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調適與心理健康

羅慧蘭:心理調適與心理健康 

發布時間:2009-08-06 08:40

  我們現在處於一個社會轉型期,整個國家的經濟結構、政治體制等在變革,各種利益格局在調整,人們的價值觀念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同時也面臨著一些負面的社會問題,例如物慾橫流、消費主義盛行、道德滑坡、精神空虛等。幾乎每一個階層的人都感覺到生活壓力加劇,無法預期未來,工作、婚姻、生活、子女教育、人際交往等各種問題交織在一起,前所未有的壓力導致心理的混亂和衝突增加,心理問題逐漸上升。  心理健康與心理疾病  從常規和常理來看,心理健康的人有合理正常的行為,不健康的心理則會導致異常和偏執的言行,輕的可能處理不好各種關係,重的可能會導致各種疾病的增加,甚至會導致自殺。  以前我們理解的健康是指一個軀體的健康,現在談的健康是整體健康的概念。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解釋,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不虛弱,它應該是生理、心理、社會適應三方面完好的狀態。1989年,健康的定義又加上了道德健康的內容。研究發現,道德不健康也會導致各類精神疾病的發生。日本的一個研究表明,貪腐官員中高血壓、心臟病的發病率高於常人。道德健康,對於普通的公民來說,就是潔身自好、遵紀守法、廉潔奉公、心態平和。整體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且......略,請先登錄或註冊成為限範圍收看會員

我們現在處於一個社會轉型期,整個國家的經濟結構、政治體制等在變革,各種利益格局在調整,人們的價值觀念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同時也面臨著一些負面的社會問題,例如物慾橫流、消費主義盛行、道德滑坡、精神空虛等。幾乎每一個階層的人都感覺到生活壓力加劇,無法預期未來,工作、婚姻、生活、子女教育、人際交往等各種問題交織在一起,前所未有的壓力導致心理的混亂和衝突增加,心理問題逐漸上升。

心理健康與心理疾病

從常規和常理來看,心理健康的人有合理正常的行為,不健康的心理則會導致異常和偏執的言行,輕的可能處理不好各種關係,重的可能會導致各種疾病的增加,甚至會導致自殺。

以前我們理解的健康是指一個軀體的健康,現在談的健康是整體健康的概念。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解釋,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不虛弱,它應該是生理、心理、社會適應三方面完好的狀態。1989年,健康的定義又加上了道德健康的內容。研究發現,道德不健康也會導致各類精神疾病的發生。日本的一個研究表明,貪腐官員中高血壓、心臟病的發病率高於常人。道德健康,對於普通的公民來說,就是潔身自好、遵紀守法、廉潔奉公、心態平和。整體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且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

根據現在的醫學調查統計,在各類疾病中,70%屬於身心系統疾病,很多疾病是由心理問題所引發的。例如高血壓、心臟病和人的個性特點有很明顯的關係,癌症和C型人格(情緒受壓抑的抑鬱性格)有一定關係,糖尿病及甲亢與情緒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心理不健康或無法應對心理衝突事件,時間長了,必然會影響到軀體健康。

影響人們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呢?任何一種疾病都是心理因素、生物因素、社會因素這三者交匯作用的結果。心理因素包括各種緊張、衝突和挫折事件,如果不能很好地應對和調節,可能會導致心理疾病。生物因素有兩個方面。一是個人遺傳方面的因素。某些心理疾病和血緣有比較高的關聯。比如精神分裂症、抑鬱症,一個抑鬱型人格的母親,將來她的孩子得抑鬱症的比率要高於常人。二是身體健康因素。當身體狀況不佳時,往往生理功能減弱,被消極、悲觀的情緒左右,誘發心理疾病。社會因素主要指社會環境方面的因素。良好的社會環境使人們的生活工作和諧有序,心理健康得以保障;不良的社會環境導致人們心理衝突增加。我認為,社會環境包括社會秩序、社會治安、交通等因素。比如說去年5·12汶川大地震,雖然四川離北京很遠,但當時我的一些朋友也感覺到惶惶不可終日。

