?左面應該是趯,它有很明顯的踆鋒小圈。右面是鉤,筆鋒只做了轉的動作。

一撇尾部加趯,和一豎加趯寫法是一樣的。你只要比較一下,就可以知道。一豎怎麼寫,一撇就用同樣的方法。

同樣道理,如果一撇加向右趯,也跟豎筆向右趯寫法相同。要提醒的是,這兩筆本來沒有趯,最多只有一個帶筆,但有時候為了調鋒,利用踆鋒這個小圈收集尖鋒,效果相當好。

豎筆有平托趯,如果把豎筆斜過來一點,那就等於撇加上了平托趯。

你看王羲之這個「有」字一撇,就是這樣的。9.捺加趯

捺筆是向右下方的斜線。捺筆加向下趯,一望而知,寫法和橫筆一樣。只要會寫橫筆加趯,就沒有困難。

如果是右斜線結尾加向上趯,如「戈」字這一筆,那動作就等於豎筆向右趯。《蘭亭序》中的「咸」字,王羲之趯得很有長。智永的趯,往往是短而實。張旭說唐代的書法家,深受智永的影響,看來是真。

清代笪[dá]重光在《書筏》中說:「氣之舒展在撇捺,趣之呈露在鉤點。」撇和捺,一向左,一向右,寫得長一點,可以使字勢舒展;鉤和點,對於增加作品的趣味,有重要的作用。本節要點:橫豎撇捺怎樣加上趯撇捺加趯可參考橫豎趯本身形狀的變化:平托趯。要點解讀:思考題:顏真卿晚年的這種趯,是用什麼方法寫的?試練習之。宋徽宗瘦金書豎筆下是鉤呢?還是一個趯?研究一下他的代表作《穠芳詩》。第37 課筆記:永字八法6 兩種撇1.兩種撇「永」字八法有兩個撇:第七筆是短撇,第六筆是長撇,短撇稱之為「啄」,長撇稱之為「掠」。這是「永」字八法的特定術語。這堂課就來研究一下這兩個撇的寫法。

2.啄的寫法2.1 啄的來源「永」字八法是講真書的點畫,篆書沒有啄這樣的筆畫,篆書用弧線,起筆彎曲的那一小段,後來往往變成一個短撇,如「手」字,這是一個象形字,篆書就是一個手臂上五個手指。到隸書和真書,中指頭上那一段,變成了一個短撇,360docimg_501_拿「永」來說,真書中這一個啄,也就是篆書弧線上的那一小段。360docimg_502_還有一種情況,篆書中一些零碎的小筆畫,在隸變過程中也形成了短撇,短撇不是主要筆畫。360docimg_503_2.2 啄的寫法怎樣寫啄?從它的命名就可以知道大概。《說文解字·口部》:「啄,鳥食也」。就是「啄」的本義,形容鳥類進食之狀。如小雞啄米,或者啄木鳥啄食,都用「啄」。「啄」的動作,就是快速、短促。直來直去不打彎。360docimg_504_所以宋人《「永」字八法詳說》這樣講:「啄者如禽之啄物也,立筆下罨,須疾為勝。」這就是「啄」名字的來源。寫這一筆就要快速。注意這「立筆下罨」錯了一字,在唐人《玉堂禁經》中,寫的是「啄須卧筆疾罨」。這裡是「卧筆」,不是「立筆」。「卧」是睡倒,「立」是站立,這個字可不能錯,讀古籍要小心查出處。「卧筆疾罨」,這個「罨」字是什麼意思呢?它上面看起來像「四」字,其實是「網」字,下面的「奄」表示讀音,合起來「罨」就是捕魚捉鳥用的工具。長柄小口的網。「罨」也可以當動詞用。徐鍇說:「網從上掩之也」。我們現在還用「掩蓋」這個詞。360docimg_505_《康熙字典》說「乘其不備而覆之曰掩」。回頭來看《玉堂禁經》說「啄須卧筆疾罨」,意思就明白了。你就把毛筆當做一個網,來體會這個動作。「卧筆」當然是筆管傾側,「疾罨」就是做掩蓋的動作,如果你會打乒乓,這和抽球的的動作差不多。寫啄就是這樣一個動作。這裡的要點,一是筆管卧倒,二是快速。唐朝柳宗元《「永」字八法頌》形容說,「啄倉皇而疾罨」。「倉皇」就是形容快速的樣子。靜心一想,因為筆管卧倒,這個啄,必定是用側鋒拖出來的。360docimg_506_這裡沒有說怎樣起筆,我以前講過的那些,如兩面換、三面換、蠶頭起筆等等,都可以用。但起筆以後,就要卧管疾行。2.3 啄之舉例360docimg_507_我們來看一看王羲之怎樣寫一啄。《蘭亭序》「有」字,兩面起筆,9—7。360docimg_508_「作」字,三面換起筆,6—9—7。360docimg_509_這一啄,兩圈起筆,有一個明顯的節點。王羲之這種起筆,看起來很像一個鳥頭。360docimg_510_兩圈起筆用得很普遍,《陰符經》中也有大量例子。如這個「靜」字,右旁寫了兩啄,都是兩圈起筆的。360docimg_511_啄還是橫?如果把起筆這兩個圈拉長點,甚至長過吸本身,那會發生什麼情況?看起來好像一橫收尾加上了帶筆。也就是說啄有兩面性:有時候起筆兩圈為一個圓點,啄比較長;有時候起筆兩圈很長,尾巴卻較短,往往當作一橫。360docimg_512_這種兩圈起筆,以前講過來之於隸書蠶頭起筆法。是從隸書中遺留下來的方法。你看這個「和」字,第一筆是一個啄,它的起筆拉得很長,幾乎是一個短橫。360docimg_513_智永的寫法也是,以後講筆勢會講到。左邊的取勢,不是撇橫,而是當作橫橫來取勢的。360docimg_514_你看智永這個重,第一筆究竟是啄,還是橫呢?這種寫法是有意所為,因為在筆勢中,啄和橫在一起,我們是把它當作橫橫看待的。《陰符經》中的「動」字,也是這樣處理的。360docimg_515_智永《真草千字文》「文」字,手法一樣,這裡請大家先留心一下:啄既可以當作撇,又可以當作橫。360docimg_516_啄的練習有三個:第一個是最簡單的。兩面換9—7。9—7,拖下來就是,沒有其他動作。加粗點,9—7。那麼《玉堂禁經》說要寫得快,但是寫得快究竟是多少快呢?你如果太快的話,那個尾巴就會飄,這個尾巴,你看太快的話,這個尾巴不實。所以,在你接近於結尾的時候,不要太快。第二個練習,是兩圈起筆。兩圈起筆就是右—左—右—左,兩個圈。加粗點,右—左—右—左,這是兩圈。第三個,把這兩圈拉長,好像寫一橫。右—左—右—左。加粗點,右—左—右—左。有時候我們把它當作一橫。3.掠的寫法接下來,講講長撇掠的寫法。3.1 掠的來源360docimg_517_掠的來源,出之於篆字弧線較長的那一段,如「永」字,弧線短的成為策或啄,長的就演變為掠或磔(就是捺)。360docimg_518_小篆下引的筆畫,比金文拉得長,影響到後世的隸書、真書,出現了長撇和長捺。360docimg_519_篆字中有一些本來就是斜線,如這個「令」字,很容易就演化為後來的撇捺。這裡就不詳細講了。3.2 掠的寫法怎麼寫掠,也和它的命名有關。《說文解字》這樣解釋:「掠,奪取也」。不是有一個詞叫「搶掠」嗎?把人家的東西用暴力拉到自己這邊來。這就是「掠」。我們來看看《玉堂禁經》怎樣說:「掠須筆鋒」,原來有一個註:(左出而利)。有些古籍這句話是連讀的:「掠須筆鋒左出而利」。理解起來比較容易一點。這裡的關鍵,就是掠結尾處要見到銳利的筆鋒,也就是收尾要尖。收尾怎樣才能保證尖銳呢?我以前講過,用側鋒寫線條,那就是筆腰在前,尖鋒在後,行筆動作稱為挫筆,寫出來的線條稱為斷筆。如果繼續用側鋒收尾,那就是保持筆腰在前,尖鋒在後,整枝毛筆在這樣的狀態下上升,尖鋒是最後離開紙面的。尖鋒對紙面沒有壓力,所以這個尖尾巴是不實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挫筆寫完,準備收尾時,把尖鋒拉到最前面,然後用尖鋒有力的推出,這就是揭筆。360docimg_520_揭筆在27 課中講過,為「九用」之九:九曰揭筆,側鋒平發,「人」、「天」腳是也,如鳥爪形。結尾「鳥爪形」,就是形容尖利。揭筆有兩個動作,原來用側鋒行筆,筆心彎曲,這是挫。第一個動作是傾側筆鋒,將筆心扭向新的方向,這時候筆尖就會移到前面來。然後第二個動作,揭腕把尖鋒沿著新的方向推到尾,「平發」收筆。這樣線條尾巴就會十分尖利。360docimg_521_27 課中我舉智永《真草千字文》的「菜」字為例,這撇捺兩筆就是用揭筆寫的,很像鳥爪形。360docimg_522_智永「菜」字側的動作很大,看起來有點怪,你可以比較王羲之的動作,如《蘭亭序》中的「今」字,他的動作比較和順。尖鋒到尾也是用了揭筆。什麼時候做側的動作比較好呢?沒有規定,有些書法家晚點,差不多要收尾才側,有些書法家早點,行筆到一半就側了。360docimg_523_以王羲之來說,相當隨意,你看這兩個字的長撇收尾,左邊的側鋒點很低,右面的就很高。360docimg_524_揭筆在《陰符經》長撇中非常明顯,你看這個「天」字長撇,兩面換起筆,一分筆寫下來,到「A」點的時候,手腕右側換方向,然後沿著新的方向推出尖鋒,就是紅顏色這一段。360docimg_525_唐太宗《筆法訣》說:合掠即掠,「戶」字是也。意思是說應該掠的地方,就要用掠的方法寫。好像「戶」字有一個長撇,左出收筆見到銳利的尖鋒,這就是掠了。360docimg_526_上海博物館所藏傳為張即之《杜甫詩》,第一個字就是「戶」字,收尾使用揭筆非常成功。當然難度敢很大。360docimg_527_其實不止「戶」字,唐太宗只是舉一個例子,王羲之《蘭亭序》這個「人」字一撇收尾,和剛才那個「戶」字是一樣的。360docimg_528_看清楚了,這個長撇,到最後也是尖鋒收尾的。用了揭筆的動作,這就是「九用」的威力。4.啄和掠的比較現在,我把這兩個撇,做一個比較。最容易見到的就是,啄通常短而直,掠往往長而曲。這是表面的形狀,這所以會有這樣的形狀,是因為它們用筆方法不同。《玉堂禁經》規定了它們的用筆方法:「啄卧筆疾罨」,這是使用側鋒拖。「掠須筆鋒左出而利」,這是使用尖鋒。「永」字八法一大優點,就是有重複的筆畫,如兩個橫,兩個撇,但技法是不同的。側鋒、尖鋒都用到,對初學者非常有益。啄本身是短撇,但有時卻當橫筆用。這樣一來,「永」字八法就有三種橫,對今後取筆勢提供了非常靈活的方式。掠的練習也是三個。第一個是側的位置比較低,到差不多收尾的時候才側。中線就是這樣子,差不多收尾了,側,然後揭腕。加粗點就是這樣子,加粗點,來到差不多這位置了,側,然後揭腕。第二個,把位置提高,就好像《陰符經》那一個(天字的長撇),一分筆寫下來,到差不多(還有)三分之一的地方就開始側,它這個側的位置比較高。兩面換起筆,來到這兒側,然後揭腕。第三種把這個側的動作盡量減小,幾乎感覺不到,就是左—右,看起來好像是直線,實際上你看我中間動了一下。加粗點,左—右,這一種,普通人比較容易接受。但是書法裡邊有特殊的形態。請大家都練習一下。360docimg_529_本節要點:「永」字兩個撇的來源和命名《玉堂禁經》規定啄和掠的寫法啄怎樣變形,掠怎樣用揭筆收尾要點解讀:思考題:褚遂良《陰符經》中的「能」字第一筆,用什麼方法起筆?360docimg_530_《蘭亭序》這個「為」字中間一撇,很長又很直,究竟是啄還是掠?360docimg_531_第38 課筆記:永字八法7 捺為磔1. 磔的意義「永」字八法最後一筆是捺,在「永」字八法中稱為「磔」,有關一般的捺筆寫法,我已經在28 課和29 課中講過了,今天我來講解一下,「永」字八法「磔」的特點。什麼是「磔」呢?「磔」的本義是一種酷刑,顏師古說「謂張其屍」,怎麼個「張」法,至今還不大清楚,學術界有各種講法,但結果就產生了引申義,「磔」就是張開、裂開、放開。「磔」也用於祭祀殺牲,《周禮》鄭玄註:「披磔牲以祭」,俸祿是古人的大事,要「磔」牲口來祭祀。《說文解字·磔》段玉裁註:「凡言磔者開也,張也,刳其胸腹而張之,令其乾枯不收。」就是把祭祀用的犧牲如雞鴨等,去其內臟,張開風乾,乾枯以後不會收合起來。好象我們現在常見的臘鴨那樣,這就是磔。360docimg_532_再舉個例子,看過鬥雞嗎?兩雞相鬥,頸上的毛都張開,稱為「磔毛」。唐代韓愈和孟郊有《鬥雞聯句》,就寫到「磔毛」。360docimg_533_第三個例子,東晉有個大臣恆溫,他是王羲之的密友,兩人書信來往很多,《淳化閣貼》中收入恆溫《大事貼》,可以看到恆溫的書法也很好。恆溫是什麼模樣呢?《晉書·恆溫列傳》引劉惔的話說:恆溫「眼如紫石稜,須作蝟毛磔」。劉惔從小就是恆溫的朋友,他說恆溫一臉鬍子,好象刺蝟那樣張開,這就是磔須。想像中就是這樣一個形象。360docimg_534_簡言之:明白了「磔」的字義,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永」字八法:掠是拉過來,磔是放出去。2.波和磔的關係明代張紳《法書通釋》說:「磔者,波也;而謂之磔者,微直曰磔,橫曰波耳。」張紳認為,直一點的捺叫「磔」,橫放的就是「波」。清代書法家王澍看法也差不多,他說:「微斜曰捺,人、大、欠等字是也。橫過曰波,之、道、遠等字是也。」這裡王澍所說的「捺」,就是「永」字八法中的磔。照張紳和王澍的說法,左面這一個是磔,因為它是斜放的;右面這一個是波,大致是平放的。但「平捺為波,斜捺為磔」,把波和磔分開講了,這只是明清人的講法,唐宋人認識不一樣。我在28 課中講到,大約晚唐至北宋時期,有一篇《「永」字八法詳說》,這篇文章說一捺的寫法是:「筆訣雲"始入筆,緊築而微抑,便下徐行,勢足而後磔之』」。從這句話知道,當時「磔」就是寫波勢的最後動作。360docimg_535_唐太宗李世民《筆法訣》有一句話:「為波必磔,貴三折而遣毫。」唐人認為波磔是並用的,有波就要磔,波勢收尾必定要「磔」一下,也就是放出一段。而且這個「磔」的方向和「波」不同,所有的側面不同,換了筆心方向。所以叫「一波三折」。360docimg_536_唐宋時,無論是平捺還是斜捺,都有波有磔,都可以分成兩段,前面為波,也就是一捺的身體稱為「波」,收尾為「磔」,收尾要撐開一段,放開一點。那問題來了,「永」字八法最後一筆稱之為「磔」,究竟是指整個捺筆,還是只指捺筆的收尾呢?就「永」字八法各點畫命名來看,每個筆畫都用一個字,「磔」很明顯指整個捺筆。但重點是提醒你要有放開的磔尾。寫過的人都知道,真書這一捺難就難在這個磔尾上。360docimg_537_《「永」八法詳說》有這樣一段話:「右送之波皆名磔」。可見當時「磔」的意義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僅僅指波勢的最後收尾動作;廣義已經擴大到整個向右的波勢。這可能是因為右送之波,最後都要有磔的緣故。所以,「永」字八法把最後一筆稱為「磔」。這是廣義的稱法。簡言之「永」字八法,是經過張旭改造的。「永」字八法的捺筆,指真書的捺。這一捺筆稱為「磔」,是強調收尾要放出。3.什麼是一波三折好,第三,講講什麼是「一波三折」。這個成語大家都很熟悉,但具體在書法中,是哪三折呢?捺筆產生於隸字,但最早的是無波無折的。我給大家看過西漢《萊子候刻石》,上面的「支」字和「使」字兩個捺,就是直挺挺的。360docimg_538_很直的捺,在真書里還有遺留。智永《真草千字文》里就有不少。你看他寫的「深」字這一捺,用挫筆寫,寫得很直。360docimg_539_仔細看看,這一捺也很直。但起筆是轉了彎的,也可以說有一個折。360docimg_540_又像這個傳為張即之寫的「賢」字一捺,行筆部份很直,但起筆有明顯的波形。360docimg_541_智永《真草千字文》字數達一千,他的用筆有很多變化,但我們要單獨選出一個字作為樣板,如這個「詠」,這種只有一折的捺筆不大好看。不適宜當學書法的樣板。360docimg_542_在早期的草書作品中,如皇象《急就章》,短捺往往也只有一折,但長捺就有兩折了。360docimg_543_一波兩折在行書中明顯多了起來,如王羲之《蘭亭序》中的「放」字一捺,其實就是畫波形。360docimg_544_我在28 課中講過什麼是楷法。張懷瓘《書斷》引北朝王愔的話說:王愔云:「(王)次仲始以古書方廣,少波勢,建初中以隸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模楷。」「隸草」就是章章,王次仲採用章草的方法,創造了波勢,這就是楷法。360docimg_545_所以王羲之這個「放」字一捺有波勢,就是運用了楷法。但我們注意到,這尾巴是斷筆。這種情況,在王羲之《蘭亭序》中很常見。可能是因為行筆速度快,所以省略了最後「磔」的動作。如果慢一點,寫得完整一點,捺筆最後就會多一個尖,這就是「磔」。360docimg_546_你拿「跡」字的一捺,和「遷」字的一捺相比,就會發現「遷」字一捺多了一個收鋒動作。360docimg_547_這就是波勢之後,有了一個「磔」。清代有個進士沈道寬,寫了一本《八法筌蹄》。「筌」就是捕魚的竹器,「蹄」是抓兔子的網,這裡指工具。這本書對一波三折,講得很明白:「唯磔法須明一波三折之義,落筆一折,隨按下力送至右住處,突止如剪截勢(就是挫筆下來寫完斷筆);隨將筆尖提起,收入畫中(這是第二折);從字之上界拂出,是謂三折。」360docimg_548_我用一張圖來說明「永」字最後這捺筆的寫法。我們現在看到,這捺筆的中線是這樣的。起筆後一折往下挫,第二折是「隨將筆尖提起,收入畫中」,這就是回到五號位,回到正鋒位置。在任何時候,回到正鋒就取得了主動權。不要忘記。然後第三折出鋒。沈道寬說「拂」出,力量小了點,應該是揭出。360docimg_549_王羲之《蘭亭序》第十四行最後有個「欣」字,第十五行最後有個「不」字,這兩個字的一捺都很奇怪,這兩個捺多究竟是怎樣收尾的呢?好像缺了一塊,有人說是紙張不平造成的,原件我們見不到了,但這兩筆還是可以寫出來的。360docimg_550_而歷史上確實有人寫出來。放大點看,收筆就是剛才說的寫法。回收筆鋒到五號位,重新向九號位出鋒就可以。