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皇帝的出身與血統

劉執嘉是劉邦的父親,妻王含始。楚元王劉交是劉邦的弟弟,劉裕是劉交的後代。自公元91年匈奴進入山西定居以來(匈奴女子少且丑),不但與漢族公主通婚,也大量與當地漢族平民女子通婚。著名的蔡文姬即嫁給了匈奴的單于。到了公元317年,與漢族混居了226年的匈奴人已有大量漢族血統,但是由於其居住相對集中,文化上仍然是匈奴之風,漢習沾染甚少。所以十六國時期滅亡西晉的劉淵的母系祖先很可能多為漢族。東漢渤海太守高洪,居渤海修縣(今德州北部河北景縣),為當時望族,子孫傳衍甚多。高洪的四世孫高褒為太子太傅。高褒的孫子高承為國子祭酒。高歡祖籍渤海,六世祖高隱,為晉玄菟太守。隱生慶,慶生泰,泰生湖,三世仕慕容氏。慕容寶戰敗,高湖率眾歸魏,為右將軍。湖生四子,第三子謐,仕魏,位至侍御史,因犯法被遷移到懷朔鎮(今包頭固陽縣)。高謐生高樹,高樹與韓氏生下高歡,高歡自幼在姐夫鮮卑人尉景家中長大,習俗已完全鮮卑化。高歡娶鮮卑貴族出身的婁昭君為妻。婚後高歡方才有錢買了馬,成為懷朔鎮隊主,後轉任函使,往來懷朔鎮與京城洛陽之間達六年之久。525年,北魏柔玄鎮(內蒙興和)杜洛周在張家口一帶起兵反魏,高歡參加了起義軍,不久高歡又投奔懷朔鎮將葛榮領導起義軍。次年,高歡與死黨尉景、段榮等叛離義軍,投奔爾朱榮,並很快贏得爾朱榮的信任,取得親信都督(爾朱榮衛隊長)的職位。在爾朱榮率兵鎮壓六鎮義軍時,高歡變本加厲,利用過去與義軍中的關係,混進義軍隊伍,說降義軍中七個稱王的將領及萬餘眾歸順爾朱榮。爾朱榮提升高歡為第三鎮民酋長,後又提拔為晉州(山西臨汾)刺史。四世紀末期,鮮卑拓跋部異軍突起,聯合其他部族,重建代國,後改國號為魏。魏初共有46個部落,其中鮮卑化的匈奴獨孤部地位顯赫,它世代與拓跋部王室聯姻,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硅的祖母,第二代皇帝拓跋嗣的生母皆為獨孤氏。獨孤信的祖先伏留屯曾任部落大人,是魏初最重要的官員之一。到獨孤信的祖父俟尼時,俟尼舉部遷往武川,在北塞防戍邊隘。當時北魏在其北面沿邊要害之處設六鎮,鎮將全由鮮卑貴族擔任,俟尼便是其一。俟尼辭世後,由獨孤信的父親獨孤庫繼任部落酋長,獨孤庫的妻子費連氏也是貴族出身,502年他們的兒子獨孤信出生。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後,南遷的鮮卑貴族們迅速漢化,鮮卑姓獨孤被改姓劉。而仍留在北方駐守邊防的鮮卑貴族們則因遠離都城,受漢化影響小,依然保持著鮮明的鮮卑舊習:姓胡姓,說胡話,著胡裝,崇尚武藝,聚部而居;他們逐漸被淘汰,地位驟降,身份淪落。獨孤家族亦是如此。524年,六鎮起義爆發,獨孤信只得隨其家流徙到定州(今河北定縣)。不久,起義風浪又波及到了河北。葛榮在定州的左人城(今河北唐縣)率軍起義,為免遭殺戮,獨孤信被迫加入義軍隊伍中,成為葛榮的部下。528年,爾朱榮殺葛榮,收降獨孤信。北魏末年,高歡唆使關西將領候莫陳悅謀殺了擁兵關隴的賀拔岳。坐鎮荊州的賀拔勝忙命獨孤信入關接任賀拔岳的職位,招撫餘眾。到地方後後得知岳部將士們已推舉字文泰作了統領,於是,返回荊州。