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辦事大全知禮儀——辦事兒的藝術——辦事兒的語言藝術
第一節求人辦事要說好話
讚美的話要說出口
求人辦事要想成功,在說話上,就要學會讚美別人。因為幾乎任何人都希望得到表演,你所求助的對象也不例外。有時候,一句讚美的話可以決定一件事情最終能否辦成。
吉斯菲爾伯爵說:「各人有各人優越的地方,至少也有他們自以為優越的地方。在其自知優越的地方,他們固然喜愛得到他人公正的評價。但在那些希望出人頭地而不敢自信的地方,他們尤其喜歡得到別人的恭維。」
吉斯菲爾進一步指出:「你若想輕易地發現各人身上最普遍的弱點,只要你留意他們最愛談的話題便可。因為言為心音,他們心中最希望的,也是他們嘴裡談得最多的。你就在這些地方去搔他,一定搔到他的癢處。」有不少人,他們喜歡聽相反的話;更有許多的人,喜歡別人把他們當做有思想、有理智的思想家。
吉斯菲爾還告訴我們:「幾乎所有女人,都是很質樸的,但對儀容嫵媚,她們是至深偏愛、孜孜以求的。這是她們最大的虛榮,並且常常希望別人讚美這一點。但是,對那些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的絕代佳人,那就要避免對她容貌的過分讚譽,因為她對於這一點已有絕對的自信。如果你轉而去稱讚她的智慧、仁慈,如果她的智力恰巧不及他人,那麼你的稱讚,一定會令她芳心大悅、春風滿面的。」
可見,讚美別人還得講究技巧。那麼怎樣來讚美別人呢?你不妨試試以下的幾種方法:
1.讚美的話要坦誠得體,且必須說中對方的長處
讚美的首要條件,要有一份誠摯的心意及認真的態度。言辭會反映一個人的心理,因而輕率的說話態度,會讓對方產生不快的感覺。讚美也不要太離譜,這樣別人會覺得你太虛偽。
1987年4月底,歐陽奮強到香港參加電視劇《紅樓夢》首映式,他是飾演賈寶玉的演員。歐陽奮強一踏進機場休息室,亞洲電視台名著演員方國姍就擠到他身邊,熱情地說:「你是歐陽奮強嗎?我叫方國姍。他們都說我長得像你。」「方小姐比我長得漂亮多了。」歐陽奮強說。亞視藝員領班高先生風趣地說:「方小姐可是香港的賈寶玉呀。」
這番相互讚美的話十分自然貼切,使迎接的氣氛變得熱情而和諧。
2.在背後讚美效果會更好
讚美人最要不得的一種是,只當著甲的面來讚美甲。假如你當著大家的面來讚美他,為他做一次義務宣傳,他一定很高興。只要你讚美得不過火,大家也不會覺得你是在有意吹捧他。
最好的方式是在背後讚美他。一傳十,十傳百,總有一天會傳到他耳朵里,由不得他不感激你。時機一到,他也會讚美你一通,他是不會忘記使他美名遠揚的朋友的。
3.把對方捧上天,讓他感覺不幫你辦事會有損他的自尊心
在現代社會活動中,人們會不同程度地存在「有求於人」的情況。怎樣才能求得他替你辦事,而不至於被對方拒絕呢?這就需要你巧妙地吹捧他,將對方引入你設定的情景中,然後提出你的要求,這樣會使你的要求得到滿足。
這是因為吹捧、恭維對方,也是一種高妙的「綿里藏針」的方法,能夠極大地滿足對方的虛榮心,當對方飄飄然時,你突然提出自己的要求,並在話里話外使對方感到你在懷疑他的能力和權威,一旦感到權威受到了挑戰,他就必然盡全力證明給你看。如果辦不到你所求的事,就會有損自己的自尊心,這時他只有想方設法硬著頭皮為你辦事了。
4.把對方美化成道德上的「完人」
讚美可以是多方面的,通常你把對方說成是道德上的完人比稱讚他的衣飾得體更有效果。
這種事例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很多,也許當事人自己都沒有感覺到有什麼特殊之處,但又確實達到了辦事的目的。這時,人的自尊、名聲、榮譽、能力……都可以成為你求人辦事的武器。
5.把對方標榜為能力上的「超人」
美國黑人富豪約翰遜要修建一座辦公樓,但在資金上還有300萬美元的空缺,他出入多家銀行都沒有貸到這筆款。
建造開工後,到所剩的錢僅夠再花一個星期的時候,約翰遜約一家銀行的主管一起吃飯。席間,銀行主管對約翰遜說:「在這兒我們不便談,明天到我的辦公室來談吧。」
第二天,當約翰遜斷定該銀行很有希望給他抵押貸款時,他說:「好極了,唯一的問題是今天我就要拿到貸款。」
「你一定在開玩笑,我們從來沒有一天之內就能辦妥這樣的事的先例。」銀行主管說。
約翰遜把椅子拉近,說:「你是這個部門的主管。也許你應該試試看你有無足夠的權力把這件事在一天之內辦妥。」
這樣一下子就激起了對方的好勝心,這個銀行主管試過以後,本來他說辦不到的事終於辦到了,約翰遜也如願拿到了這筆貸款。
這類似激將法,因為誰都不願意被人看扁,你用讚美的方式把對方說成是全能的,他自然想方設法去維護自己的這個「全能」形象。
6.重點捧對方的那些你特別需要的能力
當一個人很有興趣地談到他的專長,或他所取得的成績,或他所開展某項業務的輝煌時,你適時地提出與之相關的要求,在這樣的時刻,他拒絕你的可能性最小,你的要求得到滿足的成功率最大,這是經過心理學家及社會學家的實驗所證明了的。當你有求於人時,就去讚美他、吹捧他,營造一個合適的氛圍,使你的需求最大可能和最大限度地得到滿足。
相反,有些人只知道訴苦,讓別人幫忙,激發別人的同情心,殊不知,這些是遠遠不夠的。
讚美他人是求人辦事的一柄利器。人不分男女,無論貴賤,都喜歡聽合其心意的讚譽。同時,這種讚譽,能給他們加倍的能力、成就和自信的感覺。
然而,你也要明白讚美不當,恰似明珠暗投,更有甚者,反而激起疑惑,甚至反感,這便是懂得頌揚卻沒有掌握頌揚訣竅的後果。
要使讚美能夠奏效,只要我們心中掌握各人性情的不同之處,便能區別對待,有的放矢,從而達到目的,把事情辦好。
讚美別人是一種博取好感和維繫好感最有效的方法。它還是促進他人繼續努力賣命的最強烈的興奮劑,這是由人性的本能所決定的。
求人辦事,應儘可能多地讚美別人,這樣你將獲得更多的好處。
不吝惜恭維的話
有人說:「人性的弱點決定了人是最禁不住恭維的動物。」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如此,你求他幫助辦事,恭維他是理所當然的。你恭維了他,他也反過來重視你。另外,得到恭維的人是不會放著對方的難題不管的。
因此,在這個社會上,會說恭維話的人,肯定比較吃香,辦事兒順利也順理成章了。當一個人聽到別人對自己所說的恭維話時,心中總是非常高興,臉上堆滿笑容,口裡連說:「哪裡,哪裡,我沒那麼好」、「你真是很會講話!」即使事後冷靜地回想,明知對方所講的是恭維話,卻還是沒法抹去心中的那份喜悅。
因為,愛聽恭維話是人的天性,虛榮心是人性的弱點。當你聽到對方的吹捧和讚揚時,心中會產生一種莫大的優越感和滿足感,自然也就會高高興興地聽從對方的建議。
相信你也到私人商攤處買過衣服,在你試衣時,賣主肯定就來搭話了:
「啊!真漂亮!穿起來非常合身,樸素、大方、有風度。你年輕了好幾歲。」
本來你是不想買那件衣服的,卻買回來了。
第二天,你神氣起來,可是穿了不到兩小時,某條縫線斷了,裂開了一個大洞。此時,你才罵他是個「騙子」。然而,又有何意義呢?
要想在辦事兒時求人順利,首先要摒棄一些主觀意識,學會恭維別人,當你自覺地去恭維別人時,你的辦事能力就會相應提高。
恭維別人主要體現在求領導辦事方面。要想求領導辦事,就必須會說恭維話。會說話同辦事是相輔相成的。話說得好聽,說得到位,領導便易於接受你提出的條件和要求。否則;即便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也會容易辦砸,所以要學會說恭維的話,就必須學會順情說好話。順情說好話一般叫做讚美或者恭維,世俗的說法即是阿諛奉承和溜須拍馬之類。其實,這種世俗的說教是最不利於辦事兒的。要想把事情辦成功,總得揀對方愛聽的話說,才有利於解決事情。所以,要學會說恭維的話。
幾乎所有人都愛慕虛榮,其特點往往是在他們做沒有多大把握的事情時,極樂意看到自己在這些沒什麼把握的事情上表現不凡,獲得別人的稱讚。當你對他們這些沒把握的事情中任何一點加以恭維時,就會發生你所期望的功效。
恭維領導的某個特點,意味著肯定這個特點。只要是優點、長處,對集體有利,你可以毫無顧忌地恭維。領導也需要從別人的評價中,了解自己的成就以及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當別人恭維他時,他的自尊心會得到極大的滿足,並對恭維者產生好感。於是,這位恭維者找這位領導辦起事來就會特別順利。
求人辦事要用恰當的語言
求人辦事,你的語言技巧有著難以估量的作用。恰當的語言,會使你順利地達到目的。
求人時,不能一味談自己的事,把自己的請求提出後,最好先誠心誠意地聽取對方的意見。
善於求人的人,很注意禮貌用語。不得體的言辭,往往會傷害別人的感情,即使你事後想彌補,那也來不及了。所以,在求人辦事的過程中,使用語言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把話說得恰到好處:
1.不說不中聽的話
求人時就要使對方產生好感,所以,你必須言語和善。尤其是那些心直口快的人,更要深思慎言,不說讓人生厭、惹人不快的話,否則是會事與願違的。
2.不要說沮喪的話
既然去求人,就處在比較卑微的位置。在出現困難和危難時,如婚姻危機、事業不順、孩子沒有工作的時候,人們往往情緒低落,容易說一些沮喪的話。要注意,這是不得體的。因為這容易使對方感到壓抑,引起對方的不快,也易使你們的話不投機。
3.不要說貶低自己的話
有個別求人者喜歡用貶低自己來抬高對方,其實這樣會給人一種「虛偽」的感覺。謙虛要用對地方,不能自貶的時候,還是實事求是的好。
4.不要擔心、懷疑對方的話
求人辦事的人,往往意願都比較緊迫,容易說一些急於求成、催促對方的話,甚至僅憑一己之斷,胡亂猜疑對方的能力、權力和身份,表現出自己的擔心或說一些情緒低落的話。這些話暴露的多是一些負面意識,因而也會產生一些負面效應,這是應儘力避免的。
5.要注意語氣和措辭
求人辦事,即使是關係很密切的人,措辭、語氣也要適度,不要用命令的口氣,如「你必須幫我辦」、「一定要完成」等,這樣說,有時會強人所難,讓人難以接受,而要說「請盡量幫我一把」、「最好能幫我干到底」,給人留下迴旋的餘地。如果是當時難以答覆的問題,就要說「過兩天給我一個信兒好嗎?」或「到時我來找你,請你費心」等。求人辦事一定要給對方留下考慮和商辦的時間。
總之,求人辦事時一定要注意運用恰當的語言,只有這樣你才會真正地求到別人幫忙。
要學會沒話找話說的本領
在辦事過程中,與人談話時要善於尋找話題,也就是要學會沒話找話說的本領。所謂「找話」就是「找話題」。寫文章,有了個好題目,往往會文思泉湧,一揮而就;交談,有了好話題,就能使談話融洽自如。好話題,是初步交談的媒介,深入細談的基礎,縱情暢談的開端。好話題的標準是:至少有一方熟悉,能談;大家感興趣,愛談;有展開探討的餘地,好談。
但值得注意的是,那種不分場合地說三道四或不分情勢地東拉西扯、沒話找話是十分讓人反感的,勢必令人不愉快。但事無絕對,求人辦事時,如果掌握一定的原則,沒話找話說一樣能夠融洽氣氛。這兩條原則如下:
1.興趣原則
你找別人辦事有時需要從一個話題入手,這種時候自己感興趣而對方不感興趣的話題應該少談或不談。比如對方對足球既不愛好,又不感興趣,你卻滔滔不絕說得津津有味,他不僅插不進話,相反讓他感到厭惡;對方感興趣而自己不感興趣的話題,應該適時暗示,可以利用對方談話中的基本內容,把話題順勢轉移,也可以借用對方談話中的某個細節,把話題轉移到別的內容上去。對於雙方都有興趣的話題,則不應輕易偏離,要相互補充、相互滲透。
2.注意相似因素
人們都喜歡同在某方面或多方面與自己相似的人說話。比如,你在外地碰到同一地域的人,你操家鄉口音,對方會感到親切,因為文化背景相同。在年齡上,老年人愛與老年人做伴,青年人愛與青年人交往,這是由於年齡相似,彼此的興趣愛好和節奏都容易協調。如果你與所要交談的對象年齡上差距過大,作為主動者,你應力求找出與對方年齡結構相符合的話題。與社會地位和經濟條件不如自己的人交談,千萬不能閉口擺架子,張口擺闊氣,否則,勢必使對方產生逆反心理和不滿情緒,出現話不投機半句多的局面。
人類學家沙勃說過:「社會是人際關係的聯絡網,主要靠溝通活動來維持。」人不可能時時處處都置身於熟人圈中,應該認識到,一個人在熟人圈裡需要交際,在陌生的環境中也需要溝通。像上述場合之中,「沒話找話」既能避免冷場,使氣氛和諧,更能使生人變熟人、路人變朋友。
當然這種初次交往中的沒話找話,又必須找得準確,說得得體,說得有情感。白居易說:「動人心者莫先於情。」與人交談,要使「快者掀髯,憤者扼腕,悲者掩泣,羨者色飛」唯有熾熱的感情。倘若你自身對所談的內容缺乏熱情,語氣顯得冷漠,無動於衷,你又怎能感染對方,引起對方心靈的共振呢?