360docimg_551_如果你仔細看古碑好拓本,如顏真卿《多寶塔碑》,就會發現古人寫一波三折的奧秘。這下面缺了一塊的地方,其實就是第二折把筆鋒收回到5 號位留下的痕迹。360docimg_552_最明顯就是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使」字,這個字使我們清清楚楚地看到了磔的收筆法。4.戰行《玉堂禁經》規定了「磔」的用筆,他說:「磔須【走歷】筆。」(原註:戰行右出)。這個「【走歷】筆」是什麼意思呢?還好有一個註:「戰行右出」。什麼是「戰行」?「戰」有一個意思就是振動,現在寫作「顫」,如顫抖、打冷顫、打牙戰……等等。「【走歷】」就是戰行。《集韻》說是「盜行」,走路時忽工忽右。我在21 課中介紹過一個動作。行筆中有意連續左右搖動手腕,稱為振,畫家畫水波,就是運用振。手腕一左一右行筆,波浪就畫出來了。《玉堂禁經》說寫「磔」,行筆要「戰行」,那就是振,手腕一左一右畫波勢,為什麼要這樣用筆呢?360docimg_553_你看這一捺,開始是尖鋒入紙,然後用一分筆、二分筆逐漸到三分,用振的方法,有利於鋪鋒。如果你硬壓,筆心毫毛突然受力,很可能分叉太開,結果就收不起來。順便提醒大家,最後揭筆收,也是一左一右的。360docimg_554_360docimg_555_在褚遂良大字《陰符經》中,行筆的一左一右相當明顯,通常是來回兩次。360docimg_556_360docimg_557_小字如王羲之《蘭亭序》,也有這樣的用筆,但小字波勢不顯著。畢竟筆畫太小。所以,練習戰行,我建議各位用大楷字帖,如《陰符經》。像這個「天」字,就要留心捺筆兩次來回戰行。如果加上最後的揭筆,那就是三個來回了。360docimg_558_平捺如「之」字,道理也是一樣的。《陰符經》中「發」字的一捺,來回幅度就比較大了,練習的時候,可以先寫中線。360docimg_559_凡是了解「永」字八法的書法家,寫捺都會戰行。你看趙孟頫《膽巴碑》這個「火」字,捺筆為什麼是這樣的呢?這就是戰行的結果。360docimg_560_文徵明《游虎丘詩》這兩個字,捺筆振動很明顯,但是他最後沒有用揭筆,只是平出。360docimg_561_一捺的基本走勢,是6—9—6,如果你寫得很細,或者你寫小楷寫得很小,那用搖腕的方法就可以,比如說楷6—9—6,這就寫出來了。但是你大了以後,毛筆鋪在紙上部分就很在,這個時候,你要換9—6 就很不容易換了。如果你這樣一出,那就是偏鋒。所以「永」字八法所規定的動作,是很科學的方法。它就在裡邊加了一個五號位,右—左—右—左,來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回到五號位,然後重新出鋒。這樣子,因為有了一個五號位,那毛筆筆心直了一下,就很容易成功了。我們來加粗點,右—左—右—左,來到這兒,把毛筆回一下,然後重新按下去,揭筆。這就比較容易成功。你也可以把動作做得很小,那就接近於直線。右—左—右—左,然後揭筆。你動作越小,越接近於直線。右—左—右—左,好,右—左。本節要點:「磔」字的本義和引申義。解釋波磔和一波三折的意思。《玉堂禁經》規定的「磔」的寫法。要點解讀:思考題:褚遂良《陰符經》中這個「之」字捺筆收尾,為什麼會這樣高起來了?智永《真草千字文》這個「念」字捺筆,是有波無揭呢,還是做了揭筆的動作?360docimg_562_360docimg_563_第39 課筆記:完整的永字永字八法,八個點畫怎樣寫,已經講完了,但這個八個點畫是分散的單一點畫,怎樣把它們連接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永」字呢?1.點畫的連接點畫的位置關係,有兩種形式:相接和相承。1.1 相接用踆鋒所謂「相接」就是兩個點畫頭尾連接,譬如先寫一橫,接著要連接一豎,我們知道,它們是用踆鋒來連接的,我把中線動作圖畫在旁邊,橫畫寫完,駐鋒小小停頓,然後下衄轉圈,就可以連接到下一個豎。360docimg_564_《玉堂禁經》對踆鋒的定義是:五曰踆鋒,駐筆下衄是也。踆鋒有兩個動作,駐筆和下衄。具體怎麼做,30 課中講過了。360docimg_565_在永字八法中,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踆鋒這種方式呢?「永」字的中間,那個勾努勢,就是勒+努+趯,用了兩次踆鋒。360docimg_566_豎加趯中線圖是這樣的,還有就是策加掠,我說過策本身是向上寫的橫,策加掠就是一橫加一長撇,它們也是用踆鋒連接的。「永」字八法中,踆鋒一共用了三次。360docimg_567_這種用踆鋒連接兩個點畫的方法,好像我們生活中用螺絲釘連接兩根材料一樣,是很實際,用力的,連接是緊密的。1.2 相承用飛度還有一種情況是筆畫相承,連接的方式是飛度。譬如說寫一個很簡單的「二」字。寫完一橫,下面還有一橫,這兩筆是離開的。所以筆鋒要從第一橫的收筆處,飛到第二橫的起筆處。這時筆鋒就做了一個「飛度」的動作,承前啟後。360docimg_568_在行草書中,飛度往往變成一根牽絲,是看得見的,在真書中,飛度動作經常不寫在紙面上,下因為它可寫可不寫,有時露,有時藏,所以我們稱它為「虛筆」。360docimg_569_以前我介紹過挫筆結束,收筆可以加一個搶的動作,橫筆往往是向七號位搶,豎筆經常向三號位,「搶」也是飛,但「飛度」的意思和「搶」不同,「搶」飛出來就結束了,所以古人叫它「空搶」。「飛度」是要連接下一筆,所以稱為「度」。元代陳繹曾《翰林要訣》說:「藏:首尾,蹲搶」。這是單獨一筆的寫法,頭尾那些動作稱為「藏」。而點畫中間的虛筆連接稱之為「度」,他說:「度:中間,空中飛度。」這裡說的中間,不是一畫的中間,而是兩畫之間。兩個點畫之間的聯繫,這就用「飛度」。表現筆鋒的運動軌跡,就是字的「筋」,他說:「字之筋,筆鋒是也,斷處藏之,連處度之。藏者首尾蹲搶是也;度者空中打勢,飛度筆意也。」你要斷,就要做「藏」的動作。你要連,就要做「度」的動作。所以《翰林要訣》說:「解「藏」「度」二字,則無死筆,活處在筋也。」有了筋,點畫之間氣脈不斷,字就寫活了。360docimg_570_在永字八法中,第七筆「啄」和第八筆「磔」,就是由「飛度」來承接的。這兩筆形成了一個固定的關係,構成了一個部件。在書法中稱為一個筆勢。360docimg_571_現在我們知道了,「永」字八個點畫,可以分為四個部分,在書法中稱為四個筆勢。點是單一筆勢,其他三個是複合筆勢。複合筆勢只是單一筆勢的連接,或踆鋒或飛度。所以其實還是「筆筆斷而後起」,這個根本原則是不變的。如果這四個筆勢你很熟練,寫出整個「永」字就很簡單了。2.筆勢的聯接大家熟悉的是寫字的方法,我們從小學寫字,就是按照筆順,一點一畫加上去,整個字就出來了。360docimg_572_書法和寫字不同,它是「兩步成字」。第一步,把點畫組成筆勢,然後用筆勢構成完整的字。這就是裹束,有些人稱為結字。拿「永」來說,我們有了這四個筆勢,按照它們的位置裹束起來,整個「永」字就出來了。360docimg_573_東漢蔡邕《九勢》說:「凡落筆結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勢遞相映帶,無使勢背。」在裹束時,要照顧到各筆勢的映帶關係。使它們看起來自然順暢,氣脈貫通。「永」字這四個筆勢之間,有三個映帶:第一勢到第二勢,從側到勒,有一個映帶關係。第二勢和第三勢之間,從趯到策,筆勢將會這樣走。第三是從掠到啄,就是從第三勢到第四勢。這次筆鋒長途飛行,從左到右,從西到東。要注意,這種聯繫,只是蔡邕說的映帶關係。並非組織新的筆勢,這只是一種意會,一種感覺,一種安排。所以筆勢內部的連接,如相接,相承是實在的聯繫,和筆勢外的映帶,還是不同的。不同書法家裹束的結果,總體效果也會不同。每個筆勢的高低、遠近,是根據個人的審美來決定的。一種米養百種人,筆勢相同,裹束結果往往各異。你看左邊這個字緊密,右面就比較寬舒。等整個字出現了,你的審美觀就表現出來了。360docimg_574_字如其人,這個字,就是你的心。360docimg_575_你看《蘭亭序》中王羲之這個「永」字,是左緊右疏,第二第三兩個筆勢之間,沒有空隙。傳為虞世南所摹的《蘭亭序》,寫出了這個特點。但傳為褚遂良所摹的《蘭亭序》,以及趙孟頫、俞和所摹,這兩個筆勢是脫離的。這些,要等到三級課程「裹束」中再詳細討論了。3.永字八法和九用的關係九用我們講過了,這九種用筆法,是張旭教弟子秘密的筆法,而「永」字八法是公開的,「九用」和「八法」之間有什麼關係呢?我在31 課「九用」小結中講過,「九用」分配在一根線條上,起筆、行筆和收筆三部分都考慮到了。起筆有尖鋒直下,有側鋒蹲下取分數,行筆可以用尖鋒趯,也可以用側鋒挫。收筆有用尖鋒的頓筆圓尾,有用側鋒的挫筆斷尾,還有揭筆尖尾,揭筆可以和按鋒一起用。如果要改變線條的方向,那就要扭動筆心,這是衄鋒,如果要連接其他點畫,兩筆在一起轉個彎,那就要做一個踆鋒的動作。這些「九用」的動作,學生怎樣練習呢?古人非常聰明,他們用一個字例,把「九用」分配在這個字的筆畫上,只要寫這個字,就等於練習「九用」。這個字,就是「永」字。3.1 起筆用側鋒起筆,必然要蹲下,這就是蹲鋒。蹲鋒是彎曲筆心的動作,《玉堂禁經》說,「緩毫蹲節,輕重有準」,第一筆那個側點,就是用蹲鋒起筆的。具體分析「永」字中的側鋒起筆,又分兩種。一種入紙手在右,如側點,最後一筆磔都是。我稱之為橫起筆。360docimg_576_另一種手在左,如策,我稱為豎起筆。用尖鋒起筆是「馭鋒」,只有第二筆「勒」用。馭鋒是筆心直下紙面,如果你入紙時筆心不垂直,譬如說用了側鋒豎起筆,也可以入紙後加一個扶直的動作。不過,這就不是馭鋒了。3.2 行筆行筆,我們知道,書法線條有兩種,尖鋒線和側鋒線。「永」字八法有七個點畫是用鍘鋒寫的,但它特意規定了一條尖鋒線,就是第二筆「勒」。「永」字有兩個橫,「勒」用尖鋒趯,「策」用側鋒拖,這樣就很全面,兩個筆鋒橫向行筆都有了。至於側鋒線的方向,有些是向右行筆的,如側、磔是九號位,策偏向於三號位。有些是向左行的,如掠、啄和趯。向下行筆也有,那就是八號位的努。所以寫「永」字八法,右行、左行、下行都有體驗。3.3 收筆講到收筆,「九用」有挫筆、頓筆和揭筆三種。它們是怎樣分配在「永」字中的呢?挫筆收斷尾,最明顯就是努,這是側鋒同樣粗細一直寫到底。頓筆:收圓尾,可以側點為例。側點當然也可以寫成尖尾、斷尾。但「永」字八法中,只有這一處可有明顯的圓尾,所以,通常就用頓筆寫這一點。揭筆:收尖尾有左揭、有右揭。「永」字八法中都有,這就是掠和磔的收尾。如果你寫大字,右揭可和按鋒同用。3.4 轉折在行筆中扭動筆心,這是衄鋒。「永」字八法的努,看起來是一根弧線,這是因為中間扭動了筆心。而最後因為要連接趯,用了踆鋒,形成了一個折。簡言之「永」字八法不是寫普通的「永」字。它是「九用」的應用的實例。所有「九用」的動作,「永」字八法都有了。本節要點:點畫的相接和相承,踆鋒和飛度。點畫→筆勢→整字,兩步成字。「永」字是九用的應用實例。要點解讀:思考題:陳繹曾《翰林要訣》所說的「筋」,是否等於我經常說的「中線」?真想學書法嗎?聽我的忠告:每天寫一百個「永」字,連寫十天。第40 課筆記:什麼是骨肉筋節書法用筆,九用和八法都講過了,現在還有一些補充內容。譬如上一堂課講到筋,究竟什麼是筋?書法中的骨和肉又是什麼呢?這要從王羲之《十七貼》講起。王羲之《十七貼》最後一貼,名叫《虞安吉貼》,這貼是一封推薦信,為虞安吉求職。貼中說:「虞安吉者,昔與共事,常今之」。可見這位虞安吉是王羲之關係很好的朋友。唐太宗《指意》和虞世南《筆髓論》,都引述過虞安吉論書法的話,可見對虞安吉的重視。虞安吉既是王羲之的同事和朋友,他們當然會談論書法。虞世南是王羲之的傳人,唐太宗又是王羲之的崇拜者,他們引述虞安吉的話,當然是贊同和欣賞的。虞安吉說了什麼話呢?這段話比較長,我摘引幾句如下。虞安吉云:「太緩而無筋,太急而無骨。橫毫側管則鈍慢而肉多,豎管直鋒則乾枯而露骨。終其悟也,粗而能銳,細而能壯……」。請注意這段話我用紅色標出三個字,就是筋、骨、肉。可見晉唐人心目中,書法有這三個概念。1.什麼是骨,什麼是肉。先說說什麼是「骨」,什麼是「肉」。虞安吉是這樣說的:「橫毫側管則鈍慢而肉多,豎管直鋒則乾枯而露骨」。這兩句話實在太重要了。東晉時代,虞安吉已經認識到「一支毛筆兩個鋒」,「橫毫側管」就是用側鋒,側鋒線要防止「鈍慢而肉多」。「豎管直鋒」就是用尖鋒,尖鋒線要當心「乾枯而露骨」。這樣一講,我們就明白了。尖鋒是線條的骨,側鋒寫出來是肉。虞安吉接下來說「終其悟也,粗而能銳,細而能壯……」。等到一個人悟到用筆的訣竅,他寫的側鋒粗線條雖然多肉,也能銳利挺拔,寫尖鋒細線條,多骨也做到壯實不枯。拿王羲之的作品來看,有時候他的線條很細,尖鋒划過的地方,雖細卻也遒勁。有時候線條用足三分筆,非常粗,但沒有肥胖的感覺。有時候極粗的線條和非常細的線條放在一起,骨肉相濟,不感覺到粗就是肥,細就是枯,真正做到了「粗而能銳,細而能壯。」唐太宗《指意》說:「以心毫為筋骨,心若不堅,則字無勁健也;以副毛為皮膚,副若不圓,則字無溫潤也。」你看,唐太宗也懂得兩個筆鋒。「心毫」就是筆心,這是筋骨,「副毛」就是副毫,寫出來就是皮膚。360docimg_577_要注意古文中「膚」,也可以指祭祀用的肉。「皮膚」就是皮肉,和現在的意義不同。360docimg_578_這樣一來,古籍中的一些論述就容易懂了。如傳為王羲之老師衛夫人的《筆陣圖》有這樣一句話:「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這是能用尖鋒就多骨,因為尖鋒可以錐畫石,那就筆力大。如果只能用側鋒,筆力小,肉多。梁武帝《答陶隱居論書》說「純骨無媚」,只用尖鋒,一堆骨頭,就如虞安吉所說「豎管直鋒則乾枯而露骨」,「純肉無力」,只用側鋒,咬不住紙,沒法做到以錐畫石、力透紙背,當然是無力了。所以,善書法者,必須兩個筆鋒並用。2.什麼是筋接下來說說什麼是「筋」。虞安吉有這一句話:「太緩而無筋,太急而無骨。」這句話不大容易懂。注意唐太宗《指意》的引文,比虞世南多兩個字:「太緩者滯而無筋,太急者病而無骨。」這個「滯」,《說文解字》這樣解釋:「凝也」。現在還有一些詞叫「停滯」、「獃滯」、「凝滯」。意思差不多,凍住了,動不了,滯留。筆鋒運行,那就有走勢,太慢這個勢就沒有了。太急為什麼無骨?《玉堂禁經》說尖鋒是「以錐畫石」,尖鋒要咬住紙,力透紙背,這就快不得,一快就飄。所謂「筋」,就是表達筆鋒走勢的,你要動才有勢,你看這張圖表,炒股票的朋友大約很熟悉,股價動才能表現走勢。如果股價不動,好聽點叫做靜勢,其實就是沒有勢。360docimg_579_回過頭來看虞安吉這一句,意思就是太慢無法表達走勢,太快就飄。上一堂課講到元代陳繹曾,他說:「字之筋,筆鋒是也。斷處藏之,連處度之。藏者首尾蹲搶是也;度者空中打勢,飛度筆意也。」陳繹曾認為「筋」表現筆鋒的運動軌跡,這個說法很好。但他的「筋」,包括「藏」和「度」兩種動作。調鋒和行筆都有,也就是大圈和小圈都在內。到清代張庭相、魯一貞著《玉燕樓書法》談「筋」,那條「筋」更長了:「筋法有三:生也,度也,留也。生者何?如一幅中行行相生,一行中字字相生,一字中筆筆相生,則顧盼有情,氣脈流通矣。」照這樣說法,整幅字都連上了,這根筋未免太長。這解釋本身雖然有一定道理,但不能稱為「筋」。我認為他最後那一句「氣脈流通」比較適當。回想《玉堂禁經》的論述:「夫書第一用筆,第二識勢,第三裹束。」這就是書法的三大要素,第六課講過。這三大要素,也就是書法寫字的三個步驟。拿「永」字來說,所謂用筆,就是用不同的筆法把八個點畫寫好。所謂「識勢」,就是懂得筆勢,把點畫按照一定的規則,組織成筆勢。最後「裹束」,把這四個筆勢放到特定的位置上,裹束起來,就得到了整個「永」字。這也就是我上一堂課講到的書法兩步成字。簡言之:照《玉堂禁經》的意思去理解,在書法中,寫「字」實質是寫「筆勢」。所謂「筋」,就是筆勢的表現。大圈就是「筋」,是對一個筆勢而言的。「筋」不能解釋得太長,如果整篇作品是一根「筋」,就沒有意義了。3.什麼是筋節除了大圈,還有小圈。小圈古代另有一個名稱,叫做「筋節」。「筋節」的名稱很早就出現了。東漢蔡邕《九勢》說:「轉筆,左旋右顧,無使筋節孤露」。我用的是元代劉有定的版本,其他版本「筋節」又作「節目」。古人所稱的「節目」就是一個樹節,如《禮記·學記》:「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意思是善於學習的人好像加工堅硬的木頭,先做容易的部分,然後來對付那些樹節。在書法中,「節目」和「筋節」意思相同。就是指小圈。有些古籍上把「筋節」簡稱為「節」。如《玉堂禁經》:「四曰蹲鋒,緩毫蹲節」。這個「節」就是筋上的一個樞紐點。也就是換筆心,調鋒的地方。「筋節」有時候又叫「角節」,如張懷瓘《評書藥石論》:「古文、篆、籀,書之祖也,都無角節,將古合道,理亦可明。」,折線的筋節好象一個角,弧線沒有「角節」,他說「篆籀」那些古文字,因為是用弧線寫的,所以沒有角節。