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罪惡的見證──戈雷島
殖民罪惡的見證──戈雷島 西方殖民者的奴隸貿易 1.西方殖民者的奴隸貿易 從15世紀中葉到19世紀後半期的奴隸貿易,是西方殖民者掠奪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手段。奴隸貿易最早是由葡萄牙人開創的。1441年,葡萄牙人貢薩爾維斯和特里斯唐在摩洛哥南部沿海劫掠了10名非洲人,被運回里斯本,充當了家內奴隸。1444年葡萄牙的捕奴遠征隊在西非北端大西洋沿岸捕捉了200多名黑人,運往歐洲市場上出售。從此,殘酷的奴隸貿易逐漸發展起來。但在近半個世紀內,販運到歐洲去的黑人數量極為有限。 15世紀末美洲新大陸的發現,「奠定了販賣黑奴的基礎」(《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520頁)。隨著西方殖民者在美洲殖民地經營的種植園和採礦業的發展,迫切需要廉價的勞動力,於是便從非洲輸入奴隸。1501年第一艘滿載非洲奴隸的船隻到達了聖多明各島。西班牙和葡萄牙向西方奴隸販子們發放執照,允許向他們統治下的美洲殖民地輸入黑人奴隸。從這時起,奴隸貿易日益變得重要,販賣黑奴的規模也越來越大。 從非洲到歐洲和美洲的奴隸貿易早期為葡、西兩國壟斷。以後,荷蘭、法國、英國,甚至瑞典、丹麥和勃蘭登堡,再加後起的美國也都加入了販賣黑奴的行列。奴隸貿易大多是由私人出面經營,得到國家支持進行的。 到17世紀中葉,奴隸貿易的範圍集中在大西洋東西兩岸,一般稱為大西洋奴隸貿易。來自歐洲的販奴船,先從歐洲裝載槍支、布匹、甜酒和糖等廉價物品,航行到非洲,換取奴隸,然後把非洲黑奴運往美洲,以高價賣給那裡的白人種植園主或礦山主,換取當地的煙草、甘蔗和棉花等原料,最後運回歐洲,形成三角形的路線,史稱「三角貿易」。在非洲西海岸,從摩洛哥海岸最南端直到剛果河口全長3 500公里的沿海地帶是奴隸貿易最活躍的地區。在今迦納、多哥和貝南的沿海地帶以及奈及利亞西部海岸,因輸出大量奴隸而被稱為「奴隸海岸」。西方各國的奴隸販子在販奴過程中展開了激烈的競爭,紛紛在非洲海岸建立據點以霸佔地盤,像荷蘭在17世紀前半期破壞了葡萄牙的奴隸貿易壟斷權後,在西非沿海擁有40多處據點。其他國家也建有不少據點。迦納的埃爾米納、海岸角,貝南的維達,奈及利亞的拉各斯是當年最著名的奴隸貿易據點。 從17世紀中葉至18世紀下半葉,奴隸貿易發展到最猖獗的程度。這同該時期美洲種植園經濟的迅速發展有很大關係,甘蔗、煙草、棉花、咖啡、香料等作物的大量種植,迫切需要提供更多的勞動力。此時,英國等歐美資本主義國家要求越來越多的工業原料。奴隸販子在非洲低價收購黑奴,在美洲高價出售,牟取100%到1 000%的暴利,黃金、白銀滾滾而來。而向美洲提供日益增多的黑人勞動力,歐洲市場自然會獲得越來越廉價的工業原料。 17世紀中葉以後的150年間,奴隸貿易已經成為非洲與歐洲、美洲之間惟一的貿易活動。在販奴活動的方式方面,除了存在「三角貿易」外,英法等國相繼成立貿易公司,壟斷對非洲的奴隸貿易,其中最著名的有:1660年英國成立的「皇家開發非洲公司」,1672年創立的英國「皇家非洲貿易公司」,還有法國在1664年建立的「西印度公司」等。奴隸貿易得到西方國家政府的大力資助,還派正規軍進行保護,形成十分嚴密的組織系統,不僅在西非沿海建立販奴據點和要塞,而且向非洲內地和東非海岸擴展販奴活動。每年從非洲運往美洲的黑奴達數萬人,18世紀80年代,每年平均從非洲輸出的奴隸達10萬人之多!18世紀時,奴隸貿易成為世界最大的商業貿易之一。這時候,英國的世界殖民霸權最終確立了,黑奴貿易主要控制在英國手中。英國成了奴隸貿易的頭號罪犯,它所運走的黑人比所有國家運走的總和還多4倍。17世紀末,當時美國還沒有獨立,但那裡的奴隸販子已開始自主經營奴隸貿易。他們在黑人貿易中走的也是「三角」航程,把北美、西印度群島和非洲三個地區聯結了起來。後起的美國奴隸販子在販賣黑奴中特別兇狠和殘暴。18世紀時,美國的販奴船比英國的小得多,後者一般有100噸,前者只是40~50噸的單桅帆船。可是,前者裝的黑人並不少,把黑人塞滿船艙,航運中死亡率特別高。 從18世紀下半葉到19世紀下半葉,奴隸貿易逐漸趨向衰落。其主要原因是,在販奴過程中,非洲黑人和美洲黑人奴隸堅持英勇不屈的鬥爭。18世紀時,在英國販奴船上發生的奴隸暴動,有文字記載的就有18次。1700—1845年間,在英、美販奴船上發生過55次奴隸起義。到達美洲後的奴隸也不斷舉行起義,僅在美國,從1619年後的40多年中,大規模的奴隸起義至少有250次。這些鬥爭大大地打擊了奴隸貿易。再由於美國南北戰爭中南方奴隸主的失敗,奴隸制度被廢除,種植園經濟遭到沉重打擊,這一切都使奴隸貿易的規模大大縮小。特別重要的是從18世紀後期起,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迅速發展,要求把包括非洲在內的海外殖民地變成工業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甚至是資本輸出的場所。