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培養會幸福的孩子

培養會幸福的孩子

———幸福是一種能力,幸福才是教養的最終目標

作者:(韓)盧景宣 出版社:灕江出版社

《培養會幸福的孩子》第一部分

「父母培養孩子」究竟是培養什麼呢?我覺得也許可以將其定義為「培養孩子擁有長大成人後以獨立個體存在、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的能力」。

  第一章 如何培養孩子?

  1.我們要傳授給孩子什麼?

  培養會幸福的孩子

  「父母培養孩子」究竟是培養什麼呢?我覺得也許可以將其定義為「培養孩子擁有長大成人後以獨立個體存在、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的能力」。

  孩子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他應該過怎樣的人生?抱有這種疑問的父母大多是基於「孩子將來要從事什麼職業」這個問題提出的。父母希望孩子取得職場上的成功,手握社會名譽和財富,所以父母才會從孩子非常小的時候開始就敦促他們好好學習,而孩子們也多是在上小學之前就開始被學習折磨。

  到了上小學的年齡,孩子一個星期的日程被做作業和輔導班之類的學習活動塞得滿滿當當。每個孩子都忙著去上各種輔導班,連個能和自己去衚衕口或遊樂場所玩的朋友都沒有。如今孩子們的「苦難生活」從側面反映出父母對於成功的執著和不安。

  但只要擁有了社會名譽和財富就能變得幸福嗎?幸福究竟意味著什麼呢?讓孩子幸福難道就意味著把孩子培養成社會上的成功人士嗎?肯尼迪總統是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之後幸福的嗎?創建世界上最大的軟體公司——微軟的比爾?蓋茨是成為世界首富後才覺得幸福的嗎?把孩子培養成肯尼迪或者比爾?蓋茨之後,孩子是否就會對生活感到滿足和幸福?這是父母亟待認真思考的問題。不幸的是,並非所有的孩子生來就具有成為肯尼迪或比爾?蓋茨等優秀人物的才能,倘若將財富和名譽當做人生終極目標,那除去極少數的人之外,絕大多數的平凡人都絕對得不到幸福了。

  有一個因虛無和空虛感到困惑的六十多歲男子,他移民到遙遠的美國和子女生活在只有一間卧室的房子里的時候,他認為搬到有兩間卧室的房子就會很幸福。所以他不分晝夜努力工作。但是等到他買了帶兩間卧室的房子之後,他又覺得好像只有買了帶三間卧室的房子之後才能更幸福。於是他更加努力工作,買了帶三間卧室的房子,最終又買了套帶四間卧室的又大又好的房子。那時他已經年近花甲,他一生忙於工作,所以周圍連個能暢談心事的朋友都沒有,妻子和孩子也覺得他很疏遠。他擁有了自己想要的房子,但依舊絲毫感覺不到幸福。想到自己大好青春年華換來的是這四間卧室,反而讓他感到更加空虛落寞。

  這樣我們的孩子就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了嗎?如果讓我這個做了一輩子小兒精神科醫生的人說,我認為幸福的充分條件是「成為心情平靜、性格好的人」。如果生來沒有IQ140的好腦瓜,不能像比爾?蓋茨那樣擁有巨大的財富和名譽,但能夠滿足於自己的工作、和家人朋友一起和睦生活就是幸福的人生。賺的不多,但不給別人添麻煩,和家人朋友、鄰居和睦相處,和孩子們也能快樂融洽地相處,這種人的生活不也是很幸福的嗎?

  傳授知識不是越早越好

  一個三十多歲的年輕媽媽帶著自己剛滿三歲的孩子來找我,本該是愛說話的年紀,但孩子跟同齡人比起來,語言能力明顯低下,而且還不想說話。所以她帶孩子來找我。

  和媽媽交談的時候,孩子好奇地觀察著診療室。每當她看到房間里的掛曆、海報和書上的英文字母時,就會大聲讀出來。也就是說,孩子只有在看到英文字母的時候才會開口。孩子無法用母語表達出有意義的句子,滿口都是大聲讀出的英文單詞。

  孩子的媽媽告訴我,孩子比別的孩子翻身早、走路早、學說爸爸媽媽快,所以她覺得孩子發育得快、又很聰明,於是決定開始對孩子實施早期英語教育。在孩子還不滿18個月的時候,她就開始給孩子讀英語圖畫書,和孩子一起邊看貼在牆上的英語字母表,邊教孩子大聲讀。孩子媽媽還會給孩子放一整天的英語錄像,其實孩子說出來的英文字母不過是模仿錄像帶里主持人讀的英文字母罷了。孩子跟得上,媽媽深受鼓舞,於是就買更多的英語錄像帶放給孩子看。

  孩子和錄像帶玩的時間比和媽媽在一起的時間都多,孩子撒嬌想和媽媽玩的時候,媽媽卻一意孤行地認為必須要將英語植入孩子的大腦中,於是孩子只要不看錄像,媽媽就會批評她。終於,在媽媽還沒有意識到的時候,孩子開始不怎麼說母語,嘴裡蹦出的更多的是英文字母。媽媽誇獎孩子,她就會興奮地大喊。孩子本該從18個月開始就學習組織母語,但這個孩子卻完全沒有學到。

  孩子的媽媽也曾經讓孩子說些別的,但孩子只會羅列單詞,說些英文字母。本該是在和媽媽玩的過程中自然學習母語的年紀,孩子卻成天看英語錄像帶,這就是她無法獲取正常語言表達能力的原因。而更嚴重的問題是,由於媽媽強迫孩子學英語,孩子對媽媽產生了恐懼的心理。為了對孩子進行治療,我建議媽媽把包括英語錄像帶在內的所有錄像帶統統收起來,充分滿足孩子的需求,無條件地和她一起玩。一年以後,孩子終於恢復了正常的語言能力。

