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識得岩牡丹,天下幾無仙人球!震撼心靈的美!

正文開始:

感謝作者「星哥陶刻」的授權分享

編輯整理:百科君

坐標:山東濟南

自從識得岩牡丹,天下幾無仙人球!

依託亂石,沐浴著風,吮吸著露,歷經無數酷熱與乾旱的煎熬,歲月的長河裡,不忘綻放生命的精彩

剛毅決然是我骨骼,我的血液里流淌著堅韌!仿效亘古的荒原山脈,我的肌膚化作岩石!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為了讓子孫後代見到這些感人的生靈!盜挖可恥!購野可恥!

向頑強的生命致敬!

百科君小科普:

岩牡丹屬植物的園藝種植(分享者:無名)

一、 岩牡丹屬植物概述及分類

岩牡丹屬植物主要分布在美國南部德克薩斯州和新墨西哥州地區,由於常年的乾旱炎熱氣候,該屬各種在原產地幾乎全埋在地下。植株大多單生,成年株偶爾會從基部孳生仔球,具甜菜狀的肥大直根,植株地上呈蓮座狀,頂端附生乳白色絨毛。體色青綠色,附生白粉,株幅根據品種不同從7Cm~20cm不等,疣狀突起呈肥厚三角形。花夏末秋初頂生,花徑約5cm~6cm。

該屬品種包含姬牡丹、黑牡丹、龍角牡丹、花牡丹、玉牡丹、岩牡丹、三角牡丹、象牙牡丹、連山、龜甲牡丹、龍舌蘭牡丹、勃氏牡丹等。

二、 土壤與栽種

在原產地,岩牡丹屬植物都是生長於石灰性土壤中。由於終年氣候乾旱,使得該屬植物同樣擁有極強的儲水及抗水分揮發的能力,通過原產地考察資料我們能夠看到,巨大的地下塊根,保證了其生命的延續。

在原產地的資料描述中,往往在那些有著滲水性好、易碎的多孔石灰石的地域會有大量的該屬植物出現。由此能夠看到,可溶性鈣及其它礦物質是岩牡丹屬植物所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

在多數情況下,石灰質物質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但是,通過原產地土質採樣分析,大量的該屬植物是生長在石膏質土壤(主要成分是硫酸鈣)里的。石灰石碎片通常與含有堅硬的沙質粘土、大量的礦物質及低水分的土壤混合在一起。

硫酸鈣(石膏)是一種微溶的物質,通常地下水、雨水及露水都能夠釋放出鈣離子,與之相反,碳酸鈣作為一種難溶的物質,只能通過與水及空氣中二氧化碳反應生成可溶於水的重碳酸鈣,從而被植物吸收。值得推薦使用的是同時具有碳酸鈣及碳酸鎂成分的是白雲灰岩,它能夠提供可溶性的鈣鎂重碳酸鹽。

岩牡丹屬植物很難在以泥炭土及類似的土質作為長期種植介質的環境中生長(根系不能夠很好透氣),尤其是在成熟期。儘管在短時間內,它們會顯示出良好的生長跡象,但最終只會導致其產生不良的根系,這種現象在三角牡丹上表現得尤為明顯——會導致其三角狀疣變黃直至死亡。

通過原產地土壤分析比對,比較適合該屬野生植物的理想介質應該是含有粗沙的肥沃土壤。野生植物理想種植介質的配比為:30%的重質粘土,50%的粗沙以及20%地徑4mm左右的石灰石碎片。該介質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夠恰到好處地恢復到乾燥狀態,而不會在濕潤的狀態下變得密不透氣。當然對該配方中的各種成分的比例並沒有嚴格要求,愛好者可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適當調整——比如在乾燥炎熱的區域,可適當增加粘土的比例,降低粗沙的量及其大小,以防止介質中的水分流失過快。同時在介質可加入一些如浮石類的多孔材料作為粗沙的一部分,而且還可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鉀緩釋肥料,這些對於種植該屬植物都是大有好處的。

對於該屬的園藝品種,由於從小在晝夜溫差大、空氣濕度高的優質環境下生存,其大多數植物的根系並不像野生植株發達,同時,為了促進生長,大多數栽培者採取砍根、無菌栽培的方式,以縮短成長年限。使得此類植物體內的細胞濃度較低,抗乾旱、抗病菌能力較弱,如按照野生植株培土及栽培方式,根系很難成長,同時由於沒有野生大塊根系的營養儲備,葉片(疣)極易干縮、發黃,從而失去了園藝植株的觀賞性,甚至死亡。

對此,建議重質粘土的配比適當提高(以滿足園藝植株弱小根系的生長);同時採用透氣性較強的粗製陶土盆進行種植。

園藝植物理想種植介質的配比為:50%的重質粘土,30%的粗沙以及20%3mm左右的石灰石碎片。此種培土方式配以粗製陶土盆,能夠有效滿足植株根系透氣及生長需要,保證毛髮狀根系的良好生長。