又有人稱「筋節」為「骨節」,如清代徐用錫說:「又思學書亦苦骨節大,不特點畫要細處小處學,即結字亦是愈熟愈不相礙。」假如你去買肉,骨頭倒是有骨節的。但書法只有一種節,「骨節」就是「筋節」。簡言之:古籍中筋節、骨節、角節等,都是指小圈。小圈用於調鋒,必然是動手腕的地方。簡單稱法就是一個節點。我以開車做為例子,來說明筋和節點的關係。一個人開車出門,我以一個紅點來表示,你想他應該做什麼事呢?首先,他心中要有路線圖,這是大圈;如果不知道路怎樣走,那就沒法開了。而他上了路之後,就要不斷地調節駕駛盤,這是小圈,我以藍色的點來表示。小圈是無法事前決定的,是根據路況臨時變換的。同樣道理,筆鋒的運行也一樣,我以紅點來表示筆鋒,寫一個勾努勢。筆鋒的走勢,或者說筆鋒的軌跡就是一條筋。筆鋒不是平拖的,它時時在調節之中,所以就產生了很多筋節,也就是小圈。筋是可以下筆前先決定的,如果沒有這條筋,你下筆怎麼動呢?往哪兒走呢?所以《玉堂禁經》一開始就說:「夫人工書,須從師授,必先識勢,乃可加功。」這個「夫」只是一個發語詞,沒有具體的意思。他說一個人要學書法,必須有老師,老師教什麼呢?必先識勢,懂得筆勢的走法,乃可加功,功力是加在筆勢上的。簡單地說,先知道路線,然後表達功力。你可以用尖鋒寫,可以用側鋒寫。當然也可以尖鋒、側鋒並用。但這是「加功」,「加功」之前要「識勢」。你要知道勾努勢的筋,知道它的走勢。這是下筆前先要明白的。張旭的弟子徐浩說:「初學之際,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初學書法,兩件事情最要緊,那就是筋骨。筋是懂筆勢,要寫某個字,一看就知道用哪向幾個筆勢,裹束一下就行了。第二是骨,這是練筆力,把握筆心。初學者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毛筆一上紙面就彎了,副毫躺在紙面上刷來刷去,那全是肉。360docimg_580_衛夫人《筆陣圖》有這兩句話:「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骨多點,肉少點,那就是尖鋒沿著筋走,所以稱之為「筋書」,反過來就不大妙了,「多肉微骨」,毛筆趴在紙面上站不起來,不會用筆心,雖然也是跟著筋的方向走,但一大堆肉,所以叫「墨豬」。本節要點:骨是尖鋒線,肉是側鋒線。筋是筆鋒所走的路,筆勢的大圈。節點是調鋒的地方,筆勢的小圈。要點解讀:思考題:唐代張彥遠《歷代名書記》說:「昔謝赫云:"書有六法,一曰氣韻生動,二曰骨法用筆……』」有人說骨法就是畫的架構,有人說骨法就是相面的方法,有人說骨法就是下筆力量大,等等,你怎樣想?1、寫出「永」字的筋,注意分開筆勢。2、用純骨寫一個「永」字。3、用純肉寫一個「永」字。4、在你寫的「永」字上標示出節點。第41 課筆記:節點的種類在第六課中,我講到九用可以分為兩類:挫筆和趯鋒是書寫動作,其他都是調鋒動作。毛筆和硬筆最大的不同,就是要一邊寫,一邊調鋒。無論是書寫還是調鋒,關鍵是掌握筆心,筆心為帥。我在十五課講到用腕。搖腕有三個基本位置,這就是左中右。當你抓住筆管,實際上就是抓住了筆心中軸。當你搖腕,也就是調整筆心的方向和位置。手腕一動,必然會反映到線條上,留下它的痕迹,這就是節點。1.明節點、暗節點節點有很多種,我先講簡單的。明節點和暗節點。1.1 明節點所謂明節點,就是一眼可以看得到的節點。舉個簡單的例子,如兩面換起筆,就會產生一個節點。順便說說,看節點最好就是畫出它的筋。看起來就比較清楚,如果線條肉多就不容易看。像王羲之這個「一」字,它的起筆就是兩面換。有一個明顯的節點。360docimg_581_如果是三面換起筆,那就表示你動了兩次手腕,那就有兩個節點。只要你理解這個道理,其他都可以類推。360docimg_582_1.2 暗節點如果是一根弧線,有沒有節點呢?弧線表面上看起來很光潔,但要寫出這根線條,手腕同樣是左—右,只要你動作緩和一點,寫出來就是弧線。弧線同樣產生一個節點,只是表面上沒有痕迹。古代稱這種節點為「暗過」。360docimg_583_「暗過」這一名稱,最早在託名顏真卿的《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一文中出現。這是張旭和顏真卿的師生對話,張旭先問:「又曰:轉輕謂曲折,子知之乎?」(轉得輕,稱為曲折,這裡「曲折」意思是彎曲的折。)(於是顏真卿回答:)「曰:豈不謂鉤筆轉角,折鋒輕過,亦謂轉角為暗過之謂乎?」長史曰:「然。」沒有痕迹的轉折,看不見明顯的節點,這就是暗過。正如清代汪澐《書法管見》說:「轉折一頓無跡,古人謂之暗過。」這裡要注意汪澐所說的「頓」,只是按下的意思,不是九用中的「頓筆」。所以這句話可以刪除「一頓」兩個字更好。「轉折無跡,古人謂之暗過」。清代朱和羮《臨池心解》這樣說:「然便捷須精熟,轉折須暗過,方知折釵股之妙」。折釵股書法論著中經常提到,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古人所說的「折釵股」,就是形容圓轉。古人盤發,就要用到簪和釵,簪是一股,就是一個腳;釵是兩股,兩個腳。頭髮要盤起來不散掉,就要插入幾根簪釵。你看日本浮世繪中,可以看到婦女頭上插了很多釵。比中國的釵大很多。可以想見,因為經常使用,釵的股腳會彎曲,從直線變成弧線。所以古人用折釵股來形容彎曲有力而沒有角。這裡的「折」就是彎曲。360docimg_584_明代李日華《竹懶書論》這樣說:「折釵股,釵股彎曲,無圭角而有勁氣,此於轉筆處得之。」轉彎有力,卻沒有角,這就是折釵股。圓轉也有節點,只是隱藏在線條中,所以稱它為暗節點,或者暗過。弧線的線條外表看起來很流暢、很光潔,如果轉得硬一點,快一點,果斷一點,節點就外露了,暗節點變成了明節點。這樣圓轉就變成了方折。如《陰符經》中的「甲」、「國」。360docimg_585_360docimg_586_簡言之:明節點是折;暗節點是轉,古人用折釵股來比喻之。二者都是反映手腕動作的。360docimg_587_「永」字八法中的「努」,行筆中間就動了一次手腕。那就有一個暗節點,寫出來就是一根弧線。360docimg_588_至於「永」字八法最後一筆「磔」,行筆用戰行,如果行筆手腕來回兩次,那就會產生三個節點。360docimg_589_我跟大家講過,在西漢和東漢早期,碑刻上的九號線還是直線多。說明當時不懂用腕。如西漢《萊子刻石》。到王次仲創造了楷法,出現了波勢,九號線這個捺筆,由直線變成了弧線。寫弧線要動手腕,手腕運動是左—右。你看東漢後來的隸書碑刻,捺筆都轉型為弧線了。360docimg_590_至於真行草書,那更是考驗運腕的功夫,在「永」字八法推廣後,九號線往往包括兩次來回。你看蘇州博物館所藏文徵明《游虎丘詩》中的字,九號線就是這樣的。360docimg_591_360docimg_592_這幾年,在書畫拍賣市場上,出現了一些標為文徵明的作品,猛一看確實很像,但仔細一看,不對了,問題不少。其中之一就是他的九號線就是直挺挺的,沒有節點。也就是王羲之所批評的「平過」。這位作假者只在字形上下功夫,對於用筆不了解。分析用筆習慣應該是書畫簽定的重要標準。比看氣韻還要可靠。2.節點的迭合360docimg_593_這是王羲之《蘭亭序》中的「一」字,起筆兩面換,手腕扭動筆心,在「九用」中是衄鋒,衄鋒產生一個節點,這很容易理解。360docimg_594_但收尾就比較複雜,一來一回寫了一個小圈。這時手腕一左一右,動了兩次。是不是應該算做兩個節點呢?不是,它雖然包括兩個動作,但迭合在一個地方,「九用」中把這兩個動作合併稱為頓筆。所以這個小圈應該看作是一個複合節點。360docimg_595_又如我們講過的「蠶頭」直屬和,就是轉兩個圈。這時手腕下上左右動了四次,是不是算四個節點呢?如果真是那樣,就太複雜了。通常還是看做一個複合節點,包括下上左右四個動作。360docimg_596_毛筆雖然是軟的,但要扭動它的筆心不是容易的事,有時候一次調鋒覺得不到位,那就要重複做一次。360docimg_597_在23 課中,我提到《陰符經》這兩橫的起筆是四面換,其實就是做了兩次面面換,成為一個複合節點。360docimg_598_收筆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你看這個「亦」字,上部的收筆就用了兩個折,兩次搖動手腕。在王羲之的作品中,這種情況不少。「鋒不正不行」,沒有調節好筆鋒,是不會急於行筆的。這種方法也可以用於組合筆畫,如智永這個「星」字,折角就是搖動筆心兩次。比轉圈要快得多。用踆鋒把筆畫連接起來時,也會產生複合節點。譬如一橫和一豎的連接起來,一橫是頓筆收尾,一豎是兩面換起筆,當用踆鋒把它們結合在一起,就成為一個複合節點。360docimg_599_360docimg_600_這種方法,一可以用於橫筆和豎筆的結合;(智永《真草千字文》例字)360docimg_601_二可以用於一橫和一啄的結合。如寶蓋頭的右角。360docimg_602_三甚至可以用於橫筆和飛度虛筆的結合。這種時候節目的迭加,是為了轉變方向。你看這個「二」字,第一橫寫好,要往下飛度到第二筆的起筆處,但如果第一橫用頓筆收尾,那方向就是向上走的,連不到下一筆,一個很簡單的解決方法,就是再加一圈。這樣一來,方向就改過來了。360docimg_603_360docimg_604_你仔細看智永《真草千字文》這個「量」字的一橫,這收尾上面有一個角,怎麼會這樣的?就是用了剛才的方法,是兩個節點的迭加。你看「業」字這長橫的收尾,就比較清楚了。要記住,虛筆也是大圈筋的一部分。它的起筆,如果有一個筋節,牽絲就容易寫好,「京」字這長橫收尾帶出了一點牽絲,箭頭所指的地方,就是牽絲的筋節。正因為在這個節點上調了鋒,所以筆鋒就收尖了。把智永《真草千字文》仔細看一遍,可以發現這種複合節點用了很多次。這個「嚴」字的兩個節點比較分開,看得特別清楚。360docimg_605_360docimg_606_簡言之:複合節點往往包括幾個手腕動作。複合節點一定是明節點。現在你看王羲之《蘭亭序》這兩個「一」字,大約可以看明白一點了。收筆的節點,左面這個沒有角,只是用頓筆收,而右面這個上面多了一個角,頓之後加多了一個圈。正因為這樣一來,所以產生了一個角。360docimg_607_3.節點的分離第三,節點的分離。我們使用的是毛筆、墨汁和宣紙。如果你在宣紙上某一個地方,做很多動作,把幾個節點迭加,那麼這個地方必然墨多,不但容易洇化,甚至可能把紙弄破,那該怎麼辦呢?辦法很簡單,就是把迭加的節點分開一點。轉圈避免在一個點上。這樣一來,墨汁就不會聚在一起了。360docimg_608_你看智永《真草千字文》正是這樣做的。又如吳昌碩臨《石鼓文》,他經常用蠶頭起筆。蠶頭是四個動作兩個圈。無論是一橫還是一豎,他把兩個圈都分得很開。360docimg_609_360docimg_610_360docimg_611_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把兩個節點放置一高一低。這樣也是很有效的方法。360docimg_612_你看《陰符經》中就有這種手法。如這個「地」字右面一折轉角處的兩個圈,也不是重迭的,而是一高一低。360docimg_613_我把水平移動一個節點,稱為丁字形放置。把一高一低的這個方法,稱為十字形放置。因為書法中的「十」字,就是這樣寫的。這是王羲之《平安貼》中的「十」字。可以清晰地看到踆鋒的筆跡。360docimg_614_今天的練習,你可以寫橫豎一折。可以寫一個「丁」字,最後寫這個「十」字。通過這個練習,來體會節點的重迭和分離各種寫法。360docimg_615_本節要點:折線和弧線:明節點和暗節點。複合節點:節點的迭合。節點的分離寫法。要點解讀:思考題:王羲之和智永這兩個折角,各用了什麼方法?1、寫橫豎折線,明節點;2、寫豎橫弧線,暗節點;3、寫寶蓋頭,橫和啄節點或迭合,或分離。4、寫「丁」字和「十」字。第42 課筆記:節點的形狀11.筆鋒和節點上一堂課講了節點的種類,今天講解節點的形狀。第一、筆鋒和節點我們知道,筆鋒分尖鋒和側鋒,所謂用筆好,就是這兩個鋒用得好。點畫包括筋和節,也就是大圈和小圈,所謂點畫寫得好,筋和節都要寫得好。筋和節,用哪一個筆鋒去寫?我們知道,大圈是筆鋒的路線,但沒有規定大圈用哪一個筆鋒來寫,你可以用尖鋒寫,也可以用側鋒寫,寫出來的效果不一樣。小圈就是節,今天給大家講解用尖鋒或者用側鋒來寫節點,效果會有什麼不同。節點形狀是用鋒的結果360docimg_616_一根線條,除非你平拖,合格的線條都有節點。而節點的形狀,譬如一橫,有尖角、有圓角、有方角。又如寫一折,也是這樣。你看轉彎角上,有尖的、有圓的、有方的。這些節點的形狀,當然是你用鋒的結果。這就要弄清楚用鋒和節點的關係。用側鋒寫節點:換面如果你是用側鋒,我們知道側鋒有八個面,所謂兩面換、三面換,就是這八個側面之間的替換。用尖鋒寫節點:轉圈那用尖鋒又有什麼好處呢?尖鋒和紙面接觸少,所以轉圈容易。你看這個複合節點,有兩個小圈,如果你用側鋒兩分筆、三分筆去寫,筆鋒和紙的接觸面太大,往往會使毫毛絞起來。側鋒在紙的分數越多,就越難轉圈。越是接近於用尖鋒,轉圈就越容易。360docimg_617_簡言之:尖鋒和側鋒寫節點,各有特點:側鋒有八個側面,換面就形成節點。尖鋒和紙面接觸少,容易轉圈,形成節點。360docimg_618_所以,側鋒換面,往往用於單一結點,好處是速度快,變換多。但寫複合節點,第一件事就是先把尖鋒拉到前面,就是黃色的這一段,然後轉回去就容易了。2.側鋒換面的技巧講到換面搖腕動作,無非兩種情況。一是手腕從左到右,二是從右到左。2.1 手腕從左到右:寫橫線手腕從左到右,通常是寫橫線。這時產生的節點有兩種情況,一是用暗節點寫弧線,如王羲之《蘭亭序》中這個一字起筆,兩面換運用暗節點,弧線就出來了。360docimg_619_另一種是寫折線,這裡就是明節點了。你看這第二個「一」字,起筆就是折線,下面有一個角。筆尖角和筆腰角弧線起筆,有些書稱之為圓筆起。圓筆有柔和的感覺;折線起筆,稱之為方筆起。方筆給人剛直的印象。有些書法家的作品,方筆起非常多。如顏真卿《多寶塔碑》這個「一」字,角位明顯。你看書法中有兩種角,寫法不同。角A是尖鋒寫的,我稱它為尖鋒角,尖鋒沒有來到過角B的位置,角B 是用側鋒寫的。360docimg_620_360docimg_621_如唐代孫過庭《書譜》這個草書「一」字,下紙手腕在左起筆,然後翻腕向右拖出。從頭到尾有三個角。標有A 的地方兩個角,都是用尖鋒寫出來的。但B這個側鋒角,實際上不是「寫」的,而是翻手腕時,由側鋒和紙面摩擦出來的。這就是側鋒角,造成一個明節點。360docimg_622_正因為側鋒角是摩擦出來的,所以它不可能像尖鋒角那樣尖銳。尖鋒角經常是銳角,側鋒角只能寫出鈍角。這兩種角的效果可以說是互補的,造成所謂的方筆。360docimg_623_方圓是書法兩種主要的效果。有些書法家圓筆為主,有些方筆為主。而有些人是方圓並用。唐代歐陽詢方筆起很多,看他的代表作《九成宮碑》,裡邊有很多例子。這是趙孟頫《三門記》,趙孟頫是元朝著名書法家,他的作品也是方筆起很多,有人說是受了歐陽詢的影響。360docimg_624_寫側鋒角的技巧,或者說寫方筆的技巧,你想在B 點出現一個角,就要按緊B 點,只有按緊了,才會產生摩擦。手一松,如果B 點的力度不夠,就不發生摩擦,當然也不會有一個側鋒角了。這一點,跟人的性格和腕力有關係。360docimg_625_弧線的橫,你要緩慢地轉過來,這兒有一個節點,是暗節點。加粗點,緩慢地轉過來,那就是弧線的一橫。那麼折線,這兒有個明節點,很明顯,那麼你寫的時候呢,它是方筆效果。下筆的時候就要按住側鋒點,然後翻動手腕。那麼這個地方就有一個角,這沒有角,這就有一個角。2.2 手腕從右到左:豎線條手腕從右到左,通常是寫一豎。道理和寫一橫相同,我以《蘭亭序》兩個字為例,用暗節點寫出來就是弧線,用明節點就會產生方角,是折線。方圓在王羲之的作品中,是經常交替出現的。360docimg_626_側鋒角的技巧360docimg_627_寫一豎方筆起難度比較大,為什麼呢?因為橫筆的側鋒角在前面,這個B 點你看得見,我把它稱之為前側鋒角,而豎筆的側鋒角在筆鋒的背後,這時你看不見,除非你把頭伸過去,超過筆管的位置。否則只能憑感覺按住背後的B 點,我稱之為後側鋒角。360docimg_628_唐代柳公權非常喜歡用方筆起寫豎筆。他經常連續兩次用側鋒換面,造成兩個側鋒角。你看這一豎的起筆,中線是6—9—8。A 是尖鋒角,B 和C 都是側鋒角,而且是後側鋒角。這樣一來,難度就提高了一倍。360docimg_629_褚遂良《陰符經》中有一個「勝」字,它最後的一捺,是用方筆寫出來的,這一筆有兩個尖鋒角,一頭一尾,這比較容易,難的是還有兩個側鋒角,一個是前側鋒角,另一個是後側鋒角。這一捺就不大容易寫了。注意它的中線只是6—9—6。豎筆,弧線右左,加粗點,緩和點,右左,這兒有個暗節點,沒有角。折線,右左,有一個角,如果你寫方筆起,那就要按住側鋒。然後扭動手腕,這兒就有一個明顯的角。比較困難的是柳公權的這一個6—9—8。