  培養出性格好、學習好的孩子,達到這種一舉兩得目的的唯一方法就是為孩子植入一個念頭——和媽媽在一起學習很有趣。入學前覺得和媽媽一起讀書、一起去圖書館、一起學習有趣的孩子,上學之後也會覺得有趣,能一直保持好奇心,媽媽惡狠狠地硬逼著孩子學習只會妨礙孩子的發展。

  讓我們來對比一下韓國孩子和美國孩子學鋼琴時的不同狀態吧。很多韓國的孩子學拜耳、車爾尼的曲子,他們討厭老師和家長,被練琴折磨得疲憊不堪。但美國的孩子會一連幾個月學彈《小星星》這首曲子,和老師、家長學習的過程也非常愉快。

  彈鋼琴的最終目標是什麼?是為了成為世界知名鋼琴演奏家,還是成為鋼琴老師?如果鎖定的不是這個目標,那你是為了讓孩子享受鋼琴的樂趣吧?如果你的目標不是前者,而是後者,那難道不應該先讓孩子自己感受到和媽媽、老師一起學彈鋼琴是件很愉快的事情嗎?

  培養孩子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能力

  也許讓父母放棄對社會成功和財富的執著的想法太過天真了,但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是讓孩子享有幸福人生的唯一途徑,這卻是不爭的事實。如果你為了讓孩子找到好工作,拚命催他好好學習的話,那樣非但他的成績會一塌糊塗,性格也很容易出問題。孩子對學習逐漸失去興趣,對緊逼自己的父母和繁重的學業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最終,良好的性格將失去紮根孩子心中的空間。

  孩子五六歲上幼兒園,就開始和同齡的孩子一起交往。如果這時的孩子不能和其他孩子和睦相處,那他會變得畏縮,或會試圖通過過激的行為來表現自己。越是這樣,就越難和其他的孩子融合,越會受到孤立。

  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來源於與他人交往時有趣、美好的經歷,當然這需要具備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那就是與人交往時要保持開朗的心情。要想開朗地對待他人,那必須熱愛、並開朗地對待其生命當中的第一個他人——媽媽。如果媽媽能夠滿足他的每一個需求,幫助他解決所有的困難,哪怕因為各種原因,媽媽最終沒能滿足他的要求,但媽媽能夠安慰他失落的心靈,孩子都能從這些獲取成長力量的經歷中培養出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如果孩子向媽媽尋求幫助的時候得到的非但不是幫助,而是責罵的話,那孩子理所應當地會認為在別人那裡也會受到同樣的待遇,最終會與他人產生隔閡。反之,如果孩子是在與媽媽的良好關係中成長起來的,那自然會以一顆開朗的心去對待他人。

  另外,媽媽還要教孩子怎樣才能讓他人接受自己,讓孩子知道,如果不考慮別人,只考慮自己的需要,那身邊一個人也留不下。而凡事為他人著想、讓步的人不會輕易地討厭一個人,而別人自然也會喜歡和這種人在一起,這種人無論做什麼都會很有趣。要將這樣的想法植入孩子們的心靈深處。

  比如,當和孩子們去外面吃飯的時候,不要單方面地堅持帶孩子去父母想去的地方,要時常聽聽孩子的意見,遵循多數原則或者徵求意見,採取民主表決的方式,這樣可以養成孩子除了自己的喜好之外,還尊重別人喜好的習慣。父母親身示範,告訴孩子如何詢問並尊重他人喜愛的東西。這樣的孩子走出家門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的時候,才不會隨心所欲地強迫別人必須要這樣,或者必須那樣,而是會一一詢問其他孩子的意見,通過這個過程自然而然地具備了領導的才能。民主的領袖才是真正的領袖,而所謂民主的領袖其實就是懂得詢問他人的意見、能盡心儘力聽取他人建議的人。

  每個人都希望獲得他人的尊重,只會賣弄權威的光桿司令單打獨鬥是堅持不了多久的。無論是誰,一輩子只想獲得別人的掌聲,或者一輩子只為別人鼓掌都是很困難的。即便自己的意見沒有獲得多數人的支持,只要是對方詢問過自己的意見,至少為對方鼓掌的時候心情不會太壞。

  2.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

  性格是先天賦予和後天培養的結合

  大部分來找我的媽媽都會向我抱怨,孩子「打從一出生」就調皮、固執。有的則會說,孩子「出生的時候」還很乖,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了一個調皮鬼。父母所說的「從一出生」孩子與生俱來的就是孩子的「天性」。「天性」可以定義為「對人際關係產生重要影響的因素」。發色、身高、膚色等身體特徵雖然也可以通過基因遺傳,但由於其對人際關係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因此不能將其歸為「天性」。

  對人際關係產生影響的感情、態度和行為模式是天性的重要要素。孩子們的天性可以大體分為以下三種:

  溫順的孩子

  只要哄一下馬上就停止哭鬧,可以自己吃飯睡覺,不難纏,善於適應新環境的孩子。孩子性格溫順,媽媽覺得這些孩子「不知不覺」就長大了。

  難纏的孩子

  感情起伏大,再怎麼安慰也不會輕易停止哭鬧,極端固執,很難改變自己意願的孩子。碰到這種孩子,媽媽往往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麼培養。這種孩子對周圍的環境充滿好奇心,不能長時間地待在一個地方,四處尋求有趣的東西。愛憎分明,討厭的東西絕對不做。從父母的立場上來看,培養這種孩子可不輕鬆,需要大量的耐心、信任和說服能力。

  反應慢的孩子

  這類孩子很害羞,也很膽小,如果把他放在陌生的環境里,會感到不安,很容易變得畏手畏腳。由於他們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欲求和想法,往往被人忽視。雖然整個行為模式大致屬於慢半拍的,但只是對環境的反應比較慢而已。如果嘲笑這種孩子是「蝸牛」,那長大之後他就是個缺乏自信的人。所以家長不要催促,要理解孩子這種「大器晚成型」的天性。

