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不強調「孝」?這篇文章告訴你錯了|天涯·新刊
天有際,思無涯。
我們都知道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孝道」,但為何強調孝?或許沒有多少人能夠用語言準確地描述出來。石衡潭先生認為「中國人談「孝」,為什麼強調「尊祖敬宗」和「傳宗接代」呢?其實,這裡面體現了中國人對永生的一種追求。「孝」實際上是中國人對永生的一種追求方式。」
另一方面,西方,又或者說基督教,對於孝道就是不主張的嗎?如果不是,那麼又在哪裡講述和提倡?
通過石衡潭先生這篇文章,這一切都明了。本文刊於《天涯》2016年第4期。原題為《儒家孝道與基督教孝敬父母的誡命》。
本文為作者2016年3月17日在中國古典學微信群里的講座。由邢雪菲記錄,已經作者審閱。
今天我針對「孝道」這個問題,來跟大家展開一些交流。我們一直以為我們傳統文化、傳統道德就是講這個「孝」,好像西方人、西方文化他們不強調這個。其實這是一個誤解。
我們先從中國儒家的一些經典講起。《論語》在第一篇第二章裡面就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孝」和「悌」,就是說孝敬父母,尊敬兄長,這是「仁」的根本,也就是說「仁」是從「孝悌」這個地方生髮出來的。可見孔子對它的推崇是非常高的。
另外我們來看近幾十年來發掘出來的一些古代竹簡。在郭店《楚簡》中間,有一篇《唐虞之道》,在第7第8簡,就這樣說:「孝,仁之冕也;禪,義之至也。」就是說「孝」是「仁」的冠冕;禪,就是禪讓,指的是「義」達到一個最高的境界,所以把「孝」和「禪」放在一個最高的位置。「孝」指在家庭內部對父母的孝敬;「禪」指的是君臣的關係,把王位讓給賢明、賢德的人,而不是傳給自己的兒子。我們民間又有這樣的說法:「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可見無論是從學術界,還是從民間來說,都對「孝」推崇備至,更不用說政界了。那麼,我們就要問,為什麼孔子還有後代的儒家都這麼推崇「孝」?為什麼一直到今天,孝道在中國還是很有影響力?我們的傳媒、政府還有學者,都在大力推崇「孝」,為什麼?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我們可能想當然地認為就是應該孝敬父母,而沒有特別地去思考:我們行孝出於一種什麼樣的願望、什麼樣的動機,要達到一種什麼樣的目標。一般來說,我們多從道德方面去解釋,說這是報恩嘛,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我們應對父母有感激之情,所以我們要報答父母,就要孝敬父母。這是一種比較普通的說法,但還沒有找到根子上面。包括前人的解釋,像《爾雅·釋訓》的解釋是「善事父母為孝」;《說文》的解釋是「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都是這樣一種講法。現代一些學者,根據對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新的解釋:一種認為「孝」指的是「尊祖敬宗」,第二個含義就是「生兒育女傳宗接代」。那麼,為什麼「孝」有這兩方面的含義?這跟中國人對生命的看法是有相當大的關係的。
一般來說,儒家還有中國人對生命的看法、對人的看法是這樣的:雖然也認為人是由身體和心靈組成的,不過在儒家和大部分中國人看來,人的身體更加重要,或者說我們對人的理解更多帶有自然的傾向,強調自然性的身,而非精神性的心。有時是用身來代替心,或者來解釋心。比如說「安身立命」「身家性命」「明哲保身」,這裡面的身,其實不光是指身體,也指心靈,但是他就用一個「身」把這兩者都包括了。最典型的表現就是,我們中國人見面打招呼,會說「你吃了嗎?」,而西方人打招呼,他們會說:「How are you?」你好嗎?他是問你感覺怎麼樣,他更偏向於人的心靈和精神一些。中國人的觀念是民以食為天嘛,總是擔心你是不是還沒吃飯,有沒有吃飽。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比如說待人接物啊,也主要是以吃為主。在中國接待朋友就意味著讓他們吃好喝好。外國人他們彼此來往就不太一樣,一個可能是吃飯都是AA制,他們覺得朋友相見更多是一個交流,他們還可能請你去參加一些高雅的文化活動,比如說,去聽一場音樂會、看一場芭蕾舞演 出等等。他覺得這樣是對客人更好的一種款待。
