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寫作入門(四)

第二節四聲和平仄

一、什麼是四聲?

什麼是四聲?現舉一例:在媽(mā)麻(má)馬(mǎ)罵(mà)這四個字中,雖然聲母和韻母都相同,但因聲調各不相同,就使得它們各自的含義完全不同。聲調—、/、∨、這四個符號分別代表陰平、陰平、上聲、去聲。在讀法上,陰平是高平調,陰平是高升調,上聲是先降後升的曲折調,去聲是降調。這是現代漢語即普通話的四聲。

古代漢語也分為四聲,即平聲、上聲、去聲、入聲。

現代漢語四聲與古代漢語四聲的區別,主要在分類上。現代是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古代是平聲、上聲、去聲、入聲。現代把古代的平聲分為陰平和陽平,保留上聲和去聲,取消了入聲。

所謂入聲,是指發聲短而急促的聲調。目前,我國南方一些方言還保留有入聲。

二、平仄的區別

古人把四聲分為相互對立的兩大類,即平聲和仄聲。平聲自成一類,稱為「平」;仄聲包括上、去、入三聲,稱為「仄」。仄就是不平的意思。現代漢語的平聲包括陰平和陽平;仄聲包括上聲和去聲,與古代漢語分類大體相同,小有區別。

所謂大體相同是指現代漢語的平聲(陰平、陽平)與古代漢語的平聲大體相同,現代漢語仄聲(上聲、去聲)也大體相同。

所謂小有區別是指消失了的古代入聲字,分別派入了現代漢語的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這就使得有一部分現代讀平聲的字因古代讀入聲而屬於仄聲字。這就是我們用現代漢語讀格律詩詞有時會感覺平仄不協調的原因。

三、詩詞必須講究平仄

聲調是漢語的一大特點。四聲與韻的關係很密切,一般來說,只有韻母相同、平仄聲調也相同的字,才是在詩詞中可以押韻的同韻部字,而平仄聲調不同,即使韻母相同的字也不能算是同韻,在詩詞中不能用來押韻。

由於平仄是格律詩詞中最重要的元素,因此,既要正確運用平仄格律,又要善於選擇平仄中的不同聲調的字。這就要求我們字斟句酌,仔細推敲,認認真真地下功夫。

第三節粘對

一、「粘」與失粘」

律詩平仄有「粘對」規則(詞沒有這一規則)。

所謂「粘」,就是平聲與平聲相粘,仄聲與仄聲相粘。具體來說就是:律詩中後一聯出句的第二個字平仄一致(因律詩各句的第一個字往往是可平可仄,所以第二個字作為衡量標準;嚴格來說,應是二、四、六三個字相粘),即第三句跟第二句平仄相粘。以七律「仄起、首句不入韻式」的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為例,以圖顯示:

(出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劍外忽傳收薊北,

(對句)平平仄仄仄平平初聞涕淚滿衣裳。

(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卻看妻子愁何在,

(對句)仄仄平平仄仄平漫卷詩書喜欲狂。

(出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白日放歌須縱酒,

(對句)平平仄仄仄平平 青春作伴好還鄉。

(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即從巴峽穿巫峽,

(對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便下襄陽向洛陽。

註:上下兩句為一聯。除「仄平腳」第一字可平可仄外,其餘各句第一、三句均可平可仄,下同。

「粘」是附著、粘合的意思。「粘」的作用可以使詩相鄰兩聯的平仄不重複,聲調起伏交錯,富有變化。這是寫作格律詩的規則,違反這個規則叫做「失粘」。

二、「對」與「失對」

所謂「對」,就是平聲與仄聲相對,仄聲與平聲相對立。具體來說就是在各聯的出句和對句中,其平仄聲的安排是交替對立的。叢上面所列的七律平仄格式中可以看出,它們各聯的出句和對句中平仄是完全對立的。但這只是七律的其中一種格式,如遇首句入韻的情況,首聯(即第一、二兩句)的格式為:

(第一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 (出句)

(第二句) 平平仄仄仄平平(對句)

由於韻腳的限制,首聯的出句和對句的平仄,只能說是基本相對。

「對」的作用同樣是使聲調多樣化。如果不是這樣相對,那麼,各聯對句中平仄聲調就與出句雷同了,不僅重複,而且呆板。所以,這也是寫格律詩的一個規則,違反這個規則,叫做「失對」。

必須特彆強調指出的是:「粘對」的規則適用於一切近體詩,也是區別近體詩與古體詩的重要特徵之一。另外,掌握了「粘對」規則以後,可以幫助我們熟記和背誦律詩的平仄歌訣(即格式)。只要知道第一句的平仄排列,那麼全篇的平仄格式就能輕而易舉地背誦出來。

(歲寒齋主輯)


推薦閱讀:

李笑來實現財富自由的根基從哪來?
年輕時不寫點詩,那就白混了
SCI論文寫作全攻略-其他內容
《盜墓筆記大結局-後記》! 南派三叔講述自己的寫作經歷!_=、此時¬鳴楓的小閣
那些很酷很酷的錯誤

TAG:寫作 | 詩詞 | 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