三、 上盆及換盆處理

岩牡丹屬植株的最佳上盆、移栽時期在春末及初秋,此時國內大多數地區氣候適宜(白天30℃,夜間20℃);同時有著較大的晝夜溫差,根據筆者經驗,較大溫差能夠促進岩牡丹屬植株的生根及成長,加上小型溫室效應,白天溫室溫度能夠達到40℃;夜晚通風降至20℃是最為理想的生根生長環境。

為了保證植株能夠迅速恢復,在上盆前,應提前對根系進行處理(去掉毛髮根系,保留主根)同時在處理傷口上塗抹殺菌粉,並放置通風處晾乾。根據野生、園藝類型不同,晾曬的時間也有所差異,新到野生植株,一般晾曬2周左右較為適宜;園藝植株由於其根系弱小,建議在沒有根系損傷的情況下,晾曬3~5天時間即可(根系有損傷者可適當延長晾曬時間),從而保證植株的快速恢復。晾曬過後,將植株上盆並放在濕度高、溫差大的遮陰環境中,1周後每隔3天從盆底吸水一次,15天後可正常澆水(所用水中可適當摻入殺菌劑)。

對於岩牡丹屬植物,種植2~3年時間進行一次翻盆對植株的生長是很有幫助的,通過翻盆處理能夠有效除去腐爛、死去的根系,並在土壤中添加必須的養分。對於健壯的野生植株,可直接退盆,去掉部分土壤並種入稍大的盆中,對於根系較弱及園藝品種植株,換盆可參照新上盆植株的處理方法,從而保證植株生長健康。

四、 澆水與施肥

澆水的頻率取決於很多方面,比如介質種類、介質的空隙大小、溫度及通風條件,而最重要的就是植物是否處於生長期。如採用上述介質進行種植的植物,在國內,通常是在三月下旬至十月中旬(此時正是岩牡丹屬植物的生長季節)在溫室環境下平均每兩周澆一次水,但同時也要考慮到各地的氣候條件及植物的生長狀況。岩牡丹屬植物屬於季節性生長的植物,其在仲夏會進入半休眠狀態,因此可根據這一習性對其進行適量的控水,自仲春至初夏及末夏至花期之前,岩牡丹屬植物對於水量的需求達到巔峰狀態。如果恰好這段時間伴隨的是炎熱乾燥天氣,植株會很快乾掉,因此需要每隔幾天澆一次水。花期結束後,該屬植物一般會從11月上旬開始進入為期一個冬天的休眠,因此這段期間,要保持其絕對乾燥。在炎熱乾燥的氣候條件下,植株會需要更多的水分,同時其生長活躍期、休眠期及花期也會受到漫長的生長季節的影響。

儘管缺乏準確的證據,水的品質確實對植株的生長有著重要的作用。一般來說,雨水要比普通的水更加適合,因為其不含有一般水中的漂白粉成分。還有不少種植者在雨水存儲裝置的進水口,墊上了一塊石灰顆粒濾墊,這樣做不僅可以過濾掉雨水中的不溶物及酸性氣體(二氧化碳、硫氧化物和氮氣),而且還能以可溶性的重碳酸鹽、硫酸鹽和硝酸鹽的形式為水源補充鈣質。這種水可以在包括岩牡丹屬植物在內的所有多肉植物上使用,效果十分明顯。筆者在植株生長期,喜好將野生品种放在室外淋雨,以模仿原生地大雨補水的效果。

對於園藝植株最好通過浸盆的方式進行補充水分,所加的水量應該控制在30分鐘左右內吸乾的量。通過浸盆法進行補充水分有兩個好處:首先植株的「頸部」不會過於潮濕,這樣就避免了爛根的危險;其次能夠使植株上的絨毛不至於纏結,保持美觀。浸盆法唯一的不足就是會造成鹽分在土壤表面結晶,但是這個可通過少量的噴霧或者頂部澆水進行去除。

施肥及病蟲害防治最好是與澆水同時進行——在水中加入肥料與自吸性殺蟲劑。筆者建議所添加的肥料最好是含有豐富的碳酸鉀或者是磷酸鉀與碳酸鉀混合物的可溶性肥料。病蟲害的防治可在每年的春天及末夏通過在水中加入自吸性殺蟲劑進行防治。如果在這期間發生輕微的病蟲害,最好使用馬拉松及尼古丁酒精溶液進行防治。

五、光線、溫度及通風

要想植株健康成長,除了擁有強壯的根系吸收及正常的澆水施肥養護外,還需要充分利用光線、溫度及通風條件進行調節,才能保證其健康生長繁殖。

光線

對於生長在野生狀態下的岩牡丹屬植物來說,適中的日照強度對植株的生長尤為重要。大多野生岩牡丹屬植物被石土半掩埋在地下,能夠有效抵抗高強度的陽光直射。太陽光能夠保持其葉片的緊密性,同時促進根系的發展,使植株健康生長。

當然,高強度光照能夠促進碩大根系的形成,同時也會使植株葉片發黃、干縮,這對於愛好者栽培而言失去了一定的觀賞性(特別是大多園藝品種,在強光下會迅速發黃、干縮,從而失去園藝觀賞性),同時對於剛上盆的植株,高強度的光照將使其迅速脫水,甚至導致死亡。

