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精神分析的最經典概述】

一、引言

很幸運能在這個時間遇到這樣一門課程。

首先,我想說的不是課程里的內容,而是觀看課程時的感受。在觀看曾奇峰課程的同時,我也看了一點霍大同的課程視頻。兩位老師給我的感受十分不同:

如果說霍大同老師給我的感覺更像一個可以將之理想化的父親的角色的話,曾奇峰老師給我的感覺,就如同一個好的客體(母親)。在看曾的課程時,我感受到了被境映與被照顧、滋養。在講理論的同時,曾老師舉了大量的生活實例,而這些例子很能擊透我的內心;此外,大概是因為是要講給所有想通過網路課程來學習精分的初級學員聽,我能感受到曾老師在吐字、表述和語氣語調等方面下的功夫,甚至有時我會覺得曾老師表述細緻、精確到有點過於啰嗦的地步,而這種」啰嗦」正是母親般的。

對我來說,聽這樣的課程,本身就是一種治癒式的體驗了。

二、大綱

好,接下來就來說說課程的具體內容。雖然課程一共有五十講,但是我卻覺得可以被劃分為九個大的主題,羅列如下:

第一講:什麼是精分(概論)

第二講:精分的病理學和治療理念

第三講:口欲期,肛欲期和俄狄浦斯情結

第四講:夢

第五講:溫尼科特與客體關係學派

第六講:比昂的臨床思想

第七講:科胡特與自體心理學

第八講:防禦機制

第九講:心理動力學取向的治療設置

第一講:什麼是精分(概論)

精神分析的理論,對所有初學學精分的人的說,都是十分晦澀、深奧、難懂。

對於精神分析究竟分析什麼這個問題,曾老師一開講就做了一個高度精鍊的濃縮,三句話和三個詞:

1、移情:研究一個人在早年跟父母的關係中是如何形成人格,以及早年關係形成的人格對他成年後的影響。

2、反移情:兩個人的關係中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態度,部分是是另一個人教會的。

3、自我防禦機制(阻抗):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自我保護機制。

如果說精分的理論研究的是人性,那麼人性究竟是什麼?兩個動力,四個輪子。

如果人性是一輛汽車,這個汽車的原始動力只有兩個:力比多(性驅力)和攻擊驅力。而這輛車有四個著地的輪子:力比多,攻擊性,關係,自戀。其中前兩個是」驅動輪」)曾老師稱這四個」輪子」叫」一級辭彙」,只有談到這四個」輪子」,分析才算」落地」了。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力比多雖然指的是性驅力,其實涵蓋面非常廣,弗洛伊德認為,所有能夠引起人類產生愉悅感的體驗,都與性驅力有關。

而攻擊性的內涵也遠比一般人理解的要廣,要深:缺乏安全感,容易害羞緊張,抑鬱情緒,評價、提問、學習、競爭……都與攻擊性有關。例如,自卑就是朝向自身的攻擊。

人類的活動,最根本的動力只有兩種:性驅力和攻擊驅力。對應的本能就是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其實就用」力比多」一種來歸納也未嘗不可,因為性行為中帶著攻擊性,而攻擊行為又深藏著抹不去的快感)。這種說法很多人恐怕接受不了,那就換一種看看。能力起源於動力,所以人類的所有能力也可以歸結於兩種:感受生命所帶來的快樂的能力,以及在競爭中戰勝一切對手的能力。

精分究竟在分析什麼?歸納下來就是八個關鍵詞:移情、反移情、防禦機制、力比多、攻擊性、自戀、關係,再加一個潛意識。

關於精分的理論,還有一點要提的,就是決定論。精神分析師相信,人格決定命運,而早年的經歷,尤其是早年的客體關係,則決定了一個人核心的人格。

精神分析師相信而且研究命運(早年決定論),骨子裡是為了抗爭命運(改變人格),正如精分研究非理性,是為了讓人更加理性;研究童年,是為了讓人能夠更好的活在現在。從這點來看,精分既矛盾,又統一。

此外,精神分析讓我的腦海里產生了兩個意象:一個是鋒利的手術刀,一個是渾圓寬大的容器。精神分析在弗洛伊德手中時,像刀一般犀利,但是發展到了客體關係、自體心理學這個階段,慢慢又化為了承載性的容器。

曾老師說,精神分析不分析美好,美好只需要被享受,不需要被分析。例如兩個人相愛了,我們不用去分析他們的相愛究竟是因為力比多的驅力還是因為自戀,什麼都想要分析,就如同看著什麼都想用手術刀將之剖開一樣,本身就是一種很可怕的心理疾病了。

第二講:精分的病理學和治療理念

這一講的內容是,精分是如何解釋心理疾病,以及治療的基本理念。

在精神分析師眼裡,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心理疾病,沒有所謂健康的人。

這原本是精分最被人詬病的觀點之一:精分只看到了人不健康的那一面,而看不到積極、健康的方面。現在,對此我有個一個新的理解。

在有些治療師(尤其是人本主義取向)眼裡,所有的人都是健康的,沒有所謂心理病人的存在。認為所有人都健康,和認為所有人的有病,本質上是一樣的立場:不將人分成健康和不健康!這種區分本身就是一種分裂,是」貼標籤」,是暗示性的催眠。