  每個孩子都帶著與眾不同的天性來到這個世上,但是性格卻不知是由天性決定的。熟練的護士能把握出生一個星期或者剛剛出生的新生兒的天性。但過了幾天,孩子和媽媽在一起生活一段時間之後,護士就很難再把握了。總而言之,除了天性的影響之外,孩子的性格更多還是受到養育態度和方式的影響。

  把出生一個禮拜、天性相似的12個溫順的孩子分別分成兩組。一組和媽媽一起睡,另一組和媽媽分開,睡在嬰兒房裡。和媽媽一起睡的孩子比與媽媽隔離的孩子能更快地辨別黑夜與白天,晚上不怎麼哭,睡得很香甜,和媽媽一起睡的孩子就算是晚上醒了,只要媽媽拍上幾下,馬上就會再次陷入夢鄉。而和媽媽分開睡的孩子,晚上翻身也不會有人照顧,所以經常醒過來哭鬧。前面的故事說明,雖然只是不足一個星期的養育時間,不同的養育方式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

  孩子玩玩具的時候,如果感到不安或者疲倦會尋求媽媽的安慰。這時,讀懂孩子心思的媽媽就會把孩子攬入懷裡,孩子感受到平靜,會重新拿起玩具開始玩。媽媽就是在孩子餓的時候、困的時候、尿布濕了的時候、想玩的時候、感到不安害怕的時候,讀懂孩子的心意,安慰他,給他提供必要東西的存在。就算孩子出生的時候比較難纏,但只要媽媽能一直溫暖地包容他,孩子會與媽媽之間形成安定的關係,將來成長為溫順的孩子。

  孩子去尋求媽媽安慰的時候,如果媽媽沒有反應,或者表現冷淡或嫌惡,甚至生氣打孩子的話,那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呢?盼望得到媽媽擁抱和安慰的孩子會被媽媽的反應嚇得不知所措。本想去尋求安慰,但媽媽不是溫柔的媽媽,而是生氣的媽媽、打人的媽媽,孩子會陷入混亂之中,不知道該怎麼辦。即便孩子天性溫順,但如果孩子和媽媽之間持續保持恐懼而混亂的關係的話,那他在成長的不同階段會不斷地與人產生矛盾,長大之後也會在人際交往中碰到很大的困難。

  這種媽媽在大部分情況下是這樣的:心情好的時候,把孩子溫柔地抱在懷裡;碰到傷心的事情、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覺得孩子煩,不去理會安慰孩子。孩子為了再次享受媽媽那偶爾才能得到的懷抱,會更粘媽媽。如果媽媽不抱,孩子就會不安,調皮耍賴不想和媽媽分開。

  還有一種媽媽性格木訥,孩子哭也看不出來為什麼。她們會因丈夫傷心抑鬱,或者覺得自己應該對孩子要求嚴格而不許孩子撒嬌。這時,孩子對媽媽要求上幾次之後就會放棄。孩子對完全不配合自己的媽媽感到絕望,最終不願和媽媽在一起,選擇自己玩,迴避與他人的交往。這種孩子看上去比自己的年齡早熟,雖然看似獨立,但其實對不理會自己的父母充滿憤怒。可只要孩子對媽媽一生氣,就會遭到媽媽的批評,孩子只能自己一個人去消化這種憤怒。

  所以,孩子最終性格如何形成取決於父母如何培養。遇到什麼樣的父母、在什麼樣的環境中和什麼人結成什麼樣的關係會決定孩子的未來。 

  依戀是與生俱來的生存本能

  孩子為什麼需要媽媽,為什麼想和媽媽親近呢?因為這是孩子為了存活下來與生俱來的生存本能。只有在媽媽身邊才能更好地吃飯、維持體溫,只有得到媽媽的撫摸才能更好地強化自身的免疫系統。

  所謂「依戀」是指這種與深愛的對象結成關係並試圖維持的感情,這是英國精神分析學者約翰波爾比定義的術語。人們可以從子女與媽媽的關係中發現依戀最具代表性的示例。孩子和媽媽都想要維持這種相愛的關係,尤其是哺乳動物和鳥類,它們從一出生就對媽媽帶有一種本能的依戀,與此同時對陌生的對象感到恐懼。依戀是一種生存體系,是哺乳動物和鳥類經過數億年的進化過程發展而來的一種體系。

  動物行動學者哈利?哈洛以小猴子為對象進行的實驗是顯示依戀這一本能的非常重要的示例。為了實驗,哈洛用鐵絲製作了一個冰冷的母猴模型,上面掛著奶瓶。另一個是用絨布製成的母猴模型,沒有掛奶瓶。小猴子只有在飢餓的時候才去找鐵絲代母,除此之外一整天都待在絨布製成的代母身邊。

  這個實驗說明,單純地填飽肚子無法滿足幼年哺乳動物的生存條件。也就是說,柔軟的接觸是比吃更重要的生存發育條件。

  為什麼依戀比吃更重要呢?那是因為如果依戀無法正確進行,便很難維持生命。依戀是事關生死的強烈本能,依戀的最終目標是維持生存必須的「安全狀態」。孩子肚子餓的時候會哭著吃媽媽的奶,不安時會哭鬧,試圖尋求媽媽的安慰。如果媽媽能對孩子的需求做出正確的分析,並及時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馬上就能恢復到「安全狀態」並平靜下來。孩子帶著各種生存需求來到這個世界上,其中想接受照顧的本能表現為使依戀活性化的行動。

  孩子如果離開了媽媽的關愛和溫暖的照顧,就很難生存下去,所以孩子會不斷地向媽媽發出信號。為了維持「安全狀態」,孩子試圖親近媽媽的所有行為和努力——與媽媽的對視、微笑、哭泣,要媽媽抱的舉動,爬向媽媽等,都可以稱之為「依戀行為」。