它是動了兩次手腕6—9—8,那麼就有兩個側鋒角。接下來就是捺筆6—9—6。如果你寫弧線,那是非常容易的。6—9—6。你寫方筆,要有側鋒角,那就不容易了。這是6—9—6。拉出來。一個方筆就不容易,大家要多練習一下。2.3 左中右360docimg_630_第三,講講比較緩和的換面。就是增加一個中,成為左中右。這就產生了兩個節點,通常是暗節點。用於長線條,如「也」字的最後一筆。這個寫起來比較容易,剛才都是難的,這個有點安慰。2.4 右中左360docimg_631_第四,反過來,右中左。這條筋是6—9—8,也是兩個節點,像王羲之這個「自」字,箭頭所指處,這根弧線,就是這樣寫出來的。360docimg_632_但6—9—8 寫折線的也很多,如「蘭」字這一筆,就是折線,用了兩個後側鋒角。要寫得漂亮,要記得壓住側鋒。利用摩擦扭動手腕,就會有側鋒角。這個跟剛才柳公權豎筆起的方法,是差不多的。接下來是加一個中的,左中右,有兩個暗節點,所以它是弧線。反過來,右中左,加粗點,右中左。也是兩個暗節點,一條弧線。接下來是把這兩個暗節點,變成明節點。先到這個位,這個地方用側鋒按住扭,摩擦一下。右中左,這樣就寫成了方筆。本節要點:節點形狀取決於用鋒。側鋒換面,尖鋒轉圈。尖鋒角和側鋒角。要點解讀:思考題:如果只用一面鋒寫弧線,有沒有節點?折線是不是一定有側鋒角?第43 課筆記:節點的形狀2上一課講了側鋒換面寫法寫方角的技法。今天講尖鋒轉圈寫節點的技巧。用毛筆就是兩個鋒,兩個鋒都會,這就沒有問題了。1.轉圈有兩種在書法中,轉圈是常用的技法,但轉圈有兩種:一種是行筆的轉,也就是大圈轉;另一種是調鋒轉,也就是小圈轉。拿王羲之《蘭亭序》中的「九」字為例,這是一根弧線,是行筆轉圈寫出來的,當然是「九」字大圈的一部分。360docimg_633_360docimg_634_這是一個節點,這個節點是寫完一橫後轉小圈形成的。因為這裡要轉彎,所以在這個關節點上要調鋒。好像十字路口扭動了駕駛盤。大圈是整個線條轉,小圈是節點上的轉。2.半圈規則半圈規則,這是什麼意思呢?當你拿著毛筆轉圈,不管是大圈還是小圈,如果你只用一個面,一面鋒去轉,最多只能轉半圈。我先拿手來轉圈,你看會發生什麼情況?轉過來,轉了半圈以後,我發現不行了,為什麼?這個手翻不過來了。那麼,有人會想,我平時轉圈這麼轉不是很流暢嗎?對,但是你慢動作看一下:我這兒轉過來,現在是食指在內圈,小指在外圈。當我轉過來的時候,轉過半圈的時候,食指在外圈,小指在內圈,到這兒又開始變換了,食指又回到內圈,小指又在外圈,所以你看,每半圈實際上就換一次內外。這樣子就很流暢了,轉起來。那用毛筆會怎麼樣呢?我們來試試。你看我這枝毛筆,一半是黑的,一半是白的。現在我用這枝筆來轉圈,黑的在內圈,白的在外圈。好開始轉,黑的在內圈,轉到這個地方的時候,你可以看到毛筆開始轉換了,黑的變成了外圈,白的倒是成為內圈。好,再轉,到這兒又開始轉換。黑的回到內圈,白的回到外圈。你看,你在轉圈的時候,它實際上兩邊的毛是在不斷的轉換之中。現在我們可以得到一些結論:如果你從3 號位開始用一面鋒運筆轉圈,在半個圈後,也就是到7 號位筆鋒就會絞起來。內圈的毫毛就會和外圈的毫毛交換位置。其實這種現象的發生,在更早一些的8 號位已經開始。只不過比較輕微,而來到7 號位就很嚴重了。所以,我把7 號位稱為絞鋒點。同樣道理,如果你從1 號位開始轉圈,半個圈後到9 號位筆鋒也會絞起來。這時絞鋒點就是9 號位,余此都可以類推。有關絞鋒,我在16 課中講過,毛筆一絞鋒,尖鋒就擰散了。你看這一個草書「帝」字,為什麼轉圈向上的線條有大量的飛白呢?原因就是在7 號位這一點上,筆鋒絞起來了。360docimg_635_簡言之,絞鋒的結果,就是尖鋒散亂。側鋒和紙面接觸越多,越容易絞鋒。尖鋒和紙面接觸少,不容易絞鋒。3.用兩個面各寫半個圈。絞鋒是用筆的大麻煩,那怎樣可以避免絞鋒呢?方法有好幾種。其中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用兩個面。每個面只寫半個圈,合起來就是一個圈。剛才我們看見,你用一面鋒寫半圈是不會絞鋒的。這就好了。如果我們前半圈用一個面,後半圈改用背後的面,也就是每一個面只寫半圈,那就不大會絞鋒了。側鋒往往是斷尾但如果你用前後兩個側鋒寫一個節點,還有一個問題,我們知道,側鋒寫出來是斷筆,筆尖不到尾部,所以,你用兩個側面一來一回,這圈的尾巴也可能是斷筆。如果你想這個節點圓潤,那就要把尖鋒拉到尾。以前我們講過挫筆,挫筆的收尾,這個地方是斷筆,因為它的筆尖不到這兒,它的筆尖只在這兒。那麼如果我們現在寫一個節點,也是用挫筆來收,那麼這個地方呢,也是斷尾。那怎麼樣可以使這個節點圓潤一點呢?那就是你寫的時候,首先要把尖鋒拉到尾巴,尖鋒拉到尾,用尖鋒去轉回去。那麼這個地方就會圓了。來到這兒,把尖鋒拉到尾,就是前半圈,然後用尖鋒去收尾。那這個尾巴,就圓潤了。360docimg_636_這裡有兩筆,你可以比較一下。「皇」字最後一橫的收尾,是斷筆效果。側鋒來回但尖鋒不到尾,所以不會圓。「羔」字長橫就不同了,很圓很飽滿。這是用尖鋒到尾再轉回去的效果。也就是說,節點尾部圓不圓,取決於尖鋒到尾不到尾,所以要寫一個圓節點,首先要把尖鋒拉到尾,然後再轉回來。尖鋒線本身很細,有時候,尖鋒的作用只是連接兩條側鋒線。但只要尾部一有尖鋒,那就圓潤了。順便說說另一個技法,這就是先取尖鋒後寫節點。這種手法在智永《真草千字文》中很常見。你看這三個字,在節點之前已經先把筆鋒豎起,拿到了尖鋒,然後開始轉圈。所以,這一種手法,跟剛才不同。是節點之前先取尖鋒。取尖鋒的動作,不是在節點尾部完成。而是在節點沒有寫之前,已經拿到了。那前面這條線,往往有粗細的變化。360docimg_637_簡言之:節點小圈,是用前後兩面各寫半圈。尖鋒到尾轉圈,可以造成圓節點。尖鋒不到尾的節點,類似於挫筆收。4.在複合節點中使用圓節點。第四,講講在複合節點中使用圓節點。4.1 兩次圓節點360docimg_638_兩個圓節點也是複合節點,在使用兩個圓節點時,既可以分開一點距離,也可以重迭在一起。360docimg_639_360docimg_640_你看這個智永的「文」字一橫。收筆用了兩個節點,而且分開一點。收筆收兩次,是為了尖鋒收得更銳利。《陰符經》這一橫的收筆節點更清楚。第一次收,大約不滿意,又收了一次。兩次都是轉圈的。鋒不正不行,一次動作沒做好就重做。多做幾次都沒有關係,不犯法的。360docimg_641_王羲之這個「之」字的右上角,兩個圓節點差不多重迭在一個地方,所以看上去比較重。這是行筆轉向經常用的方法。360docimg_642_《蘭亭序》這個「會」字有兩個右上角,上面這個也是重迭兩個圓節點,下面這一個是側鋒三面換。360docimg_643_有時候我們看到右上角高起來很多,智永、顏真卿作品都有這樣的節點,這是因為第二個圓節點轉得相當高所致。這是左下角轉向的例子。兩個圓節點重迭,方向就轉過來了。360docimg_644_還有如藏鋒起筆,有一圈,有兩圈,這一豎起筆是兩圈,就是兩個圓節點迭合,蠶頭都是這樣寫的。《書杜甫詩》。360docimg_645_4.2 和方節點的結合360docimg_646_圓節點也可以和方節點結合,你先寫一個圓節點,接下來寫一個方節點,也就是用側鋒換面,二者加在一起,就是圓方的結合。王羲之「長」字中間一橫,收筆就是這一種。360docimg_647_這種角用得很多,很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它的特點就是有一個方形的複合節點,高度超出第一筆。智永這個「龍」字,就用了兩次。360docimg_648_《陰符經》也經常用這種節點,而且寫得更清楚。譬如這個「之」字,可以非常明顯地看到第二個節點的角。注意這個角是尖鋒的角,而後面的側鋒角隱蔽在線條中了。360docimg_649_如果圓節點和方節點迭合在一起,看起來線條上面出現了一個三角形。這是《陰符經》中的「其」字,一橫的收筆就是這樣的。360docimg_650_4.3 圓節點和尖節點的結合圓節點和尖節點的結合。尖節點是行筆後,把尖鋒拉到前面又回來所形成的,這樣就有一個尖角。然後加上圓節點,就可以轉彎繼續寫下去。360docimg_651_文徵明這個「鶴」字,行筆後把尖鋒拉到前面是常用的動作,上面這個右上角也做了這個動作,然後回過來加上圓節點。360docimg_652_你懂得這裡面的道理,寫起來就不難。4.4 和挫筆斷尾相結合接下來是圓節點和挫筆斷尾相結合,你寫了一挫,因為尖鋒在後,你可以向左搖腕,然後轉圈寫圓節點。如果你想保持這個斷尾效果,圓節點的位置就偏左一點。如果你不想保留挫筆斷尾,那就可以用圓節點去遮蓋這個斷尾。最終這個轉角就是圓的節點。你看這個傳為南宋張即之寫的「朝」字,右旁的勾努勢起筆一橫就是挫,然後回過來轉圈,往下寫一豎,這個斷筆效果依然很清楚。360docimg_653_簡言之:上一課講側鋒換面寫方節點,這一課講尖鋒轉圈寫圓節點。以及圓節點和其他節點的複合。節點小圈是書法重要內容,希望大家勤加練習。今天練習,就是用尖鋒轉圈寫節點,先來一個圈的,左—右—左—右。左—右—左,尖鋒到底,好,後面的面-右。兩個圈的,左—右—左—右,來到這兒,左。好,左—右—左—右,這就是踆鋒,左。這是右上角。好一豎,跟一橫是反過來。右—左—右—左,後面的面過去,好,右—左—右,尖鋒拉到尾,用後面的面,左,回過去。兩個圈的,右—左—右—左,右。右-左-右,尖鋒到這個位置,後面的面回過去。好,再轉過來。左下角,圓節點和方節點的結合,先寫圓節點,把尖鋒拉到這個位置,高一點,轉上去。然後換面,寫方節點,先寫一條線條內部的,圓節點,方節點。你也可以圓節點之後,方節點拉長,那就成為一個折。拉過來,圓節點,推高點,方節點,換面。這就成為一個折。圓節點和方節點,你先寫一個尖節點,向前推,拉回來,那這個地方就有一個角,然後加上一個圓節點,那麼動作要快一點,好,拉過來,這是(尖角)向下的。你也可以平推,平推就是文徵明那個。好,最後,挫筆加圓節點。一挫,加上一個圓節點,那這個挫筆的斷筆尾巴保持在那兒。你也可以圓節點去加在這個尾巴上,那麼這個就是圓形的。本節要點:半圈規則,絞鋒點。圓節點是用尖鋒轉小圈。圓節點和其他節點的複合使用。要點解讀:思考題:《陰符經》這個「也」字的右上角,是哪兩個節點複合?360docimg_654_這個「也」字的右上角,又是哪兩個節點複合呢?360docimg_655_第44 課筆記:大圈的轉1.內旋和外拓上一堂課講了半圈規則,書法中的轉圈,以半圈為一單位,超過半圈就會引起絞鋒。這是很基本,卻又被人長期忽略的概念。王羲之第八代傳人,唐朝大書法家虞世南對此有深入的論述。虞世南在《筆髓論》中講到行書時這樣說:「行書之體,略同於真。……其腕則內旋外拓,而環轉紓結也。旋毫不絕,內轉鋒也。」請各位注意,這裡出現了「內旋外拓」這四個字,我用紅顏色標示,具體意思我等一下解釋。在講到草書時,虞世南這樣說:「草即縱心奔放,覆腕轉促,懸管聚鋒,柔毫外拓,左為外,右為內,起伏連卷,收攬吐納,內轉藏鋒也。」這裡又出現了「外拓」和「內轉」。而且還有一句話「左為外,右為內」。這六個字就是一把鑰匙。沒有這六個字,我們就只能在黑暗中摸索了。360docimg_656_在順時針轉動的時候,右半圈是向自己這邊拉過來,這就是內旋,然後左半圈是向外推出去,所以叫外拓。虞世南說「左為外,右為內」,就是這個意思。在書法中,順時針轉較多,這可能與大多數人用右手有關。你看智永這個草書「象」字,就是不斷地寫順時針內旋圈。360docimg_657_360docimg_658_如果你是逆時針轉動,那就正好反過來了,左半圈是向自己這邊拉過來,成為內旋,然後右半圈是向外推出去,這就成為外拓。舉例來說,王羲之《得示貼》,這個「也」字,最後一筆就是逆時針內旋圈。又如「永」字八法第三筆「努」,也是逆時針內旋。360docimg_659_內旋是由外向內,外拓是由內向外,這是兩個相反的方向,它們的交會點,就是我上一堂課講的絞鋒點。毛筆毫毛只所以會絞鋒,就是因為行筆方向改變,由於摩擦力的關係,內圈毫毛和外圈毫毛就會交換位置,這樣一來就絞起來了。但再過半圈,毫毛又交換一次位置,絞起來的毫毛就回到原來的狀態,絞鋒也就自動消失。我把這一點稱為紓結點,就是虞世南講的「而環轉紓結也」。360docimg_660_上一堂課我給大家看過這個「帝」字,它下面連續有幾個圈,因為不懂怎樣避免絞鋒,所以筆鋒一過絞鋒點外拓,就因絞鋒而產生大量飛白。當它走到紓結點時,毫毛恢復原狀,所以右半圈內旋就沒有飛白了。360docimg_661_2.各體點畫的內旋和外拓。我們來看看,各種書體的點畫是怎樣運用內旋和外拓的。360docimg_662_弧線最多的是篆書,我舉秦朝李斯《繹山刻石》「曰」字為例。先寫兩橫,然後依次寫左邊弧線和右邊弧線。現在我們知道了,左邊弧線是逆時針內旋,右邊弧線是順時針內旋。360docimg_663_又如這個「不」字,第一筆是橫,第二筆、第三筆是相對的兩條弧線,先逆時針內旋,再順時針內旋,第四筆是一豎,然後第五、第六筆又是相對的弧線,同樣先是逆時針內旋,然後順時針內旋。360docimg_664_360docimg_665_有時候看起來很長的弧線,也只是順逆兩種內旋圈連接起來的。如吳昌碩臨《石鼓文》這個「以」字,第一筆順時針內旋,第二筆逆時針內旋,第三筆又改為順時針內旋,將來我講篆書課程時會詳細分析。篆書點畫,只是用橫豎直線和內旋弧線。360docimg_666_360docimg_667_隸書承接篆書而來,它增加了直線的運用。但如果寫弧線,同樣也是用內旋的。你看這個東漢《曹全碑》的「父」字,一共四筆,其中兩根是順時針內旋,兩根是逆時針內旋。這裡看不到外拓圈,但實際上從寫完撇到捺,筆鋒飛度是沿著外拓圈走的。簡言之:漢字橫筆從左到右,豎、撇、捺都是從上到下,不會反方向寫。除了鉤,正體點畫基本上不用外拓。外拓往往是點畫間的聯繫,也就是踆鋒路線。舉例來說,一個「十」字,我們看不見外拓圈,但在草書如王羲之《平安貼》中,外拓線就有了。這是踆鋒的中線,表示兩個點畫的連接。這兩筆橫豎,不是分散獨立的,是一個筆勢。這外拓圈就是由下往上寫,倒筆。把外拓圈寫出來,是從草書開始的。因為草書的點畫經常是連接的,所以在草書中,外拓圈不僅僅是牽線,有時候還成為草書的筆畫。這是《急就章》「列」字,你看它下面寫了一圈半,包括三根弧線:左右兩根藍色的是順時針內旋,中間這一根就是順時針外拓線。這不僅僅是牽絲連接,本身已經成為草書筆畫的一部分。360docimg_668_但因為絞鋒問題,外拓圈不容易寫,你看傳為唐朝《古詩四貼》草書「別」字,順時針外拓圈兩個箭頭所指的地方,其實都是補了一筆。作者用倒筆往上寫,很失敗。360docimg_669_至於逆時針的外拓圈,那就更不容易寫了。《古詩四貼》草書「老」字,連續三次逆時針外拓,第一次和第三次寫得小還可以,接近於一個節點,第二次寫大了,又出事了,出現了黑黑的一大塊。3.避免絞鋒的方法如果你能避免絞鋒,那麼寫外拓也就沒有問題了。3.1 到絞鋒點飛出360docimg_670_漢字本來的設計,原本是不寫外拓,譬如皇象《急就章》一個簡單的「人」字,只有兩筆,一撇是順時針內旋,一捺是逆時針內旋,絞鋒點在什麼地方呢?就在一撇的結束的地方。有沒有外拓圈呢?那就是連接撇捺的那個半圈。這個外拓半圈是飛度的,不是在紙面上實際寫的。這樣一來,就避過了絞鋒的問題。就算是行草書,都可以用這個飛度的方法。一到絞鋒點就飛出。360docimg_671_這是行書,王羲之《蘭亭序》,這個字王羲之也沒有用外拓圈,兩個連接的線條都是用飛度的。這一招在真書中就更多了,真書就是隱藏外拓圈。360docimg_672_你看這兩個「力」字,都是草書,第一筆順時針內旋,到達絞鋒點飛出。然後再寫一撇,也是順時針內旋,不寫外拓就沒有絞鋒的問題,這叫「惹不起還躲得起」。見著你這絞鋒點有點麻煩,我避開就是了。3.2 把外拓圈盡量寫小360docimg_673_第二個方法是把外拓圈盡量寫小。小到什麼程度呢?就等於一個節點。節點我已經講解過,大家都會寫了。《古詩四貼》這個「老」字,逆時針外拓寫大了有點問題,下面這個就把它縮小,是不是很像一個節點?那就順利過去了。360docimg_674_王羲之《十七貼》「先」字,這個字有兩處外拓,王羲之把它們都最小化了,小到幾乎感覺不到。360docimg_675_絞鋒原本就是因為摩擦力的積累引起的,現在小到一個點,來不及摩擦已經過去了,這個方法不是很聰明嗎?唐朝孫過庭小草,最近於王羲之,孫過庭《書譜》有四個「先」字,上面的外向圈真的很像王羲之。下面他乾脆用了飛度。3.3 用尖鋒外拓第三個方法,用尖鋒外拓,草書以使轉為形質,外拓有其價值,行草書中的牽絲,用尖鋒寫,容易寫。尖鋒和紙面的接觸只有一個點,摩擦力最小。那也就意味著尖鋒過絞鋒點,筆心毫毛幾乎不會絞起來。360docimg_676_所以在接近絞鋒點的時候,把筆鋒逐漸豎立,以取得尖鋒,這樣就可以安全地過絞鋒點了。你看王羲之這個字,一豎下來是側鋒,但收筆逐漸改用尖鋒,而以尖鋒外拓,下一橫又回到用側鋒。360docimg_677_這個「妄」字有一筆是逆時針外拓,這也是用尖鋒寫的。