此外,和陌生人成為朋友,是鍛煉沒話找話說的好途徑,是擴大橫向聯繫的機會,是求知學習的好渠道,這不失為提高辦事能力的好辦法。
第二節掌握說話的技巧
從對方說「是」開始
求人辦事,切記不要開始就談及你們意見不同的事,而應著重在彼此持相同意見的事,所以一開始你就要對方回答「是」,而千萬不要讓他說出「不」來。假若一開始雙方就彼此不合,那他會存下反辯的成見,如此你就算再說上千言萬語,而且是句句實言,但對方早已對你存下了不良的印象,再要使他改變過來,是不大容易的。所以,求人辦事,先得迎合對方的心理,使對方覺得這次交談是商討,而不是爭辯。
據心理學研究證明,當一個人對某件事說出了「不」字,無論在心理上還是生理上,比他往常說其他字要來得緊張,他全身組織—分泌腺、神經和肌肉—都會聚集起來,形成一個抗拒的狀態,整個神經組織都準備拒絕接受。反過來看,一個人說「是」的時候就沒有收縮作用發生,反而放開準備接受,所以在求人辦事的開頭我們若獲得「是」的反應越多,就越容易得到對方對我們最終提議的注意。
要使別人說出「是」所需的技巧其實很簡單。
下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王林在一家公司做推銷員,一次在他推銷的區域內有一家大工廠,王林當時就認為它是他們未來的一位大主顧,於是王林花費了幾個月的時間,費了很多口舌,最後總算得到了一小筆訂單,當時王林心想,假如能使對方滿意的話,可能會有大批的訂單,這也是王林最殷切期望的。
幾個星期後,王林決定去那家工廠看反應,心想要讓對方簽下一筆大訂單。但是當他遇到工廠總工程師,人家第一句話就對王林說:「王先生,以後我不能再買你的馬達了。」
這使王林大吃一驚,所以馬上問對方:「為什麼?」
他說:「因為你們的馬達太熱,我的手都不敢放上去。」
王林立即知道和那位工程師爭辯是沒有好處的,這是他以往不知多少次失敗得來的教訓,因此王林立即採用柔和的方法,使那位工程師開頭就說「是」。
王林說:「李總,你的話不錯。馬達外圍燙手是不好的,你所需要的是發熱量不超過協會規定的標準的,即可以較室內溫度高上華氏72度。我說得對嗎?」
他說:「是的。但是馬達四周燙手,都超過了規定的度數。」
王林不與他爭辯,僅僅問他:「當時工廠室內的溫度是多少?」
他說:「噢!大約是華氏75度吧。」
王林接著說:「對了,室內的溫度再加上馬達本身發熱的72度,那一共是147度呀!手將被燙壞了呢!」
他聽了這些話什麼也不說,僅點點頭,於是王林趁機又對他建議:「李總,我們不可以把手放在馬達上,你認為這意見對嗎?」
聽完王林的話後,那位工程師便承認說:「我想你的意見有道理。」
他們又隨便閑談了一會,隨即那位總工程師喊他的秘書來,約定在下月中訂購了王林公司5萬元的貨物。
上述事例中王林所用的說服方法,是2000年前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所用的,這種「蘇格拉底式的辯證法」就是以得到對方的「是」的反應。使對方不斷地說著「是」,無形地把對方的「非」的觀念改變過來。
因此,以後你在求人辦事的時候,最好應用蘇格拉底的方法,使對方多說「是」,減少對方的反感,輕鬆達到你的目的。
理直氣壯地求人
一般人求人辦事時,態度低三下四,讓對方可憐,這種人對方可能見得比較多。但是,如果你一反常規,理直氣壯地求人,從氣勢上不輸給對手,給對方造成一種錯覺,使得對方產生這樣一種懷疑:「這人可能有些來路。」如此,就能很容易地替你辦事了。
20世紀80年代初,國際市場需要潤滑油基礎油,我國西北一家石油化工公司看準了這一行情,於是不惜血本,按照國際標準生產出8種牌號的潤滑油基礎油,打入國際市場後,名聲大震。可是,好景不長,由於國際石油市場競爭激烈,油價下跌,繼續堅持出口,公司將要虧損1000萬元。面對危機,公司總經理認為,參與國際交易,自己是後起者,在強手如林的情況下,要擠進去不容易,應該馬上想辦法站住腳。如果一遇風浪就退出來,那麼,想再佔領市場將會更困難。他決心帶領公司同人從夾縫中衝出去。為此,他親自到歐美一些國家做市場調查,搜集信息,尋找合作夥伴,開闢新市場。
在美國北部,總經理找到美國著名的魯布左爾石油公司國際銷售部。他開門見山地說:「希望你們能買我們的產品。」對方說:「你憑什麼讓我們把別的公司產品推掉,而買你們的產品?」總經理理直氣壯地列舉了自己公司的三大優勢:「第一,我們公司的產品質量有保證,有很高的信譽;第二,我們可以長期合作,保證長期供貨;第三,我們公司有自備碼頭,保證交貨及時,並有良好的服務,產品資料齊備,保證信守合同。」除了談到這三大優勢,總經理還不緊不慢地告訴魯布左爾石油公司的那位洋經理,美國的莫比爾石油公司已經購買了他們的產品。
莫比爾石油公司在美國享有盛名,是世界第6大石油公司。這位經理聽說莫比爾公司已購買了這家石化公司的產品,立即放下架子,同意洽談生意,並對公司的產品做了質量評定。經檢驗,該公司的潤滑油基礎油全部指標達到規定要求。他們很快向世界各地分公司發放了准予購買的許可證。就這樣,我國西北這家石油公司開闢了新的市場,在國際石油市場上佔有了一席之地。
由此可以看出,有時理直氣壯地求人不失為一種非常好的辦法。設想,如果上例中的總經理在外國經理面前唯唯諾諾,企圖通過引起別人同情而獲得幫助,那肯定就是另一種結果了。
學會含糊地說話
在辦事過程中,有時需要你含糊地說話。含糊法是運用不確定的或不精確的語言進行交際的方法。在公關語言中適當運用含糊法,這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藝術。辦事需要言辭模糊,這聽起來似乎是很不可思議的。但是,假如我們通過約定的方法完全消除了言辭的模糊性,那麼,我們就會使我們的語言變得如此貧乏,就會使它的交際和表達的作用受到如此大的限制,而其結果就摧毀了語言的目的,人們交際就很難進行,因為我們用以辦事的工具—語言遭到了損害。
例如,你要求別人到辦公室找一個他所不認識的人,你只需要用模糊語言說明那個人矮個兒、瘦瘦的、高鼻樑、大耳朵,便不難找到了。倘若你具體地說出他的身高、腰圍精確尺寸,他倒反而很難找到這個人。因此,我們在辦事時要學會含糊地說話。
一般來說,含糊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寬泛式含糊法
這是一種用含義寬泛、富有彈性的語言傳遞主要信息的方法。
現代文學大師錢鍾書先生,是個自甘寂寞的人。他居家耕讀,閉門謝客,最怕被人宣傳了。一天,一位英國女士,好不容易打通了錢老家的電話,懇請讓她登門拜見錢老。錢老一再婉言謝絕沒有效果,他就妙語驚人地對英國女士說:「假如你看了《圍城》,像吃了一隻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要認識那個下蛋的母雞呢?」洋女士最終被說服了。
錢先生的回話雖是借喻,但從語言效果上看,卻是達到了「一石三鳥」的奇效:其一,是屬於語義寬泛,富有彈性的模糊語言,給聽話人以尋思悟理的伸縮餘地;其二,是在與女士交往中,不宜直接明拒,採用寬泛含蓄的語言,尤顯得有禮有節;其三,更反映了錢先生超脫盛名之累,自比「母雞」的這種謙遜淳樸的人格之美。一言既出,不僅無懈可擊,而且又引人領悟話語中的深意,錢老的道德與大家風範格外令人敬仰。
2.迴避式含糊法
就是根據某種場合的需要,巧妙地避開確指內容的方法。
一個美國客人在韶山毛澤東故居參觀之後,中午在一家個體戶飯店吃飯,在付錢時,他看到老闆娘家境富裕,他突然提出如下問題:
「老闆娘,如果你的老同鄉毛澤東還在,會允許你開店嗎?」
這是明知故問,其中意思不言自明。這時,老闆娘略一尋思,就做出回答:「沒有毛主席老人家,我早就餓死了,還能開什麼店啊!」然後她接著說,「如今,鄧小平接了班,黨的富民政策好,日子越過越美好!」
顯然,美國客人意在用老闆娘的回答,來否定毛澤東的歷史功績,而老闆娘的答話,以迴避正題的模糊法,反而做出令人折服的回答,既不輕慢美國客人,又維護了毛主席的威望,讚揚了如今的富民政策。
此外,還有一種選擇式含糊法,即根據辦事的不同目的,用具有選擇性的語言來表達的方法。
以上列出的幾種含糊法,你要針對不同的情況加以選擇應用,以期使你的辦事更加順利。
求人也要善於聽別人說話
人們經常陷入這樣一個誤區,那就是只有在社交場合我們才需要聆聽別人說話,其他的場合就無所謂了。其實,這是一種很片面的想法。事實上,我們並非只有在社交場合才需要聆聽別人說話。
在辦事時我們同樣需要聆聽別人的話。辦事高手總是專心傾聽,而能力平庸的人總是專心於說。某位經營評論家曾經說過:「愈是偉大的人,愈會提供別人說話的機會;愈是卑微的人,愈會積極爭取說服別人的機會。」
所以,請你務必謹記下面這些現象:許多高階層領導人不論在任何場所,都會用更多的時候徵求別人的意見,而用較少的時間提供給別人意見。這些人在下決定時,總不忘記問別人:「你認為如何呢?」「你要提供給我什麼意見呢?」「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會如何解決呢?」
下面有一個關於傾聽的例子,從中我們或許會學到某些東西。
1998年,當時美國最大的一家汽車公司要簽訂一項購買蒙面材料的合同。有幾個公司為其準備好了材料樣品。汽車公司把所有樣品看過後發出了要這幾個公司的代表參加最後談判的邀請。其中一個公司的代表傑克是在患有嚴重喉炎的情況下去談判的。傑克幾乎不能說話,於是就在紙上寫下自己嗓子啞了不能說話的情況。
出乎意料的是:對方的董事長替傑克說了,對方展示了傑克的樣品開始誇獎起來。在之後進行的討論中,完全站到傑克的立場替他說話。傑克參加談判的方式僅限於微笑、點頭和做一些手勢。
而最終的結果是那次傑克一下子訂出50萬美元的蒙面材料合同,真是出乎傑克的意料。
從這裡不難看出傾聽的重要性,假如當初傑克嗓子不啞,那就不會有那麼幸運了。
在辦事過程中,如果你聆聽別人說話,可以獲得以下好處:
1.聆聽會使你理解別人
如果你不能理解對方的談話,你就不可能使辦事很有條理地進行。而你能不能理解對方的談話,完全取決於我們能不能專心聆聽對方的談話。
2.聆聽可以讓你正確地做出判斷
如果你不能聆聽對方的談話,就無法正確地判斷他的想法。不能正確地判斷他的想法,就根本不能夠利用他的想法創造有利於自己的狀況。
3.通過聆聽可以影響對方
當你聆聽別人說話的時候,你可以思考出如何影響他的方法。你提供對方說話的機會,就是讓對方把說服他所必備的利器交到你的手中。但是,你必須記住,為了影響別人而聆聽他人說話時,不可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而必須敞開胸懷才可以。
同時,為了解更好地聆聽別人說話,你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做起:
1.盡量讓別人有說話的機會
你可以向對方說:「讓我聽聽你的經驗。」
用這樣的方式引發對方的思考,給他創造說話的機會。與此同時,可能會因為讓他有了說話的機會,從而引發他對你的好感。
2.用提出問題的方式補充你的意見
別人的意見可以幫助你把可能有缺漏的意見補充得更周詳、更完整。所以你可以問對方:「關於我的看法,你有什麼意見?」
對於任何事情你都不應該過分武斷,而聆聽別人意見是避免你陷於武斷的最好辦法。