凡是做這種區分的治療師,潛意識裡是歧視自己來訪者的,他們的內心台詞是:來訪者是不健康的,需要治療的病人,而作為治療師的我是健康的,是不需要治療的。

但是精神分析師的觀點則是:來訪者是病人,治療師也是病人,來訪者需要被治療。治療師也需要被治療(自我體驗和成長,督導),二者的不同僅僅在於,治療師病得沒有來訪者重,或者治療師的病與來訪者不同,所以治療師才能夠向來訪者提供有效的治療。

而這,就是一個合格的精神分析師必須首先被分析,被治療的原因。

精分的這種病理觀,或者說人性觀,是極度的悲觀,也是極度的樂觀: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低人一等的心理病人。給所有人都貼上「病人」的標籤,其實就等於不貼標籤。

在此基礎上,曾奇峰老師認提出,現在臨床上給出的帶有「症「字的臨床診斷,如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等等,絕大多數都是不科學的。

曾老師的診斷,或者說人性觀是:這個世界只有三種人,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礙和有神經症性衝突的人。神經症水平就是最健康的人,完全沒有內心衝突的人已經可以稱之為「佛「,而不再是凡人了,所以一般的精神分析師不用多做考慮。

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礙、和神經症三者之間,本身就是一個連續譜,也就是沒有絕對的劃分邊界。值得大家注意的就是精神分裂與另外兩個的區別(畢竟精神分裂症在法理上與其他兩者不同),就是現實檢驗。所謂區分幻覺、妄想、以及自知力,說到底都是現實檢驗的能力。

人為什麼會得心理疾病?

精神分析師的回答是:成年人首次發病,是在誘因的影響下,童年創傷的延遲性反應。也就是所謂的「強迫性重複」,也就是「移情」,通俗的講,就是「重複過去,活在過去」。

由此看來,精神分析認為,所有的心理疾病都是源自早年的創傷。

那麼,精神分析又是如何治療的?

在嚴格的治療設置下,以及分析師提供的抱持性環境中,來訪者出現移情和退行,此時分析師覺察自己的內心,通過反移情(一致性反移情和互補性反移情)理解來訪者,然後給出解釋(這些解釋有針對意識的,也有針對潛意識的),從而改變癥狀,甚至改變人格。表面上看,是解釋在起作用,而實際上影響更大的,是治療關係。換句話說,精神分析的治療,就是通過在治療關係中恰當地對待來訪者,以解決來訪者早年被不恰當對待(早年不良的客體關係體驗)。

在移情發生的時候,來訪者會退行到童年,分析師要做的就是和來訪者重走一次童年,用正確的反應將來訪者的成長引向正確的道路。用新的關係取代舊的關係,並內化到內心。

可以說,沒有退行就沒有移情,沒有移情就談不上精分的治療。

要完成這樣的治療,僅僅具備精神分析的理論知識是不夠的,如果說,分析師是一面鏡子,在照清楚別人之前,首先得確保自己這面鏡子上沒有太多的塵埃,也就是自身的「移情」,這也正是分析師做自我的體驗的意義所在。

曾奇峰對抑鬱症、強迫症、恐怖症、焦慮症的解讀:

抑鬱症就是攻擊轉向自身,是一種惡性的自戀,自殺就是自戀的最高表現形式:刀子都不捨得用在別人身上。

強迫症主要是攻擊性和力比多的壓抑,強迫性儀式行為是用來隔離情感的。我們發展出癥狀是為了讓我們不要遇到更糟糕的事情。

恐怖是對熱愛的掩飾,例如害怕毛毛蟲的女孩其實是熱愛毛毛蟲具有的能喚起潛意識性衝動的一些特徵(對此我尚存一些疑問)。而恐高症者在高處往往會不由自主的想:如果我跳下去會怎樣?這其實是一種無所不能的自戀——別人跳下去必死,但是我不會。

焦慮分為兩種:原始焦慮:害怕邊界被突破,自我會破碎,怕死;成熟的焦慮:害怕喪失客體或客體之愛,如考試焦慮,工作壓力引起的焦慮等。

第三講:口欲期,肛欲期和俄狄浦斯情結

弗洛伊德最初認為,人一生所追求的,就是力比多的滿足。而根據滿足的不同方式,人的一生可以分為五個階段,而曾奇峰將其簡化為了三個:口欲期(0~1歲),肛欲期(1~3歲)和俄狄浦斯期(3歲以後)。

以前學習弗洛伊德的這些性心理發展階段理論,只感覺到它們的驚世駭俗,但是聽曾奇峰講這三個階段,才發覺它們離我的生活是如此之近。

先說說口欲期吧,人的嘴可以用來幹什麼?除了吃和說話,其實還有抽煙、唱歌、吹奏樂器等等。所有的這些功能都來自同一個源頭:吃奶。人類力比多的第一次滿足的體驗就是嘬奶頭。很多人在心煩意亂的時候,都喜歡抽煙,這其實是一種典型的退行,而香煙就是母親奶頭的一個替代品。

口欲期的問題如果得到很好地升華,能發展出極好的演講才能。對於升華,曾老師給出的定義非常精鍊:升華就是象徵化。象徵化程度越高,表明升華的越好。譬如抽煙和演講都是象徵化的」嘬奶頭」,但是演講的象徵化就要更高一些。

等到嬰兒斷奶之後,就是肛欲期。這個時候,父母往往特別關注孩子的大小便情況。想拉就拉,是除了嘬奶頭之外,嬰兒的第二大快樂,但是這種快樂必須被納入到父母的控制之下。控制,就是這個時期的主題。孩子何時大小便,涉及到的是父母與孩子的第一次權利鬥爭。

