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載】琴箏之別(陌上茱萸 )

【轉載】琴箏之別 2014-2-8 21:01 閱讀(6)

  • 古琴和古箏不僅形制上截然不同,其地位和使用場合、使用人群也有很大差異。  古箏在古時屬於伎樂,彈奏者多是優倡之流。注意啊,我是指古時,其實我個人對古箏並無偏見。古箏琵琶笙笛之類,統稱絲竹,是僕役之器,演奏供他人取樂的。文人世族大家,無論男女,是不學這些樂器的,男子若學,則被視為風流浪蕩不務正業,女子若沾這類,肯定被老爸老媽打個半死,認為玷辱門風。  所以在很多電視電影里,出現大家閨秀彈箏吹笛(笛和簫地位又不同,類似箏和琴),這是不可能出現的場景,除非這家門風有問題。甚至在未出嫁的小姐閨房裡,丫鬟之類也不會接觸到這類樂器。這和貴族小姐在書房裡看西廂記,是同樣嚴重的門風問題。  說到琴,在古代,則是被抬高到很高的地位,伏羲神農創立形制,文王武王各加一弦,歷代風流,起點就不同。琴被稱為大雅之樂,又稱道德之器,所謂能修身養性,照古通今。文人才子更是把琴和棋書畫稱為文人四藝,不通此四藝,不是個合格的文人。甚至潦倒文人,也要琴劍相隨,以劍防身,以琴養心,超脫貧賤富貴,保住清高之氣,所以後世稱呼求學生涯為琴劍生涯。補充一點,琴這個字,在民國初期之前回溯到三皇五帝時候,都只是古琴的專稱,後來西洋樂器進來後,才這樣琴那樣琴的叫開,作為區別,特加一古字,稱為古琴。  剛才說到琴的歷史地位,再講講琴的使用人群。琴在歷史上很久一段時間,是男子專用的,琴音低沉渾厚,不是那麼響亮尖銳,所以琴人都強調琴是自娛,不是娛人的,這和絲竹之樂有重大區別。琴的大雅標籤,使它的使用者一直是貴族、文人階層,從伏羲製作出第一張琴開始,帝王、公侯,到後來的文人雅士,琴幾乎成了修養和身份的象徵,會不會琴,都要在書房掛張琴,就和現代人喜歡在家裡擺鋼琴顯示品味身份一樣。  說到女子彈琴,我發現的最早記載是漢代,趙飛燕皇后有琴,名曰鳳凰。後來,為了提高修養素質,有條件的大家庭,就讓女子學習男子技藝,琴棋書畫就是大家閨秀的修學目標。到了更晚,因為沒有了森嚴的法令和不可逾越的階級鴻溝,琴更加向民間和普通人眾中流傳。漸漸從一種高貴的禮儀之器,向著修身養性的道德之器轉變。

    推薦閱讀:

    [轉載]附子、細辛、吳茱萸究竟有沒有毒?
    過常寶:遍插茱萸的情思|文史知識
    【悅聽】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臨湖有嘆(山茱萸)/七絕

    TAG:轉載 | 茱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