3.集中精神聆聽別人的談話
你所做的是不僅要能張開耳朵聽話,也要能開啟心靈聽話。也就是說,你除了要集中精神聆聽之外,也要在心裡給予評價,這是你能夠真正辦好事情的一大法寶。
總之,在辦事時,要善於積極聆聽別人說話,這樣才能夠大大提高你的辦事效率。
借人口中言,傳我心腹事
有事情想求別人幫忙,但由於很多原因,你又不好直接開口說,這種情況下,你不妨借別人的口說自己的話。事實證明,這是求人辦事的一個重要的技巧。難堪的事經由「我聽人說」一打扮,就變得不再尷尬;有風險的話,通過別人傳過去,便有了進退的餘地;不想或不便直接面對的人,也可經第三者從中周旋,穿針引線,解決問題。
有這樣一個例子。一個推銷百葉窗帘的推銷員偶然得到一條消息:某公司要安裝百葉窗帘,而且其經理和某局長又是老相識,這位推銷員靈機一動,就想出了一個接近對方的好辦法。於是他便打聽到這位經理的所住之處,然後提著一袋水果前去拜訪。在彼此都介紹之後,推銷員這樣說道:「這次能找到您的門,實在是多虧了劉局長的介紹,他還請我替他向您問好呢……」
「說實話,第一次與您見面就十分高興……聽劉局長說,你們公司現在還沒有裝百葉窗……」
第二天,百葉窗帘一事自然就成交了。這位推銷員的高明之處就是他有意地撇開自己,借「劉局長介紹」來說出自己的目的,這種很巧妙地借他人之力的方法,讓對方很快就接受了他的請求。
社會本來就紛繁複雜,虛虛實實、真真假假,誰又能去時刻提高警惕辨別真假呢?因此這就為那些懂得留心的人創造了絕佳的機會。
某天下午,李剛來到他的一個朋友的朋友家中,並且還帶來了朋友的一封介紹信。他們彼此一番寒暄客套之後,李剛接著說:「此次真是幸會啊,因為我們趙科長極為敬佩您的才華,叮囑我若拜訪您時,務必請您在這本書上籤下名……」邊說邊從公文包里取出這位朋友最近出版的一本新書,於是這位朋友不由自主地信任起李剛來。
在這裡,趙科長的仰慕和簽名的要求只不過是一個借口,李剛的目的是想對這位朋友進行恭維,使他高興。
而李剛使用這種巧妙的方法有意撇開自己,用「我的上司是您的忠實讀者」這種借他人之口,傳自己之意的方法,就比「我崇拜您」來得更巧妙、更有效,同時,又不顯露出自己的阿諛諂媚,因而更容易使人接受。尤為高超的是,他已將這位朋友的書提前準備好了。
像這種求人的高明手段,確實是讓人難以招架,更不失為一個求人辦事的好方法。
對於兩個素不相識,陌路相逢的人來說,你求他辦事的原因是你與他是朋友的朋友、親戚的親戚,顯然這是十分牽強的。但是,一般人是不會不給朋友面子的,也不至於讓你吃閉門羹的。而這個方法是你求人的一條捷徑。
在求人的時候如果通過第三者的話,用來傳達自己的心情與願望,這在求人過程中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有時人們會不自覺地發揮這一技巧。比如說:「我聽同學王林說,你是個特別熱心的人,求你辦事准錯不了……」但是要當心,這種話不能說得太離譜了,不然就有可能會鬧出笑話。有必要的時候最好是事先做一些調查和研究。
比如,為了事先了解對方,可向他人打聽有關對方的情況。第三者提供的情況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與被求者的初次會面有重大意義時,更應該儘可能多地收集對方的資料。但是,對於第三者提供的情況,也不能全套照搬,還要根據需要有所取捨,配合自己的臨場觀察、切身體驗靈活引用。同時,還必須切實弄清這個第三者與被求者之間的關係。這一點非常重要,否則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
如何避免碰釘子
在求別人辦事時,你可能會遇到這種情況:當你滿懷希望地向他人提出要求時,卻當場遭到對方的拒絕,碰了釘子。那場面是很令人難堪的。這種被拒絕而產生的尷尬,往往使你感到心灰意冷、失落、心理失衡,甚至出現不正常心理,比如記恨,或報復的心理,因而影響彼此之間的關係。
在現實生活中,造成尷尬的原因很多,有些是無法預見的,難以避免的,但有些卻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加以避免的。從辦事的角度來看,避免尷尬也是辦事能力的組成部分。懂得并力爭避免不必要的尷尬場面的出現,是每一個辦事高手都應該掌握的。
遠行之人,前有高山擋路、石頭絆腳,自然會想辦法繞過去,或者另闢蹊徑。這種做法應用在求人辦事里,便是繞著圈子達到目標,避免碰到釘子。
換言之,求人辦事若想避免碰釘子,便得拐彎抹角地去講一些話;有些人不易接近,就少不了逢山開道、遇水搭橋;搞不清對方葫蘆里賣的什麼葯,就要投石問路、摸清底細;有時候為了使對方減輕敵意,放鬆警惕,我們便繞彎子、兜圈子,甚至用「顧左右而言他」的迂迴戰術,將其套牢。
生活中不少人是「直腸子」、「一根筋」,這種人在辦事時更多地表現為「碰到南牆不回頭」、「十頭牛也拉不回來」。這樣的人最該學點迂迴術,讓自己的大腦能多轉幾個圈子。
舉個簡單的例子:某些以魚類為生的鳥類,其嘴的形狀,直直的,上下兩部分又長又寬闊。吞吃食物時,有的常常把捕到的魚兒往空中一拋,讓那條魚頭朝下尾朝上落下來,然後一口接住咽了下去,這樣的吃法可以使魚在通過咽喉時,魚刺由前向後倒,不會卡在喉嚨里。
求人辦事也一樣會碰到各種「刺兒」,這個時候便不能「直腸子」,而應該想辦法兜個圈子,繞個彎子,避開釘子。這是求人辦事應該具備的策略和手段。連鳥都會「把魚倒過來吃」,聰明人怎麼能讓「刺」卡在喉嚨中呢?
有位編輯向一位名作家約稿。那位作家一向以難以對付著稱,已經有好多編輯在他面前碰了釘子,所以這位編輯在去他家之前,感到既緊張又膽怯。
剛開始時,這位編輯失敗了,因為不論作家說什麼話,這位編輯都說「是,是」,或者「可能是這樣的」。無法開口說明要求作家寫稿的事,於是編輯只好準備改天再來向他說明這件事。
就在編輯起身準備告辭時,腦中突然閃過一本雜誌,這本雜誌上刊載了一篇有關這位作家近況的文章,於是就對作家說:「先生,聽說你有篇作品被譯成英文在美國出版了,是嗎?」作家猛然傾身過來說道:「是的。」「先生,你那種獨特的文風,用英語不知道能不能完全表達出來?」「我也正擔心這點。」他們滔滔不絕地說著,氣氛也逐漸變得輕鬆,最後作家竟答應為編輯寫稿子。
這位不輕易應允的作家,為什麼會為了編輯的一席話,而改變了原來的態度呢?因為他認為這位編輯並不只是來要求他寫稿,而且又讀過他的文章,對他的事情十分了解,所以不能隨便地應付。就這樣,那位編輯不僅沒有碰釘子,還成功地約到了稿子。
有時為了避免碰釘子,你可以運用必要的試探方法。比較常見的方法有:
1.自我否定法
就是自己對所提問題拿不準時,如果直截了當提出來恐怕失言,造成尷尬。這時,就可以使用既提出問題,同時又自我否定的方式進行試探。這樣在自我否定的意見中,就隱含了兩種可能供對方選擇,而對方的任何選擇都不會使你感到不安和尷尬。
2.投石問路法
並不直接提出自己的問題和方法,而是先提一個與自己本意相關的問題,請對方回答,如果從其答案,自己已經得出否定性的判斷,那就不要再提出自己原定的想法,這樣可以避免尷尬。
3.觸類旁通法
當你想提一個要求時,還可以先提出一個與此同屬一類的問題,試探對方的態度。如果得到肯定的信息時,便可以進一步提出自己的要求;如果對方的態度是明確的否定,那就免開尊口以免碰釘子。
4.順便提出法
有時提出問題,並不用鄭重其事的方式。因為這種方式顯得過分重視,至關重要,一旦被否定,自己會感到下不來台。而如果在執行某一交際任務過程中,利用適當時機,順便提出自己的問題,給人的印象是並未把此事看得很重,即使不滿足也沒有什麼感覺。
5.開玩笑法
有時還可以把本來應鄭重其事提出的問題用開玩笑的口氣說出來,如果對方給予否定,便可把這個問題歸結為開玩笑,這樣既可達到試探的目的,又可在一笑之中化解尷尬,維護自己的尊嚴。
6.打電話法
打電話提出自己的要求與面對面提出有所不同,由於彼此只能聽到聲音而不見面,即使被對方所否定,其刺激性也較小,比當面被否定更易接受些。
總之,在求人辦事時應該多繞幾個圈子,這樣才能保證你在求人辦事中得到最大的實惠,少碰些釘子。
要學會自我推銷
當你有事情求助於初次見面的人時,自我推銷就顯得非常重要。因為在初次見面時,如果能讓人對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將是非常重要的。
為了做好自我推銷,你首先要做好自我介紹。
當你們見面,目光相對,互露微笑之後,接下去就是「我叫……」的自我介紹,這種介紹的要點就是要講清楚自己的名字和身份。如果對方因沒有搞清你的名字而叫錯你,彼此一定會覺得很尷尬,很容易造成不愉快的場面。因此,自我介紹時,除了要講清楚自己的名字和身份外,最好能附帶一句能給別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解釋,比如說:「我姓張,弓長張。」這樣不但不會使對方誤解,還可以加深印象。
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必須記牢對方的名字,最好的辦法就是找機會說出對方的名字,幫助記憶,在講話中時常提到對方的名字,這樣對方會覺得你很重視他,而感到愉快,促進感情交流。
接下來,你就可以向別人推銷你的優點了,當然在自我推銷時,你必須抓住時機。
在中國歷史上關於推銷自己的故事就很多,「毛遂自薦」便是最著名的一個例子。
當時,趙國被秦國打得節節敗退,公子平原君計劃向楚國求救,打算從門下食客當中挑出20名文武兼備的人物與他隨行,結果精選出19位,還差一位無法選出,平原君為此傷透了腦筋,這時有個叫毛遂的人自我推薦,要求加入。
平原君大為驚訝,就對毛遂說:「凡人在世,如同錐子在袋子裡面,若是銳利的話,尖端很快就會戳穿袋子,露在外面,而人會出人頭地。可是,你在我門下3年,一向默默無聞,你沒有顯露鋒芒?」
毛遂回答說:「我之所以默默無聞,就是因為我一直沒有機會,如果把我放在袋子裡面,不僅尖端,甚至連柄都會露在外面。」
平原君聽完後,就決定讓他加入行列,湊足了20人,前往楚國求救。到了楚國後,毛遂大露鋒芒,協助平原君成功地完成了任務。其餘19人都望塵莫及,自愧不如。
求人辦事也一樣,只有你真正向別人推銷出你的才能時,別人才會信任你,你的事情才會更好辦。
要善於打破冷場
學會求人辦事,還必須有能夠打破冷場的本領,尤其遇到陌生人時,這方面就顯得更加突出。或許有些人覺得,和陌生人或者不十分相熟的人打交道時,總是不知道該說什麼,有一種非常尷尬的氣氛。
於是,人們經常要問,交談時,應該如何引起話題?如何才不致讓話題中斷?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交談中處於劣勢的一方常常是尋找話題的責任者。例如在求人辦事的過程中,求人者需要仔細挑選交談的話題;在談生意的過程中,希望合作的一方則有選擇交談話題的義務;至於在情侶的交談場合中,往往會聽到男人喋喋不休地談論這種或那種事,說自己的單位如何如何,通常是最常見的話題。
最好的辦法就是你應該站在關懷對方的立場去和對方交談,尤其是採取主動的人更應該注意,不論如何,得到關懷總會令人覺得愉快。
