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正確認識中醫在癌症治療中的作用

[原創]正確認識中醫在癌症治療中的作用(_羅鴻聲_新浪博客2012-08-21 15:37:52)

[原創]正確認識中醫在癌症治療中的作用

紐西蘭註冊中醫師公會羅鴻聲

癌症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危害人類生命的常見病、多發病,由於各種報刊、虛假廣告、網站、媒體的錯誤宣傳和誇大宣染,使人們對癌症的認識形成了許多誤區,往往談「癌」色變。尤其在癌症治療上的以訛傳訛,更是誤導患者,使許多癌症患者不能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而延誤最佳的治療時機。對於華人,在中醫治療癌症的問題上,出現了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許多患者盲目迷信所謂的中醫「秘方」、「偏方」;另一個極端則是不相信中醫在癌症治療中的重要作用。這兩種極端的行為最終都導致病情惡化而遺恨終身。在談論正確認識中醫在癌症治療中的作用之前,有必要就癌症的病因、癌症對人體的危害以及癌症的防治等人們關心熱點進行討論,這對提高大家預防癌症的意識和癌症患者積極尋求正確而有效的防治方法也是很有幫助的。

通常人們所說的癌症,是泛指所有的惡性腫瘤,而醫學定義上的癌症則是指發生於上皮組織的一類惡性腫瘤。我們在這裡所說的癌症,是泛指所有的惡性腫瘤。

癌症的發生髮展是多因素作用的結果,這些因素歸納為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兩大類:

一、環境因素:

(一)化學因素:主要是環境中的化學致癌物,如烷化劑(某些藥物)、多環芳香烴(存在於汽車廢氣、香煙煙霧及熏制食品中)、亞硝胺類(存在於變質的蔬菜及食品中)、某些工業產品(如化工原料、染料、農藥等)、食品烹調的熱裂解產物、某些重金屬(如鉻、鎳、砷、鎘)等。此外,外源性雌激素也是化學致癌物可導致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

(二)物理因素:主要有電離輻射、紫外輻射、熱輻射、微波等,以電離輻射最常見,包括短波和高頻的電磁波輻射以及 X 射線等。紫外線照射能誘發皮膚癌。

(三)生物因素:生物致癌因素中以病毒感染最重要,如EB 病毒可致鼻咽癌,人類乳頭瘤病毒可致宮頸癌,乙型肝炎病毒可致肝癌等。

上述環境因素往往是通過人們的不良生活方式致癌的,由不良生活方式所引起的各種癌症稱為「生活方式癌」。與癌症發生密切相關的不良方式有:

1、不良嗜好:吸煙、喝酒。吸煙是人們所熟知的致癌因素,因為煙草燃燒的煙霧所含的煙焦油有致癌作用。長期飲用烈性酒可致肝硬化,進而可引起肝癌。

2、不良飲食習慣:常吃油炸、煙熏、腌制的食品。食物反覆煎炸、煙熏和腌制,容易產生較多的致癌物,易致消化道癌。此外,在食品過度的熬煮可生成二級胺,也可導致結腸癌的發生。

3、不合理的飲食結構:高鹽、高蛋白、高脂肪、低膳食纖維飲食。脂肪本身不會致癌,但長期多食脂肪食物,會使大腸內的膽酸和中性膽固醇濃度增加,這些物質在體內蓄積可誘髮結腸癌。攝入過多高蛋白,在腸道經細菌作用腐敗後,可形成致癌物,易引起消化道癌。

4、不規律的作息:熬夜、過度勞累。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可誘發多種癌症。

5、生活在污染環境中:如空氣污染、飲用水污染、農作物污染等,容易發生癌症。

6、濫用某些含有化學致癌物的物品:如食品添加劑、化妝品、洗滌劑、殺蟲劑等。

7、濫用某些藥物:如細胞毒性葯、免疫抑製劑和雌激素等。

8、職業上接觸各種致癌物:如大量接觸放射性物質、石綿、染料者,也易患各種癌症。

9、性生活過頻,性生活混亂者易致生殖系統癌症,如宮頸癌、前列腺癌。

(四)社會因素:長期以來.醫學在研究癌症的環境致病因素時,基本上注重在理化因素和生物因素,忽視了社會心理因素與癌症的發生髮展的作用。社會因素包括經濟條件、居住條件、生活水平、自然境因、社會環境、人際關係、各種生活事件等。不良的社會因素(如人際關係不協調、家庭的不幸事件等)可通過影響個體的心理而引起各種不良情緒反應,如緊張、恐懼、失望、焦慮、抑鬱、憂傷、孤獨、悲觀、絕望和憤怒等,過度或持久的負性情緒可通過心理神經免疫機制導致機體的生理失衡,並影響機體的免疫系統功能而成為誘發癌症的因素。由於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密切相關、互為影響、難以截然分開,故又統稱為社會-心理因素。