一般來說,在短期內,我們沒有辦法改變生物因素和社會因素,但我們可以通過改變心理因素來提升我們的心理免疫力,培養積極健康的心態去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挫折和挑戰。關於女性心理健康的很多研究發現,女性抑鬱症發病率是男性的兩到三倍。我們國家現在每年28.7萬人自殺,女性和男性的比例是1.9:1,三個自殺者中有兩位是女性。為什麼女性的心理異常發生率比男性要高呢?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因素。第一,雙重角色,甚至可以說多重角色的壓力。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所承擔的角色越多,角色壓力就越大。女性的雙重角色往往是指家庭、事業的雙重角色:在家裡,可能是女兒、妻子、母親;在單位是一個職員,承擔著多重角色的壓力。第二,社會對男女兩性的期望值是不一樣的。社會對男性的期望一般是堅強、勇敢、自信、雄心勃勃、事業有成;對女性的期望,一方面是賢妻良母,另一方面還希望女性漂亮。從外表上對女性造成壓力也是導致女性心理疾病的原因,有些女性的外表焦慮症非常嚴重,明明很瘦還拚命減肥,這在心理學上稱為「體相感知障礙」,有的人為了減肥甚至得了神經性厭食症。第三,女性荷爾蒙分泌方式與男性不一樣。男女兩性首要的不同是生理構造和生理功能不同,其次是激素來源、分泌方式不一樣。女性激素是雌激素,來源於卵巢,而男性主要是雄性激素,主要來自睾丸。在分泌方式上,男性是持續分泌的,而女性是周期性分泌。所以女性會有幾天莫名其妙地感到特別鬱悶、情緒非常低落,因為處在生理低潮期中,這是激素水平走低時出現的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女性除了周期性分泌激素以外,一生當中還有兩個關鍵期激素水平急劇走低,一個是更年期,一個是產後。在生完孩子後的三個月,30%的產婦有產後抑鬱症的癥狀,大概有10%的產婦有產後抑鬱症,三個月後激素水平恢復了,才慢慢調整過來。如果產後抑鬱症在三個月之內得不到很好的調節,那麼可能會一直持續下去,可能會持續好幾年。由於荷爾蒙分泌方式不一樣,導致女性的心理困惑、心理疾病、心理衝突比男性多得多。第四,女性感受性強。這是男女兩性的性別差異,女性天生比男性敏感,觀察比男性細緻。女性情緒的表達力和感受性特彆強,使女性特別善於捕捉各種信息,從而會導致一些情緒上的困擾。

大家都說,21世紀是心理健康的世紀。1997年,世界精神病學協會年會就曾經指出,人類已經從軀體疾病時代進入精神疾病時代。這一點我們從大學生的休學、退學原因調查中可以看出: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大學生退學的主要原因是傳染病,比如說肝炎;而現在大學生休學、退學的原因中抑鬱症、強迫症、精神分裂等心理因素居多。這是由於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人們在應對軀體疾病方面有了很多突破,傳染病現在不成問題了,但與此同時,心理疾病逐漸在上升,成為21世紀的世紀病,成為人類健康的主要敵人。所以世界衛生組織把2001年定為「精神衛生年」,就是為了喚醒全人類對心理健康、精神衛生的關注。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當前世界上前10種致人身體殘疾、智力呆傻、喪失勞動能力和生活能力的主要疾病中有五種是精神疾病。首當其衝的是抑鬱症。抑鬱和抑鬱症是兩種概念。抑鬱是指我們經常隔一段時間有情緒低潮期,表現為情緒沮喪、心情低落等。抑鬱是人的正常情緒反應,和快樂、痛苦、悲傷、孤獨一樣,屬於七情六慾之一,而抑鬱症是一種精神疾病。抑鬱症可以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輕度抑鬱症可以通過自我調節、心理諮詢等方法來緩解。中度以上就一定要配合藥物治療,因為抑鬱症時間長了以後,會改變大腦的生化結構,使大腦主管消極情緒的細胞非常活躍,從而抑制主管積極情緒的細胞,因此患者想到的都是負面的東西。這時候就要通過藥物來輔助治療。在西方,抑鬱症被稱為「心靈感冒」,是種很普遍的現象。現在,富翁自殺事件層出不窮,離婚率上升,這次金融危機使各個階層的動蕩加劇,也導致各個方面的心理疾病上升。抑鬱症很常見,一個人不能保證一生不得抑鬱症,就像很難保證一生不得感冒一樣。在某個特定的階段,面臨某個重大生活事件的時候,人們都有一種窮於應對的感覺,關鍵是我們要去應對、識別。抑鬱症比較可怕的一點就在於不容易被識別,不像生理上的感冒有明顯癥狀。即使自己知道得了抑鬱症,別人也不容易發現。經常有個人跳樓了,親戚朋友才想起來:怪不得,前兩天老看見他一個人在那兒發獃;或者說,前兩天就看他有點不對勁。根據研究表明,抑鬱症如果發展到了嚴重的階段,大部分患者會有自殺的念頭,大概有15%的人會成功地實施自殺。