另一方面,作為被動的一方,對於不懂其內容的話題,也不要顯出漠不關心的樣子。往往,一些你本來不感興趣的話題,也會帶給你意外的收穫,使你受益匪淺。比如說,以後和別人談話時,如果再提到這個話題的話,你就可以說:「我上一次也和某人談論過這件事……」這樣,就可以很容易和對方交談。
有的人或許苦於與別人交談時沒有合適的話題,其實你大可放鬆一些。因為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如果能與不同的人交談,除了能擴展興趣外,還能增廣你的見聞。有了這種想法後,在你的世界裡,應該不會再有不感興趣的話題存在了。
如果你實在不會尋找話題,你可以去聽聽一些前輩們的閑談。一般說來,前輩的閑談是很有趣的。當然,有時你會覺得他們所說的話很無聊或是太落伍,但是,不管怎麼說,前輩的經驗多、知識豐富,因此談話的內容往往會很精彩,值得一聽。
老實說,尋找話題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因為在你的生活環境中,只要是看得到的東西,都可拿來當做話題,例如報紙上的新聞、電視劇情、自己的經驗,甚至你每天接觸的一草一木都可以成為交談的話題,換句話說,只要你善於發現,交談的話題無處不在。
但是不管怎樣,如果你想讓自己的事情辦得非常漂亮,你就先要做好勇於打破冷場的準備。
利用「心理共鳴」法求人辦事
利用「心理共鳴」法求人辦事不失為一個比較好的方法。人與人之間,本來有許多地方是相同的。但是,要產生共鳴,得有相當的說話技巧。
當你對另一個人有所求的時候,最好先避開對方的忌諱,從對方感興趣的話題談起,不要太早暴露自己的意圖,讓對方一步步地贊同你的想法,當對方跟著你走完一段路程時,便會不自覺地認同你的觀點。
伽利略年輕時就立下雄心壯志,要在科學研究方面有所成就,為此,他希望得到父親的支持和幫助。
一天,他對父親說:「父親,我想問您一件事,是什麼促成了您同母親的婚事?」
「我看上她了。」父親不假思索地答道。
伽利略又問:「那您有沒有娶過別的女人?」
「沒有,孩子。家裡的人要我娶一位富有的女士,可我只鍾情於你的母親,她從前可是一位風姿綽約的姑娘。」
伽利略說:「您說得一點也沒錯,母親她現在依然風韻猶存。您不曾娶過別的女人,因為您愛的是她。您知道,我現在也面臨著同樣的處境。除了科學以外,我不可能選擇別的職業,我對它的愛猶如對一位美貌女子的傾慕。」
父親說:「像傾慕女子那樣?你怎麼會這樣說呢?」
伽利略說:「一點也沒錯,親愛的父親,我已經18歲了。別的學生,哪怕是最窮的學生,都已想到自己的婚事,可是我從沒想過那方面的事,以後也不會。因為我只願與科學為伴。」
伽利略繼續說:「親愛的父親,您有才幹,但沒有力量,而我卻能兼而有之。為什麼您不能幫助我實現自己的願望呢?我一定會成為一位傑出的學者,獲得教授身份。我能夠以此為生,而且比別人生活得更好。」
說到這,父親為難地說:「可我沒有錢供你上學。」
接著伽利略又說:「父親,您聽我說,很多窮學生都可以領取獎學金,這錢是公爵給的。我為什麼不能去領一份獎學金呢?您在佛羅倫薩有那麼多朋友,您和他們的交情都不錯,他們一定會儘力幫忙的。他們只需去問一問公爵的老師奧斯蒂羅·利希就行了,他了解我,知道我的能力……」
父親被說動了:「嗯,你說得有理,這是個好主意。」
伽利略抓住父親的手,激動地說:「我求求您,父親,求您想個法子,儘力而為。我向您表示感激之情的唯一方式,就是……就是保證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
伽利略最終說動了父親,他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成為一位聞名遐邇的科學家。
這裡,伽利略請求父親幫忙,採用的是「心理共鳴」的說服方法。這種說服法一般可分為以下4個階段:
1.導入階段。先顧左右而言他,以對方當時的心情來體會現在的心情。例如,伽利略先請父親回憶和母親戀愛時的情形,引起了父親的興趣。
2.轉接階段。伽利略巧妙地通過這句話把話題轉到自己身上:「我現在也面臨著同樣的處境。」
3.正題階段。提出自己的建議和想法。伽利略提出「我只願與科學為伴」,這也正是他要說服父親的主題。
4.結束階段。明確提出要求。為了使對方容易接受,還可以指出對方這樣做的好處。伽利略正是這樣做的,他說:「……為什麼您不能幫助我實現自己的願望呢?我一定會成為一位傑出的學者,獲得教授身份。我能夠以此為生,而且比別人生活得更好。」
就這樣,伽利略終於達到了自己的目的,為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奠定了基礎。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不妨試著用這種「心理共鳴」的方法求助別人,這可能會帶來讓你滿意的結果。
愛瑪菲勒四法則
當你有求於人的時候,你必須先說服別人。而說服別人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一位哲學家曾說過:「其實,說服的過程也就是一個推銷的過程,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向別人推銷我們自己的想法、計劃、努力和熱忱。一個懂得應酬的人,在各方面都比那些不懂得應酬的人更容易成功。」
至於要如何才能說服別人,並且獲得別人的信賴,愛瑪菲勒先生教我們4種方法。這4種方法就被稱為「愛瑪菲勒四法則」。
1.不要勉強別人喝水,要讓對方口渴而想喝水
當我們把馬牽到水槽邊時,我們無法強迫它喝水。同樣地,除非我們把槍口對準別人,否則我們無法勉強他說「是」。
讓馬口渴,馬自然會想喝水,所以只有讓別人主動地說「是」才是最上策。
要獲得別人的信賴是勉強不來的,你一定要讓對方主動地相信你才可以。
2.要想獲得必先付出
想不勞而獲的人必定會與失敗結緣。所以,你一定要向別人提供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你向別人提供有價值的東西愈多,就愈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同。同樣地,如果你提供的東西比你獲得的東西要少,你就不一定會成功。
3.和別人步調一致
你雖然能讓對方感到口渴,雖然能夠提供對方有價值的東西,但是,若你不能了解對方,不能和他步調一致,就不能獲得他的信賴與協助。你希望獲得別人的信賴,你就必須學習如何配合別人。
4.使對方產生認同感
如果你讓對方感到口渴,不向他開空頭支票,能夠和他步調一致,如此做仍不能獲得他的信賴,那麼你應該試著使對方產生認同感,讓他成為你的夥伴,使你們的關係由「你和我」變成「我們的」。
與其相信團體以外的人,不如相信團體以內的人,這是人之常情。我們常會對別人說,我們所信賴的是我們的夥伴,而我們所不信賴的人或是不歸屬於我們團體的人,不是我們的夥伴。
有一首詩這樣寫道:
他在周圍畫了一個圈把我趕出來
叛逆的異教徒令我覺得可恥
但是愛給予我戰勝他的智慧
我畫了更大的圈子把他包容進來
如果你想獲得別人的信賴,就應該畫個更大的圈子把他包容進來,以此讓他感覺你都是屬於同一團體、同一類型的。
總之,這4種有效說服、獲得別人信賴的法則是很簡單的。首先你要讓別人向你有所要求,然後給他裝滿誠意的箱子,接著和他的想法步調一致,這樣就夠了。但是,如果別人並不如你期待中那樣信賴你,也不可以去強制他,而應該努力讓自己成為他的夥伴。一旦你成為他的夥伴,那個人就會朝著你所希望的方向走,而且,還會為你而有所行動。
這種高明的說服術適用於任何情況,當然也包括求人辦事。希望你能夠把這些方法牢記在心。
怎樣用電話辦事
如今電話已是重要的通信工具,許多重要的決定都由電話來聯繫。這意味著用電話辦事和當面辦事一樣重要,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利用電話辦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應寫好提示詞記錄。最好的做法是在電話機旁放一些紙片,在每一次電話交談之前,把要談的重點先寫出來。即使只有一個重點,在接通電話之前也應寫上。
有人會說:「我的智力還沒有那麼糟,一個問題還會記不住呀!」但事實就是如此。你可能有過這樣的經驗:你打電話給別人,對方拿起聽筒,對你說:「你打電話找過我,我也正想談這件事……」於是你與對方談著他要說的事情,卻忘了自己要談的事情。談完放下電話後才突然想起,還要重新打通電話。而可能對方又正與別人交談著,你必須等。或者他已經走開了,你必須晚點再給他打電話。這種經常會碰到的事,實在既惱人又浪費時間。
如果我們把談話要點記下來,就可以避免造成這樣的情形了。
一位公司負責人說:「自從宣布不做提示詞記錄就不許打電話洽談業務的一年來,電話費用比以前降低了20%。」這確實有意義,不僅節省了電話費,更重要的也節省了寶貴的時間。
同樣地,你還要在寫提示詞的紙片上記下通話人的名字。也許會有人說:「我還不知道與誰通話嗎?」的確,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我們與人家在電話里交談了幾分鐘後,又忘了人家的稱呼。最後只好結結巴巴地說:「那麼,再見!先生,您……」而提示片上的名字,可使我們不會陷入這種尷尬之中。
你每一次使用電話辦事時,都應該積極主動地做適當的準備。通常你心中要有數,估計這一兩天誰會來電話,那麼就應想好自己要跟他談的內容,並記好提示詞。如果他果真來了電話商談事情,你準備好的提示詞就正好派上用場。
不僅如此,電話提示詞紙片以後還可以作為文件記錄來利用。
利用電話辦事時,很多人容易犯下面兩種錯誤:
第一,把電話當做機械。我們拿起電話的時候,我們面對的是機械,因此,在打電話的時候,受了這種物質條件的影響,我們使自己也機械化起來了。
具體的表現就是,我們忘記了打電話的時候向對方微笑。也許我們真是很誠懇、很熱情,可是對方從電話中聽到我們的聲音也許是平淡的、呆板的,甚至是不愉快的。
所以,我們打電話時第一件事,就是用聲調錶達出你的友誼來。正因為對方不能從電話中看見你的笑容,所以你的聲調就要負起全部的責任來。你的聲調要充滿笑意,比平時高興的時候更多的笑意。
第二,許多人忽略了聲音通過電話後音調會變的。現在最好的電話也還不能夠把你的「原聲」傳遞給對方。因此,你在電話中談話,不能完全根據你平時說話的習慣。你要有一種特殊的適合於打電話的節奏與速度,你的音量也要加以調整,太輕太重都會使對方聽起來不清晰。
一般來說,你的嘴要正對著話筒,咬字要清楚,一個字一個字地說。數目、時間、日期和地點等,要特別注意,最好能重複一遍,並且確知對方已經完全聽清楚了為止。
如果你能在電話中聲調非常愉快悅耳,而你的每一句話對方都能聽得非常清楚,那你才算是成功的。
除此之外,你在電話中談話要儘可能地簡短,因為電話同時只能容兩個人談話,在你跟這個朋友談得太久的時候,可能另一個朋友打電話找你老打不通,甚至誤了一件重要的事情。所以,只有在必要的時候才打電話,在打電話的時候,只講重要的事情。
掌握了以上幾點後,相信你通過電話辦事的水平會大大提高。
修鍊你的聲音
辦事要憑嘴巴,既然這樣,聲音就顯得特別重要。如果別人一聽見你的聲音就感覺渾身不舒服,那麼他還會樂意幫助你嗎?