二、遺傳因素:

癌症的發生的遺傳因素主要表現為癌症遺傳易感性,癌症的遺傳易感性是指癌症患者可以將某些與癌症發生相關而具有累積效應的微效基因傳給下一代,使下一代具有易患癌症的體質。如果下一代受到環境中的致癌因素作用,使這些微效基因的作用累加達到一定的效應時,即可引起癌症。因此,癌症患者遺傳給下一代的不是癌症,而是易發生癌症的體質。目前,在癌症體質的眾多微效基因中,研究較多的是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癌基因在正常細胞內是以非啟動狀態存在的,稱原癌基因,當細胞受到各種生物、理化等因素作用時,原癌基因即被啟動,成為具轉化活性的癌基因,它的異常表達可致細胞癌變。抑癌基因具有抑制原癌基因活化的作用。抑癌基因在正常人的染色體上具有兩個等位基因,若抑癌基因喪失了一個等位基因的部分或全部基因組序列,則稱為雜合性缺失,但它的另一個等位基因仍能正常發揮作用,如果某一致癌因素導致另外一個等位基因也發生突變,那麼該基因將喪失對原癌基的抑制功能,導致癌症的發生。雜合性缺失的抑癌基因多半是由遺傳而來,具有癌症遺傳易感性個體的抑癌基因則屬於雜合性缺失的抑癌基因。當細胞受生物或理化等各種因素作用時,可引起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異常表達,導致癌基因活性過高或抑癌基因活性過低,進而促進癌症的發生。

在臨床上,大多數癌症屬於多基因遺傳病,雖然都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受到環境中各種致癌因素的作用而發病的,但也與機體的免疫狀態密切相關。人體的免疫功能包括免疫防禦、免疫穩定、免疫監視機能,其中的免疫監視是指機體能及時識別和清除體內癌變細胞的功能。在正常情況下,機體細胞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總有極少數由於種種原因發生突變,這種突變的或異常的細胞有可能成為癌細胞。但機體具有免疫監視功能,能夠及時識別和清除人體中突變的癌細胞,一般不會發生癌症。當具有癌症遺傳易感性的個體受到社會-心理因素影響時,可通過神經―內分泌―免疫網路機制導致免疫功能減弱,使機體免疫監視功能不能及時識別和清除突變的癌細胞而引發癌症。而環境中的理化或生物因素作用於具有癌症遺傳易感性的人體後,可以通過兩方面影響機體的免疫監視功能而導致癌症的發生。一方面,環境中的理化或生物因素可導致機體大量的細胞癌變,癌變的細胞可通過多種機制逃避機體免疫系統的識別和攻擊。另一方面,理化或生物因素還可以抑制機體的免疫監視功能,使機體免疫系統不能及時的識別和清除癌變細胞。

我們都知道癌症是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疾病,但它是如何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呢?下面就來談談癌症對人體的危害。

癌症對人體的危害來自於癌細胞的局部浸潤和擴散,癌細胞的生長方式主要是外生性生長和浸潤性生長。發生在體表、體腔表面或管道器官(如消化道、泌尿生殖道)表面的癌症,常向表面生長,形成突起的乳頭狀、息肉狀、菜花狀的腫物。由於癌腫生長迅速、血供不足,容易發生壞死脫落而形成底部高低不平、邊緣隆起的惡性潰瘍。癌腫在外生性生長的同時,其基底部也呈浸潤性生長,猶如樹根長入泥土一樣,侵入周圍組織間隙、淋巴管、血管,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明顯。癌症的擴散常常是癌症患者的主要死因,癌症可通過下面四種途徑擴散到身體其它部位繼續生長,形成與原發癌同樣類型的癌。

1、直接蔓延:癌腫在生長過程中可沿組織間隙、肌肉、筋膜面等向四周伸展,伸展的速度和遠近不一。例如晚期直腸癌蔓延到膀胱和骨盆。

2、淋巴道轉移:癌細胞可侵入周圍組織中的淋巴管而沿淋巴管轉移。淋巴道轉移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一般首先在引流區域的淋巴結髮生轉移,例如,乳腺癌向腋窩淋巴結轉移。

3、血行轉移:當癌細胞侵入血管後,可隨血流到全身任何一個部位繼續生長,形成轉移癌。臨床上以肺、肝、骨、腦的轉移最為多見。

4、種植性轉移:常見於胸、腹腔器官的癌症。例如胃癌穿破胃壁,脫落的癌細胞像種子灑落一樣種植在卵巢漿膜面上,形成轉移癌。

臨床上,癌症對人體的危害通常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癌組織的局部生長對人體的影響:

