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與張兆和:人生容不得兩個人都正確

古典書城

「最受歡迎的古典文化公號 最具人氣的古典文化社群 」

國學經典 | 古典文學|詩詞歌賦 | 歷史趣聞| 風俗禮儀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沈從文

世人皆以為,流傳中的動人愛情故事總是完美無瑕,殊不知歲月不會總是靜好。

似水姻緣

九如巷中張家的四個女兒,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

——葉聖陶

中國公學

1929年,上海中國公學。

一個湘西的清貧才子,一個江南的大家閨秀,在命運的安排下,在這所江南學府里,捲入一場一生不得安寧的師生戀。

皮膚稍黑,清麗脫俗的張兆和被同學稱為「黑牡丹」,有許多追求者,於是把他們編成了「青蛙一號」、「青蛙二號」、「青蛙三號」......

一天張兆和收到一封信,開頭便是:「不知道為什麼,我忽然愛上了你!」,兆和把他編為青蛙13號。

這封信來自她的老師——沈從文,此後他延綿不絕地表達著心中的傾慕,但張兆和一封也沒回。

不久後,張兆和拿著一大摞沈從文寫給她的情書,出現在校長鬍適的辦公室,讓胡適轉交給沈從文。

胡先生很鄭重地告訴她:「我知道沈從文很頑固地愛你!」

張兆和脫口說道:「我頑固地不愛他!」

「這個女子不能了解你,更不能了解你的愛,你錯用情了」胡適這樣勸說。

不過這沒改變什麼,沈從文依然將一顆心都融化成一封封的情書寄給張兆和。

赴青島任教之後,情書便從上海寫到了青島。

「我希望我能學做一個男子,愛你卻不再來麻煩你。我愛你一天總是要認真生活一天,也極力免除你不安的一天。」

「『萑葦』是易折的,『磐石』是難動的,我的生命等於『萑葦』,愛你的心希望它能如『磐石』」

「愛情使男人變成了傻子的同時,也變成了奴隸,不過,有幸碰到讓你甘心做奴隸的女人,你也就不枉來這人世間走一遭。」

任誰讀到這樣的情書片段也會感動的。

鄉下人,喝杯甜酒吧

1932年的暑假裡,沈從文坐上了去蘇州張家的火車。

這之後,沈從文和張兆和的關係發生了變化。四年的時光「頑固愛著」的沈從文終於打動了「頑固不愛」的張兆和。

沈從文請二姐允和去徵詢張父的意見,並對兆和說:「如爸爸同意,就早點讓我知道,讓我這鄉下人,喝杯甜酒吧。」

1935年沈從文、張兆和、張允和三人在蘇州合影

他回青島不久後,收到張允和的電報,只一字「允」。

1933年9月9日,沈從文與張兆和在北京成婚。

在新婚的甜蜜時光里,沈從文的創作力得到了極大迸發,《邊城》就寫在這段時間,小說中那「黑而俏麗」的翠翠,原型便是張兆和。

忘了去懂你

「長沙的風是不是也會這麼不憐憫地吼,把我二哥的身子吹成一塊冰?為了這風,我很發愁,就因為我自己這時坐在溫暖的屋子裡,有了風,還把心吹得冰冷。我不知道二哥是怎麼支持的。」

「三三,乖一點,放心,我一切好!我一個人在船上,看什麼總想到你。」

《行湘書簡》中的「三三」和「二哥」,總是有說不完的綿綿思念和款款深情。然而婚姻除了寫信和看信之外,還有太多實際的問題要解決。

沈從文是浪漫且文藝的,張兆和卻是理性又務實的。

張兆和不明白沈從文為什麼「打腫臉充胖子…不是紳士冒充紳士」,也不明白他為什麼要傾家蕩產地收藏古董瓷器。

她甚至會在書信中很嚴厲地批評他:「你瞧你,每次這個字都寫錯,我跟你說了多少次了。」

抗日戰爭爆發後,沈從文輾轉去了昆明。張兆和卻沒隨行,在分離中,沈從文的來信很密,張兆和則稀疏得多。

張兆和總是找出理由來迴避南下跟沈從文的團聚。沈從文抱怨說:「你愛我,與其說愛我為人,還不如說愛我寫信。」

張兆和愛沈從文嗎?或許有愛,但始終少了一點激情,或許嫁給他只是因為「他信寫得好」。

愛情里從來就沒有對等,追求的一方自始至終都是一顆謙卑的心,一種匍匐的姿態。

進入新時代後,沈從文和張兆和的分歧越來越明顯。

當她穿著列寧服,積極向新時代靠攏時,他卻停滯不前,拒絕接受變化。

她說對新世界的好奇,他說自己的瘋狂。其實他們都不懂對方,都不曾走進對方。

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

1969年,「沈從文站在亂糟糟的房間里,他從鼓鼓囊囊的口袋中掏出一封皺巴巴的信,又像哭又像笑地對我說:『這是她(張兆和,此時已下放湖北咸寧)給我的第一封信。』他把信舉起來,面色十分羞澀而溫柔……接著就哭起來,快七十歲的老頭兒哭得像個小孩子一樣又傷心又快樂。」

無論何時,張兆和都是沈從文眼中最美的風景。

1988年5月10日,沈從文去世,把無限的眷戀留給了白髮蒼蒼的三三,留給了柔美的湘西。

「三姐,我對不起你。」——這是他最後的話。

張兆和開始整理他的信件和一些文字,編成《從文家書》。

她在《後記》中寫道:從文同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

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後來逐漸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壓,是在整理編選他遺稿的現在。

過去不知道的,現在知道了;過去不明白的,現在明白了。

她懂了,但他早已經走了。

2003年的春天,張兆和溘然長逝,死前已認不出沈從文的畫像。

也許他們年輕時有過愛,也許他們那又不算愛。

愛,是一杯品嘗不盡的酒,裡面拌著酸、甜、苦、辣。

※ 下拉屏幕參與文章留言

責任編輯|非非

其它公眾號如轉載,請回復「轉載」查看相關注意事項

推薦閱讀:

【詞後芳馨】一代詞後的歡悲人生(四)
人生最大的財富是美德
你所期待的進入老年後的自己是怎樣的?
【人生雜談】歲月的花兒
人生「三態」

TAG:人生 | 沈從文 | 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