把非洲人留在非洲進行奴役,既無風險,又可得到遠遠超過從奴隸貿易中獲得的利潤。這些因素使西方資本家對奴隸貿易漸漸失去了強烈的興趣。隨著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奴隸貿易大體上在19世紀70年代就停止了。 ──吳於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編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二版,第216—219頁 【解讀】 西方殖民者的黑人奴隸貿易可追溯到15世紀中期,直至19世紀後半期始告終結,延續了近四百年的時間。除奧地利、波蘭和俄國等少數國家外,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以及美國都曾先後參與了這一罪惡活動。整個奴隸貿易的發展過程,大體經歷了三個時期:第一時期,從15世紀中期至17世紀中期;第二時期,從17世紀後半期至18世紀後半期,這個時期由於美洲種植園的發展,奴隸貿易達到高潮;第三時期,18世紀後半期至19世紀後半期,奴隸貿易走向衰落。如果按照早期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同階段而決定的不同貿易性質來劃分,整個黑人奴隸貿易史也可劃分為三個階段:15—17世紀,為西班牙、葡萄牙的封建王室及隨後荷蘭、英國、法國等以特許公司為代表的商業資本占統治地位,奴隸貿易實行的是壟斷貿易;18世紀,工業資本衝破了商業資本的壟斷,奴隸貿易進入自由貿易階段;工業革命以後,由於近代大工業的出現而在法律上廢除了奴隸貿易,19世紀走私貿易盛行。馬克思曾指出,非洲變成商業性獵獲黑人的場所,是資本原始積累的主要因素之一,標誌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可以說,資本主義從頭到腳,沾滿了非洲黑人的鮮血。 2.西方殖民者的販奴體制和商道 殖民主義者在非洲沿海的販奴活動,大體上是從塞內甘比亞(最早是葡萄牙人以阿爾金島為據點的販奴活動,但為時較短,數量不大,沒有成為奴隸貿易重要地區)向南向東發展到整個西非沿海,再向南到剛果、安哥拉地區,最後發展到東非。奴隸都由內地商人販運至沿海,經由沿海商人轉賣給歐美販奴商。奴隸貿易期間,在內地原有商道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發展起沿海通向內地的販奴商道。沿海各地的販奴體制不同,主要有三類:(1)殖民者直接掠奪的體制,如葡萄牙人在安哥拉;(2)沿海中央集權國家由王室壟斷貿易的體制,如黃金海岸、貝南灣;(3)商人經營的體制,其典型如西非的比夫拉灣、東非阿拉伯人經營的販奴活動。 塞內甘比亞地區在黑奴貿易的第一個世紀里特別重要。1600年以前非洲輸出的奴隸大約1/3來自這裡。16世紀葡萄牙人在甘比亞河及沿海建立了許多販奴據點,如呂菲斯克、波爾圖達耳、若阿勒、卡旺等。另外,維德角群島的一些葡萄牙人來此沿海定居經商,並跟當地婦女結婚。到16世紀末17世紀初,在沿海及甘比亞河已形成一個專事商業活動的非—葡混血種社會。內地從尼日河上游通向甘比亞河口的商道,在17—18世紀是由賈漢凱人控制的。17世紀中葉,歐洲商人包括荷蘭人、法國人、英國人甚至庫蘭人在這個地區展開激烈競爭。到17世紀末形勢漸趨明朗,英國人從詹姆斯島控制了甘比亞河的貿易,法國人從聖路易島控制了塞內加爾河的貿易。在聖路易,一個法—非混血種社會逐步形成。到18世紀後半葉,法國在塞內加爾河上的貿易全部落入聖路易人之手。 1600年以後,塞內甘比亞在奴隸貿易中的地位下降,但輸出奴隸的絕對數量在18世紀初達到高峰。這跟富塔—賈隆高原弗拉尼人的伊斯蘭聖戰有關(參見本卷第八章)。 塞內甘比亞以南是現在的幾內亞比索、幾內亞共和國和獅子山。這裡在葡萄牙人壟斷奴隸貿易時代曾經是奴隸輸出的重要地區之一,16世紀或許占非洲海上奴隸輸出量的1/3,但很快衰落了。1720—1740年代及1780—1790年代富塔—賈隆高原的弗拉尼人聖戰期間,部分戰俘作為奴隸從這裡輸出。但整個來說,18世紀這裡的奴隸輸出量也許不到非洲奴隸輸出總數的5%,還不及塞內甘比亞。 或許由於這個地區奴隸輸出不大重要,因而並未引起葡萄牙王室以及後來歐洲各國特許公司的注意。這一帶的販奴活動主要是由私商進行的。歐洲私商在這一帶沿海定居,跟當地貴族聯姻。其混血種的子女成為富商或酋長,甚至一身二任。18世紀非—葡及非—英混血種人在這裡的政界和商界中居於統治地位。這裡海岸線曲折,港灣及小島多,便於隱蔽,因此是19世紀奴隸走私貿易的重要地區。 獅子山以東是向風海岸。這裡海岸線平直,缺乏天然良港。歐洲人沒有在這一帶沿海定居。販運奴隸主要靠許多小港及泊船點進行船上貿易。1770年代一份法國材料指出,這裡至少有35個停靠港,其中沒有一個每年供應奴隸超過500人的。由於溝通阿肯金礦區到傑內的南北商道在17—18世紀已向南延伸到獅子山、幾內亞和賴比瑞亞西北部的森林地帶,並進一步通至沿海,因此,尼日河及富塔—賈隆高原等內地的奴隸也可經由這條商道在向風海岸輸出。