1、癌的外生性生長可引起局部壓迫和阻塞:當癌腫生長到一定大小時,就會阻塞所在器官或相鄰器官的管腔或壓迫這些器官,引起功能障礙。例如食管癌阻塞食管引起吞咽困難;胰頭癌或膽管癌引起的梗阻性黃膽;結腸直腸癌引起的結腸直腸梗阻等。

2、癌的浸潤性生長:①可破壞正常器官的結構和功能:例如宮頸癌可破壞膀胱和直腸的結構和功能。②癌腫侵犯血管時,可引起出血。例如肺癌引起咯血,直腸癌引起便血等。③癌腫生長較快,長到一定大小,就會造成相對營養不足而出現癌組織潰瘍、糜爛、壞死和感染等改變。

(二)、癌症引起的併發症:

1、感染:癌症患者(尤其是中晚期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大多數合併全身性感染。感染多由革蘭陰性菌引起,常累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皮膚。

2、發熱:某些癌症晚期,由於癌組織的代謝產物、壞死分解產物被吸收,可引起非感染性發熱,稱之為「腫瘤熱」,常表現為持續性低熱或中度發熱。

3、疼痛:在癌症晚期,常常引起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疼痛的原因不一,有的與癌腫壓迫有關(如腦部癌腫引起的頭痛);有的與累及、刺激神經有關;有的與併發症(如梗死、潰瘍、感染等)有關。但大多數頑固性疼痛是由於癌細胞轉移,累及深部神經所致。

4、腫瘤伴隨綜合征:癌組織也可產生激素樣物質或其它生物活性物質,引起一系列內分泌、皮膚、神經、消化、造血、骨關節、免疫等系統的病變並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稱為腫瘤伴隨綜合征。

5、惡性體腔積液:多出現在癌症晚期,可有惡性胸水、惡性腹水、惡性心包積液等。

6、惡病質:大多數晚期癌症病人往往發生惡病質,表現為極度疲勞、極度消瘦、嚴重的貧血、食慾減退和全身衰竭等,是癌症患者的直接死因之一。主要是由於癌症的病理生理變化嚴重地擾亂機體的新陳代謝功能,使機體消耗及失去大量營養物質所致。

(三)癌症對患者心理的影響:由於受「癌症意味著死亡」的錯誤觀念影響,患者一旦被確診為癌症,因害怕死亡都會產生極大的心理壓力,常常出現焦慮、煩躁、緊張、恐懼、抑鬱、無奈、悲觀和絕望、恐懼、焦慮、求生等心理表現。這些不良刺激可以通過中樞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及免疫系統影響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並影響治療效果,加速病情的惡化。

任何疾病都有一個發生髮展的過程,當疾病發生髮展到一定階段後都會結束,這在醫學上稱為「轉歸」,也就是結局。「預後」是指對疾病在以後發展過程中的情況及結局的判斷。癌症也不例外,癌症的轉歸有康復和死亡兩種形式。對於癌症「預後」一詞的理解,不應單純看作生存期的長短,還應看生活的質量好壞。影響癌症轉歸與預後的因素有以下三方面:

(一)腫瘤的因素:1、癌症的病理類型與分化程度:從分化程度來說,癌症細胞分化程度越高,惡性度越低,預後越好;反之預後越差。2、癌症的生長方式:從癌症的生長方式來說,外生性癌腫預後較好;潰瘍型和內生浸潤型癌腫預後差,浸潤較深較廣者,預後更差。

3、癌症的生長部位、大小及生長速度:癌腫長在某種治療不容易達到的部位,其治療效果多不理想。若長在某些重要組織器官或其周圍,癌腫較大且生長速度快,則預後可能會不佳。4、癌症轉移的情況:癌症是否已發生轉移及轉移的程度如何,直接影響到癌症的療效和預後。如果初診時就已發生淋巴結轉移,則預後差。若有血行轉移者,特別是轉移到腦、肺、肝等重要臟器,則預後更差。

(二)患者因素:1、性格因素:性格堅強者,預後好。2、情緒因素:對預後的影響很大,負性情緒者預後差。3、文化水平:文化水平較高者與文化水平較低者預後較好,介於兩者之間者,預後相對較差。原因是文化高者常能積極的配合治療,文化低者則因「無知而無畏」,思想負擔較小。 4、社會地位:社會地位越高,預後較差,原因是社會地位越高,相應的呵護越多,主意與主張紛至,導致治療方案的選擇多受干擾,影響了治療。 5、經濟實力:經濟條件好者的預後明顯優於經濟水平偏差者,因為癌症的治療時間長,費用高,經濟差者,只能作簡單的短期治療,嚴重影響了預後。 6、家庭支持與人際關係:家庭和睦、人際關係和諧者預後好。