  孩子一旦受到壓力,就會表現出依戀,想衝到媽媽懷抱這個安全的港口中尋求安慰。收到這個訊息的媽媽抱抱孩子、安慰一下,孩子便可以在媽媽這個港口裡揚帆、獲得平靜。而且,孩子還會將媽媽的形象當做心中的安全基地,即便媽媽不在身邊,也會努力衝破不安的狀況。如果媽媽能讀懂孩子的依戀行為並及時給予反饋的話,孩子長大之後會成為性格平靜的人。但如果媽媽不能準確地分析孩子發出的信號,表現出厭煩,無視孩子的要求,或根據自己的心情時而滿足、時而不顧,孩子的心理會變得非常不安。

  總而言之,在孩子性格形成這個問題上,孩子與媽媽的依戀關係發揮著比孩子先天因素更重要的作用。孩子哭著找媽媽的時候,如果媽媽能儘快把握孩子的需求,提供給孩子他想要的東西,孩子就會明白,只要自己有需要,媽媽會一直幫助自己,從而變得很安心。孩子會產生這種正面的想法,「媽媽跟我一起玩,無論我要什麼,媽媽都能看出來,滿足我。和媽媽在一起我很安心。和媽媽在一起的時候又安心又快樂,那和別人在一起的時候我也要那樣。」因為媽媽總是在關注自己,對自己的要求做出反應,所以孩子心中會產生一種自尊心,認為自己是個有用的人,是值得獲得愛的人。這時,孩子心中會描繪出好媽媽的形象,而每當遭遇困難的時候,媽媽的形象會為孩子提供克服困難的力量。

  信仰宗教的人可以把神的形象與母親的形象進行一下比較。我們試著將聖經《詩篇》第23篇中的耶和華替換成母親吧。

  「母親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她讓我躺在青青草地之上,引領我走在靜靜的河邊。儘管我漫步在死亡峽谷的陰影之中,卻不會懼怕任何魔鬼,因為母親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桿,都在安慰著我……」

  一般說來,媽媽對孩子就是這樣一種存在。在這種媽媽身邊長大成人的孩子不會懼怕他人、厭惡他人,會和他人和睦相處,孤身一人時也能愉快地度過,自己結婚生子之後,也會按照父母養育自己的模式去培養孩子。

  「兩次失去媽媽的孩子」

  我在美國時,曾經治療過一個上中學的女孩。女孩很聰明,是個學習成績優異的模範生。一天上課的時候,女孩突然肚子疼,驚慌失措的媽媽馬上跑到學校,帶著女孩去了醫院。但在去醫院的途中,女孩腹痛的癥狀竟奇蹟般消失了。於是,女孩和媽媽就沒去醫院,而是改道去附近的餐廳一塊吃午飯。幾天後,女孩又開始肚子疼,而去醫院的途中又不疼了。反覆幾次之後,憂心忡忡的父母帶女孩去醫院做了詳細的檢查,但結果顯示,女孩身體健康並無異常。

  女孩的父親是個在美國打拚並逐漸站住腳的醫生,女孩下面還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妹妹和弟弟都是生在美國長在美國,而在這個女孩周歲時,因為父母要到美國去,所以女孩就和奶奶在韓國待到三歲,三歲之後才來到美國,和父母一起生活。她的父母都是身體健康、性格良好的人,可跟快樂無憂的弟弟妹妹比起來,這個女孩很內向,話不多,看上去很憂鬱。

  引發這個女孩腹痛的原因正是孤獨。女孩一歲的時候,媽媽為了追隨到美國學習的爸爸,把當時還是嬰兒的女孩交託給奶奶撫養,自己一個人去了美國。對孩子來說,一歲是非常敏感的時期,如果這時更換主要撫養人①,孩子會受到非常巨大的心理打擊。雖然發生這件事情時,孩子還很小,有可能根本記不清楚,但這個巨大的變故會在潛意識中深深地留在孩子腦海里。但更重要的問題是,女孩在滿三歲時又離開奶奶,去美國和媽媽生活。女孩在一歲這一時期,也就是說和媽媽結成某種特殊關係的時期失去了媽媽,其依戀對象②變為奶奶,與之形成了重要的依戀關係③。但來到美國之後,孩子又失去了一直充當媽媽角色的奶奶。換言之,孩子經過這兩次變故,心中失去了媽媽這一重要的心理角色。 

  女孩來到美國之後,陌生的媽媽(孩子的親生母親)想要彌補其對女孩的虧欠,好好疼愛她,但這時妹妹卻出生了。媽媽要照顧妹妹,抽不出時間來對女孩進行特別的關注。妹妹長到三歲的時候,女孩已經六歲了,媽媽終於有精力疼愛大女兒了,但還沒來得及疼愛大女兒,弟弟又出生了,全家的注意力又都放在了這個新出生的弟弟身上。一歲時離開媽媽,三歲時又離開奶奶,女孩再次因為接二連三出生的弟弟妹妹失去了獲得安慰、獲得愛的機會。結果,孤獨感和想要獲得父母安慰的心情以肚子疼的形式表現出來。

  聽完我的這番話後,女孩的父母因對女兒充滿愧疚,流下了眼淚。他們把女兒擁入懷裡,真心對女兒道歉。以後,父母格外關注這個女孩,特別是孩子的爸爸,經常帶女兒一起出去。過了一段時間之後,肚子疼的癥狀消失了。女孩比以前開朗活潑多了,後來以優異的成績大學畢業後成了一名律師。但女孩憂鬱的性格卻很難改變了。即使解決了心理問題,她內向安靜的性格也保留了下來。

  如果女孩的父母能知道,與女兒的分離會在某種程度上引發孩子的恐懼心理,也許他們就不會把一歲的女兒留在韓國了。即便留在韓國,在她和撫養自己很長時間的奶奶分開時,父母也應該把奶奶接到美國,度過六個月以上的「媽媽交接期」。和媽媽分離時孩子的不安,如果用成年人的語言來表述,就是「如同死亡般的不安」。對於一歲的孩子來說,媽媽不在身邊就意味著死亡。媽媽的缺失可以說給孩子帶來了巨大的恐懼,是非常大的衝擊。