所以,無論你談論什麼樣的話題,都應保持說話的語調與所談及的內容相配合。
1.注重自己說話的語調
語調能反映出你說話時的內心世界、你的情感和態度。當你生氣、驚愕、懷疑、激動時,你表現出的語調也一定不自然。從你的語調中,人們可以感到你是一個令人信服、幽默、可親可近的人,還是一個呆板、保守或具有挑釁性或好阿諛奉承或陰險狡猾的人。你的語調同樣也能反映出你是一個優柔寡斷、自卑、充滿敵意的人,還是一個誠實、自信、坦率並尊重他人的人。因此,在你求助於別人時,要用恰當的語調錶現出你一切能令人信服的美好品質。
2.注意你的發音
只有清晰地發出每一個音節,才能清楚明白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
3.不要用刺耳的聲音說話
我們每個人的音域範圍可塑性很大,有的高亢,有的低沉,有的單純,有的渾厚。說話時,你必須善於控制自己的態度。
有時,當我們想使自己的話題引起他人興趣時,便會提高自己的音調。有時,為了獲得一種特殊的表達效果,又會故意降低音調。但大多數情況下,應該在自身音調的上下限之間找到一種恰當的平衡。
4.不要用鼻音說話
當你用鼻腔說話時,發出的聲音讓聽者十分難受。如果你使用鼻腔說話,第一次見面時絕對不可能引人傾慕。你讓人聽起來似在抱怨、毫無生氣、十分消極。如果你期望自己的語言更加富有魅力,就盡量少用或不用鼻音說話。
5.控制說話的音量
語言只是一個人交流的工具,聲音的大小與語言的威懾力是兩回事。不要以為大喊大叫就一定能說服和壓制他人。聲音過大只能迫使他人不願聽你講話而討厭你說話的聲音。與音調一樣,我們每個人說話的聲音大小也有其範圍,試著發出各種音量大小不同的聲音,並仔細聽聽,找到一種最為合適的音量。
6.使聲音充滿熱情與活力
響亮而生機勃勃的聲音給人以充滿活力與生命力之感。當你向某人傳遞信息、勸說他人時,這一點有著重大的影響力和感染力。
7.注意說話的節奏
節奏,即說話時由於不斷發音與停頓而形成的強弱有序和周期性的變化。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根本不考慮說話的節奏。而說話時不斷改變節奏以避免單調乏味是相當重要的。
8.控制說話的速度
在語言交流中,講話的快慢將不同程度地影響你向他人傳遞信息。速度太快如同音調過高一樣,會給人緊張和焦慮之感。說話太快,以至於某些詞語模糊不清,他人就無法聽懂你所說的內容。
除此之外,也要盡量避免使用地方口音,以免讓人難以聽懂。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與人之間的交流58%通過視覺,35%通過聽覺來實現的,只有7%是我們實際的語言。35%的聽覺交流是通過語言實現的,它包括音質、音頻、語調、語氣、停頓等,這些被稱為副語言。在電話交流中,聲音占交流效果的90%。因此,若是想讓自己的事情辦得很好,就必須注意加強聲音的修鍊。
第三節見什麼人說什麼話
摸清對方的身份地位說話
無論在哪個國家、什麼年代,地位等級觀念都是很強的。對方的身份、地位不同,你說話的語氣、方式以及辦事的方法也應有異。如果不明白這一點,對什麼人都是一視同仁,則可能會被對方視為無禮,尤其是對方身份地位比你高的人,會認為你沒有教養,不懂規矩,因而他不喜歡聽你的話,不願幫你的忙,甚至會有意為難你,這樣可能會阻礙自己辦事的路子,使所辦之事一波三折。因此,與人辦事時,先要摸清對方的身份地位再說話。
北宋時期,知益州的張詠,聽說寇準當上了宰相,對其部下說:「寇準奇才,惜學術不足爾。」這句話一語中的。張詠與寇準是多年的至交,他很想找個機會勸勸老朋友多讀些書。因為寇準身為宰相,理應學問更多一些。
恰巧時隔不久,寇準因事來到陝西,剛剛卸任的張詠也從益州來到這裡。老友相會,格外高興,寇準設宴款待。在郊外送別臨分手時,寇準問張詠:「何以教准?」張詠對此早有所考慮,正想趁機勸寇公多讀書。可是轉念一想,寇準已是堂堂的宰相,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怎麼好直截了當地說他沒學問呢?張詠略微沉吟了一下,慢條斯理地說了一句:「《霍光傳》不可不讀。」當時寇準弄不明白張詠這話是什麼意思,可是老友不願就此多說一句,所以也就沒再細問。回到相府後,寇準趕緊找出《漢書·霍光傳》,他從頭仔細閱讀,當他讀到「光不學亡術,暗於大理」時,恍然大悟,自言自語地說:「此張公謂我矣!」(這大概就是張詠要對我說的話啊!)因此,寇準讀了《霍光傳》,很快明白了張詠的用意,從中受益匪淺。
寇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為人剛毅正直,思維敏捷,張詠讚許他為當世「奇才」。所謂「學術不足」,是指寇準不大注重學習,知識面不寬,這會極大地限制寇準才能的發揮,因此,張詠勸寇準多讀書加深學問的意思既要客觀,又要中肯。然而,如果說得太直,對於剛剛當上宰相的寇準來說,面子上不好看,而且傳出去還影響其形象。張詠知道寇準是個聰明人,給了一句「《霍光傳》不可不讀」的贈言讓其自悟,通過讓其讀《霍光傳》的委婉方式,使當朝宰相愉快地接受了。
辦事的高手都是懂得看對方的身份、地位來說話的,這也是個人辦事能力與修養的體現,平常我們所說的「某某人會來事」,很大程度上就體現在「見什麼人說什麼話」的才智上。這樣的人不只當領導的器重他,做同事的也喜歡他,這樣的人辦事的成功率當然高。
比如,當你要與上司說話,或是探討工作,就應該盡量用「指教」的語氣。向上司多請教工作方法,多討教辦事經驗,他會覺得你尊重他,看得起他。所以,在工作中,在辦事過程中即使你全都懂,也要裝出有不明白的地方,然後主動去問上司:「關於這事,我不太了解,應該如何辦?」或「這件事依我看來這樣做比較好,不知局長有何高見?」
如此一來,上司肯定會很高興,我們不但會減少錯誤,上司也會感到自身的價值,有了他的幫助和支持,後面的事情就好辦得多了。
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鬼谷子曾經精闢地總結出與不同身份的人交談的辦法:「說人主者,必與之言奇,說人臣者,必與之言私。」(意思是:與上司說話須用奇特的事打動他,與下屬說話,須用切身利益說服他。)請牢記這些話,它對我們今天仍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摸清對方的性格說話
辦事的時候,因為不了解對方的性格、志趣或者沒有猜准對方心意而無意引起對方反感,甚至傷害對方的事是屢見不鮮的。對一個做事雷厲風行、說一不二的人,你卻慢條斯理,沿著羊腸小道跟他「繞圈」,只會讓他不耐煩甚至躁動發火;對一些優柔寡斷的人,你也採用優柔寡斷的態度與他交涉,常常會因為表達含糊,詞義曖昧而使交易告吹;如果你的領導是個呆板而不懂幽默的人,你最好不要對他開玩笑。
對一些愛露「鋒芒」的人,你若任他肆意妄為,你們的交往可能會由於你們之間產生相互警惕以至嫉妒而遭失敗。對一些「假正經」(心裡想的跟嘴裡說的相反),你若真跟他「正經」,那你可不會給別人留下好印象。
所以,與人辦事,一定要弄清這個人的性格,依據他的性格,投其所好或投其所惡才會對辦事有好處。
春秋時期,齊國有田開疆、古冶子、公孫捷三勇士,很得國王齊景公寵愛。三人結義為兄弟,自稱「齊國三傑」。他們挾功恃寵,橫行霸道,目中無人,甚至在齊王面前也「你我」相稱。亂臣陳無宇、梁邱據等乘機收買了他們,陰謀奪取政權。
相國晏嬰眼見這股惡勢力逐漸擴大,危害國政,暗暗擔憂。他明白奸黨的主力在於武力,三勇士就是王牌,屢次想把三人除掉,但他們正得寵,如果直接行動,齊王肯定不依從,反而會弄巧成拙。
有一天,鄰邦的國王魯昭公帶了司禮的臣子叔孫前來訪問,謁見齊景公。景公立即設宴款待,也叫相國晏嬰司禮;文武官員全體列席,以壯威儀;三勇士也奉陪,威武十足,擺出一副不可一世的驕態。酒過三巡,晏嬰上前奏請,說:「眼下御園裡的金桃熟了,難得有此盛會,可否摘來宴客?」
景公即派掌園官去摘取,晏嬰卻說:「金桃是難得的仙果,必須我親自去監摘,這才顯得莊重。」
金桃摘回,裝在盤子里,每個有碗口般大,香濃紅艷,清芳可人。景公問:「只有這麼幾個嗎?」
晏嬰答:「樹上還有三四個未成熟,只可摘6個!」
兩位大王各拿一個吃,味美可口,互相讚賞。景公乘興對叔孫說:「這仙桃是難得之物,叔孫大夫賢名遠播,有功於邦交,賞你一個吧!」
叔孫跪下答:「我哪裡及得上貴國晏相國呢,仙桃應該給他才對!」
景公便說:「既然你們相讓,就各賞一個!」
盤裡只剩下兩個金桃,晏嬰復請示景公,傳諭兩旁文武官員,讓各人自報功績,功高者得食此桃。
勇士公孫捷挺身而出說:「從前我跟主公在桐山打獵,親手打死一隻吊睛白額虎,解主公之圍,這功勞大不大呢?」
晏嬰說:「擎天保駕之功,應該受賜!」
公孫捷很快把金桃咽下肚裡去,傲眼橫掃左右。古冶子不服,站起來說:「虎有什麼了不起,我在黃河的驚濤駭浪中,浮沉九里,斬驕龜之頭,救主公性命,你看這功勞怎樣?」
景公說:「真是難得,若非將軍,一船人都要溺死!」把金桃和酒賜給他。可是,另一位勇士田開疆卻說:「本人曾奉命去攻打徐國,俘虜500人,逼徐國投降,威震鄰邦,使他們上表朝貢,為國家奠定盟主地位。這算不算功勞?該不該賞賜?」
晏嬰立刻回奏景公說:「田將軍的功勞,確比公孫捷和古冶子兩位將軍大10倍,但可惜金桃已賜完了,可否先賜一杯酒,待金桃熟時再補?」
景公安慰田開疆說:「田將軍!你的功勞最大,可惜你說得太遲。」
田開疆再也聽不下去,按劍大嚷:「斬龜打虎,有什麼了不起?我為國家跋涉千里,血戰功成,反受冷落,在兩國君臣面前受辱,為人恥笑。還有什麼顏面立於朝廷之上?」遂拔劍自刎而死。
公孫捷大吃一驚,亦拔劍而出,說:「我們功小而得到賞賜,田將軍功大,反而吃不著金桃,於情於理,絕對說不過去!」手起劍落,也自殺了。古冶子跳出來,激動得幾乎發狂地說:「我們三人是結拜兄弟,誓同生死,今兩人已亡,我又豈可獨生?」
話剛說完,人頭已經落地,景公想制止也來不及了。
齊國三位武士,無論打虎斬龜,還是攻城略地,確實稱得上勇敢,但僅為匹夫之勇。因此,兩個桃子就輕易地殺了三個勇士。晏嬰就是抓住了他們不能忍耐自己驕悍之勇的性格,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對方的性格,是我們辦事的最佳突破口。投其所好,便可與其產生共鳴,拉近距離;投其所惡,便可激怒他,使其行為按我們的意願進行。無論跟什麼樣的人辦事,我們都應首先摸透他的性格,依據其性格就很容易辦成事。
揣摩對方的心理說話
求人辦事時,通過對方無意中顯示出來的態度、姿態,了解他的心理,有時能捕捉到比語言表露得更真實、更微妙的內心想法。
例如,對方抱著胳膊,表示在思考問題;抱著頭,表明一籌莫展;低頭走路、步履沉重,說明他心灰氣餒;昂首挺胸,高聲交談,是自信的流露;女性一言不發,揉搓手帕,說明她心中有話,卻不知從何說起;真正自信而有實力的人,反而會探身謙虛地聽取別人講話;抖動雙腿常常是內心不安、苦思對策的舉動,若是輕微顫動,就可能是心情悠閑的表現。
懂得心理學的人常常通過人體的各種表現,揣摩對方的心理,達到自己辦事的目的。
那麼怎樣才能很好地做到揣摩對方的心理說話這一點呢?
