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MERIDIAN | 焦慮是我們的「良師」

羅洛·梅

羅洛·梅(RolloMay),美國存在主義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也是存在主義心理治療的代表人物之一。1909年生,哥倫比亞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長期擔任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等名校教授,並曾擔任懷特學院的主任分析師。與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蘇利文、弗洛姆、存在主義神學家蒂利希等交往密切。羅洛·梅曾獲得過美國心理學會的臨床心理學科學和職業傑出貢獻獎、美國心理學基金會心理學終身成就獎章。出版著作有《人的自我尋求》《愛與意志》《焦慮的意義》《權力與無知:尋求暴力的根源》《創造的勇氣》《自由與命運》《存在之發現》和《哭喊神話》等二十餘部。《焦慮的意義》為其代表作之一。

《焦慮的意義》

在《焦慮的意義》一書中,作者檢視了不同的焦慮理論,從哲學、生物學、心理學、文化學等多角度分析了焦慮發生的心理本質及其積極意義。他挑戰了「精神健康就是沒有焦慮」的流行觀念,堅稱焦慮恰是人類的基本處境,焦慮可以使我們免於無聊睏乏,使我們的心智敏銳,並開創出人類存在所必需的張力。他的思考點出了一個當代研究中幾乎沒有觸碰的主題,那就是焦慮與智慧、創造力和原創性的關聯,進而引導人們以積極的而非具有毀滅性的方式來處理焦慮。另外,羅洛·梅還根據針對未婚媽媽等人群的大量臨床案例,指出了管理焦慮的具體方法和途徑。他令人信服地告訴我們,焦慮可以成為人們正向轉變的動力,因為唯有在直面並且處理焦慮後,自我實現才可能發生。

時代先知之作!

——《美國人類學家》雜誌

羅洛·梅是我最欽佩的心理治療家。其實,我並沒有專門加以研究,只是曾經拜讀過他的《人的自我探索》《愛與意志》以及他討論焦慮和暴力方面的大作,深深被他的博學與智能所吸引。對於像我這樣一個哲學和人文的研究者,之所以愛讀羅洛·梅,並不只是因為他在哲學、文學與經典方面的精熟,更是因為他能將哲學、文學與心理學合冶於一爐,煉出治療心靈病痛的藥方,使他成為心靈的良醫。

讀羅洛·梅的著作最令人感動的,是他從博學中提煉智能,而且,這些智能存在的理由是為了對他者的慷慨與照料,他們都是醫治心靈的佳音。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中國哲學與文化講座教授 沈清松

羅洛·梅思想形成的標誌是《焦慮的意義》……通過對焦慮的研究,羅洛·梅逐漸形成了以人的存在為核心的思想。在這種意義上,該書為羅洛·梅此後的著作奠定了框架基礎。

——南京師範大學心理系教授、《羅洛·梅文集》譯者 郭本禹

在弗洛伊德和其他深度心理學家出現之前,焦慮的問題是屬於哲學倫理學和宗教討論的範疇。特別著力於焦慮與恐懼問題的哲學家,對於建立抽象的知識系統並不感興趣,倒是人類存在的衝突與危機吸引了他們的注意。正因為焦慮是人類無可迴避的處境,所以他們不得不正視這個問題。於是,歷史上對於焦慮及其相關問題的真知灼見,多出自那些同時關注哲學與宗教問題的思想家,如斯賓諾莎、帕斯卡和克爾愷郭爾等人,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斯賓諾莎:理性克服恐懼

斯賓諾莎

以數學理性方法處理恐懼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斯賓諾莎。斯賓諾莎「在這個有關世界與人類心智的數學理論中,嘗試邁出最後也是最具決定性的一步」。......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斯賓諾莎沒有考量到焦慮的問題,並不是因為他缺乏心理學的洞觀。在許多地方他已預見了後來的心理分析概念,例如,他提及熱情「不再是熱情,只要個人對它形成清晰的觀念」。有趣的是,這預見了後來心理分析中釐清情緒的技術。

