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和孔子的思想都源於易經

老子是我國古代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是道家思想的創始人。   老子,名聃,春秋時代楚國人(今河南鹿邑縣)。老子曾做過周王朝的史官,以後隱居獨處,所處歷史背景為奴隸制社會開始瓦解,封建社會開始新興的時代。   老子和孔子同一時代,他們都受《易經》的深刻影響。但兩人的思想卻大相么庭,孔子崇尚《易經》乾卦的剛德,力主積極入世,老子則推崇《易經》坤卦的柔順,倡導不爭 、避世。   孔子與老子是師徒關係嗎?   孔子與老子同是春秋時代的人,都是中國古代的偉大的哲人。孔子是德聖,老子堪稱哲聖,老子要比孔子年長得多,老子是周國國家圖書館的館長,學識十分淵博,在當時很 有名,孔子十分崇拜他,他曾經從魯國來到圍國問禮於老子。   下面我把司馬遷《史記》對這兩位大哲人會晤的談話的記載說一下,孔子問禮於老子,在司馬遷的《史記》中有兩段精彩的記載。   其一:魯南宮敬叔言魯君曰:「請與孔子適周。」魯君與之一乘車,兩馬,一豎子俱,適周問禮,蓋見老子云。辭去,而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 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子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辨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才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於魯,弟子稍益進 焉。意思是說:孔子到周國去問禮於老子,辭別時,老子說:「我聽說,富人送人以財物,仁義的人送人以言。我不富貴,只好用仁人的名義,送你以言:『聰明善於洞察的人, 反而有生命危險,因為好議論。博學而善辯的人,易危其身,因為揭發人的醜惡。做人事者,要忘掉自己,為人臣者不要還有自己(要忘我)。』」孔子回魯國後,他門下的弟子 愈來愈多。   其二: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蓮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 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自己。」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 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意思是說,孔子到了周國,拜會了當時在周國任圖書館館長的老子,他們 交談了一段時間,老子發現了孔子求功名的思想很重,孔子可能講了對周文王、周公等人的崇拜。老子則說:「你所說的這些人,他拉骨已朽,只有語言還留了下來,君子得其志 時,就會駕車去當官,不得志時,只好像蓬草一樣隨風飄落。做生意的商人會把貨物藏起來藏不露,君子有很高的智慧和道德,但表面上都大智若愚,你應該去掉驕氣和過多的功 名慾望,這樣對你才有利,我要告誡你的,無非這個道理。」孔子回到魯國,弟子們問老子是一個怎樣的人?孔子說:「鳥,我知道能飛;魚,我知道能游;獸,我知道能走。能 走的,我們可以用網捉住它,會游的我們可以用線釣住它,飛在天上的,我們也可以用箭射住它。惟獨我不能知道龍,它能乘著風雲升上天空,我今天見到的老子,就好像一條龍 啊!」   可見,在孔子的眼裡,老子是多麼的高深莫測!   《老子》貴柔   《老子》最崇尚《易經》坤德柔順的一面,並且在人生觀及為人處世方面做了重要的發展。   《老子》最著名的一句話就是:「柔弱勝剛強」(《老子?三十六章》)。《老子》堅信柔弱退讓只是權宜之計,最終必能居上,故認為「強大處下,柔弱處上。」(《老子? 七十六章》)又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老子?四十三章》)《老子》並以水為比喻說:「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老子?七十八章》) 。就是說水是最柔弱的,但卻是最能攻堅的。我們想起,歷史上許多攻堅戰,如城堡攻不下,最後是用水攻下的,不少戰爭是用水來阻擋對方的,所以兵家無不重視水。   《老子》貴柔,其更深的層次是以退為進、以守為攻、後發制人的權宜,這正如《老子》所說:「曲則全,枉則直,少則得……」(《老子?二十二章》)就是講委曲反能保全 ,忍枉反能多直,少取反而多得。這就是說貴守是老子的貴柔的更深一層次的含義,目的是轉守為攻,後發制人。   《老子》貴無為   「無為」是老子思想體系的核心。在《老子》里有21章論述,占《老子》的四分之一多。   老子的無為包括無欲、不為、不爭、不學……具體論述可舉如下原文為例:「夫唯不爭,故無尤(無過失)」(《老子?八章》)、「不爭之德。」(《老子?六十八章》)老 子的無為突出的是寧靜無為,如「至虛極,守靜焉」(《老子?十六章》)、「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老子?三十七章》)等,在這些話語中老子強調的是無欲才能寧靜。   也就是說,無欲無為是老子的核心思想,正因為無欲無為所以才能做到不爭、不鬥,甚至不學。天下總要有一些人不爭,都去爭,這個天下就難以寧靜。   楊力提示   不過《老子》無為的更深層次是「無為而無不為」、「夫其不爭,而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六十六章》)。所以老子的無為也可以看做是以退為進的權宜之計,這樣就能 後發制人。   《老子》貴自然   老子崇尚自然,其外言叫「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   這是傑出的自然觀,就是強調要遵循自然,不要違背自然,所以老子無為的深層含義是自然無為,要做到自然無為是很難的。