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預言家的戰爭
美債危機爆發以來,經濟學家對經濟走勢的預測呈現出異常活躍的狀態
一個預測的影響有多大?
2004年,中航油聽信了國際油價即將暴跌的預測,最終虧了5.5億美元。
遠在世界另一頭的一家評級機構,能怎樣影響中國一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2011年8月,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由AAA調低至AA+,對全球經濟復甦的擔憂由此席捲全球,全球股市重挫。
往小說,股票跌了,金價漲了,股票割肉還是抄底,要不要投資黃金,如何確定新的投資策略,成了中國老百姓關注的事兒。往大說,金融環境、經濟環境的變化,都深切地影響著每一個人。
在現實生活中,經濟學家的預言,早已無處不在。
「股神」?「黑嘴」?
股市,是一些經濟學家熱衷於預測的領域之一。
曾因預測香港樓市暴跌、亞洲金融危機而聲名鵲起的經濟學家謝國忠,真正在中國股民中的形成知曉度,還是因為他對中國股市的幾次預測。
戲劇性的是,謝國忠對中國股市的首次預測是以尷尬的失誤開始的。
2007年1月,謝國忠預測H股和A股都出現了泡沫的苗頭,中國股市可能會經歷一次痛苦的調整。謝國忠的話音剛落,滬指卻從2007年1月的2000多點直奔6000點而去。
2007年4月,謝國忠預測稱,每當市盈率達到60倍左右時,就會出現暴跌的可能。這個預測在滬指上漲到6000多點後得到驗證——在大跌開始前A股市盈率在70倍左右。
2007年10月,謝國忠預測A股還要下跌15%至20%至4500點左右。此時,以「堅定不移做多中國」著稱的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龔方雄則堅定看多。後來,A股最低下跌到4778點。
2008年1月,謝國忠稱,以基本面來看,A股真正價值只有2000點到2500點。而後A股最低下探到了1664點。
2009年,謝國忠繼續保持「空軍總司令」的風格,預測A股在2009年漲至3000點的可能性很小。
而上證綜指在2009年7月1日突破3000點,5天後又突破了3100點。
和謝國忠相比,龔方雄像是另一個端。自2006年開始,龔方雄堅定地看多中國股市,即便在金融危機影響下的2008年,他也一如既往。但也正是2008年的預測失誤,讓龔方雄飽受爭議。
2008年3月,龔方雄稱已經到了買入A股的時機。當時,上證指數在4000點附近,可後來下跌了近一半。
龔方雄讓中國股民知曉,其實並不是這些具體的預測,而在於他「最神奇預測者」外號所引起的風波。
自2005年開始,龔方雄有關人民幣匯率、樓市、利率多領域的預測似乎屢屢應驗。2008年,政府即將出台的應對全球金融危機計劃的某些具體措施,甚至連資金規模也被龔方雄預測到了。
2008年8月19日,龔方雄給摩根大通的客戶群發了一封研究報告,稱政府正在醞釀的經濟刺激計劃規模達2000億元至4000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採取措施穩定國內資本市場。另外,政府會在下半年調低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9月,央行宣布下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1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則確定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正式啟動「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第一期規模約為4000億元。
龔方雄預測得過於「神奇」,反而引發了市場的質疑。龔方雄作為外資投行經濟學家,難道具有什麼獲取政策消息的特別渠道?
