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洗澡的,你想不想知道?
圖片為甲骨文象形圖案
大家一定很好奇,古人是如何洗澡的。古人在洗澡這件事情上其實是很尊重禮節的。
在儒家文化盛行的古代社會裡,洗澡被賦予了更深的道德文化意義,「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湯盤銘文》里的這一句就是對洗澡簡潔有力的證據。在古代人眼裡,洗澡不僅是祛除身體上的污垢,同時也是祛除心靈上的污垢。
圖為季子白玉盆
在古代,浴室稱為湢(bi四聲),浴盆則名為杅(yu二聲),。《禮記·玉藻》中記載:「浴用二巾,上締下綌[xì。出杅,履蒯席,連用湯;履蒲席,衣巾晞身,乃屨,進飲。」這段文字簡潔而生動地描述了古人洗澡的整個過程,準備兩條毛巾,細的擦上身,比較粗的則擦拭下身,出浴盆後要站在草席上再用熱水沖洗一遍,然後穿上衣服和鞋子,而後喝點東西以暖胃口。這個過程顯得科學而有序。
圖為清代「浴室」
1975年我國考察隊在秦始皇的咸陽宮中也發現過供嬪妃使用的人工浴池,其中的地漏和排水管都是瓷的,甚至還有取暖的壁爐。古人那麼有智慧難道還會被洗澡難倒?
在洗澡這件事情上,古人不止對禮節有要求,清潔材料也是很先進的。
古人一般用淘米水、澡豆、皂莢、肥珠子、香料等,相比起來,種類也顯得很豐富。用淘米水清潔東西,現在有時還能看到,澡豆是用豆粉和葯沫製成的,有潤滑肌膚的作用,當時恐怕只有富貴人家才能用到吧。我們今天所說的肥皂大概就是由當時的皂莢、肥珠子這兩種東西的名稱延伸而來的,都有祛除身體污垢、潔凈潤膚的作用。
傻眼了吧?漲知識了吧?在文末做個小調查,你多久洗一次澡?歡迎評論回復,動動手指就可以跟小編即時互動,你主動一點,說不定我們有故事哦?
推薦閱讀:
※雜念猶如潮,正好洗洗澡。
※洗護用品中的甲醛,你確定不在乎嗎
※天天洗澡到底有沒有問題?
※你都沒給我洗過澡,算什麼好爸爸?
※給狗狗洗澡必須要注意哪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