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健康飲食(二)
31.當然,如果我們希望身體健康、抵抗力強,遠離疾病,那就要多攝取鹼性食品,因為鹼性食品會創造我們的好體質,例如五穀類、蔬菜類、水果類、海藻類等,幾乎所有植物性的食物,都屬於鹼性食品。這裡要說明的是,不是嘗起來酸的,就是酸性食物,像檸檬、醋等都是鹼性食物,而糖嘗起來雖然是甜的,但它卻是酸性食品,不宜多吃。 32.以下我們看一下酸性體質主要病症表現,如果出現以下癥狀,表示身體已經偏向酸性體質。像是疲勞、兒童智力降低、多種過敏症、多種體內結石、癌症、口臭、動脈硬化、高血壓、易感冒、糖代謝疾病,也就是糖尿病、各種關節痛症、加重痛風病情、虛胖、肌肉皮膚鬆弛、加重鈣質流失,妨礙鈣質吸收,導致骨質疏鬆症、易生皺紋、皮膚易感染、治癒速度慢、易留疤痕等。酸性體質除帶來身體不健康之外,也影響我們的外表,加速老化。 33.再者,我們來了解一下低鉀高鈉體質。醫學研究顯示,在我們的身體當中,若是鉀的含量高、鈉的含量低,身體的細胞就會正常發展。如果鉀的含量低,鈉的含量高時,細胞就會往癌細胞發展。一般細胞內鉀的含量是鈉的五到六倍左右,鉀不足時,細胞容易癌化;反之當鉀增加,癌細胞會恢復正常,所以癌症不是絕症,它可以藉由飲食的調整,與心情的放鬆而治癒。 34.所以要防止癌症,就要多攝取自然存在於食物中的鉀,避免攝取過多的鈉,以下我們看一下各種食物中,鉀和鈉的比值,這個數字越大,表示鉀含量相對高於鈉,是比較健康的食品。多數蔬果、植物類鉀鈉比值都大於200,有些更高的還可達到三、四百;反觀雞、鴨、魚、豬、牛、羊等肉類,鉀鈉比值都不超過3到5,而火腿鉀鈉比值僅0.3;這些食物在烹調時如果再加入鹽,鉀鈉比值馬上降到1以下,對身體都是很大的負擔。所以無論烹調什麼食物,鹽都要盡量少放。要特別說明的,龍蝦鉀鈉比值只有0.9,所以一般市場上價格越貴的東西,其營養價值不一定越高。最後,所有罐頭和加工食品,鉀鈉比值都在1以下,吃了對身體健康都有很大的負擔。 35.我們看到現代有這麼多可怕疾病與飲食密切相關,到底要吃什麼比較健康?過去教科書當中,一直告訴我們食物可分成四大類,分別是,肉類、五穀類、蔬菜類和蛋奶類,而我們也從來沒有懷疑過這樣的分類方式,但如果這個分類是合理的,那麼就表示我們所吃的食物,有一半必須來自於動物。然而,經過這麼多年累積的臨床調查發現,肉食的攝取,是引發一切文明病的根源,這是過去社會從來沒出現過的現象,顯然這個分類是有問題的。 36.然而我們要問,這個對飲食所犯的錯誤見解,是何時形成的?在1956年,美國政府公布了一份全民飲食建議:其主要的內容是建議美國人,飲食必須以高糖、高脂、高蛋白、低纖維為主;並以肉類、奶、蛋為主食。 37.事隔不到五年,在1961年,美國醫藥學會的會刊就報導了:素食至少可以預防百分之九十到百分之九十七的心臟病,顯然這份報告,已經悄悄地在修正先前錯誤的認知。 38.到了1981年到87年間,康乃爾大學肯伯教授,發表在中國所作的飲食調查,顯示了蔬菜吃得越多、肉食吃得越少,健康狀況越好,引起美國社會相當大的震撼,不過錯誤的飲食關已經根深蒂固,並且不良的影響已經傳遍全球。 39.在91年以後,國際上許多科研機構,陸續公布了研究調查顯示,綠色植物和原形五穀類所含的蛋白質,其品位與質量,皆優於一切動物蛋白,導正了吃肉類才能補充足夠蛋白質的說法。 40.到了1992年四月二十八日,美國政府再度公布一份美國人新的理想飲食建議,當中說到,理想的飲食當中,應以蔬菜、水果、五穀、豆類、堅果為主,宜佔十分之九,而肉、奶、蛋的比例則應小於十分之ㄧ。然而這個建議所依據的又是什麼觀點?以後會不會再修正?您願將身體健康,寄托在一個未知的理論上嗎?