高歡在朝中掌權,孝武帝只得西逃長安投靠宇文泰。賀拔勝也投奔宇文泰。於是,高歡另立孝靜帝,自己執掌朝政,史稱東魏;宇文泰則鴆殺了孝武帝,另立文帝,史稱西魏。二者分別以懷朔系軍閥集團和武川系軍閥集團為靠山,開始了十多年的對峙。東魏佔領了荊州,獨孤信以楊忠為先鋒又為西魏奪回了荊州。但後來寡不敵眾,被迫返回長安。後來因對內對外戰爭的軍功,獨孤信被拜為西魏大司馬,最後被封為八大柱國將軍之一。趙貴因當初首推宇文泰代統賀拔岳的余部有功,也被封為八大柱國將軍之一。宇文泰的正配夫人馮翊公主生嫡子宇文覺,立為太子;宇文泰的姚夫人生庶長子宇文毓,宇文毓之妻恰好是獨孤信的長女。宇文覺即位時,年僅15歲,一切大事均由宇文護裁奪。557年,宇文護為鞏固自己的勢力,殺害了趙貴和獨孤信。獨孤信隨賀拔勝西奔宇文泰後三十齣頭,娶妻納妾,養了六子七女。六個兒子全是正妻郭氏所生。幾個女兒都很漂亮,長女嫁給宇文毓;四女嫁給李虎的兒子李闥(昺?),生下了李淵;七女獨孤迦羅嫁給隋文帝楊堅,生下楊廣兄弟。楊堅出身弘農華陰楊氏,是東漢太尉楊震(《後漢書》「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廉官)的後裔。北魏孝文帝遷都之後,內部便出現了分裂:中原洛陽的人漢化日深,而戍居六鎮的人卻更加趨向胡化。這一分裂勢必導致矛盾的激化,其不可調和的結果便是六鎮之亂的大爆發,北魏因此滅亡。高歡和宇文泰及其手下大都出自六鎮,因此繼魏建立的北齊和北周便出現了對漢化潮流的反動,高齊尤甚,其上層極端排斥漢人,熱衷於鮮卑化與西胡化,最終因未能處理好胡化逆流帶來的各種後果而滅亡;宇文周則假託周禮之名,行鮮卑部族化之實,將胡漢混成為一個物質與精神上俱有內部認同感的整體(關隴集團),較好地解決了種族與文化的矛盾,後來居上,統一了北方(苻堅之失敗,即未能解決好內部種族與文化之矛盾之緣故)。楊堅先輩武川鎮司馬楊元壽因輔助鮮卑有功被賜胡姓普六茹,楊堅父親楊忠服役六鎮。楊堅上台後立即恢復漢姓(楊),停止公元500年以來歷時80年的軍界鮮卑化和公元535年以來歷時46年的政界鮮卑化趨勢,而轉向拓拔宏力倡的漢化,並殺光了宇文皇族。(即使在這80年間,民間仍然是多數民族漢族之風盛行,這決定上層的鮮卑化趨勢註定會逆轉。)從楊堅對鮮卑族缺乏感情來看,其母系很可能都是漢族人,父系自不待言。據此推測楊堅是相當正宗的漢族人。楊堅妻大獨孤氏。西涼開國君主李暠是隴西成紀(天水北的秦安)人,漢朝飛將軍李廣的後代,與中原望族趙郡李氏同出一源。在河西走廊一帶,鮮卑人人數遠遠少於當地漢族人,又加上中原陸續逃難邇來的移民,漢族更佔壓倒多數。北涼沮渠蒙遜滅李寶,李寶及降眾從敦煌遷到武威,北魏滅北涼後又進入大同。李寶後裔在大同越來越鮮卑化,到李初古拔時已成了鮮卑化的漢人,得到拓拔燾重用。孝文帝改革後,名字又逐漸恢復漢化。其後屢經遷徙,至李重耳時居趙郡(郡治為今石家莊北的正定)昭慶縣(今隆堯縣人),為李淵始祖。重耳死後,兒子李熙為魏金門鎮將領、孫子李天錫仕魏為潼主。雖然在文化上李氏家族有鮮卑化趨向,但血緣上是純正的漢族。在河北省隆堯縣境內發現李熙、天錫、虎、昺的塋墓,和光業寺碑。塋墓的規則,都是按照漢人舊制,而寺碑頌詞有「維王桑梓」之語,證明那裡就是他們的故鄉。李熙及妻張氏皆漢族,其子李天賜及妻賈氏亦皆漢族,其子李虎及妻梁氏亦皆漢姓。