(三)治療因素:能否早期發現,正確診斷並接受科學、合理的綜合治療是影響癌症預後至關重要的因素。早期發現是癌症能否得到及時治療的前提,正確的診斷是制定合理、有效治療方案的依據。無論採用何種治療方案,如果初次治療能夠達到根治,以後複發的可能性就小,預後當然就好;反之如果初次治療不徹底,有殘存的癌症細胞或組織,則複發的機會增多,預後不良。

由於癌症是一類嚴重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難治性疾病,因此,對癌症的防治重點在於預防。近年來,在癌症領域裡,已將預防醫學、臨床醫學和康復醫學融為一體,形成了癌症的「三級預防」體系,能夠有效地降低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因此,在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將癌症定義為一種可以防治的慢性疾病。

一、癌症的I級預防:又稱病因學預防。是通過消除環境中的可能致癌的因素或避免接觸致癌物質來防止癌症的發生。大多數癌症的發生與生活方式和職業中接觸環境致癌物有關,所以只要能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習慣,避免接觸環境致癌物,就能減少癌症發生。例如1、戒煙、戒酒;2、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吃油炸、煎烤、煙熏、鹽腌、霉變食物;3、調整不合理的膳食結構,膳食中應低鹽、低脂、高纖維;4、改正不良的作息習慣,不熬夜、不勞累;5、避免在污染的環境中生活;6、不要濫用某些含有化學致癌物的物品和致癌的藥物;7、性生活不能過頻過亂;8、職業中接觸致癌物者,如醫院中的放射科醫生、礦山工人、石棉工人應加強自身防護、避免接觸致癌物;9、避免致癌病毒感染。此外,癌症的發生、發展及預後還與心理社會因素有明顯的關係,保持良好的心態能調整和增強機體免疫系統的功能,可以預防和治療癌症的發生。

二、癌症的Ⅱ級預防:又稱臨床前預防。是通過對高危人群進行篩查,對癌症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有效地防止癌症的進一步發展,提高癌症的治癒率及生存率。

要做到早期發現癌症,應該定期進行健康體檢和普查,平常還要重視自我檢查,提高警覺意識,加強對癌症早期信號的警覺性,一旦發現可疑徵兆,應立即專科醫院進行檢查,爭取早期診斷,在明確診斷之後,應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早期治療。癌症的實驗室診斷方法有:生化檢驗(腫瘤標誌物檢測)、影像診斷(X線、CT、MRI、超聲波、核醫學檢查等)和病理組織學診斷。生化檢驗和影像診斷雖不能判斷癌症的性質,但能判斷癌症的病情變化。病理組織學診斷則能明確癌症的性質,是決定癌症放療與化療的前提條件,是癌症診斷的「金標準」。

常見的癌症早期信號有:①身體任何部位出現不痛不癢,增大較快的腫塊;或身體任何部位發生久治不愈的潰瘍,都要引起警惕。②吞咽不暢,進食時有胸骨後悶脹或有異物感時,應警惕食管癌。③心口嘈雜,上腹脹飽不適,應警惕胃癌。④肝區反覆疼痛,原有肝炎病史,應警惕肝癌。⑤咳嗽帶血,胸痛低熱,長期吸煙,應警惕肺癌⑥鼻涕帶血,或有回吸性血痰,或伴有耳下淋巴結腫大,應警惕鼻咽癌。⑦大便有粘液或膿血,或大便變細變形,久治不愈,要警惕結直腸癌。⑧無痛性乳房腫塊,乳頭溢液或乳房腫塊逐漸長大並發硬,且活動感減弱,要警惕乳腺癌。⑨白帶增多,陰道不規則少量出血,應警惕宮頸癌。⑩無痛性血尿,間歇出現排尿時偶有血性小便,應警惕膀胱癌。

此外,臨床上有許多病是可以發展成癌症的,應積極進行治療。如:慢性萎縮性胃炎、多囊卵巢綜合征、慢性宮頸炎(宮頸糜爛)、乙型肝炎、大腸道息肉、乳腺囊性增生、甲狀腺結節、慢性口腔潰瘍等

三、癌症的Ⅲ級預防:又稱臨床期預防。是通過對已確診的癌症患者進行綜合性治療和複發監測,防止病情繼續惡化,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實際上癌症的Ⅲ級預防就是癌症的治療。

