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治病,沒病強身,要說兒童保健,我只推薦這套江湖絕密功夫。。。
話說,隨著醫院對輸液的管控,現在的年青的媽媽們都想學一門手藝,那就是小兒推拿,有了小兒推拿,以後小寶寶頭疼感冒吃壞肚子,在手上做做按摩推拿,就可以幫助緩解病情,減輕孩子的痛苦,實在是一件很綠色的治療方法,關鍵是還不疼呢。
所以蛋蛋姐今天不寫老中醫了,整理了一篇「李德修三字經派」小兒推拿的手法圖以及治療功效,年青的媽媽們(以及年青的爹地們)一定要學學,試了才知道它的神奇。央視4套曾做過一期小兒推拿的專題,療效肯定,半小時退熱,蛋蛋姐真誠推薦。
李德修先生被譽為小兒推拿三字經學派的奠基者,全國知名的小兒推拿專家,山東省繼承搶救的名老中醫之一。其醫術精湛,醫德高尚,深得廣大群眾的信賴和讚譽。
運用時請注意穴位和治療功效,切莫用太大力揉捏,可買一點滑石粉擦在兒童皮膚上。時間控制在每個穴位10分鐘左右。
大腸穴
【功效】清利腸腑,主治腹瀉、便秘、積滯等。
【手法】在食指外側,向指尖方向推為清,向虎口方向為補,來回推為清補,一般用清補法。
【演示】
胃穴
【功效】清脾胃積熱,降氣和胃,消導助運化,治肚子脹滿,積食腹痛,噁心嘔吐,便秘,厭食。
【手法】自大拇指下端魚際外緣黃白皮交匯處,離心推至大拇指根部,此為清法;反之為補;一般用清法。
【演示】
肺穴
【功效】主治咳嗽、氣喘,傷風感冒。
【手法】穴位在無名指末節掌面,從無名指指根推到指端為清法;一般用清法。
【專家心得】清肺法常與平肝、推天河水配合應用。起退熱,治肺炎的作用。
【演示】
肝穴
【功效】舒肝理氣,發散外邪,平肝鎮驚;主治傷風感冒,驚風,夜啼,斑疹。
【手法】一般用清法,習慣稱之為平肝;清法一般從食指指根推到指端。
【專家心得】平肝法常與清肺、推天河水配合應用。起退熱,治肺炎的作用。
【演示】
膽穴
【功效】疏肝利膽,鎮驚;主治夜哭,受驚,口舌生瘡。
【手法】一般不專用,平肝連同此法一併推之。
【演示】
脾穴
【功效】健脾益氣,調理中焦。主治腹瀉、積滯、便秘、唇裂腫痛,口舌生瘡,軟骨病、癱瘓,虛性咳嗽。
【手法】大拇指末節外側,離心推之為清,向心推之為補,來回推之為清補。
【演示】
板門穴
【功效】寬胸膈,利腸胃,主治嘔吐、腹瀉、幽門狹窄、痙攣、賁門鬆弛等。
【手法】以拇指端點住魚際中點,左右旋揉同數。
【演示】
五經穴
【功效】調理五臟六腑之氣,主治積滯、厭食、腹脹、便秘。
【手法】從拇指的指根一直連接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指根部,每指根各一穴,總名五經穴。
【演示】
八卦穴
【功效】行氣寬中,利膈消滯。主治胸腹脹痛,咳嗽痰喘、積滯、納呆、百日咳。
【手法】用運法,自乾宮起至兌宮止,環手掌一周,周而復始,旋轉摩擦,為順運八卦。
【專家心得】五臟之氣不調,誘發胸膈作悶,痰火鬱結,咳嗽交作,小兒百日咳等,都可用運八卦法,以寬胸利膈,開郁降氣,且能助氣調氣,加強中氣運化力量,消化食積。
【演示】
大四橫紋穴
【功效】調理臟腑,疏通氣機,主治腹脹、腹痛、積滯、納呆、便秘、乾咳少痰、泄瀉。
【手法】以拇指指端從小兒手掌側面,自食指根部推至小指根部,來回推之。
【演示】
小天心穴
【功效】鎮驚安神,益智,主治驚風、慢驚風、斜視。
【手法】在掌根部,用搗法,上下左右搗或直搗。
【演示】
分陰陽穴
【功效】和氣血,調陰陽,分寒熱。主治寒熱往來,氣血不和,胸膈滿悶。
【手法】分陰陽穴在小天心穴往上,掌橫紋中間略上處,用拇指羅紋面從穴位中間向左右分推。
【演示】
合陰陽穴
【功效】胸膈痞滿,氣血不和。
