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讀點】困惑之五:為什麼孩子會離家出走?

第一章 父母對孩子的十大困惑

——《親子關係好壞決定教育成敗》第六回

(十大困惑)

1.為什麼今天的孩子這麼難教育?(參見21日每天讀點)

2.為什麼今天的孩子總頂牛?(參見22日每天讀點)

3.為什麼孩子會瘋狂追星?(參見23日每天讀點)

4.為什麼孩子會早戀、早孕?(參見24日每天讀點)

5.為什麼孩子會離家出走?

6.為什麼孩子這麼能花錢?

7.為什麼孩子不會交朋友?

8.為什麼孩子愛「煲電話粥」、狂發簡訊?

9.為什麼孩子上網成癮?

10為什麼孩子痴迷電視?

困惑之五:為什麼孩子會離家出走?

孩子為什麼要出走?這是很多父母搞不懂的事。

「平時孩子挺好的,沒和家裡人慪氣,沒聽說有什麼心事.也沒表現出什麼情緒問題.怎麼說走就走了。」

「哪怕打罵他.也是為了他好.不用離家出走讓父母擔心吧?」

「現在的孩子承受不了一點兒壓力.有點兒事動不動就以出走威脅。」

一、孩子離家出走三大原因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孩子離家出走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逃避學習壓力,二是逃避懲罰.三是負氣出走。

1.「學習太累了!」——逃避學習壓力型出走

壓力,這個在過去似乎只是成人世界的名詞,如今卻已成為每一個中小學生所面臨的必修課程。巨大的學習壓力是引發孩子離家出走的最主要原因。

2005年,湖北某校的15名初三學生集體離家出走。出走原因是在前一天的摸底考試中成績不理想,擔心受到父母責罵。於是,孩子們湊了幾百元錢,坐上了南下的火車。後來因為錢不夠,只好下車,幸虧及時被車站民警發現。令人意外的是,當民警問他們是否願意回家時,15名少男少女大多數搖頭。一個男孩說,不管在學校還是在家裡,大人談的都是學習,他很反感。另一個孩子說,她害怕考試,害怕父母。而離家出走的策劃者說父母越是關心他的學習,他越是感覺壓力大。他希望學一門手藝,可父母卻反對,認為「只有讀書才能出人頭地」。

孩子們的想法很單純,只是希望遠離老師的看管、父母的嘮叨。但實際上他們內心很明白,在外面他們什麼也做不了。離家出走的日子饑寒交迫,累了只能在路邊打個純,俄了只能湊錢買幾個麵包分著吃。在離開家20多個小時之後,多數孩子終於無法忍受了。

學習成績差的孩子壓力大容易出走.但並不愈味著學習優秀的孩子就不會離家出走。

一個初一孩子離家出走3天後自己回到了家裡。看到擔心不已的父母,說:「不用著急,我在外面玩得很開心。」3天的時間裡.孩子獨自騎車四處遊玩。讓他的父母想不通的是,成績非常好.各方面都很優秀的孩子為什麼會離家出走呢。孩子的回答很簡單:「平時學習太累了,我就想自己出來放鬆一下,要是能天天這樣自由地出來走走多好啊!」

現在大多數學生厭學狀況非常嚴重.據《中學生時事報》的一項調查顯示,34%的被訪中學生說,「有時因功課太多而忍不住想哭」;58%的學生說,「學習成績下降,老師會嫌棄」;75%的學生說,「父母對上學期的成績不滿意」。面對來自老師和父母的雙重壓力,35%的學生坦言「做中學生很累」,41%的學生說「有點兒累」,更驚人的是,1/5的學生有過「不想學習想自殺」的念頭。

所以,父母們應該懂得,孩子的學習能力是有差異的,不能強求他們做無法做到的事情。對於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孩子,先要理解和安慰,多從正面去教育和指導,尤其對一些先天條件不足又盡了努力的孩子,更不能一味地批評斥責,那樣只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

