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這麼多年書,你到底懂不懂「仁」的真正含義!
仁,可以說是儒學的核心概念,在《論語》中出現的頻率非常之高,達百次以上。那麼,在孔子那裡,這個「仁」到底是什麼意思?按《論語》一書,孔子從未做定義式的正面回答,每當有問,老先生只是根據提問者的具體情狀說該怎麼「做」,問者不同,回答也各異。千百年來,有關儒學的著作汗牛充棟,對「仁」字的解讀也各有千秋。在下不佞,謹以《論》解《論》之法對「仁」之概念做一番探究。
不妨從「仁」字的結構說起。
仁,甲骨文作
。左邊是一側立的「人」;右邊,一說是重文符號(略略拉長的兩個「點兒」),一說是表示數目的「二」:殊途同歸,都肯定這是表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呢?從「仁」字的變異形態可以得到啟發。
,這是「化」字,其形為兩個人抵足而眠。
,這是「尼」字,左邊是一成年人,其身後是一小孩,右邊是「行」的省文,字表示外出時孩子與大人緊密相隨。後來篆書省去表示行走的部分,寫作
,楷書為「尼」——「親昵」的「昵」就由此演變而來。
無論成年人抵足而眠,還是成人小孩牽手隨行,都表達著人與人之間的良性關係:真誠、友愛、和諧。孔子說,仁者「愛人」(顏淵12.22)。這個「愛」,應該就包含著友善、真誠與和諧,這也許就是他心目中「仁」的基本含義。
孔子從不輕易以「仁」許人。在說到他自己的弟子諸如冉雍(公冶長5.5)、子路、冉求、公西赤((公冶長 5.8))等時,一方面肯定他們的才能,又都說「不知其仁」(公冶長 5.8)。對有官當不喜、無官當不慍的令尹子文,只許其「忠」,對亂邦不居的陳文子只許其「清」,至於是不是「仁」,也一概說「未知」(公冶長5.19) 。——從這裡還可以看出,「忠」也好,「清」也好,都不在「仁」的範圍之內。
而這裡的「不知」「未知」,是重要的信息。「不知」,不是從根本上否定其存在,而是無法做肯定的判斷。在孔子看來,「仁」首先是內心的狀態,而僅僅從看到、聽到的外在的行為跡象,無法判斷其「仁」與否。從下面兩個對比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孔子心目中「仁」首先是直指內心的。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顏淵 12.3)。【訒:音rèn,話難說出口。這裡引申為說話謹慎。】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學而 1.3)
「巧言令色」之所以「鮮矣仁」,是因它違背了內心的真,內心的誠。而「其言也訒」,是內心真誠的表現。從這裡看出,孔子的「仁」要求的是內心的真誠,真誠的反面就是「偽」,偽則不仁。
有子曰:「……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學而 1,2)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期已可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陽貨 17.21)
孔子提倡「三年之喪」,是出於對父母的感恩,或說是出於「良心」——天然之善良的心性,以此心守喪就是「仁」的表現。從這裡可以看出,孔子的「仁」要求的是出自本心的善。也正因為「孝」是良心,是天然之善,所以有子稱之為「仁之本」。
至此可以做一小結:在孔子的心目中,仁,首先是直指內心的,要求的是內心的善,內心的真。而這種善與真是所有人人之初就天然具有的。
因此,「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顏淵12.1】
因此,想要「仁」,也並不難:「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7.30)
因此,「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3.3》)
因此,「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衛靈公 15.33)
因此,「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衛靈公15.9)
……
但,孔子所謂「仁」,又不停留在心理、精神的層面。這從它對管仲的評價中可以看出。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憲問14.16)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憲問14.17)
桓公殺了管仲輔佐的公子糾,按當時的常理,管仲應該自殺殉主。但他沒有這樣做,卻轉過來輔佐齊桓公。子路和子貢都認為管仲「不仁」,孔子卻一口咬定「如其仁,如其仁(這就是他的仁了)」。在孔子看來,雖然他沒有殉主,卻輔佐齊桓公成就了霸業,給人民帶來了利益,促進了社會文明和發展,是比自殺更好的選擇,所以就是「仁」。
還有一章書,也強調了這樣的意思。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 6.30)孔子盛讚「博施於民而能濟眾」,說這樣的人已然超越了「仁」的層次,可以成為「聖」人了。由此可見,在孔子心中,「仁」又是一個實踐的概念,一個人有「愛人」之心固然好,如果能把這「愛心」變成利民利國的實踐並取得可見的事功,那就更「仁」了。
至此,就可以說到李澤厚先生《論語今讀》前言中表達的一個觀點:李先生認為,原典儒學有宗教性道德和社會性道德兩種不同的成分。前者是「內聖」,後者是「外王」。「內聖外王」一語,出自《莊子·天下》,意謂一方面具有聖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治理天下。宋明以來,理學出現,隨之開始用「內聖外王」來闡釋儒學,而儒家經典的著述也確實包含著這樣的內容。四書之首的《大學》講修身,不是說要格物致知,正其心,誠其意嗎?這就是要注重內心的修行,保有「赤子之心」,這就是「內聖」了;而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為國為民建功立業,就是「外王」了。換一個角度看,從「格物致知」到修齊治平,也可以說是「知行合一」的過程。
於是,我想可以這樣給《論語》中的「仁」下一定義:
內聖外王,知行合一。
還有幾句似乎是題外的話。「內聖」,單從心地的善良與純真方面說,只要有一份自覺一份堅持,就可以做到。而由「內聖」至「外王」,不是僅僅憑一份「良心」就可以實現的。這需要智慧與才能。古人似乎早就意識到這一點,他們曾經為「仁」造了一個「異體」:
,上面是個「千」,下面是個「心」,意指心眼多、心思密有智慧有能力的人。這樣的人是人之精華,而孔子一再強調「學」,也與此大有關係。引申開來,果實之心乃果木的精華,故曰「果仁」;瞳孔乃眼目之精華,故曰「瞳仁」,等等。
本文為王俊鳴先生原創寫作,如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
推薦閱讀:
※伊斯蘭的含義是什麼?
※阿們的深層含義
※詳圖細解:【母畫眉鳥叫聲】母畫眉鳥叫聲含義與作用
※天干相合的含義及變化
※十神的含義
TAG:含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