由於看重人的自然性的身體及其需要,儒家在對人的心靈方面,基本沒有形成一種獨立的靈魂的觀念,他認為心靈或者靈魂是附屬在人的身體上面的。當然儒家也希望有人的靈魂存在,但是他沒有一種穩定的確實的信念。比如說,清明節或者鬼節,有好多人都在燒紙給逝去的親人。普通的中國人,不知道他到底是受哪個影響?中國人一般都是混合型的,儒釋道的影響都有,所以他燒紙的時候,他還是希望自己逝去的親人的靈魂在那裡,能收到燒的紙錢或東西,但是你以為他真的相信去世的父母或者祖先能夠收到這些嗎?他又不真信。所以儒家在這個方面,很多的中國人都表現出一種矛盾:既希望靈魂能夠存在,又不真正相信它的存在。這就是中國人的矛盾之處。
中國人談「孝」,為什麼強調「尊祖敬宗」和「傳宗接代」呢?其實,這裡面體現了中國人對永生的一種追求。「孝」實際上是中國人對永生的一種追求方式。每個人、每個民族、每種文化都是追求永生的,誰不希望活得更長久一點呢?誰不希望自己永遠存在呢?但各民族各文化或者說在某種文化影響下的人,他們追求永生的方式、途徑是不一樣的。「生兒育女傳宗接代」是中國人最主要的一種追求永生的方式:「我」肯定是要死的,但是「我」有兒子,「我」的兒子是「我」和我妻子生的,他遺傳了「我」身上的一些東西,特別是做母親的更有這種切身體會,覺得孩子就像她身上掉下的一塊肉,所以,母親跟孩子特別親。即使作為父親或母親的「我」死去了,但是「我」的兒子還活著,好像他在代替「我」活著,因為他身上有「我」的血肉,有「我」的遺傳,「我」的兒子他又會有孫子,兒子死了之後,孫子還活著,這樣就「子子孫孫無窮匱也」,「我」的生命、我父親的生命、我爺爺的生命,就好像一直延續下去了。其實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家族都是從遠古走向未來的一條長河,涓涓細流也好,滾滾長江也罷,它都是要一直往前流的,這就是一種追求永生的方式。在中國人看來,女兒是不算自己家人的,因為女兒是要出嫁的,他一定要有兒子,兒子才能完成這個傳宗接代的任務,把永生的願望一步步地實現。那麼,如果沒有兒子怎麼辦?中國人也會想出別的一種辦法,那就是「過繼」,過繼兄弟家或者親戚家的一個男孩,算作自己的孩子。還有一種方式就是收養,從外面抱一個男孩。如果既沒有過繼,也沒有收養,而家裡只有一個女兒或幾個女兒,怎麼辦?還有一種方法補救,就是入贅,招上門女婿,招上門女婿的主要目的是什麼?就是讓你們家香火不斷,祭祀祖先有人,上門女婿跟他家女兒生下的孩子,還是姓女方的姓,所以這個姓氏就保留下來了,家裡祖先的祭祀就可以持續下去。
人的永生是跟人的記憶有關係的,以上所說是中國人追求永生所常見的兩種方式。當然在《左傳》裡面也講過大人物有所不同,「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這就是大人物所謂的「三不朽」。「太上有立德」是說這個人他有非常崇高的道德;「其次有立功」是說他為國家為民族立下了很大的功勞;最後是「其次有立言」,像孔子、老子留下了《論語》《道德經》,就應該算立言了。當然,普通人跟這個沒有太大關係。即使是大人物,他們也會覺得有後代更靠得住些。孔子、孟子都有後代在世,他們的家譜也編得非常細緻,一代接一代,多少代寫得都清清楚楚。
翻開儒家的典籍,可以看到,他們對人的身體,還有子嗣是非常重視的。比如《禮記·祭義》裡面說:「曾子曰:『身也者,父母之遺體也。行父母之遺體,敢不敬乎?』」我們的身體是父母的遺體,我是帶著父母留給我的身體,或者說遺體,生活在世界上,我對我自己的身體,敢不尊敬嗎?《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三篇中間也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所以中國人把身體包括頭髮,都看得非常重的。中國古人是不剃頭的,比如「丈夫」的「夫」字,就是一個「大」字,上面加一橫,大字就是代表一個人,上面的一橫表示加上一個簪子,表示他成年了,可以稱為「丈夫」了。