朱拉人控制了這條商道沿線的許多城鎮。 1600年以後西非黑奴貿易主要轉向貝南灣及其以東地區。黃金海岸和貝南灣(奴隸海岸)是17—18世紀重要的奴隸輸出地區,也是歐洲人貿易據點最密集的地區。葡萄牙人早在1482年就在聖喬治·達米納(即後來的埃爾米納)建立了第一個堡壘。但15世紀後半葉及1 6世紀葡萄牙人在黃金海岸主要掠取黃金,而很少販賣奴隸,甚至曾從貝南灣和剛果運進奴隸來換取黃金。但到17世紀中葉,奴隸輸出日顯重要,到1720年代有時甚至運進黃金來換取奴隸。17世紀起,荷蘭、英國甚至丹麥、瑞典和勃蘭登堡等都步葡萄牙的後塵,在這一帶建立堡壘和商站。到18世紀,黃金海岸沿海已有25個石頭構築的堡壘,每個間隔平均只有10英里,還有許多設防的和不設防的商站。18世紀後半葉,在西非沿海及各條河流上陸續出現無數由小代理商主持的奴隸屯集站經營奴隸貿易,歐洲人建立的永久性貿易據點(堡壘和商站)的重要性開始下降,但直到18世紀末歐洲人在西非沿海尚有40個商站,其中30個在黃金海岸。不過,歐洲商人在黃金海岸和貝南灣一帶不直接掠取奴隸,而是按照當地官員制定的條件進行貿易。內地的穆斯林商人將奴隸及其他商品通過沃爾特河或陸路商道運到近海地區,一般以奧約、阿散蒂及達荷美北部的市場為限,在那裡出售給沿海商人,再購買歐洲舶來品去內地。同歐洲人的直接貿易是由沿海商人控制的。17—19世紀,這一帶出現過一系列中央集權的國家,如阿克瓦穆、胡埃達(維達)、阿拉達、達荷美、奧約、芳蒂等,它們都熱衷於由國家管理貿易。各國之間為爭奪貿易壟斷權、控制商道及沿海港口展開激烈的鬥爭。18世紀在黃金海岸內地崛起的阿散蒂王國與沿海芳蒂國家在對歐洲人貿易上的壟斷與反壟斷鬥爭,一直持續到19世紀末英國殖民統治建立,而且這種鬥爭為英國殖民者所利用。 貝南灣以東的比夫拉灣,包括尼日河三角洲和克羅斯河流域,16世紀初開始輸出少量奴隸,18世紀奴隸貿易高潮時成為主要的奴隸輸出地區。由於三角洲地區多沼澤地及不利於健康的氣候,歐洲人沒有建立固定的貿易據點,而是採用船上貿易的方式,沿海還發展起奴隸屯集站進行販奴活動。阿羅人(而不像西非其他內地那樣是伊斯蘭商人)以宗教迷信手段控制了內地伊博(又作伊博格)和伊比比奧大部分地方的販奴活動。在這些地方,政治因素如戰爭、納貢和討伐性的劫掠在獲取奴隸中的作用不如其他地區那麼重要,沒有出現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村落各自為政。沿海一些村落由於商業繁榮而發展成為城邦。這些地方的貿易不是由政府控制,反之,一些城邦如卡拉巴爾、博尼、阿博等的政治經濟是由商人寡頭主宰的。沿海商人駕著獨木舟(大獨木舟可載120人)來到內地市場販運奴隸,並出售歐洲舶來品。阿博和伊達兩個港口控制了尼日河上的貿易。 從卡奔達到安哥拉是奴隸輸出的主要地區之一。據洛夫喬伊估計,1600—1800年間該地區輸出奴隸數量占同期大西洋沿岸奴隸輸出總數的1/4以上,18世紀後期佔1/3,有時高達2/5。19世紀,它仍是奴隸輸出的重要地區。雖然這裡的海岸線綿延1 000多英里,但販奴活動卻集中在少數港口。大約3/4的奴隸由北起卡奔達南至羅安達之間300英里左右的地區輸出。這裡主要有三條販奴商道通向內地:北路從卡奔達、羅安果、馬萊博湖溯剛果河而上伸向東北方內地,在1780年代已到達烏班吉河下游;中路以羅安達和安布里什為出海口;南路以本格拉為出海口。中路和南路商道都通向當時內地主要的奴隸輸出國盧巴、隆達、卡曾貝、洛茲等王國。這些王國位於開賽、寬扎、盧阿普拉諸河流域,包括今安哥拉東部、扎伊爾南部、尚比亞北部的大部分地區。到18世紀末,內地王國已同時向東西海岸輸送奴隸,形成了貫通非洲大陸的商業網。歐洲人的競爭導致他們直接干預當地政治,其捲入的程度比西非深得多。葡萄牙商人及其代理人龐貝羅曾組織武裝捕奴隊,直接去內地捕掠奴隸。另外,17世紀後葡萄牙軍隊對內地的直接軍事行動也是奴隸的重要來源。在非洲人方面,不管是沿海還是內地,奴隸貿易是在王室或政府官員控制下進行的。各地的貢賦是王室獲取奴隸的重要來源。一些奴隸以貢賦形式彙集到奴隸市場上來。販奴市場採用行政管理方式,甚至奴隸從一地販運至另一地也通過行政系統進行。隆達的奴隸貿易中心就在王室所在地。有些王國還直接組織王室商隊,由武裝衛隊護送進行販奴活動。 在東非,歐洲人的販奴活動是從17世紀中葉開始的。1644年葡萄牙人開始從莫三比克販運奴隸去巴西。此後,西印度和北美的船隻也去馬達加斯加和東非大陸沿海販運奴隸。18世紀法國在印度洋的馬斯克林群島發展熱帶經濟作物種植園,給東非奴隸貿易以新的刺激。18世紀後期起,法國、葡萄牙在東非沿海的販奴活動相當活躍。印度洋的法國販奴商除了供應馬斯克林群島之外,尚有大約5—10%的奴隸運往大西洋。葡萄牙人將大批奴隸販運去南美南部。1742—1806年間運進南美拉普拉塔河地區的奴隸有40%來自非洲東南部。19世紀,葡萄牙人、法國人和美國人在東非的販奴活動主要集中在兩個地區:一個是桑給巴爾。阿拉伯商人控制了這裡的奴隸市場和商道。這裡的奴隸貿易和象牙貿易是結合在一起進行的。