41.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根據很多研究,加上彙集的大量臨床經驗,終於把過去認為毫無營養價值的植物「纖維」,列為六大營養素之一。然而過去錯誤的飲食觀,不知道已經害了多少生命。 42.最明顯的就是十大垃圾食品的流行。世界衛生組織近年公布了造成現代人健康威脅的十大垃圾食品,第一類稱為油炸類。譬如炸雞塊、炸豬排等油炸肉類食品,會導致發生心血管疾病。還有像炸薯條、薯片等含致癌物丙烯醯胺,破壞維生素、使蛋白質變性。國家衛生部最近向國人提出警示,澱粉類食物在高溫油炸下,容易產生丙烯醯胺,這是一種致癌物質。並提醒民眾避免吃油炸與高脂肪的食物,以維護國民身體健康。 43.第二類為腌制類食品,例如,臘肉、酸菜等,這些食物含鹽量過高,容易導致高血壓、鼻咽癌,造成腎負擔過重,並傷害腸胃粘膜系統,易得潰瘍和發炎。 44.第三類為加工肉品類,例如,肉乾、肉鬆、香腸等。這些食品含有三大致癌物質之一的亞硝酸鹽,加工肉品即是以此來作為防腐和顯色作用,讓食物外表看起來比較好看,這一類食物含大量防腐劑,很大程度地加重肝臟負擔。2007年三月份,媒體報導指出,台灣有一名十四歲的初二學生,自小學開始一天吃一根香腸,後來竟罹患大腸癌而死亡,據醫師調查,這名孩童的家族並無遺傳病史,可見這一類食物對身體傷害很大。 45.第四類為餅乾類食品,這類食品有的含糖過高,在生產時添加過量的食用香精和色素,對肝臟功能造成負擔,並嚴重破壞維生素。另外餅乾類食品熱量過多、但營養成分很低,容易造成肥胖。 46.第五類為汽水可樂類,這類食品含有磷酸、碳酸,會帶走體內大量的鈣;另外,汽水裡含有過量的糖,喝後有飽脹感,影響正餐。可樂的危害不比酒小,它含有過量的糖,是極為酸性的飲品,代謝它需消耗大量鈣質和維生素B。 47.第六類為速食麵類,速食麵含鹽分過高,其所添加的防腐劑、香精對肝臟有很大的傷害。這一類食品只有熱量,沒有營養價值。而油炸的速食麵也含有丙烯醯胺,會導致癌症。其所含的抗氧化劑會讓身體產生自由基,造成老化、皮膚暗沉沒有光澤,增加體內毒素,形成生病體質。 48.第七類為罐頭類食品,這一類食品糖與鹽的量過高,包括所有魚類、肉類和水果類罐頭,此類食品維生素已經破壞,蛋白質也變性,其熱量過多,營養成分低。 49.第八類為話梅蜜餞食品,含有三大致癌物質之一的亞硝酸鹽,提供防腐和顯色作用,此類食品糖、鹽含量過高,含大量防腐劑、香精對肝臟損害大。
50.第九類為冷凍甜品類食品,例如,冰淇淋、棒冰和各種雪糕等,這些食品含大量奶油與糖,極易引起肥胖,並影響正餐,冰品低的溫度甚至會刺激腸胃道,造成消化系統疾病。 51.第十類為燒烤類食品,含大量致癌物質,根據研究,一支烤雞腿等於六十支煙的毒性,導致蛋白質變性,加重腎臟、肝臟負擔。最新醫學報導顯示,一盎司也就是大約350克牛排的毒性,相當於200支香煙,專家建議,連燒烤的香味也含有致癌物,必須避免。 52.其實飲食觀的錯誤,同時也可能造成對疾病認知的偏差,自從法國科學家巴斯德,提出微生物是人致病的原因之後,醫學界普遍認為疾病的發生,是細菌或是病毒的感染所致,其實這是將生病的原因全部推給環境,認為病人本身不需要負任何責任。雖然近百年來,醫學上發明了許多疫苗,再加上環境衛生雙管齊下,急性傳染病確實是減少了,可是慢性病反而大幅度增加,而且嚴重威脅到人的健康。這個現象說明了現代人對疾病的成因,有著某種程度上錯誤的認知;一些先進的醫師與營養專家開始相信,生病的主因並不是來自病原菌或病毒的肆虐,那只是輔助條件而已,疾病的真正主因,其實是食物慢性中毒。人類完全可以靠適當的飲食,加上開闊的心智發展,來產生抵抗力,以保持身體的健康。 53.