首先,先設法了解對方的想法與憑據的來源。
有一位著名的人力資源專家曾經這麼說:「假如對方很愛說話,那麼我就有希望成功地說服他。因為對方已講了七成話,而我只要說三成話就夠了!」
實際上,很多時候,人們為了要說服對方,而滔滔不絕地擺事實、講道理,把話說了七成,只留下三成讓對方「反駁」。這樣如何能順利圓滿地說服對方?所以,你要學著盡量將原來說話的立場改變成聽話的角色,去了解對方的想法、意見,以及其想法的來源或憑據,這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
當你感覺到對方仍對他原來的想法保持不舍的態度,此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接受他的想法,或者先站在對方的立場發言。
這樣做主要是因為每一個人都有很強的自尊心,當他的想法遭到別人無情的否決時,儘管有時自己也意識到了你是正確的,但極可能為了維護尊嚴或咽不下這口氣,而變得更倔犟,更加堅持己見,拒絕反對者的新建議。若是你說服別人落到這個地步,成功的希望就不大了。
曾經有一位推銷員挨家挨戶推銷洗衣機,當他走到一戶人家裡,恰好這戶人家的太太正在用洗衣機洗衣服,就忙說:「哎呀!你這台洗衣機太舊了,用舊洗衣機洗衣服是很費時間的。太太,該換新的啦!」
結果,還沒等這位推銷員說完話,這位太太馬上產生反感情緒,駁斥道:「你在說什麼啊!這台洗衣機很耐用的,我都用了6年了,到現在還沒有發生過一次故障,新的也不見得好到哪裡去,我才不換新的呢!」這位推銷員只好無奈地走了。
過了幾天,另一名推銷員又來拜訪那位太太。簡單地溝通後,他初步了解了太太的心理,便說:「這是一台令人懷念的洗衣機,因為很耐用,所以對太太有很大的幫助呀。」
這位推銷員先站在太太的立場上說出她心裡想說的話,使得這位太太非常高興,於是她說:「是啊!這倒是真的。我家這台洗衣機確實已經用了很久,是有點舊了,我正在考慮要換一台新的洗衣機呢。」
於是推銷員馬上拿出洗衣機的宣傳小冊子,提供給她做參考。沒過幾天,那位太太就定購了一台新的洗衣機。
第二位推銷員與第一位推銷員的差別之處,就在於他是在揣摩對方的心理說話,因此很容易就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有時你在求別人辦事時,對方會有一些感到不安或憂慮的問題,對此,你要事先想好解決之道,以及說服的方法,一旦對方提出問題時,可以馬上說明。如果你的準備不夠充分,講話時模稜兩可,反而會令人感到不安。所以,在行動前,你應事先預想一個引起對方可能考慮的問題,此外,還應準備充分的資料,給對方提供方便,這是相當重要的。
善於觀察與利用對方微妙心理,是幫助自己提出意見並說服別人的重要策略。如果你能洞悉他們的心理,並加以引導,你的成功率就會大大地提高。
根據對方的具體情況說話
求人辦事,還要注意根據對方的具體情況說話,這樣對雙方都會有好處。
比如,有一天,你去找你的上司,請他出面幫助你辦某件事。平常你的上司總是一副精力充沛的樣子,在工作上也頗得心應手,單位內的人都認為他很有前途,可是,恰巧在這一天,他顯露出悲傷的神色,很可能是家中發生了問題。
對這位上司來說,這實在是件很尷尬的事,為了不讓部下知道,表面極力裝得若無其事。午餐後,他用獃滯的眼神望著窗外,此時,他那迷惑惘然的臉色,已失去了朝氣。當你看到領導的這種表情時,就不要急於把你自己的事說出來,而應盡你最大的設想,找出領導真正苦惱的原因,並對他說:「科長,家裡都好嗎?」以假裝隨意問候的話,來開啟他的心靈。
「不好!我正頭痛呢,我太太突然病倒了!」
「什麼?你太太生病了!我怎麼一點都不知道?現在怎麼樣?」
「其實也不需要住院,醫生讓她在家中療養。太太生病後,我才感到諸多不便。」
「難怪呢!我覺得科長你的臉色不好,我還以為你有什麼心事,原來是你太太生病了。」
「想不到你的觀察力這麼敏銳,我真佩服你。」
他一面說著,臉上一面露著從未有過的笑容,此刻可以知道你成功了。在人最脆弱的時候去安慰他,才能體現你的體諒和善意。上司的苦惱,在尚不為人知曉前,自己應主動設法了解,相信你的這份善意,上司必定會深受感動的。自然,這以後,你再要求上司幫忙,上司會心甘情願地幫你辦事。
根據對方的情況辦事,還有重要的一條是不能犯忌,如果犯了所求對象的忌諱,恐怕該成的事也難辦成了。
對性格外向、愛好交際的人,在辦公室與他們的談話,一般不會有什麼副作用,而對性格內向、膽小怕事、敏感多心的人則容易產生副作用。此時,就應當換個環境,在室外、院子里隨便談心,才容易達到說服的目的。
找人辦事時只一味地談自己的事,並不停地說「請你幫忙,請你幫忙」之類的話,會讓人感到萬分的厭惡、不耐煩的。
談話的話題應該視對方的情形而定,再好的話題,若不能符合對方的需要,就無法引起對方的興趣,最好是想辦法引起彼此共同的話題來,才能聊得投機,然後再設法慢慢地把話題引入自己所要談論的範圍里。
在日常談話中,一般人都是說些身邊瑣事,這或許想向對方表示親切。在正式交談中,希望你不要把老婆、兒女當做談話的資料,否則總不免給人不務正業的感覺。
談話先從政治、經濟等比較嚴肅的題目開始,然後再拓展到文學、藝術、個人的興趣方面等比較輕鬆的話題。這樣,比較容易獲得別人的認同。
一個善於求人的人,一定很注重禮貌,用詞考究,不致說出不合時宜的話,所以要使對方對你產生好感,必須言語和善,講話前先斟酌思量,不要想到什麼說什麼。那些心直口快的朋友平時要多培養一下自己的深思慎言作風,切不可不看周圍具體情況就脫口而出,那樣會影響到自身的形象和辦事的效果。
看清對方的文化層次說話
求人辦事時,還應該看清對方的文化層次再說話,這樣才能使你的事情辦得更順利。
一般說來,埋頭做事者常常是事業心很強或對某事很感興趣的人,一旦開始做事,便全身心投入,不願再見他人。這種人往往惜時如金,愛時如命,鐵面無情。要敲開這種人的門,求他們辦事,首先不要怕碰「釘子」,還要有足夠的耐性,並且要善於區分不同情況,或硬纏或軟磨,直至達到目的為止。
畢加索的夫人弗朗索瓦茲·吉洛特也十分愛好繪畫,一入畫室便不再容許別人打擾。一次她正在作畫,兒子想讓媽媽帶他去玩,便敲響了門,可吉洛特已全身心投入到繪畫上,聽到敲門聲和兒子的喊聲,只是回應了一聲,仍舊埋頭作畫。停了一會,門還沒開,兒子又說:「媽媽,我愛你。」可得到的回應也只是:「我也愛你呀,我的寶貝兒。」門還是沒開。兒子又說:「我喜歡你的畫,媽媽。」
吉洛特高興了,她答道:「謝謝!我的心肝,你真是個小天使。」可仍舊不去開門。兒子又說:「媽媽,你畫得太美了。」吉洛特停下筆,但沒有說話,也沒有動。兒子又說:「媽媽,你畫得比爸爸好。」
吉洛特的畫當然不會比藝術大師畢加索畫得更好,但兒子的話卻句句說到了她的心裡,她也從兒子那誇大的評價中感到了兒子的迫切心情,所以最終把門打開了。
生活中我們還會經常遇到一些自命清高的人,他們常常是潔身自好的墨客或仕途失意的文人,或者是那些自命不凡、看破紅塵的人。這種人文化層次一般都較高,他們不願與常人來往,卻希望同有才華的人結交,因此要順利地叩開這種人的大門,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善於表現自己,設法展示出自己的才華,因其愛「才」便會自開家門。
毛澤東年輕時曾去拜謁一位隱居山間的姓劉的老翰林,他先獻上一首詩:「翻山渡水之名郡,竹杖草履謁學尊。途見白雲如晶海,沾衣晨露浸餓身。」詩的前兩句寫經過長途跋涉前來貴地拜謁學尊,第三句暗指劉氏能擺脫俗事糾纏,在山間過隱居生活,末句則寫明了他目前遭受飢餓的現狀,也暗示了前來拜謁的目的。
劉翰林一見信上的詩,對他的才氣很是讚賞,不僅熱情接待了他,還給了他不少盤纏。毛澤東通過展示其才能順利地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再比如,一個文化層次較高的人到鄉下或基層找普通農民或工人辦事兒,就不應該裝腔作勢、滿嘴文縐縐地高談闊論,也不能以「文」交心,以詩會友,而應該放下文化架子,用老百姓容易接受的話進行溝通和交流,這樣才能顯得平易近人,與對方沒有文化距離和心理距離。對方有了這樣的感受,辦起事情來才不致產生障礙。
一般來說,對文化程度低的人所採用的方法應簡單明確,多使用一些具體的數字和例子;對於文化程度高的人,則可以採用抽象的說理方法。如此,看清對方的文化層次再說話,就可以讓事情辦得更順利。
第四節辦事要會察言觀色辦事要會看對方的臉色
一個人在辦事的時候,要善於觀察對方的面部表情,以便見機行事。人的面部表情,能夠傳遞很豐富的感情。例如,同情和關心、厭惡和鄙視、信任和尊重等,都會難以隱蔽地暴露在面部表情上。
有的時候,人們對自己那份難以說出的感情,會故意讓對方了解或看出。但是有些時候,非但不想讓對方知道,甚至想隱藏起來。但是不論哪種情況,都或多或少會顯現在人的面部表情上。當它展現出來時,如果你不注意而繼續自顧自地說下去,就會帶來於你不利的後果。
因此,當你和別人面談時,要隨時注意對方的表情,一旦出現了類似的表情,要立刻停止原先強迫性的說法,如果你改變語氣或說辭之後,對方的那種表情仍未消失,可以直率地問對方是否有什麼困難,這樣做,可以將對方難以啟齒的心事或是心裡的疙瘩予以表面化,同時更能了解對方的心理。
李續賓是曾國藩手下善於揣測其意圖的心腹愛將。一次,曾國藩召集眾將開會,談到當時的軍事形勢時說:「諸位都知道,洪秀全是從長江上游東下而佔據江寧的,故江寧上游乃其氣運之所在。現在湖北、江西均為我收復,僅存皖省,若皖省克複……」此時,李續賓早已明白曾國藩的意圖,趁勢插話說:「大帥的意思是要我們進兵安徽?」「對!」曾國藩以讚賞的目光看了李續賓一眼,「續賓說得很對,看來你平日對此已有思考。為將者,踏營攻寨、計算路程尚在其次,重要的是要胸有全局,規劃宏遠,這才是大將之才。續賓在這點上,比諸位要略勝一籌。」李續賓一句話贏得了這麼高的讚揚,只在於其會察言觀色。
曾國藩說李續賓「平日對此已有思考」,一語破的。常言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只有平日緊緊圍繞對方關心的敏感點進行思考,才能在把握對方意圖和辦事思路方面有超過其他人的可能。李續賓作為曾國藩的心腹愛將,特別善於給曾國藩掙面子,既保住了自己被賞識和重用的地位,又平了曾國藩欲提拔自己而怕眾人不服的口實。
在求人辦事時,同樣如此,一旦你能看清對方的臉色,正中對方下懷地說話辦事,那你何愁不能成為一名辦事的高手呢!