阿拉伯商隊深入到對岸大陸內地直至大湖地區。塔波拉和烏季季是內地的奴隸和象牙貿易中心。他們在內地掠取或購買奴隸和象牙後,讓奴隸扛著象牙長途跋涉來到沿海市場,然後一起賣掉,因而有「黑象牙」(黑奴)和白象牙之稱。另一個是莫三比克地區。以莫三比克港為中心,商道通向尼亞薩湖以南及奇爾瓦湖地區。這裡專事內地販奴活動的是瑤人,其活動範圍包括南至贊比西河、西至尼亞薩湖、北至魯伍馬河的廣大地區。 ──艾周昌、鄭家馨主編《非洲通史》近代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40—45頁 【解讀】西方殖民者在非洲掠賣黑人奴隸,是從沿海擴大到內陸、從西非擴大到東非。沿海各地的販奴體制各不相同,有殖民者直接掠奪的體制,有非洲沿海的中央集權國家的王室壟斷體制,還有商人經營的體制。適應販賣奴隸的需要,在非洲沿海地區形成幾個重要的奴隸貿易樞紐,塞內加爾的戈雷島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 【注釋】①塞內甘比亞:今塞內加爾和甘比亞。 3.販奴人數及非洲人口的損失 關於殖民主義者在非洲販奴的數量及由販奴引起的非洲人口的損失,史學家和社會學家的估計歷來出入很大。柯廷認為,關於運到美洲的黑奴數量,歷來的學者較多傾向於兩種估計:一種是為我國學者熟知的由鄧巴、杜波依斯、費奇、戴維遜等人主張的一千五百萬左右,即16世紀90萬,17世紀270萬,18世紀700萬,19世紀400萬,總和將近一千五百萬。另一種估計是2 000萬,這同A.G.霍普金斯的說法比較吻合。後者寫道,大多數作者認為有1 500—2 000萬非洲奴隸運到美洲,而非洲運出的有1 800—2 400萬,其中的差額是販運途中的損失。當然,也有些估計與此相去甚遠。例如,皮埃爾·肖尼在1964年估計整個大西洋貿易販奴數量是800萬,大約只是傳統估計數的一半。唐納德·維德納估計運進美洲的奴隸數量在350—550萬之間。也有人認為10—19世紀間從黑非洲運到各接收地去的奴隸總數在1 500—3 000萬之間。由於資料殘缺,絕對數字恐怕永遠無法搞清。 柯廷對販奴人數作了迄今為止最為系統詳盡的專題研究。他認為1451—1870年間從非洲運到美洲和歐洲的奴隸總數是9 566 100人。如果加上海運途中15%的損失率,則非洲運出的人數大約1 100萬。他是根據現有檔案材料及各種估計推算出來的。但這個估計至少存在以下幾方面的缺陷:第一,15世紀後半葉及16世紀是葡萄牙壟斷貿易時期,17世紀荷蘭成為最大的販奴國,而控制海上貿易達兩個半世紀的這兩個國家卻很少保存關於奴隸貿易的材料。第二,英國在17世紀上半葉對西非的貿易儘管得到皇室的全力支持,參與這種貿易的有特許公司、商人集團和個體商人,但自1560年代約翰·霍金斯在西非從事掠奴活動之後的一百年間,英國卻很少有關於奴隸貿易的報導,早期的議會討論記錄和官方報告中也未提及奴隸貿易問題。但絕不能證明這時英國沒有參與奴隸貿易,只是規模沒有後來那麼大。第三,在整個奴隸貿易期間,自始至終存在走私貿易。有些時期走私貿易的數量很大。這當然是沒有記載、查無實據的。因此柯廷的估計數可能偏低。 關於販運途中的死亡率,一般估計是15—25%。這只是指大西洋航運途中的損失。黑奴貿易在非洲造成的實際人口損失遠不止此。造成人口損失還有許多因素。例如,因奴隸貿易引起的戰爭中傷亡的人數,在掠捕奴隸過程中傷亡的人數,因負傷或年老體虛而被遺棄致死的人數,從內地長途跋涉去沿海途中歷盡艱辛而死的人數,囚禁在沿海商站或奴隸屯集站等待裝運而死去的人數,等等。由這些因素造成的生命損失更是無法計算的。杜波依斯估計每運到新世界一個奴隸要犧牲五個人,那麼非洲的實際人口損失達1億。利文斯敦估計要得到一個奴隸必須犧牲十人。杜加斯認為奴隸貿易使非洲損失人口1.5億。1978年在海地太子港召開的非洲奴隸貿易專家會議上,據一些與會者估計,如果把捕獲奴隸時的死傷、經非洲各地陸運過程中的損失、漂洋過海時的死亡等因素都考慮進去,在四個世紀的大西洋奴隸貿易中,非洲損失的人口可達2.1億。 儘管各種估計有很大出入,然而一些學者承認,在奴隸貿易的400年間,非洲人口毫無增長。一位非洲學者對近四個世紀以來歐、亞、非三洲的人口變化作了如下估計(單位:百萬人):
如果這個估計比較接近事實,那麼可見,非洲在奴隸貿易期間人口一直停滯在1億左右。直到奴隸貿易終止後的1900年,人口才增至1.2億,儘管這時非洲黑人的醫療條件並無多大改善,黑人出生率和自然死亡率高的狀況同以前也無明顯變化。而在同時期,亞洲和歐洲的人口分別增長了兩倍多到三倍。因此,非洲在世界總人口中的比例不斷下降。1650年,歐、亞、非三洲人口約4.6億,加上美洲及大洋洲的人口,估計世界總人口接近5億,其中非洲人口佔1/5左右。到1900年,歐亞非三洲人口約14億,加上美洲及大洋洲的人口,估計世界總人口15億左右,其中非洲人口僅佔1/12或1/13。1936年出版的《法蘭西百科全書》估計,20世紀初非洲人口大約只佔世界總人口的1/13。兩者的估計比較接近。 如果將這幾百年間非洲與歐洲人口狀況作一比較,那麼在1650年前後,兩洲人口相差無幾。