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禮容之視容:一個人邪還是正 就看他的眼睛
心不正,眼神就渾濁昏暗。(資料圖 圖源網路)2、視思明。《論語·季氏》目睹為視,見微為明。我們觀察事物時,當思見微。這就需要我們用心專註。否則,心不在焉,必然視而不見。3、非禮勿視。《論語·顏淵》勿,不要。不合禮的事情,不要看。禮儀規範的背後是道理,合禮的事情就是合乎道理的。遇到他人不合禮的行為,我們也應該迅速離開,不宜旁觀或圍觀。4、不窺密。《禮記·少儀》窺(kuī),偷看。密,指隱蔽之處,比如房間里、汽車裡。凡有可能涉及窺探別人隱私的行為,我們都要杜絕。5、目容端。《禮記·玉藻》不睇視。《禮記·內則》端,正。睇(dì),斜視。視線應該端正,不要斜視。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人的內心狀態以及修養會通過眼睛展露無遺。端人正士,其目光一定是端正的,絕不會斜視。6、毋淫視。《禮記·曲禮上》毋,不;淫,流移。視線要堅定,不要四處流移不定。因為只有小偷的眼睛才是骨碌碌轉動,四處流動不定。7、凡視,上於面則敖,下於帶則憂,傾則奸。《禮記·曲禮下》敖(ào),即傲,傲慢。傾,傾斜。奸,姦邪。視線高於面部,會顯得內心極為傲慢;視線低於腰帶,會顯得內心充滿憂愁;視線傾斜不正,會讓人覺得心術不正。我們的視線應該端正,上面三種不合禮的情況應該避免。8、凡與大人言,始視面,中視抱,卒視面,毋改。眾皆若是。《儀禮·士相見禮》應對言語視面。《荀子·大略》大人,此處指尊長。卒,最終。跟尊長說話時,首先要看著尊長的臉部,說完後把視線放低些,看著尊長心口處。尊長說話時,要注視尊長的臉,不要再變動視線。跟一般人說話(不論是聽別人說話、回答別人的問話,還是主動對別人說話)都應該注視對方的臉部。9、若父,則游目,毋上於面,毋下於帶。《儀禮·士相見禮》游目,左右轉動眼睛,也就是向左右看。如果和父親說話,視線可以左右遊動,但是視線不要高於爸爸的臉部,不要低於爸爸的腰帶。10、若不言,立則視足,坐則視膝。《儀禮·士相見禮》坐視膝,立視足。《荀子·大略》如果不說話,不論是和尊長,還是和父親在一起,對方站著,要看對方的腳,對方坐著,要看對方的膝蓋。這樣對方如果有所行為,我們作為晚輩的就可以及時上前扶持或協助。11、立視前六尺而大之,六六三十六,三丈六尺。《荀子·大略》我們站立時,視線不宜太過散漫,應該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最近放在身前六尺(六尺相當於今天所說的兩步的距離。如精確計算,則古尺六尺約為1.38米),最遠不要超過三丈六尺(相當於今所謂12步,約為8.28米)。坐的時候,視線也應該控制在身前一定範圍內。由於坐時高度大概只相當於站立時的一半,我們安坐時視線的範圍也應該控制在立視範圍的一半為宜,也就是身前一步到六步的距離(約為0.69米至4.14米)。12、將入戶,視必下;入戶奉扃,視瞻勿回。《禮記·曲禮上》戶,單扇門。扃(jiōng),門閂(shuān)。瞻,看。回,迴轉,轉動。進門之前,要把視線放低。開門時要雙手捧著門閂,輕輕推開門,此時不要向屋面掃視。這都是尊重別人隱私的表現。13、偶視先俯。《荀子·修身》偶視,謂兩人目光相遇。兩人目光相遇,應當先俯下視線。這樣做並不是因為內心懼怕對方,而是懂禮的表現。14、天子顧還身,諸侯顧還肩,士顧還面。上博簡《天子建州》顧,向後看。還(xuán),旋轉。天子向後看,要整個身體旋轉過去。諸侯,則把肩膀旋轉過去。士只要將臉轉過去就可以了。可見,越尊貴的人,其動作越慎重。我們向後看應該採取哪種方式呢?在禮儀場合,當旋身。生活中,則可以旋面。15、乘不欲顧,顧不過轂。《賈誼·容經》乘,乘車。轂(gǔ),車軸。乘車時,不要向後看;不得已要向後看時,視線不宜超過車轂。我們今天乘車,坐在前排時,一般不要回過頭看(也不要通過後視鏡看)後排人的行為。否則,有偷窺他人隱私之嫌疑。當然,若是坐在後排的人與我們談話,我們則可以向後看,但視線最好也不要超過自己的坐椅。作者小傳:
張德付(資料圖 圖源網路)張德付,字子閔,號繼周者。安徽人,清華大學歷史系博士生,主要研究儒家經學,致力於中華禮樂的研習與復興,對三禮(儀禮、周禮、禮記)之學尤有獨到之見。騰訊儒學特約獨家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作者。
敬請關注騰訊儒學官方微信號:ruxue_qq
推薦閱讀:
※也說君子和小人
※判斷一個人是正人君子或機靈巧詐
※蝴蝶蘭、君子蘭、蘭花,1盆變10盆就這麼干,超級簡單!
※想讓君子蘭開花爆滿盆?其實只需在土裡加點它!
※84、「君子窮當益工,勿失風雅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