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憲派的民主路線圖-《財經》雜誌-《財經網》
Mixx
Yahoo Buzz
豆瓣網
字型大小:
如果我們多讀些史料,不難發現,根據立憲派當時所形成之勢,立憲之成功並非遙不可及的懸念邵建/文
清末立憲派經常給人一個誤導性的表象,好像它只要憲政、不要民主。其實,從理論上說,立憲就是民主;儘管這個命題未必能反過來,即民主本身卻不必然憲政。
把問題還原到歷史。早在立憲派之前的鄭觀應等人就把西方國家分為三種類型:君主之國、民主之國和君民共主之國。立憲派從不反對民主,民主同樣也是它的目標。但和同盟會不同,它主張由立憲到民主,反對由革命到民主。1902年,梁啟超雖然大力提倡立憲,但也大幅偏向革命。對此,梁的老師康有為非常焦慮,特地寫信給眾子弟,題為「答南北美州諸華商論中國只可立憲不可行革命書」。這是一個很徹底的保皇派的聲音。
康有為是一個政治西化的儒生,在立憲問題上,他將現代西學和傳統儒學交互闡釋。根據傳統公羊學的「三世說」,康有為指出君主專制是「據亂世」,爭取君主立憲是「昇平世」,而民主共和則是「太平世」。這「三世」的次第發展既是民主的時間表,又是它的路線圖。
因此,從傳統政治到現代政治,就是從專制性的君主之國到君主立憲式的君民共主之國,最後發展為現代共和性質的民主之國。康有為一點都不迴避自己,說:「仆在中國實首創言公理,首創言民權者,然民權則志在必行,公理則今日萬不能盡行也。蓋今日……由君主而至民主,正當過渡之世,……萬無一躍超飛之理。凡君主專制、立憲、民主三法,必當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則必大亂。」
康的意思很明顯,民主固為公理,但要一步步來,切不可越級。就此,康認為歐洲諸國為中國同時提供了正反之例:「統計歐洲十六國,除法國一國為革命,實與俄之一國為專制者同,皆歐洲特別之情。其餘十餘國,無非定憲法者,無有行革命者。」這些國家以英倫為首,走的都是君主立憲的道路,並最終成為民主國。
反面的例子是法國:「然法倡革命,大亂八十年,流血數百萬,而所言革命民權之人,旋即藉以自為君主而行其壓制。」因此,康有為擔心,中國和法國一樣,都有自己的君主傳統,直接以民主反君主,等於直接問鼎權力,君主當然不會輕易交出,這樣勢必導致革命。革命即內戰,用暴力轉移政權的內戰不僅可能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康有為更擔心:這樣的革命「假而有成,而得一秦政、劉邦、曹操、朱元璋、拿破崙為民主,則益水深火熱矣」。這層意思如轉用梁啟超的表述則更顯豁,即經由內戰式的革命獲致民主,看起來民主,其實是「民主的專制」。
從這裡不難看出,清末立憲派與革命派一樣,並不排斥民主;只是抵達民主的路徑依賴不一樣。一是取徑於立憲,一是取徑於革命。立憲派對革命以及革命是否能獲致民主的擔心(這種擔心其實更是預言),不僅見其上,更在見諸辛亥以後的百年史,茲不言。僅就立憲言,憲政何以最終通向民主,蓋在於它本身就攜有民主的基因,抑或它本身即民主之初步。
從君主到民主,什麼是君民共主的君主立憲,康有為說:「但求立憲法,定君民之權耳。」君主專制是指所有權力都在君主之手,君主立憲則是指君主不但要按憲法辦事,而且要根據憲法將手中的一些權力讓渡於民,比如立法權和行政權。清末海外立憲派如梁啟超不斷上書作文,就是呼籲朝廷出讓這些權力以保持自己的萬世一系。本土立憲派如張謇等組織各地咨議局赴京請願,要求立開國會,也是要把行政權握在手中。這樣的訴求既是立憲的,也是民主的。原來完全屬於君主的權力一旦分別轉移到議會性質的咨議局,這不是民主是什麼?
君主立憲就是一個虛君過程,帶有溫水煮青蛙的效應。從部分權力到全部權力,君權虛而又虛,以至於無,最後只保留一個君主名號,便成就一個完全的民主國。這是英倫等歐洲立憲國共同走過的路,避免了革命、內戰和殺戮;因此這條道路為康梁所仰重和效法,也就不奇怪。當然,辛亥革命槍聲一響,這條道路遂被堵死。於是我們都說立憲不可能成功,事實上它也沒成功。
但,歷史在每一階段,俱有多種可能性。如果我們多讀些史料,不難發現,根據立憲派當時所形成之勢,立憲之成功並非遙不可及的懸念,只是一個時間。時間倏忽一百年,回首這槍聲不絕的百年革命史,立憲固無論,民主又如何。
作者為南京曉庄學院教授
推薦閱讀:
※關注市場、尋找機會、善用技術才是Fintech帶來的正面啟示
※你習以為常的手機直播,背後隱藏的是沾血的利益鏈!
※特朗普對華貿易戰能否打響?
※餘額寶限購!別怕,這幾款產品比它好
※中財沃頓羅蔚:中國需要自己的超級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