八柱國之一的李虎追隨仇視漢人的宇文泰開創關中政權,官至西魏太尉,被賜鮮卑姓大野氏,李虎在北周建立以前就已經死了。李闥(昺?)是李虎的第三個兒子,由於長子和次子當年隨李虎打仗的時候陣亡了,所以李闥繼承了李虎的隴西郡公的爵位,北周建立後改封為唐國公。李闥娶獨孤信的第四個女兒為妻(楊堅的妻子的妹妹)生李淵。李闥是純正的漢族人。隋代周後,鮮卑化的潮流被遏制,漢化重新得勢。李淵娶妻紇豆陵氏(其父為隋定州總管紇豆陵毅,其母為鮮卑族周武帝宇文邕之妹),生李世民。紇豆陵毅漢名竇毅,託言東漢竇章之後,東漢末章子亡奔匈奴,為部落大人。實際上竇毅是匈奴人,最低也是匈奴化的漢人。竇毅妻宇文氏也是鮮卑化的匈奴人。李世民之妻長孫氏,其祖父為北周左將軍鮮卑族長孫凹,其父為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高歡的堂弟高岳的後代高敬德任隋朝揚州刺史,高敬德之子是高士廉,高敬德之女則是長孫氏之母。長孫氏,是唐高宗李治的親生母親。依傳統,以男性血緣為主,所以認定李唐為漢族。李存勖是沙陀族李克用的兒子,石敬塘、劉知遠也是沙陀族。朱溫和柴榮是漢族人。趙匡胤祖宗幾代在河北藩鎮任官,儘管藩鎮首領部分是沙陀族人,但是由於在漢文明的包圍區,早已漢化,並且融有大量的漢族血統,據說沙陀兵團只有20萬人,而當時的漢族人有4000萬人。藩鎮首領大部分是漢族人。趙匡胤的高祖父趙眺(涿州人,唐朝永清、文安太令)正宗的河北漢族人,科舉考上來的。趙的曾祖父是趙挺(在藩鎮任官),趙的祖父是趙敬(營薊涿三州刺史),趙的父親是趙弘殷(留典禁軍),趙匡胤的媽媽是漢族人杜氏。朱元璋的祖籍在江蘇沛縣,後遷句容。到他祖父、父親時又幾經遷徒,最後才定居安徽鳳陽。朱元璋的世祖名仲八,生有三子,長子名六二、次子名十二、三子名百六,百六是朱元璋的高祖。朱百六有兩個兒子,長子名四五、次子名四九,四九是朱元璋的曾祖。朱四九生了四個兒子,依次名為初一、初二、初三、初十,初一是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有兩個兒子,叫五一、五四,五四(朱世珍)是朱元璋的父親。伯父和父親各生四子,依出生先後排名,朱五一的兒子叫重一、重二、重三、重五;朱五四的兒子叫重四、重六、重七、重八。朱世珍妻陳二娘。清太宗皇太極的五大后妃都出身於顯赫一時的蒙古博爾濟吉特家族,其中的孝庄文皇后是順治皇帝的生母。玄燁生母康妃姓佟佳氏,原漢姓為佟。佟國維、佟國綱為玄燁的舅舅,為清重臣,當時號稱「佟半朝」,即半個朝廷的官員出自佟氏家族;其侄隆科多(由名字可見佟氏滿化之深)在康熙晚年更是顯赫一時,以至皇四子生母並非佟氏,但仍稱其為「舅舅」。清仁宗生母(乾隆帝妃子)漢姓魏,入宮改為魏佳。
推薦閱讀:

杜月笙5個妻妾4個唱京劇出身
06 賣草鞋出身的劉皇叔
你家有出生在猴年的人嗎?十猴九苦「最命苦」的出身月份!
她是最叼包租婆,武替出身無人不識,周星馳唯一不敢罵的人!
紅樓夢最大謎局——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

TAG:皇帝 | 血統 | 出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