斯賓諾莎相信,恐懼基本上是一個主體問題,換言之,它是個人心智狀態或態度的問題。他把恐懼與希望並列,認為它們都是懷疑者的特徵。恐懼是一種「不確定的痛苦」,源自我們認為某件我們所憎恨的事,將降臨在我們身上;而希望則是「不確定的快樂」,源自我們認為我們期待的好事即將發生。「我們從以上的界定可以得知」,他進一步說道,「沒有希望就沒有恐懼,反之亦然。」恐懼「起於心智的軟弱,因此是理性沒有運作的緣故」。希望同樣也是一種心智的軟弱。「因此我們越是在理性的引導下過活,我們就越不需要依賴希望,也就越能夠使我們儘可能免於恐懼和克服命運,最後並且能根據理性的建議來指導我們的行動。」斯賓諾莎對於如何克服恐懼的指引,與那個時代一般對理性的強調是一致的,認為情緒不是被壓抑的,而是對理性的補充。沒錯,他確實主張克服情緒的唯一方法,就是以另一種更強大的相反情緒來對治。但是,這也可以藉由「將思想與心象理則化」的方式做到。「我們必須以同樣的態度思及勇氣,以摒棄恐懼,換言之,我們必須盤算和觀想日常生活中的危難,以及怎樣以勇氣來挫銳解紛。」

在好幾個分析點上,斯賓諾莎站在焦慮問題的門檻上,例如,當他把恐懼與希望並列在一起來界定恐懼時便是。恐懼與希望在個體中同時出現,並持續相當一段時間,乃是心靈衝突的一個面向,這在後來的作者眼中,包括我自己在內,就是焦慮。這類潛藏在焦慮之下的心靈衝突例證,參見我在本書第二部分舉出的神經性焦慮個案,我稱潛藏於這些癥狀下的心靈衝突為「期待與現實之間的裂痕」。但是斯賓諾莎並未跨越門檻進入焦慮問題的本身。他與19世紀的克爾愷郭爾形成鮮明的對照,他並不認為恐懼與希望之間的衝突會必然持續下去,他堅持恐懼會被勇敢獻身理性的行為所擊退,也因此他就沒有遇到焦慮的問題。

帕斯卡:理性的偏失

帕斯卡

雖然帕斯卡是以他傑出的數理科學天才,成為17世紀知名知識分子的代表人物,但是他獨樹一格之處在於,他不相信變化莫測、內涵豐富、充滿矛盾的人類,可以從數學的理性主義來加以了解。他相信關於人在理性上的確定性,絕對與幾何學及物理學在理性上的確定性是不同的。因此帕斯卡聽起來像是我們同時代的人,而斯賓諾莎則像是個不同時代的人。根據帕斯卡的觀點,人類生活運作的法則是幾率和「或然率」的法則。因此,他對人類存在的偶合性留下深刻的印象。

「當我思及自己短暫的一生,那被先前往後的永恆吞噬的生命,我當下所在的渺小,或者看清自己只不過是被虛無冷漠的無垠時空所籠罩的生物罷了。我害怕且驚異地看見自己在此不在彼,在今不在昔;但是我為什麼要在當下的此地出現,而不是在昔日的彼處出現,這其中並沒有道理。

「在親眼目睹人類的盲目與可憐,以及明白整個宇宙都是無知的之後,人類頓失光明,留給他的命運彷彿只有偏處於宇宙的一隅,不知道造物為何如此弄人,也不清楚自己人生的使命,或者對自己死後的前途也感到茫然。這種全然無知的狀況,讓我為人類擔憂,因為他就像是在睡夢中,被帶到一座可怕的沙漠孤島上的人一樣,他醒來時不知自己身在何處,也不知道該如何才能逃離孤島。然而,人們在如此可悲的情境下,竟然沒有生出絕望之情,我對此感到震驚!」