曾奇峰描述了一個細節,嬰兒在小便之後,喜歡將自己的尿漬盡量擴大,這有點像狗喜歡到處撒尿以劃分地盤一樣,軍事統治者享受開疆拓土,攻城略地的快感,與嬰兒玩耍自己的大小便沒有本質的區別。也有人說,大小便就是人類製造出的第一件藝術品。曾老師還指出,許多父母強迫自己的孩子從小學習諸如鋼琴之類的特長,就如同控制孩子的大小便一樣,是過度的控制欲在作怪。

生活中有一種現象,既與口欲期有關,又與肛欲期有關,就是嘮叨。嘮叨往往來自於父母,或者長輩。大概因為曾老師自己深受其兄的嘮叨之苦,所以他對這種現象進行了深刻的批判,甚至將嘮叨稱之為精神上的強姦。嘮叨者在意識層面,似乎是因為關心和善意的提醒而嘮叨,潛意識層面,卻是在滿足自己口欲期和肛欲期未滿足的力比多需要,換句話說,他們其實是在享受嘮叨的過程,卻好像是在為被嘮叨者付出。

除此之外,嘮叨還是一種暗示,一種催眠:「你是一個不能照顧自己,不能為自己負責的孩子,你離不開我。」同時也是一種控制:「因為你不能照顧好自己,所以你必須得聽我的,按我說的去做。」一方面,嘮叨會引發被嘮叨者的反感和憤怒,另一方面,如果暗示起效的話,被嘮叨者最終可能真的會變成嘮叨者口中的,不能照顧自己也不能為自己負責的,永遠長不大的孩子。這放映出了父母內心深層的矛盾:意識上希望孩子成長和獨立,潛意識卻害怕孩子獨立之後,會離開自己。這是很多父母自身有的情結:害怕被拋棄。

有時,少量的嘮叨並不會引發如此的反感,甚至有時會讓一個人格成熟的人體驗到一種快樂,做孩子的快樂。換句話說,一個人不能享受作為孩子的快樂,也說明他根本沒有真正的成熟。

曾老師還舉了自己一個例子,他哥哥讓他開車小心的嘮叨。而這種情況真實的發生在了我自己身上,我也喜歡嘮叨提醒女朋友開車要小心,要小心,結果她不久前真的出了一起不大不小的事故。或許,這也與我的嘮叨不無關係。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就是依賴性人格。一個過分依賴的人總想是個嗷嗷待哺的嬰兒,但這種依賴其實是控制的另一種形式。正如嬰兒用自己的哭泣來控制自己父母的行為一樣。可以說,依賴型人格是口欲期和肛欲期問題完美的結合。

再來看看重頭戲,俄狄浦斯期。一說到俄狄浦斯期,學過一些精分的腦子裡冒出的大概都是弒父、戀母、性壓抑等辭彙。但是曾奇峰老師卻著重講了三大俄狄浦斯衝突:渴望成功和對成功之後懲罰的恐懼;男和女;生和死。

一個人如果在口欲期和肛欲期出現了嚴重的問題,那麼他可能會是精神病人或有人格障礙,如果他能基本順利地通過這兩個時期,他將進入到俄狄浦斯期,也就是神經症性水平。也就是說,三大俄狄浦斯衝突,是所有的人都無法避免的(不過科胡特卻認為,不是所有的人都會經歷俄狄浦斯衝突)。

三大衝突里,曾奇峰講解得最為詳細的是第一個:渴望成功和對成功之後懲罰的恐懼。對於俄狄浦斯來說,戰勝父母迎娶母親是人生重大的成功,但成功之後的懲罰也隨之而來。

這個衝突從側面證實了一個觀點:人的潛意識其實是相當有智慧的。因為這個衝突描述的,其實是一個世人皆知,卻又常常為世人所忽略的,深刻的道理:樂極生悲。或是《老子》提到的「反者,道之動」。人們在享受快樂的時候,很少想到樂極會生悲,但是潛意識卻從來不會忘記這一點。甚至在成功之前就會無意識地給自己設置阻礙,或者在成功之後進行自我懲罰。設置阻礙是害怕成功,自我懲罰則是在說:我都已經為成功付出過代價了,就沒有必要再懲罰我了吧。

據說一本叫《秘密》的書中有這樣一種觀點,一個人如果發自內心的想要成功的話,就一定會成功。而這個世界上之所有有那麼多無法成功的人,其實是他們內心覺得自己配不上成功。人為什麼會覺得自己配不上成功,甚至害怕成功?

在聽曾奇峰課程之前,我並沒有發現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原來比比皆是。例如產後抑鬱症,生孩子對一個女人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成功,而抑鬱症,其實是一個女人自己施加給自己的一種懲罰。

曾奇峰講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寓言:一個小官員很喜歡吃羊肉,他每個月都會吃掉一頭羊。忽然有一天他獲得了意外的提拔,升了官,高興之餘他決定每天都殺一頭羊來吃。結果沒過多久他就暴病而亡了。在閻羅殿報道時,閻王對他說,原本他是可以活得更久的,可是他今生只有享受500頭羊的福分,由於他過早的透支了自己的福分,所以才縮短了自己壽命。

「福分」是很多中國人都相信的東西。精分家也相信福分,只不過這種福分的大小不是由老天,或閻王,或命運來決定的,而是被童年經驗所限定的。是一個人潛意識是否相信,自己能配得上如此大的福分。

俄狄浦斯衝突的發現,意義最大之處不在於性的重要,而是關乎所有人的成功與幸福的尺度。成功和幸福是每個人都想要的,但也是很多人所害怕的。他們害怕的真正是什麼?人為什麼會自己讓自己過得不幸福?這就涉及到了另一對衝突:生和死。

什麼是死亡?人為什麼害怕死亡?