360docimg_678_唐朝流行雀嘴筆,從日本正倉院所藏唐筆來看,筆頭普遍短小,筆心用硬毫,而且外面用麻紙包裹,這樣的筆自然不容易絞鋒。而現在流行羊毫長鋒筆,屬於宋代以後的無心散卓筆,絞鋒就成為普遍的問題。有一位大家很熟悉的唐代書法家懷素,歷史上說他寫草書「左盤右蹙如驚電」,速度飛快。為什麼他可以寫得那麼快?連外拓都很少絞鋒。原因很簡單,就因為他使用硬毫短鋒筆。所以歷代都強調,書法用筆筆心最好是兔毫。短鋒硬毫有利於使用尖鋒,長鋒軟毫則便於使用側鋒。3.4 用側鋒換面。360docimg_679_一講到側鋒,馬上就有八面鋒的用法。側面可以改換,用前後兩個面各寫半圈,也可以避過絞鋒。上一課講小圈節點,就是用這個方法。用於大圈也可以。這種換面的寫法,優點是速度快,缺點是只能用一分、二分筆。如果你用三分筆,就難以翻身。你看王羲之這個「茂」字的左下角外拓,是不是跟上一堂課講的節點小圈寫法很相似?又很像以前講過的頓筆收。360docimg_680_3.5 加節點各位還記得「永」字八法的原則「筆筆斷而後起」嗎?這是一個簡單而聰明的辦法。把長線條分成短線條去寫,這樣當然容易了。360docimg_681_我拿勾努勢為例,如果你起筆兩面換,然後轉彎三面換,最後寫鉤三面換,這就是一條長線條,中間沒有收過筆,方向換了好幾次,寫起來會很麻煩。而你把它斷成三根短線,寫一段收一次筆,然後踆鋒寫下一筆,難度就大為降低了。360docimg_682_內旋、外拓原來各是一個半圈,當你寫的時候,不要把它們連接起來當作一個圈來寫,這就是寫長線條了。正確的想法,應該是當作兩個半圈,而中間加一個節點,收一次鋒,把筆心回直,然後接下去寫外拓,這樣就是新的一筆了。新的一筆寫半個圈,當然是沒有問題的。加節點是用筆重要的手段,理論上任何地方都可加。但通常只需要加在起筆和收筆處。兩筆交會,一個收一個起,就自然過渡了。你看《遠宦貼》這個「救」字,第一筆線條太長,又涉及外拓,王羲之就加了一個節點。360docimg_683_這是王羲之《遠宦貼》草書「武」字,中間這個圈,看清楚了,也是加了節點的。360docimg_684_這個「安」字收筆長圈,因為加了一個節點,所以就沒有牽絲,避過了外拓的問題。360docimg_685_今天的練習是寫一個圈。最簡單的就是寫一個「人」字,我們書法裡面稱它為「交爭勢」。那我們可以有四個寫法:第一個是寫一撇以後,飛出去寫一捺;第二個是側鋒寫下來,到這兒用尖鋒拉出去寫一捺;第三個是用側鋒寫下來,也用側鋒換面的方法寫一捺,那麼你看,這個地方是細的,這個地方是粗的,因為它前後兩個面都是側鋒。第四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就是加節點,來到這兒以後,收筆加一個節點,然後你出去,就有牽絲了。本節要點:內旋和外拓。各種書體的內旋和外拓。寫外拓避免絞鋒的方法。要點解讀:思考題:為什麼虞世南只是在《筆髓論》「行書」和「草書」中論述內旋和外拓?為什麼唐人說鉤不宜長?第45 課筆記:大圈的折1.兩種線條前兩堂課,講的是轉圈,包括大圈和小圈。轉圈寫出來的是弧線,今天講講折線的情況。書法中的弧線,形狀很多,可以是四分之一圈,可以是半圈,可以超過半圈,也可以是逆時針的弧線。有時候還可以見到方向不同的弧線連接。一根線條之所以成為弧線,就是因為有暗節點,如果這些暗節點變成了明節點,那這些弧線就會變成折線。360docimg_686_簡言之:弧線和折線的分別,在於節點的運用。行筆時暗節點造成弧線。行筆時明節點造成折線。2.轉換節點剛才的結論,可以提供一個思路。如果你想寫折線,只要把相應的弧線暗節點變成明節點就可以了。360docimg_687_360docimg_688_拿右上角為例,這是橫和豎的結合。當你寫六號位一橫的時候,筆鋒是橫放的,當你寫八號位一豎的時候,筆鋒變成豎放的了。所以寫這條折線的關鍵,就是怎樣把筆鋒橫向的運動,改成豎向的運動。這個明節點,就是要完成這樣一個筆鋒轉向的任務。這時你可以想想,右上角用弧線是怎樣寫的。弧線轉角可以追溯到篆書,但在真行草各體中還保存著。如褚遂良《陰符經》中的「用」字,這個右上角就是弧線。筆鋒走的路線是6—9—8,用了暗節點。王羲之《蘭亭序》中,也有弧線的轉角,6—9—8 是最普遍的右上角。360docimg_689_弧線是緩慢地轉動,轉動的角度很小,6—9—8 的手腕動作是右中左,兩個暗節點。現在要把這條弧線變成折線,就很容易了。手腕動作是一樣的,都是右中左,行筆時分兩次轉向,每次四十五度,筆鋒方向就從橫向轉為豎向了。360docimg_690_要注意這是一條線,不是三條線的合成。它是這弧線的暗節點變成明節點的結果。褚遂良《陰符經》中有個「國」字,右上角6—9—8 用了明節點,寫成折線。這根折線還比較細,最多二分筆。所以寫起來很輕鬆。360docimg_691_要注意這個方法有一個缺點,就是那一豎向右移動了。這是什麼意思呢?360docimg_692_360docimg_693_舉例來說,本來有一個方框,右上角是A 點。一豎從A 點往下寫。如果右上角用了三面換,橫豎相交點就從A 移到了B,一豎是從B點往下寫,這樣方框內部的空間就比較大了,字形就會變寬。360docimg_694_就這個「國」字來說,方框裡面的筆劃較多,字形寬一點問題不大,如果方框中的筆畫少,方框太寬就會覺得肥胖。所以有些時候我們希望這個方框瘦一點,那在寫這個三面換的時候,加多一個7 號位的的動作。把位置拉回來一點,然後寫一豎。褚遂良《陰符經》中的「陽」字,箭頭所指處就有這個動作。所以右旁「日」字部分,看起來就比較瘦。360docimg_695_米芾《虹縣詩》中的「碧」字,箭頭所指處也是三面換折線。它不是3—9—8,而是3—9—7。最後這一豎筆強力拉回到左面,就是要縮小方框中的空間。所以用到這種6—9—8 三面換折線,關鍵是中間的這個9。如果你寫9 的時候筆鋒是行走的,走得越遠,下面8 這一豎越是向右,字形就越寬。如果你寫完6 這橫筆,9號位只做下蹲動作而不行筆,然後換面8號位寫一豎,這就不會拓闊空間了。360docimg_696_360docimg_697_你看這四個「國」字,左邊兩個九號位筆鋒是行走的,右邊兩個,九號位筆鋒沒有行走,只是換面。臨貼的時候,要看清楚這種區別。360docimg_698_360docimg_699_王羲之《蘭亭序》中,也有9 號位直接換面的寫法,「目」字右角3—9—8 換面,整個字形瘦長,字心緊湊。要注意,換面會有一個側鋒角,側鋒角可以寫得很清晰,王羲之「蘭」字右角3—9—8,側鋒角非常乾淨利落。360docimg_700_現在你容易看懂了,褚遂良《陰符經》中這個「者」字,箭頭所指的這根折錢,6—9—7,9 號位也沒有行筆,只是換面。他換得很果斷,好像刀切一樣。360docimg_701_我知道很多同學害怕側鋒角,這是難度比較大的,開始學書法的時候,側鋒角可以緩和一些。好像智永《真草千字文》這個「同」字的右上角,慢慢熟練以後,會好起來的。3.用踆鋒過渡剛才講的方法,只適用於一根線條的內部,它中間沒有收鋒動作,換句話講,也就是沒有「斷」過的長線條。接下來講解兩根線結合折線的方法,這就不是長線條了。其實最常用的兩條線結合的方式,還屬踆鋒。這是「九用」之一,最常用最可靠。節點的迭合41 課我講過複合節點,用踆鋒連接兩個筆畫,譬如一橫和一豎連接起來,那就可以用踆鋒。連接以後,這個節點就是一個複合節點。整根線條就是複合折線。360docimg_702_踆鋒一定是明節點,它有沒有缺點呢?也有。這種節點比較實,份量比較重,顏色比較黑。(張即之《書杜甫詩》)一個字中如果用得太多,會影響最後的效果。360docimg_703_譬如剛才這條三面換的折線,如果兩個節點都改成踆鋒,因為靠得太近,體積又大,出來的效果就是這樣子,當然不好看了。所以有的時候,還是要用換面。360docimg_704_踆鋒的節點,我已經講了很多,今天要補充的一點是:踆鋒順時針兩圈是可以用其他方法來替代的。你看王羲之這個「風」字的右上角,就是用踆鋒順時針兩圈來寫的。360docimg_705_但文徵明這一個「風」字,右上角就有點不同,它是逆時針轉的,只需要一個圈。360docimg_706_我把兩個字放在一起,做個比較。可以看到,這兩種方法寫出來的效果是不同的。360docimg_707_簡言之:節點書寫規則:順時針兩圈,等於逆時針一圈。反過來,逆時針兩圈,等於順時針一圈。你可以選用任意一種。但不要以為反過來一圈必定容易過兩圈。對於用右手的人來說,始終是順時針比較順手。360docimg_708_在《陰符經》中,用逆時針一圈替代順時針兩圈的地方很多,如這兩個字,我圈出來的節點,就是逆時針的。4.用尖鋒過渡兩根線條連接成複合折線,除了用踆鋒以外,還有什麼方法連接它們嗎?有,這就是用尖鋒過渡。你看,這兩根線條要結合成複合折線,不用換面,不用踆鋒,還有什麼手段?我們知道,用尖鋒寫這樣一折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尖鋒線很細,轉向也就容易。這樣一想,有辦法了,只要把一橫的尾巴改為尖的,和豎筆的尖鋒相對,這不就等於用尖鋒過渡了嗎?這種方法,稱之為尖接。360docimg_709_你看智永這個「國」字的右上角,橫筆以尖鋒收,豎筆以尖鋒起,兩個尖鋒相對,這就是尖接。尖接是最靈巧的折法,你稍微離開紙面都可以。360docimg_710_再來看文徵明這個「為」字,你看中間這條折線,3—7—3—7。3和7 的連接處,也是尖接的。你可能會想,這是不是換面呢?有點像,但到達轉折點的時候,是用尖鋒來過渡的。光用側鋒交接,交接點就會變成斷尾。360docimg_711_順便和各位複習一下,一根線條尖尾巴收,那是揭筆,「九用」之一。揭筆有兩個動作:第一個動作是傾側筆鋒,這時落後的尖鋒就會移到前面來。然後第二個動作,揭腕把尖鋒「平發」收筆。這些以前已經講解過,如果忘記請複習一下。5.翻好,最後再介紹一個寫折線的技法,就是翻。翻也是一種換面。我們知道,寫側鋒線時到達尾部,尖鋒是在A點。這時手腕向左,在A 點取得5 號位正鋒,你就可以向八面鋒中的任何方向行筆。如果你向8 號位寫下來,很輕鬆就寫成了一折。360docimg_712_如這個「羽」字的左邊,是3—8 兩條側鋒線組成一個折。3 號線橫筆是一挫,有很明顯的斷尾。這時候尖鋒在A 點,手腕向左在A點回到5 號位,然後取8 號面向下寫豎筆。這樣,3 號線和8 號線就組成了一個折。這樣的動作,歷史上有人稱它為「翻」。「翻」是很輕巧的寫折線的技法。好,先來三面換,右—中—左,這裡的中,筆心是運行的,加粗點,右—中—左。下面呢,中間這一段不運行,只是下蹲。右,下蹲,然後換面。這個下蹲的意思,就是壓彎筆心。好,右,下蹲,換面。這也是三面換。當你一橫寫過來,到尾巴的時候你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向後,在這個地方取得五號位,還有一個就是向前,就是揭筆,那麼尖接的意思它是向前的。來到這兒手側,向前,然後寫一豎。這就是尖接。如果你寫一橫,一挫向後,然後換面,這也是折。本節要點:改暗節點為明節點,就是折線。踆鋒順向兩圈等於反向一圈。尖鋒過渡,翻。要點解讀:思考題:羽字起手第一筆用「翻」,這橫豎究竟算一根線呢,還是算兩根線結合?王羲之《喪亂貼》這個折角,是怎樣寫成的?第46 課筆記:撥燈法王羲之的筆法,經智永傳至張旭,終於形成相當完善的技法系統,這是中國書法史上唯一完整的體系。我一級課程講筆法,就是闡明這一系統。現在基本上講完了。在歷史上,其他人也論述過各種技法,但不是零零碎碎,就是不著要領,今天我簡單介紹一下其他派別,以作對比。如《翰林密論》說:「凡攻書之門,有十二種隱筆法,即是遲筆、疾筆、逆筆、順筆、澀筆、倒筆、轉筆、渦筆、提筆、啄筆、罨筆、【走歴】筆。並用筆生死之法,在於幽隱。」這裡提出了十二種筆法,但沒有具體說明。有些跟「九用」相同,有些就猜不出來,如「渦筆」。至於什麼叫「用筆生死之法,在於幽隱」,老實說我不大懂。你懂不懂?你搞懂了你教我。張旭是真懂書法的人,有理論有實踐。無論是真書還是草書,有口皆碑。更況他還有一個完整的技法系統,一個教學體系。王羲之雖然水平極高,但他沒有教授過外姓弟子,在中國書法史上,找不到第二個人可以和張旭相比。張旭的缺點就是技術保密,這在哪個行業都有。所以他的體系沒有普遍傳開來,只限於幾個弟子。據崔邈說,外人只知道五執筆和「永」字八法,至於關鍵的「九用」,連名字都沒有聽說過。人家來向張旭請教筆法,張旭只說:「多練練永字,永字寫好就可以了」。其實他心中知道,我們現在也知道,不懂「九用」,這個「永」字永遠也寫不好的。這世界上沒有誰是傻瓜,人家回去把「永」字寫來寫去,就是不見效,當然就懷疑起來了。所以歷朝歷代都有人批評「永」字八法,有人說他不完善,有人說要改造,要補充。其實真正的原因,是這些人沒有一個懂得「九用」的。1.林蘊的故事唐代有一篇《撥燈序》,作者是林蘊。這篇文章很有代表性。那些沒有得到張旭真傳的人,他們怎樣學習書法呢?他們自己摸索一條路,找到一個撥燈法。撥燈法是不同於張旭的一個流派。林蘊是唐朝元和間人,他說曾拜一個叫安期的人為老師,因為安期的學問來之於盧肇,這是江西第一個狀元,當時頗有文名。而盧肇說他書法曾經得到過「韓吏部」的指點,「韓史部」通常所指就是大名鼎鼎的韓愈。因為韓愈做過吏部侍郎。我來排一張時間表,看看他們之間的關係,張旭卒於乾元二年,即公元759 年,張旭死後九年,即768 年韓愈出生,所以韓愈沒有機會向張旭學書法。韓愈卒於824 年,這一年盧肇才七歲,所以說他向韓愈學書法也有點疑問。可能只是聽聞,或者有另一個「韓吏部」。360docimg_713_林蘊拜安期為師,是公元874 年的事情,所以從這張表上可以看到,韓愈、盧肇、安期和林蘊,都和張旭沒有直接的聯繫,甚至和張旭的弟子也沒有關係。林蘊說:「蘊咸通末為州刑掾,時廬陵盧肇罷南浦太守,歸宜春。公之文翰,故海內知名。蘊竊慕小學,因師於盧公子弟安期。」林蘊當時做州刑掾,一個小官,因為盧肇是江西第一個狀元,文名很盛,林蘊拜盧肇的子弟安期為老師,恰巧在外面做官的盧肇也回來了。那麼,盧肇有什麼好辦法教林蘊呢?盧肇講了幾個要點:「歲余,盧公忽相謂曰:」就是過了一年左右,盧肇忽然對我說:「子學吾書,但求其力爾,殊不知用筆之力,不在於力;用於力,筆死矣。」他說學書法不要用死力,用死力,筆都死了。這一點我很贊成。盧肇的第二點是:「虛掌實指,指不入掌,東西上下,何所閡焉?」這一條聽起來是執筆法,「閡」是阻礙,東西上下,就是左右前後,只要掌心虛,運筆就沒有阻礙。接下來盧肇告誡林蘊:「常人云,永字八法,乃點畫爾,拘於一字,何異守株?」這句話可見,一是當時「永」字八法已經很流通,常人都在寫「永」字八法。二是盧肇已經發現「永」字八法沒有用。這是聰明人,如果不知道「九用」,亂寫「永」字,確實沒有用。那怎麼學書法呢?盧肇告訴林蘊一個秘訣:吾昔受教於韓吏部,其法曰「撥燈」,今將授子,子勿妄傳。」他說我從韓愈那兒得到一個秘訣,就是叫「撥燈」,我今天傳授給你,你不要講出去呀。這個秘訣就是:「推、拖、撚、拽是也。訣盡於此,子其旨而味乎!」這就是撥燈法的最早記錄。在盧肇看來,撥燈法是好過「永」字八法的。子其旨而味乎!就是你好好體味它的意思。沒有任何解釋,結果搞到林蘊一頭霧水。簡言之:盧肇不知道張旭的「九用」,盧肇反對「永」字八法,盧肇從韓愈處得到的秘訣是撥燈法。只有四個字,究竟說什麼,要你自己去體味。2.撥燈的內容撥燈法盧肇沒有解釋,所以後代大家都猜,有人說是執筆法,有人說是運筆法,莫衷一是。我也來猜一猜,這秘訣究竟是什麼意思。既然稱之為「撥燈」,那就應該先理解什麼是「撥燈」。你看這張畫,作者是月岡芳年,他是日本明治前期的浮世繪畫家。畫中這位女性在做什麼?她正在撥燈。中國的油燈通常有一個高腳,上面油盞放油和燈心草,點燃就可以燃燒取明。但當燈心草燃燒到油盞邊沿的時候,就會熄滅。所以要不斷地把燈草撥長一點,這就是撥燈。360docimg_714_撥燈的工具是一根簽子,有銅的,有鐵的,這是家家戶戶、男女老少人人都很熟悉的事情。古人席地而坐,一手執筆,一手執紙,看起來是斜執筆,其實毛筆還是垂直於紙面的,這個動作,遠看過去跟撥燈非常相似。撥燈的動作先是攪動燈心草,讓它吸足燈油以後,然後拉出燈盞邊緣一點。就算你沒有親自撥過燈心草,你想像一下就可以知道,這個動作無非一是直線運動,二是曲線運動。曲線運動是轉圈,那就必定有內旋和外拓。回過頭來看盧肇的原話,所謂撥燈就是:推、拖、捻、拽是也。推拖很容易理解,這是直線來回運動,推拖是相對的動作,一推一拖就是一來一回,手腕一左一右。要注意,一拖寫完以後,如果一推向後,這就等於寫了挫筆,如果一推向前,這就等於寫了揭筆。撚,或寫作捻,音niǎn,意思是用手指揉搓,如捻須、捻線。又有彎曲的意義。我們講過韓方明《授筆要說》五執筆第四:「第四握管,謂捻拳握管於掌中」。「捻拳」就是彎曲手掌,握成拳頭。白居易名作《琵琶行》中有「輕攏慢捻抺復挑」,描寫彈琵琶的動作,「攏」和「捻」相對,「攏」是收攏,拉過來,如「攏一攏頭髮」,「捻」與之相對,是轉撥出去的動作。