由於癌症是一個典型的心身疾病,它的發生、發展、預後和轉歸與病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都有著密切關係。因此,對癌症的合理治療通常分兩個階段進行,一是臨床治療,二是康復治療。臨床治療側重於清除體內的癌腫及癌細胞;康復治療側重於恢復心身健康,提高生活質量,防止癌症的複發或發生新的癌症。

癌症的臨床治療主要是多學科的綜合治療,即根據患者的身心狀況、癌症部位、病理類型、侵犯範圍(病期)和發展趨勢,結合細胞分子生物學的改變,有計劃地、合理地應用現有的多學科各種有效治療手段,以最適當的經濟費用取得最大限度消除或控制癌症的治療效果,同時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

癌症的臨床治療原則是扶正祛邪,扶正即恢復和增強患者的免疫功能;祛邪則是殺滅和清除癌細胞。殺滅人體內的癌細胞依賴於兩種力量,一是手術、放療、化療的外來力量;二是病人自身免疫力的內部力量。目前西醫治療癌症的方法仍然是手術、放療和化療三大療法,可兩種或三種聯用,但臨床上應用這三大療法治療癌症時,往往對機體正常組織器官和功能造成嚴重損害,出現眾多的毒副作用,而機體的免疫功能會進一步減低,所以, 三大療法只有祛邪之力,而無扶正之功,還會造成祛邪而傷正的後果。中醫治癌的優勢則在於能有效地恢復和增強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通過機體的免疫監視功能清除經三大療法治療後所殘存的癌細胞,預防癌症的複發。同時,還能減輕和消除三大療法所引起的毒副作用,保證患者的生存質量。但中醫療法不能直接清除癌腫和癌細胞,大量的臨床實踐和研究表明,沒有任何一種中藥或任何一個中藥復方能夠在人體內殺滅和清除癌細胞。因此,中醫治癌只有扶正作用,而無直接的祛邪作用。若能在運用西醫的三大療法治癌的同時,配合中醫治療,既祛邪,又扶正,應是癌症臨床治療的最佳模式。根據筆者的經驗,在癌症患者進行西醫三大療法治療前的數周,根據患者的情況辨證論治,開始用中藥調理,直至三大療法結束,這樣能明顯地減輕或消除患者在三大療法治療過程中的痛苦(各種副作用),又能增強體質,為癌症的康復治療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在癌症的臨床治療上,中醫與西醫具有同等的重要作用,兩者缺一不可。另外,中醫治療癌症是以辨證論治為指導的,是針對性較強的個體化治療。因此,任何單用所謂的中醫「秘方」「偏方」來治療癌症或單用西醫方法治癌的行為對患者都是非常有害的。

每個癌症病人都渴望能夠得到治癒,通過手術、放療、化療和中醫治療等「多學科綜合治療」後,即使把原發癌治癒後,如果不進行後續的康復治療,也很難保證日後不再發生新的癌症。臨床上,有些癌症患者經過臨床治療數年後,又在其它部位發生了癌症,許多人都認為是癌症複發,然而事實並非完全如此,在很多情況下是新發癌症。其原因在於患者是具有癌症遺傳易感性的個體,經臨床治療後,原發癌雖已治癒,但由於患者沒有進行正確的癌症康復治療,因此,當再次遭到環境因素作用後,又發生了新的癌症。因此,對於每一個癌症病人,在臨床治療的同時或之後都需要進行康復治療。康復治療包括;心理康復、生理康復和癌症的I級預防等內容,中醫治療在康復治療中佔主導地位。

通過以上的討論分析,已知癌症並不是絕症,是一種可以防治的慢性病,只要我們對癌症的發生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並採用科學而正確的方法進行早期治療,大多數癌症是可以治癒的。臨床治療的目的是徹底的清除體內的癌腫;康復治療的目的則是防止原發癌的複發或新癌症的發生。在癌症的治療中,中醫治療應貫穿於治療的全過程,包括臨床治療和康復治療,在臨床治療中的作用是1有效地恢復和增強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2減輕和消除三大療法所引起的毒副作用。在康復治療中的作用是增強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和體質,防止癌症的複發或新發。


推薦閱讀:

蘇州滸墅關文昌閣大運河邊上的碑文,誰認識這字,來翻譯一下
這樣的並聯數控機床和自動化,有認識的嗎
八字淺解;第四章:旺衰強弱的認識;第一節:確定日主旺衰強弱
他壞事」做盡,香港沒人不認識,連劉德華周潤發都要敬他
這些字你認識嗎?投姐教你來「識字」

TAG:癌症 | 癌症治療 | 中醫 | 原創 | 作用 | 治療 | 認識 | 確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