第二種疾病是重型精神分裂症。第三種是雙相情感性精神障礙,就是躁狂與抑鬱交替出現。第四種是酒依賴。這種疾病大家可能不大好理解。因為中國是一個酒文化非常昌盛的國家,我們逢年過節的推杯換盞是正常的人際交往,並不是酒依賴。所謂的「酒依賴」,一定有特殊的心理機制,這個心理機制和毒品依賴是一樣的。

第五種是強迫性精神障礙。就是我們所說的強迫症,強迫自己去重複地想一件事情或者做一件事情。這些事情在別人看來是沒有意義的,但得了強迫症的人會特別用心地去做,而且不做不行。實際上,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類似強迫症的癥狀。舉一個例子,上班的時候,你把門鎖了,走了幾步覺得不踏實,又回去檢查一下門到底鎖了沒鎖;晚上,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覺,想著煤氣關沒關,得起來去看看。這都是類似強迫症的癥狀,但如果只是偶發的,就不必緊張。如果老是重複這麼去做,那就有問題了。一般說,抑鬱症、酒依賴、強迫症等心理疾病都有人格基礎。他們往往是完美主義者,就是事無巨細、追求盡善盡美的人比較容易得強迫症,平時大大咧咧、風風火火的人倒不一定會得強迫症。強迫症的表現有很多了,最常見的強迫症的表現就是洗手。2003年「非典」時期,有很多類似強迫症的患者個體。那時候,有的人洗完手後,不能確定是不是洗乾淨了;有人想手是洗乾淨了,但空氣中瀰漫著很多細菌,就覺得還要洗;有人從夜裡12點洗到凌晨5點,他也很痛苦,但沒有辦法控制自己;有的強迫症病人進門一定要先進左腳,偶爾一次走錯,就一定要重新走過。我看過一個案例:有個女士有潔癖,那時候領工資是到財務處領現金,這個女士每次拿到錢就非常緊張,她看到錢就在想:這錢在各個流通環節都走過,尤其是傳染病醫院,什麼肺結核、肝炎等病菌都有。於是,她每次拿回錢第一件事就是先把錢用高壓鍋蒸10分鐘消毒。

我們說21世紀是心理健康的世紀,同時也是心理疾病大流行的世紀。21世紀我國各類的精神問題更加突出。據統計,精神障礙的醫藥費用佔全部醫藥費用的1/5,超過了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呼吸系統疾病,位居第一位。也就是說,精神障礙的醫藥費佔用了我們國家20%的醫療資源。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但問題是,這個趨勢還在發展。據預測,到了2020年,精神疾病的負擔將上升到疾病總負擔的1/4,所以心理疾病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從2005年開始,中央黨校在領導幹部培訓、各級各類培訓中,納入心理健康的課程。物質文明的發展可能會導致人們內心的混亂和衝突增加,我們更需要去構建心靈和諧。

