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通識365 】 第六十三講:明天會更好

如果相信明天還可以看到太陽升起,我對生活的期待就不會只局限在今日。今天的愉快,也期待能延續到明天;今天的滿足,也希望能在明天實現。明天和今日一樣都是真實的生活,也是今天的延續。明天的行動,不能只剩下呆坐在柳樹下的回憶。

今天捕捉的大魚,只要不會過夜就腐敗,我會想留一點到明天享用。邊際效用是會遞減的,今天費勁地吃光整條魚的效用,並不如將大魚切成兩塊,分兩天好好來享用。經濟學稱此行動為「資源的跨時配置」。「跨時」就是同時顧及今天和明天。個人能同時顧及今天和明天的偏好稱為「跨時偏好」,而跨時配置就是將資源依照個人的跨時偏好配置到今天和明天。

由於還有明天,個人會期待「明天依然美麗」,盼望「明天會更好」。於是,我就不會在今天過度消費資源,願意保留一些資源明天享用。跨時配置可以提升個人的跨時效用,實現更高的跨時偏好。不在今天過度消費資源的行動稱之「節儉」;若想加點告誡意義的話,就可稱作「節制」。在資源固定的經濟社會裡,節儉因能夠提升跨時效用,因而被視為一種美德。

我們不必太計較《說文解字》是怎麼定義美德的,如果一種行動不能提高個人的效用,又如何能說服他會毫無抱怨地遵循該「美德」?經濟學能真實地反映個人內心的期待,而不是太過於功利。

資源固定是指個人可支配的資源總量是固定的。於是,今天多用了,明天能用的就少了。最好的例子就是靠儲蓄度晚年的退休老人。在利率接近於零的年代,今天多用了,明天能用的就少了。如果他明確地知道自己還能活幾年,就會詳細地把儲蓄配置到未來各期。如果他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唯一的作法就是遵循另一種美德:能省則省。

個人只要還擁有部分的生產能力,就不會想「退休」。畢竟生命長短無法預知,沒有人願意變成只能在冬天受凍的蚱蜢。種大米的老農依然會早起去巡視水田,看看稻禾是否缺水;打竹筍的老農也依然早起去循視竹林,尋找掙土的初筍。當然,個人能夠參與生產的世界,已經是生生不息的世界,而不是資源固定的社會。這時,個人有機會擺脫資源固定下的生活限制。如果他不願意繼續過著「能省則省」的生活,就必須接受新的美德:勤勞。勤勞是生生不息之世界的美德,要求我們要以確實的行動去配合大自然的繁衍能力。若無法及時配合大自然的繁衍能力,就是辜負大自然給我們更好生活的恩賜。

勤勞累積出豐富的工作經驗,有些人能從經驗中發現更為聰慧精巧的生產程序。換言之,個人讓明天更加美好的行動是逐漸地從節儉,到勤勞,再到新的美德:發現。在節儉中,個人將今日的消費資源保留到明天;在勤勞中,個人將今日利用時間所生產的產出保留到明天。在發現中,個人將他在消費與生產的所累積的經驗轉換成知識與技術,然後將知識與技術保留到明天去生產。

為了更美好的明天,我們深入叢林、登上高山、潛入深海,去尋找還未發現的礦產和物種。這種美德稱之為「冒險」。還有另外一種冒險,並不是在發現人類未知的事物,而是在市場中推出人類未曾有的商品。這種美德稱之為「創新」。冒險、發現、創新的新美德,把今天的發現與創新傳遞到明天,讓明天的生活更加地豐富。

當我們發現明天后,便想把今天的種種都轉移過去。於是,消費資源與產出被保留到明天。這些被保留到明天的資源與財貨,如果不被直接消費,就等於是貨幣。貨幣用於滿足對明天消費的需要。如果貨幣已經出現,也會被保留,用來滿足明天的需要。這些貨幣是明天生活的資本,可直接稱作「資本」或「流動資本」。

另外,生產技術與知識也被轉移到明天。這使得明天的勞動力有更高效能的產出。這些產出構成明天的供給面。由於生產技術和知識提升勞動力的生產效能,承載它們的東西就被視為另一種被稱為「資本財」的生產要素。

簡單地說,我們靠著資本和資本財的生產與保留,讓明天更加美好。

請思考以下問題:

1

資本和資本財有何不同?

2

請你簡述一下:個人和人類社會是如何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參考資料:

1

米塞斯,路德維希·馮:《人的行為》,夏道平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5年。

2

羅斯巴德,穆雷:《人、經濟與國家》,董子云、李松、楊震。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年。

編 寫丨黃春興 台灣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

編 輯丨翠玉、青雲

插 畫丨山谷

朗 讀丨鄧嘟兒

出 品丨正一君書院


推薦閱讀:

爾雅通識是什麼課?
通識 |《維米爾的帽子》
通識導賞﹕瑪雅揭秘
通識培訓--於永正老師談如何備課

TAG:經濟學 | 經濟 | 通識 | 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