此後幾百年間,歐洲人口增長至少受下列幾種不利因素的制約:(1)這個時期正是歐洲封建制度逐步衰落和崩潰、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制度逐步確立、現代民族國家形成的時期,總之是歐洲歷史大變動的時期,因此,歐洲各國的內外戰爭連年不斷,因戰爭而傷亡的人數相當可觀。(2)當時歐洲的醫學並不發達,還不能抵禦天花、鼠疫、霍亂等疫病的流傳。史書上關於歐洲瘟疫流行的記載屢見不鮮,流行一次瘟疫的死亡人數總是數萬以至上十萬。17世紀歐洲僅因得天花而喪生的就有4 000萬人。當時歐洲人的平均壽命也不長,人口自然增長率並不高。(3)在販賣非洲黑奴的同時,歐洲也大量向外殖民。大批歐洲人移居到美洲及大洋洲等地。儘管如此,在這期間,歐洲人口還是增長了三倍,而非洲人口則處於停滯狀態。這種強烈的反差,從另一個側面表明奴隸貿易給非洲造成的人口損失何等慘重! ──艾周昌、鄭家馨主編《非洲通史》近代卷,第47—51頁 【解讀】罪惡的奴隸貿易,給非洲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其中,最直接的一個後果,是使非洲損失了大量人口,有學者估計損失數量達到1億人,還有的認為是2.1億人。在奴隸貿易的四百年,非洲人口一直停滯在一億左右,而同一時期的歐洲人口卻增長了三倍。被掠賣的非洲奴隸都是身強力壯的,其中三分之二為男子,年齡多數在12到35歲之間,使非洲損失了大量的精壯勞動力,更使社會生產受到嚴重的破壞。 4.奴隸貿易對非洲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歐洲和美國的先進,是以非洲的落後為代價的。黑奴貿易對非洲大陸本身造成了災難性的後果,延緩了非洲正常的發展和進步,使非洲的社會經濟關係開始發生某些變化。 第一,對非洲社會生產力起了極大的破壞作用。 黑奴貿易大量毀滅了生產力的首要因素──勞動者本身,並在非洲內部造成連續不斷的政治紛爭和軍事動亂,致使社會動蕩,農村凋蔽,田園荒蕪,直接破壞了農業生產。貝南由一個藝術繁榮的文明古國淪落為四處征戰、劫掠的軍事帝國,貝南文明本身也被連續不斷的掠奴戰爭毀滅了。達荷美在16世紀還是向今多哥地區輸出糧食的富庶地區,但在19世紀卻出現了饑荒。在甘比亞河中游以及奴隸貿易所及的上游地區,一些小族如坦達人、巴沙里人、科尼亞圭人滅絕了,另一些部落雖未滅絕但已支離破碎,被大部落吞併。在剛果、恩果尤、卡剛果、羅安果諸王國,18世紀發生的一個重要變化是總人口驚人的下降,這是政治分裂、戰爭連綿以及奴隸貿易的一個後果。安哥拉是巴西奴隸勞動力的主要來源。當時流行一種說法:「沒有糖就沒有巴西,而沒有安哥拉就沒有糖。」在幾個世紀內,奴隸貿易成為安哥拉經濟的主要支柱。18世紀最後10年,出口奴隸占安哥拉收入的88.1%。直到1843年,即官方宣布廢除奴隸貿易之後7年,安哥拉仍有66%的收入來自各港口販奴的稅收。因此,奴隸貿易給安哥拉造成的破壞特別慘重。到18世紀,在葡萄牙殖民統治據點羅安達周圍,農業生產變得無足輕重,以致糧食要從巴西進口,在1783、1799和1816年先後發生了三次大饑荒。甚至安哥拉建築用的木材也要從巴西進口。在安哥拉實際終止奴隸貿易後相當一個時期,沒有一種經濟生活能取代原來奴隸貿易的地位,國家經濟瀕臨崩潰。 19世紀中葉,一些歐洲探險家深入非洲腹地,看到一片因捕奴、劫掠和戰爭而造成的破敗荒涼景象。戴維·利文斯敦不禁哀嘆:非洲「內地的勞動力枯竭了,……非洲每個毛孔都在流血。」橫越非洲大陸的第一個歐洲人V.L.卡梅倫認為:「奴隸貿易將因(非洲)整個人口的毀滅而自然結束」。 歐洲人在販賣奴隸的同時,大量運進外地產品,特別是18世紀工業革命之後歐洲製成品的傾銷,破壞了本地工業,使非洲手工業及家庭工業逐步衰落。先是東印度的紡織品,而後是英法及美國紡織品的傾銷,使非洲本地紡織業受排擠而衰落下去。由於歐洲鐵的大量輸入,幾內亞灣沿海的非洲工匠逐漸使用進口鐵。內地生產的工具和武器也逐漸被伯明翰及歐洲其他地方的產品取代,從而破壞了本地的制鐵業。由於歐洲的金屬器皿如銅盆、鐵鍋的輸入,非洲本地的制陶業也衰落了。尼日河三角洲用海水製取的鹽因為無法同利物浦作為壓艙貨運來的柴郡的鹽競爭,本地的鹽業生產實際上被迫停止了。 第二,奴隸貿易客觀上使非洲東西沿海和近海地區的社會經濟關係開始發生某些變化。 殖民主義者入侵以前,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是西非同外部世界聯繫的唯一渠道。由於交通運輸的艱難,西非同外界的貿易和交往是極為有限的。當時內地是西非經濟文化發展的中心,而大西洋沿岸是經濟落後、人口稀少的地區。以奴隸貿易為主的大西洋貿易的發展擴大了西非同外部世界的聯繫,使西非對外聯繫的主要渠道由撒哈拉商道轉向大西洋海上,開始逐漸形成對外依賴的經濟布局。 沿海及近海地區以及內陸的一些居民,或為商業利益吸引,或為逃避政治動亂、軍事紛爭的局面,紛紛離開原來的部落而定居到歐洲人的堡壘、商站附近。於是,城鎮在這些歐洲人據點附近發展起來。在尼日河三角洲,對外貿易使沿海一些村落發展成為各自獨立的城邦,成為人口、貿易、財富和權力的中心。