在各類的精神疾病中,抑鬱症的年患病率達3%到5%。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調查表明,全球目前有3億左右人口處在危險的抑鬱中,估計亞洲有5000萬抑鬱症患者。美國每年有30萬人自殺身亡,大部分由於抑鬱引起。由於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造成高失業率,我估計今年美國抑鬱症患者會急劇增加。世界衛生組織最新資料顯示,到2020年抑鬱症將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給大家介紹一下抑鬱症的主要癥狀,但千萬不要對號入座。

抑鬱症的癥狀有以下幾種。第一,行為異於往常,而且這種異常的行為和最近發生的事情有關聯,抑鬱一定是源於挫折。遇到比較大的挫折,內心無法排遣,才可能會導致這種情緒。第二,有持續傷心、空虛的感覺。第三,感到焦慮、悲觀、罪惡感、無價值感、無助感和沒有希望。弗洛伊德有一句話說,抑鬱症是把憤怒轉向自身。為什麼女性抑鬱症患者要比男性多?男性是把憤怒轉向外部事件,男性憤怒就打架鬥毆,實在不行還可以拿石頭把電燈泡砸了。而女性從小被教育要忍耐、服從、溫文爾雅、不表露憤怒、逆來順受,於是女性更多地把這種不順的感覺轉向自身。憤怒內化的結果導致抑鬱症。第四,缺乏快樂。一方面體驗不到快樂,另一方面不快樂的感覺與日俱增。另外還有睡眠的困擾,失眠或者是睡的太多。一個人的精神是否健康,睡眠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睡覺多但睡眠質量不好,老也睡不醒,每天昏昏沉沉,或者睡不著覺,很晚才睡。當然不只是抑鬱症導致失眠,有很多因素也會造成失眠。我的一個學生對我說,他每次睡覺時特別害怕自己睡著了就醒不來了,而醒了也特別擔心一大堆生活事情要怎麼去應對。所以每天他都快瘋了。除了睡眠困擾以外,還表現為飲食不正常,食慾增加或者減少。女性跟男性有一點不同,女性心情不好的時候,特別喜歡通過吃東西來平衡自己的心態。抑鬱症還表現為沒有體力,感到疲倦;有自殺念頭;坐立不安,情緒不穩定;注意力無法集中,記憶力減退;優柔寡斷,無法做決定;各項生理功能下降,比如頭疼,消化不良、慢性頭疼醫治無效等。心理學研究表明,同時具備以上四個癥狀,而且持續時間兩周,基本上可以界定為抑鬱症。當然,抑鬱症不是像我講的這麼簡單了。真正確診抑鬱症,要到醫院檢查,填寫抑鬱量表,通過談話,醫生來界定到底是不是真的得了抑鬱症,抑鬱症到哪個階段,然後再採取相應對策。

抑鬱症最嚴重的後果是自殺。全世界每年有78.6萬人死於自殺。在中國自殺成為我國人群中第五位死因,在15到30歲人群中,自殺是首位死因。我國現在每年有28.7萬人自殺,除此以外還有大約200萬自殺未遂者。就是說,平均每兩分鐘就有1人死於自殺,並有8人自殺未遂,有自殺念頭的就更多了。儘管這些並不一定發生在我們身邊,但這是嚴重的現象。現在生活水平提高很快,物質財富急劇增加,但人的幸福感和快樂感卻不能隨著物質財富的增長而提升,反而在下降。由於得抑鬱症或因抑鬱症而自殺的名人也不在少數。比如說,《老人與海》的作者海明威得了抑鬱症,最後飲彈自殺。曾寫過《南京大屠殺》的美籍華裔女作家張純如一直研究南京大屠殺,由於接受很多負面信息,無法自行排解,結果32歲的她也自殺了。香港非常著名的影星張國榮在2004年得了嚴重的抑鬱症,最後跳樓自殺。名嘴崔永元為什麼離開「實話實說」欄目?因為他當時有嚴重的抑鬱症,最嚴重的時候需要有人24小時監護。後來崔永元自己回憶,五六天睡不著覺,頭痛欲裂,像炸開似的。後來,只好離開「實話實說」,到外地療養了一段時間,終於調整回來了。有一次朱軍在「藝術人生」當中採訪崔永元,朱軍很輕鬆幽默、甚至有點調侃地問:小崔,我從來沒有得過抑鬱症,你能不能給我介紹介紹得抑鬱症是什麼感覺?結果,崔永元一臉嚴肅地跟他說:我沒法說,我怎麼說你都不會理解,因為你沒有得過,你沒有辦法理解我的感受。他說,那種痛苦只有死才能解脫,沒有人能幫他,那是一種非常絕望的痛苦。

