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叫它鬼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只有道教才叫它中元節

中元節這個節日有三個俗稱,一是鬼節,二是盂蘭盆節,三是中元節。這個節日是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

中元關於這個節日一般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說:「中元前一日,即買練葉,享祀時鋪襯桌面,又買麻谷巢兒,亦是系在桌子腳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講究孝道的中國人,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並且請老祖宗嘗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家家祭祀,供奉時行禮如儀。

從三個俗稱里了解這個陌生又熟悉的節日道教叫它「中元節」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中元節的源頭,應與中國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關。道教的中元節既是道教的宗教節日,也成為民俗節日。道教初起時有三官崇拜。正一盟威道信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以後稱之為三官大帝。據說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賜福。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赦罪。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稱為萬元節(也叫下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解厄。他們各有責司,凡是這三天,三官都要檢校人間功罪以定賞罰。其中地官所管為地府,當然所檢的重點是諸路鬼眾了。所以這一天,眾鬼都要出離冥界,接受考校。道門中於這一天例行設醮為地官慶賀誕辰,同時信眾也出資設齋為祖先求冥福,請地官赦免罪過,得以早日升天。這是中元節成為民俗節日的主要原因。

佛教稱它「盂蘭盆節」

盂蘭盆是梵語的音譯,按佛教典故,關於「盂蘭盆節」的起源,有一個故事: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在世時,收了十位徒兒,其中一位名叫目連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於目連很挂念死去的母親,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親在地府生活的情況,原來他們已變成餓鬼,吃的、飲的都沒有,境況堪憐。目連看了後覺得很心痛,於是就運用法力,將一些飯菜拿給母親吃,可惜飯菜一送到口邊,就立即化為火焰,目連看到這種情境後非常心痛,就將這個情況告訴釋迦牟尼,佛祖教訓他說,他的母親在世時,種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後就墮入餓鬼道中,萬劫不復,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夠化解的,必須集合眾人的力量,於是目連就聯同一眾高僧,舉行大型的祭拜儀式,以超渡一眾的亡魂。

後來,這個傳說一直流傳後世,逐漸形成一種民間習俗,每年到了農曆七月中,人們都會宰雞殺鴨,焚香燒衣,拜祭由地府出來的餓鬼,以化解其怨氣,不致於遺害人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節的風俗。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是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民間叫它「鬼節」除了中元和盂蘭盆節之外,民間稱七月十五為鬼節,與清明、十月一合為三鬼節。民間的鬼節與佛教的中元節、盂蘭盆節有著密切的關係,又有自己獨特的色彩。就這樣僧、道、俗三流合一,構成了農曆七月十五豐富的節俗活動。這麼大的民俗節日,是怎麼沒落的

在1920-1940年間,中元節遠比「七夕」、「清明」熱鬧。人們傳承著以家為單位的祭祖習俗,祭祖先、薦時食的古老習俗直至民國時期仍然是鄉村中元節俗的首要內容。抗戰勝利後,各寺廟還增加祈請佛力普渡「抗戰陣亡將士」英靈。

50年代,中元節依然熱鬧。但後被認為是宣揚封建迷信,逐漸邊緣化。

傳統中元節都是商辦官助。可到50年代末,大部分的商已被改造,無力承辦,又無官助,自然銷聲匿跡。

60年代中期,北海公園還辦了最後一次中元節,瓊海中到處都是茄子做成的河燈,非常壯觀。「文革」時期,除了清明節,所有的傳統節日都被取締,中元節也沒能倖免。

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傳統節日逐步回歸,但中元節卻被冷落了。

過去老北京怎樣過中元節吃七色菜

還有吃七種食物之說。古人認為7是生命之數,古代女孩7歲總角,14歲出嫁,此外49歲絕經,包括人死了也以7為周期停靈送葬,中元節是鬼節,自然要圍繞7來做文章。

大型法會主要是請宗教人士超度亡靈,抗戰勝利後,北海公園天王殿每年中元節都舉辦大型公祭活動,以紀念那些為國捐軀的將士們。超度儀式後還要燒大法船,逝者家屬將送給逝者的衣服、紙錢等放到法船上,一起焚毀。

京劇應景戲

各個戲園子都要連演數日《目連救母》的戲。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老北京的皇宮內及一些大的寺廟,也有「燒法船」之俗,也稱「燒活」。各寺廟道觀的僧侶和道士們當年在放焰口、做法事、誦經、焚香超度亡靈等儀式後,要焚燒一隻法船。

放荷燈

古時北京放荷燈,亦做放河燈,乃是中元夜的重要活動。荷燈形式很多,一般是用彩紙做成的朵朵蓮花,底下用半個茄子做托,在中心插上點著的蠟燭,使其飄浮水面。還有的是用西瓜、南瓜和苤藍半個,將其中心掏空,當中插上點好的蠟燭,往河裡一送,其燈自然順水飄流而下,排成一隊「水燈」,隨波蕩漾,燦若繁星。與河裡倒影相映成上下雙燈,緩緩移動,蔚為奇景。(60年代中期北海公園還辦了最後一次中元節)

當時北京的什剎海、北海、積水潭、泡子河、東直門外的二閘、御河、護城河等地,到處是一片如晝燭光,月下百姓雲集,熱鬧非凡。電視劇《四世同堂》里祁老爺子在河邊放河燈超度亡人的鏡頭,真實再現了老北京中元節的風俗。

民國時期,七月十五這天點蓮花燈也是必需的習俗。四合院、大雜院里的孩子,都人手一隻蓮花燈。市面上的各類集市——東安市場、隆福寺、崇文門花市、天橋、什剎海荷花市場等,從七夕節後即有專門的鋪面開始售賣蓮花燈,其燈皆是用彩紙蓮花瓣組成的各式花籃或鶴、鷺等飛禽動物,任人選購。

精品頭條-來自微信公眾號

北京民俗(bjminsu)


推薦閱讀:

投資理財的四個錯誤做法 看似有道理實則破財
尊有道,君子交
有沒有類似或比有道網頁翻譯更好的插件?
凈空法師講《佛說十善業道經》25_真正覺悟到死生事大!印光大師常常把一個【死】字貼在額頭,非常有道理,天天想到我就要死了,死了就墮地獄。你能有這個警覺心,有這個恐怖心,你才真的會斷惡修善。
面相出現這3種「變身」徵兆,偏財有路大財有道,左財神,右金星

TAG:佛教 | 道教 | 中元節 | 民間 | 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