17世紀以後,西非經濟就是圍繞著一系列海港組織起來的。這些海港城鎮後來逐漸發展成為歐洲列強在非洲的第一批殖民地,成為西方殖民主義者吸吮非洲人民鮮血和財富的據點。商路像吸血管一樣,從這些沿海城鎮伸向遙遠的內地,將薩赫勒地區、薩瓦納草原、森林地帶跟沿海連結起來,從而大大擴展了非洲各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繫。 沿海貿易的擴大,促進了沿海及內地的商人及商業資本的發展,特別是沿海地區出現了經紀人階層。非洲代理商幾乎是和歐洲人對西非的貿易同時出現的。早在15世紀末16世紀初奴隸成為西非主要出口貨之前,黃金海岸和尼日河三角洲就已出現了第一批從事海外貿易的代理商,即經紀人。17世紀中葉奴隸貿易大規模發展起來之後,經紀人的數量及其擁有的財富和權力迅速增大,到18世紀逐步形成為一個獨立的階層。這批經紀人最初來源於兩部分人:一部分原先是歐洲人,是貿易公司的僱員,稱代理商。以後他們在奴隸貿易中聚斂財富,逐步發跡而成為獨立經營的批發商。一些歐洲商人在西非沿海定居,同當地婦女結婚,後來西非沿海便出現了一批混血種的代理商和批發商。另一部分是非洲人代理商,其中有些原來是奴隸。他們在歐非貿易中充任翻譯或掮客,溝通買賣雙方的關係。他們憑藉其商業才能,擺脫了村社傳統的束縛,積累起個人財富。這兩部分人逐步形成一個社會階層,成為歐非商業和文化交往的媒介,類似於遠東19世紀出現的買辦階級。他們在西非沿海、剛果、安哥拉、東非沿海等地都有,其中以西非的塞內甘比亞、獅子山、黃金海岸、奴隸海岸和尼日河三角洲最多。從塞內甘比亞到獅子山,出現了一個黑白混血種商人階層。黃金海岸是經紀人最活躍的地區。奴隸海岸有一批經紀人稱巴西人,是從巴西奴隸制下返回的一些葡萄牙人後裔,有些是純血統的非洲人。在尼日河三角洲,富商往往控制沿海城邦的政權。及至歐洲各國特許公司及其在西非沿海的代理機構相繼撤銷之後,經紀商便紛紛在沿海設立屯集站,以便儲存奴隸直接出售給販奴船。這種經紀人的商業資本往往通過從官到商或從商到官的途徑同政治權力結合,亦官亦商。有些富商的財富和權勢堪與傳統的土王和朝廷相匹敵。 這個經紀人階層是非洲人中間最早接觸西方近代文明的一部分人。他們本人首先接受了歐洲人的教育和影響,並派子弟到歐洲留學。受其影響,沿海一些酋長的兒子在繼位之前也必須到歐洲接受教育。於是,在這些商人和酋長的子弟中出現了第一批受西方文化思想影響的非洲知識分子。 第三,種族歧視是黑奴貿易帶來的直接惡果。 在古代和中世紀,世界上並不存在種族優劣論。直到17世紀,在贖賣黑奴的同時,埃及統治者還在歐洲和亞洲購買了成千上萬名白人奴隸,轉運到敘利亞、巴勒斯坦和尼羅河流域。馬里國王的侍從中也有從埃及買來的白奴。黑奴貿易開始後,黑人大量進入葡萄牙境內,導致兩個種族融合,所以葡萄牙民族帶有尼格羅人種①的特徵,皇族中也有較多是尼格羅血統的。15世紀尼格羅血統從西班牙、葡萄牙擴展到義大利、阿爾巴尼亞和奧地利等地。 美洲開始使用黑奴勞動是基於經濟考慮而不是種族原因。在新大陸最早進行奴隸買賣並淪為奴隸的並不是非洲黑人,而是當地印第安人。在北美大陸,直接取代印第安人的也不是黑人,而是貧窮的白人契約勞工。直至1661年,弗吉尼亞殖民地議會才通過法案規定黑人是「終身奴隸」。隨後,各殖民地紛紛仿效。於是,整個黑色人種的奴隸地位便由法律確定了。以後,資產階級御用學者又為種族歧視提供理論。1781年,荷蘭醫生、博物學家P.坎珀認為,非洲人的面部角更接近於猿而不接近於歐洲人。他的追隨者C·懷特聲稱,歐洲人不但在體質上而且在智力上一般都優於非洲人,企圖以此證明黑人是劣等種族,命定要成為優等種族歐洲人的奴隸。由此可見,黑奴貿易和它所產生的種族主義把「奴隸」這個概念從一種社會區別變成了種族區別。種族歧視是奴隸貿易時代最醜惡的遺產。 ──艾周昌、鄭家馨主編《非洲通史》近代卷,第60—65頁 【解讀】西方殖民者通過奴隸貿易不僅獲得巨額的利潤,轉化為工業資本,促進本國工業的發展;而且奴隸貿易本身,也推動著西方制鐵業、冶金業、船舶制業、紡織業、商業、銀行和保險業的發展。現代歐美國家許多有名的城市,不少是在奴隸貿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如英國的利物浦、格拉斯哥、曼徹斯特、倫敦和普利茅斯、法國的馬賽、南特和波爾多、葡萄牙的里斯本、美國的紐約、查爾斯頓,等等。可以說,歐美資本主義的發展和繁榮,是依靠掠奪和販賣非洲黑人奴隸取得的。然而,這卻是以犧牲非洲人民的利益為代價的。奴隸貿易帶給非洲的是大量人口特別是精壯勞動力的喪失,社會的極端混亂,原有物質文化的消滅,撒哈拉以南經濟的崩潰;奴隸貿易的興起,還打斷了非洲正常的發展軌道而走上畸形的發展道路,逐漸形成對外依賴的經濟格局,從而湧現一批本地的商業經紀人,成為後來西方國家在非洲實行殖民統治的社會基礎;隨著黑奴販賣的興盛,歧視黑色人種的種族主義思潮開始在歐美國家泛濫起來,又給被販賣到世界各地的黑人及其後裔帶來長達幾個世紀的深重苦難。 