我們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那麼和諧的基礎是什麼?2006年8月,季羨林老先生95歲生日時,溫家寶總理去看望他,季羨林老先生意味深長地說:有個問題,我考慮了很久,我們講和諧,不僅要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和諧,還要人內心的和諧。和諧的基礎是家庭和諧、鄰里和諧,但如果個體不和諧,怎麼可能家庭和諧、鄰里和諧?所以人只有個體內心的和諧,才是和諧的最高境界,才是終極的和諧。但我們面臨太多的壓力,這些壓力讓我們窮於應付,所以我們沒法做到內心的和諧。

壓力與應對壓力

壓力,往往被人們理解為貶義詞。我們現在說的壓力,是指個體對某一沒有足夠能力應對的重要情景的情緒與生理緊張反應。實際上,壓力是一個中性詞,無所謂好壞。一個人沒有壓力行嗎?一個社會沒有壓力行嗎?適度的壓力能夠使我們更加努力地工作,讓我們有進取心,把事情做得更好,去取得更大的成就,讓人們有更富足的生活。壓力可以分為良性壓力和惡性壓力。良性壓力,讓人更努力積極地去工作,而惡性壓力則會導致精神的崩潰。所以我們要能有效地應對壓力,就先要看壓力源在哪兒。

一般來說,壓力源來自工作、生活、社會三個方面。

工作壓力源。一是工作的特性。工作性質是什麼,這非常重要。二是工作的超載。短期的工作超載對人的心理不會有太大影響,但如果長期的超負荷,肯定難於應付。三是工作條件的惡劣。40度高溫,沒有空調,不幹活都覺得有壓力。四是晉陞的遲緩。同一年參加工作的,人家都已經當廳局級幹部了,我現在還是一個小科長。五是缺乏工作的安全感。現在很多企業實行末位淘汰,也會導致壓力的增加。六是人際關係的緊張。在單位,和上司、同事、部下關係不和諧也會導致工作壓力。七是工作和家庭的衝突。這一點往往是女性面對的比較多,女性面臨著雙重角色的調整,兼顧工作同時還要兼顧家庭。

生活壓力源。美國有兩個心理學家從5000個精神疾病患者案例中把影響他們的生活事件進行研究歸納,根據生活事件影響的大小,賦予不同的分值,制定了一個生活事件量表,並用這張表來評估心理健康狀況。其中,喪偶的分值最高,是100分。離婚為73分,婚姻破裂(指感情破裂,但沒有辦離婚)為65分,判刑入獄為63分,親密的家人(除了配偶以外的家人)死亡為63分,疾病和外傷為53分,結婚50分,搬家20分,其他包括飲食習慣改變、休假、聖誕節、輕微違法等所有的生活事件都有分值。大家可能感到疑惑:為什麼被列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的結婚也變成生活事件呢?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無論是正性生活事件還是負性生活事件,對心理產生的刺激是一樣的。否則,我們就很難理解為什麼范進中舉後卻發瘋了。現在這個社會,機會和風險並存,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事很多,很難說是好事還是壞事。那麼,一夜破產、一夜身敗名裂的事也很多。這就說明整個社會的不確定性在增加,生活應急事件增多,導致我們內心的混亂、衝突。把過去6個月當中發生的所有生活事件的分值相加來評估現在你的心理狀況,如果是總分大於300分,為重大生活危機,很難過這個坎;總分200到299之間,為中度生活危機,就是有50%心理疾病發生率;總分150到199,為輕度生活危機;總分低於150,屬於正常。這是從統計學的角度得出的一個指數,但落實到具體的不同個體是不一樣的。同樣的生活事件,每個人的應對能力是不一樣的,比如同樣是婚姻危機,對有些人來說是不得了,像幾塊大石頭把他壓垮了;而對有些人來說,這是鞋裡的幾顆沙子,倒掉反而走得更快。