因為死亡意味著消失,但相對於自身的消失,更可怕的是身邊其他人的消失。人是如何確定自己的存在,或者說確定自己仍然還活著?就是通過「他者「。客體就像一面鏡子,在投射我們的存在,當客體喪失時,我們體驗到的其實就是死亡。

人天生就會享受快樂,但我們的文化一直都在限制人類的快樂,而我們的父母就是執行者。當一個父母威脅孩子說:「如果你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這種拋棄的威脅對於一個懵懂的嬰幼兒來說,就是死亡的威脅。對一個三四歲大的小孩來說,死亡就是「不見了」。

這種威脅其實從口欲期就一直存在。

口欲期:如果我咬了媽媽的乳頭,媽媽可能會拋棄(離開)我。

肛欲期:如果我不能控制好自己的大小便,媽媽會拋棄我。

俄狄浦斯期:如果我有與性有關的活動,我就會死亡(客體回應的消失)。

再往後:如果我成長得太好,太獨立,母親就會拋棄我。

曾奇峰說:所有的愛都是為了在一起,只有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為了分離。一個父母如果不能容忍子女的離開,就會無意識地讓孩子沒法順利的成長。

一個嬰兒如果足夠幸運,他的父母給他提供了一種「抱持性環境」,能夠讓他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攻擊性,以及享受力比多滿足帶來的快樂,他就會相信,即使自己很成功,很快樂,也不會遭受任何懲罰,這時他才會覺得自己配得上享受更大的幸福。那麼,這個孩子就是有福分的。

至於男和女的衝突,曾奇峰說的相對要少一些。他談到的是:創造。

大多數的創造發明貌似都是男人搞出來的。男人的創造力難道天生比女人強不成?其實不然,女人可以生孩子,可以造人,這才是最偉大的創造,而男人所創造出的一切諸如iphone手機,衛星火箭等等這些小玩意兒,都是在彌補自己創造力的不足罷了。

不過,相比感受幸福的能力,創造力的重要性就該往後靠靠了。

第一、我可以作為一個成年人,不用依賴任何人就可以活下去;第二、我作為一個成年人,有能力讓別人給我幫忙。能做到這兩點的人就能活得很好。

第四講:夢

夢,是學習精分永遠不可忽視的內容。

在傳統的精分理論中,夢分為三個部分:

1、 顯夢:記得和描述得部分。

2、 隱夢:隱藏在顯夢之後的潛意識衝突。

3、 夢的工作:連接顯夢和隱夢,夢像一個」加工廠」,隱夢是原材料,顯夢是產品。

而夢有5種工作模式:

1、凝縮

2、象徵

3、再度校正(刪除,甚至顛倒不能再顯夢中暴露出來的部分)

4、轉移(置換,如夢到國家領導人可能是夢到父親)

5、特殊表現(視覺化,將衝突變得可見,甚至是彩色的夢。)

釋夢的三個步驟:

1、 探討夢裡的情緒;

2、 探討夢和現實衝突的聯繫;

3、 探討夢和來訪者的人格聯繫。

如果夢是一家合資公司,這家公司的三大股東是:

1、 力比多和攻擊;

2、 日常生活的碎片(現實衝突);

3、 夢的稽查員。

解析夢的步驟:

1、 把夢具體的過程講一遍

2、 就夢的情景和人物展開自由聯想;

3、 純粹的談現實衝突;

4、 了解原生家庭及來訪者的人格;

5、 來訪者談未來的生活和理想。

6、 談來訪者對諮詢師的印象及二人的關係(治療中談移情)

曾奇峰還談到了一種獨特的團體釋夢的方法:一個學員被其他學員圍在中間,對督導說出自己的一個夢境,然後讓周圍的學員描述各自的感受(主要是軀體感受),然後讓敘述者再說一遍,看看和第一次相比,夢的內容,以及大家的感受都發生了怎樣細微的變化……如此重複多遍,夢即被解析。

如果夢是一部電影,那麼做夢者既是導演,又是演員,又是編劇,又是場記。夢裡所有的事情,都是做夢者自己的事情。

針對這個原理,意象對話的踐行者提出了另一種釋夢的方式:換個視角來講述自己的夢。

例如一個人夢見自己和姐姐在商場里逛街,忽然一個小偷偷了自己的包,然後自己又把小偷給抓住了。

人會習慣地將夢裡的姐姐和小偷都當成別人來認知,而事實上夢的的任何一個人,甚至任何一件物體,都是做夢者本人。如果這麼做夢者把自己想像成那個小偷,以小偷的視角來重新描述自己的夢,並且體驗小偷的感受,他就會對自己的夢的意義產生新的認識和體驗。

還有一點,精神病人不會做夢,這是一個連精神病醫生都可能忽視的常識。

最後,不是所有的夢都有意義,都值得被分析。

PS:夢的一些普遍性象徵舉例:

骯髒的夢的三種解釋:

1、 道德衝突(要幻想還是不要幻想);

2、 要親密還是要獨立的衝突;