曾子本人對自己的身體是非常看重的,在《論語·泰伯》八章第三節中間說:「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就是說,曾子得了大病,估計自己不久於人世了,所以他就把弟子們召集到跟前來,說:「你們掀開被子看看我的腳,也看看我的手。」為什麼?實際上他是要讓這些學生們看看他的腳他的手還完整不完整,就是說,我這一生帶著父母的遺體生活,我有沒有損壞毀傷父母的遺體?他這一輩子都是這麼小心翼翼來對待自己的身體。今天我就要離開人世,就要去見我的父母了,我的身體還完整,我可以放心大膽去見他們了。可見中國古人對身體的看重,這個身體跟孝敬是有關係的。「孝」的開始就是說,你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因為這是保護你父母的遺體。
大家都看過《三國演義》,裡面有一段故事,講夏侯惇將軍的事情:夏侯惇引軍前進,正與高順軍相遇,便挺槍出馬搦戰。高順迎敵。兩馬相交,戰有四五十合,高順抵敵不住,敗下陣來。惇縱馬追趕,順繞陣而走。惇不舍,亦繞陣追之。陣上曹性看見,暗地拈弓搭箭,覷得真切,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惇左目,惇大叫一聲,急用手拔箭,不想連眼珠拔出;乃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棄也!」遂納於口內啖之,仍復挺槍縱馬,直取曹性。
這篇故事,我們看得真是目瞪口呆,驚心動魄。這個夏侯惇,大呼「父精母血,不可棄也」,就可以看到中國人對自己身體的看重。父母留給自己的任何部分,都不能夠拋棄,寧可將之吃下去。我們可能不太懂這種情感,也覺得難以理解,但若你回溯曾子話語與整個儒家傳統的話,就明白了。清朝軍隊入關的時候,他們想要在武力和精神上征服漢人。很多明朝人他們不願意降服,一個標誌就是他們不願意像滿族人那樣剃頭髮。清代滿人的頭髮跟漢人不太一樣,滿人要把額前稍微剃掉一點。漢人覺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所以,不願意剃掉頭髮。清朝為了讓漢人表示服從,就下一條禁令:「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這個命令是非常嚴厲非常苛刻的。但是很多漢人就是寧可死寧可掉頭,也不要掉頭髮。
曾子也是非常孝順的一個人,在二十四孝圖裡面,也講到他孝敬父母的故事。曾子和母親關係特別好。他少年的時候家裡很窮,他常常到山上去砍柴,有一天他的朋友來家裡拜訪,他不在家他媽媽在,可怎麼通知他呢?那個時候沒有手機,但是她有手指,情急之下她把手指當手機用了,她咬了自己的手指。這時候曾子在山上砍柴,突然覺得一陣心痛,就覺得可能家裡有事,母親在召喚自己。所以他趕緊收拾柴火,下山回家。這個故事非常有意思,中心含義講的是母子連心,兒子對母親的身體狀況各個方面都非常關切,非常了解,母親哪裡有點動靜,他都知道,兩個人好像是有一種內在的感應。曾子的這個故事就叫作《嚙指痛心》,是一個關於「孝」的故事。
後來孟子就直接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關於後代的問題,孔子還沒有這麼明確地說,孟子則說得清楚明白。後來漢代的學者趙岐對「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做了注釋。他說:「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第一種不孝就是阿諛奉承,指的是父母可能說了不對的話,而你還是說很好很好,使父母親陷入一種不義的境地,這是一種不孝;第二種就是說,父母親已經年紀老邁了,家裡也很窮,但是你不出去做工幹活,不養父母,這是二不孝;第三種不孝就是說,你已經老大不小了,但是你還不找對象,不結婚不生孩子,把你祖先的祭祀給斷絕了。那麼在這三種不孝中間,哪個為大呢?我們一般會認為是第二個,不贍養自己的父母親這個為大,但是孟子講的是第三者為大。就是說你不結婚,你沒有子嗣,沒有兒子,這是最大的不孝。此中原因就是跟「孝」的原初含義有關。因為你沒有孩子,意味著你把你們家族的永生的願望都給破滅了,斷絕了,這是最大的不孝。所以,你看中國人罵人罵的最狠的是什麼?就是說你「斷子絕孫」!