  從分辨長相開始,孩子可以逐漸辨別出陌生人。孩子長到周歲時,可以完全認出媽媽,不想和媽媽分開。把周歲的孩子和媽媽分開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從出生後的12個月開始,孩子能十分明確地知道誰是自己的媽媽,到三四歲時,孩子會對媽媽產生一種堅韌而又強烈的依賴關係。從孩子的立場上來說,在這段時期里,他們必須百分之百地依靠媽媽的愛和照顧活下去。

  也就是說,孩子出生後和媽媽的關係決定了孩子將來的性格。如果孩子的要求得不到及時的滿足,總是感受到不適、不安,甚或是恐懼,孩子是無法長成性格平靜的人的。

  對孩子產生明顯影響的恐懼可以整理為以下七種:

  第一,對死亡的恐懼,這是一種害怕自己會消失的恐懼。和所有生命體一樣,孩子對死亡的恐懼比任何恐懼都來得強烈。

  第二,對和媽媽分開的恐懼。

  第三,對失去媽媽關愛的恐懼。

  第四,對物理力量產生的恐懼。如孩子聽到「你再調皮媽媽打你啦」這類話產生的恐懼。

  第五,對批評的恐懼。如孩子聽到「你是個壞孩子」這類話時產生的恐懼。

  第六,最後是對實際發生的恐怖狀況產生的恐懼。

  第七,對於三歲以下的孩子而言,媽媽的照顧是生存下去的必要條件。而與媽媽分離、失去媽媽的關愛對於他們來說,則是僅次於死亡的巨大恐懼。前面例子中的父母如果能提前了解到這一點,是絕對不會把12個月大的孩子留在韓國去美國的。 

  父母表達愛的原則——敏感、行動、始終如一

  最近,有很多孩子都離家出走。也許是因為很多孩子家庭條件不好、父母離婚家庭破裂,家對孩子不再有什麼吸引力了吧。但那些父母很有教養的中產階層家的孩子,雖然不愁吃穿,卻也時不常地會離家出走。先逃課,然後因不上課的問題與父母發生爭執,而後離家出走,事情的進展多是遵循這個程序。如果孩子堅持不去上學,甚至發展到離家出走的話,父母會因為無法言表的憤怒和失望而茫然若失,進而會因為對孩子的憤怒和擔憂夜夜失眠。

  一個媽媽是高中老師、爸爸是大學教授的中學生男孩突然離家出走了。雖然他平常總是抱怨不想去上學,但父母覺得這是青春期的叛逆心理,並沒放在心上。至於孩子在學校做了些什麼,是種什麼狀態,父母更是無從知曉。後來,孩子不光學會了抽煙,和狐朋狗友一起翹課,還天天到學校外面轉悠,到了被學校班主任處罰的地步。父母肯定非常嚴厲地批評了孩子。

  「你要什麼給你什麼,給你吃好的,穿好的,還送你去那麼貴的輔導班,你到底有什麼不滿意的?為什麼要跟那幫狐朋狗友出去惹事?」

  父母覺得兒子可恨之極。

  「我說我不想上學!什麼時候我要什麼,你們就給我什麼了?除了讓我學習,媽你還做過什麼?」

  兒子的那句「給我做過什麼」徹底惹怒了父母,氣急敗壞的媽媽大聲喊道:「你要是再不好好學習、成天出去惹事,那就把我和你爸給你買的衣服和運動鞋脫下來,馬上從這個房子里滾出去!」外面天氣很冷,但沒想到孩子真的脫掉外套,只穿著件薄T恤和拖鞋就跑了出去。

  這個媽媽的問題就在於對孩子毫不關心、反應遲鈍。在她的印象里,她從來沒有撫摸過孩子,也沒有擁抱過孩子。孩子是由姥姥帶大的,她也一直認為孩子能自己長大。只要供孩子吃好的、穿好的,送他去好的輔導班,父母應該做的就都做到了,她認為孩子也應該感到滿足。

  小學時還乖巧的兒子上了中學之後就變了,起初媽媽認為這是青春期孩子的通病,並沒當回事。她從來沒有問過兒子是怎麼看待媽媽的,也沒問過兒子自己給的夠不夠。每當她覺得孩子上學倦怠,只會對孩子大喊大叫、嘮嘮叨叨,從來沒考慮過孩子為什麼不喜歡學習。

  作為父母,要時常關注孩子的想法,並不斷地進行詢問。就像談戀愛時會對戀人的感情和行為變得敏感一樣,對孩子也必須要敏感起來。不是問孩子是不是吃得好、穿得好就可以了,要問問他們是不是已經煩透了父母催促自己學習的嘮叨。如果你不去詢問,反而總對孩子指指點點的話,也許孩子看上去並沒有什麼不妥,但時間長了,那些指點會在孩子心中留下不能抹去的傷口,不知何時就會爆發。

  對於這種父母,即使孩子用最極端的離家出走的方式發出信號,他們還是不能正確地理解。孩子的行為表明他們已經痛苦到必須要離家出走的地步,但大多數的父母不會理解,他們會覺得自己始終一貫地給予孩子他們擁有的一切,孩子竟然還要離家出走,實在太讓他們傷心了。孩子痛苦得想要逃開,但父母卻不明白孩子的心情,所以問題無法得以解決,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

  「對不起,媽媽以為那是對你好,原來竟然讓你那麼難過。媽媽不知道你會那麼痛苦,媽媽不理解你,總是在逼你,對不起。媽媽真的不知道自己錯得有多離譜,你能告訴媽媽嗎?跟媽媽開誠布公地談一談,讓媽媽能夠幫助你吧。」