對於學習優秀的孩子,要警惕好強、焦慮等心理,防止因考試失利而心理無法承受,更不能簡單粗暴地訓斥孩子,逼迫他們去選擇「一走了之」。

2.「我怕爸爸、媽媽打我!」——逃避懲罰型出走

許多時候,理解比說教更讓人感動,寬容比懲罰更有效。

嚴小華是個11歲的女孩,平時父母對她管教十分嚴厲,規定她晚上8點以前必須回家,否則就要懲罰。

一天放學後,她和幾個要好的女同學去看電影。電影散場後,幾個人又一起吃飯,玩得高興的小華早把父母的規定忘在了腦後。回到家門口時,才發現已經9點多了,想到自己這麼晚回家,肯定得挨訓,小華非常害怕。在樓下徘徊了很久,就是不敢進去。這時.她想起了好朋友林燕的家就在附近,不如到她家借宿,明天再回家,爸爸、媽媽的氣也許就消了。於是,小華跑到林燕家裡。可不巧的是.這天晚上林燕和媽媽去了外婆家,只剩林燕的繼父在家。林燕繼父收留了小華,可是品行不端的他卻把年僅11歲的小華強姦了。

父母應該知道,讓孩子怕你是十分簡單的,而這樣的後果卻是危險的。法律為什麼規定父母是未成年孩子的監護人呢?因為孩子的不成熟,因為孩子身上的不穩定因素,因為孩子未成年。這一切都需要父母的時刻關注和指導,需要建立一種親密無間的親子關係。最可親最可敬最可靠的人,是他們生命的安全支柱。

3.「把我惹煩了我就走!」——負氣型出走

愛孩子不是一味的縱容,也不是單純的嚴厲.

現在有些父母對孩子先嬌縱,後嚴厲,結果是孩子聽不得批評,大人一說就負氣出走。

一位朋友講了一個真實故事:

有一位機關幹部的女兒,從小學到中學離家出走3次,父母擔心不已。孩子頻頻出走的背後,原因是什麼?

女孩的名字叫欣雨,從小生活優越,被寵得像小公主,但就是不愛學習,成績在班裡中下水平。備受寵愛的欣雨,老師並不喜歡,家訪時和她的父母說了不少缺點,欣雨為此怨恨老師。小學四年級時,父母接到老師的告狀電話就打了欣雨一頓,從此以後對她管束嚴厲。

一天,爸爸下班回家,還沒進屋,就聽見喧嘩的音樂聲,原來欣雨把很多同學請到家裡,正在開party呢.爸爸一氣之下,把音樂關掉,把同學們全趕走了。欣雨非常生氣,說爸爸不尊重她,一摔門揚長而去,並且一走就是3天。這期間父母把欣雨可能去的所有地方找了個遍,也沒見她的影子。3天後,欣雨回來了,但對於自己去了哪裡,閉口不談。還厲聲警告父母:「如果你們再對我不好,我還走!讓你們永遠都找不到!」

父母聽了一籌莫展,「這是怎麼了?我們都是愛孩子。為孩子好,可這孩子怎麼就要離家出走呢?」

二、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從根本上解決出走問題

分析孩子離家出走的3種常見類型,會發現,不管是逃避學習壓力,逃避懲罰.還是負氣出走,歸根到底從本質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差,遇事衝動,缺乏方法,最後只能用出走、逃避來應對。