對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種觀念,明代義大利來華的傳教士利瑪竇有一個批評。他說:「譬若有匹夫焉,自審無後非孝,有後乃孝,則娶數妾,老於其鄉生子至多,初無他善可稱,可為孝乎?學道之士,平生遠遊異鄉,輔軍匡國,教化兆民,為忠信而不顧產子,此隨前論乃大不孝也。然於國家兆民有大功焉,則輿論稱為大賢。」就是說有些人可能沒什麼才德,但是他就覺得「無後為大」為不孝,所以他就娶很多妾,生很多孩子。光生很多孩子,別人就稱之為「孝」,利瑪竇覺得這好像不太合適。另外一種人,他真正地嚮往天道,遵從天命,為國家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他可能沒有時間生孩子養孩子,在傳統看來還是不孝。法國傳教士馬若瑟也作了類似的反駁:「吾聞之,古帝堯舜其大孝也與。夫其大孝也,是以堯生丹朱,舜生商均耶;抑因堯得舜,舜得禹耶?吾竊以為非以形傳形,為大孝,惟以德傳德,則孝大矣!三不然則三孝之中最小者,養也。今有人於茲,家貧而親老,樣焉則不娶,娶焉則不養,其如之何?不養為小,無後為大,務大而舍小焉。噫!與其不娶,毋寧坐視老親飢而死與?雖凡人之心,實不可忍也。孝子之心,豈其能忍之乎?夫無後既猶不如不養,焉可謂之大不孝也耶?方孝孺云:寧無後而不敢以非禮娶,知失禮重於無後也。歐陽修云:荀卿、孟軻之徒,善為言,然道有至有不至。」(馬若瑟《儒教實義》,見於周岩編校《明末清初天主教史文獻新編》)所以,這裡面還是有一些很糾結的東西。在今天關於儒家是不是宗教?是不是要成為儒教?還有很多的爭論。有一些人把儒家當成儒教,當然他們這個教的含義,也是眾說紛紜,有的就拿西方的宗教來比附或者比較,有的說這個教是教化的教。對此,嚴復有一個講法,他說:「孝,則中國真教也,百行皆源於此,遠之事君為忠,邇之事長則為悌,充類至義,至於享帝配天;原始要終,至於沒寧存順。蓋讀《西銘》一篇,而知中國真教,舍孝之一言,固無所屬矣。」他認為中國的宗教其實可以稱之為孝教。我覺得他這個講法是很有道理的,其他的講什麼如教化的教、公民宗教等等,這些實際上跟永生沒有什麼聯繫,不能稱為一個真正的宗教。宗教一定要解決人的生死問題,也就是永生的問題,這樣才能稱得上宗教。道德等各個方面只是宗教附帶的一些功能。
那麼,在這裡我們要問儒家是不是真正解決了永生的問題了呢?我覺得還是沒有真正的解決。因為人的個體生命,是一個單獨身體和靈魂的結合。身體的部分,自然可以通過子孫的延續留存,但是人的靈魂是獨立的,你的靈魂不可能遺留到你的兒子身上。特別是現在,很多子女跟父母都不一樣,不是說他們長得不一樣,而是說他們的志向不一樣,想法、追求不一樣,所以你說你的兒子好像替你活著,這個不太可能。有些人就是想讓兒子或者女兒替自己活著,實現自己沒有實現的願望,這樣做反而搞出一些很麻煩的事情出來。所以子孫的繁衍只能保證一個家族或一個種族的存在與持續,但是不能解決個體的永生問題。
前面我們主要講的是儒家的孝道,孝道的根源在哪裡?就是對永生的一種追求。那麼接下來我們講講《聖經》。《聖經》第一次講孝敬父母是在《十誡》里。在西奈山上,上帝在兩塊石板上刻了《十誡》給摩西。其中第一條到第四條誡命是講人應該怎樣敬拜神,中心就是說要敬拜獨一的真神,並且要按照合適的方式來敬拜他,不可拜偶像。而第五條誡命到第十條誡命是講的人和人之間要怎樣相處,其中第五條誡命就是講人要孝敬父母,這一條在講人和人關係的誡命里排在第一位的。後來在《新約》里又做了重申與強調,《以弗所書》(6:1-2)是這麼說的:「你們做兒女的,要在主里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久。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實際上這條孝敬父母的誡命,不只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而是唯一的帶應許的誡命。這裡應許就是說,你做到了孝敬父母,你就可以得到福,也可以得到長壽,所以我們看到神的心意是要我們去孝敬父母。在孝敬父母這點上面,基督教跟儒家的教導是一致的。當然各自的依據、根源不太一樣。我們前面講了儒家孝敬父母的根源在於他要追求永生,不只是個人的永生,而且是家族的永生。在基督教的信仰裡面,孝敬父母並不是因為要永生(追求永生是用另外的方式解決的),人要孝敬父母主要是因為這是神的誡命、神的教導。
在基督教看來,父母特別是父親是作為神的一個代表,派來駐在家庭裡面,他代表了上帝。在這個家庭裡面,他有三種職務:祭司、先知和君王。所以孝敬和順從父母跟敬畏神是相關的,孝敬父母就得到一種很有力的支撐。
