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札記:郭美美之謎
(2011年6月27日)
一
最大牌的「任仲平」在《人民日報》一版出動,「寫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的長篇作品是《選擇,凝聚在信仰的旗幟下》。
昨晚央視《新聞聯播》頭條:「隨著『七一』臨近,各地幹部群眾積极參与形式多樣的慶祝建黨90周年活動,真摯祝福黨的90華誕,表達在黨的領導下,建設更加和諧美好明天的心聲。」新華社重點稿則說,「新華網、人民網、中國廣播網等主要網站紛紛開設專題網頁,舉辦系列活動,回顧黨的光輝歷程和革命與建設的偉大成就。網民積極響應,踴躍跟帖表達對黨的感激之情、感恩之心、感悟之懷。網上輿論呈現內容豐富、積極向上的整體態勢。」
二
在綿延一周的話題中,比起高鐵安全性,有關中國牛奶的標準爭論顯得更加針鋒相對、公開充分。
內蒙古奶協秘書長那達木德和廣州市奶業協會會長王丁棉的名字幾乎登上了中國每一份市民報紙的版面,後者炮轟「中國乳品標準創全球最差標準,標準制定被大企業所左右」的話語尤受重視,除了伊利和蒙牛的老家盟友以外,絕大多數媒體和時評家都站在他這一邊,指責「國情論」令人寒心,「照顧中小奶農利益」之說有意製造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對立。
《今日早報》在周五財經版封面上反問一句「乳業標準全球最低還低得有理?」《成都日報》周五用半個評論版發表五篇文章,篇篇質問「牛奶標準為誰降低了」,標題立場明確:「別以照顧奶農利益為由拉降標準」、「利益博弈不能失去民生取向」、「全球最低標準是如何出爐的」、「檢測標準過低不僅只是牛奶」、「標準低不能只拿奶業說事」。《新民晚報》允許作者將那達木德定義為乳業巨頭的「代言」者,批評他「緣於國情」和「無損公眾健康」的理由,「加劇了消費者的反感情緒」。新浪今又首頁推薦人民網之論,強調「降低標準終究不是解決乳業發展的根本途徑。為經濟利益降低安全標準,如此先例開不得」,期望「乳品業走可持續科學發展的路子,提高國際競爭力,為我們提供更多的放心奶,讓牛奶真正強壯我們的民族。」
正當中國乳業再陷無邊非議之際,周末出版的《經濟觀察報》回望往昔,以三個整版記錄《三聚氰胺三年志》,開篇即是發自呼和浩特的《奶農「國情」》。文章在描述了奶牛第一村的沒落賬目後,摘要強調「奶業發展的當務之急,是從農戶養殖的『小、散、亂』,儘快實現規模化、優種化、集約化」。
不過,主編們還在在評論版頭條表達了自己同情理解生產者之後的更關鍵立場——《無視消費者的標準都是耍流氓》:「那些口口聲聲維護奶農利益的言語背後,實際上是中國幾大奶業巨頭在維護自身利益,奶農只是他們拒絕改變的擋箭牌而已……對於壞產品,我們拒絕購買,讓生產者倒閉……只有全體消費者堅守這樣的底線,我們才能自救於不安全的餐桌前。」
網易亦是表現突出之媒體,除了時時將「內蒙古乳協」以頭條位置示眾外,今晨又在首頁推薦來自《京華時報》的最新雙邊訪談。文中,丁石棉以「喝低標準牛奶還不如喝白開水」形容此事,更稱「消費者錢花了,得不到應有的營養回報,還損害健康。」獲得副題鏈接的是內蒙古乳協常務理事金海的反駁,他否認自己為乳業巨頭「代言」,「蒙牛的牛根生,這個人我聽說過,但沒見過;伊利現在的老闆我也不認識。我不賺企業一分錢,和這些企業任何關係都沒有。」根據這位碩士生導師的說法,「如果我們的檢測標準明天就向國外看齊,那80%的牛奶得倒掉,奶農要破產,我國大多數消費者也就喝不到牛奶了……三聚氰胺事件為什麼會發生?表面上看是不法分子為了獲得利益,但根本上還是之前的乳業標準太高了。」
徐達內上一篇文章:
- 媒體札記:「高歌獻黨」 2011-06-24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 媒體札記:「聚光燈下鬼打牆」 2011-06-23
- 媒體札記:反腐與娛樂 2011-06-22本文涉及話題:媒體札記 郭美美 紅十字會 食品安全
推薦閱讀:
※媒體:從白恩培起,讓更多巨貪「把牢底坐穿」
※後果很嚴重:媒體稱豐田章男為「汽車戰犯」
※國畫技法·菊花的畫法(第三講)(1)·賈寶珉|中國書畫報社新媒體中心
※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新媒體文案?
※媒體:別讓美俄誤解中國要漁利 俄是大號沙特
TAG: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