所以「捻」雖有多種意義,總是一種曲線運動。「拽」yè,口語發音zhuài,本來意義為牽引,拉過來,但這種拉是有扭過來的意思。如「一把拽住那人」,就有一把扭住他的意思。《宋史·列傳第十六》「拽之下馬」,也是扭下馬來。一捻一拽是曲線來回,形成一上一下。捻是寫外拓,拽是寫內旋。其實盧肇已經透露消息,他說:「東西上下,何所閡焉」。古代地圖方位和現在相反,東西就是左右,「東西上下」就是「左右上下」。撥燈法四個動作就是配合四個方位的。360docimg_715_如果把四個動作加起來,正好形成一個十字勢。這是以橫筆起,方向順時針轉,因為一推也可以向前,所以有兩種情況。而第三節白色這一段外拓,其實就是踆鋒。360docimg_716_如果以豎筆起,方向逆時針轉,那就是一個反十字勢,也有兩種情況,第二筆可以向前推。第三筆踆鋒,最後向右轉出。簡言之:撥燈法包括四個用筆動作,兩兩相對;推拖是直線來回,捻拽是弧線來回;其中有挫筆、揭筆、踆鋒、衄鋒等動作。3.撥燈的用法撥燈照我的理解,就是順逆兩個十字走法。這在書法中用得非常普遍,至少有三個用處。3.1 用作折線的明節點第一個是用作折線的明節點。你看王羲之《二謝貼》草書「拜」字,左邊是一折,這個折的節點是怎樣寫出來的呢?就是用了逆時針的反十字勢。360docimg_717_又如王羲之《蘭亭序》這個「宇」字,箭頭所指的地方,可用順時針十字寫出來。360docimg_718_3.2 用作收鋒小圈第二,可以用作收鋒小圈。大家注意到沒有,毛筆用過之後,筆鋒成為扁平狀,筆心也會彎曲。所謂收筆,就是要把筆鋒還原到正鋒狀態。這就有兩個工作:一是把筆心收直,那隻要一右一左就可以。二是把扁平的尖鋒聚攏,只要轉上再轉下就達到目的了。360docimg_719_如王羲之《蘭亭序》這個「不」字,中間一豎的收筆,就是用了畫十字的方法,與普通的鉤大不相同。360docimg_720_再舉個例子,王羲之《喪亂貼》這個「頓首」怎樣收尾的?其實也是上下左右畫十字收鋒。撥燈法的創始者,對於這種細節,還是看得很清楚的。360docimg_721_我在43 課中講到兩圈雙節點,如智永這個「文」字一橫。收筆用了兩個圓節點,都是畫十字就可以寫出來。3.3 用作大圈十字勢360docimg_722_第三,用作大圈十字勢。十字勢在書法大圈中用途極廣,王羲之《喪亂貼》這個「毒」字,一開始十字勢的走法,就是右左上下。簡言之:撥燈法相傳出之韓愈,和張旭系統不同;撥燈法只有四個動作,不成體系。所有用撥燈的地方,「九用」都可以解決。很諷刺的是,跟「永」字八法一樣,後人也去補充撥燈法。宋代計有功《唐詩紀事》卷四十八云:古之善書者鮮有得筆法者,希聲得之。凡五字:擫、押、鉤、格、抵,用筆雙鉤,則點畫遒勁而盡妙矣,謂之撥燈法。到這裡變成五個字了。而且這五個字和盧肇所傳還不一樣。到了五代南唐李煜,又加了兩個字,他在《書述》中說:書有七字法,謂之「撥燈」。……所謂法者,擫、壓、鉤、揭、抵、導、送是也。這個撥燈法,連幾個字都確定不下來,內容也是含含糊糊,和張旭系統相比,實在相差很遠。但畫十字在書法中還是有它的價值。這一點還是要肯定。為什麼收鋒用兩個動作比較好呢?你看,當我寫一筆的時候,往往就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就是筆心這個時候是彎曲的,第二個尖鋒是扁平的。那怎麼辦?當你向右寫一筆的時候,你第一次做向左的動作,把筆心扭直,然後向上再向下,轉過來就可以把尖鋒聚攏。兩個動作,解決兩個問題。這就是畫十字的好處。本節要點:盧肇向林蘊傳授韓愈的撥燈法。撥燈法=推拖撚拽,推測是劃十字。撥燈法遠不如張旭的「九用」。要點解讀:思考題:盧肇說「訣盡於此,子其旨而味乎!」,從這句話看,撥燈法應該是幾個字?取一小碟油,加一根線,模仿古人撥燈,看看會有哪些動作?第47 課筆記:什麼是使轉1.孫過庭系統書法在唐代非常重要,關係到一個人的仁途,不但科舉中有《明書》一科,銓選「楷法遒美」也是標準之一。所以唐代書法教學也非常普遍,有官方的,有私人的。但究竟怎樣教學,大多數都沒有留下記錄。有一個人寫下了他的教學法,這就是孫過庭。孫過庭對他的教學法很自信,他說:「嘗有好事,就吾求習,吾乃粗舉綱要,隨而授之。無不心悟手從,言忘意得。」這段話的意思就是,有愛好書法的人來我這裡學習,孫過庭給他們講授書法綱要,效果很好。他們馬上就瞭然於胸,心手相應。那這個綱要是什麼呢?孫過庭說他不保密:今撰執、使、轉、用之由,以袪未悟。原來就是四個字:執、使、轉、用。「袪」即去除,知道這四個字就可以去除你不懂的疑問。2.四個字的解釋這四個字孫過庭是有解釋的。第一個字「執」,他這樣解釋:執,謂深淺長短之類是也。「執」就是執筆,「深淺長短」我在14 課中已經解釋過。這裡就不重複了。第二個字是「使」:使,謂縱橫牽掣之類是也。「掣」以前音chì,「牽掣」就是牽連、牽拉。「縱橫」就是豎筆和橫筆。「縱橫牽掣」就是豎筆和橫筆牽連。舉例來說,如果兩次重複,從橫筆開始,就是「橫豎橫豎」,如果豎筆開始,就是「豎橫豎橫」。重複幾次沒有關係,都稱之為「使」。至於「使」的意思,《說文解字》說:「使,令也。」段玉裁註:「令者,發號也。」《釋詁》「使,從也」,其引申之義也。發命令是主動使人,接受命令為被動跟從出使。360docimg_723_如《詩經·小雅·雨無正》:雲「不可使」,得罪於天子。這句詩的意思是:如果我說「不跟從」,就會得罪於天子。所以孫過庭說「使,謂縱橫牽掣之類是也」,這意思很明白。就是一筆跟從一筆,後面跟著前面。使轉在草書中最為明顯,拿王羲之《都下貼》為例,你看這個「三」字,就是「橫豎橫豎橫」,從頭到尾,我們稱之為一個使。360docimg_724_如果是真書的「三」字,它也是一個「使」。兩筆之間有筋脈相連,那是大圈中的虛筆。行草書經常把兩筆之間的牽連寫出來,那就是帶筆或者牽絲。所以行草的表達包括實筆和虛筆。而真書通常只寫實筆,隱藏虛筆。所以真書看起來點畫好像是分散獨立的。其實不是,真書只是把使轉的關係隱藏了。360docimg_725_再來看《都下貼》中這個草書「侯」字。這個草字是從篆字「矦」演變而來的。一個字怎樣變成草字,將來草書課程會解釋。這「矦」字就是兩個「使」,先寫「豎橫豎」,再寫「橫豎橫豎橫」,就可以了。360docimg_726_又如這個「吾」字,組織結構也非常簡單。兩個使就寫出來了。學草書必須懂得使轉。不懂使轉去描字,是學不好的。孫過庭第三個字是「轉」,這比較容易理解:「轉,謂鉤環盤紆之類是也。」360docimg_727_鉤,就是半個圈,一個弧形。環就是整個圓,如手環。「使」是講直線,「轉」是講曲線。「盤紆」就是打圈,縈繞、連續的轉。孫過庭說「轉,謂鉤環盤紆之類是也」。指的就是弧線和弧線的連續。這種轉,還分順時針和逆時針兩種情況。360docimg_728_360docimg_729_你看孫過庭這個草書「家」字,就是不斷地順時針轉。我把它拆開,你可以看到它的組成:有些是兩圈,有些是一圈。最後還有半圈的,那就是鉤。前幾堂講到《古詩四貼》草書「老」字,這就是連續用逆時針轉,最後鉤是半個圈。360docimg_730_360docimg_731_第四個字是「用」,孫過庭說:用,謂點畫向背之類是也。點畫向背,就是點畫的姿態。我以前跟大家講過這個例子。《陰符經》中「沉」字,三點水起筆兩個點,它們的形狀,是相反的。一個向下,一個向上,這就是筆勢不同。孫過庭所謂「點畫向背」,就是指點畫的筆勢。簡言之:使是直線,轉是弧線,都可以連續使用。使轉概念來之於草書,後成為組字的規則。真行草三體,都用使轉來組字。通常人寫字,是照偏旁部首,一點一畫加上去的,而書法真行草三體,是照使轉來組字的。360docimg_732_虞世南《孔子廟堂碑》是真書作品,我舉個簡單例子,「於」字,上面兩橫是一個使,下面一個弧形的鉤是一個轉。所以這個字就是一使一轉,這就是書法家的思維。至於「於」字屬於什麼部首,那是文字學的思維。書法只看它是一使一轉。歷史上孫過庭第一次提示了真書和草書的聯繫和區別,他說: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草書的形由使轉組成,要寫得好看,自然要講究用筆,這就是點畫。所以,草書的情性,恰恰是在點畫功夫上表達出來的。而真書的形,大家都知道由點畫組成,但如果沒有使轉就很死板,一有使轉這個字就活了。草書本來是動的,有點畫則動中有靜。真書原本是靜的,有使轉則靜中有動。和張旭的系統相比,孫過庭的教學系統相對比較簡單,他只講了執筆,沒有講用筆,這是一個缺陷。但孫過庭提出了使轉概念,這是非常重要的。他把真草看成是互為表裡的兩種書體,草書要講究點畫用筆,真書要有使轉聯繫。孫過庭從理論上闡明了這一道理,貢獻巨大。3.使的注意點這樣一來,我們寫組合線條也就有了重點,關鍵是把使轉這兩種線條寫好。那麼,寫「使」的線條,要注意什麼呢?「使」,橫豎牽連是複合線條,一望而知,它有很多角位,所以需要注意的是右上角和左下角。右上角我講過多次,今天提醒一下左下角寫法問題。360docimg_733_3.1 頓筆+踆鋒左下角可以用兩種圈轉向,這在43 課中講過。王羲之這個《蘭亭序》「至」字左下角,就是這樣寫的。所謂兩圈轉向,其實就是頓筆和踆鋒的結合。3.2 逆時針兩圈=順時針一圈360docimg_734_第二,運用規則「逆時針兩圈,等於順時針一圈」。褚遂良《陰符經》「之」字很多。這一個「之」字左下角,就是用順時針一圈寫的。但是要注意,順時針一圈的左下角,會向左方突出,形狀和逆時針兩圈不同。轉的時候,來回要用前後兩個側面。否則筆毛會絞起來。3.3 順時針分層兩圈360docimg_735_順時針分層兩圈,也就是順時針加多一圈。這也是《陰符經》中的「之」字,這個左下角是順時針兩圈,這兩圈往往不是重迭的,而是分為上下兩層,其實本質上就是扭動筆心,就是筆心換方向。一次不行就再來一次,兩次扭筆心的效果當然比較好。360docimg_736_這種方法,更早見於王羲之的作品中,你看《遠宦貼》這個「多」字,中間的大節點就有上下兩層,用了兩個順時針小圈。第一圈上面一筆「斷」,收了筆,下面又另起一筆。仔細看看王羲之《蘭亭序》這個「引」字,這裡有兩個左下角,上面這一個是順時針一圈,下面這一個是順時針兩圈,臨貼的時候,要小心體會這種用筆的變化。360docimg_737_3.4 左下角用折以上講的都用轉,左下角用折也可以。一橫起筆兩面換,不就是一個左下角嗎?不過這是一個點畫的起筆,不是兩個筆畫的組合。而且這是一個鈍角,如果是銳角就換不過來。除非你用尖鋒寫,那就沒問題。用側鋒大幅度折是有困難的,通常要改用三面換。360docimg_738_豎橫兩筆在左下角結合,有時可以用牽絲連接,這是比較輕巧的方法。你來比較一下,左邊「在」字是米芾寫的,這個左下角是一個三面換。而王羲之《蘭亭序》中的寫法,用了牽絲來表示這個折,看起來輕靈飄逸。360docimg_739_3.5 衄鋒揉搓寫左下角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揉搓。以前我講到起筆的四面換,筆鋒一左一右,重複再做,這種動作很小,本質上是調整筆心,這就是揉搓。360docimg_740_各位還記得「九用」之六衄鋒嗎?我在20 課中講解過。《玉堂禁經》說,衄鋒就是「住鋒暗挼ruó 是也」。「挼」就是揉搓。或者說,揉搓這個動作,是衄鋒的一種表現。衄鋒就是換筆心,你可以做一次,也可以做多次。360docimg_741_《蘭亭序》這個「懷」字這一筆,王羲之怎樣來組合這一豎和一趯的呢?就是用了揉搓。360docimg_742_又如王羲之《喪亂貼》,箭頭所指這個左下角,也是用揉搓寫成的。360docimg_743_順便說說,揉搓是換筆心的常用動作,任何轉彎處都可以用,你看王羲之《蘭亭序》這個事字,這個右上角也是用揉搓的。甚至收筆處都可以用揉搓。這個「暫」字,豎筆收尾以及最後橫捺收筆,收了兩次,都是揉搓的結果。4.轉的注意點360docimg_744_至於轉有什麼要注意的技巧呢?「轉」主要就是內旋和外拓的替換。「盤紆」打圈的時候,要注意半圈規則。具體怎樣過絞鋒點,可以看44 課。簡言之:孫過庭指出真草都用點畫和使轉來表現。真書點畫為表現形式,使轉為情性的表達。使轉越活躍,情性越波動。使轉到一定程度就是行書了。草書使轉為表現形式,點畫為情性的表達。點畫越精緻,書風越平和。二級課程我要講筆勢,筆勢是點畫的姿態和組合。而使轉是根本原則。本節要點:孫過庭系統:四字教學法。執、使、轉、用四個字的解釋。左下角的種種寫法。要點解讀:思考題:草聖張芝說「匆匆不及草書」,為什麼匆忙之中反而不寫草書?使轉是否等於大圈?還是等於裹束(大圈加小圈)?第48 課筆記:用筆總結一級課程講用筆,今天作一個回顧和總結。所謂用筆,顧名思義,就是怎樣用毛筆。要過「用筆」這一關,我想有三樣東西你心中要有數:這就是認識筆墨、認識人手和認識線條。1.認識筆墨先講講認識筆墨。任何事情,凡是要用到工具的,當然首先就是研究工具怎樣用。用筆技法,毛筆最重要,但用筆是由墨來表現的,所以稱之為筆墨功夫。1.1 結構:一技毛筆兩個鋒毛筆的設計思想是這樣的:如果要尖銳一點,就要把筆形做得瘦瘦的,自然就尖利了,而且選用有彈性的硬毫做,就容易回復挺拔。如果毛筆要寫粗線條,筆形當然是肥厚為佳。毫毛要選用軟一點的,容易卧倒鋪開。但是軟毛鋪開以後,要回復原狀就不大容易了。假如這兩種好處我都要,怎麼辦?那也很簡單,把這兩枝筆結合起來,瘦硬的為筆心,肥軟的為被,豎立時用尖鋒,側過來用副毫,這就兩種好處都有了。簡言之,書法用筆,由筆心和被內外兩層所組成;筆心要小而硬,這樣保證有尖鋒;被用軟毫,厚實而整齊,側鋒用於粗線條。1.2 製作:韋誕筆和散卓筆歷史上制筆有兩大系統,晉唐多用韋誕筆,韋誕筆最大的特點就是筆心小,接近於中軸,而外面加了三層,這就是護心、筆柱和被。筆心通常是兔毫,其他幾層以青羊毛為主。所以韋誕筆又稱為「三副二毫筆」。很顯然,這種筆做工精細,設計合理,但筆形不大,從晉朝到初唐,只是寫尺牘、寸楷。晚唐開始有散卓筆,到宋代就很流行。散卓筆把所有內核的層次合併為一個大筆心。製作工藝上可說是韋誕筆的簡化,寫大字也沒有問題,洗筆幹了以後它是散開的,你看不到一個固定的筆心。筆頭是一個圓錐形,我們運筆就是揮運中軸。韋誕筆的筆心可以看作近似中軸。而散卓筆的中軸,要靠你自己心中想像了。所以說散卓筆的中軸是虛的。正因為毛筆這種結構,決定了我們後面要講用筆方法。簡言之,當你買來一枝毛筆,你了解它的結構嗎?它的出鋒長度、硬度和厚薄是你需要的嗎?毛筆有病,你知道病源在哪裡嗎?這種經驗是要慢慢摸索和積累的。我們都有買錯筆的慘痛教訓,這是花錢又花精力的事情。但是,也是無奈的,要化時間去研究。1.3 墨的成份和製法接下來,是講墨,先介紹墨的成份和製作,這是第11 課,墨有松煙、有油煙、燒制炭黑後加入膠,這兩樣是墨的主要成分。1.4 控制墨汁的濃淡然後12 課講怎樣調節墨汁的濃淡。我講了兩個方法:一是買來的墨汁太薄怎樣辦,那關鍵是把墨汁中的水分拿掉一部分,譬如在碗里晾幾天,或者磨一下。如果墨汁太濃粘筆頭,那可以加點新墨汁,而不要加水。二是下筆之前,先要在調墨紙上試過。在影片中我示範毛筆先濕水,然後點墨。然後再要試墨,這三個步驟不可少。有些人一點墨立即上紙寫,你怎麼知道你點的墨剛剛正好呢?我看有些同學的作業,一望而知沒有調墨。初生牛犢不怕虎,膽子太大。希望各位重新看看12 課。1.3 墨法最後13 課,講書法中的墨法。墨法不是準備墨汁,而是在紙上使用墨,要注意墨法是表現筆法的,為筆法服務的。這個關係不能顛倒。在書法中,筆法是第一位的,墨色恰好表現出你的用筆,這就是好墨法。反之,就是壞墨法。一般說來,書法用潤墨、干墨。見到沙筆就要重新點墨。這是因為我們不希望尖鋒開叉。燥鋒和枯筆都是尖鋒開叉情況下的墨色。這是你要做收筆動作就很困難,往往只好重新點墨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對筆墨了解越深,使用起來越得心應手。經常使用、比較,慢慢就會培養出手感。一下紙就知道對不對。毛筆講了三課,第8 課至第10 課。墨也講了三課,第11 課到第13 課。各位可以複習一下。2.認識人手毛筆只是一個工具,是要人手來操作的,想要學好書法,了解人手的功能至為重要,而怎樣操作,手怎樣動,這也要心中很明確:這就是手指主執、手腕主運。2.1 執筆:手指執筆是手指的工作,方法很多。我所推薦的是張旭所言、韓方明記錄的方法。當時稱之為「執管」法。它實際上分為兩組,食指和拇指為內外一組。中指和無名指為第二組,小指貼在無名指後。所以是「五指共執法」。執管法依照韓方明所記:第一執管,夫書之妙在於執管,既以雙指苞管,亦當五指共執,「雙指苞管」就是雙鉤,筆管外面有兩個手指包住筆管。下面這一句當時我沒有解釋,其要「實指虛掌,鉤擫訐送(亦曰抵送)」,以備口傳手授之說也。這句話14 課中我說將來解釋,現在略為講解一下:「訐」這裡等於「揭」,「鉤擫訐送」這些字在後來的撥燈法中都有出現。張旭筆法來之於舅父陸彥遠,陸家後代陸希聲傳撥燈法。所以我猜想這句話和撥燈法有某種聯繫。這句話的意思,可能是「實指虛掌,便於做撥燈那樣的動作」。