3、 施虐還是受虐

夢見被追殺,體現的是潛意識裡的敵意。

夢見牙齒脫落是對攻擊的壓抑。

毛毛蟲象徵著對親密關係的矛盾心態。

夢見螞蝗之類,邊界被侵入。

老鼠:骯髒的,可怕的性象徵

第五講:溫尼科特與客體關係學派

溫尼科特講的最多的,就是母嬰之間的愛恨情仇。

溫尼科特認為:根本就沒有嬰兒這個東西,存在的僅僅是母嬰間的關係。

母愛是人類最推崇,最喜歡歌頌的一種情感。但是溫尼科特的理論首先就是石破天驚:母親都會在潛意識裡恨自己的孩子。而好的母親可以意識到這種恨意。

他甚至提出了正常的母親恨自己孩子的十七條理由(附在本文的末尾)。

溫尼科特提出這種驚世駭俗的言論,並不是要否定母親對孩子的愛,也不是想要挑撥母嬰之間的關係,而是為了讓母親能為孩子提供更有利於孩子成長的愛。

媽媽要在孩子恨媽媽之前,先開始」恨」孩子。

只有這種」恨」,才能產生a gentle push(溫柔的一推),才能避免母嬰之間共生,融合,或者說一體化,才能讓孩子走向成熟和獨立。很多父母嘔心瀝血地愛自己孩子,而孩子卻十分叛逆,甚至討厭自己的父母(尤其是在青春期),殊不知,父母的這種愛就是孩子恨意的源頭。

關於這種恨意,曾奇峰還舉了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例子:

「大概十多年之前,有一個媽媽帶了一個5歲的男孩到我這兒來做治療。這個男孩的問題是只要一接觸到白紙,就有全身發抖的感覺,像觸了電一樣。「 起因是這個孩子在青少年宮參加繪畫班,那天老師安排的作業是畫蘋果,而這個孩子想畫猴子,但是老師堅決不讓他畫猴子,而只能夠按照素描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從蘋果開始畫起,並且把那個孩子訓了一頓。 這個孩子當晚回去再摸到白紙的時候,就出現了全身觸電般的緊張的癥狀。在我知道這個病因之後,就覺得這是一個容易解決的問題。 我當時就給這個孩子說:「現在媽媽、我、還有老師,在繪畫這個問題上面絕對不再干擾你,你想畫什麼就畫什麼。」

然後這個孩子就說:「那我天天畫猴子。」

我說:「好啊,你就天天畫猴子,好不好?」

他說:「好。」

過了一會兒,我拿了一張白紙給他:「你再摸一摸,還有沒有電?」

他一摸一點反應都沒有,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過了兩個月,這個媽媽又把這個男孩叫到我這兒來說,這個孩子又出現了這個問題已經不知道是因為什麼直接的原因。

我就跟他說:「叔叔教你一個簡單的辦法,可以把身上的電放到地底下去,這是一門功夫,別人我都不會教的。」

然後那個小男孩聽著我要教他獨門絕技,他覺得非常的高興,他就說:「好啊!」

我說:「我馬上給你一張白紙,你身上肯定就會出現觸電的感覺,對不對?」

他說:「是。」

我說:「這個時候,你就暗自發功把腳趾這樣一抓,然後心裡默默地說一個字,走,那個電的感覺就會傳到地底下去。」

他說:「好,我知道怎麼做了。」

我就找了一張白紙給他,然後明顯得看得出來,他全身在抖,然後我就跟他說:「發功。」他真地在我完全沒有察覺的情況下,做了我剛才交給他的那些動作,然後全身的顫抖的感覺立即終止。他非常地高興,覺得自己學了一門功夫。

然後我繼續沉醉在自己的自戀性的滿足中間,就讓他們母子兩個拿著收費單走了。

過了20分鐘我下樓去,護士跟我說:「剛才那個媽媽真的是很有問題。」

我心裡一驚,問:「怎麼了?」

護士說:「這個媽媽拉著這個孩子的手下來,還不相信她兒子的這個毛病被解決了,她在護士辦公室拿了一張A4的白紙,塞在她兒子的手裡面說,你再摸一摸,真的就沒電了嗎?我不相信這麼快就治好了,不可能。」 我心裡當時一驚,我估計我體會到的是那個小孩的觸電的感覺。 因為聽到他媽媽在護士辦公室所做的這個事情,讓我強烈地感覺到這個媽媽內心裏面非常地希望孩子有病。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孩子都是為媽媽生病的。

溫尼科特最為重要的一個術語:Good enough mother。曾奇峰將之翻譯為「 60分媽媽」。

在孩子感受到了最大恐懼和威脅的時候,母親還沒有出現。(0分媽媽)

在孩子每次面臨恐懼和威脅之前,媽媽就出來干涉。(100分媽媽)

在孩子體驗了恐懼和威脅,感到絕望之前,這時候母親出現並給予支持和安慰。(60分媽媽)

100分的媽媽,其實和0分的媽媽一樣糟糕。

曾奇峰甚至將「60分「這個概念引申為了一種人生哲學:100分是殘缺,60分才是真正的完美。

溫尼科特還有一個重要的觀點是有關「鏡映」的。通過對數以萬計的嬰兒進行觀察研究,他發現對於一個一、兩歲的嬰兒來說,看著媽媽的臉,看到的其實是嬰兒自己。孩子每天都在被媽媽的臉催眠。(媽媽開心,我就是好的;媽媽不開心,我就不好,要倒霉了)由此可見,如果一個母親患有產後抑鬱症,對她的孩子將會有多麼深遠的影響。

「過渡性客體」是溫尼科特的提出的另一個概念。大拇指其實是孩子的第一個過渡性客體。嬰兒需要有一種對自己的過渡性客體有一種能夠完全控制的感覺,如果一個母親在趁孩子不在時,將他的玩具熊洗得非常乾淨,這種做法可能會讓孩子的人格破碎。

