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三原則,婆婆變成媽(幸福家庭)
婆媳關係,似乎是個永遠聊不完的話題。提到婆媳關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形容詞就是「水火不容」。
很多好不容易熬成「婆婆」的老太太聚在一起,談的話題總是離不開各家兒媳婦的長短是非;而剛剛邁進丈夫家門不久的年輕女性,也總是一有機會就找「閨蜜」們訴苦,抱怨或聲討婆婆的各種「難伺候」。為了維繫這對關係,夾在中間的兒子和公公,想了多少辦法,賠了多少笑臉,受過多少夾板氣。
為什麼婆媳那麼難和諧相處呢?一方面,在家庭關係中,父母兒女以血脈相連,在「父慈子孝」的中國文化里,親子關係顯得理所當然,夫妻關係、兄弟姐妹關係都會相對弱一些,婆媳關係自然會更弱了。另一方面,妻子對丈夫的愛,是因為彼此相戀相依,是「真有之情」;而對於婆婆,是應該承擔的責任,是「應有之情」,自然大有不同。
俗話說,「婆媳親,全家和」。要想婆媳相處得親如母女,要把握好三個原則:邊界、並存、互利分享。首先,接受「婆婆」和「媽媽」的差異,不要苛求「越界」。婆婆不要期待兒媳婦像女兒、兒子那樣「一模一樣」的對待自己,從而提齣兒媳婦難以達到的要求;兒媳雖然改口稱婆婆為「媽媽」,但不要將婆婆的行為與自己的母親相比,形成「婆婆哪裡都不如媽媽」的不正確評價。
其次,不要盯著對方的缺點,更不能求全責備,而要學會「和平相處」。兒媳婦進入新家,生活習慣、起居等方面肯定會有所不同,婆婆不要拿自己和家人的標準看待,要求媳婦事事做得十全十美。而要把她看成普通的晚輩,多寬容、指導,少挑剔。兒媳婦更不要當面指責婆婆。若有分歧,要用商量、平和的口吻與其溝通。平時多對婆婆說「您辛苦了」,不能說「你不懂」或「你不行」,而可以說「您看這樣好不好」等。
最後,家中的男人擔當起主導作用,恰當平衡,讓所有的家庭成員互利分享。這也是處理婆媳關係中最關鍵的因素。利用自己對雙方的了解,挖掘她們的共同點,促進她們發現彼此的共同語言和共同興趣愛好,比如,都喜歡逛街、織毛衣等,利用這些特點拉近雙方關係。也可以有意識地創造家人在一起的輕鬆場合,比如全家一起旅遊等,在共同享受美景的同時,帶來美好享受。
總之,婆媳相處就像照鏡子,你對她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她一定會回應出美好的一面。▲
推薦閱讀:
※婆婆和媽媽
※十條笑話:卧槽!那好像是我婆婆!
※患癌女子挑起兩家重擔 把癱瘓前婆婆當親媽照顧
※憶婆婆
※婆婆PK親媽?誰更適合帶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