除了一些擁有影響又屢受質疑的經濟學家,還有無數的分析師、專家、民間股神樂此不疲地對中國股市進行著或遠或近的預測,只不過,他們大部分被質疑為莊家派出來混淆試聽的「黑嘴」。
股市充滿了機會,同時,充滿了風險,許多股民總企盼一個神奇的「股神」來指點津要,而這可能是一個永恆的夢幻。
房價預測「車輪戰」
對中國樓市的預測,多年來呈現著「車輪戰」般的獨特場景——看空者層出不窮,經濟學家、研究機構、媒體人你方唱罷我登場。始終堅持看多的,幾乎只有一個任志強。
空方名聲最響、也最執著的還是經濟學家謝國忠。可他在樓市的預測上,遠不如對股市的預測。
2002年開始,謝國忠不斷預警中國房地產泡沫。2003年,謝國忠稱上海房地產行業存在過度投資和投機的徵兆。2004年,謝國忠發表報告,稱世界正處於有史以來最大的房地產泡沫中,中國的泡沫尤其嚴重,他預計中國樓市泡沫最晚也會在1年內破裂。
2005年,謝國忠堅持上海的房地產泡沫撐不過這一年,並賣掉了自己在上海的房子。
2006年,謝國忠稱中國房價將在2年後跌入谷底。
2008年12月,謝國忠稱「房市冬天仍很漫長。」
2009年3月,謝國忠又說,中國樓市有大泡沫,低迷起碼要持續5~6年。7月,稱中國房市可能被高估了一倍。12月,稱2012年樓市泡沫終將破滅。
2010年9月,謝國忠稱一線城市房價已見頂。10月,再次預測,未來5年,中國大城市房價平均會下跌一半以上,泡沫最大的浙江,房價可能會下降80%甚至更多。
伴隨著謝國忠不斷的看空,易憲容(微博)、牛刀等人也從國外經驗、空置率、經濟整體環境等等方面,對看空做出呼應。
其中影響較大的幾次是,2005年,易憲容稱北京房價要跌30%,上海房價要跌50%;2006年,牛刀稱2007年中國樓市要崩盤,買房等於變負資產。
多方的代表人物任志強,最早在1998年就預見到了普通人無法承受高房價的現實。1998年有關房改的23號文件出台時,任志強建言在開發商品房的同時,推出低收入人群的保障性住房,因為「商品房並不是每個人都買得起的。」
此後,關於房價漲跌,任志強與空方進行了多次論戰。現實是,從2003年開始,中國房價的快速上漲前所未有,直到2008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才有了短暫回調,而從2009年春節之後,就大幅反彈。即便眼下正在進行的以限購為核心的宏觀調控中,中國房價依然在高位僵持。
在關於房價的諸多預測中,預測者並不總是觀點鮮明、立場堅定的。
2010年12月份,中國社科院發布了2011年《經濟藍皮書》預測2011年房價將會出現報復性反彈,漲幅可能高達20%-25%。而在2010年10月的另一份報告中,中國社科院還認為一線城市房價將下降20%。
2011年6月北京改革和發展研究會成立大會上,社科院工業經濟所研究員曹建海又預測,北京房價到2012年要下跌50%左右。
錯誤預測害死人
和股市、樓市相比,預測金價和原油價格的經濟學家要少得多。
前幾年公開的金價預測報告,大多出自研究機構,而預測的周期一般為3、6、12個月,很少有更遠期的預測,預測的成功率也不高。
除了2006年,著名投資家羅傑斯預測黃金價格將上漲到2000美元/盎司。2006年,國際現貨金價最高暴漲至730美元/盎司,創26來的新高。但羅傑斯並沒有為這個預測划下時間範圍。
這在很大程度上和金價的趨勢穩定有關。
自2001年以來,國際金價大體可以分為2001年到2004年的牛市啟動階段,2005年到2006年的快速增長階段,以及2007年以來的牛市高潮階段。
油價的趨勢,與金價類似。按照業內說法,自1970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走勢大體可以分為上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的「初漲期」、上世紀90年代到伊拉克戰爭前的「盤整期」,以及伊拉克戰爭至今的「沖高期」。
但在長期穩定背後,卻是劇烈的變動。