還有就是「抱持性環境「:在嬰兒的自體滿足中給予認可,也可以在其經受挫折時給予保護。

曾奇峰將其形象的描述為給孩子「穿大鞋「,相反就是」穿小鞋「,讓孩子覺得自己動則得咎。

母嬰間隙(span):母嬰之間再親密也要有間隙,其實就是邊界。容忍間隙的存在就是信任,是創造性的來源。母嬰之間40%的間隙就是創造力滋生的空間。

最後說一說溫尼科特的五個治療要素:專業設置,治療環境或氛圍,允許病人表達情感創傷,允許病人表達攻擊性,重建病人的自戀感。

第六講:比昂的臨床思想

對於比昂,我之前沒有系統的了解和學習過,所以只有簡單的羅列一下課程里的要點內容。

比昂對傳統精分的幾個顛覆:

1、理解問題的原因,可以幫助解決問題,但理解問題的原因卻不能保證問題一定會得到解決。(不要過分注重決定論)

2、將「意識&潛意識」用 「有限&無限」取代。

精神分析師要做的事情就是將有限的東西壓縮在有限裡面,不要讓它朝無限的方向發展。(就事論事)

  3、人不僅僅只有趨樂避苦的本能,還有面對痛苦,承受痛苦的本能。

讓一個人承受自己理應承受的東西,這是對一個人最高的尊重。

  4、夢是碎片的整合。

  5、不要只是和來訪者討論過去和未來,一定要回到現在,

  6、比昂:最好的治療師永遠不會問問題。讓來訪者自己決定開放自己內心的方向和速度。諮詢初學者都是在用提問來緩解自身的焦慮。作為諮詢的初學者,可以試著對自己這樣要求:絕不做諮詢中先開口說話的那個人。

  7、」0」的術語:了解什麼,必須先成為什麼

  8、α元素(孩子承受得了的情感)和α功能(將β元素變成α元素的功能)

β元素(孩子承受不了的情感)

情感反哺:母親作為外掛容器,承接孩子承受不了的情感,加工消化,將之變成孩子能夠之後,再反哺給孩子。

將孩子說不出來的情感進行命名,就是一種情感反哺,就是α功能的體現。=情感反應?情感被命名之後,就不再是原來的情感。

舉例:孩子做了一個噩夢,將噩夢告訴媽媽。媽媽說,「你剛剛做了一個噩夢,現在很害怕。」這個回答比「別怕,媽媽在這裡」要好很多。

比昂:既沒有主體,也沒有客體,只有主客體間的鏈接;沒有母親也沒有孩子,只有母嬰關係。

強調鏈接,或者說關係,能使得諮詢師的態度更加中立。

鏈接是什麼?包含三對東西:

L和-L;愛和負愛

H和-H,恨和負恨

K和-K。知識和負知識(關於心靈的知識)

負愛/恨:壓抑的愛/恨

負知識:關於心靈的知識沒有用在探索自身,而是和其他人競爭、對抗。

第七講:科胡特與自體心理學

科胡特和他的自體心理學是我最熟悉的。在這個課程里,我收穫最大的還是曾奇峰所列舉的,大量的生活中的例子。

極度的自卑的人,肯定也是極度自戀的,因為要全世界的人都討厭自己,和要全世界的人都喜歡自己,是同樣困難的一件事情。自卑者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太優秀了。對此,曾奇峰對自卑者給出了一句非常犀利的解釋:你根本沒有資格如此自卑!

對於自戀障礙,曾奇峰列舉除了四種類型:

1、 自戀型人格障礙:

抑鬱(只有我自己配和我玩);

對微不足道的事過於敏感(我的所有小事都是了不得的大事);

疑病(我得的病任何人和儀器都檢測不出來);

缺乏生活的風趣。

自己和自己玩多了的人必然會抑鬱,治療抑鬱症就是要讓他們能和別人多玩玩。自戀型人格障礙總是帶有羞恥和屈辱,並且不能享受純粹的人際關係,而只能帶有功利心地去利用別人。毫無羞恥和屈辱感的人是沒辦法被治療的。

2、自戀行為障礙:性倒錯,反社會行為,和成癮行為。

3、融合饑渴型人格(這個就不多說了,我自己的體驗就非常豐富。看,即使在寫前面這句話時,我都是自戀的。)

4、逃避接觸型人格:逃避接觸與對讚美成癮是一回事(我得不到時時刻刻的讚美,至少能讓自己絕不處在別人的批評之中。)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身邊自戀的人一下子多了很多?沒錯,科胡特認為,所有的人都是自戀的。

喜歡買限量版產品,吃珍惜動物的人是自戀(能享有這一切的我,和這些東西一樣,是多麼獨一無二啊)。

害怕撞衫的女人是自戀的(雖然我穿的不是限量版,但是我的品位應該也是獨一無二的,別人的品位怎麼能與我相比呢)。

過分好面子,也是自戀的表現(我應該維持我形象的完美性,因為很多的人都在時時刻刻關注著我)。

還有過分追求安全感(別人都處在威脅之中,只有我不應該如此)。

某個偉人曾經說過:「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曾奇峰說這是一句最扯淡的話,過分謙虛的人其實最自戀(你看我多麼謙虛,具有了這種優良的品質,你們永遠都比不上我),謙虛得越多,人不是變得越來越虛偽,就是變得越來越猥瑣,只有驕傲(顯性自戀),才會讓人體驗到自尊和自我價值,才會讓人進步!