  如果父母是這種反應,那孩子會怎麼做呢?愛是動詞,不是名詞。如果愛不能對孩子表達,那就不是愛。  

  父母對子女的愛有三種表達方法,分別是敏感性、反應性和一貫性。

  首先,所謂的敏感性是指對孩子表示關注,擁有敏銳的觸覺,能敏感地把握孩子的好惡。敏感性決定依戀的質量。父母對孩子越敏感,孩子對父母的依戀越高、越深。

  第二,反應性是指對敏感把握到的東西,用行動反應出來。對孩子心情敏感的父母會採取必要的措施,讓孩子平靜下來。父母如何做、如何幫助孩子受自身依戀模式①的影響呢?在孩子12個月之前,要無條件地給他們想要的東西。此後,父母可以選擇最恰當的方式來面對孩子的要求,但必須與孩子商量。也就是說,父母必須讓孩子充分理解並接受自己的行為和措施。

  第三,一貫性是指父母在敏感察覺孩子的心情並給予行為反應時,必須要始終一貫。保證始終如一是不可能的,但至少要努力做到60%以上的一貫性。如果父母時而詢問孩子什麼地方覺得不舒服,時而對孩子視而不見,那在孩子心中,父母變得不可信任。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會通過表情、行為或語言發送出不適的信號。這時,父母必須要讀懂孩子的信號,「你生氣啦」、「你對媽媽很不滿啊」、「你有話想對我說」等等,同時給予適當的反應。

  對孩子敏感、始終如一地用行動給予孩子反應的父母能培養出性格平靜、幸福的孩子,即使在青春期也能和孩子保持良好的關係。孩子認為,當父母信任自己並給予支持的時候,能獲得滿足感,不要忘了,這份滿足感會對孩子的定性和人際關係產生莫大的影響。

  3.孩子的問題百分之百地源自與父母的關係

  「送孩子進精神病院的父親」

  生活在澳大利亞的17歲高中生小J平常很愛發脾氣,動不動還會大喊大叫。性格暴躁的他,一發起脾氣來會用拳頭捶牆或者摔打東西。小J的父母不明白,為什麼上小學時還安靜、聽話的兒子長大以後會變得如此暴力。孩子長大了,對孩子無能為力的母親選擇了放棄。為壓制兒子的暴力,父親以暴制暴,兒子的反抗讓家裡永無寧日。最終,小J與父親發生了激烈的爭吵,憤怒的小J向父親揮起了拳頭。無法招架的父親只得叫來警察,將兒子送進了精神病院。

  父親移民來到澳大利亞,歷盡千辛萬苦,為了給兒子提供良好的環境,他廢寢忘食努力工作,兒子這麼不懂事讓他傷透了心。小J被帶到父親面前的時候,只要看到父親,眼神中就充滿了憤怒,完全不想和父親溝通。小J咬牙切齒地坐在父親身邊,我開始問他事情的來龍去脈。

  「我很委屈,爸爸比我做的事還要惡劣,我有什麼罪?為什麼要把我交給警察?警察該抓的不是我,是我爸。我爸天天在家威脅我們,打我更是家常便飯。他竟然讓人抓我,我絕對不會原諒他。」

  那是小J上中學的時候,父親負責給兒子輔導數學。一天,父親讓孩子把自己出的數學題拿出來,兒子不僅沒去反而坐在那裡看電視,父親非常生氣,把小J摁在地上打,還勒住了他的脖子。父親怒火難消,大聲地對兒子的母親喊「我要把這個兔崽子宰了,給我拿刀來」。小J說他當時很害怕,恐怖和憤怒讓他真的很想死。

  小J平時就害怕、討厭要求嚴格的父親,從那天開始,他對父親的仇恨和憤怒轉換成了復仇之心。小時候他力氣小反抗不了,但上了高中之後,他比父親更強壯了。父親再想打他、管教他的時候,他開始回嘴。對於小J來說,父親是一個試圖拿刀殺死自己的存在。每當父親想通過力量和權威壓倒自己的時候,小J就會表現出諸如摔東西、用頭撞牆等強烈的抗拒行為。

  然而讓人吃驚的是,父親已經忘記幾年前讓兒子對自己心生怨恨的那件往事了。當我問起那件事的時候,小J的父親想了好長時間才勉強記了起來,他說自己的脾氣平時就很火爆,那件事情沒什麼大不了。

  小J父親的童年是在典型的充滿暴力的家庭環境中度過的,自己的父親也是個性格急躁、要求嚴格的人。小J父親是在沒有一天不挨打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因為他小的時候每次出現問題父親都用體罰,所以他認為作為父母打兒子是理所應當的。孩子受到那麼嚴重的傷害,對自己帶有那麼深的怨恨而他自己完全沒察覺,現在想來也是不難理解的事情。

  「其實父親每次打我的時候,我也很難受,但我們那時候的孩子都是被打著長大的。所以我覺得為了管教孩子打他幾頓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移民到這邊好不容易站穩腳跟,我要我的兒子必須取得成功,這種強迫的觀念讓我逼著孩子去學習,孩子卻因此受到傷害,我真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

  

  父母的養育模式通過孩子代代相傳

  大部分人在培養孩子的時候都會仿效父母培養自己的方式。如果家長和孩子關係好、能平靜地展開對話的話,那麼和自己的父母也一定是維持著良好的關係。但如果父母讓自己很辛苦,那自己折磨孩子的幾率會很高。

  1985年美國伯克利大學的瑪麗?美茵教授對依戀研究發現,父母的養育模式會通過孩子代代相傳。她以成人為對象,通過深層採訪廣泛地了解他們與父母之間的關係,結果表明他們和父母的關係會對其子女養育態度產生重大的影響。

  孩子小時候(特別是三歲之前)與父母之間相互作用的經歷會以記憶的形式保留在大腦里,並以此為基礎形成依戀模式。從12個月開始形成的依戀模式到三歲前後會固定下來。這種固定下來的依戀模式在面對他人時會自動啟動,並以行為的方式表現出來。據研究顯示,80%—90%的人會帶著他們固定下來的依戀模式生活一輩子。同樣,父母的依戀模式也是源自祖父輩。

