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禮是生民之命的根本——荀子對孔禮的理性設計
07-06
2014年2月5日星期三 多雲
X儒家師祖孔子及其繼承者孟子都是把禮當作「仁」的表面紋飾看待的。荀子出於對戰國末期亂世治理的謀劃,承繼並拓展先祖對道德情感的重視,對禮學加以大膽的實質性改造,最終把儒家對禮學的認識提升到生民之本的高度,從而使一個飄忽在半空的理念落實在社會現實層面上。荀子認為,禮不僅僅是「仁」的外在形式,更是生民立命之根本,用他的說法就是「人無禮則不生」。荀子把禮學的內涵規定為以下四條:第一,禮是一種禮節儀式;第二,禮是道德的最高準則(「法之大分,群類之綱紀」);第三,禮是一種名分規定(「群而無分則爭,爭則亂」);第四,禮是廣義的法,這一認識,把禮與法從對立層面延伸到統一,具有辯證啟迪。荀子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論」,提出相反的「性惡論」。認為惡是人生就的感官慾望,根據是,「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體膚好愉佚」,都是與生俱來的。其邏輯關係為:「人生而有欲」「欲為善」,所以顯示出「惡」因此「必待師法然後正」。可見,荀子強調的是後天止惡揚善的作用。這一點雖然與師哥南轅北轍,但同樣誤入了「先驗論」的歧途。儘管如此,荀子對禮學的改造仍然有著不可小視的意義。第一,荀子說,「人無禮則不生」,即是說,人離開禮節的約束就不能生存,這一界定,使得空洞說教的禮成為規範人們行為準則的信條,對社會秩序起到維護作用;第二,荀子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