知名的醫師亨利畢勒先生,以他行醫五十年的經驗,在他所著的「食物是最好的醫藥」一書中,歸納出三點總結,以轉變一般人對疾病與治療的成見,第一、一切疾病真正的原因並不是細菌侵襲;第二、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用藥治病是有害的。因為藥物的副作用經常會引起其他新的疾病,藥物表面的好處只是暫時的;第三、適當的食物就能充分治好疾病。而他這裡所指的,正是未經過任何加工的天然植物性食物。 54.為什麼會造成慢性食物中毒呢?因為我們平常在飲食的認知上誤區很多,簡單舉幾個例子,像長期食用白糖,這個一般人認為毫不起眼的調味品,它不只是傷害牙齒,還會掠奪體內的維生素B、破壞鈣的新陳代謝、而且對神經系統的健康,有很壞的影響。醫生髮現調皮搗蛋、暴躁、容易感冒的孩子,都是因為甜食吃太多。而成人情緒低落、精神緊張,甚至於精神病,都與吃糖有關,白糖能提供熱量的觀念是不正確的,糖本身不是食物,它唯一的作用就是燃燒體內的養分,並降低身體的免疫力,造成酸性體質。 55.其次我們來看白米,白米和白面是人們眾多不理智的飲食觀之一,是少數酸性的植物食品。人體所需的養分全在被去掉的糠和麩裡面,像是:維生素B群、維生素E、纖維素、微量元素、如鉀、鎂、鋅、鐵、錳等,這麼豐富的營養輕易就被拋棄了,缺少了這些養分,腎、膽結石與關節炎就隨之而來。 56.米、麥等五穀的皮質,也就是米糠和麥糠,它沒有熱量,含維生素B,能把胃腸撐飽,是很有效而又安全的減肥食物。它富含纖維,由於這種纖維不溶於水,在胃腸里也不能完全消化,其最大益處就是促進大腸的蠕動,縮短食物在大腸里停留的時間,並減少大腸里的細菌,把食物轉變成有毒物質的機會,能稀釋食物里既存的有毒物質,減少大腸的傷害,保持腸道年輕,是預防大腸直腸癌和便秘痔瘡的最好食品;食物中缺少這種纖維時,得大腸直腸癌的機會就會增加。 57.現代人對牛奶的認知也相當片面,多數人深信牛奶當中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卻不知道牛奶是引起所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主因,身體往往會因為無法排除其黏液的副產品,而引發呼吸系統的疾病。牛奶與人奶的成分差異性很大,其中百分之八十的酪蛋白,適合三個胃的牛反芻的消化型態,但卻不易被人的胃所消化;雖然牛奶富含鈣質,但這些鈣質往往在消毒的過程中,已經轉變為有害的無機鈣,關節炎就是積聚在骨節內的鈣在作怪。再加上前面所說的,身體在攝入高蛋白食品時,反而會造成鈣質的流失,從這裡我們就了解到,喝牛奶到底能不能補鈣。 58.多數人對於肉類的偏差看法,更是根深蒂固,肉類可說是負面影響最大的食物,現在卻成為很多人每餐必備的美食。從我們前面引用的許多研究證實,肉類是所有文明病的主因。多數人印象當中總以為,人類所需的蛋白質必需從肉品中來,殊不知植物性蛋白更適合人的吸收。從植物當中,人類可獲得所有身體無法合成的必需氨基酸。而青色植物和未加工的五穀類,其所含的蛋白質質量,皆高過動物性蛋白。 59.以下讓我們來看幾個事例。世界上曾經發生過兩次大規模的素食實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丹麥遭到英國封鎖,全國糧食短缺,國王下令禁止使用穀物飼養牲畜,在1917到18年這一年當中,丹麥全國被迫吃素,一年後竟意外發現,丹麥人死亡率比過去十八年來降低百分之34。