社會壓力源。因為我們每個個體都生活在社會群體中,社會成員之間很容易有社會比較,那麼這種比較有時也會引發心理問題。舉個例子,這幾年來社會方面比較容易引起人們困惑的是房價。買了房子的人有壓力嗎?有!當了房奴,每天節衣縮食、勒緊褲腰帶,給銀行還款。沒買房的有沒有壓力?他的壓力更大,比如2004年看好一套房子60萬,結果沒有買,後來漲到180萬,就開始後悔:當初要是買了多好呀!

有時以個人的力量沒有辦法去改變壓力,我們只能是去應對壓力。有效應對壓力的第一點是要接受現實,只有接受現實了才能改變現實。有了壓力不要去抱怨,注意力放在抱怨上面無助於事情的解決。第二點是要善於進行任務分解。任務分解是把我們要做的事情分成四類:重要緊急的事情、重要不緊急的事情、不重要緊急的事情、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第三點是要尋求協助。看看周圍的同事、朋友誰能幫忙,不要什麼事情老自己一個人做。第四點是要調整價值觀。所謂調整價值觀,就是工作並不是生活的唯一,適當的休息、休整反而會更加有效地工作,這叫磨刀不誤砍柴工。我不反對加班,可一個人把加班作為生活方式就有問題了。最近的研究表明,工作狂也是心理疾病。第五點是要自我鬆弛。要學會放鬆自己,自我鬆弛。每個人都可以找到不同自我鬆弛的方法,每個人最好都進行一項體育運動,並堅持下來。像我找了一個自我鬆弛的方法,就是每周六去爬香山,雷打不動,沒有任何的借口。所以,要學會調整自己非常重要,以最佳的狀態去工作學習,既能提高工作效能,還能應對生活當中各種突發的事件。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艾里斯的ABC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艾里斯的合理情緒療法,運用ABC理論,幫助人們調解心態。A是指發生的事件,B是對這事件的看法、解讀,C是所引起的情緒和行為的後果。同樣的A,由於不同的B,會有不同的C。我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幫助大家理解,下大雨地上有一窪積水,你正在步行經過時,一輛車疾馳而過將積水濺了你一身,這時你會怎麼想?可能大部分人覺得特別的憤怒,那麼這時可能得到了B1:這輛車是故意的,進而得到了C1:非常的憤怒,甚至報復他。這個憤怒可能會持續一天,甚至兩三天,就會影響你的情緒。可是還可以有不同的解讀,得到B2:這司機肯定是一個新司機,把油門當剎車了。這樣你的C2就是不生氣,原諒他。或是B3:這個人這麼著急,肯定家裡有急事,這樣你的C3就是同情他。這就是艾里斯合理情緒療法,對同樣一件事情的解讀,要使其合理化以調整自己的情緒。