【注釋】①尼格羅人種:也稱黑色人種、赤道人種、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為世界三大人種(蒙古人種、尼格羅人種、歐羅巴人種)之一。主要包括尼格羅人、尼格里羅人、科薩人、澳大利亞人、維達人、尼格列多斯人和美拉尼西亞人等。其體質特徵是:膚色多呈黑色或黑褐色;發形為捲曲形或波形,發色深黑;眼色黑褐;唇厚而凸或較厚;鼻寬扁或較寬;眼裂較大。主要分布於非洲、大洋洲、印度南部、斯里蘭卡、美拉尼西亞、加里曼丹等地。其形成地區可能在非洲和南亞等處。 奴隸貿易的集散地戈雷島 5.戈雷島的價值 戈雷島瀕臨塞內加爾海岸,面向達喀爾,自15—19世紀,相繼被葡萄牙、荷蘭、英國和法國佔領,是非洲海岸最大的奴隸貿易中心。島上簡陋的奴隸居住區和裝飾華麗的奴隸貿易場所形成鮮明的對比,使得戈雷島的建築極具特色。今天,戈雷島既是人類發掘研究的考古遺址,也是旅遊勝地和自然保護區。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解讀】世界遺產委員會1978年在公布《世界遺產名錄》時,特別註明戈雷島的功能及作用為「奴隸交易地」,是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VI)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VI)即:「直接或明顯地與具有突出普遍意義的事件、生活傳統、信仰、文學藝術作品相關(委員會認為本條標準只適用於在特殊情況下承認列入《名錄》,並與其他文化或自然財產標準聯合使用)」。由此可知,現今的戈雷島雖然兼具人類發掘研究的考古遺址、旅遊勝地和自然保護區,但它之所以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則是由於它是15—19世紀非洲海岸最大的奴隸貿易中心,是「與具有突出普遍意義的事件」相關的文化遺產。也就是說,它的突出的普遍價值在於警示和提醒人們,要時刻牢記歷史教訓,防止類似悲劇的重演。 6.西方殖民者對戈雷島的爭奪和統治 在歐洲人到來之前,戈雷島是由沃洛夫的漁民和牧羊人居住,他們稱它為芭。15世紀中葉,紛至沓來的冒險家的足跡首先踏破了這裡的寧靜。葡萄牙探險家丹尼斯·迪亞士在1444年抵達塞內加爾河口附近時發現了這個島嶼並給其取名為帕爾馬,而且宣稱它屬於葡萄牙王室。隨後接踵而至的有佩得羅·阿爾瓦斯·卡布洛、瓦斯科·達·伽馬和阿美利戈·維斯皮西。迪亞戈·德·阿澤姆巴是在1482年最後來到這裡的。他在此建立了教堂、墓地和貿易驛站。 地理大發現後,奴隸貿易在殖民地經濟中體現了新的重要性。戈雷島由於其獨特的戰略地位和優良的港灣,很快成為葡萄牙、荷蘭、法國和英國等西方殖民者趨之若鶩的關押、轉運黑人奴隸的重地。1466年,捷足先登的葡萄牙人獲得了對毗鄰維德角海岸線奴隸貿易的壟斷。戈雷島成為15世紀~16世紀葡萄牙商人前往位於維德角群島的主要奴隸貿易據點聖地亞哥的中轉站,每年有500名~1 000名奴隸從這裡送到維德角群島去從事強制性勞動,他們中的許多人隨後又被運到哥倫比亞、墨西哥、葡萄牙、加那利島和塞維利亞等地。1588年荷蘭人也登上戈雷島。他們在港口附近修建拿騷要塞,在陡壁上建奧蘭治要塞以保護他們的奴隸公司,他們稱這個島為「戈得雷」即「良好的錨地」。此後在1588年~1814年間戈雷島曾17次易主。如1629年維德角群島的葡萄牙執政夷平了荷蘭人的要塞,但荷蘭人很快又恢復了他們對該島的控制權。1645年戈雷島又被葡萄牙人和法國人搶去。1647年又重新回到荷蘭人手中,其間在1664年又被英國人短期佔領,隨後又轉到荷蘭人手中。1677年,法國艦隊驅逐了荷蘭人,在荷蘭要塞的地基上建起了聖·米歇爾要塞和聖·佛朗科依斯要塞,從而開始了法國對戈雷島將近三個多世紀的統治。其間又有五次間斷性地為英國人所佔據,直到1960年塞內加爾獨立。 ──胡德坤主編《世界遺產》,廣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2頁 【解讀】戈雷島的面積雖然僅有0.27平方公里,但卻擁有充足的淡水資源和良好的避風港。它距今西非塞爾加爾首都達喀爾僅三公里,是進入非洲大陸的天然跳板,同時它又是距北美大陸最近的島嶼,因而成為連接非洲與歐、美大陸海上航線的一個重要樞紐,戈雷島良好的自然資源和優越的地理位置,使西方殖民者垂涎三尺。自1414年葡萄牙人發現這個島嶼之後,歐洲殖民者就為之展開反覆的爭奪。繼葡萄牙人之後,荷蘭人、法國人和英國人都先後捲入這場爭鬥的旋渦。其間曾數度易手,到19世紀完全為法國人所佔領,一直持續到1900年塞內加爾獨立為止。 7.戈雷島上的奴隸貿易 以戈雷島為據點,西方殖民者,特別是法國西印度公司不僅壟斷了與非洲的卡約爾、西內和塞盧姆等王國的貿易,將黃金、獸皮、蜂蠟、樹膠和鴕鳥毛等貴重物品源源不斷地從散落在西非海岸各處的貿易據點運到戈雷島的那些戒備森嚴的貨棧,而且掠買大量黑人為奴,從中牟求暴利。 在到達戈雷島之前,奴隸們按性別、年齡和部落進行分類,被烙上貿易公司的徽章,並被戴上鐐銬。一到戈雷島還要在奴隸們脖子上套上一個鐵環,然後用一條長鏈子拴住。