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誰在收藏恭王府:古玉篇(一)

地處北京皇城的恭王府始建於清乾隆時期的1776年,初為乾隆皇帝寵臣和珅所建,同時作為乾隆十女固倫和孝公主與駙馬豐紳殷德的居所。嘉慶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乾隆太上皇歸天后第三日,嘉慶帝頒旨密押和珅,次日免除和珅軍機大臣、九門提督二職。正月十六日(2月20日),嘉慶帝頒布和珅罪狀二十款,並查抄和宅。正月十八日(2月22日),嘉慶帝降旨賜錦,著刑部監臨市曹自盡,和珅時年49歲。同年,嘉慶帝將和珅宅賜予其弟慶王永璘,直至咸豐元年三月十八日(1851年4月19日),咸豐帝將慶王府轉賜給其弟恭親王奕訢,始稱「恭王府」。

這件來自於恭王府的玉雕圖徽,中西合璧,精美異常,神秘莫測。一座王府,半部清史,可見恭王府的歷史地位與文化價值有著何等重要的意義。

(歷史照片:恭王府阿司門照片)

年輕時的恭親王奕訢,愛新覺羅·奕訢,道光帝第六子。奕訢歷經四朝,見證了大清王朝的未有之變,是晚清致力於改革的宗室成員。據《清史稿》、《清朝野史大觀》記載,奕訢自幼熟讀經史,精研《通鑒》,具備很深的漢學功底。加之生活在皇宮大內,對歷代書畫名家名作以及各時期的文玩古董經常觀摩考校,天長日久,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奕訢逐漸成為了一位才學出眾、精通古董及藝術品鑒賞的王爺。

《近現代名人小傳》中記載,奕訢「勤學能文,書法率更,詩學晚唐,尤精鑒別,書畫古董以屋十五楹盛之,咸真品。」除上述記載外,根據宮廷造辦處活計檔記載,同治年間造辦處為恭親王製作各類文物器物座托、裝裱書畫等活計甚多,進一步印證恭王府內「書畫古董以屋十五楹盛之」的記載是有歷史依據的。同時,這些歷史資料也可以佐證,恭王府舊藏文物、藝術品的奠基人是恭親王奕訢。

最最令人惋惜和痛心的是,恭王府難以計數的古玩珍品,僅在很短的時間內流失殆盡,其中流源最為清晰的是日本山中商社的購買。

在山中定次郎的領導下,山中商會在短短的幾年間抓住20世紀初歐美經濟高速發展,富裕階層對於東方藝術品的好奇、渴求的心理,快速在海外建立了銷售網路,培養了東方藝術品在歐美等地的銷售市場。在北京建立山中商會支店,邁入了山中商會在中國發跡的歷史。山中定次郎於1901年在北京東城麻線衚衕3號設立辦事處,1917年又購入肅親王家的一處300平米的四合院,作為山中商會在北京支店。山中商會北京支店長是日本人高田又四郎,日本店員4人,中國僱員15人。

(早期插入美國東方藝術品市場的日本春路家族的古董商們)

清朝被推翻後,親王府溥偉與肅親王善耆等人組織「宗社黨」,妄圖復辟清室,主張整兵一戰。溥偉主張組織「滿蒙勤王軍」武裝力量,以武力與民國抗衡,同時聯繫各方力量,等待時機重掌江山。為解決武力復辟所需的經費,溥偉加緊了「毀家以紓國難,盡出古董珍玩,招商變賣」計劃的實施。為籌集復辟的「勤王軍」的軍餉,親王府溥偉將家中的收藏,除字畫之外的全部珍貴文物賣給了山中定次郎。

(下圖為小恭親王溥偉(奕嫡孫)的朝服照)

有關史料是這樣記載的:「恭親王在北京的府邸規模宏大,位於皇宮西北方向。直到1912年,當時其藝術收藏品的購買者經過繁瑣的手續才獲准進入。在高大的餐廳里,一切都遵照小恭王的吩咐保持著他走時的樣子,甚至是一支抽了一半的香煙……院落的後部是大書房,那裡除了左右兩側豐富的藏書外,主要陳列青銅器和玉器。距藏書室不遠是一幢巨大的兩層建築……這座建築可以稱為『美術館』,裡面有數不勝數的珍寶。」

山中定次郎在1912年初冬的日記中,記述了這次恭親王府「挖貨」之行:寬敞的庭院內,有著一排排裝滿寶物的倉庫,其中又分為如意庫,書畫庫、青銅器庫,大概有幾十間。每間屋子裡的物品上,都落滿了厚厚一層灰。在庫里你還能看到無數的翡翠珠寶手飾,多的就像是米店裡的大米。山中定次郎還得意洋洋地說,「任何古玩商的一生,都不會有這樣的機會!」最終,山中定次郎以34萬大洋的價格買下了恭王府除了書畫以外的青銅器、陶瓷、玉器、翡翠、座鐘等全部恭親王府的收藏。對於山中商會而言是一次大的賭博,同時也給山中定次郎帶來一生最大的輝煌,奠定了山中商會成為世界上最大中國古董文物交易商的堅實的基礎。山中定次郎購得的恭親王府的收藏後,文物被迅速運回日本分類整理,並被分為三批,一批運往美國拍賣,一批運往英國拍賣,一批留在山中商會設在日本和美國的古董店中零售。

(1912年,山中定次郎會同恭王府的管家查看恭王府古玩時的合影)

一九一三年二月二十七日(星期四)下午二點三十分,美國紐約,由美國藝術協會主辦的,來自於日本山中商社紐約公司的恭王府舊藏藝術品開始拍賣。今天來看,對中國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時刻,五百三十六件來自於清恭王府的舊藏被瓜分一空,拍賣方共換得銀兩二十七萬六千多美金有餘。百多年後的今天,近五百多件的藝術珍品,除極少數的又回到拍賣市場外,大部分渺無音信,很可能被下一代人所遺忘,或混同於一般的古董所變賣流散。近些年來,恭王府的管理部門千方百計地去尋找那些流落異鄉的舊物,但看來是渺無希望。既使是看到舊器,但也僅能是望洋興嘆。當年拍賣七百美元的一對乾隆《紫檀鑲玉圓座屏》,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被台灣收藏,在缺少原配的兩件紫檀六腿托幾的狀態下,於2001年在香港佳士得拍出四百一十萬美元。可見,在當下時節,恭王府的舊藏件件都價值連城啊。越是國之重器,私人掠奪佔有的慾望也加倍強烈,從而也千百倍地推高了拍賣價格。

191年恭王府拍賣圖錄中的舊圖(僅錄其一)

這件清乾隆《白玉雕山水人物圖插屏》,為恭王府舊藏,也是1913年拍品。玉質溫潤潔白,色澤純雅,雕工遒勁,布局巧妙,盡顯靈動之感,堪為乾隆朝的大雅御作。

經過近九十年的沉寂,這件插屏於1993年3月在紐約佳士得進行了一次拍賣。時間又過二十幾年,乾隆玉插屏預期將在今年七月於日本再一次上拍,估價:人民幣240萬。但本人掂量,此器如此恰逢時節地出貨,成交價不會低於千萬。

1913年的拍賣圖錄:一百多年前的攝影和印刷,使人無法感受到此插屏的魅力和價值。

除去1913年倫敦佳士得拍賣的210件,與台北故宮意外得到的33件套恭王府傢具外,追尋收藏恭王府文物去向的線索恐怕就是紐約拍賣圖錄了。人們今天要想目睹王府舊藏的風範,可在下面的部分圖錄中得到一些解惑,同時由於近十幾年來異常活躍的中華文物拍賣,也可能你會在無意的收藏中獲取了恭王府的舊藏,通過圖錄的對照,你可得到意外的驚喜。

無論如何,市場的流通是自由的。王府的文物即已流失,覆水難收。只是祈禱文物界中偶遇具有大德的收藏家,能有功德之舉。水能載舟也可覆舟,得位相匹,是獲取重要器物的限度。王府文物是民族的財富,它的回歸是利己、利國、利民的大德,這是每一個華夏子孫的義務與責任。當然恭王府的管理者也應明確對社會贈予的態度,非常大度地給予鼓勵讚揚,樹碑立傳。恭王府拍賣圖錄很早就已登錄在美國史密斯協會的網址,可恭王府的網站卻無蹤影可尋,可見工不到位或氣量狹小略有曖昧之意,如此官僚管理,不利於文物的回歸啊!

紐約拍賣圖錄的封面:

因為頁數較多,本人將分批登錄恭王府玉器圖片:

第一天下午的拍賣。很多拍品沒有照片,如鼻煙壺類,這無疑對恭王府文物下落的追尋增添了巨大的或為不可逾越的困難。

除在形體、用料和雕工上,我們感到王府之器,氣度非凡外。在下列恭王府舊藏玉器中,人們也不難發現,即使是托座類的配品,也為名貴木材所精工細雕而就,原器原托,更添尊貴。可見當時日本人在收購時仔細認真的專業精神,即使得文物藝術品完整無缺有益收藏,又使貴重的王室家底無一漏網盡收囊中。正是此次交易,使得山中商社一舉成名,雄霸中國古董市場數十載,進軍英美市場,揚名於世。

縱觀圖錄,玉器數量最多,約244件,玉材有和闐白玉、翡翠、碧玉、墨玉等,以清代製品為主,個別為漢玉璧,器物類型包括有供器、擺件、插屏、筆筒、掛件、如意、玉山子等。雖然這批玉器年代不是太早,但它們玉質好,體量大,種類繁多,製作精美,具有很高的觀賞藝術價值。

在瀏覽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恭王府的玉雕器皿工、型、料都帶有乾隆朝的特徵,是名、實俱佳的乾隆精品。如此規模寶藏的流失,不能不說是民族之痛。


推薦閱讀:

【太極入門】二十四式太極拳詳解(趕緊收藏吧!)
郭泌陽專訪「軍品大王」——紅色收藏哪家強,陝北老李稱「大王」!
人在畫中游 武夷九曲溪 (絕品收藏)
盤點幾個小技巧讓你成為情場高手,果斷收藏!
10個簡單的瑜伽體式--靈活脊柱,預防駝背!(收藏)

TAG: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