如何應對生活當中的各種壓力?如何應對各種挑戰?如何應對不可預知的生活事件?關鍵在於培養積極心態。我們常說一句話:心態決定命運。看到半杯水,有人為得到這半杯水很高興,有人為只得到半杯水而不高興,因為他們的心態不一樣。積極健康的心態使人從樂觀的角度看待問題,消極悲觀的心態則使人從悲觀的角度考慮問題。有這樣一個民間故事。一個秀才進京趕考,考前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是高牆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下雨打了傘還戴斗笠,第三個夢是和心愛的表妹背靠背躺在床上。第二天,秀才找了一個算命先生解夢。算命先生說:完了,一定考不中。你看,牆上種白菜能活嗎?下雨打傘又戴斗笠,多此一舉。和心愛的表妹背靠背,這不是沒戲嗎?這個秀才聽完特別鬱悶,回到客棧開始收拾行李準備回家。這時,客棧老闆知道了原委,就說:我也是算命先生,給你解解夢吧:高牆上種白菜,那是高中。下雨戴斗笠還打把雨傘,說明你的準備是非常充分。和表妹背靠背躺在床上,說明馬上就要翻身了。結果,秀才滿懷信心去考試,最後考中探花。如果聽了第一個算命先生的話,他這一輩子可能和探花無緣了。人們無從考察這個民間故事的真偽,但至少可以說明一個道理:在生活中,同樣的生活事件,不同的解讀,會有不同的結果,用積極樂觀的心態解讀,就會採取積極的行動;用消極悲觀的心態解讀,就會逃避事情,就會錯失良機。所以有一句諺語是這麼說的,「有些人在機會面前看到了困難,但是另外一些人從困難面前發現了機會」。這就是積極心態的力量。

如何培養積極健康的心態呢?

第一方面,要有良好的自我觀念。這在心理學裡又叫「自我概念」,指一個人內心深處對自我的評價。一個人在自我概念中的正面評價越多,心態就越積極;相反,在自我概念中負面評價越多,心態就越消極。谷歌的中國區總裁李開復曾經說過,成功是要成為最好的自己!不是要去超過別人,也不是要去模仿別人,而是說自己每天都要比自己的昨天有進步,要把自己想做好的事情做好。這就是成功。我們做每一件事情只要用心投入,用心做好,那麼每一天我們就都能找到成功的感覺。良好的自我觀念,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內心深處去接納自己、肯定自己、欣賞自己,也就是「自我悅納」——高興接受自己。一個人不可能完美,除了接受自己的優點還要接納自己的缺點,要接納無法改變的事情。你們每天照鏡子時,是越照越開心,還是越照越不開心?是越照越滿意,還是越照越不滿意?我估計,很多人都是越照越不開心、越不滿意,因為看到的都是缺點,都是不完美的地方。這是我們一種思維方式,我們總是先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不會去欣賞自己、肯定自己。大自然物種萬千,但沒有兩片葉子是一模一樣的,我們每個人是獨一無二的,你能找到第二個你嗎?所以,我們要悅納自我,接納自己的容貌、身材、性別。美國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能接受既成事實是能克服隨之而來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驟。林語堂在《生活的藝術》一書中也談到,心理上的平靜能頂住最壞的境遇,能讓你煥發新的活力。所以我們要接受自我,接受生活當中無法改變的事情。下面送給大家幾句話:

人必先自愛,而後人愛之。一個人要喜歡自己,別人才會喜歡你。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不喜歡,怎麼可能讓別人喜歡你?一個不喜歡自己的人,也不會喜歡別人。

人必先自助,而後人助之。面臨問題,面臨窘境,面臨挑戰時,一定要想方設法自己解決問題,別人才會幫助你。如果你自己不想去解決,別人幫不了你。

人必先自信,而後人信之。一個人首先要相信自己,別人才會相信你。怎麼去培養自信?卡耐基曾經說過一句名言,培養自信的唯一的方法是去做你害怕做的事情。當然,在做之前要有接受失敗的心理準備,你才可能去做,否則就會患得患失。

人必先自尊,而後人尊之。一個人只有在內心深處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別人才會尊重你。如果一個人妄自菲薄,自己都不把自己當回事,別人是不會把你當回事的。

第二方面,要善於自我激勵。一是知識的激勵。因為現在是知識經濟的社會,知識信息大爆炸,所以我們要不斷學習,構建起和現代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能力結構和知識結構。二是情緒的激勵。一個人的情緒像一台發動機不可能永遠高速運轉,發動機沒有油了就必須加油,所以人們必須要調整自己的情緒,不能總被惡劣、低落的情緒所困擾、所主宰。情緒的激勵,可以培養多方面的興趣愛好,要構建和諧的家庭關係,要有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那麼在情緒低落時,就可以尋找到各種支持和保障。

