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挪用30億押金還款,90後敗家高管人手一部特斯拉,摩拜挪用40億押金還款,兩強合併無望
導讀
資本開始逼宮奪控制權,創始團隊的理想還能走多遠?
共享單車大戰進入下半場以來,合併之聲不絕於耳,尤其是在小藍、小鳴單車等二線共享單車企業相繼倒下之後,投資方更是密集表態推動ofo與摩拜合併,甚至拿出了合併方案並著手談判。
不過,面對資本的「催婚」,摩拜和ofo創始團隊卻是出奇地站在「同一陣線」上:反對合併。在創始團隊與眾多投資方錯綜複雜的利益糾結與站隊中,這場由資本方一手籌劃的合併計劃宣告失敗。
在互聯網行業發展中,一向佔據主導地位的資本力量為什麼這回說了不算?在摩拜和ofo方面,一邊抗拒著資本「催婚」,一邊又不斷尋求新一輪資本入局,創始團隊的控制權還能保持多長時間?燒錢模式還能持續多久?似乎這一切到最後還是由資本說了算。
21世紀商業報道 |陳敬之
資本難以承受的消耗戰與合併布局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用在當下的互聯網行業里也不為過,在資本的加持和主導下,許多互聯網行業翹楚相繼在相愛相殺中走向合併,誠如滴滴與Uber、攜程與去哪兒網、美團與大眾點評、百度外賣與餓了么···
如今,終於輪到了共享單車行業。近期,共享單車行業兩大巨頭摩拜和ofo背後的投資方密集表態要推動雙方走向合併。
關於摩拜和ofo合併的消息已經流傳了半年多,大概始於戴威與胡瑋煒的一張合影,而在共享單車寒冬來臨之後,合併之聲愈發強烈。
今年9月下旬,ofo早期投資人朱嘯虎突然發聲,指出兩家共享單車企業「惟有合併才有出路」,一改此前的態度。後來再次發出「兩家合併才是最好的選擇」的聲音,最近另一位ofo早期投資人王剛也表態:ofo摩拜合併是最好選擇,一個主內一個主外。
12月13日,ofo投資方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公開表態認為,摩拜與ofo將會合併。此外,摩拜的第二大股東、愉悅資本創始合伙人劉二海也表示「不反對合併」。摩拜的投資人之一,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周逵認為,「大家份額都不太增長的時候是合併的時機。」
另外,據財新網報道,騰訊、滴滴和摩拜的天使投資人、摩拜董事長李斌,從10月開始著手摩拜和ofo的合併談判。
對於資本方而言,共享單車行業的戰局已定,持續不斷的燒錢打消耗戰已經失去了意義,如何盈利才是王道。
在共享單車大戰中,持續不斷的造車和和補貼戰,以及高昂的線下運維成本已成為了資本不可承受之重。以ofo為例,據分析,僅運維一項,ofo每月需要支出的金額就高達2億元左右。
如今,共享單車企業依然無法實現盈利,如果摩拜和 ofo 合併,盈利只是遲早的問題,這正是投資方所想要的。
面對燒錢決戰與合併,資本方紛紛選擇合併。不過,面對資本的「催婚」,ofo和摩拜的創始團隊並不樂意,在ofo內部甚至引發了一場對企業控制權之爭。
控制權爭奪戰:被「趕出去」的投資方與「奢侈」的管理層
ofo和摩拜作為老對手,不過在合併面前,出奇地站在同一戰線,雙方創始人多次公開表示:雙方不可能合併。另據財新網報道,鑒於最近有投資方密集表態推動與摩拜合併,ofo創始團隊內部開了個會,對於此事統一了意見。
事實上,ofo創始團隊與投資方早有分歧。作為ofo主要投資方,滴滴方面派人進駐ofo後,幾乎接管了整個ofo的財權,戴威被架空的傳言甚囂塵上,雙方矛盾不斷激化。
11月下旬,滴滴向ofo派駐的執行總裁及CFO等高管已經「開始集體休假」,雖然ofo方面解釋是個人原因休假,實則是被「趕出去」了。
另據財新網報道,一名股東公司人士稱,「ofo的供應鏈回扣一度達到一輛自行車10塊錢。『90後』管理層奢侈品消費成風,一人一輛特斯拉,他們哪裡來的錢?」ofo內部人士對此回應,「公司創始人團隊家境良好,買奢侈品、特斯拉並非不可能。」ofo創始人戴威為新一代「90後」創業者,北京大學碩士,在校期間曾擔任學生會主席。
ofo回應,股東人士對高管貪腐問題的指控嚴重失實:「我們將堅決追究造謠者的法律責任。作為創業者,我們尊重並感謝資本,希望投資人給予創業者基本的尊重。」
由此可見,創始團隊與投資方的矛盾並不是表面上看似那麼簡單。
在摩拜方面,不久前摩拜單車聯合創始人兼CEO王曉峰也公開表示:「不覺得有任何合併的可能」。
不過,雙方投資方似乎並不怎麼理會創始團隊的聲音,就在ofo與滴滴矛盾激化的同時,ofo和摩拜的投資方開始著手合併談判。