所謂自然無為是指順應萬物之自然,而不加以人 的主觀意志,就是老子說的「道常無為」。無不為,則認為如果順應自然規律,最終便能無所不為,也即萬事只有符合自然規律才能成功。   所以,「道法自然」的實質為「自然無為」,其精髓在「自然」二字。一切順應自然,不加以主觀的約束,再發展深一層就是無為而無不為,其實質仍然是順應自然規律使無 不為。 可見,貴自然,是老子思想的法寶。   老子之「道」源於「易」   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說《論語》和《老子》皆源於易,《易經》就像一株大樹,《論語》和《老子》都源於此,無非同途而殊歸。儒家主要發展《易經》的乾卦、震卦、離卦、 巽卦,所以重視積極有為,剛健處世,強調乾卦的自強不息,偏好離卦的如日中天,奉行震巽的雷厲風行,所以他們主張競爭,強調奮鬥,積極入世。老子道家主要發揮了坤卦、 艮卦、坎卦、兌卦四個卦的精神,所以他們崇尚坤卦的柔順,強調坎卦的水柔,突出艮卦的知止,重視兌卦善悅,所以道家性順善柔,知止知足,因而寬容厚道,謙讓不爭,知足 常樂,和悅面善,主張避世無為。   儒家發展了《易傳》的「形而下者,謂之器」,就是重實物,而道家則發展了《易傳》「形而上者,謂之道。」謂貴虛無,從而對儒道兩家的唯物及唯心的世界觀產生了分水 嶺一樣的影響。   楊力提示   儒、道一源二歧,和《易經》都有著極密切的關係,二者相反相成,既對立又互相滲透,共同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   《老子》哲學思想根源於《易經》   《老子》的道,指宇宙本體論,即指天地萬物的本原,關於宇宙本體論的探索,在《易經》時代雖然還沒有達到高度概括、高度抽象的程度,但《易經》已經通過陰陽爻的變 化及乾天坤地八卦反映了萬物本源於天地陰陽變化的概念,為《老子》的天道觀奠定了基礎。   《易經》之後,孔子強調以國事人事為核心的人道觀,而《老子》則發展了天道觀,《易經》則是人與天地、社會相統一的三才觀,並以痼瘟本體突出了「有」本體觀,奠定 了古代中國哲學本體論的唯物觀基礎。   《易經》強調「有」,《老子》突出「無」,共同把古代世界本源的探索推到了高峰。   《老子》的辯證法思想源於《易經》   首先,《老子》變易觀淵源於《易經》,《易經》最重要的觀點是變易觀,《易經》通過三百八十六爻有規律的變化反映了天下的一切事物都在不停的運動著、變化著和發展 著。這一觀點使《易經》成為古代辯證法的開山,對古代辯證法思想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老子》變易觀雖然豐富,卻遠不及《易經》的先進,《易經》的變易觀極為強調變新、日新,而《老子》的矛盾觀繼承了《易經》的矛盾原理。《易經》的矛盾觀是以陰陽 對立統一為核心的矛盾觀,並以陰爻「――」和陽爻「——」為體現,奠定了古代的矛盾法則。《老子》的矛盾觀繼承了《易經》的矛盾原理,並作了豐富的闡述,如曲與直、禍 與福、柔與剛、生與死、弱與強、正與反……但在矛盾的轉化方面,《老子》卻和《易經》大相徑庭,《易經》強調積極的轉化,突出人的主觀能動性,而《老子》則過分強調自 然,輕視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在矛盾轉化中的重要意義,所以在這一點上遠不如《易經》的積極主動,從而導致了《老子》消極的人生觀。   《老子》的中和觀與《易經》   《易經》強調中行、中和及中正,並通過爻卦、卦辭反映了這一原理,奠定了古代中和觀和平衡觀的基礎,對儒家的中庸之道及道家的「沖氣以為和」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所不同的是,《易經》的中和觀強調陽與陰和、剛與柔和,而《老子》則偏於陰與陽平、柔與剛平。《易經》強調健,突出剛,《老子》則看重順,崇尚水。《易經》的中和 觀是在突出「有為」宗旨上的中和,所以強調革命、自強、剛健奮發、奮鬥……而老子則主張柔弱勝剛強和以柔克剛的和諧,而非弱肉強食的競爭,包括主張讓、守、退、待、不 爭、不鬥、屈曲……旨在以退為進、以守為攻,從另一個方面取得社會的和諧、人際關係的平衡。所以不管他是消極的或是積極的,都是和諧所必需的。   《易傳》和《老子》的異同   本體觀   《易傳》出書比《老子》早,《易傳》的本體論是實有的,比如,《易傳》強調氤氳本體,認為世界的本源是宇宙的元氣,所以《易傳》強調「有」。   《老子》的本體論脫胎於《易經》,同樣強調天道,但是《老子》主張「無」,認為世界不是實有的。這樣由於本體論的迥異,《易傳》主張積極入世,而《老子》則主張出 世。   《易傳》主張革命,如「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易經?革》),主張奮鬥,而《老子》則強調讓、守、退……這就成了儒家在朝有為、道家在野無為 的世界觀的根源。可見,由於對世界本源的認識不同,所以導致了世界觀方面的明顯區別。   人生觀   由於宇宙觀、世界觀的不同,所以在人生觀方面必然不一樣。《易傳》的「實有」導致了強調有為的人生觀,而《老子》的「無」導致了無為無欲的人生態度。   結果《易傳》是自強不息,《老子》是無欲無為。   總之,儒、道兩家的人生哲理各擇《周易》的陽剛陰柔,而朝不同的方向發展,儒家的人生觀比較積極,道家則是另一種人生道路。   楊力提示   社會同樣是一個陰陽動靜的統一體,要保持社會的平衡,陰陽二者都不可少,雖然儒家的人生觀比較積極,但道家的人生哲理無論積極或是消極,都是不能少的,否則社會將 難以融合。


推薦閱讀:

老子為什麼呼喚「大丈夫」?
老子騎著青牛去哪了,真的成仙了?
老子有哪些經典語錄?
老子在中國被孤立雪藏了兩千多年
太極囊括《老子》

TAG:思想 | 孔子 | 易經 | 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