能夠準確捕捉別人的「弦外之音」
為了達到求人辦事目的,你需準確洞悉對方的言外之意,聽清楚對方的「弦外之音」,這就要求你平時必須培養不斷分析對方動機的習慣,並且要隨時留意對話的目的為何。如能經常反覆練習,久而久之,準確捕捉對方的「弦外之音」便能成為一種本能,從而在辦事的過程中更能達到心靈的契合。
有個窮人患病,病情漸漸沉重,醫生說他沒有希望了。病人禱告眾神,說如果能病好下床的話,一定設百牛祭,送禮還願。他妻子正站在旁邊,聽他這麼說,便問道:「你從哪兒弄這筆錢來還願呀?」他回答說:「你以為神讓我病好下床,是為了向我要這些東西嗎?」
這故事是說,實際上不想做的事情,人們倒最容易答應下來,人有時候心口不一。由此看來,捕捉對方的「弦外之音」是很有學問的技巧。人內心的思想,有時會不知不覺在口頭上流露出來,因此,與別人交談時,只要我們留心,就可以從談話中深知別人的內心世界。所以,你在同別人談話時,不妨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由話題知心理
人們常常將情緒從一個話題里不自覺地呈現出來。話題的種類是形形色色的,如果要明白對方的性格、氣質、想法,最容易著手的步驟,就是要觀察話題與說話者本身的相關狀況,從這裡能獲得很多的信息。
比如,在年輕小夥子的世界裡,他們最愛談論的話題是車子。關於車子的雜誌也跟音樂、足球雜誌一樣暢銷。小夥子的話題幾乎都涉及與車子的品牌、行程距離、速度等有關的話題,雖然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暫時買不起車。其實,他們那麼熱衷於車的話題,無非在表示自己將來有能力購車,或者是想表示自己對這些懂得很多,無非是顯示自己。
2.在措辭習慣中流露出的「秘密」
語言表明出身,語言除了社會的、階層的或地理上的差別外,還有因個人的水平而出現差別的心理性的措辭。人的關鍵種種曲折的深層心理會不知不覺地反映在自我表現的手段—措辭上。通過分析措辭常常就可以大體上看出這個人的真實形象,在這種意義上,正是本人沒意識到的措辭特徵比詞語的內容遠為真實地告訴我們其人自身。
例如錢鍾書先生的名作《圍城》中的張先生,他在方鴻漸面前大肆賣弄自己的洋文,以顯示自己博學,實際上只反映出其知識的貧乏。
3.說話方式能反映真實想法
一般說來,一個人的感情或意見,都在說話方式里表現得清清楚楚,只要仔細揣摩,即使是弦外之音也能從說話的簾幕下逐漸透露出來。
(1)說話快慢是破解深層心理的重要關鍵。如果對於某人心懷不滿,或者持有敵意態度時,許多人的說話速度會變得遲緩。如果有愧於心或者說謊時,說話的速度自然就會快起來。
(2)從音調的抑揚頓挫中看破對方心理。當兩個人意見相左時,一個人提高說話的音調,即表示他想壓倒對方。
對於那種心懷企圖的人,他說話時就一定會有意地抑揚頓挫,製造一種與眾不同的感覺,有一種吸引別人注意力的慾望,自我顯示欲隱隱約約地透露出來了。
(3)由聽話方式看破對方心理。構成談話的前提包括了兩種不同立場的存在者,即說話者與聽話者。我們可以根據對方對自己說話後的各種反應,來突破對方的深層心理。
如果一個人很認真地聽話,他大致會正襟危坐,視線也一直盯著對方。反之,他的視線必然會散亂,身體也可能在傾斜或亂動,這是他心情厭煩的表現。
能夠準確地捕捉對方的「弦外之音」是一個人辦事能力的體現,因此,如果你想在辦事時得心應手,就該多多加強這方面的鍛煉。
讀懂他人的身體語言
辦事過程中你需要跟不同類型的人打交道,如果能越多地了解對方,也就越能摸清對方脾氣輕鬆辦事。而人的品行、性格通常會體現在他的身體語言上。如果你是一個善於觀察的人,那麼你很快就能了解對方,並以此決定該如何辦事。
日本曾有一個傳說,永祿時期,力量最雄厚的北條氏康稱霸關東。有一次,北條氏康在戰場上同長子氏政一起吃飯,可以想像戰時的飯食是很簡單的,只有湯泡米飯。然而氏政吃著吃著又往飯里加了一勺湯。此事北條氏康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他馬上產生了聯想,為什麼氏政連自己飯量有多大都沒有數呢?從吃飯吃到一半時又加一勺湯看來,至少可以認為氏政是個沒有多少遠見的人。北條氏康的擔心,日後果然變成了事實。30年後,氏政終於因為缺乏遠見,被豐臣秀吉的大軍圍困,同弟弟氏照都悲慘地切腹而死。稱雄一時的北條氏從此走向滅亡。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就可以看出身體語言有多麼巨大的作用了。同樣地,在辦事過程中,我們也不能忽視了身體語言的作用,根據對方所表現出的不同的身體語言,我們可以採用不同的措施,以期為我們的辦事服務。為此,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從他的眼睛窺視他的心靈
初次見面時,首先將視線朝左右瞄射者,表示他已經佔據優勢。
如果有人一旦被別人注視的時候,會忽然將視線躲開。這些人大體上都懷有自卑感,或有相形見絀的感受。
抬起眼皮仰視對方的人,無疑是懷有尊敬或信賴對方的意思。
將視線落下來看著對方,乃表示他有意對對方保持自己的威嚴。
無法將視線集中於對方身上,很快地收回自己的視線的人,大多屬於內向性格者。
視線朝左右活動得很厲害,這表示他還在展開頻繁的思考活動。
2.從他打招呼的方式看他的內心
針對打招呼的方式,有人總結出下面的規律:
一面注視對方,一面行禮的人,對對方懷有警戒之心,同時也懷有想佔盡優勢的慾望。而凡是不敢抬頭仰視對方的人,大部分都是內心懷有自卑感的。
使勁兒與對方握手的人,具有主動的性格。握手的時候,無力地握住對方的手,表示他有氣無力,是性格脆弱的人。握手的時候,手掌心冒汗的人,大多數是由於情緒激動,內心失去平衡。握手的時候,如果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對方,其目的是使對方在心理上屈居下風。
雖然不是初次見面,但始終都用老套的話向人打招呼或問候,這種人具有自我防衛的心理。
3.從他的癖習看他的特性
有很多人或多或少地會有一些癖習,比如不時地搔弄頭髮,這是一種神經質。凡是涉及有關自己的事情時,他們馬上會顯得特別敏感。
一面說話,一面拉著頭髮的女性,大體上是很任性的女人。
說話時常常用手掩住自己嘴巴的女人,是有意要吸引對方。
拿手托腮成癖的人,即表示要掩蓋自己的弱點。
不斷搖晃身體,乃是焦慮的表現,這是為了要解除緊張而表現出來的動作。
雙足不斷交叉後分開,這種癖習表示心緒不穩定。
4.從他的舉動看他的意願
人的一舉一動,特別是下意識的形體動作,也能向你泄密。
交臂的姿勢表示保護自己的意思,同樣地,這種動作也能表示可以隨時反擊的意思。
舉手敲敲自己的腦袋,或用手摸著頭頂,即表示正在思考的意思。
摸頭的手震動得很厲害,即表示全心全意在思考的情況。
用雙手支撐著下頜,大多數的情況都表示正在茫然的思考中。
用拳頭擊手掌,或者把手指折得吧吧作響,就表示要威嚇對方,而不是在進行思考的活動。
當你讀懂了對方的身體語言後,辦起事情來就顯得非常輕鬆自在了。因此,在你提高辦事能力的同時,一定要提高讀懂他人身體語言的能力。
控制自己的肢體語言
在同他人辦事情時,僅僅讀懂他人的身體語言是遠遠不夠的,你同時要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肢體語言。
下面是發生在朝日啤酒董事長瀨戶雄三身上的一件事。
瀨戶年輕的時候,曾在大阪做過銷售。當時,朝日啤酒的經營是每況愈下,市場份額也越來越小。由於經營不善,自己的根據地也被麒麟啤酒佔據了。為此,他一方面積極地聯繫各個批發商,同時也到啤酒屋、小酒館等地方去推銷。
有一次,在他第三次去拜訪一家有實力的批發商時,遭到了那家老闆的嚴厲訓斥:「你鞠躬行禮時完全看不出誠意,你還是去找個人好好地學學吧!」
那麼,他到底去了什麼地方學呢?原來是白鶴制酒大阪分店。因為這家店裡有一位很會行鞠躬禮的人,所以他就去跟這個人學習。
瀨戶先生一到那兒,這個人就用非常柔和的聲音和滿臉的笑容來接待他:「歡迎您到我們這裡來。」行為舉止非常得體。
瀨戶先生說:「他對我鞠躬時,手心是放在膝蓋上的。」可以想像,瀨戶先生當時一定很感動。
他說,以前根本就沒有想過,鞠躬還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內心和精神。單單一個鞠躬就蘊涵了他們的內心和精神。
通過以上這個故事,我們能夠看出控制自己肢體語言的重要性。因為肢體語言,是不容忽視的辦事手段與語言工具。這是你在辦事過程中不可忽視的。
為此,你可以採取下面這些有助於控制你的肢體語言的方法:
1.表示你坐或站和你所用空間的方式
我們站或坐的方式有3點要加以注意。
(1)直接地坐在或站在某人的對面,或他們的上方,讓人產生一種下意識的對抗的感覺。這會使對方進入敵對狀態。
要營造一種開放、合作的溝通氛圍,呈直角的形式站立或坐要比面對面更好。這發出一種合作的信號,使雙方都有凝視的空間。
在解決問題的討論中,或者比較緊張的溝通情形中,把角度再拉開點,並排坐。這種表面的、象徵性的位置使你們「站在同一立場」,並緩解了溝通的氣氛。
(2)溝通時的「高度」,體現了尊貴與權威。我們「仰視」那些我們尊重和欽佩的人。我們把他們置於更高的地位。
盡你的可能,試著坐或站在與你交談的人的同一水平面上。在面對他人時,一個人站或坐得過高被認為是不利的。
(3)注意你對私人空間的使用。有一位著名的學者曾經說過:「看兩個人相處距離的遠近,就能大致感覺到兩者的親密關係程度。」
依據通常的情況,人們的個體空間需求大體上可分為四種距離:親密距離、個人距離、社交距離、公共距離。
親密距離是指兩人的身體很容易接觸到的一種距離,一般間隔在15~45厘米之間,甚至可以緊挨在一起,親密無間。這一距離適用於情人或夫妻間談情說愛,也適用於父母與子女之間或是很要好的朋友之間談話。
個人距離一般在45厘米至1米之間。其特點是伸手可以握到對方的手,但不容易接觸到對方的身體。通常熟人、朋友之間的交談多採用這種距離。
社交距離的範圍比較靈活,近可1米左右,遠可3米以上。這種距離通常用於與個人關係不大的人際交往,如果雙方相互有吸引力,也可以縮短距離,可靈活掌握。
公共距離是指人們在公共場合的空間需求。除了公共汽車、電梯等特定場合外,一般都在3米以外。
不同類型的人際空間對社會交際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但從總體上看,人際空間的改變暗示了不同的語言交際,其主要作用在於暗示,人際空間的改變暗示了不同言外之意。因此,在社會交際時,如何跟空間打交道就顯得異常重要。
2.在與他人交談時集中你的注意力
在面對你的交談者時聚精會神會改進交流。所以,注意你的身體,最好朝著他人擺正你的身體。這也是鼓勵發言人繼續和減少你周圍瑣事擾亂你們的機會。
3.用你的傾斜來表示你的態度