60.無獨有偶,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挪威被德國佔領,肉類供應遭到了德軍的限制而斷絕,人民被迫吃素,同樣也意外地發現,挪威人罹患疾病的死亡率亦創下新低,然而在戰後兩國恢復肉食,死亡率很快地又上升到與戰前一樣。 61.在營養學當中,有一個重要的觀點,那就是動物性食物含壞的膽固醇會危害身體。而現代多數的研究報告顯示,肉食對人類有絕對的害處。可是一提到斷除肉食以徹底預防文明病時,很多人一定會問,光吃素食營養夠嗎?根據當代最進步的營養學研究,我們可以十分肯定地說,素食能肯定能夠提供所有人類必須的營養。我們身邊確實有很多人曾經擔心吃素會營養不足,然而我們真正看到,現在有多少人是因為營養不足而到醫院就診?當前真正的問題是營養過剩,與營養不均,這兩個因素才是我們健康真正的威脅。 62.以下我們來比較一下素食與肉食的營養成分,也許會因此修正您對素食營養的看法,這裡我們看到每一百克食物含鈣的毫克數,素食都以相當驚人的倍數高出肉食,看到這樣的數字,我們就知道「吃骨頭補骨頭」是毫無根據的說法。 63.這張圖說明每一百克食物含鐵的毫克數,素食當中鐵的含量依然遠超過肉食,再加上肉類的鐵質其實只有百分之十一能被人體吸收,而植物的鐵質則大部分都能被人體吸收,所以要從肉類當中補充鐵質,其實是相當沒有效率的作法。 64.這張圖表所顯示的更是令人震撼,一般人總認為肉類蛋白質的含量必然遠高過植物;其實不然,圖中顯示每一百克食物當中,所含的蛋白質克數,素食的含量,均高出肉類的兩倍以上,過去我們根深蒂固認為不吃肉類沒有營養,看來這個認知恰好與事實相反。 65.素食的好處這麼多,但真的比較適合人類吃嗎?人類到底應該吃什麼?我們的生理特徵,其實已經說明:人類應該素食。人類無爪、無尖銳突出的犬齒、有平坦的臼齒、以及完善的唾腺,協助初步消化水果、穀類。我們胃酸強度比較肉食動物小20倍、而腸道長度則是背脊的12倍長、並且經由皮膚的毛孔散熱。這些特徵都與肉食動物的體格特徵大相徑庭。肉食動物有爪、有尖銳突出的犬齒、無平坦的臼齒、口中唾腺細小,分泌酸性無酵素的唾液、胃酸強度是素食者20倍、腸道長度僅為背脊的3倍、皮膚沒有毛孔,完全經由舌頭散熱。這兩種迥異的生理特徵,昭示著人類的飲食模式,應該與肉食動物有很大的區別,如果我們刻意忽略這樣的差異,將造成身體很大的負擔。 66.這裡是肉食動物的牙齒結構,牠們具備四支尖銳突出的犬齒,可以撕裂肉塊;後面無平坦的臼齒,無法磨碎植物性食物;口中只有細小的唾腺,其所分泌的酸性唾液,由於不含酵素與唾液素,不能事先消化穀類。 67.人類的胃液呈弱酸性,適合消化高纖維植物類的食品;肉食動物的胃液則為強酸性,相當於人類胃酸強度的20倍,適應消化肉類與骨頭。 68.人類的小腸長度是背脊的十二倍,不但長度很長、而且大腸壁呈現皺迭狀,適合慢慢消化、吸收纖維食物,而非容易腐敗的肉食,所以一旦肉品進入這麼長的消化道中,可能會在腸道裡面腐化、變酸,加速腸道老化。反觀肉食動物,其小腸長度僅是背脊的三倍,小腸短、再加上大腸直且平滑,這個設計適應快速消化高濃縮蛋白,而且因為肉類極易腐敗,不適合在腸子裡面停留過長時間,所以短的腸道,有助於肉食動物快速排出消化後的殘渣。 69.即便吃肉對身體健康有害,而且生理結構說明人類應該吃素,但是仍然有不少人認為,素食者的體力比肉食者差,其實這也是誤解。過去國際上很多知名大學的學者,如耶魯大學、密西根大學、布魯塞爾大學、貝爾京大學等,都曾經做過實驗證實:素食者精力約為肉食者的兩倍;在疲勞後恢復、強壯、敏捷等三項測試當中,素食者的表現皆優於肉食者;而素食者疲倦負荷的時間,約為肉食者的二到三倍。
70.其實傑出的運動員當中,有很多就是素食,孫基禎先生是韓國馬拉松競賽選手,他曾經為韓國摘下十一屆柏林奧運馬拉松項目的金牌,這是韓國史上第一面奧運金牌,他就是一位終身的素食者。這面金牌徹底改變了人們對素食者體力較差的錯誤印象,而後來孫基禎先生一直活到九十歲,為素食者的健康、體力下了最好的腳註。 71.另一個運動家九面奧運短跑金牌選手,美國路易斯先生曾說,我參賽表現最佳的一年,正是我開始吃素那年。這又是一名運動員,以素食來印證其短跑爆發力的傑出表現。 72.