就連「自我」這個被人類所發明的術語,本身就是人類自戀的體現:人類發明了一個可能連上帝都沒法解釋清楚的詞語。

在曾奇峰的課上,他反覆多次提到了科胡特的一句話:父母親是什麼人,比父母做了什麼更加重要。

這句話在邏輯上其實是矛盾的。按照人格心理學的觀點,一個人的行為模式,體現出的就是一個人的人格。父母是什麼人,和父母的行為難道沒有一致性嗎?比如同樣是打罵孩子,對孩子的成長會造成完全不一樣的結果嗎?科胡特說:會。

這句話其實非常有精分的味道。精分和行為主義相比,更看重的是行為背後的動機。一個人格健康的父母即使做了和有人格障礙的父母一樣的事情,但由於動機不同,他們散發出的氣場也不一樣,給孩子提供的成長環境的「味道」也不一樣,最終教養出的孩子也不一樣。

一個有人格障礙的父母,即使一切行為都是按育兒教科書上的標準來做,最終他們的孩子還是會有人格障礙。

父母親是什麼人,比父母做了什麼更加重要。這句話告訴我們,作為父母,我們能為自己的孩子做的最好的一件事情,就是讓我們自身人格健全,讓我們自己活的幸福。這就是我們能給孩子提供的最好的精神遺產,就是最好的教育。

所有的理想化,都是在為攻擊做準備(我崇拜你,是為了打倒你)。

第八講:防禦機制

自我保全是生存本能的體現,活在這個世界上,人人都需要防禦機制,正如人人都需要用皮膚來保護自己一樣。可我們為什麼非要研究自己的防禦機制?讓它無意識地起作用就不行了?蘇格拉底說:我比別人知道得多的,不過是我知道自己的無知。這句話同樣可以換成:我唯一比別人強大的一點,就是我知道自己有多脆弱。了解無知才是衍生智慧的開始,而了解軟弱則是衍生力量的開始。我們只有時時刻刻都能覺察到自己需要防禦,自己正在防禦,我們才能真正變得有力量。

防禦機制是精神分析的重點分析內容,而分析的本質是什麼?就是攻擊。我們自己分析自己,或者邀請一位分析師來分析我們,其實就是在暫時性地卸除自己的防禦,讓我們處在攻擊之下,而這種對攻擊(分析)的承受,會讓我們越來越有力量。

對於來訪者防禦,我們首先應該尊重,因為這是一個人活在這個風雨飄搖的世上,做出的了不起的成就。我們要做的,只是幫助人們將自己的防禦變得更好,更成熟,更強大。

傑瑞姆·布萊克曼說,人類有101種心理防禦機制。這個數字要表達的意思只有一點:人類幾乎無時無刻不在防禦之中,每一件事情都可以是一種防禦。

曾奇峰的網路課程並沒有將這101種防禦機制統統講遍,而是選取出了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

(一)情感隔離(isolation)

個體把自己經歷的事物和與該經歷有關的痛苦情感隔離開來,不讓自己意識到,以減輕或消除精神痛苦或不愉快感受的心理過程。

在生活當中,我們問一個人:你現在的感受是什麼?可能很多人的回答會是:我現在沒什麼感覺。這就是典型的情感隔離。

有時,我們會將人分為理智和感性兩類。看起來,一個理智的人似乎就是缺乏情感體驗的人。但是精神分析告訴我們,事實正好相反,越是極端理智的人,越是擁有著豐富和深刻的情感體驗,他們之所以表現得理智,只不過是害怕被自己的情感所淹沒,而採取了情感隔離的防禦機制罷了。換句話說,所謂「理智的人」,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而另一個詞語「理性」則是一個更加「高級」的辭彙。「理」是情感隔離;而「性」從「心」,所謂理性的人,就是既能很靈活地運用情感隔離這一防禦機制,又能在其他時刻,充分體驗自己的情感,順從自己本性的人。所以說,精分所追求的「理性主義」,絕不是「無情感主義」。

生活中,還有哪些時候,我們是在運用情感隔離呢?

1、一個諮詢師給自己的來訪者下了一個診斷,就是一種情感隔離:他是病人,所謂我沒必要對他的行為感到生氣。

2、所有的儀式化行為,包括強迫性行為,都是情感隔離,如「我在通過完成葬禮的儀式來表達哀傷,以確保我不會被我的哀傷所摧毀」、「我在反覆的洗手,所以我不會被我的死亡恐懼所吞沒」。

3、當父母親在和孩子談學習的時候,他們作為父母的情感體驗就被掩蓋了。這是可能中國最常見的情感隔離。「跟孩子談學習是一件很正經,很嚴肅的事情。這時我不用考慮,當孩子學習不好時,我究竟是應該愛他,還是應該恨他的矛盾情感體驗。」

4、作為一個心理學的學習者,每當我運用一個理論來分析自己時,其實也是一種情感隔離:「我已經用高明的理論分析和解釋過我的脆弱、無助和恐懼了,這樣我就不需要再去細細體會他們」。

情感隔離的例子遠不止這些,它是一種非常成熟的防禦機制,能夠保護我們不被強大的情緒所吞沒,但長期過度的使用,只會使我們更加脆弱。正如一個天天被厚重盔甲所遮擋的皮膚,總是要比天天裸露在外的皮膚要嬌嫩。