第三方面,要保持樂觀的情緒。常言說,快樂使人健康、使人長壽。什麼樣的人感到快樂、感到幸福呢?美國的心理學家曾經對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一萬多人進行詳細調查,發現快樂是人類特有的一種心理感受,和種族、年齡、職業、地位及個人佔有財富沒有內在的聯繫,快樂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物質財富的增長和內心深處的快樂不能成正比。我國GDP的高增長創造世界經濟的奇蹟,但我國抑鬱症患者數量也在增長,我國自殺率超過了國際平均水平,很多的抑鬱症患者,並不是因為沒有錢。所以,怎樣才能快樂?根據個人的體驗,我認為,簡單才能快樂,小時候一家人分享一小塊肉的時刻就是我最快樂的時光。

我們的生活越簡單越能找到快樂,越是追求奢華你越不快樂。美國心理學家做大白鼠實驗,隨機選擇兩組老鼠。第一組老鼠吃飽、吃好、管夠,第二組老鼠粗茶淡飯、七八成飽。後來發現,第一組老鼠全部得了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而且壽命較短;而第二組老鼠身體特別健康,因為它們一天到晚跑來跑去找吃的,而且粗茶淡飯有利於健康,都比較長壽。這就讓我們反思,太過豐厚的物質生活到底給我們帶來什麼?不要和別人攀比。

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做過一個實驗。塞利格曼測試了70個心臟病人,17個被測試為悲觀的病人中16人因沒有經受住第二次心臟病發作而去世;而在19個測試為最樂觀的人中,只有一個人被第二次心臟病發作奪去了生命。這說明如果一個人有了積極健康的心態,就能調動全身的積極因素抵禦疾病,如果消極、悲觀,很快就被疾病擊垮。

第四方面,要心存感激。心存感激是指我們對所擁有的東西,對所處的環境要有一種心存感激的心態。前兩年,我到浙江台州去給培訓班講課,這個培訓班名字非常有意思,叫「中共台州市委領導幹部配偶廉政建設學習班」,真是聞所未聞。培訓班第一個活動是組織學習班的學員到監獄參觀,由已經淪為階下囚的她們丈夫的原上司現身說法、聲淚俱下地告誡大家:你們千萬別走我的老路,我今天什麼都沒有了,家產全部被抄沒了,妻子改嫁,兒子改姓,自己被判了刑,如果有可能重來,我一定會選擇另外一種生活,我不會選擇這條路。然後回到課堂上,由我給她們講課,在講課當中我就運用半杯水的例子。我說,在座的在當地已經擁有很高的社會地位,有了豐厚的物質財富,已經擁有了半杯水,甚至大半杯水。如果每一個人能對這半杯水心存感激,那半杯水就總是有的,但如果心理不平衡,到最後你就會滴水無收。所以要對我們擁有的東西有滿足感。有時,我們老有一個誤區,總對現實不滿意,實際上現在這種生活是最好的。我給你們講一個自己的感受。我的老母親得了老年痴呆症,91歲去世了。她在世的時候,有時讓我很鬱悶,比如為了上廁所在哪上的問題,她和我糾纏兩個小時都沒有解決,當時我火冒三丈,如果我一發火,她就嗷嗷叫。後來,我想我不能發火,因為總有一天我會認為她的叫聲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聲音,是千金難買的。一下子,我的心情就平靜下來了,我開始欣賞她的叫聲。她走了後,我一直非常想念她。所以,我們應該珍惜現在擁有的東西。

送給大家一首小詩作為結尾:

我不能改變容貌,但能展現笑容;

我不能改變天氣,但能改變心情;

我不能改變風向,但能改變風帆;

我不能預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

我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

我不能樣樣順利,但可以事事儘力;

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可以創造生命的寬度和厚度。

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被女朋友教訓 我沒有恥辱心,求解疑答惑怎麼辦?
如何才能走出喪母之痛?
人生就算是做夢,也要做一個像樣的夢
如何評價許多車超車後總習慣「怒視」後方車輛一眼?
缺乏母愛與缺乏父愛在心理上的區別?

TAG:心理健康 | 健康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