那麼,怎樣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呢?最根本的途徑就是要讓孩子多體驗責任。

首先父母要讓孩子在家中多承擔責任,父母可以把家中取報紙、拿牛奶、洗碗等一些簡單的家務活兒交給他們去做,並儘可能長期堅持,培養他們的責任意識和責任能力。

另外,當孩子犯錯誤時,父母一定要讓他們自己去承擔適當的責任。我們知道,孩子犯錯誤以後,本能的反應是逃跑。比如,不小心把花瓶打碎了,他的第一反應很可能是說:「不是我!」或者馬上藏起來。這就是兒童心理,遇到問題選擇逃避。父母要理解和寬容。但同時要教育孩子:犯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錯誤不敢承認,不敢承擔,好孩子應該敢於承認錯誤,能夠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中國的家庭教育有一個不好的傳統,就是有意無意地讓孩子從小逃避責任。比如,孩子不小心摔倒了,老人跑過來,抱起他,然後狠狠地踹地一腳,「這地不平,真壞,把我們寶寶絆倒了。寶寶不哭,看奶奶怎麼踹它!」似乎寶寶永遠是好的,寶寶的錯誤都是別人引起的,都是要別人來負責任的。

中國父母還有一個典型做法,比如當孩子把別人家的玻璃打碎了,爸爸、媽媽氣呼呼地趕來,對孩子發脾氣:「你怎麼整天給我惹事?快給人家道歉!」孩子說了對不起,爸爸、媽媽就說:「快回家寫作業去,真討厭!」這時候,孩子只要老老實實地回家寫作業,就萬事大吉了,留下爸爸、媽媽給人家賠禮道歉。漸漸地讓孩子感覺到原來發生任何事情父母都會幫我解決,這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久而久之,孩子就習慣了迴避責任,慢慢就會成為任性、自私、不負責任的人,這是我們教育的一個誤區。其實,父母為孩子扛得越多,孩子就越脆弱。凡是沒有承擔過自己過失的孩子都有很大依賴性,日後當沒有人再替他承擔的時候,他會無所適從,選擇逃離和躲避。

我記起我女兒上小學五年級時的一件事:

夏天的時候,女兒經常領著鄰居家小弟弟在附近停車場玩。保安人員怕孩子拿石子劃汽車,所以見孩子就轟。保安不管倒好,一管,小孩就有逆反心理。女兒調皮地領著小弟弟藏在汽車後邊,拿石頭敲地,敲得保安心驚肉跳.跑過來追他們。女兒有點幾小狡猾,事先已經偵察好了地形.她發硯從停車場到家有一個鐵柵門,小孩可以鑽過去大人鑽不過去。只要保安一過來.他們此跑.一下鑽過鐵姍欄門。保安氣壞了.想了一招.第二天把原本鎖著的鐵柵欄門掛了把虛鎖,一旦孩於逃跑.他可以開了門去追。可女兒不知道。依舊帶著小弟弟在停車場敲地. 敲完了就跑。這一次.女兒一聽旁後的聲音不對.原未保安追過來了.她飛快地跑回家,靠在門上大口喘氣.臉色煞白。小弟弟因為跑得慢.被保安抓住了噢噢叫。

我聽見聲音不對就過來了.問她怎麼回事。女兒說:「我們跟保安搗亂.他來逮我們,把小弟弟給抓走了。」

我一聽就明白了,於是跟女兒說:「你是姐姐他是弟弟.你是主要責任人,他是跟著你搗亂的,對不對?現在出事了.你跑回家了.小弟弟被抓走了,你能在家呆著嗎?」

女兒不懂我什麼意思.於是我非常明確地時她說:「你現在趕快出去找保安.有什麼責任你來擔著.讓他把小弟弟放了。」

可女兒一個勁地搖頭:「我不去!我不敢!」

我說:「不行,你今天必須去.你今天不去承擔責任,明天你怎麼有臉去見小弟弟呢?爸爸知道你是好孩子.好孩於敢作敢當.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你一定要去!」

女兒沒辦法,只好哭著去找保安,事情最終順利解決了。

孩子是在體驗中長大的,體驗是不能替代的,成長是不能替代的.父母不要剝奪孩子體驗責任的機會,讓孩子在體驗中成長.什麼事情最難忘,不是成功和順利,而是挫折和教訓。不論孩子有什麼過失,只要他有一定能力就應當讓他承擔責任,這才是現代父母的真正愛心.