接下來我們看一看基督教、《聖經》怎樣看待人的生命。《創世紀》(2:7)中說:「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這是講人類的始祖亞當怎麼被造。他的身體是用泥土塵土造的,他的靈魂是神給他吹了一口氣,所以人是有靈的活人。人一方面有身體,來自於塵土,另外一方面他有靈魂,是上帝給他的。身體和靈魂的一個結合,他就成了一個有靈的活人,這是基督教對人的看法。身體和靈魂組成一個完全的人。身體是人的外形部分,是人靈魂的居所,是靈魂的帳篷或外衣。靈魂是身體生命的源頭,是人生的命脈。說人身體和靈魂的統一體,主要是就此世而言的,即人在塵世的現實生活中,是以身體與靈魂統一的形式出現的。但人的身體與靈魂又具有可分性,人的靈魂離開人的身體,這就是他死了,即自然生命的死亡。人的身體是可以朽壞的,身體會衰老,死了之後埋在土裡面會腐朽,會被蟲子咬等等,但是人的靈魂是不朽的,不滅的。《聖經》裡面講得很清楚很堅定,不像儒家那樣含含糊糊,希望有但不相信是真的。人的身體來自於塵土,也要歸於塵土,但是人的靈魂到底去哪裡呢?這就不一樣了。《聖經》上說:信耶穌基督的是神和救主的,要上天堂;不信的會下地獄。
《聖經》裡面是講信耶穌基督是神,信耶穌基督為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免了我們的罪,這樣的人就得永生,《聖經》里很多經文,都強調這一點。《約翰福音》說(17:3):「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所以在基督教里永生的問題是由認識耶穌基督,也就是認識神,這樣來解決的。但這個信也不是靠自己,而是神的恩典,是神對人的揀選。神不揀選人,神不將他的恩典賜下,人是沒有辦法來相信的。《以弗所書》(2:8)是這樣說的:「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
在儒家看來「孝」有三個層次,在先秦儒家經典《大戴禮記》中說:「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就是說孝敬父母有三種境界,最大的就是讓父母受到尊榮,父母親很欣喜;其次就是不要讓父母受到羞辱;最低的就是要贍養父母,贍養父母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層次。「子云:小人皆能養其親,君子不敬,何以辨?」(《禮記·坊記》)孔子對贍養父母也有個要求,不光是給他吃給他穿就夠了,還要帶有尊敬的心來贍養父母,不能對父母隨隨便便,對父母要有一種尊敬的心,包括在言語行為的一些細節方面都需要注意。第二個層次就是不辱,這涉及到精神層面了,前面敬也是涉及到精神層面,指「不辱其身,不羞其親」(《禮記·祭義》),就是說你也不讓自己的身體受到一些損傷、侮辱,也不要讓父母親感到羞愧,就是你不要做什麼不好的事情,讓別人在你的父母面前說:「哎呀,你怎麼生這樣一個兒子啊!干一些事情太出格了,太不像話了。」這樣,你的父母會感到很受羞辱。這就是一種不孝。最高層次「孝」就是要尊親,《孝經》所說的:「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這裡就是講要修身,要行道,行在天道之中,自己要揚名,也讓你的父母得到榮耀。
其實在《聖經》裡面也有這樣的教導,比如《提摩太前書》(5:8)里說:「人若不看顧親屬,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還不好。不看顧自己家裡的人更是如此。」他也強調要看顧自己的家人,這些跟《論語》跟儒家都是一致的,也都是講要贍養父母。不辱,就是不羞辱自己的父母,這也是《聖經》里所強調的,比如諾亞方舟的故事。諾亞造了一艘大方舟,為了逃避大洪水,帶著三個兒子包括兒媳婦,進了方舟。他們躲過這個洪水之後,諾亞年老了,他就有點放鬆了。他開闢了一個葡萄園,種植葡萄,然後釀酒,自己也喝酒。有一次,他喝醉了,赤身露體地躺在了那裡,他的兒子含經過,就看見了父親這種失態的樣子,他去把他的兩個兄弟也叫過來看。《聖經》里有明確的規定,就是不能夠看自己父母的身體的,這是一種對父母的羞辱。含這樣做實際上就是羞辱了自己的父親,他的兩個兄弟一個是閃,一個是雅弗,他們就不敢看父親的身體,他們兩個人拿了件衣服退了進去,把衣服蓋在父親的身上,然後等父親醒來。父親醒來之後,就詛咒了兒子含,祝福了另外兩個兒子,就是讓含去做他兩個兄弟的奴僕。這是一個反面的例子。