2.2 運筆:三手腕剛才前面講過,筆管豎直用尖鋒,筆管傾斜用側鋒,這是從毛筆本身的設計思想發展出來的。那怎麼可以使筆管一會兒傾斜,一會兒又垂直呢?很簡單,只要手腕搖動就可以了。所以,搖腕是用筆基本動作。很明顯的一點是:你用轉手指是不可能讓筆管起倒的。所以手指和手腕產生了分工:手指只要抓住筆管,手腕負責起倒。這不是很合理嗎?手腕動作它就是左中右三個位置,中就是垂直,左右就是傾斜。同時,要強調指出:手腕的中是正鋒,也就是我常說的五號位,正鋒位置是八面鋒的中心,任何時候只要回到五號位,就取得向八面出鋒的好處。而筆管一傾斜,手腕或左或右,就只有一面鋒了。這樣一來,書法線條也就分出了尖鋒線和側鋒線。尖鋒線手腕在中,側鋒線手腕或在左、或在右,尖鋒線是圓點所組成,比較細;側鋒線是燙斗形點所組成。根據側的角度和粗細不同,從一分筆到三分筆。那麼,後來的「九用」,九種用鋒動作,就是根據這一基本認識發展出來的。如趯鋒就是用尖鋒,挫筆就是用側鋒。明白了這兩條基本線,我們就可以講「九用」了。簡言之:用鋒動作,是根據毛筆的設計,和人手的生理結構發展起來的技法。這就是用鋒的科學根據,所以,違反這兩點的方法都是錯的。用鋒動作,是在手腕左右搖動中實現的,而正鋒是中心位置。你說書法技巧難不難?講到底,只有一個動作,搖腕。但要搖得好,搖得恰到好處,也真不大容易。2.3 用鋒我講用鋒,就是張旭的「九用」。我在31 課「九用」小結中,論述了「九用」的全面性,簡單點說,如果你掌握了「九用」,就可以了。360docimg_745_《玉堂禁經》講「九用」,有一個固定格式,先是提出名稱,然後定義,然後舉例。所以你可以看到,這不是隨口說說的,而是再三推敲、精心組織的一個系統。在中國書法史上,講筆法的不乏其人,但沒有一個有這樣精簡而深入的。張旭教學系統有四個內容,這就是五執筆、九用、「永」字八法和五勢。他不僅講用筆,還配備了練習。這就是「永」字八法。「永」字八法名氣很大,但它是配合「九用」的,如果你不懂「九用」,這「永」字是寫不好的。譬如中間的豎筆,那下腳就是頓筆。然後寫下一筆趯,那就必須踆鋒。而左右一撇一捺,收尾要用按鋒和揭筆。這都是和「九用」有密切的關係。所以第二部分,我從手指執管開始,講到三手腕用法,分出尖鋒線和側鋒線。然後講九用,最後寫出完整的「永」字。實際上這就是搖腕的結果。3.認識線條運筆的結果是得到一根線條,線條用於文字就是點畫,藝術線條變化很多,文字點畫本來沒有幾種,但用藝術線條來表現文字點畫,點畫馬上就豐富多彩了,或者說,書法中文字點畫是靠藝術線條來表現的。3.1 四根線條:四大點畫360docimg_746_書法使用多少種線條呢? 看起來千變萬化,多到無法計數。但將它們歸類,其實只有兩類:一是直線,就點畫而言,就是橫筆和豎筆。二是弧線,都是內旋的,分為順時針和逆時針兩種。就點畫的角度看,順時針內旋其實就是撇,逆時針內旋就是捺。這就是書法的四根主要線條,也是漢字的四大點畫。在篆書中,本來撇是逆時針內旋,捺是順時針內旋,到隸書才換過來,後來真行草書都相同。即撇是順時針內旋,捺是逆時針內旋。很顯然,這是為了使轉方便。將來我們在專題課中再詳細討論。360docimg_747_這四根線條,可以組成這個圖案,看起來好像駕駛盤。請你記住這個圖,後面我們要講點畫的筆勢,這張圖就非常有用。3.2 筋節線條不管肥瘦、長短、曲直,都有筋節。筋就是筆鋒的路線,節就是調鋒的地方。譬如一個烈火勢,筆鋒走過的路線是這樣的,這就是筋,其中有些地方要調鋒,那就是一個節。要注意,有時候筆鋒走過的路,包括虛筆。如「三」字,其中就包括兩次飛。我們是按照筆勢為一個單位來分段的。360docimg_748_有了筋,就知道筆鋒應該走哪條路,但具體寫的時候,你用尖鋒寫就是骨線,用側鋒寫就是肉線。你看禇遂良和顏真卿各自寫的「三」字,一個骨多點,一個肉多點。這是用鋒不同引起的。360docimg_749_簡言之:筆鋒的運動軌跡就是筋;筆鋒的調節產生節;筋用尖鋒表現就是骨,用側鋒表現就是肉。筋節骨肉我安排了四堂課,其中三堂課是專講節點的。因為歷史上講到節點都是幾句話帶過,沒有專門的論述。有些人用毛筆寫字好像用鋼筆,鋼筆是無需調鋒的,所以沒有節點問題,長期用鋼筆甚至沒有調鋒的概念,但毛筆不調鋒就沒法繼續。所以我非常重視節點,特意安排了三堂課來講解。希望大家也重視。3.4 複合點畫上面講的是單一點畫,接下來講複合點畫。複合點畫我從簡單的講起,那就是轉折。然後講複雜一點的撥燈,最後講連續的使轉。360docimg_750_其中「轉」是一個難點,很多人沒有注意到虞世南講的內旋和外拓,我稱之為半圈規則。不知道這個規則轉圈時就必然會遇到絞鋒,通常內旋是實寫,外拓是虛寫。但行草書中外拓也會寫出來,所以怎樣過絞鋒點就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具體怎麼寫,用什麼方法,可以看44 課。你懂得轉折,就能寫十字勢,十字勢在書法中有廣泛的用處,無論大圈小圈都會用到它。我從林蘊《撥燈序》一文,推論這就是撥燈法。具體請看46 課。複合點畫最高層次就是使轉,「使轉」將成為大圈的基礎,是書法大圈常見的表現形式。在二級課程筆勢,七級課程草書和八級課程行書中,你會看到使轉驚人的效果。第三個認識,是認識線條,從單一點畫開始,講到複合點畫,一共化了八堂課,兩個月,還是相當緊張的。4.口訣最後,我把用筆的要點,編了一個口訣,希望幫助你記憶,一共只有四句話:一筆心,兩筆鋒,三個手腕左右中;筋節骨肉組點畫,學會使轉書法通。謝謝各位!本節要點:認識筆墨:制筆、制墨、調墨……認識人手:手執筆,手腕運。認識線條:筋節骨肉,撥燈使轉。要點解讀:思考題:杜甫說:書貴瘦硬方通神,怎樣用筆才可以瘦硬?這句話對不對呢?米芾說「作圓筆,頭如蒸餅(饅頭),大可鄙笑」,這用筆錯在哪裡?第49 課筆記:選貼了解了用筆之後,就可以臨貼了。現在你走進書店,字貼鋪天蓋地,買哪一本貼好呢?哪一本貼是你需要的呢?1.墨跡本先說說墨跡本。所謂墨跡,就是普通所說的「白紙黑字」,只要字跡是用墨來表現的,統稱就是墨跡本。1.1 真跡墨跡本中,最可貴的當然是真跡。真跡指書法家本人寫的可靠作品。可以清楚地看到墨色濃淡,筆鋒來回,種種用筆特徵都一覽無遺。米芾《海岳名言》這樣說:「石刻不可學,但自書使人刻之,已非已書也,故必須真跡觀之,乃得趣。」米芾的意見就是石刻雖然是你自己寫的字,但是是由別人加工的,這就多了一個因素,那刻出來的字,就不算是你本來的字了。講到原汁原味,那當然是看真跡最真實。1.2 摹本(搨本,脫本)比真跡次一等的是摹本。所謂摹,就是影寫,先把紙塗上一層薄薄的黃蠟,然後用熨斗燙過,再砑光。加工後的紙張就會變成半透明、非常光滑,叫硬黃紙。把真跡放在桌上,放上一張硬黃紙,就可以照著真跡影寫。因為硬黃紙含有蠟,所以不會滲墨弄髒真跡。也有對著窗子影寫的,取其光線好,看得清楚。這種方法叫「響搨」。宋代黃伯思說:「摹謂以薄紙覆古貼上,隨其細大而搨之,若摹畫之摹,故謂之摹。」「又有以厚紙覆貼上,就明牗影而摹之,又謂之響拓焉。」「明牗」就是明亮的窗。為什麼叫「響搨」呢?《說文解字》說:響,聲也。徐鍇註:實而精者曰聲,朴而浮者曰響,響之附聲,如影之著形。所以,響就是附和主體,如口語常說的「響應」。「響搨」就是跟著原跡摹寫一個影的意思。摹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像描紅那樣一筆過照著原貼寫,第二種是用細線鉤出點畫的輪廓,稱為雙鉤法。然後在點畫的輪廓中間填上墨色,稱為「廊填」。填色要照顧到原來筆跡的深淺濃淡,日本專家研究,唐代填色原來是一絲一絲加上去的。功夫非常細緻。這種摹本就是「雙鉤廊填硬黃本」。摹寫好以後,就多了一個副本,這就是摹本。因為摹本好像從真跡上脫下來似的,猶如秋蟬遺蛻,所以又稱為「脫本」,唐代稱為搨本。很多著名的傳世墨跡本,其實是鉤摹本。以王羲之來說,他的真跡一張也沒有了。傳世的都是鉤摹本,最出名的就是《蘭亭序》。唐代的鉤摹本往往用硬黃,宮中所搨質量非常好,初看幾乎接近於真跡,所以稱之為「下真跡一等」。1.3 臨本三是臨本,就是把字帖放在前面,看著字帖寫。現在大多數人都用這一方法。黃伯思《東觀餘論》這樣說:世人多不曉臨、摹之別。臨謂以紙在古帖旁,觀其形勢而學之,若臨淵之臨,故謂之臨。他講得很清楚,「臨」是「觀其形勢」。得其大概,不會一模一樣的。360docimg_751_舉例來說,這是託名禇遂良的《蘭亭序》臨本,有人說是摹本,其實是臨本,少數為勾描。拿其中一個「絲」字為例,你比較一下,就可以知道不是摹的,因為相差實在太大,簡直沒有一筆是相同的。看一眼寫一筆,當然難以和原作相似。2.拓本這也是很普遍使用的字帖,黑底白字,拓本是從碑貼上用墨拓下來的。2.1 什麼是碑碑就是一塊加工過的方形石頭,上面有孔。據古籍記載,早期用途大致有三種:一是放在宮中,那是觀日影用的。二是放在祠廟中庭,用來系牲口。三是用於墓地,這是下棺的。在古代,棺木是怎樣放入挖好的墓穴中呢?一個方法是,在墓地四周豎碑,中孔穿繩,另一頭綁住棺木,慢慢引入墓地。早期的碑,不管哪一種用途,碑上面是沒有文字的,後來大約為了方便記憶和標誌,在碑上刻了字。正式的碑是有形制的。通常有三部分組成:碑首、碑身和跌座。碑首的中間有碑額,這是寫標題的地方。旁邊的花紋叫「暈」。漢代碑身中間還保持一個洞,以示古風。這個洞叫「穿」。跌座就是底座,跌是腳背的意思,有些跌座看起來好像一個大烏龜,稱為龜跌。其實不是龜,而是龍的兒子,古人認為龍有九子,樣子各異,其中一個兒子叫贔屓,喜歡負重,所以請它來做石碑的底座。碑文是刻在碑身正面的,正面叫碑陽,背後當然是碑陰了。如果文字多,兩側也會利用刻字,這是碑側。現在你大概可以看懂一些碑版的說明了。如這個孔子家鄉的東漢《孔謙墓碑》,「碑圓首」,碑首是圓形的,有穿,穿上有暈,中間有一個洞,洞的上面有花紋。無額字,沒有碑額,也就是沒有標題。正文八行,滿行十字,隸書。是用隸書寫的。再來看看乾陵武則天的無字碑,碑首左右各雕有四條螭龍,飾以天雲龍紋,雖然留下了碑額位置,但沒有題寫,碑座刻有駿馬、雄獅、雲紋等。碑陽及陰俱無字,她不想別人評論自己,碑側鐫龍鳳形,兩側有雕刻。這就是一塊完整的碑的大致形狀。碑首也有尖的,稱為圭形。如西安碑林的倉頡廟碑,就是圭首。這是西安碑林的石台孝經,碑首比較特別,碑文是唐玄宗李隆基以隸書抄寫的《孝經》,碑額是唐肅宗李亨所書,因為《孝經》文章很長,碑身四面都有刻字。下方有方形的碑座。碑上的字,先用硃砂為顏料寫好,然後刻的,所以叫書丹,丹就是紅顏色。現在還發現一些古人書丹後未刻的實例。如北京故宮所藏的這種墓誌。書丹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尤其是大碑,爬上蹲下,不是一時三刻就可以完成的。拿曲阜《乙瑛碑》為例,上部的字普遍粗壯過下部,因為下面的字是蹲在那裡寫的,你臨貼時要想到這一點,不要特意寫細了。這是清代錢大昕起草,翁方綱書寫的一個碑稿,這可是真跡,比碑上拓下來的好多了。學書法,如果有這種碑稿,那真是勝過碑貼拓本十倍了。碑是為了紀功、述事而立的,目的很明確。而貼只是為了學書法之用,以書法優劣為標準,入選的大多是古代書法家的一封信,或者一篇文章,把它刻在一尺左右的橫石條上,這就是貼。貼不是直接書丹上石的,怎樣把它移刻到石上呢?譬如王羲之《遠宦貼》,這是一封信,先用一張紙把它雙鉤下來,方法跟摹本一樣,鉤好後,把這張紙翻轉過來,再用朱墨(或者硃砂、銀硃都可以),就著剛才紙張正面的點畫輪廓再勾勒一次,這樣紙的背面有紅色的輪廓線了。把貼石的面,用墨塗黑,然後把鉤好紅色的這一面向下,貼在石面上,再用光滑的卵石去磨,紅色就會粘在石面上,黑底紅線,看起來很鮮明。把紙拿掉,只要照著紅線刻,一個作品就移到石碑上了,這就是刻貼的大致過程。古代沒有照相技術,只能用這種方法。但你也可以想到,正反勾勒兩次,然後上石鐫刻,能不能做到不走樣呢?當然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盡量差不多。刻好的碑貼,這塊石板當然可以觀賞。但它也等於是一塊印刷版。在碑貼上刷點水,水中加入白芨就有點粘性,然後貼上一張紙,用木槌隔個毛氈敲打,那刻有點畫的地方,就像一條小小的溝,因為是空的,紙張就會被打到凹下去。然後用細潔的布,包住一點棉花做成拓包,蘸墨在紙面上扑打,這樣黑底白字就顯示出來了。所以這種方法稱之為「椎打」或者「椎拓」。等幹了之後,就可以揭下來。這樣就得到一個副本。這個副本,其實就是一種印刷品。可以大量生產,對古代文化傳播起了很大的作用。這裡要講一下「拓」的讀音。本來用椎打的方法取得副本,稱為打本。後來寫作拓本,我推想是音近「脫本」的緣故。但宋以後「拓本」,也讀為拓本。和「搨本」同音,結果就很混淆。要小心,嚴格地說,「搨本」是指摹本,而「拓本」是指椎打本。2.4 拓本的缺點360docimg_752_拓本經常有很多問題,拿王羲之《遠宦貼》為例,你看左邊是摹本,右邊是拓本,這拓本很有名,原在故宮給皇帝用的,我們來比較一下,摹本最後一行有五個字,但拓本上只有兩個字,這是怎麼回事?仔細一看,刻貼的時候為求整齊,從第四行開始,逐漸向前移動了,第三行本來是疏的,現在變成密了。第一行最後三個字本來是粗壯的,所以寫到了紙的邊,現在為整齊,把這三個字變細了。這樣就和其他四行一樣長短。但是這樣做,有心要嗎?360docimg_753_再來看看單字。王羲之寫的這個「慮」字草書,線條極其優美,使人讚嘆不已,但拓本上怎樣呢?你看看,變成了這個樣子。王羲之那個很難寫,這一個有把握寫出來了。360docimg_754_360docimg_755_再如第三行的「多」字,摹本上最後的撇捺兩筆沒有打圈,但拓本上居然打了一個圈。拓本的問題很多,米芾《海岳名言》感嘆說:石刻不可學……如顏真卿,每使家僮刻字,故會主人意,修改波撇,致大失真。米芾說當時他所看到的顏真卿的碑刻,只有廬山題名保持原貌,其他都走樣了。簡言之:真跡是最佳選擇,精摹本其次。臨本只可以參考,和原貼總有差異。使用拓本當字帖要小心了。3.用貼推薦推薦幾本用貼。現在故宮珍藏的重要墨跡本,都用現代印刷技術精印出來了,絕對不走樣,而且價錢便宜,可以說是書法愛好者的福氣。學書法,真書是基礎,真書字帖,墨跡本我推薦禇遂良大字《陰符經》。這本貼是否出自禇遂良本人,學術界有爭議,有些學者認為是宋代有人臨禇遂良,但對於這本貼的書法水平,是沒有爭議的。張旭所傳的王羲之筆法在這本貼中有充分的表現。比《陰符經》小一點的,是智永《真草千字文》。這本貼是一行真書,一行草書,墨跡本在日本,國內市面上有多種印刷本。中國西安碑林也有一種,那是刻碑後的拓本,黑底白字,可以參考。智永寫過很多《千字文》,這兩本不是同一次寫的。學書法還是以墨跡本為好。比《陰符經》大一點的牓書,如寫對聯那樣大的字,我推薦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張即之《杜甫詩》,這個作品真正的作者不知道,不大為人注意,只是傳為南宋張即之所書。用筆比《陰符經》簡單,但很符合規矩。因為字大,所以看得很清楚。蘇州博物館所藏文徵明《游虎丘詩》,也是大字墨跡本,非常漂亮。文徵明一生多次寫過這首詩,而這一本最好。這本貼是行草,用筆不複雜,很講究墨法,足以參考。王羲之《蘭亭序》當然是最佳的字帖,這是一個摹本,北京故宮收藏。但原作字形較小,行書、用筆極為複雜,我建議你晚一點再學,八級課程中我還會詳細解釋。本節要點:真跡、摹本和臨本碑和貼,以及拓本。推薦字帖。要點解讀:思考題:拿傳為《蘭亭序》虞世南摹本,和故宮神龍本對照,能不能看出不同處?在日本看見這個,它是不是一個碑?360docimg_756_第50 課筆記:讀貼1.讀貼注意古人講「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一本書多讀、精讀,作者的意思也就懂了,學書法買來一本字帖,也要用這方法,翻來覆去,多看,多研究,慢慢就懂得怎樣寫了。這就是讀貼。讀貼讀點什麼呢?書法要素是用筆、識勢和裹束,讀貼就是讀這些要素。筆鋒的走勢是筋,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大圈。當筆鋒行走大圈的時候,重點要看清楚大圈上面的節。也就是所謂小圈,這是調鋒的地方,書法要素「裹束」,主要就是筋和節的結合。通俗地說就是大圈加小圈。1.1 先看筋節讀貼要先看筋節,譬如最簡單的「一」字,筋的走勢是9—6—9,然後看節,怎樣下筆,怎樣轉彎,怎樣收筆,有人把兩頭視為兩個大節點,這也可以。起筆一個大節點,包括兩個動作,收筆一個大節點,可能有兩個或更多的動作。筋決定走勢,節調正方向。相比之下,筋比較直觀,節比較複雜。寫這個「一」字,大家9—6—9 全部一樣,但為什麼看起來不同?他們的節點怎樣表現。那就是八仙過海,各施其法了。360docimg_757_清代汪澐《書法管見》說:作字處處有圈,如畫家寫石,小圈外又套大圈,大圈內又生小圈,而筆力與皴法一樣,氣機緊不可懈。「皴法」是國畫的筆法,用來表現山石的紋理。小圈大圈,在技法上是兩樣東西,在表現時卻又是互相配合的,這就是裹束。