一般野生植株在上盆後可放入散光環境下,光線較強時必須適當遮陰(從而保證植株不因光照過強而脫水),隨植株逐漸恢復,可根據栽培環境適當增加光照強度及光照時間。筆者建議,在植株恢復期本著光線寧弱勿強的原則,以保證根系的正常恢復。等植株完全恢復並開始生長時,可將其移到全日照環境下。國內大多數愛好者喜好將野生植株放置在室外接受全日照養護,非常有利於岩牡丹屬品系的保持(但需要再次強調的是一定要待植株完全恢復後才可全日照養護)。對於園藝品種而言,光線強度與野生植株養護有著較大的差別。

通過園藝及野生植株對比能夠看到,由於濕度、水分、光照都適中,園藝植株長得非常飽滿並且色澤艷麗。園藝植株需要柔和的光線及較大的空氣濕度才能保證其葉片的飽滿性,如果在強光下照射,會使植株葉片立刻萎縮、發黃,從而完全失去園藝觀賞性,極端情況下還會使根系供養不足從而導致植株死亡。

建議,在園藝栽培上應保持較為柔和的光線,從而使葉片柔美、飽滿;同時,為了保證葉片的緊密性,應保持較長的光照時間。

根據光線檢測;色溫6000K是最有利於園藝品種生長,能夠保持良好的葉色及促進開花的光線。

溫度及通風

在第三小節「上盆及換盆處理」中,筆者對岩牡丹最佳生長溫度進行了說明(室外:白天30℃、夜間20℃溫室白天40℃、夜間20℃)

高於40℃時岩牡丹屬植物生長緩慢,當長時間超過45℃時植株停止生長,經過筆者實踐,當溫度達到50℃,又無良好的通風條件,植株將迅速萎縮、疲軟,有可能會發生植株被灼傷甚至死亡(此現象在園藝品種中表現更為明顯)。對此,在炎熱的夏季,當氣溫上升到45℃,應強行通風、遮陰,盡量減少因溫度升高造成的植物損害。

根據經驗,健康植株在5℃以上能夠安全越冬。最難控制的是花期到12月中下旬及入春後第一次澆水後的這兩段時間,此時植株的根部並沒有完全乾燥,如溫度降低至5℃環境,將可能導致根系腐爛。對此,筆者建議在冬季盡量維持10℃以上溫度,並適當保持空氣濕度,從而有利於春季植株的恢復。

六、嫁接植株的落地處理

對於嫁接的岩牡丹屬植物而言,由於木芯嵌入較深,自身髮根時間較長,大多愛好者因前期處理不當,導致植株未生根就開始腐爛、發霉,從而使整個落地過程失敗。為了能夠有效說明岩牡丹屬植物落地的要點,筆者根據自身的經驗及網路相關資料進行了編輯說明,希望通過直觀的圖文解說表述落地操作的要點。

第一步:消毒

大多愛好者落地的岩牡丹在沒有髮根前就開始腐爛,除了環境因素外,主要是由於落地過程中消毒不徹底,使得傷口感染了病菌。

建議消毒用75%醫用酒精,所有工具和植株上要開刀的地方都要用酒精擦拭,但是一定要等酒精完全蒸發後再動刀!上盆所用泥土也需要消毒處理(微波爐或干蒸)。

第二步:下刀

下刀的部位非常關鍵,由於傷口不易癒合,採用傳統的挖木芯方式會導致傷口面錯亂,傷口不宜處理,從而導致組織無法癒合。

為了保證傷,的平整性,建議攔腰橫切,一直切到無接穗組織為止,操作結束後在傷口撇上殺菌粉,放在陰涼通風處風乾(大概需1要個月時間)待切面乾燥硬化方可進行下一步處理。

第三步:髮根

為了保證植株能夠順利髮根,筆者一般將風乾植株以栽種方向放於空花盆上並放入溫室通風遮陰處,大約1個月時間,植株切面將長出新根,此時,岩牡丹落地已成功大半。後期,將髮根植株移入較為乾燥的介質栽種(建議採用無營養的赤玉土)並按照園藝植株上盆方法精心養護。

百科君碎碎念:當亂石堆里開出美麗的花朵,面對這震撼人心的一幕,你是否也感嘆生命的頑強,懷揣一份對生命的敬意呢,如果你有幸在野外遇到它們,除了駐足欣賞,拍照記錄外,請不要打擾它們,或許你出於好意,想給它們更好的生存條件,然而卻有可能置它們於險境,所以請不要去打擾它們,讓子孫後代也能見到這些感人的生靈!


推薦閱讀:

啟迪心靈的鑰匙 女德篇 十二恥篇 - 春 雷 推薦的日誌 - 網易博客
Calendar of the Soul 心靈周曆(第41周...
緩緩流淌在心靈之河,黯然無語
心靈之窗---人物肖像攝影

TAG:牡丹 | 心靈 | 仙人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