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貧富分化:「薅羊毛」無礙,但莫傷皮。

說到財富分化,就不得不提到一個指標——基尼係數。

衡量一個國家貧富差距的指數叫基尼係數,這個係數是1943年美國經濟學家阿爾伯特·赫希曼確定的。

基尼係數演算法之類細節就不做多的敘述了,直接上直觀圖:

不同基尼係數所代表的意義(收入基尼指數)

世界銀行規定:基尼係數若低於0.2表示收入絕對平均;0.2~0.3表示比較平均;0.3~0.4表示相對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懸殊;並且,世界銀行還把0.40定為基尼係數的警戒線。

目前,世界多數國家基尼係數維持在0.30~0.40之間,西方發達國家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平均基尼係數為0.34。

改革之前,中國的基尼係數如不考慮城鄉差別大約是0.22,如考慮城鄉差別則為0.28,屬於世界上比較低的。但隨著改革開放,人們生活越來越好,但基尼係數也逐年升高。

2003-2013年中國基尼係數

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的基尼係數為0.462,2016年是0.465。


「滾雪球效應」

以上是關於收入的分化,既然有收入分化,自然就存在財富的分化。

滾雪球效應:在經濟學上稱為「報酬遞增率」的規律,由小開始,利潤又轉換為資本,資本越來越多,利潤也越來越多,利潤再轉換成資本,那麼雪球就越滾越大了。

無論哪個時代,也無關乎國內或者國外,都不可避免的面臨同樣的問題。

那便是經歷初期的調養生息,隨著社會經濟的復甦和發展,財富會因為種種的原因和各式各樣的方式,慢慢的會集中向極少數人,這一進程會隨著時間越來越快,越來越嚴重,這就是財富的「滾雪球效應」。

「分化」本質

美國:前10%的富人大約佔有80%的社會總財富,而前1%的富人佔有40%的財富。

德國:前1%富人所佔有的財富比例沒有40%那麼高,是28.9%。

在2015年的北大報告中指出,當下最富有的1%家庭佔有三分之一的社會財富。


恩格爾係數:由食物支出金額在總支出金額中所佔的比重來最後決定。恩格爾係數達59%以上為貧困,50-59%為溫飽,40-50%為小康,30-40%為富裕,低於30%為最富裕。

在國內很多專家學者認為其不適宜中國國情,但我們的關注點不在這上面,關注點應該是除去基本的生存消費,那麼結餘的錢呢?

同樣也會是消費,是改善生活的消費,是大眾的消費。

一個人頂多吃3斤大米,而三十個人吃的是90斤;一個人去旅遊只需要一張門票,三十個人則是三十張;一個家庭購買的家電所創造的價值一定低於三十個家庭購買的家電;一個家庭購車時一輛或者兩輛,而三十個家庭購車往往大於或者等於三十輛······

這一切都無關乎價格。(富人們的財富構成情況截然不同,凈資產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人,流動資金、住宅、車輛、退休金等都只佔其總財富很小的比重,富人們的大多凈資產都是在商業上,或者投資於公司股票和共同基金。)

兩者相比較,顯然普遍家庭可支配收入越高,對於市場經濟健康運行越是有利的。

消費促進生產,生產帶動就業

當你明白這一點,便可以明白:為什麼民眾已經沒飯吃,為何那些公司寧願毀掉食物也不願意贈送;羅斯福新政為何要「大力興建公共工程」,推行「以工代賑」。

經濟危機中,公司銷毀牛奶

羅斯福新政時期的以工代賑——田納西水利工程

大眾消費的重要性顯然是不言而喻的,一旦出了問題,往往便是經濟危機的端倪,也是社會動蕩的開始。

舉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四個人打麻將,其中一個人贏了所有桌面上的資金。想玩下去,只能給其他三人才能繼續下去,於是牌局繼續。接下來贏家繼續贏光借出去的錢,那麼想玩下去,也只能借給他們三人······

周而復始,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要麼平靜結束牌局,出門便不認賬;要麼掀桌子,打你一頓,搶了你的錢,結果還是不認賬。

養羊與剪毛,需適可,切莫傷了羊皮,禿了羊毛。朝代亡時,財富驟散,佔有者數量最大化,天下安;朝代起時,財富始聚,佔有者數量開始減少,達到極少值時,亂起。

藏富與萬民,大眾的富裕才是國家強大的根本。國強,則萬民安。


推薦閱讀:

關於詞的欣賞-周汝昌
張怡筠博士關於女人的語錄 esakireo: La...
關於老施-寫在父親節之後
關於家譜序言
關於法國人的「優雅」,我至少能給你30個理由

TAG:貧富分化 | 羊毛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