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文:國學略說—易、儒、道、釋三句真言
經
典
欄
目
作者簡介
張立文:一級教授、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1935年生,浙江溫州人。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和合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院長、學術委員會主席,中國周易研究會副會長。
國學方面的典籍浩如煙海,「窮年不得盡其觀」,因此我們應該掌握核心的問題。基於這樣的考慮,我把每家的思想都概括為三句話,這樣概括的標準有二:一是這家的核心思想;二是這些思想對後世的影響是最大的。
從這個意義上講,三句話儘管簡約,但並不簡單,因為它概括了這家思想的核心話題。
一、《周易》真言
先講《周易》。我們知道《周易》是中華文化的根,也是中國思維方式的活水,它開啟了中華學術的一個範式。從這個意義上講,《周易》是中華思想和民族精神的源頭,是一部由巫術包裹著的百科全書。
第一、生生之謂易
「生生之謂易」包括這樣兩層涵義:一是「富有之謂大業」;二是「日新之謂盛德」。
什麼叫「生生」?《周易》上講「天地之大德曰生」,意謂天地最大的品德就是「生」。《周易》各卦產生的過程就體現了「生」的品格。
《說卦》上講,「乾,天也,故稱為父;坤,地也,故稱為母。」
父母交感變化就化生了震、坎、艮、巺、離、兌,三男三女,他們與乾、坤兩卦合起來便形成了八卦,八卦的不斷重疊產生六十四卦,這個過程就是生生不息的過程。這種思想就影響了整個中國的思維方式。
只有變易才能生生,生生才能富有,此謂「富有之謂大業」。《繫辭》講:「夫易聖人所以崇德廣業也。」就是說要注意道德這個層面的建設。一個人道德的缺失,可能會使他整個的財富化為烏有。
生生和富有另一層涵義是「日新」。所以它把「日新」作為一個重大的德性。「日新」就是「日日新」,用現代的話講就是不斷地創新。如果沒有不斷地創新,就不可能「富有」,也不可能「生生不息」,所以《周易》上講「日新之謂盛德」。
怎樣才能保持不斷地生生和富有?君子終日要勤奮不懈地工作,到了晚上又能夠不斷的反省自己,這樣就不會有災禍。一個不會反省自己的人是不會進步的。
第二、保合太和
《周易·乾·彖》上有句話叫做:「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這裡提到了「保合太和」,在太和的「天道」內蘊涵著浮沉、升降、動靜、相感的性質,因而產生氤氳、屈伸、勝負的變化,變化有一定的規則,在變化的過程中,每個事物都得到了它應有的位置,並「各得其所」,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取得一種協調、和諧。這種思想影響很大。
《周易》六十四卦都是相反相成的,講和合、和諧的思想,八卦的天地、水火、山雷、風澤,也是融突而和合、和諧。
「和」的思想後來得到儒家、道家、墨家等的闡發,成為中國思想上一個核心的範疇和首要的價值觀,影響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思想。
第三、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這句話被看作是《周易》中的「易道」。「易」有「三義」,一曰變易,二曰不易,三曰簡易。「不易」講的是「易道」,「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就是不易之道。
這裡提出了三個概念:「理」、「性」、「命」。這三個概念在後來「理學」開山之祖周敦頤那裡做了重要的發揮。
「窮理」就是窮「易道」。朱熹講只有「格物」而後方能「窮理」。「窮理」用我們現代的話講就是認識事物的本質,認識事務現象的背後是什麼。
王陽明按照朱熹的方法沒有「格」出來,那麼這個「理」究竟在什麼地方?王陽明窮盡儒、道、佛之書,後來他找到了「理」就在心中,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心就是理。
這樣他就開出了與朱熹不同的路向,一個是「理學」的路向,一個是「心學」的路向。
何謂「盡性」?首先,「性」就是我們說的人性,對「性」的本性,人們眾說紛紜,有人說人性是善的,有人說性是惡的,也有人說性是善惡混的。其次,「性」是從哪裡來的呢?