其實只要我們注意觀察,凡是體力好、壽命長的動物都是吃素,例如:馬、牛、大象等等;相反的,肉食動物的體力與耐力都不足以承載重物。 73.以上的科學數據讓我們了解成人適合吃素,但是兒童正處於發育階段,也適合素食嗎?答案是肯定的,許多研究證實,素食兒童的發育曲線不但正常,其身體與頭腦的反應皆比肉食兒童好。雖然素食兒童的身材看起來往往比同僚更為苗條,但許多研究顯示,肥胖並不是福,中重度肥胖兒童,其高血壓發病率為百分之三十,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的發病率為百分之八十,而百分之八十的兒童,其肥胖會延續到成人階段,造成一生健康的負擔。 74.營養專家指出,只有偏食會引起營養不良,素食則不會,因為素食當中已經具備一切人類所需的營養,只要均衡攝取,不存在營養不良的問題。有些人或許會感覺,素食兒童到青少年階段,發育好像比一般青少年慢,其實這是錯覺!只要注意營養均衡、保持適量的運動即可。就像前面說到的,現在總體孩子的青春期有嚴重提前的趨勢,這是飲食結構的改變所造成的,其實並不正常。但現在一般家長卻誤把這個現象,當成是正常的。另外報導當中,動物性脂肪與肉類激素的殘留,也造成青春期提早,這些因素都造成青少年在成長之後,身體健康退化、壽命大幅減短的主因,家長只注意到現前孩子發育好像比較緩慢,卻觀察不到快速發育背後所隱藏的危機,對孩子其實相當不利。 75.兒童適合吃素,那老人呢?老人更適合素食,一個人想要健康長壽,開心加素食就是秘訣;新加坡國寶許哲女士,已屆一百零八歲的高齡了,每天仍無私快樂地,在照顧許多七八十歲的老人,她就是一位終身素食者。 76.另一個素食長壽的例子,是巴基斯坦的宏薩。位於喜馬拉雅山的宏薩山谷,住著全世界最長壽的人群,居民終身素食,幾乎不生病,也沒有人罹患癌症,在這裡七八十歲根本不能稱為老人,八九十歲仍可在地里勞動,而活一百歲以上,更是稀鬆平常。 77.下面我們來看看吃肉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消費市場估計,從1960到90年,肉品消耗增加了好幾倍,現在越來越多人把漢堡當成正餐;在很多餐廳里,肉類已經從配菜變成了主食,過去可供給全家人吃好幾天的肉量,現在一餐就被吃光了;而每天在許多餐廳里,還有大量的剩肉被倒入餿水桶,這些現象還與瀕危的環境,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78.以美國為例,在97年美國家畜的總量為總人口數的四倍,家畜一年所產生的糞便高達16億噸,如果分給每個國民,每人將可以分到六千磅,約為兩千七百公斤。更具體的講,一個擁有兩千頭家畜的牧場,其所產生的糞便量,相當於新墨西哥州埃布爾克基市,所產生的廢物總量。這個數字是相當驚人的,但卻容易被社會大眾所忽視。 79.動物產生了這麼多的糞便,但我們知道動物是不會自己蓋下水道的,牲畜的污水將會滲入地下或流入河川,造成飲用水被亞硝酸鹽所污染,進一步造成飲用者身體的傷害與嬰兒猝死的悲劇。 80.據報導,飲用了被亞硝酸鹽所污染的水,會造成人體在健康上很大的威脅,亞硝酸鹽與血紅素的結構相似,其與血紅素競爭的結果,造成攜氧量降低,而孕婦因為缺氧,往往導致胎兒罹患藍嬰症,使胎兒腦部受到傷害。而亞硝酸鹽亦會透過哺乳進入嬰兒體內,危及胎兒健康。
推薦閱讀:
※上世紀20年代斜裁大師Madeleine Vionnet
※TVB新世紀五虎-沒落或是重生
※印度二世紀犍陀羅石雕藝術:燃燈佛本生像 賞析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社會心理學的基本理論研究
※二十世紀十大舞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