  如果你運氣好,在性格好的父母身邊成長起來的話,那你也會這樣培養孩子。但是,如果你不是從那種父母身邊成長起來的話,為了不讓自己性格上辛苦、不舒服的部分遺傳給孩子,你就必須付出艱辛的努力。

  如果你是從一個大喊大叫的父親身邊痛苦地長大的孩子,而你不希望自己孩子的成長也背負這種痛苦的話,一定要仔細研究父親培養自己的方式,提前預想在培養孩子的時候會碰到哪些問題。要想不讓那些痛苦的回憶繼續,你必須時刻保持清醒,不斷努力提醒自己注意。

  只要努力規避,是可以用不同於自己成長經歷的其他方式培養孩子的。但如果缺乏考慮、不夠小心的話,會原封不動地按自己成長的模式來教育孩子。如果自己小時候被過度溺愛的話,那孩子遭到過度溺愛的可能性是80%;如果父母對自己大喊大叫、打罵自己的話,那孩子受到體罰的可能性也是80%。

  有一個六個月大的小女孩,這個孩子對周圍的事物幾乎毫不關心。她非常安靜,幾乎不怎麼笑,對什麼事情也提不起興趣。媽媽在身邊的時候,她也不看,也沒有自然的交流表現。

  「依戀模式」研究人員將這個孩子和媽媽之間發生的事情一一錄了下來。孩子哭得天昏地暗的時候,甚或是吃驚的時候,都不想讓媽媽抱,也不想依靠媽媽。媽媽對孩子也是毫不關心,總是一人陷入沉思中,從不努力著去哄哄孩子或者讓她安靜下來。即使是有這種嘗試,很快就會半途而廢。有時孩子甚至會哭上五六分鐘,但媽媽卻只是獃獃地望著天花板發獃。

  這個女孩的媽媽有一個患有嚴重憂鬱症的母親,幾乎對女孩的媽媽置之不理,成長過程中也沒有受過家人的關注。現在,在對待自己孩子的時候,她也像自己成長過程中那樣對孩子不管不顧。

  也許你會覺得這不過是一個極端的案例,但我要說的是,這只是程度上的差異,這是在數萬例的臨床案例中都能看到的模式。小時候受到虐待的父母將來會虐待自己的孩子,而在變化無常的父母身邊長大的人也會採用變幻莫測的方式對待孩子。

  孩子的心理問題來自於父母

  現在的你是由過去積累的經驗塑造而成的。當我們成為父母之後,會將孩提時代和父母的關係作為經驗拿到現在,培養孩子時或有意或無意地進行參考。如果自己小時候有被父母打的經歷,那麼自己成為父母之後,當孩子讓自己生氣或不安時,也會衝動得想打孩子,認為孩子是在挑戰自己的權威,感到痛苦,自己過去沒有解決的痛苦經歷在心理上得以復活。

  如果你不能理解探索反省小時候的經歷,以及與父母的關係對自己現在性格的形成會產生什麼影響的話,那會在不知不覺間將自己從父母那裡感受到的怨恨和憤怒發泄到孩子身上。那些因為孩子才產生的憤怒說到底是自己以前就有的難題,它們源自自身與父母之間那些沒有解決的心理問題,不能只是一廂情願地認為那是孩子造成的,而將所有的責任歸咎到孩子身上。

  一對平時主張民主開放自由對待孩子的夫婦一天收到了11歲女兒的信,並因此而不知所措。

  「爸爸,你太幼稚了。每次都假裝和我討論,最終還不是由著爸爸的性子。還有,爸爸你太沒有眼力見了,爸爸媽媽你們作為父母,有為我提供心理安寧的義務。」

  爸爸和媽媽一起讀了這張便條,媽媽火冒三丈,心裡想,「一個11歲的小孩竟敢給父母寫這種大逆不道的信,太讓人傷心了,一定得打擊下她的囂張氣焰」。平時就在為不知道該放任自由奔放的女兒到何種地步的媽媽看到這張便條的那一刻,覺得自己不能再這樣置之不理了。

  我讓這個孩子的母親仔細地想一想,為什麼還沒思考一下孩子寫那封信的真正原因就發起火來。孩子只是單純地向父母發出自己對某件事帶有不滿的信號而已,而媽媽卻因為這個信號火冒三丈。然而,這種憤怒並非來自於孩子,而是來自於自身的過去。

  而最讓這位媽媽心裡不舒服的其實是「你們作為父母,有為我提供心理安寧的義務」這句話。這位媽媽是長女,父母都沒有穩定的職業,相互之間的關係也不好,所以她的童年充滿了苦澀的滋味。她從來沒有從父母身上體會過什麼「心理上的安寧」,更談不上受到父母的照顧,反而還要照顧自己的父母,特別是自己的母親。從上中學開始,為了給父母減輕學費的壓力,她努力學習以爭取獎學金。上了大學之後她取得了經濟上的獨立,憑藉自己的力量生存下來。與自己相比,自己的女兒可以說是獲得了父母所有的支持和照顧,可依然不滿足,心懷不滿,想到這裡,她感到十分痛心。

  其實在這個媽媽內心的深處充滿了對不能為自己提供心理安寧的父母的怨恨,在不經意間對擁有自己不曾擁有過的一切的女兒嫉妒起來。

  父母在培養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回憶起自己與父母生活的點點滴滴。特別是那些痛苦的記憶,讓自己的感情上受到傷害的經歷等,必須仔細考慮、深入思考。如若不然,那種狀況隨時會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重演,自己會在不經意間把自己經歷過的不愉快加註在孩子身上。

  了解自己的父母才能正確地培養孩子

  所謂了解自己的父母,不是指挖掘和了解父母的個人瑣事,而是指思考父母的性格特點,回憶自己和父母之間發生過什麼樣的事情。也就是說,仔細回想和父母在一起的經歷,思考一下這些經歷給現在的自己留下了哪些印象。必須了解自己和父母過去的生活點滴對現在的自己產生了哪些影響,將從中得到的啟示當做培養教育自己孩子的出發點。