孟子講人性本來是善良的,但是它常常被私慾所蒙蔽,因此才墮入惡。所以我們應該去除私慾,把我們放逐的「本心」找回來,這叫做「求放心」。
把原來的「本心」恢復起來,這就得「盡心」,即認識我們的「本心」是什麼。所以孟子講「盡心知性知天」,只有能夠「盡心」,才能夠「知性」、「知天」。
「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的「命」可以理解為「天命」和「命運」。「命」和「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如果說「命」是「天」賦予的、不可改變的必然性,那麼「運」則是可以自己掌握的。
人可以在「性」和「命」的互動中來掌握自己的命運。我們只要「窮理盡性」就可以與天地合德,與日月合明,與四時合序,與鬼神合吉凶,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掌握它,《周易》上的「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可以說開啟了後來的宋明理學以及儒家的理性命話題。
二、儒家真言
《周易》開啟了儒家的思想,它是儒家思想的源頭活水。
第一、以治平為本
《大學》中按照朱熹排列次序第一章就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叫做「八條目」。不管是天子、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
「修身」以上是「內聖」問題,「修身」以下則是「外王」問題,「內聖」也就是「超凡入聖」的問題。這就需要通過格物致知而誠意、正心,身修而後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
治平為本,在政治上看,孔子是主張「德治」的。孔子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意思是說從政時,你用政令和刑罰來壓服,那麼百姓可以做到不犯罪,但是並不能使他有羞恥之心;如果你用道德來教化他,用禮來引導他,那麼他就不會犯罪,並且有了羞恥之心。
這是兩個層面,一個是「自律」的,一個是「他律」的,只有把這兩者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我想問題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政治上孔子要求君應遵君德,官應遵官德,為政者要端正,如果只有命令,自己不以身作則,下面也不會執行的。用俗語講就是「上樑不正下樑歪」,這是很簡單的道理,這是治平的根本。
治平為本在道德上的要求,是要遵循「孝、悌、忠、信、仁、義、智、勇」這樣一些道德條目,這是社會治平的保證。
從教育上講,孔子主張「有教無類」,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不受等級的限制。同時他打破學在官府的教育制度,率先私人辦學,為廣大人民開闢了上學的方便之門。
第二、以仁為核
《呂氏春秋·不二篇》說:「孔子貴仁」。「仁」,《說文》上言:「親也,從人從二」。是講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應該如何處理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呢?要「仁者愛人」。
後來有人講「仁」是對別人而言的,是重人的價值取向;「義」是對自己而言,重我的價值取向。
「仁」則要求愛別人,人往往有一種本能的自愛心理,而喪失愛人的意識,所以強調愛人,只愛自己不是太自私了嗎?因此,「仁」是由己及人。「仁」包括三個方面的意思:
一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二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也就是說自己「立」起來了,也要使別人「立」,自己通達了、發達了,也要使別人通達、發達。三是「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就是廣泛地給予老百姓以好處,又能幫助老百姓生活得好,而且要幫助不發達國家發達起來。
第三、以和為貴
孔子的弟子有子說過「禮之用,和為貴」。「和」是中國哲學當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也是中華民族倫理道德最高的價值目標。
孔子把「和」與「同」作為區分君子與小人人格的標準,他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從這個意義上講,「和」在儒家的思想系統當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
中國哲學中,關於天地萬物是從哪裡來的是一個根本的問題。中國古人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就是「和實生物」。「和」就是「以他平他」,也就是事物與事物之間是平等的、平衡的。
如何「和實生物」?他講「土與水、火、金、木雜而成百物」,不同的元素「雜合」才能生成百物。「雜」能使萬物融突和合化生。
我們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中國從思維的源頭上,是講天地、男女、父母等多種元素、事物融突和合而後化生萬物的,它不是有一個絕對的、唯一的、全知全能的上帝來產生萬物。
正因為這樣,所以中國的思維就從源頭上開創了多元的、包容的、沒有獨斷的這樣一種思維方式。譬如在中國人的宗教信仰里,儒、釋、道三教之神可以在一個寺廟裡供奉,其他宗教可能嗎?
