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恐襲會怎樣影響英國大選
接連發生的恐怖襲擊使英國大選的選情複雜化,但恐襲本身不會左右大選結果,它影響的是大選後英國的內外政策走向。
▲今年3月23日,英國倫敦發生恐襲,民眾聚集在特拉法加廣場,悼念恐襲遇難者。
文/曲兵
接連發生的恐怖襲擊使英國大選的選情複雜化,但恐襲本身不會左右大選結果,它影響的是大選後英國的內外政策走向。6月8日英國即將迎來大選。然而,英國的大選之路並不太平。先是5月22日,英國曼徹斯特遭遇大規模恐襲,如火如荼的大選造勢活動一度暫停。一波未平一波再起,6月3日晚倫敦再遭恐怖襲擊,以致首相梅在昨日的演講中直稱「受夠了」 。接連發生的恐襲無疑會使選情複雜化。一是大選節奏被打亂。為宣傳造勢,梅足跡遍及蘇格蘭、威爾士和英格蘭,還不惜深入工黨的傳統選區爭奪人心。恐襲發生後,她不得不暫停原有計劃,趕回首相府積極應對;二是影響辯論焦點。今年3月以來,英國發生三起恐怖襲擊,警方還挫敗了5起未遂陰謀,恐怖襲擊似乎成了「新常態」,這對民眾心理的衝擊是巨大的。這使得各黨派的候選人在競選時必須在安全問題上表態,以爭取選民支持;三是恐襲為反對黨攻擊保守黨提供「彈藥」。曼徹斯特遭遇自殺炸彈襲擊導致大量傷亡後,工黨領袖科爾賓就抨擊保守黨執政時削減警方經費,質疑梅政府的反恐能力。但事情總是一分為二的,恐怖襲擊也有對保守黨有利的一面。梅任首相前當過六年內政大臣,以手腕強硬著稱。她在競選中強調自己富有反恐經驗,是提供「強大且穩定的領導力」的不二人選。她反戈一擊,稱工黨領導人科爾賓「軟弱」,無力領導這個國家。曼城恐襲後,梅的應對算得上有板有眼。此次倫敦遭襲後,梅堅持不改變大選日期,顯示出「不向恐怖主義低頭」的堅強態度。從民調看,梅對科爾賓的優勢還比較明顯。
▲5月23日,在英國倫敦,警察在白廳附近執勤。22日晚,曼徹斯特體育館發生一起自殺式爆炸。圖/新華社
從英國近幾次選舉看,影響大選結果的根本性因素是英國國內的經濟形勢和社會政策,安全議題排在靠後的位置。比如,多份民調顯示,醫療、移民、經濟和退歐是本次大選中英國選民關注的優先議題。近期保守黨的領先優勢從20%縮減到3%左右,主要是其提出的社會福利、稅收等主張惹惱了中老年的中產階級選民。此外,英國經濟形勢也引發民眾擔憂。2016年公投後的短期經濟增長主要來自消費的推動,但由於物價攀升、工資增長放緩,消費對英國經濟的推動力已顯不足。
接連發生的恐襲為梅加壓、添堵,其連任首相也不再穩操勝券。不管是梅還是科爾賓贏得6月8日的大選,恐襲對英國未來政策走向都打下了深深烙印。新政府必將推行更強硬、有效的反恐政策。比如,重新評估英國的反恐策略,加大情報機構能力建設,打擊極端主義。梅在昨日的演講中就表示,「我們國家對極端主義過於寬容」,必須下大力氣解決這一問題。在對外政策上,嚴峻的反恐形勢必將助推英國與歐盟、美國、中國等加強安全合作。英國雖已啟動脫歐進程,但其與歐洲大陸的安全卻無法分割,畢竟本土出現的「獨狼」是無法靠加強邊境管理來防備的。不管脫歐談判出現怎樣艱難的局面,英國加強與歐盟國家在情報、警務、邊境、移民以及資金管控等方面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同時,英國未來在對外干預時也會比較慎重。科爾賓常年堅持反戰立場,提出「要確保外交政策不可增加英國遭受恐怖襲擊的風險」。梅雖在議會投票支持英國2003年出兵伊拉克、2011年空襲利比亞,但也強調「要以符合國家利益的方式進行干預」。有深陷伊拉克戰爭泥潭等前車之鑒,加之脫歐談判牽扯大量精力,相信英國政府在未來對外干預時必將慎之又慎。
編輯:溫文
推薦:
順豐與菜鳥的和解,從一開始就被註定
外「借」8歲女兒用於盜竊的父母愧為父母
女博士因誤機打人,大鬧機場的惡習就是不能慣 | 新京報快評廣場舞攻佔籃球場,打了誰的臉?|新體談
特別提示:留言如入選新京報A03版「微言大義」,請在後台回復您的「真實姓名+銀行卡號」
本文為新京報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
推薦閱讀:
※網路機頂盒什麼牌子好,史上最強三大選購絕技
※實際利益VS價值觀:美國大選移民議題引發白人社會分裂
※274:218!特朗普贏得美國大選
※「9·11」後美國最嚴重恐襲 或影響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