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聞:鄭板橋寫「難得糊塗」的傳說
鄭燮行書橫幅《難得糊塗》
鄭板橋的「難得糊塗」四字寫得妙趣橫生,韻味無窮,這是他將真、草、隸、纂書融為一體而獨創的一種奇特書法,有「亂石鋪街、雜亂有章」之譽。據說,「難得糊塗」四字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
話說鄭板橋任萊州府濰縣知縣期間,經常在政務之餘,獨自騎驢到掖縣文峰山讀碑刻,因碑刻分布甚廣,有一天,他乘興觀賞至落日,迷路了,只得向山間一處茅屋人家借宿。
茅屋主人是一位須髯齊胸的策杖老翁,板橋環視屋內,只見壁懸書畫,架放書籍。在特別顯眼的地方,又有寶劍古琴,板橋不敢倨傲,便請教主人尊姓大名?主人笑稱糊塗老人。出於禮節,板橋自稱橄欖軒主。
品茗時分,板橋又發現屋角處有一塊約二尺半見方的巨硯,四角鐫有水牛。在青燈映照之下,只見石色蒼黑,質地細膩,溫潤如玉,以手摩之,索索有鋒,更具呵氣成水之感。板橋知道這是一方珍貴的龍尾歙硯,一般是朝廷貢品,乾隆皇帝就對歙硯情有獨鍾,板橋隨口贊道:「澀不留筆,滑不拒墨,真乃世間珍品哪!」老人笑道:「這方龍尾歙硯是膠州朋友高鳳翰饋贈的。」板橋聽說此翁也是高鳳翰的朋友,說話間便覺得親近了許多。
倆人開懷暢飲,酒酣耳熱之際,老人便請板橋為此硯題字,板橋深知,這當是硯銘了。硯銘,歷來為文人雅士所重,特別是詩言寄情之作。板橋祈望老人另請高明,老人卻執意初衷。推辭不過,只有從命。磨墨之際,板橋分明感覺到「糊塗老人」實乃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清若濁……於是,便用慣寫的「六分半書」題了「難得糊塗」四個大字。見尚有餘隙,又補了一段跋語: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署名:板橋道人鄭燮。又鈐了一方隨身攜帶的「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的印。
板橋拱手,請老人指教,老人捋須含笑不語,稍許,便指著所余空隙說:「老夫也略有數語,以記此石,如何?」板橋連聲稱好。老人跋云:得美石難,得頑石難,得美石所化之頑石更難。美於中,朴於外,不炫人目,識者心知肚明也。題畢,署名糊塗老人,並鈐了印。板橋細看,乃「院試第一鄉試第二殿試第三」。板橋驚道:原來真是一位老大人。
老人重與板橋閑話,他說他曾中某科探花,先在翰林院供職,後任東南某省學政。只因為民請命,在廷奏中指責權臣,被貶為萊陽知府。為官多年,自知一人無法挽回弊政。雖不能達則兼濟天下,但卻可窮則獨善其身,於是,辭官歸里。因鍾愛文峰山重重碑刻,便隱居於此,頤養天年。想不到在此能巧遇板橋,真乃三生有幸。
板橋被老人的言談和氣度所打動,便掏出一方「詩絕書絕畫絕」的印章贈與老人,老人轉身從書架上取出一方「亦漁亦耕亦樵」的印章回贈板橋。
這段文字與鄭板橋的「難得糊塗」被老人做成條幅流傳開來,人們感慨其中蘊含的哲理,把它視為人生境界之追求,「難得糊塗」也就越傳越廣了。文/來源於網路 編輯:風子
鄭板橋畫的竹
推薦閱讀:
※神話傳說幻想故事《來自海上的李鉞》(8)
※到了孔林才知道 「死不起」只是傳說
※毛澤東9大傳說揭秘:不長鬍子中年得志?(組圖)(1)
※蘇小妹,傳說中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