1922年7月4日,美國國慶日前夕。一個11歲的美國男孩,搞到了禁放的煙花爆竹,其中一種威力特大的爆竹叫「魚雷」。一天下午,他到一座橋邊,在橋邊的磚牆放了一個「魚雷」。一聲巨響,引來了警察,把他帶到了警局。因違反禁令,要被罰款14.5美元。4.5美元在當時是一筆大數目.孩子沒辦法,回家找爸爸。爸爸問:「真是你放的嗎?」孩子說是.爸爸說:「罰款我先替你交上,但這錢是我借給你的,一年後還。」在接下來的一年裡,這個孩子擦皮鞋、送報紙、打工掙錢,掙回了14.5美元還給父親。這個孩子長大後成了美國總統,他就是里根。這是他在回憶錄中寫到的一個故事.他說正是這件事讓他懂得了什麼是責任,那就是為自己的過失負責。

里根童年的經歷讓他深刻體驗了責任。

三、給父母支招

應對出走最好的辦法就是預防,但是一旦孩子出走已成事實,父母就應該用博大的胸懷接納出走的孩子。如果孩子回到家裡依然感到非常壓抑,與父母的尖銳矛盾無法解決,就很可能再次離家出走。父母應該看到,孩子的離家出走實際是從內心呼喚愛呼喚理解,父母何不用愛去回應呢?

1.自然地歡迎孩子回家

父母對於離家出走歸來的孩子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呢,這也是一個很藝術的問題。有的父母用眼神瞪著孩子,潛台詞是:你還回來呀!有本事就別回來啊!這種態度會讓孩子感到冷漠甚至絕望,很可能萌生再次出走的想法。父母不如避而不談,不說孩子的出走,而是熱情地擁抱孩子,讓已在外面經受磨難的孩子立刻感受到家的濃濃暖意。當然,也不能一反常態,甚至於大擺宴席,讓孩子錯誤地產生出走對了的感覺。父母的恰當做法是,讓家裡保持一種自然而溫馨的氣氛,先讓孩子一顆紛亂的心安定下來,然後慢慢地講清道理,讓孩子從「出走」的失誤中懂得人生。

2.平靜地傾心交談

和離家出走歸來的孩子交流是教育的核心環節,需要父母的巧妙安排和引導。出走過的孩子大都經歷了坎坷,應儘可能安排一個安全從容的訴說機會,讓他一邊講述一邊思考。自然,父母也應該敞開心扉告訴孩子如何為他出走而擔心和焦慮,如何艱難尋找,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已經產生了不良後果。但要注意,不能越說越生氣.以致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而導致孩子的反感。如果孩子不願說自己去了哪裡,就不要急於逼問,以免造成新的對立和衝突。因為重要的不是孩子去了哪裡,而是離家出走這件事情本身。平靜而客觀地分析,讓孩子心悅誠服是最大的成功。

3.敢於向孩子說「對不起」

孩子出走一般來說父母是有責任的.因此·父母要敢於向孩子承認錯誤,敢於向孩子說「對不起」,推心置腹地談想法·但不能為了不讓孩子出走就答應一切要求,做不必要的承諾。可以嘗試和孩子約定.雙方積極改變自己,相互監督,彼此促進。

4.用真愛和規則開始新的生活

孩子離家出走歸來應成為新生活的起點。新在哪兒呢?首先,父母對孩子的學習生活應當是關心的,對孩子的合理需求是滿足的,對孩子的正當選擇是尊重的。其次,家庭生活是有規則的,而規則是全家人民主協商制定的。完全可以相信.孩子生活在這樣的家庭里,是不會離家而去的。

(本章節完,下一章節——困惑之六:為什麼孩子這麼能花錢?)

推薦閱讀:

一坤造為何在2001年離家出走
夏小正離家出走記(2)
【原創】15歲男孩離家出走難道就是因為500元壓歲錢?
南寧11歲女孩留紙條離家出走 兩天兩夜後被找到
13歲少年沉迷網遊遭父母打罵離家出走

TAG:孩子 | 離家出走 | 困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