(二)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

李小龍說:我們沒有幾百種防禦機制,所有的防禦機制都可以理解為反向形成。我覺得這句話時有道理的。

所有的防禦機制其實本質上都是一種:自欺、欺人。而反向形成就是最好的體現:我們往往用相反的行為和言論來表達我們真實的內心,以防禦抑鬱、絕望、焦慮等各種負面情緒。(從這點看,反向形成和情感隔離本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關於反向形成,曾奇峰舉了大量的例子,總結歸納一下,其實並不複雜。

1、我們會用討厭來代替喜歡(態度、情感上的反向形成);

2、用攻擊來代替親密,用過分的客氣來掩飾敵意(行為的反向形成);

3、用語言的強調來代替匱乏(言語上的反向形成)。

一切過度的情感、行為、言論,都是反向形成。弗洛伊德說,被禁忌的就是被需要的。而最理想的狀態是「可也不可」。這其實是一種瀟洒的人生:我隨時準備著迎接你的到來,我不抗拒你,也不害怕你。

反向形成的精髓就在於:所有相反的兩個極端,其實都是一回事兒,例如,過猶不及。二者都是互為表裡,都是一體兩面。

(三)投射

將我的感受和想法,加到另一個人或事物身上。本質上是自身的「好壞分裂」:我不想要的,統統都是你的。

邊界不清其實就是投射的結果。

一個關於邊界的實驗:將一個三四歲大的孩子和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放在一個房子里,給這個大孩子一個蘋果,他將蘋果吃了一半,當著另一個小孩子的面將蘋果放進一個籃子,然後對小孩子說,我待會還要吃這個蘋果,然後就離開了房間。接下來進來一個工作人員帶來另一個籃子,並且將吃剩的蘋果轉移到新的籃子,然後問這個小孩子,大哥哥待會會在哪個籃子里找他的蘋果,小孩子會說在第二個籃子里找(我知道了,就代表你知道了)。

(四)認同

認同的本質是追求確定性以避免焦慮。(我和你一樣了,所以我就不用難受了。)

創傷後應激障礙如果長時間持續,其實是一種替代性創傷,向受害者認同的結果。

(五)投射性認同

唯一需要兩個人來完成的防禦機制。

投射是一種催眠,而投射性認同則是另一個人對催眠的接受和完成,意味著投射者催眠成功。

防禦的種類遠不止這幾種,但防禦的精神都是一樣的:趨樂避苦。

最後,精分研究防禦的目的,並不是要消除防禦,而是為了在覺知的基礎上,更有效的、更靈活的運用防禦。防禦過度的人可能會有問題,而防禦不足的人問題會更加嚴重。

第九講:心理動力學取向的治療設置與自由聯想技術

實證研究表明,諮詢的效果,15%由安慰劑效應決定,15%有治療流派決定;30%由治療設置起作用,40%由治療關係起作用。

在精分的治療過程中,設置會直接影響到關係的建立。由此可見,精神分析師對治療設置的堅持,絕對不是沒有緣由的。

具體的治療設置有以下幾點:

1、收費:心理諮詢和治療不是施與或援助,而是關係完全平等的職業化行為,收費是完全必要的。

2、地點:專門的、固定的地點。咖啡館等公共場合絕不是好的選擇。

3、時間:一周一到兩次為宜,曾奇峰認為一次50分鐘是最佳的選擇,理由是50分鐘是人類能夠完全集中注意力的極限時間,50分鐘的設置是從效率和經濟的角度考慮最佳的選擇。但是根據我自己做成長的經驗來看,50分鐘的設置並非絕對的。不管時間長短,一定要是提前約定好的固定時間段。

4、預約:根據我的個人經驗,哪怕諮詢師恰好臨時有時間,堅持重新預約一個時間也是有必要的,預約就是關係的開始。

5、避免雙重關係:不到萬不得已,咨訪之間盡量不要有諮詢時間之外的聯繫(危機干預時除外)

6、療程:短程精分治療,30至40次談話一個療程,不能在癥狀剛消除後就馬上終止諮詢。曾奇峰:你的癥狀一好就不再繼續到我這來,你好像是害怕我把你拋棄,你說你不來實際上是對我的一個試探,我不同意,我們必須堅持完三十次。……病人:我可以付錢但不來諮詢嗎?曾奇峰:剛才,我好像只是輕輕拽了你一把,你卻死死地將我抱住。

7、理論:初學諮詢需要一個治療取向,不要輕易說自己是:無招勝有招。一個治療師的風格要配得上人格和技術水平。

曾奇峰:自由聯想的技術,就像在伸一個心靈的「懶腰」。

自由聯想誘導語:從現在起我盡量不說話,我盡量聽你說,你可以把你想到的一切告訴我,我不會對其做出任何好壞的評論。

要點:節制自己說話的衝動,提供均勻懸浮注意(節制、中立、匿名):

(均勻:不抓重點,不做歸納,不做總結)

(懸浮:兩個諮詢師,一個坐著聽,一個懸著看)

自由聯想可以一連做幾次,十幾次,甚至更多。

諮詢師就是一個全身心看風景並如實彙報風景的人。

PS:對遞紙巾的分析:當一個人傷心地哭時,另一個人遞上紙巾,潛意識上是為了緩解自己的焦慮。(你擦擦眼淚,別哭了,因為你哭著讓我也很難受)


推薦閱讀:

實戰操作:盤口分析
你知道如何分析項目管理中「人」的問題嗎?
八字分析綱要24
玄空:八字的十個命格詳細分析

TAG:精神分析 | 經典 | 精神 | 關於 | 分析 | 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