當傾聽時,我們能夠用向說話人傾斜的程度來表示我們所關心的程度。這使得談話交流變得更有趣。
假如我們傾斜的角度在75度以上,我們所表示的態度就變為「壓力」。它能巧妙地說「我不相信你」或「你最好講清楚」或「你最好同意」。
「60~70度傾斜」是有可能的。如果謹慎地應用,會成為一種對會談和挖掘出更多有用信息的巧妙的和有分寸的技巧。應用不當,它也能夠威嚇、壓制和操縱別人甚至造成敵意。相對地,如果你要減輕壓力,也就是說,當有人看上去緊張、易衝動,或者談一些較困難的個別事務時,你可以明顯地向後傾斜來減少一些他們所能感到的壓力。但是要有一個界限,因為向後傾斜得太多就會給人留下完全不感興趣的印象。
4.用你的目光與他人接觸
目光接觸是非常重要的,由於目光接觸太少,我們變成了對交談不感興趣的聽眾或者沒有信任感的發言者;而目光接觸太多,我們又會感到壓力。對講話者來說,目光接觸的「正常」尺度是「我正在對你們說事實,你們應當相信我所說的」,它還能幫助聽眾集中精力。對於聽眾來說,目光接觸的「正常」尺度是「我對你所說的感興趣,你一定要說,而我正在聽你說」,由於表現出聽眾正在聽而幫助了發言人。
5.如何給出你的反饋
事實上,適當的反饋是防止對話向不同方向發展的最好方式。所給出的反饋要儘可能地或明顯地建立在講話者所說的問題上。同時,這種反饋要藉助於平穩和自然的韻律來引導談話。
6.在交流時如何放鬆和平衡自己
在交談中有些人有輕微抖動或用手指轉動鉛筆的習慣,給人一種緊張或不安的印象。還有一些人坐或站立的姿勢傾斜,有的是頭部傾斜,有的是身軀傾斜。
最好的辦法是做到靜止和平衡,這並不意味著僵硬。它的作用相對於輕微抖動、轉動和傾斜是非常不同的。放鬆與平和有助於交流。
在辦事的時候,很多人可能都不十分在意,因而沒有控制好自己的身體語言。這對辦事是不利的。你也許不可能在一夜之間改變你的習慣,要把事情做好,要改變習慣,需要相當的毅力。然而,交流對你越是重要,傳遞你的肢體語言的良好習慣,也就顯得越重要。
第五節說話辦事恰到好處
把握讚美的尺度
求人辦事,讚美別人是常有的事,但是讚美也是要講究一定的尺度。
人不分男女,無論貴賤,都喜歡聽合其心意的讚美。同時,這種讚美,能給他們加倍的成就和自信的感覺。這的確是感化人的有效方法。
然而,讚美不當,恰似明珠暗投,更有甚者,反而激起疑惑,甚至反感,這便是懂得頌揚卻沒有掌握頌揚的分寸。
所以讚美他人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尺度:
1.實事求是
讚美要出自真心實意。如果是言不由衷或言過其實,對方就會懷疑讚美者的真實目的。
2.雪中送炭
最有效的讚美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最需要讚美的不是那些早已名揚天下的人,而是那些自卑感很強的人,尤其是那些被壓抑、自信心不足或總受批評的人。他們一旦被人真誠地讚美,就有可能尊嚴復甦,自尊心、自信心倍增,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3.內容具體
讚美要具體,不要含糊其辭,含糊其辭的讚美可能會使對方混亂、窘迫、緊張。讚美越具體,說明你對他越了解,從而能拉近人際關係。此外,值得讚美的不僅是他身上眾所周知的長處,更應是那蘊藏在他身上既可貴又鮮為人知的優點。
4.恰如其分
適度的讚美使人振奮鼓舞。反之,則使人難堪、反感,或視之為恭維、奉承,或疑心你在諷刺、挖苦。讚美的內容要適度,要恰如其分;讚美的方式、地點要適宜;讚美的頻率要適當。
只有把握好讚美的尺度才能錦上添花,否則一旦讚美過度就可能使得所辦之事一敗塗地。
李科長是一位剛剛被提拔上來的新手。一次生活會上,他要求大家提提意見。大家礙於面子,沒有人敢領這個頭。最後,處里的「元老」老王說了:「李科長到這裡後,可謂大刀闊斧進行了改革,科里的工作現在已有了頭緒。大家比以往更團結,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只是最近大家手頭有點兒緊張,希望李科長能替大夥解決解決。」李科長聽後,意識到該給大家搞些生活福利,於是採取了一些措施。
老王可以說是提意見的高手。他先肯定李科長上任後的成績,對其讚美一番,使領導心裡美滋滋的,然後再輕描淡寫地提出大夥的意見,反映出他對下屬關心不夠,體貼不夠。這種方式,容易使領導意識到自己成績是主要的,是值得大家交口稱讚的,而不足只是次要的。既不得罪他,又激起了他改進不足的積極性。
值得注意的是,對別人的讚美不應該總是絕對的。像「最好」、「第一」、「天下無雙」這類的帽子別亂戴。海爾的廣告詞「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就顯示了企業的真誠承諾,而不是嘩眾取寵,華而不實,在消費者中影響很好。實際上,一般人都對自己有個客觀的認識和評價,如果你的讚美毫無遮攔,就會讓人感覺你曲意奉承,難以接受。讚美時必須記住:一個人的成績和優點畢竟是有限的。許多偉人看自己時,也都是有所保留。毛澤東曾說過,他能夠做到三七開就可以了,更何況一般人呢?因此,讚美別人,應當一分為二,有成績肯定成績,有不足也要說明不足。只有控制好讚美的度,才能夠辦好你想辦的事。
把握恭維的分寸
在求人辦事時還需要恭維對方,當然恭維也是要講究分寸的。恭維的分寸掌握得如何,往往直接影響著辦事的效果。恰如其分、不留痕迹、適可而止的恭維是成功辦事的秘訣。而不合乎實際的恭維其實是一種諷刺,違心地迎合、奉承和討好也有損自己的人格。適度得體的恭維應建立在理解他人、鼓勵他人、滿足別人的正常需要及為人際交往創造一種和諧友好氣氛的基礎上,那種帶著不可告人目的的曲意迎合是為人們所不齒的。比如在恭維時,過多華麗的辭藻、過度的恭維、空洞的奉承,只能使對方感到不舒服、不自在,甚至難堪、肉麻和令人厭惡,其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
要知道,恭維別人並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戴高帽儘管好,可尺寸也得合適才行,濫戴過重的高帽是不明智的。恭維招致榮譽心,榮譽心易產生滿足感,但人們發現你言過其實時,常常因此而感到他們受到了愚弄。所以寧肯不去恭維,也不宜誇大其詞。
過分粗淺的溢美之詞同時會毀了你的名聲和品位。不論用傳統交際的眼光看,還是用現代交際的眼光看,阿諛諂媚都是一種卑鄙的行為。正人君子鄙棄它,小人之輩也不便明火執仗應用它,孔老夫子有話:「巧言令色,鮮矣仁。」毛澤東生前也多次批評過吹吹拍拍、拉拉扯扯的庸俗作風。可見,阿諛諂媚者,無仁無義、俗不可耐。
那麼要怎樣恭維別人,怎樣送好高帽才合適呢?你可以參考下面的兩種做法:
1.恭維話要坦誠得體,必須說中對方的長處
人總是喜歡奉承的,即使明知對方講的是奉承話,心中還是免不了會沾沾自喜,這是人性的弱點。換句話說,一個人受到別人的恭維,絕不會覺得厭惡,除非對方說得太離譜了。
恭維別人首要的條件,是要有一份誠摯的心意及認真的態度。言辭會反映一個人的心理,因而輕率的說話態度,很容易被對方識破,而產生不快的感覺。
2.別像一個暴發戶花錢那樣,大手大腳地把高帽扔得到處都是
這主要是說,當你面對不了解的人時,最好先不要深談。要等你找出他喜歡的是哪一種恭維,才可進一步交談。最重要的是,不要隨便恭維別人,有的人不吃這一套。
高帽就是美麗的謊言,首先是要讓人樂於相信和接受,不能把低能兒說成天才一樣的離譜;其次是美麗高雅,不能俗不可耐、低三下四,糟蹋自己也讓別人倒胃口;再者便是不可過白過濫,毫無特點,不動腦子。
所以,在求人辦事時一定要掌握好恭維的分寸,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注意交談的語言
同他人辦事時,需要注意交談的語言,為了把握好這一點,可以在與人交談時選擇一個合適的場所。這樣,既便於雙方交談,又不影響他人。俗話說:「菜的味道在鹽里,人的身份在話里。」因此談話時應注意場合,弄清對方的身份,以便說話得體,分寸適當,有針對性。比如,私下交談與當眾交談;異性在場與不在場;喜慶場合與悲傷場合;對方高興與不高興;與長者還是與晚輩交談等,談話時的口氣、內容都應注意。同樣的話,在某一種場合可能合適,而在另一種場合就可能不合適。
注意交談的語言還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語言要簡潔明了
俗話說:「說話要說在點子上。」說話要簡潔明了,切忌喋喋不休,不著邊際,東一榔頭西一棒槌,讓人聽了半天,弄不清你究竟說了些什麼。
2.聲音要適中
說話時的聲音不要太小,也不要太大;速度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說話要平穩輕柔;語調要抑揚頓挫,富有韻律和感情,千萬不要像開機關槍,也不要像老和尚念經。
3.運用好謙語
謙語是表示謙虛和友善的詞語。常用的謙語如:稱自己為「鄙人」、「不才」;稱比自己輩分高和年齡大的親屬為「家父」、「家母」、「家兄」、「家姐」;稱比自己輩分低和年齡小的親屬為「舍弟」、「舍妹」;稱自己的子女及其配偶為「小兒」、「小女」、「小婿」;等等。
4.運用好敬語
敬語是表示尊敬和禮貌的詞語。常用的敬語如:稱呼人時用「您」、「先生」、「夫人」、「女士」、「小姐」、「閣下」;稱對方親屬時用「令尊」、「令堂」、「令兄」、「令妹」、「令郎」、「令愛」等;初次見面說「久仰」;好久不見說「久違」;請人指點說「賜教」;請求原諒說「多多包涵」;請人幫忙說「勞駕」;請人給予方便說「借光」;麻煩別人說「打擾」;託人辦事說「拜託」;請求或答謝別人為自己辦事先說「有勞」;未親自迎接客人說「失迎」;責備自己禮貌不周說「失敬」;讚賞他人見解說「高見」;看望別人說「拜訪」、「拜望」;迎接客人說「歡迎光臨」;結識對方說「榮幸」;陪伴別人說「奉陪」;中途退場說「失陪」;等待客人說「恭候」;請人勿送說「留步」;歸還物品說「奉還」;贈送禮品說「奉送」;稱對方來信為「惠書」;問老人年紀說「高壽」;詢問別人年齡說「貴庚」;詢問別人姓名說「貴姓」、「尊姓大名」;告訴別人說「奉告」;勸告別人說「奉勸」;自己的作品送別人說「雅正」、「斧正」;等等。
5.運用好雅語
此外,還要注意雅語的運用。雅語是指一些比較文雅的詞語。雅語常用在一些正式的場合以及有長輩或女士在場的情況下,被用來替代那些比較隨便甚至是粗俗的話語。如用「幾位」代替「幾個人」;用「哪一位」代替「誰」;用「貴姓」代替「你姓什麼」;用「方便」代替「找廁所」;用「謝世」代替「死」等。
注意交談時的語言,會給別人留下美好的印象,這樣求人辦事也就變得容易多了。※鐘錶與中國文化的情緣
※中國女性應拒絕當花瓶的誘惑
※中國繪畫郵票圖錄(3-8)秦漢繪畫·秦漢瓦當
※為什麼韓國女人都想嫁中國男人
※中國城市的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