所以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是中國思想文化的一個特點,也是中國文化能夠包容各家思想的一個原因。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講,中國文化開出的是一個「和合」的思維方式,而西方開出的是一個主客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從思維源頭上講是完全不一樣的。
中國的文化之所以偉大,之所以生生不息,確實有它的原因,這就是和合。
三、道家真言
道家思想屬於黃老系統。它的源頭之一是以坤卦為首卦的《歸藏》。在宇宙之中,人雖然看起來很渺小,但在道家看來,人也是很了不起的,是「四大」之一,老子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從這裡來看,道家並非否定主體人的作用,也不是「避世」的,其實,他是講如何批判社會的,他從批判現實社會中,提出了自己一套獨特的看法,闡發了自己獨特的價值理想和超越境界。
第一、無為而治
為什麼講「無為而治」,這就是道家所探討的獨特的治理世界的方法。他這樣講:「為無為,則無不治」,就是說把「為」當做「無為」,把「無為」當做「為」,這樣就可以治理國家,我想這是很有道理的。
如果一個領導,他事無巨細,什麼都管,你想能管得好嗎?肯定管理不好,所以,道家就講「道常無為無不為」。「道」經常是「無為」的,但是它「無所不為」。
一個領導,你看他無為,其實他什麼都為了,因為他制定方針、政策、戰略、策略,制定工作的方案、制度和秩序,按照這個制度的規範去做,就能夠做好,對不對?這樣,實際上他都為了。
這就是老子講的「無為而治」。
中國歷史上,有兩次是用道家的思想來治理國家的,卻獲得了兩次盛世,這就是「文景之治」和「貞觀之治」。「文景之治」我們可能很熟悉,當時竇太后把儒生轅固生投到了豬圈裡面,想讓野豬殺死他,結果是豬被他殺了,這看出當時儒道兩家鬥爭是很激烈的。
另外一個是「貞觀之治」。唐初受當時「士族」門閥制度的影響,想從李姓當中找一個最有名的人,以提高自己的門閥,他們找到了老子。因此,在唐朝開始的時候,雖然儒釋道三教並用,但道家的思想是排在第一位的。當時,也是與民休養生息,取得了好的政治效果。
第二、有無相生
老子不是只講「無」,他也講「有」,他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有」好理解,萬物、人類都屬於「有」的範疇。但是「有生於無」就不好理解。
老子說:「埏[shān]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用泥巴做一個杯子,中間必須是空的,如果中間是實的,那就沒有用,不能裝水。所以說「有無相生」。
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可以進一步分析《道德經》,「道」就是「無」,是形而上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德」呢?如果就具體的行為來說,它就是「有」。你待人接物,就是一個具體的事件,是你生活的一種「樣式」。
從一定意義上說,《道德經》的「道」是講「無」,「德」是講「有」,這就構成了道德經。《老子》書當中,在講「無」的時候,並沒有忽視「有」,所以「有」、「無」相反而相成,兩個是互補的相生的。
第三、道法自然
《老子》中有句話叫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是效法地的,地是效法天的,天是效法道的,道是效法自然的。
那麼「自然」是什麼?它是一種自然而然,正因為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的最高的境界也就是一種自然境界。用無為思想「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輔助萬物的自然而然。
「道」的自然而然的本質是什麼呢?第一點,不能加它一點,也不能減它一點,不能加減,不能損益;
第二點,「道」是不主宰,既不主宰別人,也不要別人主宰它,它是這樣的一種品格;
第三點,它不需要超越別的東西,而是自然而然地超越;
第四點,它既是萬物之母,又不自以為是萬物之母;
第五點,是相輔相成,雙贏互補的,也就是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它背負著「陰」,而抱著「陽」,是這樣的一種狀態。
儒道兩家正好構成了中國思想當中的兩條路向,這兩條路向又是互補的。它們又像是中國思想中的兩條大河,氣勢磅礴、亘貫古今,兩者既相反相成,又相得而益彰,在交融互設中維護著民族精神的平衡。
四、佛教真言
第一、明心見性
禪宗的要義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故又叫佛性禪。禪宗在六祖發揚光大後,不主張苦力修行。他認為:人心本來是清靜的,萬法自在心性之中。本來你的心性是明的,佛就在你心中,只要將遮蔽佛性的私慾吹拂走,就可明心見性。
因「明心見性」的宗旨,是建立在人人心中有佛性上,「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慧能認為,「一切萬法,盡在自身中」,「於自性中,萬法皆見」,「萬法儘是自性」,因而不需外求,成佛在自心。
第二、無念為宗
無念為宗,還包括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念並不是說要斷絕念頭,要離去念頭,沒有了念,也就意味著死去。禪宗不是拒絕意識活動,而是要超越意識活動,要離境離染,要念念真如本性。不要有愛憎、執著,蔽於境。
強調的是真心發露,如此才是無念。無相為體。佛教中的戒律實際上是外在的,我們不要被它所束縛,要自然去做,不違背它即可。無住為本,無住就是不要停留,不要中斷。你都有佛性的覺悟,但不是很容易達到,你應該空色身,這樣才是無住。
第三、頓悟成佛
頓悟成佛,這是禪宗念佛的法門和訣竅。佛性在你心中,只要你有了明師指點,即可立即覺悟,頓悟成佛。禪宗解決了必然和自由的問題,每個人都可以發揮主體的能動性,去掉長期形成的束縛、戒律,充分實現主體的自由,去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
可以說,禪宗生髮了佛教中的一次革命,把心外佛變成了心內佛,禪宗思想的精髓在於此,它是洞察人生命智慧的思想。也就指出了人在被奴役的情景下,如何去獲得自由。
(選摘自人民網)
推薦閱讀:
※被你嫌棄的中國校服,韓國學生表示好想穿!各國校服你最喜歡哪一款?
※金華一幼兒園「試水」國學教育
※國學精粹
※中國學生不要奢望把第二語言變成母語
※〖國學精髓〗《笠翁對韻》全文
TAG: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