  這項工作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花上兩個小時的時間說一說自己和父母的過去。可以自言自語,也可以跟某個對象說。首先,試著想一想這些問題。「父親是怎麼培養我的?我對父親培養我的方式滿意嗎?我現在對父親的感情如何,關係好不好?」

  要回答這些問題,最好是先回想一下自己記憶中最小的時候和父親之間發生過哪些具體的事件,並將這些具體的事件細分為與父親玩得愉快的時候、覺得父親很可靠的時候、討厭和害怕父親的時候等。與母親的經歷也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思考,還要考慮一下自己和父母中的誰關係親密,以及為什麼會那樣。

  接下來要說一說和父母在一起的經歷對現在自己的性格產生了哪些影響,回想一下和父母在一起的哪些經歷對自己性格的發展產生了不好的影響。那些童年時代的記憶是否讓自己學到了什麼東西,從中分析整理出那些經歷中,哪些是想傳遞給自己孩子的,而哪些是不想傳遞給孩子的。最後,自己想一想,或者與配偶討論一下,希望通過自己的教育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分析自己與父母關係的詳細方法請參考附錄1)

  在思考自身經歷時要注意,有價值的經歷是出生後三歲、小學入學前後(6周歲—7周歲)、12周歲—13周歲期間。必須考察自己在這個時期與父母或者其他主要撫養人之間的關係。

  人們對五周歲前的記憶幾乎沒有什麼印象。有時五周歲前的經歷在記憶中就像是一張照片,真正對人際交往產生影響的有意義的記憶,至少都是在五周歲以後形成的。但是,大部分人能夠回憶起來的最早記憶是上小學的時候。也就是說,一般人都不會記得從出生到六周歲前發生的事情。

  如果在你嘗試回憶過去的時候,沒有和父母摔跤、興緻勃勃地和父母玩鬧的情形,也沒有盡情地對著父母撒嬌的記憶,那等你教育自己的孩子時,和孩子們摔跤打滾、嬉戲玩鬧的可能性就很低。通過這些思考,你會發現自己不怎麼想和孩子玩鬧,也不知道該把孩子帶到哪個地方盡興地玩一場。

  五周歲前回憶不起來的那段時光的經歷,可以通過現在與他人交往時自己的想法和行為推測出來。平時與他人交往時,你是充滿期待、滿心歡喜的類型嗎?還是覺得別人會讓你很累很煩呢?你曾經想走近別人和人搭話,但不知道該怎麼做而最終作罷嗎?通過這些問題,你就可以推測出來。 

  那些討厭與人交往,覺得自己獨處更自在的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遭到父母的拒絕或忽視的可能性較大,和父母的關係也很平淡。而總感到孤獨,想和人親近卻總也無法靠近,只能在邊緣徘徊的人,小時候沒有得到父母足夠的情緒安慰的可能性較大。也許是因為父母本身很優秀,對他的要求過分嚴格,導致他不敢和父母接近,或者小時候為了滿足父母對自己的期望,變得非常不安。

  摸索童年的回憶並自行整理是一個非常辛苦的工作。然而,回憶的東西越具體,自己從中得到的想法越能有條理地、清晰透徹地、保持一貫性地延續下來,也越能用健康的模式培養孩子。因此,家長最好能不斷地進行嘗試和整理。

  即使沒有專家的幫助,通過對上面幾個對個人過去回顧的過程,喚起孩提時代和父母在一起的經歷中那些讓你傷心痛苦的具體回憶,並認真思考一下,就能知道怎樣才不會讓自己的孩子重複自己兒童時代的痛苦。例如,如果小時候父親覺得你的話幼稚不予重視,因為你的反駁而沖你發火,而你因此心理受傷、感到恐懼或憤怒,當你的孩子說出自己想法的時候,你也會覺得孩子是在駁斥你。遇到這種情況時,首先要平復自己的心情,努力傾聽並認可孩子的話,採取一定的行為策略。

  回想自己小時候和父母的經歷,如果你覺得自己小時候得不到父母的重視,沒有稱讚只有批評,抑或是你覺得父母太過忙碌無暇顧及你的感受,那我們都可以先假定你父母的性格是冷漠的、冰冷的。如果是這樣,那你就要想一想,自己和別人在一起的時候是不是很不自在、很厭煩、很累。

  即使你是在不受父母重視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但你很享受現在養育孩子的過程,是不會有什麼問題的。然而,如果你對養育孩子這件事情感到力不從心、厭煩甚至疲憊,希望自己一個人獨處的話,那小時候父母忽視你、對你發出的信號沒有正確回應的可能性比較大。

  哪怕你喜歡自己獨處,總為應該和孩子們做些什麼感到為難,只要你有意識地去思考和孩子在一起應該幹什麼,制定計劃,努力抽出時間來陪著孩子,那孩子們是不會成長為和你一樣對人際關係不知所措的人的。必須知道孩子喜歡吃什麼,喜歡玩什麼,和朋友的關係怎麼樣,關心孩子周遭的環境,找出能和孩子談論的話題。同時,還要樹立行為方針,確定談話的時間並努力實踐,定期檢查是否實行等。

  從父母身上遺傳下來的缺點是很難在一朝一夕間就改掉的,所以必須有意識地努力再努力。如果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不能長期堅持也沒關係,那就以三天為周期不斷地去重複,時間長了一定能改掉。改掉之後,就能自然而然地和孩子對話,更加愉快地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

  心理學家的研究結果表明,如果在72個小時(3天)內複習學習的內容,約能記住60%—70%。如果不複習,那百分之百記不住。「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希望大家再次重溫一下《論語》中孔子的這句話。


推薦閱讀:

王恆屹與其他孩子到底有什麼不同?
家長如何指導孩子提高學習成績
孩子3歲之前千萬別做這5件事,否則後悔一輩子 || 原創
對孩子,可以寵愛,不能犯賤!是撫養,不是伺候!
勵志與成長:怎樣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TAG:孩子 | 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