【手法】與分陰陽相反,從兩邊向中間合推之。
【專家心得】本法與它穴配合治痰涎壅盛,其法先推腎穴,再用合陰陽法,最後推天河水,其痰即散。徐氏推各穴皆300次。
【演示】
腎穴
【功效】益氣固脫,補養肝腎,主治遺尿、脫肛、泄瀉,虛勞喘嗽。
【手法】從小指端推到指根連掌處為補法,不用清法。
【演示】注意,本圖操作錯誤,推的方向錯了,應從指尖往指根推。
小橫紋穴
【功效】化痰止咳,清熱利濕,主治咳嗽,氣管炎肺炎,口瘡,積滯。
【手法】讓小兒握拳,點揉小指指根,如圖。
【演示】
天門入虎口
【功效】健脾和胃,順氣和血,主治腹痛、泄痢、積滯、納呆。
【手法】拇指內側,由指端下推至指根。
【演示】
運水入土
【功效】補腎健脾,主治疳積、痢疾、腹瀉、便秘等。
【手法】從小指尖沿掌邊推至拇指根。
【演示】
運土入水
【功效】健脾補腎,主治消化不良,吐瀉、痢疾。
【手法】自掌面拇指尖端沿掌邊推至小指根。
【演示】
後溪穴
【功效】行氣消滯,主治積滯、納呆,小便赤澀不利。
【手法】從小指側掌橫紋推至坎宮處。
【演示】
六腑
【功效】清臟腑之實熱,消積導滯,主治感冒發燒,壯熱不退,便秘,積滯腹瀉。
【手法】從小指側肘橫紋推至腕橫紋,需將患者手臂順正,施術者手掌呈立掌。
【專家心得】此為涼穴,徐氏說(清·徐謙光 三字經派小兒推拿鼻祖)溫毒頸腫,喉痹窒息,推此三萬次愈。另外,凡虛熱、瘡疹痘斑,頭目牙耳實火都可專用此穴。另癲癇痰迷心竅推此1.5萬次有效。
【演示】
天河水
【功效】清心除煩,鎮驚安神,退熱發表,主治些感冒,驚慌不安,口舌生瘡,煩躁不安,心經有熱此穴清之。
【手法】由腕橫紋中點推至肘橫紋,直線推動,用力要均勻。
【演示】
三關
【功效】回陽生熱,溫暖下元,主治風寒感冒,下元虛寒。
【手法】將患者手臂順正,大拇指朝上,醫師用食指、中指從患者大拇指側手臂的腕橫紋推至肘橫紋,用力要均勻。
【演示】
五指節
【功效】鎮驚安神,調和氣血,主治傷風感冒,積滯、泄瀉。
【手法】用指端指甲揉、捻、掐小兒患者五指的各個關節,總共14個點。
【演示】
外勞宮
【功效】溫里驅寒,止痛,主治腹痛、腹瀉、胃脘疼痛。
【手法】在掌背第三四(大拇指為第一指)掌骨中間凹陷處,與內勞宮相對。
【專家心得】此為暖穴,主治下元虛寒。凡臟腑風寒冷痛,腹痛屬寒,日久不愈者皆可用之。揉不計數,以愈為度。
【圖示】
一窩風
【功效】溫中散寒,通竅,主治風寒感冒,閉塞流涕。
【手法】在掌背,掌與前臂相連腕窩處。
【演示】
陽池
【功效】升清降濁,止疼痛,明目、鎮驚。頭部一切疾患,頭痛不論寒熱虛實皆可用之為效。
【手法】順一窩風穴向腕上引直線,大人約寸許,小兒視手臂長短約計之。左右揉同數。
【演示】
列缺
【功效】發汗解表,醒神開竅。主治風寒感冒,頭痛,鼻塞,痘疹。
【手法】用大拇指、食指、中指在腕窩兩側兩穴處用力卡拿之,這就是推拿得拿法。
【專家心得】此為發汗、解表、通竅之穴,拿之以汗出為止。小兒「邪祟」,拿列缺出汗,痰開神清,即可得愈。
【演示】
二人上馬
【功效】溫腎陽,清虛熱,主治腰膝酸軟,虛勞發熱,久瀉不止,夜啼,遺尿等。
【手法】在掌背小指,無名指兩掌骨中間凹陷處,左右揉。
【專家心得】大補腎中水火。虛火牙痛,耳鳴,足軟不能行走,腰以下痛,一切腎虛癥候,都可以用此穴補腎為治。凡腎水不足,虛火上炎,頸腫咽痛,扁桃體腫大以下午痛甚者,皆可用此穴退虛熱,以愈為度。如上午痛甚則不是虛火,應以推六腑治之。
【演示】
版權說明:
推薦閱讀:
※天涯何處覓佳音,江湖水遠寄思情
※[八卦江湖]舞廳里的交誼舞種類和舞曲
※江湖一點訣 說破不值錢
※如果有江湖
※如果面也有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