奴隸們就這樣終日戴著鐐銬幹活,從事砸玄武石磚建雅緻的石頭建築、裝卸貨物等繁重的活路,女人則被迫做奴隸販子的家庭僕人和小妾。不工作時,他們就被塞進那些狹窄的黑暗的奴隸房子,小孩子們往往被關在另一個房子與他們母親隔開,不順從的奴隸往往被戴上手銬腳鐐而且多半要被沉入大海。 ──胡德坤主編《世界遺產》,第452頁 【解讀】戈雷島自落入西方殖民者手中之後,便成為他們從事奴隸貿易的中轉站。特別是法國人接手之後,法國西印度公司更是利用戈雷島壟斷非洲西海岸的貿易,奴隸的販賣也是有增無減。在奴隸貿易最猖獗時期,戈雷島上曾同時建有三十多個奴隸貿易站。小小的戈雷島,浸透了非洲黑人的血淚。 殖民主義罪惡的見證 8.戈雷島上的建築和奴隸堡 〔材料一〕島的南北兩端築有堡壘,北端的埃斯特雷要塞還設有炮台。戈雷島臨大西洋一側建有木石結構的兩層樓房,建築物上層建有拱廊,鋪設地板,室內陽光充足,是殖民主義者的住處。下層是一間間小屋,一般每間長2.34米、寬2.28米,要關押近20名奴隸。小屋有一暗道通向海邊,奴隸就從這裡被趕上船,販賣到異國他鄉。 ──李軍主編《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第二冊,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03年版,第122頁 〔材料二〕戈雷島南端築有堡壘,北端有炮台扼守,島上遍布軍事設施、民用建築、宗教場所,其中17世紀~19世紀所修建的防禦工事就佔據這個火山島的十分之一。沙土路面的街道直逼大海,為茂盛的熱帶植物所環抱,紅赭色和黃赭色的瓦頂住房隱映其間。這些房屋一般兩層高,它的上層曾是奴隸販子們的住處,寬敞而明亮,修有朝向大海的陽台和拱廊,並與磨光的玄武岩構築的庭院渾然一體。與之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它的底層則陰暗潮濕、擁擠不堪,且有一半埋於地下,這裡曾是用來關押待運奴隸的土牢。在戈雷島關押奴隸的房子曾多達118個。其中保持最完好的一座關押奴隸的房子建於1776年。它一次可關400個奴隸,其地下室有一條暗道直通海邊。奴隸們一旦通過那條暗道被送上有奴隸船停靠的碼頭,他們就再別想看到自己的家人。島上矗立著一座1828年~1830年間修建的教堂,它是塞內加爾現存的最古老的教堂。島上還有一座清真寺和兩座殖民時期的行政管理樓。島上的建築融會了葡萄牙、荷蘭、英國和法國的建築風格,是18世紀燦爛文明的反映,也體現了文明與野蠻交織的矛盾現象。 不僅戈雷島秀麗的風景與雅緻的建築無法掩飾野蠻的殘跡,戈雷島的歷史更凝聚著歐洲近代文明背景下非洲黑人的辛酸和苦難,也記錄著西方殖民者滅絕人性的累累罪行。 ──胡德坤主編《世界遺產》,第452頁 〔材料三〕奴隸堡的後面,有一個像洞口似的小門,這裡,面向大海,是奴隸們被趕上船的地方。我從洞門口探身向外觀看,只見眼前一片零亂的黑石,一堆堆骯髒的垃圾。風急浪涌,烏雲迫岸。幾隻蒼鷹在這裡落下又飛起,一直在上下盤旋。這一幅凄涼的畫圖,彷彿使我看到了當年黑奴們被捆綁上船的情景,看到了一具具黑奴的死屍從這裡被拋進了海里……我想,難道這些貪婪的禿鷹還在尋找當年黑奴們的屍骨嗎? 奴隸堡內到處貼滿了來自世界各地參觀者的留言,其中有血淚的控訴,也有正義的聲討。他們寫道:「先輩們,你們的犧牲不是無益的,而是我們力量的源泉!」「我們非洲大陸的悲慘歷史告訴我們,要有獻身精神,武裝起來,捍衛我們的自由!」「人們可以把一個人從一個國家掠奪走,但誰也不能把一個國家從人民的心目中抹掉。」 我在島上環遊一周,看到在島的四面都殘存有當年修建的炮台和崗樓。毫無疑問,這是防止黑奴逃跑的警戒,也是為了對付任何來自海上的襲擊的。據資料記載,當年葡、荷、英、法等國殖民主義者都先後奪佔過這個島,並修建了許多奴隸堡,整個島實際上就是一個大牢房,奴隸堡應該正名為奴隸島。西方奴隸販子們選擇這個島作為販奴基地,看來曾煞費過一番心機。一方面,四面環海的孤島便於囚禁黑奴,另一方面這裡正是從西歐通向美洲的必經之路,更有利於他們進行罪惡的交易。幾個世紀以來,歐洲殖民主義者依仗著自己的槍炮,把大批黑人作為商品奴隸賣往美洲,接著又把美洲的原料和經濟作物販回歐洲,所謂西方資本主義的文明和財富,實際上是建築在無數黑奴的白骨堆上的。這個島就是這一血淚歷史的見證。 ──穆青《黑色的礁石》 【解讀】正像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中所說的,「島上簡陋的奴隸居住區和裝飾華麗的奴隸貿易場所形成鮮明的對比,使得戈雷島的建築極具特色」。戈雷島既有高聳的教堂、華麗的豪宅,也有陰暗潮濕的牢房、炮台和崗樓,形成極大的反差。但是,這不也正說明,西方資本主義的文明和財富,是建築在無數黑人奴隸的屍骨之上的嗎? |
推薦閱讀:
※為何英國打贏了7年戰爭,卻最終丟掉了北美殖民地?
※西方列強的殖民到底給中國帶來了什麼?
※英國殖民印度近200年,臨撤出還分裂印度,印度人為何不恨英國?|印度|殖民|英國
※對外擴張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