《聖經》裡面關於尊親,使父母心裡高興快樂的教導非常的多。比如說《箴言》(10:1):「智慧之子使父親歡樂;愚昧之子叫母親擔憂。」《箴言》(15:20):「智慧子使父親喜樂,愚昧人藐視母親。」《箴言》(17:25):「愚昧子使父親愁煩,使母親憂苦。」《箴言》(23:24-25):「義人的父親必大得快樂,人生智慧的兒子,必因他歡喜。你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這些都跟儒家講的是很相近的。《箴言》一直要人去尋求智慧,其中也指出:智慧到底在哪裡。《箴言》(9:10)說:「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他們認為認識神,是最大的聰明,所以他們給兒女的教導也是讓他們達到這樣一個目標。像《箴言》(6:20-24)所說:「我兒,要謹守你父親的誡命,不可離棄你母親的法則,要常系在你心上,掛在你的項上。你行走,它必引導你;你躺卧,它必保守你;你睡醒,它必與你談論。因為誡命是燈,法則是光,訓誨的責備是生命的道,能保你遠離惡婦,遠離外女諂媚的舌頭。」
當然,中國的孝子也很多,像舜帝,他也是一個孝子,他的弟弟和他父親對他不好,但是他還一直對父親和弟弟很好。孔子一個弟子閔子騫,也是一個大孝子,在二十四孝圖裡面,有一個故事叫《蘆衣順母》就是講他的故事。他早年喪母,父親又娶了一個後妻,就是他的後母,後母又生了兩個弟弟。後母對他的兩個弟弟好,對他不好。冬天他的弟弟有棉衣穿,他卻只有加了蘆花的夾衣。有一次父親要出門,叫他趕車,但是他因為衣服太單薄了,冷得打顫,把繩子掉落在地上,他的父親就罵他,拿鞭子打他,打在衣服上,裡面的蘆花就飛了出來,父親就知道兒子受到了虐待,他想要把自己的後妻驅逐出去。這個時候,閔子騫卻長跪在父親面前,請求父親饒恕他的後母。他說了一句話很有名的話:「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這句話真的非常令人感動,他的父親最後聽了他的話。人心都是肉長的,他的後母后來也知道了這個情況,就回心轉意,對待閔子騫也視同己出,這就是《蘆衣順母》的故事。
其實在《聖經》裡面也有很多孝順的故事,比如說,約瑟,他就是一個大孝子。約瑟是他父親雅各和母親拉結生的,雅各最愛拉結,拉結生了約瑟和便雅憫,這兩個孩子是他父親最喜歡的,他父親當然還跟利亞還有別的女人也生了很多孩子。他們兄弟十幾個,約瑟最受寵愛,就遭到兄弟們的妒忌。後來,有一次兄弟們就想害他,本來想把他害死,但又怕回去不好交代,就把他賣到埃及去了,回來跟父親說他被野獸給吃了。後來他的兄弟和他的父親遇到了很大的饑荒,全家人餓得快活不下去了。他的兄弟們就跑到埃及去逃難,但沒有想到他們的弟弟約瑟在那裡因禍得福。約瑟被賣後歷經苦難,這時已經當了埃及的宰相了。他的兄弟去借米,作為宰相的約瑟看到了他們,他並沒有計前嫌,而是把他的兄弟還有他的父親都接到埃及去,給他們田地牛羊,讓他們在那裡生活,最後給父親養老送終,為父親舉行了很隆重的葬禮。所以說,約瑟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孝子。按照儒家的標準來說做得非常好。
儒家的孝道也有一些局限,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局限就是:「事親人也如事天。」就是把父母當作天、當作神來侍奉,這是有問題的。後來就由此而發展出來「三綱」,分別是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君為臣綱。這就把人的一種自然的情感,變成一個很僵硬的東西,正如林安梧教授所說:「『父』這時候不只是那血緣性的自然連接的最高象徵,而且具有絕對的宰制性、權威性,『父』不再只是『家庭』里的『父親』,而且是整個『社會』里的『父權』。」(林安梧:《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孝敬這種情感就被異化了,到後來,民間就發展出「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這樣的一句話,把父母當作天來侍奉,這就把父親的權威絕對化了。墨子對儒家的孝道就有一個批評,他在《墨子·法儀》中說:「天下之為父母者眾,而仁者寡,若皆法其父母,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為法。」就是說普天之下做父母的人很多,但是真正仁愛的好父親還是少,如果我們都去效仿自己的父親的話,那就是法不仁。他這個批評是有道理的。我們想想實際情況也是這樣,所以儒家在很長時間,都沒有辦法對這個質疑加以正面應對。後來,明末儒家朱舜水自己也承認這點是儒家的軟肋,他在《朱舜水集·忠孝辯》中說:「父母之於子,不能如鳲鳩之心,均平而專一;或者有愛而不愛焉,或者憐其少而矜其愚焉;而不順之子,遂以此為藉口也。」(《朱舜水集·忠孝辯》)就是說,父母的愛不像那鳲鳩鳥一樣均平,父母他對每個子女的愛是不一樣的,常言道十個指頭都不一樣齊。中國的父母可能特別喜歡最小的那個,老么。而老大往往幹活比較多,挨罵挨打的頻率也比較多。所以後來一些子女之間起紛爭,特別是在照顧父母,贍養父母方面,互相推諉。有的時候,兄弟姐妹間會說:「你小的時候父母最疼你,現在就該你贍養吧;或者說:老大你一直擔當家裡的事,應該是你來贍養。老大又會說他的理由:我從小就吃苦,從小就挨打挨得多,為家裡做的貢獻也多,現在我該歇歇了。」