例如,2007年1月到2008年7月,油價從50美元/桶漲到了140美元/桶,但到2008年底,就又跌回30多美元/桶。之後不到1年,油價又回到80美元/桶。
特別是2008年1月到10月,油價的波動更是令人咋舌。1月2日,紐約商品交易所輕質原油期貨價格盤中突破100美元/桶,3月12日,突破110美元/桶,5月5日,突破120美元/桶。
10個交易日後,紐約商品交易所輕質原油期貨盤中突破130美元/桶,6月6日,紐約油價逼近140美元/桶,一度達到創紀錄的139.12美元/桶。7月,油價突破140美元/桶,直奔150美元/桶。
2008年10月16日,紐約油價跌破70美元/桶。12月5日,紐約商品交易所2009年1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收於40.18美元/桶,創2004年12月10日以來最低收盤價。
油價預測之難可見一斑。
對油價最著名的預測,包括2000年克魯格曼關於新一輪油價上漲後期到來的預測,以及2009年11月,國際能源機構(IEA)關於2030年國際油價將達190美元/桶的預測。
前者在次年即開始應驗,後者則引起了全世界對能源安全的緊張。
2003年到2007年,謝國忠發出了多次關於油價即將崩潰的預警,當時,油價大約在24美元/桶到79美元/桶之間。2008年開始,謝國忠改為看多。
2004年,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成為預測錯誤的犧牲品。業內流傳的一種說法是:2004年7月初到10月底,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從40美元/桶上漲到56美元/桶,但中航油卻被市場上的跌價消息誤導做空,最終虧了5.5億美元。
金價瘋長「被預測」
自美債危機爆發以來,經濟學家對金價的預測,呈現出異常活躍的狀態。
這很大程度上是受國際金價暴漲的刺激。8月23日,亞洲市場黃金價格首次突破每盎司1900美元大關。倫敦現貨金價當天紀錄高位為每盎司1913.5美元,紐約市場也觸及每盎司1917.9美元高位。
7月初,國際金價還在1500美元/盎司左右。
8月,全世界的研究機構和經濟學家紛紛發布看多金價的研報。
8月7日,高盛發布研報,將未來3、6、12個月的金價預測分別上調至1645美元/盎司、1730美元/盎司和1860美元/盎司。
8月16日,中金公司的研報將未來3、6、12個月的金價預測分別上調至1810美元/盎司、1910美元/盎司和1970美元/盎司。
法國里昂證券預測金價年底前達到2000美元/盎司。摩根大通大宗商品研究及策略部全球主管科林·芬頓則預測金價在年底前達到2500美元/盎司。
曾成功預測網路泡沫破滅的太平洋資本投資公司總裁席夫,對金價已經看到了5000美元/盎司以上。
再多樂觀的聲音,也沒能湮沒索羅斯表示的擔憂。
量子基金創始人索羅斯則在2010年9月時表示黃金已陷入「終極泡沫」,並且大量清空黃金資產和股票。巴菲特也在2010年10月對泡沫發出預警。
雖然不頻繁發布觀點,人們卻始終關注著索羅斯、巴菲特、羅傑斯等投資家在具體經濟領域的一舉一動,因為,他們的舉動有時比經濟學家的預測更能引起市場跟風。
近期他們最引人關注的舉動就包括:2011年8月,美股大幅波動的時候,巴菲特開始不斷買入股票。不久前,巴菲特宣稱8月9日是「在股市的買入資金超過今年任何一天」,一度成為全球資本市場提振信心的強心針。
市場關注巴菲特,是因為他曾在亞洲金融危機後成功抄底中石油,也曾在美國次貸危機後收購通用電氣,大量持有美國股票,並由此踏准了2009年至2011年道瓊斯指數暴漲125%的超級大牛市。
中國人更熟悉的李嘉誠,也在8月份港股暴跌後入市。隨後,港股就出現了反彈。
究竟是李嘉誠看準了後市,還是市場因為李嘉誠而提振了信心,誰也無法說清。有一點倒是肯定的,李嘉誠的知曉度與被關注度再一次得到增強。
(本文來源:瞭望東方周刊)
責任編輯:NN041
推薦閱讀: