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十年內將成世界第二大疾病 「高危」行業要小心
抑鬱症即抑鬱障礙,通常指重性抑鬱障礙,對人類的危害性正逐漸增大。全球有超過5億人正在遭受抑鬱症這種疾病的折磨。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表明,抑鬱症目前已為世界第四大疾病,預計到2020年抑鬱症可能超過癌症,成為僅次於心腦血管病的人類第二大疾患。而研究發現,抑鬱症本身也是引發心臟病的因素之一。
我國有多少抑鬱症患者,這是個很難統計的數字。據《南方都市報》等媒體披露的數字,目前中國大約有抑鬱症患者3000萬人;2009年研究中國地區精神疾患狀況的學者費立鵬在《柳葉刀》上發表精神病流行病學研究報告,稱中國精神障礙患病率為17.5%,其中抑鬱障礙人群排名第一,預計達6100萬……[詳細]
被壓抑的精神障礙疾病:感冒敢求醫 抑鬱不敢不少人,甚至醫療人員稱抑鬱症為「心理感冒」,然而,在我國的特殊文化之下,抑鬱這場「感冒」發生的機會,已經遠遠大於真正的感冒。抑鬱人群不在少數,抑鬱症患者數目還在逐漸增加,但敢於承認抑鬱的人很少,真正去求醫的更少。
公眾對抑鬱症的認知存在兩個極端,要麼是看得過重,將抑鬱症等同於精神分裂、甚至精神病而歧視;要麼是認為抑鬱症不是病,是思想和心態問題,家人朋友「開解」、「勸導」試圖要求患者「振作」起來,不僅無濟於事,有時反而加重病情……[詳細]
誰容易抑鬱?壓力大職業成抑鬱症重災區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健康調查顯示,職業人群抑鬱較嚴重,逾50%存在抑鬱狀態。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心理科教授王旭梅總結出抑鬱症重災區職業是學生、白領、公務員、醫生、公安、媒體從業者;華西醫院心理諮詢中心數據則顯示,教師、醫生、公務員、公司和企事業管理人員、公安幹警等也都高危。
北京安定醫院抑鬱治療中心病房主任路亞洲則表示,從年齡段上看,患抑鬱症者主要分布在青春期、更年期和老年期這三個年齡段,其中,青少年、更年期婦女尤其是「高危人群」。這由生理特點決定,在這三個時期,不只是精神疾病易感,也是軀體疾病的高發期……[詳細]
患抑鬱症自殺的明星不止張國榮 健康資料庫抑鬱症小知識
抑鬱症(Depression)即抑鬱性障礙,是以抑鬱心境為主要特點的心境障礙。表現為:長時間持續有明顯超過必要限度的抑鬱情緒,缺乏自信,感到身體能量明顯降低,無法在任何有趣的活動中體會到快樂。這類障礙還會造成患者的軀體功能失調,如睡眠紊亂或食慾減退。[我要關於更多抑鬱症問題]
調查投票
抑鬱症常見癥狀 連續兩周以上存在三四種癥狀即需關注
預防抑鬱症 首先必須正視並了解抑鬱症抑鬱不等於抑鬱症 積極調整心態的抑鬱屬於「亞健康」
抑鬱是特別正常的情緒,遇到不開心的事情,遭遇比較大的壓力,都可能會引發抑鬱情緒,這些不是抑鬱症。診斷抑鬱症的核心癥狀包括情緒低落、興趣缺乏、持續疲勞。如果情緒不佳等癥狀持續超過2周,並長期伴隨失眠早醒、焦慮、不願與人交際、自卑、思維遲緩、自責等癥狀,就應尋求專業幫助。
亞健康患者雖然也表現為情緒低落、休息不好、全身無力等現象,但是患者的心態比較積極,會想方設法改善自己的身體狀況,調整自己的心態;真正抑鬱症的患者情緒低落,抵抗治療,總有自己是社會負擔的想法,不想治療,心裡總想「離開這個世界」……[詳細]
工作容易引發抑鬱 「宅」更易患抑鬱症鬱症的具體原因在醫學領域並沒有完全搞清楚,目前主要可分為生物學因素、社會心理學因素。抑鬱症不是純遺傳病但有遺傳傾向,抑鬱患者超過半數以上有陽性家族史,親友有這種病的人更加危險更加容易得病,這方面的例子有著名作家海明威、川端康成、張國榮等。
其他人群,包括童年有不良生活經歷的,還有生活壓力特別大,生活環境特別惡劣,老年人,還有很多慢性軀體疾病的病人,天天宅在家裡的人更容易得病。復旦大學對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和南京5個城市的工作人群調查表明,年輕工作人群因工作節奏快、壓力大等原因患抑鬱症比例逐年上升……[詳細]
抑鬱應如何處理?適當「自嘲」有助心理平衡2010年《中國部分城市抑鬱癥狀調查報告》顯示,患者減輕抑鬱症的主要方式,包括運動、飲食轉移注意力、向親友和心理醫生求助、自我調節和希望減輕工作壓力以調整身心。實際上,如果情況嚴重,到精神科求醫並不可恥,港劇中的警察、醫生等專業人士亦常有接受「精神科醫生或心理專家」評估的劇情。
每個人時時都會遇到一些讓人感到難堪的狀況,如果不懂調節情緒,容易讓自己變得情緒低落,情緒甚至會因抑鬱被逼向極端。實際上,此時不妨「自嘲」一番,但並非看輕自己,而是以此方式保持平衡的心理狀態,避免受自己犯錯或他人評價而在自我定位上亂了分寸……[詳細]
有抑鬱情緒不一定就是抑鬱症
宅男宅女更容易得抑鬱症
要懂得調節心態結束抑鬱 物質至上?誰來關注中國民眾的精神抑鬱症等心理健康專業人員匱乏 以農村為甚
抑鬱症患者多屬「正常人」,身體生病尚可打針吃藥,精神上一旦遭遇抑鬱,我國的個人和家庭普遍束手無策。尤其在農村等公共醫療的薄弱環節,由於醫療保障和社會支持的匱乏,我國農村人口中的自殺率為城市的三倍。城市白領患上抑鬱症尚可以求助心理醫生,在農村,農民看心理醫生是不可想像的。
西方發達國家的醫療系統一直在致力於心理治療和抗抑鬱症藥物的研究與開發,並同時提高相關社會意識。我國衛生體系中對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視不夠,專業人員嚴重不足。幾年前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報告稱,中國僅有約9200名心理醫生;美國人口不足中國1/4,卻有約34500名心理醫生和6萬心理學家……[詳細]
抑鬱症患者制度保障匱乏 病人常遭歧視我國對抑鬱症患者的制度性保障不足,因此,一旦患上抑鬱症,即便患者本人不「諱疾忌醫」,周圍環境的不友善、職場歧視等,都會加重病人的病情,使他們的權益受損。如IBM前研發工程師袁毅鵬因患病遭公司解除勞動合同,被稱為「中國反抑鬱症歧視第一案」,五年維權亦遭遇各種坎坷。
我國勞動法規尚存在許多缺漏,因遭強迫工作、強迫加班等而抑鬱的例子不少。此外,因抑鬱症並未被列入職業病範疇,患病後用人單位表面上是「關心」抑鬱症病人,實際上拒絕患者回到工作集體中,這種勞動保障條款的缺失讓抑鬱症患者找工難、請假看病難,都是現實中常見的情形……[詳細]
農村的抑鬱症容易被無視
飛越抑鬱,需要制度保護 健康畫中話
- 結語
許多人都把抑鬱、抑鬱症當做開玩笑的方式,「今天我抑鬱了」「我得了抑鬱症」,鮮有真正視精神方面障礙疾病的人。通常人們的想法是「堅強一點」,尤其是男性。這是一種落後思維,身體有問題需及時求醫已經成為共識,精神有「病」為何被忽視?我國需要更多專業的心理治療師、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家、門診社工、諮詢師和精神科護士,需要社會、社區和家庭多層次的救助體系。
推薦閱讀:
※中國工程奇蹟之一!耗時十年 將巨石坑變成五星級酒店
※乾隆六十年,天空中突然出現日食,乾隆驚恐之中一語道破天機
※3分鐘讀懂SIHH和Baselworld的二十年恩怨情仇
※上世紀五十年代最迷人的十位女人
※若敏 | 十年游輪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