父母不對的時候,父母說得不正確的時候怎麼辦?儒家又說了一個方法,就是「諫」。「諫」就是規勸,委婉地規勸父母。在《禮記·內則》如下:「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諫。諫若不入,起敬起孝。說則復諫。不說,與其得罪於鄉黨州閭,寧孰諫。父母怒不說,而撻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這就是說規勸父母要用非常好聽的聲音,好的表情,如果父母不聽的話,你還是要孝敬父母;如果你老勸父母,父母煩了,怒了,把你打的流血了,你也不能怨恨父母,從地上爬起來,你還是要孝敬父母。《禮記·曲禮下》里說:「子之事親也,三諫而不聽,則號泣而隨之。」三次規勸父母還不聽,你要哭著跟隨父母。這對儒家是很大的難題,後來荀子對此作了變更,他說:「孝子所以不從命有三:從命則親危,不從命則親安,孝子不從命,乃衷。從命則親辱,不從命則親榮,孝子不從命,乃義。從命則禽獸,不從命則修飾,孝子不從命,乃敬。故可從而不從,是不子也。未可以從而從,是不衷也。」(《荀子·子道》)但這一大段話,也還是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是父母大?還是變通的原則大?儒家一直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
《聖經》里關於孝敬父母的這一誡命和一些教導,就避免了這樣的矛盾與尷尬。《以弗所書》(6:4)中說:「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就是說孝敬不光是對子女的要求,對父母特別是對做父親也有要求。經文強調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兒女。並不是說父母說的就是對的,而是要看父母的話語,是不是符合神的心意,是不是符合《聖經》的原則。這樣,就避免了對權威的濫用。這樣的教導在聖經裡面還有很多,像《歌羅西書》(3:21)中說:「你們做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恐怕他們失了志氣。」這告訴我們還是要尊重一些兒女的權利,要讓他們能夠做出自己的一些選擇。不要過多的濫用做父母的權威。
在《聖經》裡面,對做父母的和做兒女的都有一些要求。《箴言》(17:6):「子孫為老人的冠冕,父親是兒女的榮耀。」前幾年在中美青少年之間做了一個問卷調查,問:「你心目中所崇拜的人是誰?你想仿效的人是誰?最尊敬的人是誰?」很多中國孩子寫的人物都是歌星、影星、體育明星等等,但是有不少美國的青少年,他們寫自己最尊敬的、最想效仿的就是他們的父親,或他們的母親。從這裡可以看出,美國的一些為人父母者,為兒女樹立了很好的榜樣,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現在有好多中國的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拚命想讓孩子學習,可是他們自己沒有做出一個很好的榜樣。這是很遺憾的。
在這裡我念一下,麥克阿瑟將軍的父親為他做的一個禱告詞:
親愛的天父,祈求您,讓我成為一個比較好的父親,教導我了解我的孩子,耐心地傾聽他們想說的話,和藹地回答他們的問題,讓我避免打岔或駁斥。幫助我對他們有禮貌,就如同我希望他們對我有禮貌一樣。禁止我嘲笑他們的錯誤,或將他們的言行視為可恥或可笑的。希望我永遠不要因憤怒、怨恨而處罰他們,想藉以顯示我的權威。幫助我,親愛的主!藉由我的言行,讓他們了解誠實的確可以帶來幸福。減少我內心的不善,不要苛求他們有成人的成熟程度和判斷力。讓我不要剝奪他們想要為自己做事或自己做決定的機會。幫助我應許他們合理的要求,同時給我勇氣拒絕可能會對他們造成傷害的特權。主啊!幫助我成為一個公平、正直、和藹的父親。讓我得到他們的愛和尊敬,他們會想要學習我的榜樣。這將是最高的讚美。阿門!