今日,在2018網易經濟學家年會的分論壇上,戴威在回應合併問題中也強調:「我覺得作為創業者,我們也非常感謝資本,因為資本助力了企業的快速發展,但是我也想說,我覺得資本也要理解創業者的理想和決心,它是一個創業者跟投資人的良心互動,共同發展,解決問題、服務社會的這麼一個過程」。
這句話看似平淡,但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說出這番話,創始團隊究竟是被逼到了什麼樣的程度,背後有多少無奈,或許只有戴威本人和他的團隊知道。
對於雙方的合併還有一種說法,騰訊是摩拜的第一大股東,滴滴是ofo的第一大股東,滴滴又是出自「騰訊系」。顯然,對於雙方合併的局面,也是騰訊所希望看到的。
面對資本的步步緊逼,ofo想到了一個抗衡的方法,那就是引進騰訊的老對手——阿里。當然,這也是阿里所需的,此前已錯過滴滴風口的阿里,這回也不會任由騰訊再次一家獨大。
阿里入局,資本對決帶來行業新走向
今年 7 月,ofo成功融資 7 億美元,螞蟻金融入局成為資方。另外,據消息透露,在 ofo 新一輪近 10 億美元的融資中,阿里可能會增持 ofo。按照阿里的作風,此次倘若增持,或許來自「騰訊系」的滴滴也要退避三舍。而一旦阿里成為ofo最大股東,未來摩拜和ofo是否會合併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此外,12月初,螞蟻金服旗下子公司又投資了哈羅單車新一輪3.5億美元融資,成為永安行和哈羅單車合併後新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哈羅單車和永安行主攻二三線市場,截至10月,哈羅已經進入國內100多座城市,投放了300萬輛左右的共享單車,註冊用戶數超過3000萬。「永安行+哈羅單車」聯盟背靠上司公司和螞蟻金服,產能上還有富士達加持,儼然具備了衝刺前兩名的籌碼,甚至有人在賭共享單車三足鼎立的局面將會出現。
由此可見,如果阿里大資金增持則可能成為 ofo 的大股東,對未來摩拜和 ofo 的合併勢必造成影響。
而從此前馬化騰和馬雲在互聯網大會上的互懟來看,摩拜和ofo的合併之路並不會走得很順。馬雲曾對共享單車表態稱,知道騰訊希望將共享單車企業合併,「我們做任何的兼并、合作都要思考對行業的貢獻,不能為了壟斷、為了早點收錢而做。」
馬化騰則在朋友圈發文評:被當作支付推廣工具了,可憐小股東。
在國內互聯網行業的發展競爭中,走到最後都難以避免選擇站隊阿里或者騰訊。《華爾街日報》將之形容為:「巨頭手中的棋子」。
從另一種角度來看,共享單車行業的競爭,事實上也是雙方在移動支付領域的競爭,目前ofo和摩拜的日均使用頻次均超過了2000萬,雙方又怎會輕易放過共享單車這盤大棋的布局呢?
關於共享單車走向的問題,是否真的只有走向合併才能實現盈利,才是唯一的出路?從資本、企業、用戶、市場等多方角度來看,似乎合併才是最好的選擇。
不過,倘若摩拜和ofo走向合併,這背後不僅涉及騰訊和阿里,還有多方投資人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需要釐清,問題是這種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會理得清嗎?在此不好下定論,不過此次合併告敗就是最好的證明。
甚至有人預測,隨著阿里的入局,未來走向合併的或許不是摩拜和ofo,而是ofo和哈羅單車,然後再次形成兩大巨頭對抗的局面。
總而言之,對於共享單車的走向,資本所期待的是走向合併,不過創始團隊所期待恰恰相反,正如戴威所言:資本也要理解創業者的理想和決心。
不過,資本是否能理解還是一個未知數。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資本不支持的話,合併也只是時間問題,創始團隊隊企業的控制權將會被資本逐漸架空。
另據財新網報道稱,截至12月1日,ofo賬面包括押金在內可動用的現金僅剩下3.5億元,共計將超過30億元押金用於支付供應鏈欠款;而摩拜方面亦如法使用押金超過40億元,賬面現金尚有70億元。
從這亦可看出,共享單車企業依然尚未走出押金困局,未來的運營又怎能脫離資本的加持呢?但投資方的逼宮已經迫不及待了,創業者的理想和決心還能走多遠?
推薦閱讀:
※門窗風水有講究,一不注意敗家業!
※【EDC 101】開學季,留學新生必備的隨身物品!
※【解析】一邊罵你敗家,一邊給你錢花!
※破財敗家的風水布局,你家有幾個?
※什麼樣的八字容易嫁給敗家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