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揭秘:正常脈象是哪樣的?

中醫里很多看似神秘莫測的說法,卻蘊藏著諸多令人捉摸不透的真知灼見,比如中醫里的脈診,能斷疾病,能看健康,甚至能斷生死,讓很多人感覺難以置信。早在《黃帝內經》中,其實就有不少關於脈診的記載,今天就從《黃帝內經》的角度來看看正常脈象是哪樣的吧!

一、四季常脈

【原文】

春日浮,如魚之游在波[1];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2];秋日下膚,蟄蟲將去[3];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4]。(《素問·脈要精微論》)

【注釋】

[1]春日浮,如魚之游在波:春季之脈雖浮動而未全出,故如魚之游在水波之中。

[2]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形容夏季之脈象浮於膚表,盈滿指下而洪大。泛泛乎,眾盛貌。

[3]秋日下膚,蟄蟲將去:下膚,指脈象由浮趨沉,在皮膚之下。蟄蟲,指藏伏土中越冬的昆蟲。去,藏也。

[4]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形容冬日脈沉在骨,如蟄蟲潛藏,人們居室不出。周,《太素》作「固」。宜從。

【譯文】

脈象隨著季節的不同而不同:春天脈上浮,像魚游波中一樣;夏天脈充皮膚,浮泛非常,像萬物充盛似的;秋天脈見微沉,似在膚下,就像蟄蟲將要入穴一樣;冬天脈沉在骨,像蟄蟲密藏洞穴,人們深居室內似的。

【原文】

四變之動,脈與之上下,以春應中規,夏應中矩,秋應中衡,冬應中權[1]。(《素問·脈要精微論》)

【注釋】

[1]規、矩、權、衡:均為古之衡器和量具,引申為判斷的準繩。此喻四時脈象,規,做圓之器,喻春季脈圓滑之象;矩,做方之器,喻夏季脈方盛之象;衡,秤桿,喻秋季脈不上不下,平衡於中;權,秤錘,喻冬季脈伏沉之象。

【譯文】

脈搏的往來上下與這四季的變遷是相應的:春脈之應像圓規一樣,圓滑而動,夏脈之應像矩尺一樣,方正而盛,秋脈之應像秤桿一樣,其取在平,冬脈之應像秤砣一樣,其勢下垂。

二、五臟之脈

【原文】

五脈應象:肝脈弦,心脈鉤,脾脈代[1],肺脈毛,腎脈石,是謂五臟之脈。(《素問·宣明五氣》)

【注釋】

[1]脾脈代:張介賓曰:「代,更代。脾脈和軟,分王四季。如春當和軟而兼弦,夏當和軟而兼鉤,秋當和軟而兼毛,冬當和柔而兼石,隨時相代,故曰代。此非中止之謂。」

【譯文】

五髒的脈與四季相對應的情況是:肝脈應春而弦;心脈應夏而鉤;脾脈應長夏而和軟,分王四季;肺脈應秋而毛;腎脈應冬而石;這就是五髒的脈象。

【按語】

1.關於四時脈象

人與自然息息相關。自然界有春、夏、秋、冬的四季變化,人體脈象亦有四季變動。四季陰陽的周期性消長變化,決定了四季不同特徵的正常脈象,故用規、矩、權、衡以比喻四季脈象。四季常脈特徵變化之一在於脈位的深淺,如原文所述:「春日浮」「夏日在膚」「秋日下膚」「冬日在骨」。

春季陽氣初升,人體生髮之陽氣向外浮越,但寒氣未盡,故氣機仍有約束,脈呈端直弦長;夏季陽氣旺盛,人體盛發之氣旺盛,脈管充盈,脈體較大,來盛去衰;秋季陽氣收斂,人體陽氣收斂,脈在膚下,脈勢已減;冬季嚴寒閉藏,人體陽氣內潛,脈深沉有力。

2.四時脈象的臨床應用

「春日浮」「夏日在膚」「秋日下膚」「冬日在骨」幾句原文,不僅描述了四季常脈的特徵,還說明:在診脈時,醫生應根據季節變化,運用相應的指力的大小來探尋脈位的深淺度。如春季之脈,因為顯現部位淺浮,著力要輕,脈端直而長。冬季之脈,因為脈位深沉,需重按至骨,脈深沉有力,余如此。應四季之脈,屬正常無病,反之則病。

三、妊娠常脈

【原文】

婦人手少陰脈動甚者[1],妊子也。(《素問·平人氣象論》)

【注釋】

[1]婦人手少陰脈動甚者:王冰曰:「手少陰脈,謂掌後陷者中,當小指動而應手者也……動,謂動脈者,大如豆,厥厥動搖也。」指神門穴部位。

【譯文】

婦人手少陰脈搏動明顯的,是懷孕的現象。

【按語】

1.關於妊娠脈的理解

《素問·平人氣象論》與《靈樞·論疾診尺》均提到了妊娠脈的診斷「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歷代注家對於手少陰脈動的解釋不一。王冰認為是手少陰經神門穴處搏動;張志聰、高世栻則認為是兩手寸口脈的尺部搏動;馬蒔認為是左手寸口的寸部搏動;《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作『足少陰』。」認為「手少陰」當作「足少陰」《黃帝內經》時期寸口脈尚無寸、關、尺之分,應以王冰注為當。

2.妊娠脈的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一般認為寸口脈象滑利有力為妊娠脈候,而診察神門穴搏動較少。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同時,診斷妊娠還要結合經水情況和有關癥狀、體征、檢查結果等,不能拘泥於脈診。

如果想關注更多中醫養生知識,請關注公眾號【仁益健康】。有問題可以在公眾號留言,隨時溝通交流。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黃帝內經太素》 > 卷第十九設方 知針石
(18)黃帝內經順時養生·時與氣的關係
轉載——(1)經脈的真相:內經十二經脈體系的重要性和獨特性
百病始生——《黃帝內經·靈樞》第六十六篇
黃帝內經 素問下

TAG:黃帝 | 黃帝內經 | 內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