麥克阿瑟的父親特彆強調要了解孩子,要和藹地對待孩子,要耐心地傾聽他們的話,要尊重他們自己做決定的權利,不要過分地要求他們,這都是非常好的。
另外一方面他也強調不要給孩子們更多的特權,要拒絕給他們一些可能會對他們造成傷害的特權,因為孩子不知道什麼東西對他是真正好的,他什麼都要。作為父親,一定要知道有些東西可以給,有些東西是不可以給的。現在有些孩子出現問題,可能是由於父母給了他一些特權。如李天一這個個案,想一想,為什麼後來他被送到監獄裡去了,其中有一點,我覺得就是,他的父母給了他特權,他十六歲還沒成年的時候,父母就給他買了豪車,他開那個車出了事情。這就是父母給了他一個不應該給的特權的後果。
下面是麥克阿瑟將軍本人在二戰初期,被日本人打得節節敗退的時候,逃到太平洋的一個小島上面,為他自己的兒子做的一段禱告:
主啊!教導我的兒子,在軟弱時能夠堅強不屈;在懼怕時能夠勇敢自持;在誠實的失敗中,毫不氣餒;在光榮的勝利中,仍保持謙遜、溫和。教導我的兒子,篤實力行,而不從事空想;使他認識您,同時也認識他自己;這才是一切知識的開端。我祈求您,不要將他引上逸樂之途,而將他置於困難及挑戰的磨鍊與刺激之下;使他學著在風暴中站起來,而又由此學著同情那些跌倒的人。求您讓他有一顆純潔的心,一個高尚的目標;在學習指揮別人之前,先學會自製;在邁向未來之時,而不遺忘過去。主!在他有了這些美德之後,我還要祈求您賜給他充分的幽默感,以免過於嚴肅;賜給他謙虛,使他永遠記著真正的偉大是單純;真正的智慧是坦率;真正的力量是溫和。然後作為父親的我,才敢輕聲地說:「我總算這輩子沒有白活。」阿門!
在這兩個禱告詞裡面我們能看到,他們所注重的不是物質,不是錢財。他們主要講的是品格,怎麼樣塑造自己和孩子的品格,其中,麥克阿瑟將軍父親和麥克阿瑟將軍本人都強調了「誠實」。「誠實」是《聖經》中所多次強調的主要品德:「他是磐石,他的作為完全,他所行的無不公平,是誠實無偽的神,又公義,又正直。」(《申命記》32:4)「耶和華的眼目遍察全地,要顯大能幫助向他心存誠實的人。」(《歷代之下》16:9)麥克阿瑟將軍的父親說誠實可以帶來幸福,將軍自己說:「在誠實的失敗中毫不氣餒。」就是說重要的不是失敗或者成功,而是誠實,這一點非常重要。而很多中國人主要看重的是失敗與成功,而不是誠實。有些人寧可說謊也要成功。真正有品格的人寧可失敗也要誠實,但是他們最後還是能夠獲得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成功。還有,麥克阿瑟強調「真正的偉大是單純」,這跟我們的觀念也是不一樣的。「真正的智慧是坦率」,我們可能更多的是絞盡腦汁,想各種辦法,把別人弄倒或弄垮。還有他說「真正的力量是溫和」,而不是擺架子,不是虛張聲勢。這句話也有《聖經》的背景,《詩篇》(18:35)中說:「你把你的救恩給我作盾牌,你的右手扶持我,你的溫和使我為大。」一個真正自信的人、偉大的人、有力量的人,是溫和的。他們也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效仿自己。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到,西方的孝道是怎麼樣的。
石衡潭,學者,現居北京。主要著作有《電影之於人生》《光影中的信望愛》《論語遇上聖經》等。
欲讀全刊, 請點擊下圖購買
推薦閱讀:
※西方人用什麼最主流旅遊攻略網站類似窮游網?
※西方人的飲食方式
※必修3第二單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展》單元複習
※為什麼中國人大部分沒有西方人身體壯?
※圖解東西方人最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