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覺與邏輯:理論創新所不可或缺其一的思維工具
我對創造力與發散思維相互關係的理解是基於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Joy Paul Guilford,1897-1987)的如下定義:
「創造力是指最能代表創造性人物特徵的各種能力,是經由發散思維而表現於外的行為。」
我以為吉爾福特所講的「發散思維」就是指創新思維,並且實際上他是把創新思維本質地歸結為發散思維的。
吉爾福特認為,發散思維具有流暢性(fluency,即在短時間內能連續地表達出的觀念和設想的數量)、靈活性(flexibility,即能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靈活地思考問題)、獨創性(originality,即具有與眾不同的想法和獨出心裁的解決問題思路)、精緻性(elaboration,即能想像與描述事物或事件的具體細節)四大特徵。
但是,問題在於:被吉爾福特納入發散思維(創新思維)的那些新穎的觀念、想法、思路、想像究竟是怎樣產生的?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德雷夫達爾(J.Drevdarl)曾指出:「創造力是人產生任何一種形式的思維成果的能力,而這些結果在本質上是新穎的,是產生它們的人事先所不知的。」據此,創新思維所產生的新穎思想,是在思維者不自覺的無意識狀態中突然出現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創新思維是直覺思維。
所謂直覺(intuition),按我的理解,就是人腦以不假思索的靈敏反映方式,迅速達到對突然出現在面前的事物或所遇到的新現象、新問題的覺察、理解,並做出相應的行為選擇。直覺與本能(Instinct)有共同特點,即它們都是在不自覺狀態或無意識狀態下發生的。【按:英語「Instinct」一詞,兼有「本能」與「直覺」雙重含義。】但直覺與本能又有區別:(1)本能是一種衝動,直覺是一種領悟;(2)本能是一種心理活動,但不是一種認知活動;直覺既是一種心理活動,更是一種認知活動。
另外,直覺與靈感、頓悟又有密切關係。靈感(inspiration)和頓悟( insight)均屬於直覺範疇,均是指直覺活動中新奇獨特的念頭突然來臨的心理狀態,即思維者對出現這種突發念頭的自我感受,即自我感受到隨著這種突發念頭的出現而一下子走出思維僵局或思維困境,由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難狀態轉變為豁然開朗的洞察狀態。【按:「靈感」與「頓悟」互有同異:它們都是指與直覺活動中突然來臨的新奇獨特的念頭相關的心理,但「靈感」是指直覺思維中思維者感知和理解對象的敏感度和靈敏度極高,「頓悟」是指直覺思維中思維者感知和理解對象的進程和速度極快。】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1842-1910)曾說:「偉大的思想家會預兆性地在一瞬間窺見事物之間的全部關係,整個過程發生的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至於無法言表。」德國著名數學家高斯(1777-1855)曾說:「終於在兩天以前我成功了……像閃電一樣,謎一下子解開了。我自己也說不清楚是什麼導線把我原來的知識和使我成功的東西連接了起來。」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也曾說:「那些思想不是以語言的形式來臨的,我極少用語言來思考,一旦思想來臨,我事後也許會想到要用語言去表達它。」諾貝爾獎獲得者、德國猶太裔理論物理學家玻恩(Max Born,1882-1970)更是直截了當地說:「實驗物理的全部偉大發現,都是來源於一些人的『直覺』。」
按照上述心理學家和科學家的說法,科學創新是依賴於直覺。但是,在我看來,科學創新並非僅僅依賴於直覺,而是還依賴於邏輯,因為科學創新不只是經驗意義上的發現,同時還是理論意義上的發明,進言之,科學創新是從經驗的發現到理論的發明的過程。
經驗的發現只是科學家作為思維者或認識者的個體所做出的創造,如果科學創新停留在經驗階段,其創新成果就只是個人獨見,一種孤立的、零星的看法,這種看法即使已為其個人的行動所證實,比如,他不僅認為礦石可以提煉出鐵,而且還實際地從礦石中提煉出了鐵,從而似乎證明了他的看法是正確的,但是,只要其看法還沒有為其他人所認同,它便不具有現實的社會生命力,也就缺乏運動發展的現實根據,在這種情況下,它極可能是一種轉瞬即逝的東西,猶如一滴孤零的水,是極易蒸發掉的。
某一科學創新成果要獲得現實的社會生命力,成為該領域的社會實踐的指導思想,並通過指導該領域的社會實踐而使自己轉化為社會現實,從而創造出實際的社會價值,就必須由個人獨見的形式轉換成社會共識的形式,這種轉換過程就是它從經驗向理論的發展,這種發展必須依賴於邏輯,因為理論之所以為理論,就是因為它是具有一定邏輯形式的思想體系或知識體系。這種邏輯形式之所以必要,是因為邏輯是學術共同體中普遍適用的一套思維規則,學術共同體成員必須遵循這套思維規則來進行思維和表達作為其思維成果的一定思想或知識,他們的思維及其思想或知識才是可以被他們相互理解和接受的。所謂理論,就是按照邏輯規則來表達的一定思想或知識的系統。
某個領域的思想或知識一經被理論化,即獲得一定的邏輯形式,其思想或知識才具有為學術共同體成員都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普遍思想或普遍知識。一項科學創新成果必須獲得這種普遍性,它才能獲得其運動發展的現實根據,成為該領域的社會實踐的指導思想,從而可以最終創造出實際的社會價值。
所謂理論創新,就是給予經由直覺所獲得的某種新思想或新知識以一定的邏輯形式,使這種新思想或新知識由特殊的東西轉變為普遍的東西。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直覺和邏輯是理論創新所不可或缺其一的思維工具。
推薦閱讀:
※上世紀的「飯盒」,一個賣600多,國外居然搶瘋了
※創新的來源
※陳巍:印學「創新」,何其難也
※瞻望2012:直面現實 中國創新社會管理推向縱深(3)——中新網
※科技創新必須要走備案-查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