克爾愷郭爾:19世紀的焦慮

克爾愷郭爾

克爾愷郭爾論焦慮的小冊子出版於1844年,其中主要的觀念是闡述焦慮與自由的關係。克爾愷郭爾主張:「焦慮總是被理解為朝向自由的。」自由是人格發展的目標;就心理學的意義而言,「善即是自由」。克爾愷郭爾把自由界定為可能性。他認為這是人的靈性層面;事實上,當克爾愷郭爾每次寫到「靈魂」時,把它讀成「可能性」便大致不差。與單純的動植物不同的是,人類的特質在於人類可能性的範圍,以及我們對可能性的自我覺察。克爾愷郭爾眼中的人類是不斷受到可能性召喚的物種,他想像可能性、前瞻可能性,並且通過創意活動把可能變成事實。就心理學的意義而言,這種可能性的具體內容何時出現,這點我將在以下處理克爾愷郭爾有關廣延與溝通的概念時討論。我們在此只需強調這個可能性就是人類的自由。

伴隨著這份自由能力而來的便是焦慮。克爾愷郭爾說,焦慮是人類在面對他的自由時所呈現的狀態。事實上,他把焦慮描繪成「自由的可能性」。當個人預見可能性的同時,焦慮就已經潛藏在那兒了。就日常經驗的意義而言,我們或許可以從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有機會與需要邁步向前的記憶來加以說明;例如孩子學會走路,成人走進婚姻和事業等。就像前面的道路一樣,因為還沒有走過,也沒體驗,所以這樣的可能性必然涉及焦慮。(這是「正常焦慮」,不要與「神經性焦慮」混為一談,我們後面會再討論這點。克爾愷郭爾說得很清楚,神經性焦慮是比較緊縮和不具生產力的焦慮形式,它是因為個人在正常焦慮的情境中,沒有能夠向前邁進所導致的。)在實現可能性的過程中一定會有焦慮。對克爾愷郭爾而言,個人的可能性(創造性)越高,他潛在的焦慮也就越高。可能性(「我能夠」)或可過渡成為事實,但是過程中的決定因素卻是焦慮。「可能性意味著『我能夠[做某事]』。在一個邏輯系統中,我們可以很輕鬆地說,可能性會過渡成為事實。但是在真實的世界中這並不容易,它必然需要中介的決定要素。而這個中介決定要素就是焦慮……」

克爾愷郭爾以發展的概念看待焦慮,他把嬰兒的原初狀態作為觀察的起點。他稱此一狀態為天真無知的狀態,此時嬰兒與其自然的條件和環境,是處在一種水乳交融的統合狀態。嬰兒是具有可能性的。這就隱含著焦慮,但是此焦慮沒有具體的內容。在這個原初狀態中,焦慮是一種「冒險的追求,偉大的渴望,以及幽冥神秘」。孩子由此勇往直前,去實現他的可能性。但是在這個天真無知的狀態中,他的自我並沒有覺察到,這個成長的可能性將涉及他與父母之間的危機、衝撞和忤逆。在這個天真無知的狀態中,成為完整個體的過程僅僅是一種可能性,尚未被自我覺察到。與此相關聯的焦慮,是一種「純粹的焦慮」,也就是沒有具體的內容。

節選自《焦慮的意義》P26-38頁

17世紀是數學的年代,18世紀是物理科學的年代,19世紀是生物學的年代,20世紀呢?是「心理學的世紀」。詩人奧登寫下《焦慮的年代》,加繆則命名為「恐懼的世紀」。但是到了現代,人類的焦慮對象已不再是遠祖時代老虎和乳齒象的獵物,而是受傷的自尊,被自己的族群孤立,或在競爭中受到失利的威脅。焦慮的形式已經改變,但是焦慮經驗依然大體相同。

本書是為那些感受到今日社會的壓力和焦慮衝突的人而寫的,也是為那些尋求焦慮的意義、原因,以及可能的因應之道的人而寫的。而對於現代心理治療學派的比較研究感興趣的人,又不妨把本書當作教科書,其中呈現了這個領域十幾位代表人物的觀點。要了解這些不同學派,通過焦慮理論的比較是最有效的。

繼弗洛伊德之後,最重要的焦慮研究經典

美國存在主義心理學大師羅洛·梅代表作,

直面當代人的焦慮狀態!

焦慮是我們的「良師」,沒有焦慮就沒有活力!


推薦閱讀:

「我們有了一張嶄新的城市名片」
浮生若夢,我們再回不去了
十句生活語錄: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
《千與千尋》:我們對待友誼的態度
愛本身並不複雜,複雜的是我們

TAG:焦慮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