360docimg_758_一級課程講用筆,你用尖鋒也好,側鋒也好,行筆總要遵循一條路線,這就是筋。例如這一根弧線,順時針轉過了半圈多,那就必然有絞鋒點,過絞鋒點當然要加節點,但不要忘記弧線本身還有暗節點。這兩個節點附在大圈筋上,絕對不能少。如果你一看就知道節點的位置和處理方法,這就讀貼有成績了。360docimg_759_臨貼時,要注意貼上怎樣處理節點的。你看王羲之《遠宦貼》的手法,像剛才這樣的大圈,絞鋒點往往是加了明節點,幾乎成了習慣。當然還有其他的處理手法,我介紹過好幾種。一加明節點,理論上就等於另起一筆了。這就是「筆筆斷而後起」。臨貼不要求快,不慌不忙,求的是穩,不絞鋒。這個明節點往往被人忽略,呼啦一下就拉過去了。我們不要犯這樣的錯誤。360docimg_760_又如十字撥燈法,也是容易被忽略的。你看這個「清」字豎筆收尾,因為一筆下來寫粗了,收筆就用了橫豎兩個方向的動作,務求收出尖鋒。360docimg_761_寫行書會不會很快呢?當然不是,有些動作你不能不做。你行筆快,調鋒就會慢下來。這些細微的地方,靜心讀貼才能體會。用撥燈法收筆,就是畫十字,在王羲之《蘭亭序》和其他摹本中,是經常出現的。而且在轉彎抹角的地方也會用。這種方法,既有古籍記錄,也有實物證據。符合王國維先生提倡的二重取證法。可惜現在幾乎失傳。360docimg_762_運用現代科技,我們可以把一個字放得很大。這樣就可以發現很多前人沒有看到的東西。你看王羲之《遠宦貼》「具」字,上手第一豎,就是用十字來轉換的,這種方法在這本貼中非常頻繁地運用。史書說陸柬之的後裔陸希聲傳撥燈法。《唐詩紀事》卷四十八「陸希聲」條說:「希聲自言昔二王皆傳此法」,應該是真實的。用橫豎兩個方向來收鋒或者轉向,效果極好,用途很廣。各位讀貼時可以留心這種小技法。簡言之:讀貼先看筋節,決定點畫的基本狀況。筋,就是確定筆鋒走勢。節:注意節點的位置、明暗、調鋒的方式等。1.2 依照筆勢來看筋這裡要補充一句,你現在讀貼看筆鋒走勢,只要一個一個點畫分開看就可以了,也就是照著文字點畫來看,不用看複合點畫。將來講完了二級課程「識勢」,那就不是分點畫來看。而是按照筆勢來看筆鋒的走勢了。書法大圈是根據使轉組織的。讀貼時不能只見點畫,不見使轉。這是書法和寫字的區別。舉例來說,王羲之《蘭亭序》中一個「崇」字,從文字角度來看,上面是「山」,下面是「宗」,山有三筆,宗有八筆,一共十一筆,但問題在於,王羲之不是這樣寫「山」字的。從書法角度來看,這個「崇」字用了四個筆勢,第一個叫做豎筆勢,第二個宀頭勢。第三個奮筆勢,第四個顧盼勢。豎筆勢和奮筆勢,就是張旭「五勢」的內容。這些二級課程會介紹,學會筆勢一望就知。360docimg_763_其中第一勢,就是豎和橫的連續。我在47 課使轉中介紹過孫過庭的定義。「使謂縱橫牽掣之類是也」,王羲之寫「山」字,就是用了一個使。具體名稱叫做豎筆勢,雖然中間有一次是虛筆,但筆勢是筆鋒運動的軌跡,我講過,大圈是包括實筆和虛筆的。所以這個「山」字,王羲之寫為三豎一橫。筆順和寫字不同,那是按照筆勢來寫的。但最後一橫比較低,比較細小,就容易忽略。在唐代懷仁和尚集王羲之的《聖教序》中,還可以清晰地看到這小小的一橫,唐代的定武蘭亭本雖然有點走樣,也保持這一橫。我們來看看其他的摹本和臨本,傳為虞世南摹本有一橫,託名禇遂良摹本,就沒有最後的一橫了。元代趙孟頫和俞和,不知道是看著什麼貼臨摹的,總之和原貼相差很大,個人的東西太多。現在沈尹默先生臨本,也漏了這一橫,寫法和原貼不同,推想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字太小,古代沒有眼鏡、放大鏡,沒有數碼放大技術。但傳為虞世南的摹本雖然有一橫,它的粗細和位置都不大准。而另一地方,摹本上可以看到,第四勢和第三勢是重迭的,也就是顧盼勢中間一豎穿過了奮筆勢的橫筆。但虞摹本卻是不重迭也不穿越的。這些可說是結字的問題,不是運用筆勢的問題。結字將在三級課程「裹束」中解釋。這種事情往往緣於作者平時寫字的習慣。平時不穿出頭,就下意識地流露出來了。簡言之:真行草書,是按照使轉組織筆勢的;一級課程講用筆,主要解決小圈;讀貼可從單一點畫的筋節開始。1.3 讀貼和書空讀貼和讀書還有一點不同,讀貼最好輔以書空。書空是用手指在空中寫字。一面看著字帖,一面書空,對理解有很大的幫助。在火車上、飛機上,無論何處,處處都可以書空。《世說新語》有這樣一個小故事:殷中軍被廢,在信安,終日書空作字。殷中軍就是殷浩,東晉中軍將軍,他是王羲之的朋友,北伐失敗,被廢后移居信安,就是現在的浙江衢州,整天不說話,用手在空中寫字。這就是書空的來歷。當然殷浩不是學書法,而是發牢騷。唐代有個很著名的傳奇故事,李公佐的《謝小娥傳》。謝小娥的父親和丈夫被強盜所殺,託夢留下十二字的迷語:兇手就是「車中猴,門東草,禾中走,一日夫」,李公佐「乃憑檻書空,凝思默慮,坐客未倦,了悟其文」。他根據這十二個字,書空默思,破解了迷底。清代黃遵憲《續懷人》有兩句詩:只恨書空作唐字,獨無練石補天詞。給朋友送行,沒有筆硯,只好書空。360docimg_764_360docimg_765_上一堂課我介紹大家五種墨跡本,看起來很清楚,但有些字要理解也是不容易的。如禇遂良《陰符經》中的陸字,右旁怎麼寫呢?如果沒有準備,你一下筆就會遇到困難。還有出入的出字。這個「出」字,我在第六課中提出過。各位有沒有看懂呢?書空試一試。360docimg_766_360docimg_767_王羲之《頻有哀禍貼》這個「勝」字, 右旁筆鋒究竟怎樣走,也是一大難點。智永《真草千字文》的草書「麗」字,中間部分也是不容易理解的。所以,讀貼是省不得的基本功。而書空是幫助讀貼的好方法。2.讀貼舉例好,現在我來出一個題目,一起來讀貼。研究「口」字左下角的寫法。360docimg_768_「口」字的左下角,常見有兩種寫法:第一種是折筆下來向上飛出,這時手腕向左,然後起筆寫最後一橫。寫完後可以看到,飛的動作在最後一橫的上面。第二種是折筆下來,從下面回頭,這時手腕向右側,寫最後一橫。看起來兩筆交叉, 出現了一個小圈。注意這小小的圈往往是虛筆,未必寫在紙面上的。寫完後可以看到,尖鋒是在最後一橫的下面走的。具體拿本字帖來讀,如《陰符經》中的「倍」字。這個「口」很清晰,折筆下來手腕右側,然後六號位行筆,就可以順利寫出露鋒一面起的橫畫。寫完後你看一看,這尖鋒的軌跡,是在最後一橫下面過的。這一招《陰符經》用得很多。可以說是這位作者的一種習慣。360docimg_769_360docimg_770_再來看看智永《真草千字文》的「善」字,你看,下面有個「口」,這是哪一種情況?尖鋒是在上面走還是下面走?這裡折筆下來有一個小小的牽絲,這就容易看了。他是在上面飛的,先飛再兩面換起筆寫一橫。360docimg_771_《真草千字文》中還有一個「谷」字,谷字下面的口,左下角怎麼寫呢?雖然沒有牽絲指示,但從形狀來看,也是在上面飛的。智永處理左下角,大多數是和「谷」字的「口」相同。360docimg_772_人都有自己的習慣,即使有時候寫出不同的樣子,但習慣動作往往表現得最多。360docimg_773_把智永《真草千字文》和褚遂良《陰符經》放在一起,做一個比較,就可以知道兩個人的用腕方法是不同的。那麼,王羲之又有什麼特點呢?他怎樣處理左下角?答案我不直接講了,請你讀貼、書空。有了把握再寫,看看是否和王羲之相同。本節要點:讀貼的方法:筋和節。小圈要讀調鋒的方法。大圈要根據使轉讀筆勢。要點解讀:思考題:本課講到幾個難讀的字,如「陸」「出」「麗」「勝」,試試找出筆鋒的線路。王羲之寫「口」字,左下角怎樣處理的?有沒有規律?第51 課筆記:用筆測試1.測試內容一級課程,用筆學會了,字帖會看了,臨貼也有一段時間了,那怎樣測試你是否過關了呢?學習書法,照我的經驗,有兩件事情很重要:一是理論,二是手勢。1.1 理論我這個課程的理論基礎,就是兩篇文章:韓方明《授筆要說》和張懷瓘《玉堂禁經》。基本概念都在這兩篇文章中。這兩篇到現在都沒有完全講,只講了和用筆有關的部分。韓方明《授筆要說》的重點,一個是崔邈所述張旭的書法教學體系,另一個是張旭所授的五執筆。張懷瓘《玉堂禁經》重要理論有:一是書法三要素,二是九用,三是永字八法,這些都是張旭授課的內容。那麼有哪些最重要的基本概念呢?《玉堂禁經》提出書法三要素:用筆、識勢和裹束。《授筆要說》有五執筆,其中最重要的是執管。執管有什麼具體要求,要搞清楚。講執筆還補充了「大字運上腕,小字運下腕」。講到用鋒當然是九用,尖鋒直下為馭鋒,側鋒下紙要蹲鋒。行筆有趯鋒和挫筆,轉彎有衄鋒和踆鋒。收圓尾用頓筆,收尖尾用揭筆,可以輔以按鋒。永字八法:側、勒、努、趯、策、掠、啄、磔。《玉堂禁經》對每一個點畫都有具體的規定寫法。其中還有一些術語,如戰行、疾罨。不懂他的意思就寫不出來。最後我補充了當時其他著作中的一些術語:如骨肉筋節的意思,還有通常所說的大圈和小圈指什麼。這些都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書法。虞世南提出的內旋和外拓,這是寫圈的重要概念。明白他的意思,就知道絞鋒點和舒結點在哪裡。360docimg_774_林蘊記錄了撥燈法,孫過庭提出使轉。這些也是重要的技法。1.2 手勢360docimg_775_二是手勢要熟練,尤其是搖腕這個根本動作,如果左右不對,角度不對,效果就出不來。舉例來說,你看這兩個「一」字的起筆。顏真卿起筆比較斜,9—6,上面的尖鋒角很銳利,而柳公權近乎8—6,成為方筆。下面的側鋒角相當明顯,這是比較難寫的。顏真卿起筆搖腕幅度比較大,柳公權這個「一」字,搖腕幅度就相對比較小。後來元朝趙孟頫《三門記》中也有類似的寫法。而禇遂良《倪寬贊》起筆就緩和多了。360docimg_776_又如王羲之《遠宦貼》「省」字,起筆一豎,向下走的時候手腕在左,而「為」字,下行時手腕在右面。豎筆本來是從左下行的,現在改為右下。那必然橫畫寫完後有一個豎直筆心的動作。這些都要小心體會,手腕的動作就會越來越好。2.理論測試舉例好,現在就理論測試,舉幾個例子。其實我在每一堂課的最後,提出兩個思考題。就課程內容請大家思考,加深理解。理論方面的測試,主要是看你概念清不清楚。譬如說有這樣一個問題:兩個節點可以組成一個點畫嗎?(A)可以,(B)不可以。這個題目要這樣想,什麼是一個點畫?文字點畫就是一根線條,通常包括起筆、行筆和收筆三部分。我給大家講過,如果是一個很小的點畫,一起筆立即一收,它沒有行筆。那麼,這個點畫就可能是起筆一個節點,收筆一個節點。尤其是在草書中,這樣的點畫還是可能出現的。行筆可長可短,甚至不行筆。所以古人說讀貼主要注意點畫的兩頭,就是這個意思。47 課思考題「使轉是否等於大圈」?使是直線的連續,轉是曲線的連續,根據孫過庭的這個定義,使轉本質上就是兩種複合線條。這兩種複合線條,有時候恰好等於一個筆勢的大圈。如「三」字,它是一個使,也正好等於「三」字的大圈,但大圈未必全部等於使轉,如勾努勢就不是使也不是轉。再如這個題目:無論做什麼用鋒動作,應該注意什麼呢?A 尖鋒狀況 B 側鋒狀況 C 筆心狀況你看很多人寫字,他眼睛在看什麼呢?往往是看尖鋒的多,其實正確的答案是筆心,筆心為帥。尖鋒和側鋒的狀況,本質上都是因為筆心的變化而引起的。所以,筆心處於什麼狀況,這是最重要的。又如這一題:哪一個是用筆的基本要求?A 姿態豐富 B 筆毛順 C 以錐畫石,剛勁有力。這裡「姿態豐富」和「以錐畫石,剛勁有力」,聽起來很吸引,但是,它們都是要靠筆毛順這基礎的。筆毛不順,什麼都做不到。用筆之所以要調鋒,產生小圈,就是為了筆毛順。相對來說,筆法重要還是墨法重要?A 筆法B 墨法C 有時筆法,有時墨法書法講究筆墨功夫,但二者並不是並列的。筆法是主導的,墨法是表現筆法的。所以學習書法應該在筆法上下功夫。有些題目比較簡單,我課堂上講過。可惜不是人人都記住,像這一個:筆頭分為筆鋒、筆腰和筆根三部分,點墨時應該怎樣?A 把筆鋒伸入墨汁中,筆腰和筆根不能有墨。B 把筆鋒伸入墨汁中,等墨滲上筆腰就結束。C 筆鋒四面掭墨,不要讓墨汁滲入筆心。筆腰是儲墨之地,古代稱之為墨池。如果你只是筆鋒有墨,往往一寫就幹了。但不要把筆腰都浸入墨汁中,那樣就會太多。王羲之說「不得深浸,毛弱無力」。所以只要把筆鋒伸入墨汁中,等墨滲上筆腰就可以了。理論問題很多,也很有趣,我這裡只是舉幾個例子,希望大家重視。基本概念是一定要搞得很清楚的。3.書寫測試舉例至於書寫水平測試,你可以自己來衡量。以前我講授書法的時候,考試題目事先對學生公開,用筆會寫兩個字就達到標準了:一個是《陰符經》的「八」字,另一個當然是「永」字。3.1 八字有人可能會覺得奇怪,《陰符經》有四百六十一個字,為什麼要選這個「八」字?這個「八」字看起來十分簡單,只有撇捺兩筆,但就用筆角度看,非常重要。陰符經的八字,非常獨特,可以說千年來就此一例。你跟智永《真草千字文》的「八」字比一下就知道,形狀大不相同。360docimg_777_它的一撇是尖鋒轉兩圈,節點看起來很大,跟永字八法第七筆啄差不多寫法。它的一捺用側鋒兩面換起筆,到尾部再次換面以揭筆收。我們知道,書法節點只有兩種:一種是轉圈,另一種是換面。這兩個方法在「八」字裡邊都有了。360docimg_778_我又講過,書法線條的角,有尖鋒角和側鋒角,這個八字,左邊一撇,有兩個尖鋒角,右面這一捺也有兩個,一共四個尖鋒角。但捺筆還有兩個側鋒角,上面那個是外側鋒角,要注意,寫的時候會被你自己的手擋住視線,下面這個是內側鋒角,因為原帖紙張破損,看起來不整齊,不銳利。我希望你把這個內側鋒角寫得銳利點。最後,它的揭筆可能來回多了一次,等下示範再講。我們現在講用筆,講小圈,用筆的要點就是兩個鋒,小圈的要點就是換筆心,有兩種形式,這個「八」字,把這些要點都包括了。所以我說《陰符經》中這個「八」字最要緊。當時一級課程書寫考試題,就拿這個「八」字做為考題之一,在學校里請學生當場寫這個「八」字,來看他對於尖鋒和側鋒的掌握程度。現在你可以自己在家裡測試。看看是否能夠順利地寫出這個字。好,八字,先是轉的,右—左—右—左,飛過來,換面,右—左—右—左,這最後的右—左,就是揭筆。貼上好像還來多了兩下,右—左—右—左。做多兩下,可以幫助收鋒。好,來加粗點。,右—左—右—左,按住,好,出鋒。它下面這條線相當平,差不多就是四號位的樣子。好,翻手過來,不要太高,因為它翻手過來總會高一點,但是不要太高,右—左,好,右—左—右—左,如果你能一次出鋒,那也不要 …硬要做多兩次了。有些人不喜歡《陰符經》「八」字的大節點,那麼你回頭過來看智永的「八」字,其實只是一撇的節點縮小了,一捺不寫出側鋒角。基本用筆方法和《陰符經》還是一樣的。褚遂良《陰符經》有些字的節點寫得特別大,如這個「國」字,下面的逆時針反趯很顯眼,我有時候懷疑《陰符經》是專門寫給學生用的。他把小圈怎樣走,清清楚楚地表達出來。對學書法的人來說,實在非常有用。360docimg_779_我把智永的八也來寫一下,你看,起筆還是兩圈起筆,然後換面,一捺換面,按,然後向右,揭筆收。這就是縮小了節點,那就是智永的「八」字了。那麼,還可以把節點縮得更小,我們再來試一下,把節點寫得很小,然後撇捺,一捺下來以後,你看我現在用第二種方法,按了以後,先回到五號位,然後再出鋒。轉過來看看,你看這就是智永的「八」字。一般人都比較喜歡這種。3.2 九用:永字的八法第二個書寫測試,那就是寫永字。張旭把九種用筆法巧妙地安排到永字中,所以寫「永」字,就是看你九用掌握到什麼程度。要注意,這個永字,不是普通的永字,你自己隨便寫一個沒有用,這是規定動作的永字。每一筆,都有特定的名稱,有規定的用鋒動作。而且這八筆在裹束的時候,是先組成四個筆勢。然後再次組成整個永字,這就是書法兩步成字。好,先寫永字的中線。「點為側」,點為側那個收尾是挫筆還是頓筆呢?兩種都有,王羲之都寫過,普通是圓尾巴,一來一回,就有圓尾巴。趯鋒,收,向上,然後向下,努,先向左,再向右,好,再頓筆尾巴,轉過來踆鋒,然後趯,這飛過來以後,直下紙,垂直下紙。換面,收,向上再向下,掠,飛過來橫入紙,收,再來一次,罨,飛過來,橫入紙,好慢慢的,一點點鋪,到這兒,手向左就是按,向右就是揭。這就是中線,用鋒動作。好,現在加粗點。「點為側」,一來一回,飛過來,豎起毛筆,趯鋒,收直筆心,向上,按一下,然後向下,先向左再向右,這是努,好,頓筆收尾,踆鋒,準備趯,飛過來,直落紙,換面,拖,收。先向上,再向下,掠,飛過來,橫落紙,收,再來一次,罨,橫入紙,一點一點振動,鋪開筆鋒,按,向右,好,一點點出去,揭。這就寫完了。換個角度,再寫一次。本節要點:用筆測試:基礎理論、手勢。理論:《授筆要說》、《玉堂禁經》。書寫:八字,永字。要點解讀:360docimg_780_思考題:王羲之這個省字,有幾個節點用了十字撥燈?手腕一左一右為一次來回,寫這個字左邊的口,手腕總共來回幾次?360docimg_781_
推薦閱讀:

情商課程-陳果
新生命課程- 26講 王恩(四)
陰陽九針系列課程之鼎三針
中科院物理所《固態量子信息與計算基礎》開課通知
《入中論》第一次課程總第一講之:教乘所攝

TAG: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